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合集下载

汉英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汉英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汉英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语言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其精确性对于信息的准确传递至关重要。

然而,模糊性是自然语言不可避免的一个属性,这一点在汉英语言中尤为突出。

汉英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词汇、语法和语用等多个层面,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从汉英语言模糊性的表现、翻译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汉英语言中的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和交叉领域,往往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

例如,“江湖”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个含义,如指代社会上各种势力、不受约束的生活方式等,而在英语中则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

一些抽象词汇在汉英语言中往往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含义,如“爱”、“美”等,但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这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汉英语言在语法层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句子的结构往往取决于语义的关联,而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句子的结构更加注重形式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谨性。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原文的语义关系,才能准确地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原意。

语用层面的模糊性主要涉及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

例如,汉语中的一些成语、谚语和俚语等,如果直接翻译成英语,可能会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比喻意义。

汉英语言中存在一些模糊性表达,如“差不多”、“大致上”等,这些表达在具体语境中具有丰富的含义,而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准确的把握。

针对汉英语言模糊性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翻译方法:归化翻译强调将原文中的表达方式、文化意象和语言习惯等转化为目标语言中对应的表达方式、文化意象和语言习惯等。

例如,在翻译“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时,将其翻译为“to draw a snake with feet”就很好地将原意转化为英语中对应的表达。

异化翻译则保留了原文中的表达方式、文化意象和语言习惯等,以传达原文的异质性。

例如,在翻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个谚语时,将其翻译为“In heaven there is a paradise, and on earth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zhou.”就保留了原文中的对仗和押韵的特点。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在英语语言文学中,模糊语义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变化和模糊性。

模糊语义在文学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作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描绘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模糊语义在英语语言文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模糊语义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情绪。

许多诗人和小说家通过模糊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绪,这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深刻和丰富。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模糊的词语和句子,这些词语和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往往并不明显,但却能够深刻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模糊语义还可以用来创造悬念和引发读者的思考。

在小说和戏剧中,作家常常会使用一些模糊的词语和句子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以此来制造悬念和引发读者的思考。

在侦探小说中,作者常常会通过一些模糊的线索来引发读者的猜想和思考,从而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模糊语义还可以用来表达抽象和隐晦的概念。

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模糊词语和句子往往并不直接表达某种具体的概念,而是通过模糊的方式来表达一些更加抽象和隐晦的概念。

在一些象征主义的诗歌中,诗人常常会通过一些模糊的比喻和隐晦的语言来表达一些超越物质世界的抽象概念,从而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

模糊语义还可以用来表达不确定性和犹豫。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会使用一些模糊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人物的不确定性和犹豫,以此来丰富人物的性格和丰富故事的情节。

在一些爱情小说中,作者常常会通过一些模糊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内心的犹豫和挣扎,从而让故事更加动人和真实。

模糊语义在英语语言文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丰富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

通过对模糊语义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之美。

【2000字】。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1. 引言1.1 介绍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translation of fuzzy semantic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apturing the nuance and complexity of the original text. Fuzzy semantics refer to the ambiguity, vagueness, and subtlety of meanings that are often present in literary works. Translating these nuances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well as a creative approach to convey the intended message accurately in the target language.2. 正文2.1 模糊语义在英语文学中的表现模糊语义在英语文学中的表现是一种常见现象,它通常出现在文学作品的描写和对话中。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利用模糊语义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魅力。

模糊语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例如模糊的描述、暗示和隐喻等手法。

在描写中,作者可能使用模糊的词语或短语来刻画场景或人物,使读者产生模糊的印象或感受。

这种模糊的表现方式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同时也让读者更加投入到作品的世界中。

在对话中,模糊语义也经常被运用。

人物之间的对话可能包含着暗示和隐喻,需要读者通过细致的品味和推理来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种模糊性不仅激发了读者的思考,也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层次。

模糊语义在英语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能让作品更加生动和深刻,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启示。

