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甘蓝养分吸收、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
氮肥施用对紫甘蓝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氮肥施用对紫甘蓝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摘要为探索氮肥不同总量、不同时期施用对紫甘蓝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2012—2013年在贵州省江口县开展紫甘蓝氮肥调控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为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4∶6∶10,氮肥基追比为3∶7时产量最高,达到43 050 kg/hm2,产投比为3.47。
关键词紫甘蓝;氮肥;生长发育;产量;影响紫甘蓝俗称紫包菜,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中的一个变种,因其外叶和叶球都呈紫红色,又名红甘蓝。
紫甘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U,因其种植效益较普通甘蓝高,而逐渐为农村广大菜农接受,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特种蔬菜[1-3]。
本试验旨在平衡施用磷、钾肥的前提下,通过氮肥总量控肥和氮肥分期调控肥效试验,探讨栽培过程中氮肥对紫甘蓝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掌握氮肥的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时期,为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提高紫甘蓝生产科技水平和肥料利用率,建立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设在贵州省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边江组一农户责任地,黄泥土,中等土壤肥力,pH值为5.8,含有机质22.1 g/kg、碱解氮112.0 mg/kg、速效磷15.4 mg/kg、速效钾35.0 mg/kg,海拔420 m,前茬作物为蔬菜。
供试作物为紫甘蓝,品种为紫丹,肥料为46.4%尿素、12%过磷酸钙、50%硫酸钾、复合肥(13-6-6)。
1.2 试验设计试验设置6个处理,具体见表1。
各小区磷钾肥施用量相同,钾肥40%作基肥,60%作追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入。
常规施肥区复合肥按基肥450 kg/hm2、追肥300 kg/hm2,尿素追肥施375 kg/hm2。
小区面积为18 m2(3 m×6 m),种植规格为37.5 cm×40.0 cm,密度为66 600 兜/hm2,采取随机排列[4-6],3次重复。
1.3 试验实施2012年9月12日育苗,2012年10月30日定植,2013年5月8日收获,试验地不施农家肥。
氮肥的施用量对羽衣甘蓝生长发育的影响

氮肥的施用量对羽衣甘蓝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以羽衣甘蓝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研究氮肥的施用量对羽衣甘蓝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氮肥处理对羽衣甘蓝的株高、茎粗、植株开展度,均无显著影响;而在0.1%~1.0%氮肥处理范围内,羽衣甘蓝的平均叶片数,随施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多。
关键词:羽衣甘蓝,氮肥,生长发育,影响羽衣甘蓝又名叶牡丹,因其具有独特的叶色、姿态、适应性强、养护简便等特点,可作为北方晚秋、初冬季城市绿化的理想补充观叶花卉,还可家庭盆植于屋顶花园、阳台、窗台观赏所以在百花凋零的冬季和早春,五彩缤纷的羽衣甘蓝,是布置露地花坛、花台及盆栽陈设美化时不可多得的优秀用材[1-2]。
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羽衣甘蓝栽培管理中的合理施用氮肥问题,以期寻找合理的氮肥施用量,以便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1材料与方法采用的羽衣甘蓝幼苗,以及所用土壤均由河南科技学院花房提供。
试验所用的氮肥为尿素,由济源市化肥厂提供。
试验采用单因素(N的用量)随机区组设计。
氮素使用水平设0.1%、0.5%、1.0%三个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每处理重复10次。
在栽培管理中除进行不同的氮肥处理外,其它农业栽培管理措施相同。
在莲座期对进行株高、茎粗、叶片数、植株开展度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现将在莲坐期所测得到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开展度的值见表1。
表1 氮肥的施用量对羽衣甘蓝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生长发育指标氮肥处理浓度CK0.1%0.5% 1.0%株高(cm) 茎粗(cm) 叶片数(片) 开展度(cm)4.390.472210.711.684.710.445011.411.694.470.460211.511.454.190.494412.711.582.1 氮肥的施用量对羽衣甘蓝株高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以0.1%处理的株高为最高,以1%处理的株高为最低。
在0.1%~1.0%处理范围植株高度随着施氮肥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氮肥用量及添加剂对甘蓝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氮肥用量及添加剂对甘蓝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陆文龙;潘洁;郑鹤龄;王德芳【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同一氮肥用量不同施肥时期及氮肥添加剂对甘蓝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的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氮肥用量(30 kg/667m2),不同施用时期对甘蓝产量的影响不大;氮肥添加剂对甘蓝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不同添加剂对甘蓝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甘蓝硝酸盐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同一氮肥用量,不同施肥时期对甘蓝硝酸盐含量基本没有影响;氮肥添加剂能明显降低甘蓝硝酸盐含量,不同添加剂对甘蓝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年(卷),期】2003(009)004【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甘蓝;氮肥;添加剂;产量;硝酸盐【作者】陆文龙;潘洁;郑鹤龄;王德芳【作者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天津市土壤肥料研究所,天津,300192;天津市土壤肥料研究所,天津,300192;天津市土壤肥料研究所,天津,3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3.1氮素营养对于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片面追求高产,使得大量甚至过量施用氮肥在生产中十分常见,不合理的施用已使天津地区的蔬菜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1,2],同时使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超标[3]。
