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探针简介

合集下载

化学生物学中的分子探针技术

化学生物学中的分子探针技术

化学生物学中的分子探针技术化学生物学是化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构象、功能及其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而在近几年的化学生物学领域里,分子探针技术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分子探针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在化学生物学中的应用。

一、分子探针技术的概念分子探针技术,又称为分子探查技术,指的是利用分子识别,结合特异性现象和化学反应等手段,对生物体中特定结构或化学组分进行定位、测量和研究的一种实验手段。

通俗来讲,就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分子的“导航仪”。

二、分子探针技术的应用分子探针技术在化学生物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很多领域和方面,例如:1. DNA、RNA测序分子探针技术可以通过高通量测序、原位测序等方法,对DNA、RNA的序列和拷贝数进行测定。

同时可以利用不同的标记方式对特定序列进行检测,如荧光标记、放射性标记等。

2. 药物筛选分子探针技术可以通过对药物与靶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快速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且具有潜在药物作用的化合物。

这种研究方式一般可以采用亲和层析、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等技术。

3. 酶活性测定分子探针技术可以通过对酶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测定酶的活性和底物的含量。

例如,荧光标记底物可以通过检测荧光强度的变化,判断酶的活性及底物的浓度。

4. 细胞分子定位使用分子探针技术,可以通过荧光标记等方法,直接对生物体内的物质进行定位。

例如,可使用分子探针来成像肿瘤细胞表面的分子,以便快速接收有效信息并帮助诊断和治疗。

三、分子探针技术的类型按照标方法式的不同,可以将分子探针技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以下是其中常用的几种。

1. 标记分子探针标记分子探针是指使用特定标记的探针,例如荧光标记、酵素标记等,以便于检测某个分子或生物组分。

例如使用荧光标记的分子,可以发出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分子的定位和测量。

2. 催化分子探针催化分子探针是指通过某些特定的反应机理,实现对分子或生物组分的测量和识别。

分子探针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子探针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子探针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生物学研究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而分子探针则是生物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发挥最重要作用的实验工具之一。

分子探针作为一种高度特异、高灵敏度的标记方法,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可行性。

本文将简单介绍分子探针的定义、分类、应用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分子探针定义分子探针是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或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来标记生物分子的分子。

广义上,分子探针可以包括所有标记剂,例如,同位素、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酶等。

但在本文中,分子探针特指DNA探针及其他生物大分子探针,亦可被称为分子标记剂。

二、分子探针分类目前,主要有以下分类方式:1.DNA探针DNA探针一般根据其作用特点来分类,可分为以下类别:1)基于杂交特性的DNA探针,包括同源杂交、异源杂交和串联反复序列探针等,主要用于良性和恶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单个基因障碍、蛋白质的表达等方面。

2)基于PCR技术的DNA探针,主要用于诊断细菌和病毒、基因表达检测、技术治疗、实验室检测等领域。

3)基于RNA的探针,主要用于基因表达检测、治疗病毒感染、疾病诊断等领域。

2.蛋白质探针蛋白质探针是指用于标记蛋白质的分析标记,分为细胞内标记和细胞外标记两种。

三、分子探针应用1.DNA探针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DNA探针应用于生物学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诊断:主要用于癌症、腹胀、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诊断。

2)基因表达研究:用于研究基因表达,如DNA杂交、Northern印迹、Westem 印迹等。

3)基因治疗:包括基因敲除、基因修饰、基因表达调节等方面的研究。

4)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包括单细胞搜索、细胞凋亡检测、细胞控制研究、基因转录研究、蛋白质交互作用、基因控制研究等方面。

2.蛋白质探针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蛋白质探针通常用于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检测蛋白质交互作用、分析蛋白质折叠状态、研究蛋白质空间构象等。

四、分子探针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优点与局限1.优点1)可用于直接检测、定量生物分子和分析不可见、不可触及物的信息。

