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径流控制方案15.12.24.详解

合集下载

建筑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分析探讨

建筑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分析探讨
3 结束语 建筑小区雨水控制主要有源头削减、过程控制、调蓄排放等
措施,雨水资源化利用主要用于绿化、道路及广场浇洒,车库地 面冲洗,车辆冲洗,冲厕,景观水体补水,循环冷却水补水等。
建筑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可采取的综合措施有建设下凹式 绿地,设置植草沟、渗透池等,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和小区 道路等可采用渗透性路面,促进雨水下渗,达到雨水资源综合 利用的目的且不增加径流量。
国发办〔2020〕23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19.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S].北京:中国计划出
版社,2016. [5]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S].北
规划和设计阶段文件应包括雨水控制及利用内容。雨水控 制及利用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使用。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应结合室外总平面、园林景观、 建筑、给水排水等专业相互配合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建龙,涂楠楠,席广朋,等.已建小区海绵化改造途径探讨[J].中
国给水排水,2017,33(18):1-8.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6] 候嘉琳.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雨水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
学,2017. [7] 何强.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教材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18:133-135. [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既有小区、老旧小区均为已建小区[1],对于有地下车库(地 下室)的小区,应根据车库顶板的覆土厚度、排水方式,合理确 定下沉式绿地和生物滞留设施的构造并采取防渗措施。同时, 优先考虑雨水的源头控制,采取雨落管断接的方式将屋面雨水 断接引入周围绿地或者高位花坛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或通过植 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雨水收集设施。有景观水 体的小区,优先利用雨水作为景观水体的补水水源,并发挥景 观水体的雨水调蓄功能。

雨水治理措施

雨水治理措施

雨水治理措施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但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雨水的快速排放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洪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地开始采取雨水治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雨水资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雨水治理措施及其优势。

1. 绿色屋顶与屋面花园绿色屋顶是一种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种植植物来吸收和储存雨水的措施。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雨水径流和洪水的发生,还可以提供额外的生态功能和美化效果。

屋面花园则是在平台、露台或屋顶上设置花坛和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和过滤雨水,减少径流速度和雨水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2. 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是一种将雨水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的措施。

这种系统通常包括收集雨水的设施、储存容器和利用设备。

收集雨水后,可以用于冲洗马桶、灌溉植物或工业用水。

通过合理利用雨水,不仅可以减少自来水的消耗,还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雨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 雨水渗透和滞留雨水渗透和滞留措施旨在减少城市地表的径流,促进雨水在地下渗透和植被中滞留的时间。

这些措施包括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花坛和湿地等。

通过这些措施,雨水可以在植被和土壤中逐渐渗透,达到雨水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

4. 雨水净化设施为了减少雨水中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雨水净化措施。

这些设施包括沉淀池、滤池和湿地等,能够去除雨水中的颗粒物、油脂和有机物质等。

通过净化处理,雨水可以得到有效的去污,保护环境和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综上所述,雨水治理措施是当代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采取合适的雨水治理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洪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减少排放,还能够提升城市生态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因此,政府和公众应当共同努力,积极推行雨水治理措施,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雨水截流工程施工方案

雨水截流工程施工方案

雨水截流工程施工方案1. 介绍雨水截流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雨水排泄不畅的问题而提出的一项工程措施。

它通过改善雨水管网、增设雨水收集设施等方式,有效地将雨水引导到合适的地方储存或排泄,从而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防止因雨水过多引发的城市内涝等问题。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雨水截流工程的施工方案,介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的步骤和施工后的验收工作,帮助实施方顺利完成雨水截流工程。

2. 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施工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环境调查和测量对施工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管网布局和周边环境情况。

同时进行必要的测量,如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水流速度等,以便合理设计雨水截流方案。

2.2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环境调查和测量结果,制定雨水截流工程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需要包括施工的具体步骤、材料的选用和工期的安排等内容。

2.3 资源调配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并进行合理的调配。

同时,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3. 施工步骤在充分准备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雨水截流工程的施工:3.1 清理和准备工作区域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施工区域的畅通。

移除不必要的障碍物,并在需要的地方进行挖掘或建立临时设施。

3.2 安装管道和收集设施按设计方案安装雨水管道和收集设施。

确保管道的连接紧密、设施的固定牢固,并按要求进行施工记录和图像拍摄等工作。

3.3 建立雨水储存系统根据设计方案,在合适的位置建立雨水储存系统。

储存系统可以包括地下储水池、水塘等,其目的是储存雨水并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3.4 管网连接和测试将安装好的管道与城市排水系统相连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确保管网的畅通和密封性,并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3.5 施工记录和清理工作区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记录施工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完成施工后,进行清理工作,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

