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子学
早熟禾-牧草种子学

(3)水 过多、不足均可引起休眠 (4)气体 O2少,CO2多时,在潮湿土壤中的 杂草种子可引起二次休眠,即 CO2浓度高, 会诱导吸胀种子进入休眠。 (5)化学药剂 ,也可导致二次休眠。
第二节 禾本科植物种子的休眠
一、休眠期(dormant period)的概念 二、禾本科牧草种子休眠期及其影响因素 三、禾本科植物种子的休眠原因 (一)禾谷类作物种子的休眠原因(大麦、小麦、水稻 等) (二)禾本科牧草种子的休眠原因(羊草、结缕草等) 四、禾本科植物种子休眠及解除机理 (一)激素作用 (二)呼吸途径的转化
第四节 种子休眠的控制(control of seed dormancy)
一、根本性措施-选种 二、栽培管理中控制 三、贮藏中控制 四、预措
第四节
种子休眠的控制
一、根本性的措施-选种 休眠期是种子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所 形成的遗传性。因此生产上可根据 需要选育 具有一定休眠期的品种。这是改变种子休眠 期特性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二、栽培管理中控制
种子休眠期长短与栽培条件有关。 1、作好预测预报,采取相应措施 a、了解本品种的休眠特性-深浅(长短) b、成熟后期的天气条件(雨水、温度状况) 应急措施:根据休眠期的深浅、安排收获次序, 备好人工干燥条件等。 2、田间喷药: a、穗萌抑制剂 b、催熟剂:促进种子提早成熟,乙烯利 10002000ppm
(3)破除方法: a、室内发芽试验建议用土培法 b、低温流水浸泡 低温-加强促进物的合成或利于促进物从结合态的 释放;流水淋洗掉抑制物 贮 1 年的种子,流水浸泡 90 天为宜,发芽率最高; 贮 3-5 年的种子,流水浸泡 20 天为宜,发芽率最高; 贮5-8年的种子,流水浸泡6天为宜,发芽率最高 c、GA处理浓度 50ppm 100ppm 200ppm 发芽率 43% 50% 38%
牧草种子学-第一牧草种子的形态与解剖特征

温度需求
适宜温度
大多数牧草种子的萌发需 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 行,通常为15-30摄氏度。
耐受极限
不同种类的牧草种子对温 度的耐受极限也有所不同,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 制种子的萌发。
温度调节
在自然条件下,温度的变 化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 因此需要根据气候条件采 取措施调节温度。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组织。
04
牧草种子萌发的条件与 过程
水分需求
01
02
03
吸水膨胀
牧草种子在萌发前需要吸 收足够的水分,使其细胞 和组织膨胀,打破种子的 休眠状态。
软化种皮
水分可以使种皮变软,变 得易于突破,有利于胚芽 和胚根的生长。
促进酶活性
水分参与酶的激活过程, 促使种子内部的生化反应 顺利进行,为萌发提供必 要的能量和物质。
胚轴
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
子叶
胚芽两侧的叶片状结构,储存营养物质。
种脐与种孔
种脐
种子的基部,通常呈圆形或椭圆 形,颜色较深。
种孔
种脐中央的小孔,是种子萌发时 的发芽孔。
03
不同类型牧草种子的特 征
禾本科牧草种子
总结词
禾本科牧草种子通常呈长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 多为黄色或浅褐色,具有一个胚乳和一个胚芽。
芽位于子叶的上方或一侧,包含叶、根等器官的原始组织。
菊科牧草种子
总结词
菊科牧草种子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短刺 或瘤状突起,多为灰色或浅褐色,具有一个 子叶和胚芽。
详细描述
菊科牧草种子大小不一,直径通常在1~3毫 米之间。种子的表面有许多短刺或瘤状突起 ,这有助于增加种子的附着力和防止被动物 或其他外力吃掉或带走。菊科牧草种子的颜 色多为灰色或浅褐色,也有一些为红棕色或 黑色。种子由子叶和胚芽组成,胚芽位于子 叶的上方或一侧,包含叶、根等器官的原始
蛋白质清蛋白-牧草种子学

(1)淀粉(starch): 以淀粉粒的形式贮藏于胚乳细胞内。 (2)纤维素及半纤维素: 均存在于细胞壁内,起机械支持和保护作用, 果种皮的重要组成成分. (3)果胶质: 存在种皮表面的细胞里,呈多糖的大分子
(二)脂类
脂肪(grease)-贮藏状态存在于细胞中。 磷脂(phospholipids)-构成原生质(细胞膜) 的主要成分,起保护作用。 1、脂肪: 含脂肪高的种子特点,与同样大小体积的种子相比: 比重小:粒小,可借助风吹到远处有利于繁衍
0.48 0.50 1.89 2.06 0.64 0.67 1.31 1.89 1.79 1.89 0.18 0.13 -
(一)禾本科牧草种子所含化学 成份的特点
1.主要贮藏物质的含量: 碳水化合物60%± 蛋白质10%± 脂肪1-6%±
2.种子各部位的营养物质含量分布不均衡 (1) 胚、糊粉层(外层胚乳):Pr质、脂肪、
贮能量高: 是每克糖、蛋白质贮能的一倍。
第一章 种子形态构造与化学成份
第二节 种子的化学成份
一、主要牧草种子所含化学成份特点 二、种子的营养成份 三、种子水分 四、种子中的其它化学成份
第二节
种子的化学成分
1.贮藏营养物质: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脂肪(grease) 蛋白质(protein)
