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枣疯病的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枣疯病的症状及防治

枣疯病的症状及防治

枣疯病的症状及防治枣疯病是枣树最严重的病害,多年来在华北地区和山东等主要产枣区流行为害,使大批枣树死亡,造成很大损失。

陕西的集中枣产区也有此病发生,但不十分严重,应值得注意并引起警惕。

在国外,朝鲜和印度也报道过此病的为害。

症状枣树不论幼苗或是老树均可受侵发病。

病树主要表现为丛枝、花叶和花变叶三种特异性的症状。

一、丛枝病株不论根部和枝条上的不定芽或腋芽都大量萌发,并长成一丛丛的分蘖苗或短疯枝。

地上部分枝条多而小,叶片变小,色泽变淡,秋季不易脱落。

二、花叶在新梢顶端的叶片上还可见到黄绿相间的斑驳(即轻微花叶),有时叶脉变为透明状(即明脉),叶缘卷曲,叶面凹凸不平,质地变脆。

有些品种的果实上也可形成红色的条纹和斑点,病果小而狭窄,果顶呈锥形。

二、花变叶病株花梗伸长,比健花长出4―5倍,并有小分枝,有时花盘退化,萼片肿大,花瓣变为叶片状,子房延长,偶尔柱头顶端抽出两个小叶。

另一情况为雄蕊变为小叶,子房变成短枝,病花不能结果。

枣树染病后,在病叶的表皮细胞内可见到“五角形结晶”状的内含体:在生理上的突出变化为叶绿素大量减少和叶片内游离氨基酸的剧烈变动。

病叶内多种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几乎在整个枣树生长季节内大量持续增高,总量高出健叶10―15倍。

谷氢酰胺和天门冬酰胺高出健叶4―5倍,精氨酸也有不正常的积累(健叶内则很少有出现),并偶然发现酪氨酸(健叶内则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病叶中含有健叶内所没有的A和B两种物质,初步分析这两种物质可能是由5―6种氨基酸所组成。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酸枣叶内的A、B物质在270mm处有吸收高峰。

枣树发病后,树势迅速衰弱而引起根部腐烂,感病品种(如圆红枣)可在1―3年内全株死亡,而耐病品种或抗病品种则可维持5年左右。

此外,用作砧木的酸枣也能受侵发病。

病原枣疯病的病原物究竟是什么?至今尚未完全确定。

国外Ciccarme(1957)及Martyn(1968)曾先后命名为枣树病毒(Zlzyphusvirus)和枣树丛枝病毒(ZizyphusWitchesbroomVirus)。

枣树管理经验:枣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枣树管理经验:枣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枣树管理经验:枣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枣疯病怎么治?枣疯病的病原是什么?枣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有哪些?患枣疯病的枣树俗称“公枣树”。

枣疯病是由类菌质体侵染而成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而且发生普遍,长期以来都是枣树的一大“劲敌”。

“公枣树”的典型病状是由花器退化、芽的异常萌发和枝条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枝叶丛生及嫩叶弱小黄化。

在病树的枝干、花果、根上均可表现相应的病状,发病时间则比较集中,一般在6月上旬;6月以后也有发病,但为数甚少。

发病进程很快,一旦发病整株枣树很快全疯,当年即丧失结果能力。

一般幼树在发病的当年即从根部腐烂而枯死,大树也只需2~3年。

果园管理差、土层薄,土壤肥力不足、树势衰弱的枣树发病多,反之发病少;碱性土壤发病较少,酸性土壤发病较多;枣树品种不同,发病率也不同:圆红枣、南京枣、石南枣等发病率高,圆枣、麻车袋枣、七月蜡、酸枣、长江枣等的发病率则较低。

近年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公枣树”,在对初发病的枣树及时剪除疯枝的基础上,若再配合采用往树干注射土霉素药液的“打针法”,可达到显著的防效。

该法不但简便易行,而且成本低。

在此,小编就给朋友们介绍一下具体的方法。

1、先用木工手摇钻或尖锐的粗铁丝在树干基部或中、下部两侧无节疤处各钻孔一个,深达骨心。

两孔的垂直距离10~20厘米;再用高压注射器注射一万单位的土霉素药液。

2、具体用药量根据树干周长而定:周长30厘米以上的枣树,用药300~400毫升; 40厘米以上者为500~700毫升; 50厘米以上者为800~1000毫升; 60厘米以上者为1200~1500毫升。

