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模糊性及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翻译
商务英语语境中模糊语言的交际意图分析

商务英语语境中模糊语言的交际意图分析杜碧辉【摘要】Vague language is used frequently in the people’s communication w hich affects the com-municative effects .The application of vague language is restricted by certain contex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of vague language in business context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vague language and context .%模糊语在人们的交际中使用频繁,影响着交际的效果。
在交际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受到一定的语境影响和制约。
本文通过对模糊语言以及语境的解释,分析商务英语语境中模糊语言使用的交际意图。
【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2页(P17-18)【关键词】模糊语言;语境;商业英语语境;交际意图【作者】杜碧辉【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语言必须意思准确,条理清楚,没有丝毫的模糊和歧义。
然而在现实的交际中,我们往往会发现由于语境的影响,说话人和听话人会选择另一种合适的语言形式——模糊语言来实现其交际意图,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充满动能的语言,它可以调节、协调说话人的意向,可以使说话人的言语意向根据语境的走势顺应受话人的理解,因此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中,模糊语言的使用体现出不同的交际意图,发挥了不同的作用,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模糊语言1.模糊语言的含义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具有弹性的表现。
从语言的模糊性看翻译

2 世纪 8 年代 以后 ,新 凯恩 斯主 义 经 济学 家 提 出工 资 和价 格 0 O
粘 性 ,认 为价格 水平 和名 义工 资水平 既不 像 原凯恩 斯主 义经 济学 家
从语言 的模糊性 看翻译
一 刘金萍 宿州学院外语 系
概念 。 自此 以后 ,模糊 理论 广 泛应 用于 多种 学科 ,语言 中的模 糊性
极 干预 。各 种流 派在相 互争 论 中彼此 融合 吸收 ,促 进 自身 的发展 。 所 以 ,弗里 德曼说 。 “ 我们 都是 货 币主义 者 ”。实 际上 ,各 流派都 赞 成市 场作 为经济 的基 础 ,所争 论 的是政 府边 界 的大小 问题 ,在这
新 凯恩斯 主 义还 强调 了货 币需 求 ,认 为货 币不稳 定也 是 经济 不稳定 的原 因之 一 。总需 求 的不稳 定导致 经济 周期 波动 是 因为短 期 中名义
宿州 学院硕 士科研 启 动基 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社 会科 学项 目
项 目编 号 :2 0 y s 1 0 8 s 0
[ 要 ] 译 学的研 究 离不开其 他 相 关学科 的发展 ,现在 国 摘 翻 内外语 言学者 也掀起 了一股研 究语 言模 糊性 的 热潮 。理论及 事 实都 工 资和价 格 的粘性 。新 凯恩斯 主 义经济 学家 认 为 ,在 非完全 竞争 市 表 明,翻 译也是 具 有模糊 性 的。本 文就 是在 阐述 语言模 糊性 的基础 场条件下 ,价格水平并非迅速调整而是缓慢变化具有粘性的。面临 总需 求冲 击 ,小 的菜 单成 本导 致 了大 的经济 周期 波动 。在 劳动市 场 上 ,新 凯 恩斯 主义 者 认 为 ,对 于 某 个给 定 时 期 ,名义 工 资 具有 粘 性 ,在 产 品市场 出现 需求 冲击 时 ,实际 工资将 偏离 劳动 市场 均衡状 态对应 的实 际工 资水 平 ,从 而 实际失 业率 偏 离充分 就业 的 自然失 业 率 ,实际产 出也 就 当然偏 离 了潜 在产 出水 平 ,即产 生 了经济 波动 。 不 过 ,在 长 期 中 。所有 合 同都可 以重 新签订 ,价 格 和名 义工 资都可 以根据供 给 、需 求状 况 灵活调 整。 目前 国 内在 语 言 的 模糊 性这 一 方 面研 究 颇 多 。 如 :伍 铁平 的 《 糊语 言学 》,但他 并未 对翻 译 的模糊 性进 行系统 的分 析 ;张 乔 模 的《 模糊 语义 学 》等 人的 专著 ;在论 文 方面主 要有 章婷 的 《 试论 中
英汉模糊语言的表现层面及其翻译方略

有些 只是 稍微 模糊 � , 有 些则 是显 著地 随 后, 美 国的 哲 学 教授 布 莱 克 于 1 93 7 年 发表 论模
的 界限 ,因而 世界 才呈 现出 多样性 ,复 杂性 . 人 的 思 维 也是模 糊的 ,文 学作 品中 的诗歌 ,艺 术创 作中 的绘 语 言学认 为, 语言 是人 们在 认识 客观 事物 的过 程中 对 其进行 范畴 化的 符号 表征 . 由 于客 观现 实本 身的 模 糊性和 人类 认知 机制 的局 限性 , 人 们对 事物 范畴 或 类属的 划分 必然 存在 不同 程度 的模 糊, 因而 模 糊 性 是自然 语言 的本 质属 性. 早在 1 9 23 年, 英国 哲 学 家 贝特 兰 罗素 (B ) 就在 其 论 模糊 性
