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石煤提钒工艺现状分析及面临问题

合集下载

含钒矿石提取钒的绿色工艺研究

含钒矿石提取钒的绿色工艺研究
出的 氧 化 物 或 添加 剂 生 成 偏 钒 酸 盐 , 金 属 和镁 的 碱 偏钒 酸 盐可 溶 于 水 , e VO ) 、 e VO ) F ( 32 F ( 33以及 未 完
目前 , 多 数 工 厂仍 采 用 传 统 的 以氯 化 钠 为焙 大
烧 添加 剂 的方 法 , 工 艺 操 作 简 单 , 期 投 入 小 , 该 早 但
因素水 平进 行下 一 步试验 。

SO i2
F e

A1 3 2 0

1 0 5 .4 3.5 0.2 4 3 0 3 0 2 .2 5 3 2 6 .6 .7 .2
3 试验结果 与讨论
作者简介: 娜(9 一 , 硕士 生, 要从事精细中间 杜 1 4 )女, 研究 主 8 体研 3 1 焙 烧试 验 .
试验用 矿样 的主要化 学成 分如 表 1 所示 。
表 1 含 钒矿 石 主要 成分分 析
元 素 V O 25
含量 2 0 .4

H0 2
Hale Waihona Puke 焙烧 和浸 出试 验 均采 用 单 因 素 条 件 试 验 , 次 依
考 察 各 因 素 对浸 出结 果 的影 响 , 最 佳 结 果 对 所 有 取
究工作。
考察 了添加 剂 A的加 入量 、 焙烧 时 间 、 烧 温度 焙
1 8
湖 南有 色金 属 最大 。
7 0 6 0 5 0

第2 4卷

图 3 焙烧 时间对 钒浸 出率 的影响
3 13 焙烧 温度试验 ..
焙烧 温度试 验结 果 如 图 4所示 ( 烧 时 间 4h 焙 、
均 匀 后 制 粒 , 瓷 舟 装 料 放 在 马 沸 炉 内进 行 焙 烧 。 用 焙 烧熟 料 第一 段用 水浸 出 , 偏钒 酸 盐 溶 于水 ; 段 用 二 溶 剂 浸 出 , 溶 于水 的钒 酸 盐 以及 四 价钒 化 合 物 溶 不

石煤发电含钒烟灰提钒工艺研究

石煤发电含钒烟灰提钒工艺研究
境 污染 。
1 提 钒 原料
提钒 原料 为 循 环 流 化 床 低 温 焙 烧 产 出 的烟 灰 ,
循 环流 化 床 为 D F 0—3 8 / 5 HC 4 .2 2 0一L型 单 汽包 横 置式循 环 炉 。 日处 理 石 煤 钒 矿 约 8 0 t其 含 V 0 0 , 25 为 0.5 , 出 的灰 渣 比为 4 4% 产 5~4 5 8:5~5 。产 出 2 烟灰 平均 含 V 0 为 0 6 % 。烟灰 成分 及 粒 度如 表 , 。5
3 6
湖 南有 色金 属
HU NA N NONFERROU S M ETALS
第2 8卷 第 4期
21 0 2年 8月
石煤发 电含钒 烟灰提钒工艺研究
董 晓伟 牛 磊2 ,
( . 沙有 色冶金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 司, 1长 湖南 长沙 4 0 1 ; . 10 1 2 湖南有 色金属研 究院, 湖南 长沙 4 0 1 ) 10 5
V O 产 品 。试验 工艺流 程如 图 1 , 所示 。
酸 , 提钒使 用 , 少 了工 业 硫 酸 购 人 量 和 运 输 量 , 供 减 降低 了提钒 成本 ; 出时部 分 浸 出液 返 回使 用 , 酸 浸 硫
消耗由原料量 的 2 %降低至 1 %; 5 8 烟灰直接浸 出 ,
与咨询工作。
环试 验使 用 烟 灰 10k 。试 验 运 行 4轮后 , 9 g 各项 工
艺参 数基 本稳定 , 其后 四轮 试验 工艺 稳定 运行 , 钒浸
第 4期
烟 灰 硫 酸
董 晓伟 , : 等 石煤 发 电含钒 烟灰 提钒 工 艺研 究
3 7
浸出: 采用 4 m×5 m浸 出槽 , 出剂 为前 5c 5c 浸