2.生理活性物质:激素(hormone)、
0.960 0.431 8.450 10.28 4.415 12.160 12.000 2.694 0.297 0.920 3.686 0.542 0.837 3.098
粗纤维 (%)
47.46 43.45 3.074 3.535 18.58 3.554 2.875 20.26 50.42 1.138 2.797 38.56 1.291 0.232
[牧草种子学]-绪论
![[牧草种子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4812c821e87101f69e31957b.png)
(二)我国牧草种子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1989年我国有兼用牧草种子生产田33万公 顷,年产2.5万吨,近10年在2-5万吨波动。 存在差距:缺少牧草种子田,缺乏种子田常 规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今后需要做的工作:健全牧草种子经营组织 机构、建立牧草种子区域化生产基地、贯彻执 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制定牧草种子审定规 程并建立相应的执行机构、补充和修订牧草种 子检验规程、加强牧草种子的教学、科学研究 和技术推广工作。
绪
论
一、牧草种子在我国草地畜牧业和国土治 理中的地位 二、种子的涵义 三、牧草种子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四、我国牧草种子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五、牧草种子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一、牧草种子在我国草地畜牧业和国土 治理中的地位
牧草种子是改良退化草地、建植人工草地 提高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也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工程建设、水 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及城市绿 地工程建设的基础材料。
(二)牧草种子学的研究内容 1、牧草种子的形成、形态结构及物质组成 2、牧草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原理 3、牧草种子质量检验 4、牧草种子生产及种子审定 5、牧草种子活力、寿命及贮藏 6、牧草种子的经营管理 (三)牧草种子学的相关学科
四、我国牧草种子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1、20世纪50年代中科院植物所种子贮藏与发芽率 的关系,提高结缕草种子发芽率。 2、20世纪60年代中科院植物所各种牧草种子形态 进行了研究,种子分类检索表。 3、20世纪70年代内蒙古农业大学32种牧草种子贮 藏与活力、硬实与贮藏、盐溶液处理与发芽率。 4、20世纪80年代牧草种子科学飞速发展,主要从 牧草种子形态解剖特征、牧草种子发芽标准条件、牧 草种子活力、牧草种子休眠机理及打破休眠的方法、 牧草种子萌发生理、牧草种子贮藏与寿命、牧草种子 生产、牧草种子发育生理等,科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 提高。
牧草种子学

名词解释1.真种子:即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净种子:报检者所描述的种或检验时发现的主要种,包括该种子的全部变种和品种。
3.牧草种子学:研究科用于放牧、调制干草和青贮以及草坪和水土保持等植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命活动规律及生产应用和实践的科学。
4.种脐:胚珠的珠柄脱落后留下的痕迹5.种孔: 珠孔留下的痕迹。
6.自由水:指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可以自由流动的水,是良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
7.结合水: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主要是依靠氢键与蛋白质的极性基(羧基和氨基)相结合形成的水胶体。
8.临界水分:自由书和束缚水的分界。
指自由水刚刚去尽留下的饱和程度的束缚水的含水量。
9.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
10.平衡水分: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种子吸附和解吸的水分子数量相等时,即两者处于动态平衡时的种子含水量。
11.开花: 花器官发育至完全成熟暴露出来的过程。
12.花期:一株牧草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用的时间13.传粉:成熟的花粉粒借助于外力从雄蕊开裂的花药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14.自花传粉: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和同株异花的传粉。
最典型的自花传粉是闭花传粉。
15.异花传粉: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或能萌发但不能受精,而传到另一株花的柱头上可以萌发并受精的传粉。