汉语在语言的三个层面� 即语音 �词汇和语法 �所体现出来的模糊性进行研究 � 而语言的 模糊性也是翻译研究中不 容忽视的问题 �对于模糊语言 �一般采取模糊译法进行处理 � 即将其翻译成模糊语言或者精确语言 � 关键词 模糊性 � 语言 � 翻译 � � 中图分类号 � � 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8 7974( 20 004 12 作者简介 何向妮(1 97 7 - ), 女, 陕西宝鸡人 ,陕西理工学院大学外语部讲师 .
画 大多都 是这 种模 糊思� 维的 最好 见证 与表 白. 认 知 ) 指 出 ," 我 们 大 家 (包 括 那 些 追 求 精 确 无 误 ’ J
(
一 文中 提到 ," 整个 语 言或 多 或少 是 模糊 )
的 ".奥 地利 哲学 家维 特根 斯坦 也认 为我们 的日 常语 它 就是可 接受 的 1 146. 例如 ,爱美 之心 人皆 有之 ,但 什 有 的崇 尚 心灵 美 ,有 的 追 求外 表 美 ,唐 朝 以胖 为 美 , 现 代社会 苗条 才是 美, 古人 以西 施为美 ,现 代人 却 说 何 等地模 糊. 一 模糊 理论 与模 糊语 言 哲 学家和 语言 学家 的注 意. 早在 1 90 8 年 德国 语言学 家 安东 马尔 蒂就 在其 著作 对普 通语 法和 语言 哲学 的 基础的 研究 中 阐述 了自 己对 模糊 性的 理解 " 我 们 所说的 模糊 是指 这样 一种 现象 , 即 某些 名称 运用 的 范围是 没有 严格 划定 界限 的" .英 国哲 学家 贝罗素
浅析商务英语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探究

浅析商务英语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探究【摘要】商务英语是一种专门用于商业领域的英语语言,具有一些独特的语言特点。
在商务领域,准确的翻译技巧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商务人士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本文从商务英语语言的特点、应用场景、翻译技巧的分类、常见困难和提升翻译质量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文章也强调了商务英语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在商业交流中的重要性,以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了解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商业领域的沟通需求,并提高翻译质量,促进商务领域的发展与合作。
【关键词】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翻译技巧、应用场景、分类、困难、提升质量、意义、发展趋势。
1. 引言1.1 商务英语语言的概述商务英语语言是指用于商业活动和交流的专门英语语言。
它是一种特殊领域的语言,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商务英语语言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是国际商务交流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在商业活动中起着沟通的作用,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商务英语语言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公司和组织都在着力提升员工的商务英语水平,以适应全球化商务环境的需求。
商务英语语言的特点包括正式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商务交流中,准确而规范的语言可以减少歧义和误解,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和准确性。
正式的语言表达也体现了专业性和商业礼仪,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商业形象。
商务英语语言还具有丰富的专业词汇和惯用语表达,以满足商务活动中特定的需求和场景。
掌握商务英语语言对于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1.2 翻译技巧的重要性翻译技巧在商务英语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商务英语交流和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而翻译技巧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并将其准确地转化成目标语言。
翻译技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翻译技巧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语法结构,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原文的表达意图。
在商务英语领域中,专业术语和行业术语较多,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语言功底。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指的是一种较为模糊或具有多义性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时,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准确理解和传达模糊语义,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表达。
在进行翻译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处理模糊语义:
