腹部影像断面解剖学PPT成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肝内血管由于流空效应,在 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 但在T2WI上有时可呈高信号 ,因流入增强效应所致或与 所选成像序列有关。
➢ 肝门区和肝韧带裂因含脂肪 ,在T1WI、T2WI上均呈高信 号区,但T2WI上的高信号稍 减低。
肝脏
➢ 肝内、外胆管因含胆汁, T1WI上呈条状或圆点状低 信号,而T2WI上则呈高信 号。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腹部影像断面解剖学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目录
✓正常结构CT密度及MRI信号特点 ➢ CT及MRI横断面 ➢ CT及MRI冠状面 ➢ CT及MRI矢状面
腹部正常结构CT密度及MRI信号特点
肝脏:肝实质、肝内管道、肝裂
SⅣb、SⅤ、SⅥ SⅣb、SⅤ、SⅥ
肝脏分叶、分段
肝脏分叶、分段
胆囊及肝内外胆管
➢ 胆囊的形态视胆囊长轴与扫描平 面的位置的不同可呈圆或椭圆形, 其横径在4cm以下,纵径在7-9cm 以下。
➢ 囊内因充满胆汁而呈均匀的液性 密度影,CT值5-30Hu。
➢ 囊壁以增强时显示清楚,其厚薄 视胆囊充盈程度而异,一般在2mm, 胆囊收缩时,胆囊变小而囊壁增 厚,超过5mm为增厚。
CT值为40HU~80HU,比正常脾CT值高约7-8HU。
肝脏
➢ 动脉期可显示肝动脉及其分支,肝实质没有明显对比增强; ➢ 门静脉期肝实质对比增强密度明显增高,增强密度均匀一致;
1
肝脏
➢ 在T1WI上,肝呈中等信号, 类似于胰的信号,但高于脾 。在T2WI上,肝呈稍低信号 ,低于脾的信号,但高于肌 肉信号。
Couinaud肝段划分法 (8段分法)
肝脏分叶、分段
➢ 右叶间裂:位于正中裂 右侧,将右半肝分为右 前叶和右后叶,裂内有 肝右静脉经过。
肝脏分叶、分段
➢ 左叶间裂:起自肝下 缘肝圆韧带切迹,向 后上方到达肝左静脉 汇入下腔静脉处,将 左半肝分为左内叶与 左外叶。
肝脏分叶、分段
➢ 左外叶段间裂:将左外 叶分为上段与下段,二 段间有肝左静脉通过。
胆囊及胆管:胆囊壁、胆管壁、胆汁
脾脏:
胰腺:实质、胰管
胃肠道:
肾脏、输尿管:肾皮质、肾髓质、肾窦、肾盂肾盏
肾上腺:
腹膜、腹膜腔、腹膜后间隙:系膜、韧带
腹部血管:动脉、静脉
2020/8/4
断层解剖 4
肝脏
➢ 正常肝脏边缘轮廓光滑,棱角锐利,外缘紧贴腹壁。 ➢ 平扫肝实质为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比胰、脾及肾脏密度高,
胰腺
胰实质密度 取决于小叶间隔内脂肪的含量,大多数人是均质的,少数 肥胖及老年人因小叶间隔内脂肪浸润呈不均质的羽毛状混合密度。
平扫CT值:30-50Hu 增强CT值:50-70Hu
胰腺
胰实质密度 取决于小叶间隔内脂肪的含量,大多数人是均质的,少数 肥胖及老年人因小叶间隔内脂肪浸润呈不均质的羽毛状混合密度。
➢ 肝内胆管在动脉期和门 静脉期均强化不明显。
➢ 胆囊在增强时壁强化, 内容物不强化。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10
肝静脉与肝门静脉的识别
➢ 肝静脉越接近肝的膈面则 管径越粗;肝门静脉越接 近肝脏面的肝门处其管径 越粗 。
➢ 肝静脉走行于肝叶或肝段 间,肝门静脉分支则出现 于肝叶和肝段内。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15
肝脏分叶、分段
➢ 右后叶段间裂:将右后 叶分为上段与下段。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16
肝脏分叶、分段
肝段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要点
1.左外叶
镰状韧带附着缘上方无 左外叶(SⅡ和SⅢ);
第2 肝门层面上方左 外叶仅为SⅡ;
第2 肝门至肝门静脉 左支矢状部之间的层面上 可同时出现左外的SⅡ和 SⅢ;
影像解剖 19
肝段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要点
3. 右半肝
肝门静脉右支出现前层 面:右半肝被右叶间裂分为 SⅧ和SⅦ;
肝门静脉右支出现后层 面:右半肝为SⅤ和SⅥ。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20
肝段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要点
4. 尾状叶
第二肝门出现前层面: 无尾状叶(SⅠ)
胆囊出现以后层面: 固 有尾状叶(SⅠ)消 失
