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解剖学》第一章头部及第二章颈部之应用解剖2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解剖学(全套227页)

医学影像解剖学(全套227页)

2023
《医学影像解剖学(全套227页)》
CATALOGUE
目录
医学影像解剖学概述医学影像解剖学基础知识医学影像解剖学实践应用医学影像解剖学研究与发展趋势总结与展望
医学影像解剖学概述
01
医学影像解剖学是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对正常人体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医学影像解剖学涵盖了放射学、医学影像学、解剖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医学影像解剖学也为医学生的培养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医学影像解剖学基础知识
02
人体解剖学定义
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
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内容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技术定义
医学影像技术是利用各种影像设备(如X线、CT、MRI等)对人体的结构、功能及病变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的技术。
数字解剖学是医学影像解剖学的重要分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对解剖结构进行数字化重建和分析。目前,数字解剖学已经在脑、眼、耳、鼻、喉、骨关节等学研究现状
多模态医学影像技术
多模态医学影像技术是指同时使用多种影像技术,如CT、MRI、超声等,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多方面信息。这种技术已经成为医学影像解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医学影像解剖学未来展望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普及,医学影像解剖学将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个体差异的精确分析,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医疗方案和治疗手段。
医学影像解剖学在精准医疗中的作用
医学影像解剖学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随着数字化教材和在线教育的普及,医学影像解剖学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医学人才。

医学影像解剖学概述课件

医学影像解剖学概述课件
12
● 三、影像解剖学常用术语 ● 1. 断层或断面 断层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沿人体某
一方向所做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切片或扫描,切片所 得结果称断层标本,扫描所得结果称断层图像。断 面是指断层标本的表面,也称为剖面或切面。因此, 断层的含义比断面广泛。切片、扫描的厚度越薄, 断层与断面就越接近,所以在实际工作 中 ,也可不 作严格区别。 ● 2. 横断面 或称水平面,是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 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平面。沿横断面所做的切片或 扫描,称横断层标本或横断层扫描, 一般观测切片 或扫描的下表面(图1 - 2 - 3 - 1)。
8
医学影像解剖学在经历了X线解剖学、断层影 像解剖学两个发展阶段之后,正由形态影像 解剖学向功能影像解剖学方向发展,其图像 也从模拟信息向数字化信息方向快速发展。除分子影像解剖 学 、功 能影像解剖学之外,介入放射解剖学、发育 断层解剖学、影像断层解剖学和数字人研究 等也都取得了很多成果。
5
进入19世纪以后,人们采用冰冻切片等技术,在尸 体被固定变硬后制成断层标本,使断层解剖学得到了较 快的发展。1818年荷兰解剖学家Riemer使用冷冻法制备 断层标本并出版了断层图谱。俄国解剖学家、外科医生 Nicolas Pirogoff从1852年开始,进行了长达7年的研究, 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断层解剖学专著。德 国学者 Braune1872年出版了人体各部3种基本断面的解剖学图 谱。其他如1844年Huschke的女婴断面图谱、1858年Le Gendre的全身各部的3种断面解剖学图谱、1885年Dalton 的脑断层解剖学图谱、1911年Eycleshymer和Schoemaker 的全身连续横断层解剖学图谱、1944年Morton 的人体横 断层解剖学手册、1956年Symington的人体横断层解剖 图谱等都相继出版。

医学影像解剖学(B040110Z5)-医学影像学专业

医学影像解剖学(B040110Z5)-医学影像学专业

医学影像解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040110Z5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解剖学(medical imaging anatomy)课程性质:必修(考试课)学分:5学分总学时: 80学时理论学时: 40学时实验学时: 40学时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适用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用参考教材:胡春洪,主编.《医学影像解剖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

一、课程简介医学影像解剖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运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研究正常人体内部形态结构的科学,是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

医学影像解剖学是根据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超声成像(USG)及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观察研究人体器官影像形态结构。