16..受精:指到达柱头的花粉粒借助花粉管将精细胞送入胚囊中,使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17.种子休眠: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经过一定时间仍不能萌发的过程。
18.初生休眠:在种子脱离母株后一段时间后仍不能处于萌发状态的即先天性休眠。
19.此生休眠:通过初生休眠的种子,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使种子重回休眠状态的休眠。
20.物理休眠:由于种皮或果皮不透水从而抑制种子萌所引起的休眠。
21.化学休眠:牧草种子或果实中存在着某些抑制种子发芽的物质而引起的休眠。
22.机械休眠: 由于种皮的机械束缚力量,使胚不能向外伸长,从而也导致种子不能发芽而处于休眠状态。
牧草种子学习题

注:判断题好好看看课本识图题参考:第一章:图1-2、1-3、1-4、1-5、1-8、1-10、1-12名词解释真种子:指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繁殖器官,或说是受精后发育了的胚珠。
如银杏、大豆、棉花、十字花科、瓜类等1、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起,由外种皮细胞增值或扩大形成。
2、自由水:不被种子中的胶粒吸引或吸引很小,能自由流动的水存在于毛细血管和细胞间隙(或.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水称自由水,可挥发)3、酸价:中和1g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要KOH。
4、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具有生活力而停留在不能发芽的状态。
5、包衣:将某些物质包被在种子表面,不明显改变种子原有形状和大小—用于大粒规则的种子。
6、碘价:100克脂肪所能吸收碘的克数7、平衡水分: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种子吸附和解吸的水分子数量相等时,即两者处于动态平衡时的种子含水量。
8、硬实:由于中被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硬实。
9、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0、种子结露:指由于温、湿度变化而使饱和的水汽凝结在种子表面形成水滴的现象。
11、混合样品:又称原始样品,由同一种子批扦取的全部初次样品混合而成的12、自动分级:种子堆移动时,种子堆中性质相似的组分会聚集在相同的部位,使种堆中的各个组分发生重新分配和聚集的现象,称自动分级13、种子后熟:种子收获后有些种子形态上已经成熟,但生理上还未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成熟的现象。
14、吸胀损伤:某些种子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吸胀,因水分进入过快而发生细胞或组织内部损伤导致发芽率和出芽率下降。
15、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
16、农业种子:凡农业生产中可直接用做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统称农业种子,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人工种子四大类17、糊粉层:当种子开始成熟时,胚乳表面的细胞垂直分裂,形成长方形小细胞,这样的细胞可以有一层或多层,它们的细胞壁加厚,细胞内产生被叫做糊粉粒的蛋白体,故称为糊粉层。
牧草种子学牧草种子检验

(二)扦样原理 扦取具有代衷性的样品, 首先 应当使种子批各件之间或各部分之间种子
质量基本一致,如果种子质量分布不均匀,即不 是随机分布,那么必须采取措施,充分混合后扦 样; 其次 扦样点要均匀分布在整个种子批,扦样部 位既要有垂直分布,也要有水平分布, 第三 每个扦样点扦取的样品数量要基本一致, 某个取样点种子取的过多或过少往往影响整个混 合样品的代表性; 第四 扦样工作必绸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扦样员担 任。
1.双管式(手杖式)扦样器
2.诺培扦样器(茅式扦样器)
3.徒手扦样
(二)扦 样
袋装种子按堆积状态扦样点均匀分布在不同部位,如每袋 的上、中、下各部位。散装种子扦样点为四角加中心点, 高不足2m,分上、下两层,高2~3m,分上、中、下三 层,上层距顶10~20cm,中层在中心部位,下层距底5~ 10cm。
四、种苗评定
1.正常种苗
(1)完整种苗 种苗的各部分健康、完整、均衡、未受损伤。完 整种苗具有下列结构的特定组合:
a.乱发育良好的根系 c.特定的子叶数目 (2)轻微缺陷种苗 a.初生根局部损伤 c.子叶局部损伤 e.胚芽鞘局部损伤
b.发育良好的种苗中轴 d.绿色伸展的初生叶
b.下胚轴或上胚轴局部损伤 d.初生叶局部损伤
500kg以下:至少扦取5个初次样品 501~3000kg:每300kg扦取1个初次样晶,但不得少于5个 3001~20000kg:每500kg扦取1个初次样品,但不得少于10个 20001 kg以上:每700kg扦取1个初次样晶,但不得少于40个
四、分 样
从种子批各个点扦取的初次样品,如果是均匀一 致的,则可将其合并混合成混合样品。通常混合 样品与送验样品规定数量相等时,则将混合样品 作为送验样品。但混合样品敷量较多时,可用分 样法将混合样品减到适当大小而获得,送验样品 的最低数量要求根据种子的大小、牧草的种类而 定。种子检验单位收到的送验样品,通常须经过 分样减少成为试验样品。