3、一万单位土霉素液的配制方法是取土霉素碱35克加溶媒液350毫升,再加水3000毫升。

4、溶媒液的配制:量取化学钝盐酸45毫升,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即成。

枣疯病防治技术

枣疯病防治技术

枣疯病防治技术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病原为植原体,得病后枝、花、叶、果、根均有害状表现,丛枝是最明显的症状。

得病后产量急剧下降,直至整株死亡,给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

防治技术比较成功的经验如下:1、建园时,要选择抗病品种。

繁殖时选择无病的母株,嫁接时选择抗病品种做砧木,从无病壮龄母株上剪接穗。

外地引进时要严格检疫,发现病株应及时处理。

2、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3、对生长衰弱、结果少的重病树要彻底砍伐,及时烧毁以杜绝病原。

如果发病轻,用除病枝、断根、环锯的方法进行防治。

⑴除病枝:一般在秋分前后进行,因为此时病原体大都集中于病枝部位,对植株上的大小病枝,全部从基部剪除。

⑵断根:春季进行。

即在树冠下开环形沟切断侧根,以此切断病原物的运输途径,防止病原上传。

环形沟挖开后不要立刻回土,1月后往沟内灌水、施肥,而后再回土。

一般沟深30-40厘米。

⑶环锯:在冬季进行。

在距地面30厘米处开始环锯,深达木质部,每隔30厘米锯1圈。

一般病株锯1-3圈,严重的锯5-6圈。

4、防治传染昆虫4月下旬喷洒40%了乐斯本的1000~1200倍,防治中华拟菱纹叶蝉的初龄幼虫;5月中下旬喷洒5000倍的10%菊酯类农药防治中国拟菱纹叶蝉的第1代若虫和凹缘拟菱纹叶蝉。

6月下旬喷洒40%了乐斯本的1000~1200倍,防治第1代成虫。

7月下旬喷洒2000倍20%的速灭杀丁,9月采果后喷杀灭菊酯,消灭传染昆虫。

5、药物防治⑴早春树液流动前,在距地面50-80厘米处树干钻孔,深达木质部,塞入蘸有0.1%四环素的棉花,用塑料薄膜包好。

每株钻孔2-3个。

10月再施药1次。

⑵夏季,在树干基部钻孔,每株钻3-4个,每株注0.1%的土霉素400毫升,对发病轻的病株有一定疗效。

淮北地区枣疯病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淮北地区枣疯病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淮北地区枣疯病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淮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枣产区,枣树是当地农民们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近年来,淮北地区枣树上出现了一种疾病,称为枣疯病,给枣树的种植和产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就淮北地区枣疯病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枣疯病的发生危害枣疯病是由真菌侵染枣树引起的一种疾病,枣疯病的发病因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气候、土壤、病原菌、枣树品种等多种因素。

一般来说,高温、高湿的环境是枣疯病的发生条件,而淮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正好符合了枣疯病的发生要求,因此该病在当地蔓延迅速,严重危害了当地的枣树种植业。

枣疯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枣树叶片受害:患病的枣树叶片出现大片褐化、黄化、干枯等现象,影响光合作用,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生理代谢。

2. 枣果受害:患病的枣树果实通常表现为变小、变形、腐烂等现象,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3. 自然传播:枣疯病病原菌主要通过气溶孢子传播,受害的枣树会释放大量气溶孢子,通过风力等自然条件传播到周围健康的枣树上,枣疯病的传播速度较快。

二、枣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和防治枣疯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下面就淮北地区枣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作一介绍。

1. 选择抗病品种考虑到淮北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枣疯病的发生,农民们在种植枣树时应该选择抗枣疯病的枣树品种,这是预防枣疯病的一项最基本措施。

通过培育出耐病性强、适应性好的新品种,可以有效减轻枣疯病对枣树种植业的危害。

2. 清园除草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杂草,减少病害菌的滋生地,防止病害的扩散传播。

3. 增强树体抵抗力积极施肥、灌溉、修剪,提高枣树树体的抗病能力。

4. 合理施肥及时施足生长期追肥,增强枣树的抗病能力。

5. 合理灌溉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增加空气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6. 化学防治病害初期,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要注意选择有效成分低毒性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淮北地区枣疯病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淮北地区枣疯病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淮北地区枣疯病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枣疯病是由主要寄生于枣树上的真菌半棒孢(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一种病害。

主要危害枣树果实,使果实变软、腐烂,降低果实品质和市场价值。

枣疯病的发生与气温、湿度、果实密度、树龄、果实受伤等多种因素相关。

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害易发生;果实密度、营养状况差等也会使枣树易受感染。

综合防治枣疯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病害预防正确的枣树保护措施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

