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会计工作的影响

合集下载

总会计师制度对高校财务影响探析

总会计师制度对高校财务影响探析

2 9 0 ・
经 济 科 苑
总会 计师制 度对高校 财务Fra bibliotek 响探析 兰 健 旺
( 温 州 医科 大学 , 浙 江 温州 3 2 5 0 0 0 )
摘 要: 随着高校产业化的发展 , 国内高校 法人 治理结构的进一步 完善 , 对高校 财务 的现代 化管理提 出了更 高的要 求, 然而 目前大部 分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 , 普遍存在债务风险 、 财务风险 以及业务管理水平低 下等 问题 , 因此为 了适应 高校的现代化发展 , 解决和 克服 出现的 问题就必须建立和完善 高校总会计师制度。本文从 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出发 , 拟就 高校 实行 总会计师制度 的必要性 、 可 能存在 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探 讨。 关键词 : 高校 ; 财务管理 ; 总会计师
二级财务部门核算的全部收人 、 支出必须纳入校级综合财务计划。 将总会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从过去的精 计师的葡 提升到校领导层次, 统一负责领导全校的财务相关事项, 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扁 校在资产规模 、 资产组合和管理方式方面发生 并对经济行为负相应的责任。 了较大变化 与此同时, 高校为求发展, 创办民办附属学院、 向银行贷款融 3 2排除干扰强 化高校内部控制管理 资、 开立校办企业、 对外投资与合作等这 些都会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财务、 高 校实行总会计师制 度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 完善内 部控制制度。 法律、 管理等问题。 从1 9 9 0 年国家颁布《 总会计师条例》 开始, 国家颁布了 总会计师行政地位高, 可以有效排除其他部门的干扰, 完全从经济财务角 系列关于高栊 总会计师制度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高校总会计师知 度出发 0 定内部控制制度严 格执行内控机制。 同时要求总会计师要定期 道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面对高校发展面临的一系列财务管理问 把学校的财务状况向相关校领导汇报, 校领导对汇报的内容进行核实和 题建 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是—个很好的突破 口。 监督撤 到这两点就可以有效地监督总会计师, 使总会计师在做好学校财 2 高校财 务管理现状 分析 务管理工作的同时真正服务于学校。 目前我国高校计财处只是大学的—个辅助业务部门,围绕财政实行 3 . 3 总会计师统—领导切 实强化财务分析能力 预决算管理, 财务管理模式十分传统甚至有点陈旧, 还存在不少的大; k/ J ,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 高校 自主办学的 小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发展。 法人 地位会得到加强与 此同吨高校的快速发展对整合资源、 拓宽收入渠 21 高校财务经济责任关系不明晰 道、 只 寸 夕 资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 高校经济管理改革进展较 陕经 济决策机制尚不完善, 财经法规建设 析得出的结果财务处室作为学校经济 息中心的地位也将更加 突出。 为 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各岗位的经济责任在很大程度 匕 规定并不具体 此, 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由总会计师统一领导 卿统 筹各方面信 息, 分配工 和明确内 部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和完善, 如果财务上出现重大问题' 由校长 作责任进一 步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建立完善财务分析系统将 客观的会计 还是相关部门的处长来负责责 任关系界定不明确。 高校在资金安排上决 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信息提 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 为学校的高效 陕速 策缺乏科学 l 生 , 未能从学校的全局和发展战略出发正 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发展保驾护航。 未能有计划 、 有 目的分阶段安排资金艘 资金使用结构达到最优状态经 济 4高校 总会计师 制度可能存 在的 问题 决策中的各种信息资料往往带有各部门主观成分。根本原因是作为法人 4 . 