4. 施工后的验收工作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以下验收工作:4.1 功能测试对雨水截流工程进行功能测试,确保管网的畅通和储存系统的正常工作。

雨水管理措施

雨水管理措施

雨水管理措施一、问题描述雨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但当大量降雨发生时,由于城市化进程和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常常导致雨水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许多问题。

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雨水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二、雨水收集与利用1. 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直接收集并储存起来,以备后续利用。

该系统主要由屋顶、管道系统、贮水设施等组成。

屋顶通过排水沟将雨水引导到管道系统,再经过过滤和沉淀处理,最后储存于地下水池或水塔中。

2. 雨水利用雨水收集后,可以用于植物灌溉、冲洗马路、清洁公共设施等方面。

在部分地区,雨水还可以通过净化处理后用于饮用水供应系统。

三、绿地建设与雨水渗透1. 增加城市绿化率城市绿地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

因此,应采取措施增加城市绿化率,可以通过种植树木、草坪以及建设花坛等方式来实现。

2. 透水铺装材料的应用城市道路和人行道的铺装材料也应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以促进雨水的渗透。

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材料能够有效减缓雨水径流速度,增加地下水补给。

四、雨水集中排泄与治理1. 排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将雨水以更高效的方式排泄出城市,避免因雨水积聚而造成的洪涝灾害。

排水系统的规划应考虑城市的地势、降雨频率和容量等因素,同时还需考虑排水管道的质量和维护等问题。

2. 雨水污染治理在城市环境中,雨水常常带有多种污染物质,如重金属、油污等。

因此,对于雨水的净化处理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方式来净化雨水,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保护水体健康。

五、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1.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雨水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的环保行动当中。

2. 居民参与雨水管理政府应当鼓励并支持居民参与到雨水管理中。

例如,引导居民合理安装收集雨水的设备,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补贴政策。

3. 学校教育与示范项目加强对学校师生的环保教育培养,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活动,并建设雨水管理的示范项目,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雨水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雨水处置方案

雨水处置方案

雨水处置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与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和雨水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科学合理的雨水处置方案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雨水处置方案,以期对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雨水收集利用在城市的路面、屋顶和广场等区域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将天然雨水收集起来。

这种收集方式可以解决城市雨洪排放难题,同时也可以解决城市绿化局部缺水情况。

这一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有以下几点:1.收集设置:可采用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混凝土雨水管等方法,将雨水收集汇聚到固定的集水池内。

2.滤清处理:为防止污染,需要设置入口门将雨水中杂质进行过滤,保证雨水的质量。

3.储存利用:存储后的雨水可以用于浇灌绿地、清洗道路、洗车、填充人工景观水体等,为城市节约用水。

雨水渗透利用雨水是不能浪费的资源,要想让设置雨水收集和处置装置的效果更好,需要在雨水渗透方面多下点功夫。

常用的雨水渗透方案有以下几种:1.车道滞水:将车道铺设成缓坡,当雨水到达一定高度时进入路边绿地中,提高绿地的透水性,避免积水现象发生。

2.道路绿化:在道路两侧布置迎水式植草沟,利用植草渗水的特性,将雨水从路面的内侧排泄到植草沟中,增强绿地的透水性。

3.拼花砖铺装:铺设拼花砖相当于在道路上铺设了一个水平透水带,将雨水直接渗透到下面的土壤中,提高城市的透水性。

雨水引导利用通过设置一些排水渠道,将雨水引导到支流中或下游水体,将多余的雨水处理掉。

这一个方案是根据降雨时的特点来进行设计的,需具备以下要素:1.流速控制: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控制雨水输送的速度,防止因雨水输送速度过快和过快,引发与附近建筑物损坏或出现其他风险。

2.流量控制:在雨水管道的出口处设置泄水口,控制雨水的总流量,同时还需要控制内部水位,从而保证管道压力存在的范围。

3.出水口设置:在流经城市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某一个地方流量大的情况,届时就需要设置攻水口,将过多的雨水分流到其他渠道中,保证排水的畅通。

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规划设计

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规划设计

XXX项目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规划设计年月目录1.项目概况 (1)2. 评价方法 (1)3.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1)3.1雨水利用措施 (1)3.2建设后场地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计算过程 (1)3.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过程 (4)4.结论 (5)1.项目概况(项目简介)图1.1 项目效果图2. 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条款8.1.4条:场地的竖向设计应有利于雨水的收集或排放,应有效组织雨水的下渗、滞蓄或再利用;对大于10hm 2的场地应进行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设计。

