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x

三、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人格(个性):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心理特征的总和。反映在思考问题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应 激本领以及交往方式等方面。它包括:
1、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能力: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 3、性格: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4、在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的活动倾向性方面 的特征。
气质:
气质分类:
胆汁质:反应迅速、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整个心理活 动笼罩着突发、迅速的色彩。
多血质: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活泼有朝气,情绪多变,感情外 露、粗枝大叶。
粘液质:稳重踏实。平和冷静,略显呆板,沉闷、欠灵活。 抑郁质:敏锐,体验深刻,怯弱,孤僻、谦合,行为缓慢。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概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体现在哪些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绪良好、稳定。 3、人际关系和谐。 4、适应环境。 5、人格完整。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1、身体发育与心理发育不同步。 (身体发育、性成熟、-----思维、情感、行为) 2、第二反抗期。 3、情绪与行为的发展。
四、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
社交焦虑症: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强烈焦虑并主动回避。表现人 际交往中害羞、局促不安、紧张等,以致影响正常的交往。 原因:挫折的打击,错误的认识,不良的性格。 治疗措施: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改变自己性格,掌握社交技巧。 系统脱敏。
四、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
(五)代沟问题:
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心理上的差异和距离以及由此引起的隔阂、 猜疑、苦闷,甚至离家出走。
解决的策略:平等交流,了解子女的需要和希望,设法给予
解决;对子女不要过分唠叨,多给鼓励而不是责备;减少对孩子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 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 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
(二)关键期(敏感期)
1. 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 “印 刻”)
2.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 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 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守恒”
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 属性不变。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实验,那就是让尚未达到物 质守恒的儿童亲眼看着一小碗牛奶全部倒入另一根 试管内的全过程,接着问被试的儿童试管里的牛奶 和原来碗里的牛奶哪个更多,你们猜他们的答案是 什么?
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一样多的糖果,前后排列一致,让 他们回答两排糖果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儿童一般都能回 答正确。但是如果实验者把其中的一排扩大或缩小间距, 改变其外观形态,然后再让儿童回答两排糖果是否一样 多。皮亚杰发现,小于7岁的儿童往往回答错误。而年 龄大一些的儿童却能坚定的认为两排糖果一样多。
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 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 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 两个维度
▪ 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 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些心理发展关键期列举
0-2岁 1-3岁 4-5岁 0-4岁 5岁左右 10岁以前 5岁以前 10岁以前
(二)关键期(敏感期)
1. 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 “印 刻”)
2.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 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 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守恒”
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 属性不变。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实验,那就是让尚未达到物 质守恒的儿童亲眼看着一小碗牛奶全部倒入另一根 试管内的全过程,接着问被试的儿童试管里的牛奶 和原来碗里的牛奶哪个更多,你们猜他们的答案是 什么?