学习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目的在于了解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掌握重要部位或器官的X线解剖及断层影像解剖,为进一步学习《影像诊断学》打好基础。

二、基本技能要求1.根据各系统的特点掌握该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的评价。

2.掌握各系统的解剖要点及相应的影像解剖结构。

3.熟悉各种影像中的脏器形态、密度和信号,掌握在不同图像中人体解剖的特点及识别方法。

4.掌握各种影像图像中人体各解剖结构的正常值及正常变异。

四、考核采用考勤(10%)+理论考试(60%)+实验成绩(30%)。

五、实验(见习)内容与要求实验以采取画图识图的方法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内容进行。

采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指导答疑。

教师可适当辅助传统影像学胶片和现场示教实习,以适应学员未来不同的工作环境。

阅片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唯物辨证分析的能力。

所以指导教师应采用学导式教学法、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

第一章总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定义与内涵2.了解医学影像解剖学简史与展望3. 掌握医学影像解剖学技术常用体位和方位、基本原理与特点4. 掌握影像解剖学常用术语。

(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医学影像解剖学定义与内涵、简史与展望2.医学影像解剖学常用体位和方位3.医学影像解剖学技术基本原理与特点4.医学影像成像常用技术、方法5.常用术语(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完整版)医用局部解剖学-颈部(lv)

(完整版)医用局部解剖学-颈部(lv)

1. 副神经外支
4. 颈交感干
由颈上、中、下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 组成。 位于脊柱颈部两侧,被椎前筋膜覆盖。 分支组成: 心丛 颈动脉丛 颈神经
(六) 颈部的淋巴结
颈前淋巴结 位于颈前正中,分浅、深淋巴结
颈前浅淋巴结 沿颈前静脉排
列,收集颈前浅层淋巴,输入颈外 侧下深淋巴结 或锁骨上淋巴结
颈前深淋巴结 分布于颈部器 官前方或外侧,包括喉前、气管 前和气管旁淋巴结
(3)气管颈部与食管颈部
气管颈部上起环状软骨下缘,下至颈静脉切迹
活动性较大,6-8个气管软骨 前方: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 及颈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气管前间 隙。第2-4气管软骨前有甲状腺峡,下有甲状腺下 静脉(丛)以及甲状腺最下动脉。
后方:食管,气管食管沟内有喉返神经。
右喉返神经右锁骨下动脉在气 管食管间沟内上行,经甲状腺下动 脉前方交叉或穿行于甲状腺下动脉 分支之间。手术中处理甲状腺下动 脉时常被牵拉损伤。
手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 状腺,以免损伤喉返神经。
4)甲状腺最下动脉 6-13%,来自头臂干或主动脉弓,
经气管颈部前方至甲状腺峡,手术时 应加注意。 5)甲状腺的静脉
医用局部解剖学
第一章 头颈部
第五节 颈外侧区
Dept of Human Anatomy, Medical School, Nantong University
颈外侧区境界
前界:胸锁乳突肌后缘 后界:斜方肌前缘 下界:锁骨中1/3段
分区
枕三角 锁骨上大窝
(一) 枕三角
边界: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 肩胛舌骨肌下腹 顶:颈深筋膜浅层 底:椎前筋膜覆盖的前、中、后斜角肌 和肩胛提肌 内容:副神经外支、淋巴结、颈丛皮支