外胚乳发育胚囊周围的珠心层迅速增长-牧草种子学

珠心层的形成过程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珠心层是由薄壁 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这些薄壁细胞最初位于胚囊的外围, 随着种子的发育,它们逐渐扩展并相 互连接,形成一层连续的组织,即珠 心层。
珠心层的功能
珠心层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胚乳和 胚的发育,防止水分和病原体的
侵入。
此外,珠心层还参与种子的休眠 和萌发过程,通过调节种子的呼 吸和代谢活动来控制种子的萌发
环境因素
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 种子的发育和外胚乳的形成具有 重要影响。
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等对 种子的发育和外胚乳的形成具有 调节作用。
03
CATALOGUE
胚囊周围的发育
胚囊周围的发育过程
珠心层形成
01
在受精后的初期,珠心层开始在胚囊周围形成,由薄壁细胞组
成,为种子的发育提供保护和支持。
牧草种子的生理特性
萌发
牧草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不同植物的萌发条件也不同 。
休眠
部分牧草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即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不会萌发,这是为了适应 自然环境而演化出来的生存策略。
寿命
牧草种子的寿命因植物种类而异,有些种子的寿命较长,有些则较短。
牧草种子的生产与加工
。
在某些植物中,珠心层还参与种 子的营养储存和供给,为种子的 萌发和早期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
物质。
02
CATALOGUE
外胚乳发育
外胚乳的发育过程
受精后,珠心层开始发育,形成外胚乳。
外胚乳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逐渐形成具有特定 结构和功能的组织。
随着种子的成熟,外胚乳逐渐变硬,成为保护种 子的外壳。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真种子:即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净种子:报检者所描述的种或检验时发现的主要种,包括该种子的全部变种和品种。
3.牧草种子学:研究科用于放牧、调制干草和青贮以及草坪和水土保持等植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命活动规律及生产应用和实践的科学。
4.种脐:胚珠的珠柄脱落后留下的痕迹5.种孔: 珠孔留下的痕迹。
6.自由水:指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可以自由流动的水,是良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
7.结合水: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主要是依靠氢键与蛋白质的极性基(羧基和氨基)相结合形成的水胶体。
8.临界水分:自由书和束缚水的分界。
指自由水刚刚去尽留下的饱和程度的束缚水的含水量。
9.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
10.平衡水分: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种子吸附和解吸的水分子数量相等时,即两者处于动态平衡时的种子含水量。
11.开花: 花器官发育至完全成熟暴露出来的过程。
12.花期:一株牧草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用的时间13.传粉:成熟的花粉粒借助于外力从雄蕊开裂的花药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14.自花传粉: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和同株异花的传粉。
最典型的自花传粉是闭花传粉。
15.异花传粉: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或能萌发但不能受精,而传到另一株花的柱头上可以萌发并受精的传粉。
16..受精:指到达柱头的花粉粒借助花粉管将精细胞送入胚囊中,使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17.种子休眠: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经过一定时间仍不能萌发的过程。
18.初生休眠:在种子脱离母株后一段时间后仍不能处于萌发状态的即先天性休眠。
19.此生休眠:通过初生休眠的种子,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使种子重回休眠状态的休眠。
20.物理休眠:由于种皮或果皮不透水从而抑制种子萌所引起的休眠。
21.化学休眠:牧草种子或果实中存在着某些抑制种子发芽的物质而引起的休眠。