英汉模糊限制语及其翻译对比:以“some”和“一些”为例

英汉模糊限制语及其翻译对比:以“some”和“一些”为例
限制语划分为两类 :prxma r 变动型) sid ( apoi t s o( 和 he s缓和型) l 。前者影响 命题的真值条件( Jh ’fe w r robu 如 o n set eest f le中的"O o ’, o Sr f)后者不影 t 响命题 的真值条件 , 但反映说话人对命题所持有的态度( :tik o n s 如 Ihn Jh ’ f t ee le中 的 “ tik ) e r u ew b Ihn ”。如 果 真 值 条 件 被 改 变 , 是 apoiaos 就 p rxm tr; 如果真值条件没有被 改变 , 就是 si d 。何 自然先生在 EF r c 及其 hl es . Pi e . n 同事 的分类 基础上 , 《 糊限制语与言语 交际》 在 模 一文 中将这一 分类 用 汉语表述出来并进行 了补充 和解 释,模糊 限制语可分为变动型和缓 和 型 两 类 , 本 论 文 研 究 的对 象 “o ” 于 变 动 型 模 糊 语 类 的程 度 变 动 而 sme属 语( 自然 ,9 5 2 — 1 。 何 1 8 :7 3 ) 如图 l 示 。 所 3英 汉 语 范 畴 变 动 语 的 语 言表 现 形式 . 31 度 变 动 型 模 糊 限 制 语 ( dpaos .程 A att ) r
科技信息
人文 社科
英 汉模 糊 I |I 及其 翻 译 又 比 : 1 I L. I 语 J 1 以 “o ’ “ 些 ’ s me’ 一 和 ’ 为例
北京 师 范大学 外文 学院 马正 堂
[ 摘 要]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 言学的研 究领域之 一,本 文从英汉对比理论 出发 ,首先讨论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其 次 。 以英 文 sme 与汉语 中的“ o ” 一些” 行实验 并对 比讨论其在翻译过程 中的不同生成结果。最后, 进 本文探 讨 了英语和汉语模糊 限制语的相 同 和差异之处。 [ 关键词 】 模糊限制语 翻译 对比 “ 一些” “ ” 。

浅谈英语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语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语中的模糊语言摘要:模糊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现象,是英语语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广泛存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

本文从模糊的概念出发,通过论述模糊语言的特征、翻译和功能,阐述模糊语言在外交、广告、国际贸易和新闻报道等领域的运用,最后达到顺利完成日常交际的作用。

关键词:模糊语言;英语;运用“模糊”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达对象的不确定性,不清楚或不分明。

罗素(Russell)在1923年的《模糊》(“Vagueness”)的文章中把模糊定义为“当用于描述的体系与被描述的体系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对一,而是多对一时,这个描述就是模糊的”。

模糊语言广义是指语言的模糊性,狭义指具有模糊性的语言单位:模糊词语和模糊结构。

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就是语言上的模糊,此外在语义上也有模糊不确定性和语义上的变异性两个特征。

1模糊语言的翻译翻译是以“信”为要旨,但是由于翻译的情形复杂多变,如果不深刻体会语言这种工具所表达出的意境,加之不能灵活运用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来进行语际翻译,而一味地追求字面上的“实”,很可能会陷入“虚”的泥沼中。

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种:1.1对等法对等法实际就是一种以模糊对模糊,以精确对精确的翻译方法。

比如: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法各异,当英汉模糊概念表达不一致时,则采用译入语的模糊表达来转译原语的模糊表达。

1.2直译法用一种语言中的模糊语去翻译另一种语言中的模糊语,以保留模糊信息。

比如:Her description of what happenedapproximatedtothetruth,but she still left a fewdetails out.翻译成“她叙述所发生的事近于实情,但尚遗漏了个别细节问题。

”当英语中的模糊信息存在不对称性时,就需要用另一种语言中的非对等词来达语义相同的模糊信息。

浅析英语文学作品中模糊性语言的翻译

浅析英语文学作品中模糊性语言的翻译
不 够 完 整 的可 能 ,这 种 无 法 确 定 的 可 能 正 是 事 物 的
模糊性 。所谓模糊 性 , 也 可以认为是不 确定性 , 因为 万事万物都不 是绝对的确定 的 ,虽然模糊 性的存在 是久远 的 ,但他 的存在并不 影响人们正 常的交流与
添了艺术效果 , 使整部作 品都表现得更真实生动 面
中西方文化差异 巨大 ,导致 了在 英语文学 作品
语言使原 本确定的事物 变得模糊 ,这也是 英语 中常 用 的一种模糊 性语言 。当然 , 在英语 中还 有许 多类似
的翻译过程 中,由于语 言的模糊 性而使原作 品的思 想内容与深刻 内涵 无法精确地表 现出原 文相
“ H e i s a n t e a c h e r . H e i s a b o u t a n t e a c h e r . ” ( 他 是 一 名
地 了解与研究语言 的模 糊性 ,是译 者应该掌握 的重
要的翻译 策略。