《颈部影像解剖》课件

《颈部影像解剖》课件

颈部血管和神经
血管
颈部有两条主要的血管,颈总动脉和椎动脉。颈总动脉负责供血头部和面部,椎动脉则负责 供应脑部。
神经
颈部有8对颈神经,分布于颈部肌肉和皮肤。颈部的肌肉通过这些神经得到主宰并进行运动 和感觉。
淋巴结
颈部有许多淋巴结,主要聚集在颈动脉旁和颈胸部交界区域。淋巴结发育异常常常是颈部恶 性肿瘤的早期表现。
颈部肌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舌骨下肌
2
舌骨下肌位于颈部和下颌之间,通
过下颌骨作为起点,颈椎作为止点,
可以帮助开口和咀嚼食物。
3
斜方肌
斜方肌位于颈部的后侧,是颈部最 重要和最明显的肌肉之一。它包括 两个肌腹,可促进头部旋转和倾斜。
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位于锁骨和乳突之间, 与肩膀及上肢的联动紧密,可以帮 助举起手臂和张开肩胛。
2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通过电疗、穴位治疗和理疗等手段减轻颈部疼痛,促进恢复和预防再 发。
3
手术治疗
在治疗颈部疼痛的严重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常见的手术治疗包 括颈椎手术和辅助性神经修复。
总结
1 颈部组成
颈部由多种骨骼、血 管和神经构成,它们 密切配合,完成指挥 头部和躯干的任务。
2 颈部疾病
颈椎手术
颈椎手术是一种切除或 重建颈椎的操作,可使 用多种方式,例如颈椎 植骨术或者内固定术。
扁桃体摘除术
扁桃体摘除术是一种通 常用于治疗慢性扁桃体 发炎、咽部感染或上呼 吸道阻塞症状的手术。
颈部疼痛的治疗
1
休息和锻炼
彻底的休息和适当的锻炼是颈部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可增加肌肉强度,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疼痛。

颈部影像解剖

颈部影像解剖
指导手术:颈部影像解剖可以帮助医生规划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 安全性。
研究进展:颈部影像解剖的研究进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最新的诊断和治疗技 术,提高诊疗水平。
颈部影像解剖的基本概念
颈部影像解剖:对颈部骨 骼、肌肉、血管、神经等
结构的影像学研究
颈部骨骼:包括颈椎、 胸椎、颅骨等
颈部肌肉:包括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颈阔肌等
02
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纤维环个椎间盘
都有其特定的形状和功能。
04
椎间盘病变可能导致颈部疼痛、僵硬
等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椎管
01
椎管是脊柱内腔,容纳脊 髓和神经根
02
椎管分为颈椎、胸椎、腰 椎和骶椎四部分
03
椎管内有脊髓、神经根、 血管和脂肪组织等结构
MRI检查适应症: 颈部肿瘤、血管病 变、神经病变等
MRI检查优点:无 辐射,成像清晰, 可多角度观察
MRI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 品,检查过程中保持 安静,避免运动
01
02
03
04
颈椎病
1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 的颈部疾病,主要 表现为颈部疼痛、 僵硬、活动受限等。
2
颈椎病的病因包括 颈椎退行性改变、 颈椎间盘突出、颈
颈部血管:包括颈动脉、 椎动脉、颈静脉等
颈部神经:包括颈神经、 臂丛神经、脊髓等
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 CT、MRI等
颈部影像解剖的临床应用
01 诊断颈部疾病:如颈椎病、颈椎 间盘突出、颈椎肿瘤等
02 评估颈部损伤:如颈椎骨折、颈 椎脱位、颈椎韧带损伤等
03 指导手术治疗:如颈椎手术、颈 椎椎间盘切除术、颈椎融合术等
04
椎管内病变可能导致脊髓 压迫、神经根损伤等症状