1. 理解上下文:仔细分析文本的上下文,包括前后文、语境和承接词等,以揭示模
糊语义的真实含义。
2. 系统对比:将模糊语义与文本的其他部分进行对比,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比较
相似的表达方式和词语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线索和信息。
3. 询问作者:如果翻译过程中模糊语义的理解存在困难,可以尝试联系作者或“专家”,寻求他们对表达意图的解释。
4. 辅助翻译工具:翻译工具和在线词典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模糊语义时查找更多的
释义和参考资料,从而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在进行翻译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准确性:尽可能准确地翻译模糊语义,以确保文本的信息传达一致和准确。
2. 文化差异:模糊语义可能因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多种解读。
我们需要在翻译过程中
考虑到目标读者的背景和文化特点,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3. 灵活性:在某些情况下,翻译过程中可能需要运用一些灵活性,适当调整表达方
式来传达模糊语义的含义。
翻译模糊语义时,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文本的上下文、采取多种方法来理解和处理模糊
语义,并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考虑到文化差异和目标读者的需求。
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达
原文中的模糊语义,并保持文本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从语言的模糊性与修辞性看翻译研究

20 年第6 06 期 总第4
J OUR NAI OF J ANG I XI UNI RS TY 0F F NA VE I I NCE AND E 0N0MI S C C
NO. 6, 2 0 0 6 Sei lNO. ra 48
具有不确定性 。笔 者按语言的属性 与功能将模糊语 言 概括 为五种类型 :语义模糊( m ni uz e ) s at fz ns 、意 向 e c i s 模 糊( ae f z es、句法模 糊 ( n c c fz ns 、 i g u i s) m zn s t t uz e ) yai i s 语 用 模 糊 ( am t fz ns 和 主 题 模 糊 ( e ac p g ac uz es r i i ) t m t h i
等 ;表年龄 的如青年 、中年 、老年等 ;表颜色的如红 、
黄 、绿 、蓝等 ;表 温度 、味觉等 的词都 属于模 糊词 。
另外还有高 、矮 、胖 、瘦 、几十 、 万 、上下 、左右 、 上
大约 、附近等形容 词 、数 词 、程度副词 ,看样子 、基
本 、可能 、也许等插 入语 。 由此 可见 ,模糊语言量 大 使用 频率高 ,其主要 特点就是 表达 的概念模糊 不清 ,
收 稿 日期 :2 0 — l 2 060一0
作者简介 :蓝 昊丽 ,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 ,硕士 ,研 究方向 :英语语 言学
性 气质 ,除 了像 老舍先生所说 的要对外 国作 家有深刻 的 了解 ,知道他艺术上 的地位 与特点外 ,还需 清楚其 智力 、 感和思想等多方 面的非语言 因素的倾 向。有 情
从美学 的角度 看 ,模 糊语言的价值在 于为读者 留 下无限 的想象空间 ,激活读 者的审美想象 。译 者是原
解构主义视角下英汉语言模糊性的翻译处理

象 进行 了深入 而广泛 的探讨 , 模 糊语 言学 与其 他 将 各学科 进 行 结 合 研 究 , 年 来 又 扩 展 到 翻译 研 究 近
领域 。
没有精 确的界 限这 一 事实 , 而 说 明在 人 类认 识 活 从
Ke r s D c n tu t eTrn lt n L n u g u zn s ;I tre t ai ; u jcii f a s tr y wo d : e o sr ci a sai ; a g a eF z ie s n etx u l y S be t t o n l o v o t v y Tr a
On t eTr nsa in Pr c s i fEngih a i e eLa ua eFu znes i h a lto o esng o l nd Ch n ng g z i s n s s t e Pe s c ieo c nsr c inim h rpe tv f De o t u to s
c n l d st a h n e e mi a y o a g a e a d t a s a i n a v c t d b h o m e se a ty t e t e r t a u p r o h a t r o c u e h tt e i d t r n c fl n u g n r n lto d o a e y t e f r r i x c l h h o e i ls p o tf r t el te ; c wh l e o t u t e t a sa i n p o i e v i b e me h d o he ma i u a i n o a g a e f z i e s i he p o e s o r n lto i d c ns r c i r n l t r v d s a a l l t o s f r t e v o a n p l t f l n u g u z n s n t r c s ft a sa i n, o wh c s f r h rp o e y a s re r n l to r c ie ih i u t e r v d b e i softa s a i n p a tc .