模糊 性语言综述
教 师 。他 可 能 是 一 名教 师 。 ) 句 子 中所 出现 的模 糊 性
们也对于这种 文学作品 中出现 的语 言形式进 行了研
1 3 3
作 为文学作品 中的一种 语言形式 ,模 糊性语言
也有 属于 自身 的不 同形式 , 包括词语 、 句子等等。
1 . 模糊语言导致词句内容的不确定性 语 言 的模 糊性 存在于各 种语 言与 文学作 品 中 , 这种 不确 定的语言形式 的运用也导致 了一些词语 与
( 一) 模 糊 性语 言 的 含 义
2 . 言外之意导致的语言模糊性 在中西方文化 的交流与融合 中 ,都会 出现词语 因特 定的使用环境而导 致出现其他 引申意思 ,也就 是所说 的言外 之意 。在英语文学作 品中, 也会 出现这

浅谈英语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语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语中的模糊语言摘要:模糊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现象,是英语语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广泛存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

本文从模糊的概念出发,通过论述模糊语言的特征、翻译和功能,阐述模糊语言在外交、广告、国际贸易和新闻报道等领域的运用,最后达到顺利完成日常交际的作用。

关键词:模糊语言;英语;运用“模糊”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达对象的不确定性,不清楚或不分明。

罗素(Russell)在1923年的《模糊》(“Vagueness”)的文章中把模糊定义为“当用于描述的体系与被描述的体系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对一,而是多对一时,这个描述就是模糊的”。

模糊语言广义是指语言的模糊性,狭义指具有模糊性的语言单位:模糊词语和模糊结构。

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就是语言上的模糊,此外在语义上也有模糊不确定性和语义上的变异性两个特征。

1模糊语言的翻译翻译是以“信”为要旨,但是由于翻译的情形复杂多变,如果不深刻体会语言这种工具所表达出的意境,加之不能灵活运用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来进行语际翻译,而一味地追求字面上的“实”,很可能会陷入“虚”的泥沼中。

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种:1.1对等法对等法实际就是一种以模糊对模糊,以精确对精确的翻译方法。

比如: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法各异,当英汉模糊概念表达不一致时,则采用译入语的模糊表达来转译原语的模糊表达。

1.2直译法用一种语言中的模糊语去翻译另一种语言中的模糊语,以保留模糊信息。

比如:Her description of what happenedapproximatedtothetruth,but she still left a fewdetails out.翻译成“她叙述所发生的事近于实情,但尚遗漏了个别细节问题。

”当英语中的模糊信息存在不对称性时,就需要用另一种语言中的非对等词来达语义相同的模糊信息。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的翻译引言模糊语义是指语言中存在的一种模糊性,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一个词或短语的意义并不十分明确或确切。

在英语语言文学中,模糊语义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它不仅给译者带来挑战,也为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在英语语言文学中常见的模糊语义现象,并探讨如何进行翻译。

一、模糊语义的表现形式在英语语言文学中,模糊语义可以通过词汇、句法结构和语篇等多种方式来表现。

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是词汇的模糊语义;有些句子在语法结构上并不清晰,导致解释上的模糊,这就是句法结构的模糊语义;有些段落或篇章在整体上让人难以理解,这就是语篇的模糊语义。

这些模糊语义的表现形式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才能处理好。

二、模糊语义的翻译策略针对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译者可以采取一些特定的翻译策略来处理。

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理解原文的意图,找出模糊语义的原因,然后再进行翻译。

在翻译词汇的模糊语义时,译者可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词,或者通过加注释的方式来解释原文的模糊词语。

在翻译句法结构的模糊语义时,译者可以通过调整句子结构或者增加必要的连接词来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在翻译语篇的模糊语义时,译者需要从篇章的整体上进行翻译,保持原文的语境和风格,让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意思。

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以保持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避免模糊语义的影响,让译文更加准确和通顺。