贵州铜仁地区钒矿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

贵州铜仁地区钒矿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

贵州铜仁地区钒矿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刘玉红,邓鑫楠,吴湘滨(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 要:介绍铜仁地区钒矿的储量、分布、资源品位、质量及开采条件,重点分析了该地区钒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从法律、经济、政策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当地钒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钒矿;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P618.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16(2008)11—0132—03 钒是一种高熔点的稀有金属,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资源,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合金、电池、医药等领域。

目前我国的V2O5的年产量达2.01×104t,居世界第四位[1],而从石煤中提钒已成为我国利用钒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向[2]。

贵州铜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煤资源,但是存在资源勘探程度较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矿业市场不发育,开发体制和机制不灵活,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因而,因地制宜、遵循经济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该地区资源的保护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铜仁地状区钒矿资源现状1.1 钒矿资源的分布和储量[3]铜仁地区地处凤凰—三都地堑和松桃裂谷盆地之中,其东西两侧有松桃—三都深大断裂和吉首—榕江深大断裂,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地球深处的含矿热水溶液沿深大断裂上升至沉积盆地中成矿。

除了区内发现的松桃仙寺龙山—江口县张屯、铜仁市刘龙山—瓦屋等两个重要的成矿区外;针对地质条件,尚可圈出7个预测区,即石阡县扶堰—地袍预测区、石阡县王家沟—马宗岭预测区、万山特区敖寨—黄道预测区、印江县木黄—江口县德旺预测区、松涛石梁预测区、江口县张家寨预测区、玉屏县朝阳预测区。

Ⅳ号矿体:分布于红岩沟东斜坡火石垭一带,走向N E25°~30°。

长度约210m,品位0.50%~0.91%,平均0.85%,倾向N WW方向,倾角60°左右,呈透镜状产出。

矿体上盘岩性为炭质页岩夹薄层硅质岩,下盘岩性为灰岩,矿体走向有分支复合现象,矿体内有夹石,岩性为薄层硅质岩。

石煤提钒研究进展与五氧化二钒的市场状况

石煤提钒研究进展与五氧化二钒的市场状况

石煤提钒研究进展与五氧化二钒的市场状况宾智勇【摘要】介绍了石煤提钒传统工艺的改进以及酸法-萃取、无盐焙烧-酸浸-萃取、氧化焙烧-碱浸等几种从石煤无污染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上述工艺不但生产过程无环境污染,钒的回收率还大有提高,是很有前途的清洁生产工艺.同时对近两年国际钒价暴涨暴跌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国内主要钒生产厂家的扩产情况下,指出今后几年五氧化二钒价格有望保持在7万元/t以上.【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年(卷),期】2006(022)001【总页数】6页(P16-20,74)【关键词】石煤钒矿;五氧化二钒;新工艺;无污染;市场;价格【作者】宾智勇【作者单位】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41.3石煤是一种存在于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等古老地层中的劣质腐泥无烟煤,系菌藻类低等生物死亡后,在浅海还原条件下形成。

我国湘、鄂、豫、渝、陕、赣、黔等地富产含钒石煤,全国探明含钒石煤储量618.8×108 t,其V2O5品位多在0.1%~0.5%之间,总钒量达1.18×108 t,占我国V2O5总储量的87%,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钒的总储量,其中在现阶段有工业开采价值(V2O5含量0.8%以上)的达8×106 t。

含钒石煤的物质组成复杂多变,钒的赋存状态和赋存价态变化多端,且分散细微,X-衍射一般很难清晰准确地辨明其赋存方式;而选矿的方法也不能予以富集。

钒在石煤中的价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煤中的钒绝大部分以V3+形态存在于含钒云母、钒云母、电气石、石榴石等硅酸盐矿物中,以类质同象形式部分取代硅氧四面体“复网层”和铝氧八面体“单网层”中的Al3+。