22.机械休眠: 由于种皮的机械束缚力量,使胚不能向外伸长,从而也导致种子不能发芽而处于休眠状态。
23.生理休眠:种胚的生理抑制作用所引起的休眠。
24.形态休眠:种子自母体脱落后,由于种胚尚未发育成熟而不能萌发的休眠。
25.综合性休眠:种子的休眠受外源性休眠和内源休眠的双重影响26.种子引发:也称种子渗透调节。
是在控制条件下使种子缓慢吸水为萌发提前进行生理准备的一种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
27.吸胀损伤:某些种子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吸胀,因水分进入过快而发生细胞或组织内部损伤导致发芽率和出芽率下降。
28.种子的硬实:由于中被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硬实。
29.种子的后熟:种子收获后有些种子形态上已经成熟,但生理上还未成熟,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成熟的现象。
30.种子的吸胀:当种子与水分直接接触或将种子置于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则种子的胶体很快吸水膨胀,许多种子这时会膨大一倍的现象。
31.假发芽现象:死种子常伴有的水肿现象32.萌动:当种胚细胞体积扩大伸展到一定程度,胚根尖端突破种皮外伸的现象。
33.发芽:种子萌动后,胚细胞开始或加速分裂分化,生长速度加快,当胚芽、胚根伸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的现象。
34.发芽势:是指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最高峰时,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测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一般以发芽试验规定期限的最初1/3期间内的种子发芽数占供验种子数的百分比为标准35.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长成正常种苗的能力。
36.种子净度:指从被检牧草种子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后,被检牧草种子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37.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活力。
38.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39.种子纯度: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40.种子批:指一批规定数量的且形态一致的种子,要求其种或品种一致,繁殖时代和收获季节相同,生产地区和生产单位相同,种子重量基本一致。
41.送验样品:送交种子检验机构的样品,通常是混合样品适当减少得到。
42.抽检样品: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进行检验,据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和理论。
43.种子劣变:降低种子生存能力,导致种子丧失活力及发芽力的不可逆变化。
44.牧草潜在种子产量:单位面积土地理论上能获得的最大种子数。
45.牧草表现种子产量:单位面积上所实现的潜在种子产量。
46.牧草的实际种子产量:实际收获的种子产量47.种子审定:在种子扩繁生产过程中,保证植物种和品种基因纯度及农艺性状稳定,一致的制度和体系。
48.种用质量:表示种子用于播种是的价值49.品种质量:种子在基因构成以及遗传稳定性方面的质量50.种子寿命:种子的生活力在一定环境下能保持的期限51.一批种子的寿命:种子群体的发芽率从种子收获后至降低到50%所经历的这一时间,又称种子的半活期52.种子结露:指由于温、湿度变化而使饱和的水汽凝结在种子表面形成水滴的现象。
53.混合样品:又称原始样品,由同一种子批扦取的全部初次样品混合而成的54.自动分级:种子堆移动时,种子堆中性质相似的组分会聚集在相同的部位,使种堆中的各个组分发生重新分配和聚集的现象,称自动分级55.扦样:指从大量牧草种子中取得一个数量可以供检验用的,能够准确代表该批检验种子的成分样品过程。
填空题1.牧草种子学的主要任务是为牧草,饲料作物,草坪作物,水土保持作物等种子生产、流通和应用提供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措施。
2.种子一般由种皮、胚、胚乳构成,种皮由胚珠的珠被发育而成,胚由胚囊中受精卵发育而来,胚乳是由胚囊的中央细胞与精核结合发育而来。
3..成熟的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构成4.禾本科植物种子内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于(胚乳)中;豆科植物种子内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于(子叶)中。
5.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分为(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生理活性物质)(水分)五类6.胚乳是种子养分的贮藏库。
7.(干燥和低温)是种子贮藏和延长寿命的必要条件。