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 高校都是校长负责制都是 以科研 代表的校长和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领导的责任不落实, 未能明确划分校内 教学为主 在大多数高校中财 务部门只是—个不太起眼的辅助部 门’ 并不 各部门在财务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 能很好的引起校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高校财会的职能也. 仅仅限制于传 2 2 财务分析工作薄弱 统的算账、 记账以及报账 提供的分析数据也仅仅是简单的财务数字。一 财务分析 亟 用事业计划、 会计报表及其它有关资料对高校一定时 旦实行总会计师还可能引发与校长“ 争权夺利” 的嫌疑, 阻力可能会 比较 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剖析、 比较和评价, 以求得对高校经济活动 大 。 和事业发展状况的规律I 人 识。目前大部分高校只重视预算管理和会计 4 : 2 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由于一直以来都是财政拨款 行收复实现制 核算, 而忽视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性财 务分析工作基本处于未开展状况, 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对 比较简单且变化相对较少, 高校原有的财务人 致使目前学校教育资金管理松散肢- 用 效率不高。 员 由于长期在高校内部从事财务工作, 与外界沟通较少, 市场化运作经验 2 3高校财务管理层次低 十分缺乏不是非常熟悉。 近年来, 高校 内部结构、 管理体制 、 办学规模等发 由于高校隶属于教育部, 大部分的经费都来 自财政拨款绝 大部分高 生了本质的变化 高校内部 、 外部经济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与之相适应 校的 十 核算工作是围绕财政部门展开的, 其会计核算的都是 日常的收 的财会制度及相关法规也在不断变化这 些变化, 使i 导 高校在财务关系上, 支业务提很简单很基础的会计。 与精打细算的专业 寸 相 比, 高校 十 核 不仅对 内要处理和理顺一些可能从未出现过的复杂问题和财务关系, 而 算层次偏低, 会计核算的意识淡薄, 还停留在能核算不 出大差错的阶段。 且对外需要处理好与银行 、 税务、 保险 、 企业等部 门的关系经 济业务活动 2 4财务管理工作不够深 ^ . 变得越来越复杂。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 l 生 和复杂l 生 在 高 由于历史原因和实际情况我 国高校财务工作的范围比较窄, 只限于 校各项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 要求总会计师专业必须具有较 记账、 算账以及报账提供—些基本的会计数据等。部分高校内部控制内 高专业胜任能力和沟通协调水平, 从而保{ 正 学校经济决策的科学『 生 和正 容、 范围不全面、 内部控制执行弱化、 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没有达到《 会 确性避 免出现重大财务漏洞和经济损失, 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 计法》 规定的内部控制的要求。财务工作人员的地位与权力不够, 监督的 的财力支持。 5结论 流程也很有限 只负责事后监督忽 视财务 业务事前事 中 , 事后的管理和监 督。 高校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个新举 是解决高校 3 实施总会计 师制度 对高校 财务制度 的影响 财务经济管理弊端的—个途径。 但从 目 前的形势看, 总会计师制度的实施 当前高校总会计师制度相关的法规政策已经初具雏形, 为高校财务 还需要高校内部和外部的高度重视 认真对待在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各 管理中引入 会计师制度就 能很好的完善高校领导班子结构, 建立健全 种问题; 财务人员 自身也得加强学习提 高经济业务素质, 为总会计师制度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提 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 更好的发展学校财务 的顺利 实施 打下坚实基 础 。 管理模式和体系。 参 考文献 3 . 1 实行总会计师制度蓬 全经济责任制 【 l 】 王荣琉 高校总会计师制度作用及有效性分析 财会通讯2 0 l 2 5 . 根据会计法和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 规定高校财务管理体 [ 2 歪东. 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初探 . 淮海工学院学4  ̄ . 2 0 1 1 , 1 0 , 9 , 2 0 . 制实行“ 统一领导 、 集 中管理” 的模式明 确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是经济运 网 孙云 良. 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 究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 08 , 1 0 , 8 , 1 0 . 行状况的总负责人 将总会计师制度融 ^到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棚制 中, 明 20 确学校财务处是学校的一级财务机构统 一管理学校各项财务工作, 学校