石煤中的钒还可以形成钛钒石榴石、钙钒石榴石、变钒铀矿等矿物;亦可以金属有机络合物和钒叶啉的形态存在;有时也以络阴离子呈吸附形态作为混入物存在于氧化铁、粘土类矿物中。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冶金所是国内进行石煤提钒工艺研究最早的科研单位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即对岳阳新开、湖北通山等地的含钒石煤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研究、建厂生产。

钒行业分析报告2011

钒行业分析报告2011

2011年钒行业分析报

2011年5月
目录
一、钒是典型的中国优势资源 (3)
1、钒矿全球储量和产量均为全球中国第一 (3)
2、中国钒矿主要分布在四川 (5)
二、钒需求结构以及应用领域 (7)
1、钒需求结构分析 (7)
2、钒目前主要应用在钢铁行业 (7)
3、钒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钒电池工作原理 (8)
4、钒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钒电池的优缺点 (10)
(1)钒电池优点 (10)
(2)钒电池缺点 (12)
5、钒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应用案例及电池比较 (12)
三、钒价有望走出底部 (13)
1、钒供给跟随钢铁产业增长,供给波动易造成价格大幅震荡 (13)
2、钒的中短期需求仍看钢铁 (15)
3、钒中长需求爆发可能来自钒电池 (18)
(1)太阳能和风电的快速发展带来契机 (18)
4、借鉴稀土等稀缺资源整合经验,政策将是巨大推动力 (20)
5、钒价将会逐步走出底部 (20)
四、钒行业投资策略 (22)
一、钒是典型的中国优势资源
1、钒矿全球储量和产量均为全球中国第一
钒矿主要蕴藏在中国、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西部和新西兰的钛铁磁铁矿中,委内瑞拉、加拿大阿尔伯托、中东和澳大利亚昆仕兰的油类矿藏中,以及美国的钒矿石和黏土矿中。

钒在钛铁磁铁矿中的蕴藏量最大,V2O5 含量可达1.8%;其次是在油类矿藏中。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美国的钒矿石和黏土矿、北欧的钛铁磁铁矿以及巴西和智利矿藏中的钒进行大规模的提取。

钒也是世界上具有战略意义的稀有金属。

钒产品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钒矿

钒矿

钒矿化学选矿技术评述我国钒矿资源主要矿物类型及储量钒是我国优势矿产,目前生产的钒一半以上以伴生状态赋存于钒钛磁铁矿中。

钒除了在岩浆结晶作用期以类质同象方式进入钛磁铁矿晶格外,还可在沉积作用过程中以极分散的形式被各种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吸附,形成含钒石煤和含钒黏土矿物等多种矿床。

综合考察报告表明:含钒石煤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数省,储量大,层位稳定、含钒品位高。

石煤中钒(V2O5)总储最1.1797亿t。

为我国钒钦磁铁矿中钒总储量的七倍,超过世界其它国家钒的总储量,是近十多年来积极开发利用的一种新型钒矿资源[1]。

钒钛磁铁矿中的钒,可通过磁选等方式选出富含钒的钛磁铁矿,然后在炼铁的过程中加以回收;回收工艺比较成熟,所以近几年针对钒钛磁铁矿提钒工艺的理论与工艺研究较少。

含钒石煤和含钒黏土矿物的钒,则需要通过更为复杂的选矿工艺,如焙烧法、离子交换法或者酸法加以提炼[2]。

国内作为独立矿床的钒矿主要赋存于细粒黏土矿中,低品位黏土型钒矿由于原矿钒含量较低。

原矿直接进行冶金提钒时存在酸碱等辅助原料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提钒成本高等问题。

黏土型钒矿采用浮选-重选-磁选等常规选矿技术,很难使钒矿物得到有效富集。

采用新的选矿工艺技术,提高含钒精矿品位,为冶炼提供高品位提钒原料,使国内低品位含钒黏土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低品位含钒黏土矿进行研究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国内外针对黏土钒矿也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