在栽种枣树时要选用病害少、优质的苗木,对于已经患病的枣树要及时移栽;适量施用有机肥料,保持树的健康生长;及时修剪枝条和清除残枝落叶,减少病菌的存留。

2.病害监测及时发现患病枣树并对其进行处理是防治的重要环节。

及时巡查枣园,发现枣疯病病果就要立即采摘销毁。

对于有病树梢或有病果集中的树,应及时进行修剪和消毒处理。

3.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较严重情况下,可以进行化学防治。

选用氨基酸盐、蒟蒻酸盐、丙二醇、乙醇、橙皮素等杀菌剂进行喷洒处理,做好安全操作。

但需要强调的是,长期大量的使用化学防治剂不仅不利于环境保护还可能导致病菌抗药性的增强,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采用绿色无公害的防治方法。

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经济实用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热水灭菌、手摘患病果实、紫外线灯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枣疯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对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广受欢迎。

综上所述,防治枣疯病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选用绿色无公害的防治方法,加强病害预防和监测,坚持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控制枣疯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枣的产量和品质,为果农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枣疯病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枣疯病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枣疯病 一般 先在 部分 枝条 和根 蘖 上表现 症 状 , 而 后渐 次扩展 至全 树 , 但也 有整 株 同时 发病 的 。主 要侵 害枣树 和 酸枣树 , 一般 于 开花 后表 现 明显症 状 。症状 主要表 现 为枝条 丛 生 、 片黄 化和 花 器退化 。发 病枝 叶 条 上 的腋芽 大量 发 生 ,形 成丛 生枝 。丛生枝 条 纤细 , 节间短, 叶片 小 , 冬季 不 易脱落 。发病 晚 的枝条 尚能 结果 , 枝 上枣果 大 小差异 很 大 , 色 不齐 、 脸 状绿 病 着 花
1 症 状特 点
式进 行传 播 , 过 春季 嫁接 或 叶蝉传染 的树当年就 可 通
能发病 , 夏 秋传 染 的枣树 要 到第 2年 以后才表现 症 状, 潜育 期最 短 2 - 0d 最长 可达 2年 。 5 3 , 41 昆虫传 病 叶蝉是传 播枣 疯病 的主要媒 介 昆虫 , . 中华拟菱 纹 叶蝉 ( si n iecies ur v 、 Hi mo od hn ni An f e ) h s i
树 上吸取 汁液 后 , 转移 到健康 树上 取食 , 再 将枣疯 病 植 原体传 入健 康枣 树 , 导致 健树 染病 。凹缘 菱纹 叶蝉
虽不 能经 卵将 病毒 传至 子代源自, 但它 一旦摄 入枣疯病 植 斑、 小而狭变为锥形或果面有疣状凸起, 有的病果干
缩 或变 黑脱 落 。病 枝上 叶 片 出现黄 绿相 间 的斑 , 出 或 现 叶 肉变黄 , 叶脉仍绿 , 而后整 叶逐渐变 黄 , 叶缘 上卷 ,
河北果树 HE E R I S 2 1 () B IF U T 0 6 1
枣疯病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乔 改梅 谢树岭 衡 雪梅 , ,
(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4 15 ; 1 5 402河南省鹿 邑 县张店 乡农技站 )

如何根治枣疯病

如何根治枣疯病

如何根治枣疯病枣疯病使叶片病变,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

花后长出的叶片比较狭小,具明脉,翠绿色,易焦枯。

有时在叶背面主脉上再长出一小的明脉叶片,呈鼠耳状,那枣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对患病树的疯枝及早锯除,既可减少侵染源,又可治愈或延缓发病。

将病树连根清除,可在原地补栽健苗;选用具有枣仁的抗病枣品种作为砧木,种植尜尜枣、马牙枣、北京白枣等抗病品种。

注意加强枣园肥水管理,及时清除枣园杂草,促使枣树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大家知道如何根治枣疯病?1、彻底铲除重病树和病根蘖苗,及时剪除病枝枣疯病病株是传病之源。

加之枣树发病后不久即会遍及全株,失去结果能力,要及早彻底铲除病株,并将大根一起刨干净,以免再生病蘖苗。

对小疯枝应在树液向根部回流之前,阻止类菌源体随树体养分下流,要从大分枝基部砍断或环剥。

连续处理2-3年,可基本控制枣疯病的发生。

2、培育无病壮苗应在无病的枣园中采取接穗、接芽或分根繁殖,以培育无病苗木。

苗圃中一旦发现病苗,应立即拔掉。

3、选用抗病品种和砧木注意发现和利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的酸枣和具有枣仁的大枣品种作砧木,以培育抗病品种。