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处理建议

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处理建议

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处理建议作者:张莎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0年第04期摘要:高校自2019年1月1日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后,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基于此,通过分析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关键词:高校;政府会计制度;问题;处理建议中图分类号:G647.5;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4-0076-02一、相关文件概述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明确了我国基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变迁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战略方向。

该制度最大的创新是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基建不单独建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励包括高校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提前执行。

2018年2月1日财政部又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及《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8]3号)。

2018年8月14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通知》(财会[2018]19号),充分考虑了高校业务的特点,为高校新旧会计制度的顺利过渡奠定了基础,对高校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部关于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意见》(教财[2018]6号)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职责、突出重点、协同推进,确保2019年1月1日起顺利实施政府会计制度。

但是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希望能对高校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一)衔接方面的问题1.预算会计新旧科目余额衔接问题。

高校科研事业收入确认方法及账务处理探析——基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

高校科研事业收入确认方法及账务处理探析——基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

会计之友2021年第5期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实施。

改革前,高校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核算模式,即在收到项目到款的同时确认科研事业收入;改革后,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这种“双基础”核算模式在理解上和实践中都较为复杂,且现有的政府会计准则中尚无收入确认的具体准则或指南。

加上高校的科研项目数量多、类型杂、研究周期长、产品难以量化,高校的科研事业收入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管理复杂等种种问题,如何准确及时确认科研事业收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清晰地反映高校科研事业收入情况,成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一、高校科研事业收入确认方法介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会计的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行的“双轨制”。

科研事业收入确认在预算会计上的账务处理不变,简单明了,与资金的收付直接相关;但是,在财务会计上的账务处理则成为一个细节性的难点,关键在于收入确认的时点及金额的计量。

政府会计制度规定,采用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方式确认科研事业收入的,应根据合同完成的进度进行计量[1]。

政府会计制度准则对收入确认仅仅进行了原则性指导,并无具体准则或指南,在财会〔2018〕34号文中,对“关于按合同完成进度确认事业收入”做出了相关规定。

下文结合高校科研项目的特点,对财会〔2018〕34号文提出的四种科研事业收入确认方法,即成本比率法、时间比率法、工作量法、合同完工进度法进行了整理和辨析[2]。

(一)成本比率法成本比率法是指根据累计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来确认科研事业收入。

这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选择的科研事业收入确认方法,并在实践中被直接简化为“以支定收”[3],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该项目当月累计支出的金额来确认该项目当月收入的金额。

例如某项目在2019年3月收到项目到款5万元,发生累计支出2万元,则在该月确认科研事业收入2万元。

(二)时间比率法时间比率法是根据已经流逝的时间占合同期限的比例来确认科研事业收入,也就是按月或者年平均确认收入。

浅谈高校财务工作的破局与发展——以H大学为例

浅谈高校财务工作的破局与发展——以H大学为例

2021.11A178实务园地浅谈高校财务工作的破局与发展——以H 大学为例◎文/董明一摘 要:财务工作作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坚持破局、创新,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断统一,逐渐将高校财务部门发展为服务型部门,在“以人为本”的宗旨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今时代,高校财务工作需要专业赋能,更需要用心服务,这样才能与高校各项工作同频共振,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

文章列举了省属重点高校H 大学近年来财务工作中的业务事件和非业务事件,以小见大,分析了该校财务工作破局与发展的相关内容,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校财务工作体系添砖加瓦,并与其他高校财务工作者共勉。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高校财务;变革融合;破局;发展1 案例分析1.1 “卸甲”却变强在移动支付、电子媒介尚未普及的年代,财务部门要像银行等金融机构一样,装上厚重的防弹玻璃,为资金、票据、凭证等财务资料和人员增加一道安全防线。

H 大学也不例外,财务窗口真的是“窗口”,四周由特种玻璃包围,只留较窄的缝隙与外界相通。

本意是保障安全,但却有着窗口低矮、玻璃厚重、沟通不便等弊端,即使再好的服务也难免让人心累,让窗口内的财务人员忙中添堵,给窗口外的师生较差的办事体验感。

过去,这种困局难以改变,而“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了向“无现金”社会的完全转型。