英汉模糊限制语及其翻译对比:以“some”和“一些”为例

科技信息
人文 社科
英 汉模 糊 I |I 及其 翻 译 又 比 : 1 I L. I 语 J 1 以 “o ’ “ 些 ’ s me’ 一 和 ’ 为例
北京 师 范大学 外文 学院 马正 堂
[ 摘 要]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 言学的研 究领域之 一,本 文从英汉对比理论 出发 ,首先讨论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其 次 。 以英 文 sme 与汉语 中的“ o ” 一些” 行实验 并对 比讨论其在翻译过程 中的不同生成结果。最后, 进 本文探 讨 了英语和汉语模糊 限制语的相 同 和差异之处。 [ 关键词 】 模糊限制语 翻译 对比 “ 一些”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的模糊性及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翻译
【摘要】翻译本身即存在着模糊性而模糊性又是商务英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性,恰当地翻译商务英语中的模糊语言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翻译模糊性的基础上,研究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翻译;模糊性
0.引言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
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给翻译带来许多困难,并导致语际间转换的不确定性,即模糊性。
而商务语言是人类语言在商务情境中的应用,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精确。
因此,在商务英语中正确地翻译模糊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在分析翻译模糊性的基础上,提出这类语言的翻译策略。
1.翻译的模糊性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中的想内容、风格手法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因此,模糊性作为语言的一个本质属性,决定了以语言转换为手段的翻译也具有模糊的特性。
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给翻译带来许多困难,引起语际间转换的模糊性,所以精确的翻译只能是相对而言。
翻译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翻译标准的模糊性
关于翻译的标准,中国历代翻译家有不少论述。
如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条标准,。
如林语堂提出“忠,顺,美”,梁实秋、赵景琛的“宁错勿顺”,鲁迅的“宁信不顺”,傅雷的“形似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等。
比如“信、达、雅”中的“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可是翻译的绝对忠实是不可能的,林语堂先生他认为:“译者所能谋达到之忠实,即比较忠实之谓,非绝对忠实之谓, ??一百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
翻译能达到七八成或八九成忠实,已为人事上之极端”。
故不管是“信”、“达”还是“雅”都只是相对模糊的概念。
再看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标准,它指的是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称得上“化境”。
何谓“生硬牵强”,何谓“完全保存原有风味”,一百个译者有一百个不同的尺度。
对读者来说,看译文完全像看原文一样自然贴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语言、文化、思维等的差异,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总要有所损毫,译文与原文很难达到丝丝相扣,毫发不差。
钱钟书先生自己也曾对翻译工作发表看法说:“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艰辛的历程。
一路上颠顿风尘, 遭遇风险, 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
”应该说,“化境”是一种理想化翻译标准,较之严复的“信、达、雅”更抽象、更模糊。
国外译家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项原则和奈达的对等说等,也都没有明确的界定翻译的标准。
这些标准,考究起来,无一不具有模糊性。
1.2翻译过程的模糊性
翻译的过程常被简练地概括为理解和表达。
所谓理解是指对原文进行认真的分析,弄懂原文的意思。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就会因为思维差异而出现不同,因为思维本身是具有模糊性的, 模糊思维在人类的形象思维中占着主要的地位。
模糊性由此产生于翻译的第一步———理解。
表达则是指在译语中把原文的意思以恰当的方式尽可能完整地表达出来。
由于原语与目的语的差别,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忠实地传递原文的信息。