石煤提钒传统工艺石煤是我国储量巨大的低品位钒矿资源,石煤提钒最早采用的工艺为添加氯化钠焙烧-水浸工艺,该工艺污染严重且钒回收率低.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些新的石煤提钒工艺。

石煤提钒工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先焙烧后浸出,一类是不焙烧直接浸出,目前以前者为主[3].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试验研究的“从走马石煤中提钒”工艺流程,采用石煤氧化焙烧一硫酸浸出一固液分离一清液萃取一钱盐沉钒工艺,1987年先后完成小型和台架试验,1988年底完成中间工厂规模试验,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国内提钒工艺先进水平[4]。

湘西含钒石煤提钒工艺研究

湘西含钒石煤提钒工艺研究

石煤 矿来 源 于 湘 西 某 地 。原 矿 经 粉 碎 机 粉碎 后 ,
用 球 磨机 球磨 , 10目( .5m 筛 , 燥 后进 行 化 过 0 0 1 m) 干
学 成 分分 析 , 分析 结果 见 表 1 。
表 1 石 煤 中 主 要 化 学 成 分 的分 析 结 果 ( 量 分 数 ) % 质 /
Pr c s o n d um a to f o n d un - e rng S o e Co l o e s f r Va a i EX r c i n r m Va a i l b a i t n a t
G O— n ,S IMe l n Z U Z i ig U - n Y nbn A f g H i i , HO a— n ,H A j , AN We —i e —a x u
℃、 酸用量为 2 、 % 浸出时间为 4h的条件下 , 的浸 出率 可达 9 %以上 。钒浸 出液经 过树脂 吸附- 钒一 钒 5 沉 煅烧得 V O 产 品 , 主要 技 术 指标 均达到了化工用粉钒标 准( B 23— 7 。 G 3 8 8 ) 关键 词 : 石煤 ; ; 钒 焙烧 ; 出 浸 中图分类号 : Q15 1 T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3— 0 9 2 1 )3—09 0 0 5 6 9 (0 1 0 0 3— 4
Ab t a t s r c :Ac o di g t he c r c e sis o h a a i m— e rn t n - o li e to n n Pr vn e,a r a tn — c r n o t ha a tr t ft e v n d u b a ig so e c a n W s fHu a o ic i c o si g

石煤钒矿研究意义

石煤钒矿研究意义

石煤钒矿研究意义摘要:一、石煤钒矿概述二、石煤钒矿研究的意义1.资源开发与利用2.环境友好型开采技术3.钒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正文:石煤钒矿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其主要成分为石煤和钒。

在我国,石煤钒矿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尤其在贵州、四川、湖南等地拥有大量的资源。

近年来,石煤钒矿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石煤钒矿概述石煤钒矿是一种含有钒、硫、铁等元素的复合矿石。

钒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石煤钒矿的开采和加工不仅可以为我国经济带来增长点,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二、石煤钒矿研究的意义1.资源开发与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石煤钒矿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石煤钒矿的成矿条件、矿床分布、矿石性质等,可以为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友好型开采技术石煤钒矿开采过程中,如何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环保型开采技术,如绿色矿山、生态恢复等,有助于实现石煤钒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3.钒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钒产品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等。

通过研究石煤钒矿中钒的提取工艺、钒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等,可以提高钒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支持。

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石煤钒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研究石煤钒矿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总之,石煤钒矿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石煤钒矿资源,推广环保型开采技术,提高钒产品加工水平,有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石煤提钒工艺现状分析及面临问题邹晓勇(吉首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吉首市诚技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省)邹晓勇,男,41岁从事石煤提钒新技术研究十多年,在石煤提钒领域发表论文十多篇;主持研发的钙化焙烧低酸浸出离子交换法提钒技术已实现规模化工业运行两年多;采用该项技术的石煤提钒项目已获得国内多个省市环保部门的项目批复。