当然,“无现金结算”并不意味着不用现金,而是在现钞支付之外增加了多种移动支付选择。

H 大学也在此期间增加了学费等事业收入、供应商等往来款项的移动支付,包括POS 机刷卡、微信扫码支付、手机银行转账等方式,这些方式已成为如今H 大学主流的资金流转方式。

类似的电子增值税发票、电子事业单位往来票据等电子媒介,也已成为票据存在的主要形式。

于是,在2019年国庆节期间,H 大学财务部门的领导决定,利用节日期间将安全玻璃悉数卸掉,阻碍沟通的玻璃窗口终于退出历史舞台,窗口服务变得更好、更快、更强,师生、职工无不称赞。

服务无小事,正是这样一件件暖心又实用的小事积少成多,为H 大学财务部门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基于新会计制度视角下的高校基建会计核算

基于新会计制度视角下的高校基建会计核算
第2 9卷 第 4期 21 0 2年 8月










Vo. 9 No. 12 4
Aug 2 2 . 01
Jun l f in Isi t fA c i cue & Cvl gn eig o ra o l nt ueo rht tr Ji t e ii En iern
t eNe Ac o n i g S se P r p ci e h w c u t y tm e s e t n v
LV Zh i—x e u
( ln i n i neJl st efAcic r a il n i e n, h ncu , h a 10 1) Pa nn adFn c,inI tu r t t e n Cv gn r g C a gh n C i 3 18 g a i n it o h e u d iE e i n
a d u i . h satce i h iw o e n w a c u t g s se c l g f s u t r c o n i g i d s u s d i r n n t T i ril n t e ve f h e c o n i y tm o l e i r t cu e a c u t s ic s e . n o - y t n e n a r n d r t r mo e t e p r cin o o e e c n t c in a c u t g c lu ai n e p o t h ef t f H g o sr t c o n i ac l t . o e o c u o n o Ke wo d : e c o n i g s se h g e c o l c n t c o c o ni g a c u t g y r s n w a c u t y tm; i h rs h ; o sr t n a c u t ; c o n n n u i n i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分析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分析

计制度, 针对不 同的适用范围, 从而认识到新制度 的使用 范围。 还要在这个基础 上, 努力全面学 习新制度的账户设置。在实 际 操作中要注意 自己的职业 习惯 , 正确并灵活运用新制度会计科 目核算。所 以, 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入手 , 以处理可 能 遇到的新会计核算 问题, 如有发现有欠缺 的, 积极提出意见进行 调整 以满足财会工作。 ( 三) 关于完善衔接问题 的措施 加强对新事业单位会 计制度 的深入剖析和模拟实践,是新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执行 过程 中一项非常重要的 内容。新事业 单位会计制度的学习和继续教育是财务与会 计人 员做好本职工 作的重要 内容, 同时要做好新 旧会计账户类 的衔接, 努力克服工 作 中的问题 。财务报表方面,在实施过程 中的新事业单位会计 制度应具备相关的补充和修正, 做到制度 去指 导实务, 反过来实 务又反作用于制度 , 从而形成一个 良性循环 。在编制附注的方
行过程中遇到 问题 的相应对策, 以供参考 。 新事 业单位 制度执行过程 中需注意的问题