有机小分子探针

有机小分子探针

有机小分子探针黄美英 2014010714摘要细胞内生物活性化合物在细胞内作用靶点的确定是化学生物学和药物开发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作为功能蛋白质组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小分子探针在确定生物活性化合物细胞内作用靶点的研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PH值在生理及病理过程如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酶活性、细胞生长和凋亡、离子运输和稳态调节、钙含量调节、细胞内吞作用、趋化作用、细胞粘附和肿瘤生长等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几种小分子探针原理,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列举近年来该技术应用的成功示例进一步阐明小分子生物活性探针技术的应用原理和重要性。

关键词生物活性化合物;小分子探针;PH值;DNA探针技术一绪论荧光探针是化学传感技术领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项重大发现,目前己有愈来愈多的荧光探针应用于分子水平上进行实时检测。

荧光检测技术由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视性强,且对细胞、生物体的损伤小,成为了用于临床分析、环境监测、生物分析及生命科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检测工具[1]。

分子荧光探针的检测对象包括各种离子、小分子、自由基、多肽、酶,甚至还包括温度、极性、粘度等。

人们可以使用荧光显微镜、荧光光谱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活体成像系统等仪器获取荧光探针检测的相关信息,借助荧光成像技术我们能够实时检测活细胞内分子或离子的浓度以及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变化过程,也可以获得关于生物组织生理代谢过程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实现生物活体的荧光成像[2]。

另一方面研究者们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合成出满足“特定要求”的探针分子,基于此,荧光探针和荧光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3]。

通常一个光探针分子由荧光团(Fluorophore)和识别基团(Receptor)通过连接臂(Spacer)以共价键方式连接,荧光团作为信号转换器将识别行为转化为光信号,可以通过荧光的增强或淬灭乃至光谱位移的变化对分析物进行识别。

荧光探针分子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和应用潜力,通过对有机分子结构进行巧妙设计和改造,就能够设计合成出满足各种需要的荧光探针。

分子生物学中的探针与标记

分子生物学中的探针与标记

分子生物学中的探针与标记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生物分子如何在细胞中发挥作用。

具体来说,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作用。

在研究这些分子的时候,探针和标记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探针和标记的概念探针是可供精准识别和检测某一个分子的物质。

在分子生物学中,常常需要对一些特定的序列进行检测和定位,这时就需要以这些序列为基础设计探针,用来检测它们在样本中的存在和位置。

探针的种类很多,包括DNA探针、RNA探针、蛋白质探针等。

标记是将一个分子或一组分子和另外一个化合物或分子结合起来,以便其能够被检测到或追踪。

在分子生物学中,标记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标记技术主要被用来追踪、定位或者检测分子的存在与否。

常用的标记包括荧光标记、放射性标记等。

探针和标记的应用在DNA和RNA检测中,探针和标记被广泛应用。

比如,基于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以快速复制出许多相同的DNA分子。

但是,在进行PCR反应之前,需要用探针将要检测的DNA 序列标记起来。

标记后的DNA片段能够被PCR扩增。

另外,在基因芯片技术中,也广泛应用探针和标记。

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检测技术,采用芯片上固定的探针对样本中的DNA进行定量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标记被用来标出探针(或样品)。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同时检测成千上万个基因片段的表达情况。

除了DNA和RNA检测,标记技术还应用在蛋白质检测中。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常用于酶和蛋白质的研究。

这种标记使得科学家可以准确地定位和测量这些分子在细胞中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

当然,在应用探针和标记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点。

比如,标记的选择需要对分子生物学的特性有深入的了解,标记的选择不当会导致结果不准确。

结语总的来说,分子生物学的探针和标记技术为生物科学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在未来的探究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探针和标记技术将会更加准确、高效和普遍应用。

常见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种类

常见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种类

常见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种类1.引言1.1 概述小分子荧光探针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领域的化学工具,通过其具有的荧光性质,可以用于生物成像、药物传递、疾病诊断等方面。

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分子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探测灵敏度高等特点,在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种类繁多,根据其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包括有机荧光探针、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聚合物荧光探针等。