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一样多的糖果,前后排列一致,让 他们回答两排糖果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儿童一般都能回 答正确。但是如果实验者把其中的一排扩大或缩小间距, 改变其外观形态,然后再让儿童回答两排糖果是否一样 多。皮亚杰发现,小于7岁的儿童往往回答错误。而年 龄大一些的儿童却能坚定的认为两排糖果一样多。
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 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 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 两个维度
▪ 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 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些心理发展关键期列举
0-2岁 1-3岁 4-5岁 0-4岁 5岁左右 10岁以前 5岁以前 10岁以前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哦别忙着去求周长要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搞清楚我最容易犯的毛病是题意还没有搞清楚就急匆匆地找答案31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vs发散型以整体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喜欢随机进入学习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小组学习思维总是比较粗略表现出很少的思维技能按材料的原样介绍接受观点反应速度相对较快很难对文本进行较细致地分析以逐步递进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喜欢有序的学习喜欢个人独立专研考虑问题比较细致表现出较强的推理技能对材料进行深入地分析的基础上接受观点反应速度相对缓慢在信息模块的整合方面有困
——华生
精品ppt
6
4.心理发展的动力
天性—教养之争(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 )
• 遗传决定论 • 环境决定论 • 会合论和成熟论 • 相互作用论
➢“心理的发展并非是天赋本能的逐 渐显现,也不单纯受外界的影响, 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复合的 结果。” ➢“两种因素都是发展的不可或缺的 成分,虽然他们所占的比重因事 而异”
适应
同化
个体在反映和作用于 环境(即与环境相互作 用)过程中,使客体 (外界事物)纳入已有 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 的过程。
顺应
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 行为模式已不能使新的
经验同化时,便调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 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
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服务
平衡(equilibrium)指一切心理的成长(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 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
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 内容。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 的。 • 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 •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水 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 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 状态。 •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适应最近 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华生
精品ppt
6
4.心理发展的动力
天性—教养之争(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 )
• 遗传决定论 • 环境决定论 • 会合论和成熟论 • 相互作用论
➢“心理的发展并非是天赋本能的逐 渐显现,也不单纯受外界的影响, 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复合的 结果。” ➢“两种因素都是发展的不可或缺的 成分,虽然他们所占的比重因事 而异”
适应
同化
个体在反映和作用于 环境(即与环境相互作 用)过程中,使客体 (外界事物)纳入已有 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 的过程。
顺应
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 行为模式已不能使新的
经验同化时,便调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 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
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服务
平衡(equilibrium)指一切心理的成长(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 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
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 内容。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 的。 • 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 •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水 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 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 状态。 •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适应最近 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四章课件

Slide 2
代际间的价值观
• 很少的证据证明代沟的存在 • 青少年和父母在以下方面的重要性有相似的信念
– 工作 – 教育抱负 – 职业抱负 – 特定的个人特征 • SES(社会经济地位) – 比年龄对价值观有更强的影响。
Slide 3
代沟
• 存在于个人爱好方面
– 服装款式 – 音乐偏好 – 休闲活动模式
• 家庭需求和功能的变化
–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的改变 – 经济环境的改变
• 巨额的预期开支 • 夹心一代的财政需求
– 与其它社会机构关系的改变 – 它的功能的改变:青春期中家庭的角色是什么
?青春期更需要支持而不是养育,指导而不是 保护,指明方向而不是社会化。
Slide 8
青春期的家庭关系:转变
• 家庭关系的变化
青少年和父母离婚 遗传因素强烈影响攻击、反社会行为和不良行为、情绪忧伤,即自杀和抑郁心境的风险。
在继父母家庭中长大的青少年——特别如果再婚发生在青春早期而不是儿童期中的青少年——常常比他们的同伴有更多的问题 几个研究者证明,发身期家庭关系改变,青少年和父母之间的冲突略为增加,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则在减弱之中。
代沟?
• 对青少年父母的普遍建议
– 强调的是非常态的发展
• 科学著作
– 关注冲突
• 研究表明
– 青少年和父母之间有非常小的情感距离
Slide 1
青少年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
• 绝大多数青少年
– 感觉与父母很亲近 – 尊重父母的决定 – 感觉被父母所爱 – 尊敬作为个人的父母
• 20%的青少年说他们最关心的是没有足 够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
– 比他们的同伴更可能发展行为问题
Slide 24
青春期的家庭关系:兄弟姐妹
代际间的价值观
• 很少的证据证明代沟的存在 • 青少年和父母在以下方面的重要性有相似的信念
– 工作 – 教育抱负 – 职业抱负 – 特定的个人特征 • SES(社会经济地位) – 比年龄对价值观有更强的影响。
Slide 3
代沟
• 存在于个人爱好方面
– 服装款式 – 音乐偏好 – 休闲活动模式
• 家庭需求和功能的变化
–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的改变 – 经济环境的改变
• 巨额的预期开支 • 夹心一代的财政需求
– 与其它社会机构关系的改变 – 它的功能的改变:青春期中家庭的角色是什么
?青春期更需要支持而不是养育,指导而不是 保护,指明方向而不是社会化。
Slide 8
青春期的家庭关系:转变
• 家庭关系的变化
青少年和父母离婚 遗传因素强烈影响攻击、反社会行为和不良行为、情绪忧伤,即自杀和抑郁心境的风险。
在继父母家庭中长大的青少年——特别如果再婚发生在青春早期而不是儿童期中的青少年——常常比他们的同伴有更多的问题 几个研究者证明,发身期家庭关系改变,青少年和父母之间的冲突略为增加,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则在减弱之中。
代沟?