第8.2.2条:规划场地地表和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评价总分值为10分。

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55%,得5分;达到70%,得10分。

3.雨水专项规划设计3.1雨水利用措施本项目雨水、污水分流排放 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形式,采用透水路面(砖),公共绿地设为下凹绿地,雨水调蓄容积3.2建设后场地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计算过程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1),北京地区综合径流系数为0.5~0.7,所以该地块建设前综合径流系数取0.5。

建设前,本地块没有控制与综合利用设施,因此外排雨水总量等于总径流量,总径流量:F h W t z 10ψ=,单位m 3。

z ψ:综合雨量径流系数;t h :3年重现期最大24小时降雨厚度(mm ),北京市取108mm ;3)。

表3.1 面积指标核算表则,根据上表可知,1)下凹式绿地占绿地面积的比例为%;2)公共停车场、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和休闲广场、室外庭院的透水铺装率为%。

不同类型下垫面的径流系数应根据实测数据确定,缺少资料时可参考《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2013的表3.1.4。

FF i i ϕϕ∑=z式中:F ——汇水面积,m 2;i F ——汇水面上各类下垫面面积,m 2;i ϕ——各类下垫面的径流系数。

本项目场地综合径流系数为:XX =ϕ建设后外排量及实际外排综合雨量径流系数:(1)建设后雨水实际外排流量P Q =建设后的总径流量—雨水收集蓄水量 (2)建设后的总径流量:F h W t z 10ψ=,单位m 3。

雨水排水措施方案

雨水排水措施方案

雨水排水措施方案1. 引言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雨水排水。

有效的雨水排水系统可以防止城市内涝,保护建筑物,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免受洪水和水浸的影响。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雨水排水措施方案,以确保城市能够在降雨期间有效排水。

2. 雨水分析在制定雨水排水措施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雨水分析,了解城市降雨情况。

这可以通过历史降雨数据和现场调查来完成。

必要的数据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水频率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关键的几个参数,例如设计雨量和设计频率。

3. 排水系统设计基于雨水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开始设计雨水排水系统。

一个完整的雨水排水系统通常包括下述几个方面:3.1 表面排水系统表面排水系统是指通过适当的道路和地面设计,将降雨快速、有效地导向雨水排水口。

这可以包括设计合理的道路横断面,设置雨水集水口和雨水篦子等。

关键的考虑因素包括道路坡度、路面材料和排水口的数量和位置等。

3.2 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是指通过收集和存储雨水,防止其进入排水系统。

这可以通过安装雨水收集装置(例如雨水桶、蓄水池等)来实现。

收集雨水可以用于灌溉、冲厕和冷却系统等,从而减轻对自来水的需求。

3.3 地下排水系统地下排水系统是指将雨水引导到排水管网中,进一步将其排入水体或处理设施。

这通常使用排水系统,包括暗管、放水井和水泵等设施。

排水管网的设计应考虑降雨强度和管道的容量,以确保系统能够应对剧烈的降雨。

4. 排水措施的配置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排水措施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排水口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排水口。

排水口的位置应该在低洼区域,并且能够有效地排水。

排水口的大小和形状也需要根据设计雨量和流量来确定。

4.2 暗管暗管是将雨水从收集点引导到排水口或处理设施的管道。

在选择暗管时,应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和流量的要求。

另外,暗管的布置也应避免过度弯曲和阻塞。

4.3 蓄水池如果城市降雨量较大,可能需要设置蓄水池来暂时存储雨水,并逐渐释放到排水系统中。

室外雨水分流方案

室外雨水分流方案

室外雨水分流方案
背景
在建筑设计中,室外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在雨季,如何处
理雨水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合理的室外雨水分流方案可以提
高建筑物抗洪承载能力,保护建筑和周边环境安全。

方案
1. 雨水花园:在建筑物附近设置花园,地面呈自然缓坡,利用
花园形成浅水池,将雨水聚集进入水池,逐渐渗入地下水或被蒸发。

2. 绿化屋顶:在建筑物屋顶设置绿化屋顶,利用植被和土壤吸
收雨水,并且与下雨时的水面积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它的污水处理能力。

3. 花槽与雨篦子:安装花槽或雨篦子以便收集雨水,再利用雨
水泵抽取泵送到需要护水的地方。

以上三种方案均可以有效分流雨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室外雨水分流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降雨量、场地条件等因素,以保证运行效果稳定可靠。