石煤提钒,通常指以含钒碳质页岩、含钒煤矸石等为原料提取钒化合物的工业过程。

我国的石煤提钒工业起步于70年代末期,此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时期,即八十年代的初步发展期,以及2004年到现在的大发展期。

石煤提钒工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在钒行业已经具有较重要的地位,产量估计已经达到钒总产量的40%左右。

在工业行业里,石煤提钒是个较年轻的行业,在工艺、设备方面仍然处于较落后的状况,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和经济提升空间。

1 石煤提钒工艺现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石煤提钒工艺发展为两大工艺路线,即火法焙烧湿法浸出提钒工艺和湿法酸浸提钒工艺。

火法焙烧湿法浸出提钒工艺,指的是矿石经过高温氧化焙烧,低价钒氧化转化为五价钒,再进行湿法浸出得到含钒液体实现矿石提钒的工艺过程;湿法酸浸提钒工艺,指的是含钒原矿直接进行酸浸,包括在较高浓度酸性条件下,甚至是加热加压、氧化剂存在的环境下,实现矿物中钒溶解得到含钒液体的工艺过程。

1.1火法焙烧湿法浸出提钒工艺火法焙烧湿法浸出提钒工艺,根据焙烧过程添加剂的不同或焙烧机理的区别,分为加盐焙烧提钒工艺、空白焙烧提钒工艺、钙化焙烧提钒工艺等。

1.1.1加盐焙烧提钒工艺1976年,湖南冶金研究所与岳阳新开公社合作进行石煤提钒的试验研究并建厂生产。

焙烧设备选用安化钒厂的平窑,并对之进行了改进。

到1979年,石煤加盐氧化钠化焙烧—水浸—水解沉粗钒—粗钒碱溶精制—精钒的传统工艺流程己经形成,此工艺也就是行业传统上说的“钠法焙烧、两步法沉钒工艺”或“加盐焙烧提钒工艺”。

该工艺的优点:技术成熟、设备简单、投资少。

该工艺的缺陷:焙烧废气污染严重,或者说废气处理成本高、技术难度大。

根据计算和实测,若含钒石煤焙烧过程中添加8%的食盐(氯化钠),则烟气中氯化氢、氯气的总浓度将达到10000mg/Nm3左右,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氯化氢允许的最高排放浓度为150mg/Nm3,氯气为85mg/Nm3,若此烟气不经过处理,则烟气中的这两项污染物超标80倍以上。

对此烟气进行处理,目前工业上采取的办法是石灰乳吸收法或烧碱吸收法。

石灰乳吸收法属于气液固反应,对吸收设备要求较高,相应的烟气处理设备投资较大;烧碱吸收法效果好,设备投资低,但处理成本高,按照一般工业状况,比如矿石含钒品位1%计算,每生产一吨五氧化二钒需要消耗氢氧化钠五吨多,吸收剂消耗一万五千元以上;但更多的技术经济问题接踵而至,烟气污染物在吸收后将转变为废水污染,按照目前工业上的一般技术措施,都是将该部分烟气处理废水并入工艺过程,根据工艺计算和工业实测,该部分废水并入工艺过程,将一次性的使得工艺水中的氯离子含量高达16g/L以上,严重影响离子交换过程对钒离子的富集,更主要的是影响工艺水的循环利用率,因此该工艺的工艺水循环利用率很低,根据工业调研数据,该工艺的水循环利用率均低于40%,每生产一吨五氧化二钒产品,外排的工艺废水高达300m3以上,造成企业周边的土壤盐碱化,也因此造成多年来一系列的涉钒环保事件!简单的说,就是加盐焙烧提钒工艺过程的烟气污染转变为废水污染,造成废气处理成本高,废水循环利用率低、废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我国存在石煤提钒行业的省份,对新建企业大多采取禁止采用加盐(含低盐)焙烧提钒技术的产业政策,比如河南、湖北、重庆、陕西、新疆、贵州等。