这是防治枣疯的根本措施。

4、用根蘖苗栽植时,应严格挑选避免采用根蘖苗就地繁殖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子株和母株同根,容易造成病害蔓延。

5、药物治疗对发病轻的枣树,用四环素族药物治疗,每年施药2次,第一次于早春树液流动前,在病株主干50-80厘米处,沿干周钻孔3排、或环割,深达木质部,用塑料布包严,同时修除病枝。

也可于夏季在病树干四周,钻孔4个,深达木质部,插入塑料曲颈瓶(河南农大植保系设计),用蜡封严钻孔,10余小时后,药液即被吸收,病枝渐渐枯焦,疗效与施药带相似。

此法简便,且药液不易流失。

6、清除杂草及野生灌木,及时防治各种叶蝉类虫媒6月初至9月下旬,防治各种虫媒。

7、加强枣园管理注意加强水肥管理,对土质条件差的要进行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料,穴施土壤免深耕处理剂200克/667米2,穴施“保得“土壤生物菌接种剂250--300克/667米2,疏松土壤、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

枣疯病的症状及防治

枣疯病的症状及防治

案例三:某品种的抗病性研究
研究目的
为了探究某品种枣树的抗病性, 为今后培育抗病性更强的品种提
供理论依据。
实验设计
选取了多个不同品种的枣树,分 别接种枣疯病菌,观察其发病情
况。
结果分析
经过对比实验发现,该品种的枣 树对枣疯病的抗病性较强,具有
较高的适应性。
06
研究展望与未来趋势
研究进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状
国内研究
技术创新
加强技术创新,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防治效 果和效率。
生态防治
注重生态防治,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理念,探索更加 环保和可持续的防治途径。
THANKS
感谢观看
我国对枣疯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 来国内研究者对枣疯病的病原、病理及 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 要的研究成果。
VS
国外研究
国外对枣疯病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近年来 也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枣疯病的 病因、病理及防治等方面的问题。
未来趋势与挑战
深入研究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枣疯病的病原、病理及分子机制等方面 的问题,为防治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
05
枣疯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果园的枣疯病防治
症状识别
在某果园中,部分枣树出 现了叶片黄化、花朵萎蔫 、果实萎缩等症状,经过 诊断确认是枣疯病。
传播途径
该果园的枣疯病主要是由 昆虫传播,其中以某几种 蚜虫为传播媒介。
防治措施
采取了定期喷洒农药、清 除病株、加强果园管理等 措施,有效控制了病情的 扩散。
案例二:某地区枣疯病的综合治理
病情背景
某地区枣树种植面积广泛,但近 年来枣疯病在该地区爆发,给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树枣疯病的防治措施
内容提要: 枣树枣疯病又叫扫帚病、火龙病,是一种枣树上发生的毁灭性比较,发病是先从枝叶上出现症状,
在扩展在全株,那么枣疯病具体有哪些症状呢?该

枣树枣疯病又叫扫帚病、火龙病,是一种枣树上发生的毁灭性比较,发病是先从枝叶上出现症状,在扩展在全
株,那么枣疯病具体有哪些症状呢?该如何防治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枣疯病危害症状
1、根部发病是会萌发大量的不定芽,,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病根皮
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2、枝干发病是主芽和副芽同时会萌芽形成发育枝,而且枝叶丛生,叶片黄化,叶缘上卷,叶片硬而脆且暗淡
无光。新枝上芽可多次萌发,形成细弱、节间短、叶片小而黄的丛生枝。

3、叶片发病,开花后长出的病叶狭长,具有暗脉,淡绿色,容易焦枯,有时在叶背中脉上又长出1个很小的
暗脉片,似鼠耳形。

4、花器发病会出现返祖现象,花梗、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退化成细弱的枝、叶等营养器管。
二、发病规律
枣疯病的病原在发芽时由下向上运行,枝条停止生长后由上往下运行,往往会引起全株发病,期发病流行和品
种以及管理有关。因为不同的品种间抗病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有些品种发病率高,另外土壤干旱瘠薄,肥水条
件差,管理粗放,加之病虫害严重和树势衰弱的枣园,也往往会流行枣疯病。
三、防治措施
要及时清理疯枝,铲除无经济价值的病株,种植时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做嫁接砧木,同时加强园间管理,增施
碱性肥和农家肥。发病初期能手摇钻在病树根茎部钻孔,于春季枣树萌芽期或10月间,每株病树滴注浓度0.1%的
四环素药液500毫升。或者在树干基部或中下部无疤节处两侧各钻1个孔,深达髓心,两孔垂直距离10~20厘米,
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含1万单位的土霉素药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