结论
合理的室外雨水分流方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设计建筑时,应该充分考虑室外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尽可能采用科学、合理的分流方案,保护建筑和周边环境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云致友汽车配件交易中心雨水径流控制一、雨水径流量计算建设前本项目占地面积47798m 2,下垫面主要为碎石路面、土路面和公共绿地。

碎石路面占地面积12000m 2,土路面占地面积17198m 2,绿地占地面积18600m 2。

表1 建设前下垫面面积统计建设前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公式如下:mld ld kst kst fst fst S )F ()F ()F (''''''ψ⨯∑+ψ⨯∑+ψ⨯∑=ψ=【12000x0.40+17198x0.29+18600x0.15】/47798=0.263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总公式:750.0)259.11()lg 438.01(427.3618++=t P q=357.5L/s.ha=0.357 L/s.m 2 1).设计重现期:P=5a 2).设计降雨历时:t=20min 3).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Ψ=0.263建设前雨水径流量为Q (jsq ),建设前没有雨水径流削减措施,因此Q d (jsq )=0Q (jsq )= Q s (jsq )-Q d (jsq )=0.263x47798x0.357=4490L/s式中:Q (jsq )——建设前雨水径流量(L/s );Q s (jsq )——建设前雨水设计流量(L/s );Q d (jsq )——建设前雨水径流措施径流削减总量(L/s )。

建设后下垫面主要为透水地面、绿地和不透水地面。

透水性人行道、露天停车场、铺装地面面积8184m 2,绿地占地面积18600m 2,硬屋面硬化面积9500m 2,非渗透车道路面7000m 2。

建设后透水地面面积共23300m 2,非渗透硬化面积16500m 2。

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为57%,大于40%。

透水性人行道、露天停车场、铺装地面雨水径流系数取0.30,绿地取0.15,硬屋面、非渗透车道路面取0.90。

表2 建设后下垫面面积统计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公式如下:mld ld kst kst fst fst S )F ()F ()F (''''''ψ⨯∑+ψ⨯∑+ψ⨯∑=ψ=【16500x0.90+8184x0.3+18600x0.15】/ 43284=0.464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总公式:750.0)259.11()lg 438.01(427.3618++=t P q=357.5L/s.ha=0.357 L/s.m 2 1).设计重现期:P=5a 2).设计降雨历时:t=15min 3).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Ψ=0.464建设后雨水径流量为Q (jsq ),建设后未采取雨水径流削减措施前Q d (jsh )=0,故Q (jsh )= Q s (jsh )-Q d (jsh )=0.464x43284x0.357=7174L/s式中:Q (jsh )——建设后雨水径流量(L/s );Q s (jsh )——建设后雨水设计流量(L/s );Q d (jsh )——建设后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径流削减总量(L/s )。

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建设后雨水径流不应超过建设前雨水径流,即: Q(jsh)≤Q(jsq),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得出:1、Q(jsh)-Q(jsq)==7174-4490=2684L/s ,说明建项目建设后未采取雨水径流控制措施前雨水径流量大于建设前雨水径流量,不满足相关文件要求,至少2684L/s的雨水量应采取径流控制措施。

2、项目建设后的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为57%,大于40%,满足相关文件要求。

3、采取雨水径流控制措施,于首层室外停车场下面设置一座有效容积800m3雨水调蓄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形式。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项目技术:本项目为新建商业,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对应设计雨量为43.0mm。

本项目场地绿化和空地面积所占比例大,故径流控制为场地内控制。

W控制雨水量:调蓄回收利用雨量:800m³。

在地块南边地下设置蓄水收集雨水,蓄水池占地400㎡,深2m。

W渗透滞蓄雨量总计10.4m³:渗透滞蓄雨量计算:(—渗透率(m³);—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取0.5~0.8;—土壤渗透系数(m/s);—水力坡度,一般取1;—有效渗透面积(m2);—渗透时间(s),当计算调蓄时应≤12h,渗透池、渗透井可≤72h,其他≤24h。

)经计算:W绿地=7m³;W透水铺砖=3.4 m³;W控制雨水量=W调蓄回收利用雨量+W入渗雨量=810.4m³b. W场地总雨水量地块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各类汇水面的雨量径流系数;—各类汇水面的面积(m2);—汇水面积(m2)其中:=43284 m2=(绿地面积0.15+透水铺砖地面面积0.3+非渗透路面0.9)= 20083.8 m2综合雨量径流系数=0.464径流总量计算:(—径流总量(m³);—雨量综合径流系数;—设计降雨量(mm);F—汇水面积(hm2)本项目设计降雨量为48 mm,径流总量:W=100.46448 4.33=964m³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A:A=W 控制雨量/W径流总量=810.4/964=84.1%本项目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4.1%,满足不低于70%,不高于85%的要求。