有机荧光探针是指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荧光探针,其分子结构多样,可以通过调整结构来实现特定的探测目标。

常见的有机荧光探针包括荧光染料、荧光蛋白等。

荧光染料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用于细胞成像、生物传感等领域。

荧光蛋白是一类来源于特定生物体的蛋白质,其具有自身天然的荧光性质,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改造和调整,广泛应用于生物研究中。

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是指由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的荧光探针,其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和较长的寿命。

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具有选择性较高的特点,可以用于特定金属离子的探测和诊断。

常见的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包括铜离子、锌离子、铁离子等的配合物。

聚合物荧光探针是指由高分子聚合物构成的荧光探针,其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聚合物荧光探针可以通过调整聚合物的结构和链长来实现特定的探测需求。

常见的聚合物荧光探针包括聚合物分子探针、聚合物纳米探针等。

总之,常见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种类繁多,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需求选择适合的荧光探针进行应用。

这些小分子荧光探针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有助于深入理解生命的基本过程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相信小分子荧光探针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常见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种类"展开讨论。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进行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的介绍。

化学分子探针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化学分子探针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化学分子探针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在生命科学中,化学分子探针已成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工具,可以探测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它们的应用广泛,包括分析分子的相互作用、了解细胞或生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以及诊断疾病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分子探针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一、化学分子探针概述化学分子探针是指具有某些特定生物化学组成或生理功能的化合物,它们可用于在细胞、组织和生物体等各种层次上标记和探测特定生物分子。

化学分子探针通常包括有机分子、生物分子或金属离子等物质,通常具有发光、吸收或荧光等性质,可以用来直接或间接检测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活动。

化学分子探针可以通过结构修饰和/或功能修饰进行设计,因此可以实现在生理条件下稳定的亚细胞水平探测。

此外,化学分子探针还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交互和活动,例如蛋白质的折叠、传导、降解等。

因此,化学分子探针已成为生物学、生物医学、制药等领域的重要探测工具。

二、分子探针的种类和应用化学分子探针主要分为几类:小分子荧光探针、荧光蛋白、单克隆抗体、金属配合物、原子力显微镜等。

这些区分方式基于其特定结构、种类、功能、性质和探测策略。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分子探针。

1. 小分子荧光探针小分子荧光探针是指一些具有天然或合成生物亲和性的荧光化合物,包括类似荧光素、罗丹明等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合成来专门标记一些生物分子,例如活性中心、蛋白质配体结合位点或核酸序列。