头部影像解剖学概述 I

头部影像解剖学概述 I

岛叶及岛环状沟
岛叶 Insula
岛环状沟
岛叶
外侧沟 岛环状沟
扣带回
楔前叶
舌回
枕颞外侧回
大脑半球内侧面、下面
大脑内部结构
·灰质(皮质、基底核) ·白质(联络、连合及投射纤维) ·脑室
基底核
又称基底神经节(基底节),是大脑半球髓 质内一些灰质核团的总称,由壳、苍白球(合 称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组成。
顶枕沟
Lateral cerebral sulcus
外侧沟
距状沟
半球上外侧面的主要沟、回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额上沟
额下沟
外侧沟 颞上沟 颞下沟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二.脑的沟回在断面上的识别
1.中央沟:端脑上部横断面上最深的一条脑沟,依以下 五点可准确辨认。 (1)大部分(87%)中央沟为一不被中断的沟; (2)中央沟较深,均自脑断面外缘约中份处向后上方延 伸,并可有两条(中央前、后沟)沟与之伴行;
背 侧 丘 脑
间脑的分部
下丘脑
松果体-上丘脑的重 要组成部分,分泌褪黑素, 可能影响睡眠和醒觉等活 动,从而影响机体的“生 物钟”;若松果体受到破 坏,则会出现早熟和生殖 器官过度发育。
松果体是人体的第三只眼睛—生物学家早就发现,早已绝灭的古代动物头骨上有一个洞,后来 证实这正是第三只眼睛的眼框。只不过随着生物的进化,这第三只眼睛逐渐从颅骨外移到了脑内, 成了“隐秘的”第三只眼。
肿瘤和出血等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形成脑疝而危及生命。
软脑膜
硬膜下间隙:硬脑膜-蛛网膜之间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软脑膜之间
四、头部断面与影像解剖常用基线
1.横断层面常用基线
➢眦耳线/眶耳线 canthomeatal/orbitomeatal line CML/OML ➢下眶耳线/Reid基线 Reid’s base line,RBL

医学影像解剖学人卫版

医学影像解剖学人卫版
医学影像解剖学人卫版
目录
• 医学影像解剖学概述 • 头部影像解剖学 • 胸部影像解剖学 • 腹部影像解剖学 • 盆部与会阴影像解剖学 • 脊柱与四肢影像解剖学 • 医学影像解剖学前沿技术与进展
01
医学影像解剖学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医学影像解剖学是一门结合医学影像学和解剖学知 识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影像学技术研究和阐述人 体正常和异常解剖结构。
前列腺疾病
包括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 MRI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分期 中具有重要作用。
01 02 03 04
卵巢疾病
包括卵巢囊肿、卵巢癌等,超声、 CT和MRI均可用于卵巢疾病的诊 断和评估。
阴囊及精索疾病
超声是诊断阴囊及精索疾病的首 选影像学方法。
06
脊柱与四肢影像解剖学
Chapter
脊柱与四肢结构概述
腹腔脏器
主要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胃、小肠、大肠、肾脏等器 官。
腹膜腔与腹膜后间隙
腹膜腔是腹腔内的潜在空间,腹膜后间隙是位于腹后壁与腹膜之 间的区域。
腹部超声与CT影像表现
腹部超声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性,对腹部脏器进行实时成 像,可观察脏器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内部结构。
腹部CT
采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通过计算机重建获得腹部横断 面图像,可清晰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 系。
如肌肉、韧带和滑囊等软组织的 炎症、肿瘤和损伤等,通过MRI 检查可明确诊断并评估病变程度。
07
医学影像解剖学前沿技术与进 展
Chapter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三维化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正不断向数字化和三维化方向发展,使得图像 更加清晰、立体感更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行转移至此淋巴结肿大)
• 骨迷路 • 膜迷路
13
骨迷路
①前庭 ②骨半规管
– 前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
14
③耳蜗
蜗轴、蜗螺旋管、骨螺旋板、前庭阶、 鼓阶、螺旋板钩、蜗孔
15
膜迷路
• 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 ) • 膜半规管 (膜壶腹、壶腹嵴)
16
• 蜗管
17
(四)颞骨
①鳞部:颧突、下颌窝、关节结节 ②鼓部:外耳道
7
⑥内侧壁:迷路壁(岬、前庭窗、蜗窗)
8
• 鼓室内的结构
– 听小骨 (锤骨、砧骨、镫骨)
9
‫ ٭‬幼儿的咽鼓管较 成人的短、平,腔 径也较大
2、乳突窦 3、乳突小房
乳突窦
乳突小房
4、咽鼓管
后外侧分的骨部—占1/3 前内侧分的软骨部—占 2/3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鼓室口
咽鼓管
(三)内耳
• 听觉和平 衡觉感受 器所在的 部位;
第一章 第三节 耳部
前庭蜗器组成
• 外耳 Eternal ear • 中耳 Middle ear • 内耳 Internal ear
1
一、应用解剖
(一)
骨部 软骨部 峡部
2
(二)中耳 1、鼓室:6个壁 ①上壁:鼓室盖壁
3
② 下壁:颈静脉壁
4
③前壁:颈动脉壁
5
④ 后壁:乳突壁
6
⑤外侧壁:鼓膜(松弛部、紧张部、光锥)
(1)声门旁间隙 (2)会厌前间隙
(二)甲状腺
• “H”形 • 分一峡两叶 • 50%人有锥体叶
分V型
• 甲状腺周围 有两种筋膜:
甲状腺鞘 纤维囊 甲状腺悬韧带
(三)颈部淋巴结
1、颈上部淋巴结
2、颈前淋巴结 ①颈前浅淋巴结 ②颈前深淋巴结
收集范围
舌骨下区喉 甲状腺气管
3、颈外侧淋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
1、舌骨 2、甲状软骨 3、环状软骨 4、胸锁乳突肌
一、应用解剖
颈部分区:内脏格、 支持格、 血管格
套状结构
(二) 颈筋膜
1、浅筋膜 1)颈阔肌 手术切口, 应缝合 2)颈丛皮支、 浅静脉、淋巴 结
2、颈深筋膜:(1)封套层(颈 筋膜浅层):封闭全部项部。包绕胸锁乳
突肌,斜方肌和舌骨下肌群,并构成肌鞘。
软骨、麦粒软骨
喉软骨的连结:环甲关节、环杓关节
弹性圆锥 方形膜(甲状舌骨膜)
36
喉肌
杓 斜 肌