二、雨水调蓄设施本项目硬化面积16000m2,大于《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方法》规定的10000m2硬化面积,应设置雨水调蓄池。

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等规范,拟在本项目南边首层停车场处建一座埋地式雨水调蓄水池,有效容积为800m3。

1.概述(1)工程建设目的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建设雨水收集、处理工程。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对雨水径流控制提供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案。

根据项目地形地貌的特点,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初步弃流处理,达到雨水径流控制的目的。

(2)依据及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主要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4)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补充水源水质》(GB/T 18922-2002)《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DB4426-2001)(5)工程设计要考虑多种偶然情况,例如降雨量过大时的溢流防洪,此外也须制订用电安全、防火防震等安全措施。

2.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茅山村广清高速公路东侧,块项目性质为商业市场用地,用于兴建汽车配件城及其附属建筑。

地块紧邻广清高速公路,南面为江石路,东面为规划道路,西面为18.6米绿化带。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3284.3 m2,建筑面积26800 m2。

用地内现状场地地形平坦,呈现由北边逐渐向南面降低的情况,本项目首层绝对标高为9.500。

(2)气侯特征广州所处纬度较低,属南副热带季风气候。

具有长夏短冬的气候特点。

以气候寒暖的具体指标的气候学季节划分,广州市约70%的年份有短暂的冬季。

以有冬季的年份统计春、秋、冬三季,长期的资料统计夏季,可得出广州市各季的大致情况。

如下表所示。

广州市各季降雨量、降雨天数统计表广州的气候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多为季风低压、热带气旋所影响,盛行偏东南风,高温多雨;其余季节多受极地冷高压脊控制,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

(4)雨水资源广州地处我国南方,坐落于珠江口,降水充沛,雨水资源丰富。

由广州市多年平均(1971-2000)降雨量及其年内分布情况表(表2-3)可以看出,广州多年平均年降雨量接近2000mm,但是月平均降雨量大于150mm的只有4~9月共6个月。

这6个月的降雨量达1654mm,占全年降雨量的84%。

而自10月到来年3月的6个月,总降雨量只占全年降雨量的16%。

广州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6天,最多的年份184天,最少的年份也有109天。

小雨占总降水日数的69%,中雨占15%,大雨占10%,暴雨以上降水日数年平均约9天。

降水日数与降水量一样,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平均降水日数为97天,以7~9月为最多(51天),第四季度最少,平均只有20天。

由此可见,广州市雨水资源的特点是资源总量丰富,但年内分配不均匀。

雨水总收集面面积为43284m2,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取0.464,广州地区设计日降雨量取51.8mm;弃流量为3mm,一次降雨雨水径流总量约为:W=0.464x43284x(51.8-3)/1000=980m³结合降雨量设计钢筋混凝土调蓄水池一座,设置室外停车场下,容积为800m3。

本次设计采用重力型弃流装置实现雨水的初期弃流,每次降雨可实现60m³的初期雨水弃流量。

3.雨水调蓄池流程图4.工艺特征集水面的径流雨水经常表现出初期冲刷效应,初期径流雨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水质混浊,随着降雨的持续,冲刷效应过后,径流雨水的水质将明显提高。

对于收集利用系统,在雨水收集时弃流掉初期污染严重的径流雨水,可以节约投资,减少运行费用。

对于收集排放系统,弃流初期雨水可消除面源污染,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1)初期径流弃流量应按照下垫面实测收集雨水的COD、SS、色度等污染物浓度确定。

屋面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本项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弃流总量约为60m³。

(2)初期雨水弃流井采用PE成品井,雨水调蓄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5.系统控制(1)雨水调蓄排放系统设置如下控制: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和就地手动控制。

(2) 本雨水调蓄排放设施运行采用自动控制,特殊情况下同时采用手动控制。

6.雨水径流控制率本项目收集雨水面积约43284m2,全年降雨量1682mm年降雨径流量:=43284*1682/1000*0.9*0.9*0.85=50125m³,每年累计可收集雨水量可达到50125m³,用于绿化和道路冲洗水量全年用水量11160m3(见下表)。

雨水Array总收集面面积为43284m2,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取0.464,广州地区设计日降雨量取51.8mm;弃流量为3mm,一次降雨雨水径流总量约为:W=0.464x43284x(51.8-3)/1000=980m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100%-全年外排的径流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