• 对青少年父母的普遍建议
– 强调的是非常态的发展
• 科学著作
– 关注冲突
• 研究表明
– 青少年和父母之间有非常小的情感距离
Slide 1
青少年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
• 绝大多数青少年
– 感觉与父母很亲近 – 尊重父母的决定 – 感觉被父母所爱 – 尊敬作为个人的父母
• 20%的青少年说他们最关心的是没有足 够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
– 比他们的同伴更可能发展行为问题
Slide 24
青春期的家庭关系:兄弟姐妹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4.心理发展的动力
天性—教养之争(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 )
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会合论和成熟论 相互作用论
“心理的发展并非是天赋本能的逐 渐显现,也不单纯受外界的影响, 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复合的 结果。” “两种因素都是发展的不可或缺的 成分,虽然他们所占的比重因事 而异” ——斯滕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与教育
第一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定义
一、心理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的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 变化过程 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发展是一个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变化 连续的、稳定的变化 发展最终导致结构性改变
1.小学生心理发展
想象、思维
•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 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
特点
感知、 记忆 想象、 思维
•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 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 渡
情感、意志
•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 情感,但还常有不稳 定的现象 •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 持久性会渐渐增强
情感、 情绪、 意志 性格
情绪、性格
•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 境的变化而变化 •个性特征也不断增强
服务
平衡(equilibrium)指一切心理的成长(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 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阶段论
形式运 算阶段 具体运 -算阶段
前运算 阶段
感知运 动阶段
0岁 2岁 7岁 11岁 成人
感知运动阶段(The Sensorimotor Stage)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共34张PPT)课件

第一章标题
Part 05
第一章标题
Part 06
第一章标题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你父母做过的做让你感动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最近一次和父母发生冲突甚至吵架是什么时候,为何事而吵?
小调查:
你知道父母 的生日吗?
你父母喜欢 吃什么?
平时常和父 母聊天吗?
帮父母倒过 洗脚水吗?
帮父母做过 饭吗?
帮父母分担家 务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韩红歌曲《天亮了》背后的真实故事: 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
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她以这个令人震撼 的事件并以小孩的口吻,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 曲,并经过多方联系,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
• 《感恩的心》背后真实的故事
•
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手语歌,与其说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凄婉动人,
不如说这首歌的由来与内涵更催人泪下。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
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就出去工作,直到很晚才回来。每到日
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
等着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
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
都算是美味!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妈妈却还没有回来。
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总也等不到那熟悉的身影。天越来越黑,
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自己去找妈妈。她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
Part 05
第一章标题
Part 06
第一章标题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你父母做过的做让你感动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最近一次和父母发生冲突甚至吵架是什么时候,为何事而吵?
小调查:
你知道父母 的生日吗?
你父母喜欢 吃什么?
平时常和父 母聊天吗?
帮父母倒过 洗脚水吗?
帮父母做过 饭吗?