三、模糊语义的翻译实例以下将以一些实际的英语语言文学文本为例,来分析和讨论模糊语义的翻译。

例1:原文:The room was not quite clean.译文:这个房间不是很干净。

在这个例子中,原文中的“not quite”具有模糊的含义,不是非常干净,译者在翻译时选择了“不是很”这种稍微模糊的表达方式,与原文的语调和语境相符。

结论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仔细把握上下文和语境,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以保持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避免模糊语义的影响,让译文更加准确和通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4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4,2010(总第122期) JOU RN A L OF M U D AN JIA N G CO LL EG E OF EDU CA T IO NSerial N o 122[收稿日期]2010 03 04[作者简介]陈振臣(1952-),男,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语语言模糊性及翻译陈 振 臣(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摘 要]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

模糊语言对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人类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给翻译造成障碍,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翻译者的关注。

本文主要讨论了模糊语言在语音、词义、语法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和翻译策略。

[关键词] 模糊语言;功能对等;变异法[中图分类号]H 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2323(2010)040052 02 一、引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对自己语言的认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历来偏重于求 精确 ,认为越精确越好,讲究言简意赅,言必有中。

但是语言现实错综复杂,往往不如人意,即语言是很难求得绝对精确的。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传递信息一方往往会出现语焉不详、言不达意或言不尽意的现象,接受信息的一方又常会产生误解,甚至同样一件事物又会言人人殊,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

自从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L.A.zadeh)于1965年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论文!模糊集合论∀(Fuzzy set s)以来,涌现了许多涉及模糊性的学科,如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

其中,模糊语言学的研究热潮正从另一个角度对传统语言学作出有益的补充。

在语言交际中,模糊语言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往往是必需的。

在许多情况下,它可使语言表达更为自然得体,更能表情达意,从而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以下将探讨模糊性语言的普遍性和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二、翻译中的模糊现象客观世界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对人类而言并不是清晰的,而是模糊的。

大至人性,小至日常生活,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令 模糊表达 应运而生。

1.语音模糊语音模糊主要是利用谐音或听力错觉获得模糊效果,一般出现在双关语中,以收到诙谐幽默的效果。

如: A cannonball to ok o ff his leg s,so he laid dow n his arms. (炮弹打断了他的腿,所以他放下了武器。

)这里, arms 一词兼有 手臂 和 武器 两种意思。

2.词义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是人文系统的固有特征之一,精确方法的应用往往得出一些完美但不合实际的结论。

正如康德所说: 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

词义的模糊性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指称模糊(refer ential vag ueness)。

词本身意义清楚,但是难以确定这个能否用于某些客体。

如英语中的wo ods 和for est ,hill 和mountain,y oung 和teenag e,这类词的界限不是十分明显。

二是词义缺乏确指(lack o f specificat ion)。

词本身意义清楚,但属于泛指。

如relativ e(亲戚)一词,它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就没有交代,因此可以指代不同的人。

另有co lleag ue,f riend 等。

三是词义多项化(indeterminacy of meaning)。

同样的语料的组合得出不同的结果和含义的理解,词义本身并非一成不变。

如:John is like a fish,在游泳时意为 约翰游得很棒 ;在聚会时意为 约翰很能喝酒 ;在面对别的困难时意为 约翰冷酷无情 。

四是析取模糊。

确指意义的析取(disjunction)也容易导致语义模糊的出现,如虚词词组either #or 的界限模糊性。

如: T he candidat es fo r the position hav e either sale ex per ience or a bachelor ∃s deg ree r elated to M ar ket ing. 这个句子中either #o r 连接的两部分总有一个是真实的,候选人要么有销售经验,要么就是有相关学士学位,但此句子还可有另一层意思,即候选人既有相关的学士学位又有销售经验。

3.语法模糊性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都是灵活多变的,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词语的搭配多种多样。

如果脱离了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的引导,就会造成语义模糊的现象。

这里仅指对同一短语或句子由于在语法结构层面上存在多种解释的可能性而引起的理解的不确定性。

如:her small child ∃s cat 这个词组可理解为(a)the cat of her small child ,(b)her small%52%cat fo r a child,(c)her cat fo r a small child。