某些省份虽无此规定,但作为企业,作为投资商,应该明晰利弊。

1.1.2钙化焙烧提钒工艺钙化焙烧提钒工艺指的是含钒矿物添加石灰或石灰石,在高温下,低价钒氧化为高价钒并形成偏钒酸钙类化合物,偏钒酸钙类化合物在弱酸性环境下易于溶解进入液体,从而实现矿物中钒的分离提取。

钙化焙烧提钒工艺技术路线最早出现于前苏联五十年代的文献中,但未实现工业化。

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内某科研单位在企业做过工业试验,但也未实现工业化。

本人带领的课题组在九十年代末研发该项技术,数次进入企业进行工业化阶段试验,在06年河南某企业实现日处理200吨矿石的工业化规模生产,该项工艺具有以下优缺点:(1)用钙盐(石灰、石灰石)替代食盐,完全消除了钠法焙烧工艺的含HCl、Cl2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废气污染问题。

焙烧过程添加的钙盐(5%左右),基本都和浸出过程的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硫酸钙沉淀,该工艺过程的优点是工艺水中的水溶性离子含量低,利于工艺水的循环利用,根据设计计算和工业实测,工艺水的循环利用率可达90%以上,以工艺水90%的循环利用率长期运行,系统中的氯离子浓度可控制在5g/L以下,不影响离子交换过程钒离子的富集和系统的离子平衡。

每生产一吨五氧化二钒产品,外排或需处理的工艺废水仅为60m3左右,为加盐焙烧提钒工艺的五分之一;(2)焙烧料为低酸浸出(配酸浓度1—2%,硫酸),硫酸消耗低,每100吨矿石耗酸仅为4吨左右,生产成本低、液体含杂质较少,利于工艺水循环利用;(3)装置投资较加盐焙烧工艺高。

加盐焙烧工艺可以采用水浸方式得到含钒液体,中小企业普遍采用料球直接浸泡法,设备投资低,不需考虑防腐问题,但有些企业为了提高钒回收率也有采用酸浸出方式的。

钙化焙烧工艺必须采用酸浸出的方式,焙烧料需再次粉碎,再采取机械搅拌浸出,然后采用带式真空过滤机进行矿渣分离,过程需考虑设备防腐。

1.1.3其他火法焙烧提钒工艺包括空白焙烧提钒工艺、复合添加剂焙烧提钒工艺等。

空白焙烧提钒工艺也叫无盐焙烧提钒工艺,焙烧过程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九十年代初,湖南省煤炭研究所联合有关企业研究开发该项技术,目前该技术仅在湖南省怀化市的个别企业采用,矿石中钒的总收率在38~45%之间,经过技术改进,总收率可以进一步提高。

该工艺对矿石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因此该项技术不具备行业内的推广价值。

复合添加剂焙烧提钒工艺,是对钠法焙烧提钒工艺和钙化焙烧提钒工艺的一种配方式改进,不属于单列的提钒工艺。

通过工艺小实验,根据各地矿石特性的不同,确定焙烧过程添加不同组成比例的添加剂,比如氯化钠、碳酸钠、石灰、氯化铵、软锰矿等等。

1.2湿法酸浸提钒工艺湿法酸浸提钒技术,指对矿石不进行焙烧而采用较高浓度的酸对矿石中的钒进行浸出,酸,通常为硫酸,有些技术单位混配盐酸,甚至价格高、危险性、腐蚀性很强的氢氟酸(氟化盐),还常常添加一些氧化剂。

浸出过程通常在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若不加压,代价是提高氧化剂用量或采用氧化性更强的氧化剂。

该工艺的优点是无焙烧过程无烟气污染问题,缺点是投资大、生产成本高,由于生产过程腐蚀性很强,对设备要求高,因此投资很大,该工艺的另外一个大的缺点是废水量大,因为用酸量大,矿石中的一些重金属大量溶出,废水组成复杂。

该技术对矿石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在某些企业出现了湿法工艺建厂,投产后又不得不在前工序增加预焙烧的情况,甚至有技术单位以此还提出了矿石预焙烧-湿法提钒的工艺,那就背离湿法提钒技术的初衷了。