帮父母分担家 务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韩红歌曲《天亮了》背后的真实故事: 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
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她以这个令人震撼 的事件并以小孩的口吻,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 曲,并经过多方联系,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
• 《感恩的心》背后真实的故事
•
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手语歌,与其说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凄婉动人,
不如说这首歌的由来与内涵更催人泪下。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
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就出去工作,直到很晚才回来。每到日
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
等着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
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
都算是美味!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妈妈却还没有回来。
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总也等不到那熟悉的身影。天越来越黑,
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自己去找妈妈。她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29
沉思型与冲动型的测量
• 匹配相似图形测验 (MFFT)(卡根,1966) :
完整编辑ppt
30
改变冲动型—自我指导式训练
“现在我们来……问题是要求整个圆的长度……那是周长, 那么求周长的公式是什么呢? ……哦,别忙着去求周长, 要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搞清楚,我最容易犯的毛病是题意 还没有搞清楚就急匆匆地找答案……”
——华生
完整编辑ppt
6
4.心理发展的动力
天性—教养之争(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 )
• 遗传决定论 • 环境决定论 • 会合论和成熟论 • 相互作用论
➢“心理的发展并非是天赋本能的逐 渐显现,也不单纯受外界的影响, 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复合的 结果。” ➢“两种因素都是发展的不可或缺的 成分,虽然他们所占的比重因事 而异”
想象、思维
•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 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 •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 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 渡
情绪、性格
•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 境的变化而变化 •个性特征也不断增强
完整编辑ppt
9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情感体验方面,兴奋性较高, 稳定性较差,波动性较大, 易冲动。情感指向日益广泛
完整编辑ppt
25
三、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认知方式的差异
定义
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 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主要特征
持久性和 一致性
完整编辑ppt
26
1.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场定向
场独立型
对客观世界作判断时,倾向于 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 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 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 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 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最新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件PPT

(1)遗传因素
❖ 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脱氧 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遗 传物质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 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 征。主要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性 别、身高、体重、肤色、血型等。
❖ #对个体智能的影响 ❖ 高尔顿的调查:977位名人中后代有3
(4)对学习动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包括 对学习动机的结构、类型与作用,学习动机 的主要理论观点,学习需要的培养途径,学 习动机的激发措施等的探讨;还包括对学习 风格的涵义、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学习风 格的差异与教学等。
3、青少年德育心理研究
德育心理主要阐述狭义的教育过程(即德育过程)的基 本心理规律。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 ❖ 后期:逐步趋于成熟时期,走向社会生活的
准备期。
❖ (2)封闭性 ❖ 与智力活动内化和意志的发展有关。 ❖ (3)动荡性 ❖ 面临四种矛盾冲突: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
矛盾;新的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新的独 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新的独立需要与心理 成熟的矛盾。 ❖ 容易走“极端”。 ❖ (4)社会性 ❖ 家庭、学校、社会。
❖ 专栏作家阿曼达·普拉特尔说:“对所有爱她母亲的人 而言,这不仅是侵犯她(撒切尔夫人)的隐私,更是对她的 背叛。”普拉特尔的话表达了成千上万的撒切尔夫人崇拜者 的不满。他们认为卡萝尔是借著书披露母亲的缺陷来发财。
86岁的撒切尔夫人(1977)
年轻时的撒切尔夫人
❖ #对个体情绪和个性发展的影响
❖ 亲代神经系统的强度、灵活性与平衡性通过 遗传传给子代。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在情感 与个性方面有更多的相似性。
❖ 女性表现:乳房隆起,音调变尖,长出阴毛、腋 毛,骨盆变宽,臀部变大,皮下脂肪增多,形成女 性体态。10岁左右开始月经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但水平较低,初三迅速发展, 是重要转折期,高二 辩证思维趋于优势地位,但仍未成熟。