紧环 张声甲
环 杓
带肌



环 杓 侧
甲 杓 肌

2、喉腔
喉前庭
(1)喉腔分区 喉中间腔

声门下腔



前庭裂
前庭襞 喉室
声襞 声门裂
(2)喉腔内的主要结构
声带
杓会厌襞 杓间切迹
3、喉内间隙
(沿颈外静脉排列)
颈外侧深淋巴结
(沿颈内静脉排列)
颈 外 侧
颈外侧浅淋巴结
(沿颈外静脉排列)
输出管
颈浅部淋巴 乳突 枕 腮腺 下颌下淋巴
淋 巴 结
颈外侧深淋巴结
(沿颈内静脉排列)
上段 输出管 颈外侧浅淋巴鼻舌喉
甲状腺气管 咽后淋巴结
下段 胃癌食管腹段癌经胸导管
③岩部:三棱锥形 前面:弓状隆起、鼓室盖、三叉神经压迹 后面:内耳门 下面:颈动脉管外口、茎突、乳突、茎乳孔
第二章 颈部
境界和分区 上方:与头部分界 下方:胸骨上缘、胸锁 关节、锁骨上缘、肩峰 、第七颈椎棘突 分区:上、下颈部;固 有颈部(颈前区、胸锁 乳突肌区、颈外侧区) 、项部;
体表标志
(2)气管前层(颈筋膜中层)
包绕颈部脏器 包绕甲状腺 气管和食管 形成甲状腺 鞘
(3)椎前层(颈筋膜深层)
包绕椎前肌、全部斜角肌和所有项部 肌肉
筋膜间隙
咽旁间隙 (脓液) 胸腔上纵隔
咽后间隙 (脓液) 后纵隔
椎前间隙 (脓液)
后纵隔
(一)喉
1、位置及构成
喉软骨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小角软骨、楔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