8.种子中的激素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9.种子里面的(脱落酸)(赤霉素)平衡影响种子的萌发10..种子萌发控制胚芽和胚根的向阳性的是生长素。
11.生长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有促进种苗细胞伸长的作用12.种子的色泽能表现出种子的成熟度和种子的特性,是品种差异和品种优劣的标志之一。
13.某些牧草种子的胚乳和子叶呈黄色是因为含有类胡萝卜素;豆科牧草的种皮呈现各种各样的颜色和斑纹是含有花青素。
14.禾本科牧草属于风媒花,豆科牧草属于虫媒花。
15.牧草种子的成熟包括两方面含义:生理上的成熟和形态上的成熟。
16.一般而言,禾本科牧草种子的休眠与种子自身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而豆科种子的休眠多数与种皮致密不透性有关。
17.根据休眠的时间可将种子休眠划分为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根据休眠形成的因素分为内生型,强迫型和诱导型;根据休眠发生的部分和诱因将休眠分为外源性休眠、内源性休眠和综合性休眠。
18.外面性休眠分为物理休眠、机械休眠和化学休眠;内源性休眠分为生理休眠、形态休眠和形态生理休眠。
19.种子引发的方法有液体引发、水引发、固体基质引发、生物引发。
20.引发的目的在于提高种子迅速整齐发芽的能力和幼苗的抗逆性。
21.一般种子萌发可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3个阶段。
22.蛋白质种子的吸胀力>粉质种子的吸胀力>油质种子的吸胀力。
23.一般成熟种子中活的细胞组织是(糊粉层)24.许多种子中磷以(种子原生质)形式存在占磷的50%。
25.我国传统上把胚根长度达到种子等长,胚芽长度达到种子一半时,作为种子发芽的标准。
26.种子萌发温度的三基点:萌发的最低、最高、最适温度。
最低和最高温度分别是指种子至少有能(50%)正常发芽的最低和最高温度界限。
最适温度是种子能迅速萌发并能达到最高发芽百分率所处的温度。
27.吸水率%=(萌发时吸水量/种子质量)*10028.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水分、温度、氧气29.水势=压力势+衬质势+渗透势30.净度分析的关键是区分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无生命的杂质31.种子劣变是导致种子伤失活力和发芽力的不可逆32.一般一个种子批只能扦取一个送验样品33..在检查种子净度时为准确反映出种子中有生命杂质的含量,还需对(其他植物种子)进行测定分析。
34.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常采用(标准发芽试验)35.种子劣变具有不可避免性和不可逆性36.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直接方法、间接方法37.牧草种子田的播种分为点播、条播和撒播。
多年生牧草种子生产常常采用条播,条播的行距往往是15cm。
植株高大的牧草或分蘖能力强的牧草采用点播,点播的株行距采用60cm*60cm或60cm*80cm。
38.一年生牧草只能进行春播,越年生牧草可秋播。
39.在播种深度方面,牧草以浅播为宜。
40.施氮肥可增加禾本科种子产量。
41.种子生产中常用的灌溉方式有漫灌、沟灌和喷灌42.杂草防治的方法有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43.一般禾本科牧草可用三氯乙酸(TCA)杀死禾本科杂草。
44.种子的干燥方法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45.牧草种子的清选的方法有风筛清选、比重清选和表面特征筛选。
46.种子质量包括种用质量和品种质量47.预备品种种质材料分为源定级、选择级和测试级48.根据种子在最适环境下贮藏结果,可以将种子分为:(1)短命种子,寿命在3年以内(2)中命种子,寿命为3—15年(3)长命种子,寿命在15—100年或更久49.种子仓库的基本特点(1)防水(2)防杂(3)防鼠、防菌、防虫(4)防火50.种子仓库的类型:普通贮藏库、冷藏库、牧草种质资源库51.种质资源库根据驻藏年限分为:长期库,贮藏年限为50—100年;中期库,贮藏年限10-20年。
52.我国有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一座,牧草种植资源中期库两座53.种子的贮藏方法有普通贮藏法,密封贮藏法和低温除湿贮藏法。
54.种子入库“五分开”内容:(1)干湿种子分开(2)有虫无虫种子分开(3)新陈种子分开(4)不同种类及品种分开(5)不同纯净度分开55.在检查种子堆湿度变化时,需根据春秋季节种子堆水分的变化规律查确定检查的部位,即春查(面),夏查(底)简答题1.牧草种子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1)牧草的形成、形态结构及物质组成(2)牧草的休眠和萌发原理(3)牧草的质量检验(4)牧草种子生产及种子审定(5)牧草种子活力、寿命及贮藏(6)牧草种子的经营管理)2.种皮的特点:(1)不透性;(2)调节性;(3)黏着性。
(详见书P103.简述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种子内部化学成分及特点?答:禾本科:种子主要淀粉形式存在的碳水化合物,一般含量在60%-62%。
这些种子,也含有蛋白质和脂肪,但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