青少年为什么有时要“顶撞”成人? 青少年看问题为何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3)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 思维智力品质发展新特点: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 • பைடு நூலகம்面化、表面化和盲目性:辨证思维发展趋于成熟但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 (3)认同性别角色 •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
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 • 获得真正性别角色,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
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两性出生时几乎无差异,性别心理差异是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 • 当代社会文化背景处于传统性别观念到男女平等观念的过渡阶段,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皮亚杰(Piaget, 1896 -1980)的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 表现出抽 象的形式推理, 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 所谓形式运算, 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 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突出特点: a.迅猛(快速发育) b.全面(涉及全身所有系统) c.趋向成熟(20-22岁成熟) d.不平衡(不同步,不协调) e.差异显著(性别、地域、民族) f.生理发育加速现象(当前发展中国家最显著)
● 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一般影响(前提、成熟度、差异性) b.特殊影响(成人感、性成熟、行为方式、情绪等)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生理发展 • 心理发展:认知、情感、社会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一)生理发展 • 青春发育期正处于人生中第二次高峰。 • 生理发育主要表现为“三大变化” • 1. 体形体态变化: • 身高体重等方面变化:身高6-8cm/年,女孩9岁开始,
到12岁达到高峰;男孩12岁开始,到14岁后超过女生。 体重5-6斤,女生领先发育,体重增加。第二性征 • “成人感”:因体型变化带来的困惑;模仿成人的行 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尚未成熟,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 质。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2. 情绪发展
a.热情而富有激情(强烈) b.内心感受丰富 c.易敏感波动 d.社会性情感明显增长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1)形成自我意识。回答“ 我是谁” 。 • (2)同伴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 • (3)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根据社会
• 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 ①人生全面发展中的高峰期 ②人生的转折过渡期 ③人生的一个特定关键期 –“第二次诞生”——斯普兰格(E.Spranger) – “疾风骤雨”(strum and drung)——霍尔(S.Hall) – “边缘人”(marginal man)——勒温(K.Lewin) – “心理断乳期”——荷林渥斯 (L.S.Hollingworth) – 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埃里克森 (E.H.Erikson)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1)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 • 从经验型到理论型转化,转折期初二。重视初二的教
育教学工作,抓住成熟前的各种认知、思维能力的提 高。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2)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 • 初一开始掌握辩证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形
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 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4)道德品质发展,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 成熟的重要标志。
• (6)人格定型发展。逐步形成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1)形成自我意识。回答“ 我是谁” 。 自我意识发展 a.渴望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b.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c.自尊自信水平明显提高 d.自我困惑增加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专题
一、青少年期
• 青少年期(Adolescence):发展心理学将11-14岁的初 中阶段界定为少年期, 15-18岁的高中阶段界定为青年 初期。11-18岁这一阶段为成为青少年期。
• 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哪些 鲜明的特点?
二、青少年时期——人生的特殊发展阶段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2)同伴关系 • 同伴群体是青少年情感的来源, 同情的来源, 理解的来
源, 道德指南的来源;同伴群体也是青少年实验的场所, 获得自主权的场所, 独立于教师、父母的场所; 形成亲 密关系的场所, 能够“演练”成人世界的亲密关系。 • 同伴关系在12-13岁达到高峰,15-18岁呈下降趋势。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一)生理发展 • 2. 生理机能变化(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的变化) • 脑重量,12岁1400克,接近成人;脑容积,12岁接近成
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皮层沟回组合完善, 信息传递的神经纤维髓鞘化基本完成;兴奋与抑制的 平衡,15岁大脑机能趋于成熟,17岁兴奋与抑制协调 一致,神经系统基本成熟。20-25岁完全成熟。 • 逻辑思维发展的物质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带来情绪 的易波动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一)生理发展 • 3. 性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并趋于成熟) • 性成熟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上起很大的作用。青少年开
始意识到自己向成熟过渡, 同时给他们带来性机能的 好奇心与新颖感, 并逐渐产生性意识。例如, 开始 “爱美” , 注意自己的外表仪容, 也有的出现爱照镜 子、追求打扮的现象。