又如:T hey can fish there.句子可理解为:T hey can stay ther e fishing.或T hey can make cans w ith fish.4.跨文化产生的模糊性H.道格拉.布朗在他的!语言教学原则∀一书中说: 学习外语几乎每时每刻都得理解在另一种文化生活的人。

此话准确地道出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使用者的不可分割性。

文化差异往往导致译者理解或表达上的模糊,从而使译文与原文在意思上截然相反。

如: T he bo y had just eaten his dinner s and been called to the bar.如果是用在英语法律界,那就不可以译为 这个男孩刚刚吃完饭就被叫到酒吧去了。

因为bar在这里指的是 律师席,而dinner是指律师公会所举办的聚餐会,所以应译为 这个年轻人刚刚取得律师资格,新近当上了律师。

三、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1.功能对等翻译即以模糊语言来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

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交联合公报∀中有一段话:# and that it intends gr adually to reduce its sale of ar ms t o T aiw an,leading over a per iod of t ime,to a final r eso lutio n. (它准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口,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T he t wo sides w ill maintain contact and ho ld appro priate co nsult ations on bilat eral and international is sues o f common interest.(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和国际问题保持接触并进行适当的磋商。

)对于究竟何时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用g radually r educe(逐渐减少)而未说明具体时间,maintain contact(保持接触)和hold appro pri ate consultations(进行适当的磋商)都是模糊词语用来表示一些模糊的概念。

(肖云枢,2001)又如:A litt le know l edge can be dang ero us.(一桶水不响,半桶水响叮当。

) St udy hard w hen you are young,it w ill pay off when you get o lde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One takes t he be havior o f o ne∃s company.(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只可用汉语模糊语言翻译。

2.变异法有时一种语言中用一个词表达模糊概念,可在翻译时却用另一种语言的非对等词来表达相同的模糊概念。

一是以模糊语言来翻译原文中的精确语言。

如:She lo ved him too w ell no t t o detect fr om the deepened line betw een his eyes and a scor e o f o ther minutes sig ns that he had received an unexpect ed blow.(她深爱着他,能轻易地从他的眉宇间那变深的纹路和许多别的琐细形迹上瞧出来,丈夫受到一个意外的打击。

)句子中的a sco re of是英语常用固定词组,用于数量夸张。

其中的scor e已经失去了 二十的实际意义。

a sco re of应为许多之意,这样看似模糊,但模糊中却藏着精确。

又如:It∃s two and tw o makes four that the cor po ral punishment administered by the defendant w as mini mal and not ex cessiv e.(很明显,被告所施加的体罚属最低限度而未过当。

) t wo and two makes four是确切语言,这里译成模糊语言 很明显。

二是以精确语言来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

如:T here is mo re to their life t han po lit ical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pro blems,mo re than tr ansient ev erydayness.(他们的生活远不止那些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问题,远不止一时的柴米油盐的问题。

)ever ydayness 是一个抽象模糊的词。

在汉语中无对应词,直译就会失去部分语用意义。

根据特定语境,指的是生活图式,联想到日常生活必需品,使之具体化,将其译成 柴米油盐,传递了原文的语用意义,再现了原文的信息功能。

翻译是 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范存忠,1985)的活动。

因此,在翻译中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但不会影响信息交际的准确性,还会提高我们语言表述能力和增强语言表述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四、结束语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研究成果表明,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联系。

翻译中的模糊现象是语言模糊性的客观反映,它既丰富了翻译的内涵,又为翻译实践带来了挑战。

只有科学地运用模糊理论对翻译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出更可行的策略,才能促进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1]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秦洪林,贾德霖.英语歧义研究[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1.[3]廖志恩.模糊性语言及其翻译[J].广西: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5]顾嘉祖.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的隐蔽文化[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Fuzziness in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C HEN Zhen-chen(Fuj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 ollege,Fuzhou,Fujian350007) Abstract:Fuzziness is o ne of the basic features in our human lang uag e,and it play s an important part in r eflection of r eal w o rld and expressio n of human thoug hts.M eanw hile,it causes m any obstacles in translatio n.In moder n times,m ore and m ore tr anslators are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it.T 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lang uag e,such as phonolog ically fuzzy,fuzzy in w ord meaning, gramm atically fuzzy and fuzzy in cro ss-culture co mmunicatio n and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Key words:Language Fuzziness;Equivalence;v ar iation[责任编辑:朱君安]%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