业单位会计制度有着相 当大的优势 。 新制度 的制定一来可 以让 会计核算得 以更加规范 , 从而提高会计 ‘ 信 息质量 。再者可 以推 动 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发展 , 所 以, 最好 的办法就是事业单位抓 紧实现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的规定, 以达到预期的 E - - l 的, 合理使 用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在财会工作 中不断学习和积累 , 从而进 步完 善事务。 ( 二) 关于核算 问题 的对策 对 于核算问题 , 我们必须要先仔细地理解和深度学 习新会
算问题。 ( 三)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问题 同时财政部印发的 《 新l E l 事业 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 问题 的处理规定》 , 是关于对新事业会计制度做出的有关衔接 问题 , 在执行过程中提 出了相应的规定,并且 一共做 了三大 点的新I E l 制度衔接要求 。 文件 同时还在相关资产类账户和 负债净 资产类 别账户, 收支账 目等科 目衔接一 L 做 了更详细的规定 。 然而 , 这种 做法是没有结合实际例子而规定的。 那 么就很有可 能在执行 新 的事业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 , 会出现财 务人 员感 到困难或 困惑 的情况 。再因为可能这样的较详细的转变 ,从而会有 可能导致 会计处理方法太死板 ,同时也就体现不出财 务会计工 作的灵活 性 。在处理基建账方面 的要求中 , 新设 了在 建工程 的科 目并设 下级 明细科 目基建工程 。 这部分 内容就会易于造 成与固定资产 等账户 出错的情况 。因此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执行 和实施中 必须要引起足够 的重视和注意 ,以免出错。规定同时也提 出了 在2 0 1 3年财务报表 的编制 中是不要求把上一年 的财 务数据一

高校科研经费核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经费核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财务管高校科研经费核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汪涓一、引言2019年1月1日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

此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统一了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意味着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有一套完整反映"家底"真实状况的财务账本。

这对高校来说,不仅在会计核算方面发生了变化,同时更在经费管理模式方面发生了变革。

一方面,高校在科研经费的核算方面需要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重新调整制定;另一方面,科研经费的核算与管理在高校财务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高校如何在政府会计制度的变革之中找到适合且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同时又满足高校实际科研工作的需求,这将是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核算的变化(一)高校会计核算基础的变化高校原来在执行旧制度时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只有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

由于政府财政拨款是高校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高校作为特殊的事业单位,其支出业务相对单一,收支规模相对稳定。

所以收付实现制既容易理解且方便账务处理,也满足高校财务工作的需求。

但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呈现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如今若继续采用收付实现制已经很难满足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工作需求,并逐渐暴露出不能客观真实反映资产价值,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等一系列的重点问题。

因此,政府会计制度在核算基础方面发生了变革,新政府会计制度引进了权责发生制,实施“双基础”,即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

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高校财务收入与费用的准确配比,保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财务报告的全面性。

同时能够准确核算高校成本支出,为财务报表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进而客观反映高校的运营情况,加强高校的核算管理。

(二)高校核算思维模式的变化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前,高校会计全部围绕“收”和“支”业务开展,以预算执行为主线,基本形成预算会计=收支会计的会计核算模型。

新《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和相关问题浅析

新《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和相关问题浅析

新《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和相关问题浅析作者:孙逊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13期摘要:中国国家财政部在2014年推出了重修版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2013年推出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一起,成为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全新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

在新形势下,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因为自身性质的特殊性,在市场化进程中遭遇到了不少问题。

新制度根据这些添加了一些企业会计准则的新规定,有效解决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但同时兼顾新事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仍然会出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

关键词:新《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一、新《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一)完善的核算体系在新《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在遵循国家相应规定的基础之上,进行独立建账和核算,同时以月为单位进行并账处理。

这使得单位的基建支出脱离大账的现状得以改变,且账务的核算体系也得以完善,与国家预算体制的改革精神相符。

(二)国资的管理被加以强化国家财政部36号令中提到,“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

”在新制度中也提出“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并且作为了财务管理的重点目标。

例如,在其中规定对于国资管理上要采用收益和支出完全分离的管理方式;国资若出售,所有收入在扣除对应税费后,所得净收入必须上缴国库;把长期股权归入待处理资产损益进行核算,而相应的基金方面的减少则上缴国库。

二、新《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新会计制度使报表列示里的事业结余和收支的勾稽关系不明晰新会计制度针对上缴国库部分集中支付的问题做了较大规模的改动,形成了一套新的财政资金的管理和核算的体系。