青少年为什么有时要“顶撞”成人? 青少年看问题为何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3)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 思维智力品质发展新特点: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 • பைடு நூலகம்面化、表面化和盲目性:辨证思维发展趋于成熟但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 (3)认同性别角色 •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
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 • 获得真正性别角色,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
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两性出生时几乎无差异,性别心理差异是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 • 当代社会文化背景处于传统性别观念到男女平等观念的过渡阶段,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皮亚杰(Piaget, 1896 -1980)的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 表现出抽 象的形式推理, 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 所谓形式运算, 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 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突出特点: a.迅猛(快速发育) b.全面(涉及全身所有系统) c.趋向成熟(20-22岁成熟) d.不平衡(不同步,不协调) e.差异显著(性别、地域、民族) f.生理发育加速现象(当前发展中国家最显著)
● 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一般影响(前提、成熟度、差异性) b.特殊影响(成人感、性成熟、行为方式、情绪等)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生理发展 • 心理发展:认知、情感、社会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一)生理发展 • 青春发育期正处于人生中第二次高峰。 • 生理发育主要表现为“三大变化” • 1. 体形体态变化: • 身高体重等方面变化:身高6-8cm/年,女孩9岁开始,
到12岁达到高峰;男孩12岁开始,到14岁后超过女生。 体重5-6斤,女生领先发育,体重增加。第二性征 • “成人感”:因体型变化带来的困惑;模仿成人的行 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尚未成熟,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 质。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2. 情绪发展
a.热情而富有激情(强烈) b.内心感受丰富 c.易敏感波动 d.社会性情感明显增长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1)形成自我意识。回答“ 我是谁” 。 • (2)同伴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 • (3)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根据社会
• 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 ①人生全面发展中的高峰期 ②人生的转折过渡期 ③人生的一个特定关键期 –“第二次诞生”——斯普兰格(E.Spranger) – “疾风骤雨”(strum and drung)——霍尔(S.Hall) – “边缘人”(marginal man)——勒温(K.Lewin) – “心理断乳期”——荷林渥斯 (L.S.Hollingworth) – 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埃里克森 (E.H.Erikson)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1)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 • 从经验型到理论型转化,转折期初二。重视初二的教
育教学工作,抓住成熟前的各种认知、思维能力的提 高。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1. 认知发展 •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 (2)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 • 初一开始掌握辩证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形
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 价值观和行为, 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 • (4)道德品质发展,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 成熟的重要标志。
• (6)人格定型发展。逐步形成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1)形成自我意识。回答“ 我是谁” 。 自我意识发展 a.渴望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b.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c.自尊自信水平明显提高 d.自我困惑增加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专题
一、青少年期
• 青少年期(Adolescence):发展心理学将11-14岁的初 中阶段界定为少年期, 15-18岁的高中阶段界定为青年 初期。11-18岁这一阶段为成为青少年期。
• 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哪些 鲜明的特点?
二、青少年时期——人生的特殊发展阶段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二)心理发展 • 3. 社会性发展
(2)同伴关系 • 同伴群体是青少年情感的来源, 同情的来源, 理解的来
源, 道德指南的来源;同伴群体也是青少年实验的场所, 获得自主权的场所, 独立于教师、父母的场所; 形成亲 密关系的场所, 能够“演练”成人世界的亲密关系。 • 同伴关系在12-13岁达到高峰,15-18岁呈下降趋势。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一)生理发展 • 2. 生理机能变化(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的变化) • 脑重量,12岁1400克,接近成人;脑容积,12岁接近成
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皮层沟回组合完善, 信息传递的神经纤维髓鞘化基本完成;兴奋与抑制的 平衡,15岁大脑机能趋于成熟,17岁兴奋与抑制协调 一致,神经系统基本成熟。20-25岁完全成熟。 • 逻辑思维发展的物质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带来情绪 的易波动性。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一)生理发展 • 3. 性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并趋于成熟) • 性成熟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上起很大的作用。青少年开
始意识到自己向成熟过渡, 同时给他们带来性机能的 好奇心与新颖感, 并逐渐产生性意识。例如, 开始 “爱美” , 注意自己的外表仪容, 也有的出现爱照镜 子、追求打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