除荧光外,这些小分子荧光探针通常也包括其他引物(如化学传感器,具有特定的颜色或表面形态)来显示诊断的信息。

小分子荧光探针广泛应用于生化用量化分析、分子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

这些探针对于发现和鉴定信号分子的积累、定位和功能鉴别无疑是有力工具。

2. 荧光蛋白荧光蛋白是指一类天然存在于许多生物体中的蛋白质,它们可以发出特定波长和强度的可逆发光。

荧光蛋白主要由环状的蛋白质组成,其中一部分氨基酸会在外部脱去水分,形成具有高度交互口袋的三维折叠构型,蛋白质会在外界影响下发生构象变化,导致释放荧光。

核酸分子探针

核酸分子探针

2.3X10-3
1.2X10-3 2.3X10-4 400 800
300000
Binding
Ligation
200400 600 800
Time (Second)
NTFS (Nucleotide Fragment Sense)平台技术实时监测核酸的连接过程 该平台还被用于核酸磷酸化过程监测,NAD等的高灵敏检测
利用E.Coli DNA连接酶具有对NAD的高度依赖性,检测NAD+
Z. Tang, K. Wang* et al. Anal. Chem., 2011, 83, 2505
基于DNA聚合酶的链置换聚合反应用于DNA的高灵敏检测
Q. Guo, X. Yang, K. Wang, et al. Nucleic Acids Res. 2009, 37, e20.
Q. Wang, X. Yang*, K. Wang*, et al. Anal. Chem. 2014, 86, 6572−6579
溶菌酶aptamer
将aptamer序列嵌入到分子信标的互补链,与目标识别时发生竞争反应,可以 引起构型变化,分子信标恢复发夹结构,释放信号。
5x10
Fluorescence Intensity (CPS)
分子信标的工作原理:
E: FRET效率 R: 荧光给体与受体之间的距离
无靶标存在下,茎环结构使得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相互靠近,发生 FRET,荧 光淬灭。加入靶序列后,分子信标环部与之互补配对形成刚性并且更稳定的 双链杂交体,使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距离增大,阻止FRET发生,荧光恢复。
K. Wang, W. Tan,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856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可用于化学计量 学分析,如光度法、光谱法等,有助 于化学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提升。
化学反应监测
通过荧光探针标记,可以实时监测化 学反应的进程和产物,有助于化学反 应机理的研究和优化。
04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未来发展
新材料与新性能的开发
新型荧光染料
01
研究开发具有优异荧光性能的新型荧光染料,以提高荧光探针
药物筛选
通过荧光探针标记,可以 追踪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 作用,有助于药物设计和 筛选。
生物分析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可用 于检测生物分子,如蛋白 质、核酸等,有助于生物 分析、诊断和疾病监测。
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污染物检测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可用 于检测水体、土壤等环境 中的有害物质,有助于环 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荧光探针的分类
根据响应性质
可分为化学和生物荧光探针。化学荧光探针主要响应化学刺激,如pH、离子、 氧化还原物质等;生物荧光探针主要响应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根据应用领域
可分为生物医学荧光探针、化学荧光探针和环境荧光探针。生物医学荧光探针 用于生物体内和细胞水平的检测;化学荧光探针用于分析化学中的各种检测; 环境荧光探针用于环境监测和污染物检测。
详细描述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pH值、温度、光照射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 荧光探针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荧光性能和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尝试通过改进荧光探针 的结构和合成方法,提高其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
选择性问题
总结词
选择性问题是荧光探针面临的另一个挑战,主要表现在荧光探针的选择性不高,容易与 其他物质发生交叉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剂
10
水或 甲醇
350 11 H2O, DMF
45
350/461
水或 甲醇
358 12 H2O, DMF H2O, 甲醇 H2O, DMF 358
21
358/461
水或 甲醇 水或 甲醇 水或 甲醇
13
20
358/461 364/455
14
364
25
探针序号
溶解性
λmax/n m
ε*103/(1mol1*cm-1)
仿生化:电子鼻和电子舌的传感器 自动化:原位及体内实时在线检测 信息化: 临床、环境及生产过程检测的网络化
生物分子探针
蛋白质及酶的荧光探针
主要类型:
离子探针 核酸分子荧光探针
将生物大分子中的非过渡族金属离子用具有光、磁信息的过渡 族金属离子置换,用这些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行 为探查非过渡金属的生物功能,即为离子探针技术。这样就能 对溶剂状态中生物分子构象和行为进行研究,弥补了X射线衍射 方法只能对晶体进行测定的不足。所用的过渡族金属离子就叫
ε*103/(1mol1*cm-1) 40
(λex/λem)/n 性能及应用 m 352/461 渗透膜;A~T选择,小 沟槽键合,选择键合 dsDNA; 活细胞染色;细胞周 期研究;染色体和细 胞计数染色 渗透膜;A~T选择,小 沟槽键合,活细胞染 色;细胞周期研究; 染色体和细胞计数染 色 半渗透膜;A~T选择, 细胞周期研究;染色 体和细胞计数染色; 支原体检测 同上 A~T选择,与色霉素一 起用于染色体成譜带
探针序 溶解性 号 H2O DMSO
λmax/n m
ε*103/(1mol1*cm-1)
(λex/λem)/n m
性能及应用 不渗透膜;双股DNA 嵌入剂;死细胞染色; 染色体计数染色;电 泳;流动细胞光度法; 氩-离子激光 不渗透膜;死细胞染 色;染色体和细胞计 数染色 渗透膜;染色核酸和 真核生物及一些细菌 的细胞质 渗透膜;RNA/DNA的 辨别测定;溶酶体标 记;流动细胞光度法 不渗透膜;高亲合 DNA标记;死细胞 染 色;电泳prestain;氩离子和He-Ne激光 不渗透膜;A~T选择; 高亲合DNA标记
491
99
491/509
水或 甲醇
水或 甲醇 水或 甲醇
21(TOTO-3)
DMSO
642
102
642/660
22(YOYO-3)
DMSO
612
167
612/631
参考资料