对于财政资金的补助在做结转和结余过程中新制度规定,对政府专项拨款的补助,比如大型基础设施的维护费用等,在入账时直接规划为转接结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事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会计工作的影响
【摘要】本文结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文件,主要就其实施过程将对高校会计工作的总体及具体的影响问题开展一些有益的探讨,并重点畅述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基建并账的难点问题,以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促进我们更好地撑握和执行对构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关键词】高等学校,新会计制度,实施,影响
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正式颁布印发了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122号](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新制度既继承了原制度的合理内容,又体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如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基建账并入大账方面体现尤为明显,并在吸取企业会计制度改革成功经验的同时还积极地学习国际公共会计规则的制定,使新的会计制度更健全完善,较为全面地规范了高校经济业务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对高校会计将产生深远地影响。

一、高等学校适用新修订的《新制度》。

高等学校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制度》规定:“如果事业单位所处的行业存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该事业单位适用特定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特定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都适用《新制度》”。

因此,高校适用2013年实施的新《新制度》。

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会计工作总体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高校的各方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原《会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高校财务与预算管理需要,在基建“游离”大账、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资产计量口径模糊、财政投入资金核算不清晰、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协调的局面,亟需进行修订。

《新制度》的实施将规避上述矛盾并对高校产生如下方面总体作用:一是适应高校财政管理改革方面如: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类等的需要,实现高校与相关财政改革的有机衔接,确保相关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是配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以下简称《财务规则》)实施的需要。

《财务规则》在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以及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结转结余、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新的要求,执行《新制度》,将会很好地加强高校日常会计核算与管理并能够有效落实新的《财务规则》。

三是对规范高校会计行为、提高高校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起良好作用。

三、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具体影响。

第一改变了高校会计核算基础。

新准则第九条规定:“高等学校会计由旧制度的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改为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由此高校会计核算基础发生了改变。

第二改变了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方式。

财政部2012 年12月19
日修订发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基于上述规定,财政部及主管机关已明确了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核算方式。

第三改变了高校基建投资会计核算原则,原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资产、负债及收支都只在基建账套中反映,《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单位会计“大账”。

这一规定提高了高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第四改变了高校对财政投入资金以及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

第五改变了高校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

新制度针对事业单位实务中普遍存在的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资产计量口径不统一、相关资产不入账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该种情况下资产的计量原则,要求在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将所取得的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并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情况。

这些规定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第六改变了高校财务报表体系。

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收入、支出项目以及其他一系列改进,这些改进使高校的财务报表体系更好地满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四、高校实施新会计制度应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财务账套账务处理。

《新制度》要求,高校应当至少按月根据基建账中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在“大账”中对基建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设置“在建工程”科目,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核算由基建账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

将原基建账中相关科目余额并入新账时:按照基建账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等科目余额,借记新账中“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科目;按照基建账中“交付使用资产”等科目余额,借记新账中“固定资产”等科目;按照基建账中“基建投资借款”科目余额,贷记新账中“长期借款”科目;按照基建账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交付使用资产”等科目余额,贷记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按照基建账中“基建拨款”科目余额中归属于财政补助结转的部分,贷记新账中“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按照基建账中其他科目余额,分析调整新账中相应科目;按照上述借贷方差额,贷记或借记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

(二)高校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增设“累计折旧”科目。

核算高校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并进行如下处理:(1)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不包括新旧转账时转入“存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全面核查其原价、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条件下对这些固定资产补提折旧,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自执行新制度起对这些固定资产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2)
对执行新制度后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

五、高校实施新会计制度应扩大培训学习范围问题
因涉及和反映的资产与负债管理的内容较多,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基建项目、负债按流动性的划分等业务内容,事业单位实施和开展落实《新制度》,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单纯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业务问题,应当同基建部门、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一起,系统组织开展对《新制度》的培训学习工作,以便统一和提高对相关落实工作的认识,确保《新制度》的实施工作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新制度的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将促使高校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资产管理等情况得到更为真实、全面和科学的反映,对于提高高校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对高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