➢ 肝断面面门面呈则横呈椭相断圆圆反层形形。面,;上肝第,门2肝肝静门静脉层脉断面静面肝上脉也静多及常脉呈其呈及圆分不其形支规属或多则支椭呈形较圆弯。直形曲,;状横而,断肝故层门断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11
肝脏分叶、分段
➢ 正中裂:在肝膈面相当 于胆囊切迹中点经尾状 叶中部到腔静脉沟左缘 的连线,此裂将肝分为 对称的左半肝和右半肝。 肝中静脉位于正中裂内。
➢ 胆囊的MRI信号与胆囊功 能和胆汁的浓缩程度有关, 在T1WI上一般呈低信号, 有时浓缩程度的不同,可 显示胆汁的分层;胆囊在 T2WI上一般呈高信号。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9
肝脏
➢ 肝MRI增强后,在动脉 期,肝内动脉明显强化, 门静脉、肝静脉及肝实 质强化不明显;在门静 脉期,门静脉、肝静脉 及肝实质均强化明显。
肝圆韧带裂自横断层 面上消失时,左外叶的 SⅢ也随之消失。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18
肝段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要点
2.左内叶
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层面: 左内叶为SⅣa;
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出现后 的层面:左内叶为SⅣb;
胆囊消失后层面:无左半肝 (SⅡ、SⅢ和SⅣ)。
82/042/20/082/40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21
肝脏分叶、分段
Couinaud 肝段在横断层面的分布
标志层面 第二肝门
贲门 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 肝门(肝门静脉右支)
胆囊体 幽门
肝段
SⅠ、SⅡ、SⅢ、SⅣa、SⅧ、SⅦ SⅠ、SⅡ、SⅢ、SⅣa 、SⅧ 、SⅦ SⅠ、SⅡ、SⅢ、SⅣa、SⅧ、SⅦ
SⅠ、SⅢ、SⅣb、SⅧ、SⅦ
胆囊及肝内外胆管
胆囊及肝内外胆管
➢ 肝总管:由于其向胰 头方向斜行,与矢状 面构成40-45度角, 故断面呈椭圆形,密 度与胆囊内胆汁一致, 增强后无强化
胆囊及肝内外胆管
胆总管:呈圆形,直径在7mm以下,7-9mm为临界值,10mm以上肯 定扩张。正常总胆管管径以胰上段最宽,以下逐渐变细,至壶腹部括 约肌最细。管径仅1-2mm,CT难以显示。
➢ 肝门区和肝韧带裂因含脂肪 ,在T1WI、T2WI上均呈高信 号区,但T2WI上的高信号稍 减低。
肝脏
➢ 肝内、外胆管因含胆汁, T1WI上呈条状或圆点状低 信号,而T2WI上则呈高信 号。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腹部影像断面解剖学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目录
✓正常结构CT密度及MRI信号特点 ➢ CT及MRI横断面 ➢ CT及MRI冠状面 ➢ CT及MRI矢状面
腹部正常结构CT密度及MRI信号特点
肝脏:肝实质、肝内管道、肝裂
SⅣb、SⅤ、SⅥ SⅣb、SⅤ、SⅥ
肝脏分叶、分段
肝脏分叶、分段
胆囊及肝内外胆管
➢ 胆囊的形态视胆囊长轴与扫描平 面的位置的不同可呈圆或椭圆形, 其横径在4cm以下,纵径在7-9cm 以下。
➢ 囊内因充满胆汁而呈均匀的液性 密度影,CT值5-30Hu。
➢ 囊壁以增强时显示清楚,其厚薄 视胆囊充盈程度而异,一般在2mm, 胆囊收缩时,胆囊变小而囊壁增 厚,超过5mm为增厚。
CT值为40HU~80HU,比正常脾CT值高约7-8HU。
肝脏
➢ 动脉期可显示肝动脉及其分支,肝实质没有明显对比增强; ➢ 门静脉期肝实质对比增强密度明显增高,增强密度均匀一致;
1
肝脏
➢ 在T1WI上,肝呈中等信号, 类似于胰的信号,但高于脾 。在T2WI上,肝呈稍低信号 ,低于脾的信号,但高于肌 肉信号。
Couinaud肝段划分法 (8段分法)
肝脏分叶、分段
➢ 右叶间裂:位于正中裂 右侧,将右半肝分为右 前叶和右后叶,裂内有 肝右静脉经过。
肝脏分叶、分段
➢ 左叶间裂:起自肝下 缘肝圆韧带切迹,向 后上方到达肝左静脉 汇入下腔静脉处,将 左半肝分为左内叶与 左外叶。
肝脏分叶、分段
➢ 左外叶段间裂:将左外 叶分为上段与下段,二 段间有肝左静脉通过。
胆囊及胆管:胆囊壁、胆管壁、胆汁
脾脏:
胰腺:实质、胰管
胃肠道:
肾脏、输尿管:肾皮质、肾髓质、肾窦、肾盂肾盏
肾上腺:
腹膜、腹膜腔、腹膜后间隙:系膜、韧带
腹部血管:动脉、静脉
2020/8/4
断层解剖 4
肝脏
➢ 正常肝脏边缘轮廓光滑,棱角锐利,外缘紧贴腹壁。 ➢ 平扫肝实质为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比胰、脾及肾脏密度高,