书目:分子探针与检测试剂


作者:张华山 王红 赵媛媛
出版日期:2002年7月
核酸分子探针种类:目前作为核酸分子探针的有机
分子染料有几十种,按探针分子结构可分为: 菲啶和口丫啶类染料、吲哚和咪唑类染料、 碳菁阳离子染料、苯并呋喃酮(香豆素)类等。
表二:菲啶和口丫啶类嵌入剂及其
与DNA结合物的有关性能

表三:含吲哚和苯并咪唑类嵌入剂及其 与DNA结合物的有关性能 表四:TOTO-1系列染料及其 与DNA结合物的有关性能
(λex/λem)/n m
性能及应用
溶剂
15(POPO-1)
DMSO
434
92
434/456
不渗透膜; 高亲合DNA标记;死细胞 染色;染色体和细胞计数染色;电泳 前染色
不渗透膜; 高亲合DNA标记;死细胞 染色;染色体和细胞计数染色;电泳 前染色 不渗透膜; 高亲合DNA标记;死细胞 染色;染色体和细胞计数染色;电泳 前染色 不渗透膜; 高亲合DNA标记;死细胞 染色;染色体和细胞计数染色;电泳 前染色 不渗透膜; 高亲合DNA标记;死细胞 染色;染色体和细胞计数染色;电泳 前染色; 可氩-离子激光发射器激发 不渗透膜;超灵敏高亲合DNA标记; 单一分子标记;死细胞染色;染色体 和细胞计数染色;与甲基绿合成染色 体城譜带;电泳前染色 不渗透膜;高亲合DNA标记;死细胞 染色;染色体和细胞计数染色;电泳 前染色;长波长光谱 不渗透膜;高亲合DNA标记;死细胞 染色;染色体和细胞计数染色;电泳 前染色;可橙色He-Ne-激光发射器激
0.072 0.140 0.088 4.88 0.67 4.40
0.095 0.0923
Mn+2取代苹果酸酶中的Mg+2后,该酶同样具有催化L苹果酸脱羧地反应活性 碳酸酐酶、羧酞酶及乳酸脱氢酶中含有Zn+2,用Co+3 代替Zn+2,这些酶仍具有活性 伴刀豆球蛋白A含有Mn和Ca,用稀土离子 Eu+3,Tb+3,Gd+3置换Ca+2后,该蛋白仍然保持有结 合糖的活性
2003级分析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分子探针简介
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
指导老师:阮源萍
学生姓名:张振
学 号:03081065
写在前面
经典化学分析:沉淀剂、滴定剂、萃取
剂、指示剂和显色剂等 发展方向:微型化、仿生化、自动化、信 息化 目前最高水平:DNA序列分析中标记碱基 的四种分子荧光探针
微型化:纳米芯片、生物芯片及芯片上的实验室
核酸分子荧光探针及核酸染色
沿核酸的螺旋方向看,双螺旋表面有两个沟槽, 一个宽槽和一个窄槽,这两个沟槽使碱基外露, 为分子探针或其他分子与碱基作用提供了空间。
窄槽 宽槽
核酸染色剂及荧光探针的应用
溶液中核酸的定量测定 单分子核酸检测 核酸的凝胶染色体电泳分离检测 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中的应用 DNA序列分析
蛋白质及酶的荧光探针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它能在溶液中与某些染料静电吸 引或氢键结合,可用紫外可见光度法或荧光测定蛋白质。 另外蛋白质含有氨基(—NH2 或—NH—),—SH,— COOH和=CO,可用与以上基团发生反应的荧光 衍生试剂对蛋白质标记,进而用色谱及电泳分离紫外可 见或荧光检测蛋白质 蛋白质的荧光,主要是构成它的色氨酸,络氨酸和苯丙 氨酸具有的荧光,通过蛋白质的天然荧光用荧光法检测 比紫外吸收法灵敏。荧光探针是一类比蛋白质荧光发射 较强荧光的染料,它吸附或共价结合到蛋白质上,荧光 特性会发生变化,从而可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测定蛋 白质。这其中有一种叫做免疫荧光技术