因此,译者不同的语言能力,对原文的不同理解,所采用的不同的翻译技巧等都会造成表达上的差异,而这一切关联于译者的主观意识,也导致模糊性植根于翻译过程中的另一步———表达。
2.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翻译
鉴于翻译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的模糊性和商务英语的语用作用,在翻译商务英语中的模糊语言时可采取以下策略:
2.1对等法
对等法就是将英语中的模糊语译为汉语中的模糊语。
在语义通达的基础上,使用“直译”的方法,即使用目标语中的对等模糊语言把原语中的模糊语翻译出来。
这样既能保持原语的语言风貌,又能够表达原语的模糊功能。
例如:
原文:There are 30 million Chinese at home working to turn out th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required to export.
译文:中国国内有三千万人在生产成千上万种出口商品。
由于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所以两种语言表达也有诸多的不同。
如原文中的“the thousand and one”来源于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个故事集在英语文化中广为流传,在英语中“the thousand and one”就意为“many”(许多),而在汉语中“1001”只单纯地表达一个精确的数字概念,没有“许多”的意思,所以在译为汉语的时候就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而改译为“成千上万”。
这样原语的模糊表达与和目标语的模糊表达就达到了功能上的对等。
2.2增译法
模糊语言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决定了其表达的含混性。
所以在翻译时为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话语内容,而不产生歧义,就需要使用增译法,做适当的添加。
另外,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只有通过必要的增补才能把原语中的模糊语言准确地译为目标语言。
例如:
原文:It is quality that counts. Our curtains were and still are the best ones in
Europe and probably in the world. You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ur curtains’superior quality.
译文:这些窗帘物有所值。
我们生产的窗帘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欧洲最好的,也许在世界上也算得上是最好的。
你应该考虑一下我们上乘的质量。
在此例中,译文中增加了“过去是”和“现在仍然是”,尽管在原语中并没有出现“in the past”和“now”等词汇,但是英语的时态已经把这样的意思表达出来了,所以在译为相应的汉语是必须把这一模糊语的隐含意思增补上,并且通过这样的增补也使这一模糊表达更有说服力,表明了其窗帘一贯质地优良。
2.3省略法
在商务英语谈判和写作中,有时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对方会重复出现一些模糊语言,这些模糊语言对翻译为目标语是无用的甚至导致不良的结果,这时候应该在理解原语的基础上省略翻译。
另外,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也决定了在翻译的时候要适当的省略,否则将会造成歧义。
例如:
原文:I think it’s probable for us to select a similar quality of black tea form other countries at a level about 10% lower than yours.
译文:我们可能会选其他国家的红茶,他们的价钱比你们的低大约10%,但是质量一样。
在此例中原语中的“I think”被省略了,”I think”在原语中只是为了说明不确定性,所以译为汉语的“可能”已足以表达出这一含义,如果加上“我想”反而显得罗嗦,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结语
为了能使商务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双方都在大量的使用着模糊语言。
因此准确的翻译商务活动中的模糊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适当的翻译方法使商务英语中的模糊语言更加严谨、更加准确、更加得体。
【参考文献】
[1]程同春.论模糊语言在国际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J].国际经贸探索,2000,5.
[2]刘晓娟,王红梅.论模糊语用策略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07,17.
[3]李国辉.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 科教文汇,2009,(8).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项目基金:本论文为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资助人文青年一般项目(项目编号: QY200915)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