2 石煤提钒面临的问题石煤提钒是个较年轻的行业,在工艺、设备方面仍然处于较落后的状况,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和经济提升空间。

2.1石煤提钒工艺的选择提钒工艺的选择一直是行业内争议较大的一个现实问题。

科学的说,面对复杂多变的含钒原料,从来都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可行的提钒工艺,应针对各地石煤特性的不同,通过系统的选冶试验,选用适宜的提钒工艺。

此外,在确定提钒工艺的时候,还需考虑以下因素:(1)企业所在地针对石煤提钒的产业政策。

存在石煤提钒工业的省市,大多制定了石煤提钒的类似产业政策的文件,对新建企业一般都不允许再采用钠法焙烧提钒工艺,甚至也不允许再采用平窑焙烧设备,这些政策或规定,有些是以明确的文件形式在业内公开的,有些是以政府相关部门的考察报告、发展规划等形式作为项目审批指导性依据;(2)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和环境容量。

对于水污染特别敏感的区域,采用湿法提钒工艺和钠法焙烧提钒工艺,因为废水量特别大,虽可以配套相应的废水处理装置,但仍要特别慎重;对于空气污染特别敏感的区域,采用火法焙烧提钒工艺就应特别慎重;(3)工艺的可靠性、成熟性。

石煤提钒技术市场比较混乱,各项技术标新立异,一些企业投资数千万元却无法产出产品,或技术经济指标低下。

一项技术是否成熟可靠,作为企业应重点考察该技术是否已经成功的应用于工业实践中了,一项技术的经济性怎样,应该由相关技术方拿出完整的单耗表作为判断的依据;(4)项目所在地硫酸价格的高低。

在石煤提钒过程中,用量较大、价值又较低的原料是硫酸,不同地域,硫酸价格相差悬殊,若在一个硫酸需要长途外购、价格明显高的地域建设一个湿法酸浸提钒的装置,该提钒装置在行业内将缺乏竞争力;2.2行业技术水平不高、自律不足,非法小钒厂禁而不绝,社会负面影响大,形象差自七十年代石煤提钒工业出现以来,环境污染事件就伴随着行业的发展。

八十年代是石煤提钒行业的第一次大发展期,各企业均采用钠法焙烧提钒工艺,在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后,大批乡镇企业钒厂被关闭,比如湖南省当时颁布的取缔关停淘汰落后八小企业。

2004年后,石煤提钒行业再次得到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各地的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以致一些地方“谈钒色变”。

行业在社会上造成的这种社会负面影响,根源在于非法炼钒造成的实质性社会危害,也包括一些合法炼钒厂忽视环保造成的一些环境事件。

这种负面影响是巨大的,需要石煤提钒行业多年的努力,才可能扭转行业的社会形象。

2.3提钒工艺基本成熟,设备配套相对滞后经过三十年的工业实践和研发单位的努力,目前石煤提钒的工艺基本成熟,但与此配套的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关键设备相对落后,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比如,焙烧设备,平窑不是长久之计,面临取缔,近两年,旋窑在几家工厂试运行,但均未能成功,沸腾炉焙烧未能突破大型化,倒是步进式焙烧窑获得较好的进展,实现了工业化日焙烧200吨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焙烧设备的目标是单座设备日处理600吨矿以上,机械化,符合国家环保和卫生标准;此外,料浆的过滤洗涤也成为行业的一个瓶颈。

目前,带式真空过滤机在行业内运行了二十多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技术问题,突出的是单位面积过滤能力偏低,导致设备过滤面积和长度偏大,此外,洗涤效果也不是太理想,这需要工艺和设备厂家的共用努力。

此外,面对石煤特性的多样性,球磨设备选型的不确定性,以及石煤预脱碳设备,都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

2.4含钒石煤资源的综合利用石煤是一种含碳少、发热值低的劣质无烟煤,又是一种低品位多金属共生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