DNA序列分析中的荧光染料:在电泳分离荧光法检测DNA
序列分析中,通常分四组(A,C,G,T体系)进行,如果用 四种不同的荧光染料为探针,标记一个共同的引物,分别 用在 A、C、G、T四个反应体系中,等于用不同的探针 专一地标记了不同的碱基,利用各荧光探针光谱的差别 便可把不同的碱基区分开,因此选择一组四种合适的染料 成为关键, 它们应满足以下条件: (1)吸收和发射光谱应在可见光区,以降低散射和荧光背景; (2)各染料的荧光发射波长因该有明显不同,以便区分不同染料; (3)应有很强的荧光强度,以获得高灵敏度; (4)不严重干扰引物的杂交作用,使其不影响测序反应效率; (5)染料的存在不严重改变电泳谱图。
非过渡金属离子(饱和电子层结构)
K+1 离子半径 /nm 静电势/ (Z2/r) Zn+2 Mg+2 Ca+2
过渡族金属离子(不饱和电子层结构)
Co+2 Tl+1 Mn+2 Gd+3 0.0938 Eu+3 Tb+3
0.133 0.069 0.055 0.099 0.75 4.80 5.12 3.78
溶剂
1
518
5.2
518/605
甲醇
2
H2O, DMF
535
5.8
536/617
甲醇
3
DMSO
518
3.9
518/600
甲醇 水或 甲醇
4
DMF
500
53
500/526
5
DMSO
528
7.0
528/617
甲醇
6
H2O; DMF
甲醇
421
11
431/498
探针 序号
溶解 性 H2O, DMF
λmax/n m 352
离子探针
离子探针? 什么东东啊?
离子探针的生物及化学依据
大多数的酶要靠金属离子表现其活性
探针离子具有与原生物分子中的金属离子
相同或相似的物理化学行为:如半径、化
学配位性质、立体化学行为等,可以置换
原来这 么简单啊!
蛋白质三级结构
血红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肽链扭转
血红蛋白的三级结构
表一: 一些生物大分子中有关金属离子参数
水或 甲醇
水或 甲醇 水或 甲醇 水或 甲醇
16(BOBO-1) O 17(POPO-3)
DMS
462
114
462/481
DMSO
534
146
534/470
18(BOBO-3)
DMSO
570
148
570/604
19(TOTO-1)
DMSO
514
117
514/533
水或 甲醇
20(YOYO-1)
DMSO
免疫荧光技术,即荧光抗体方法,就是把特异性抗原多
次注入动物体,使之产生抗体,将抗体球蛋白从血清中分离 出来,用荧光染料标记,制成荧光标记抗体溶液。免疫荧光 染色比其他的生物染色方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抗体 (免疫球蛋白)与荧光染料结合后,仍不失抗体的免疫活性, 称为荧光抗体。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染料于一般的荧光染料 不同,必须容易与抗体球蛋白结合,又不影响其免疫活性; 还要求性能稳定、容易溶解和标记方法简单。由于蛋白质本 身也具有荧光,为了减少蛋白质本身的荧光干扰,标记抗体 的荧光染料不但荧光量子产率高,还要求荧光发射波长较长。 常用的标记抗体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异硫氰酸酯、四甲基罗 丹明异硫氰酸酯和罗丹明B200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