胰腺
胰实质密度 取决于小叶间隔内脂肪的含量,大多数人是均质的,少数 肥胖及老年人因小叶间隔内脂肪浸润呈不均质的羽毛状混合密度。
平扫CT值:30-50Hu 增强CT值:50-70Hu
胰腺
胰实质密度 取决于小叶间隔内脂肪的含量,大多数人是均质的,少数 肥胖及老年人因小叶间隔内脂肪浸润呈不均质的羽毛状混合密度。
➢ 肝内胆管在动脉期和门 静脉期均强化不明显。
➢ 胆囊在增强时壁强化, 内容物不强化。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10
肝静脉与肝门静脉的识别
➢ 肝静脉越接近肝的膈面则 管径越粗;肝门静脉越接 近肝脏面的肝门处其管径 越粗 。
➢ 肝静脉走行于肝叶或肝段 间,肝门静脉分支则出现 于肝叶和肝段内。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15
肝脏分叶、分段
➢ 右后叶段间裂:将右后 叶分为上段与下段。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16
肝脏分叶、分段
肝段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要点
1.左外叶
镰状韧带附着缘上方无 左外叶(SⅡ和SⅢ);
第2 肝门层面上方左 外叶仅为SⅡ;
第2 肝门至肝门静脉 左支矢状部之间的层面上 可同时出现左外的SⅡ和 SⅢ;
影像解剖 19
肝段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要点
3. 右半肝
肝门静脉右支出现前层 面:右半肝被右叶间裂分为 SⅧ和SⅦ;
肝门静脉右支出现后层 面:右半肝为SⅤ和SⅥ。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20
肝段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要点
4. 尾状叶
第二肝门出现前层面: 无尾状叶(SⅠ)
胆囊出现以后层面: 固 有尾状叶(SⅠ)消 失
➢ 肝断面面门面呈则横呈椭相断圆圆反层形形。面,;上肝第,门2肝肝静门静脉层脉断面静面肝上脉也静多及常脉呈其呈及圆分不其形支规属或多则支椭呈形较圆弯。直形曲,;状横而,断肝故层门断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11
肝脏分叶、分段
➢ 正中裂:在肝膈面相当 于胆囊切迹中点经尾状 叶中部到腔静脉沟左缘 的连线,此裂将肝分为 对称的左半肝和右半肝。 肝中静脉位于正中裂内。
➢ 胆囊的MRI信号与胆囊功 能和胆汁的浓缩程度有关, 在T1WI上一般呈低信号, 有时浓缩程度的不同,可 显示胆汁的分层;胆囊在 T2WI上一般呈高信号。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9
肝脏
➢ 肝MRI增强后,在动脉 期,肝内动脉明显强化, 门静脉、肝静脉及肝实 质强化不明显;在门静 脉期,门静脉、肝静脉 及肝实质均强化明显。
肝圆韧带裂自横断层 面上消失时,左外叶的 SⅢ也随之消失。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18
肝段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要点
2.左内叶
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层面: 左内叶为SⅣa;
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出现后 的层面:左内叶为SⅣb;
胆囊消失后层面:无左半肝 (SⅡ、SⅢ和SⅣ)。
82/042/20/082/40
82/042/20/082/40
影像解剖 21
肝脏分叶、分段
Couinaud 肝段在横断层面的分布
标志层面 第二肝门
贲门 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 肝门(肝门静脉右支)
胆囊体 幽门
肝段
SⅠ、SⅡ、SⅢ、SⅣa、SⅧ、SⅦ SⅠ、SⅡ、SⅢ、SⅣa 、SⅧ 、SⅦ SⅠ、SⅡ、SⅢ、SⅣa、SⅧ、SⅦ
SⅠ、SⅢ、SⅣb、SⅧ、SⅦ
胆囊及肝内外胆管
胆囊及肝内外胆管
➢ 肝总管:由于其向胰 头方向斜行,与矢状 面构成40-45度角, 故断面呈椭圆形,密 度与胆囊内胆汁一致, 增强后无强化
胆囊及肝内外胆管
胆总管:呈圆形,直径在7mm以下,7-9mm为临界值,10mm以上肯 定扩张。正常总胆管管径以胰上段最宽,以下逐渐变细,至壶腹部括 约肌最细。管径仅1-2mm,CT难以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