笔者以甘蓝为研究对象,研究氮肥用量、氮肥添加剂对其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
1.1 供试材料甘蓝品种为京选8398。
氮肥调节剂T1,T2为本课题研制,主要成分为硝化抑制剂及微量元素等。
1.2 试验设计试验在西青区当城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进行,小区面积10m2。
除施肥外,处理和对照的栽培管理(如灌溉时期、灌溉量、病虫害防治等)均相同。
在甘蓝成熟期取样,测定其硝酸盐含量,同时测定各处理产量,3次重复。
氮肥用量试验:氮肥用量设5个处理分别为12,15,30,35,40 kg/667m2,代号为处理1,2,3,4,5。
甘蓝施钾高产优质

甘蓝施钾高产优质
1.甘蓝施钾效应甘蓝是叶菜类,通常只施氮肥,限制甘蓝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近年试验结果表明,亩施氮素20公斤以内,甘蓝产量与施氮肥用量正相关,当亩施氮素超过20公斤后,产量增加不显著。
而在亩施氮素10~20公斤范围内,如果配施10~20公斤钾肥,则甘蓝产量在施钾量增加而显著提高,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甘蓝体内NO3-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不施氮肥区甘蓝体内NO3-含量为96毫克/公斤,施20公斤氮素甘蓝体内NO3-含量则上升到286毫克/公斤,比亩施10公斤氮素提高15%。
而增施钾肥不仅能有效降低甘蓝体内NO3-含量,而且还可提高甘蓝体内Vc的含量。
亩施氮素10公斤条件下,配施钾10公斤,甘蓝体内NO3-含量为278毫克/公斤,而配施钾15~20公斤,则甘蓝体内NO3-含量分别下降到240毫克/公斤和226毫克/公斤,亩施10公斤钾甘蓝体内NO3-含量分别比亩施15公斤、20公斤钾高12%和23%。
亩施钾15公斤甘蓝体内Vc含量为109.92毫克/公斤,分别比对照和施钾10公斤高出16%和21%。
2.甘蓝施钾技术在土壤含速效钾100毫克/公斤左右条件,亩施氮素10~20公斤的基础上,配施钾10~15公斤为宜。
氮肥25%作基肥,50%追肥,25%结球肥,钾肥则
50%作基肥,另50%为追肥。
施氮对甘蓝型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施氮对甘蓝型冬油菜产量的影响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
油菜单产偏低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油菜总产提高的瓶颈问题。
挖掘油菜产量潜力,探索油菜高产新途径, 实现产量新突破一直是油菜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提高油菜单位面积产量依靠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进步,但在某种程度上改进栽培技术的增产作用更大。
油菜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
油菜根系发达,吸收土壤矿物养分能力较强,对肥料利用率较高。
油菜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以氮、磷、钾三要素需求量最大,微量硼也是油菜容易缺乏和反应敏感的元素。
在所有必需营养元素中,氮是限制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首要因素。
它对改善油菜品质也有明显作用。
氮是植物器官中蛋白质、叶绿素及许多重要有机物的组成部分,在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会增加,而氮肥利用率会降低,最终导致经济效益降低。
同时,氮素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会因其化学组成不一样而不同。
此外,不同的氮肥施用时期和施肥方法对油菜产量影响较大。
1.氮素与油菜产量形成油菜叶、茎、角果是在油菜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建成的,都是有效的光合器官。
油菜光合生理的特点表现在光合器官的更替上。
叶是抽薹前的唯一光合器官,叶面积从零逐渐增大,盛花期达到最大值,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器官的生长和器官内贮藏物质的积累。
抽薹后,随茎的生长,茎成为油菜的第二光合器官。
开花后,角果发育形成,随着叶逐步衰老死亡,角果皮面积迅速增长,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光合器官,光合产物直接供角果自身的生长和籽粒充实,开花后形成的角果皮是主要光合器官[1]。
甘蓝型冬油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冬油菜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籽粒产量,其次是含油量。
冬油菜的产量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主要取决于遗传、环境因素和农艺措施,也依赖于它们之间的互作[2] (Sidlauskas and Bernotas,2003) 。
一种作物的产量潜力也就是理论上可以达到的最高产量只有在其具备合适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才能实现。
氮素施用对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氮素施用对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民对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部门之一,牧草的生长和利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氮素作为植物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对牧草的生产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氮素施用对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一、氮素施用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氮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合理施用氮素可以促进牧草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产量。
首先,氮素是植物合成蛋白质的基础,它参与了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氨基酸合成和转运,直接影响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光合效率。
适度的氮素施用可以增加牧草的叶面积和光合作用量,进而提高光合产物的合成速率,促进牧草的养分积累和生物量增加。
其次,氮素还可以调节牧草的根系生长和分布,增加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
适量的氮素施用可以增加牧草根系的表面积和根毛数量,扩大了牧草的营养吸收面积,提高了根系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
这意味着牧草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土壤中的氮源,从而增加了植物体内氮素的含量,促进了牧草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然而,过量的氮素施用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并非线性增加,反而可能对牧草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过量的氮素施用会导致土壤中氮素的累积,超过牧草的吸收能力,进而导致土壤中氮素的淋失和流失,形成氮素的环境污染。
同时,过量的氮素会引发盐分积累和土壤酸化等问题,影响牧草的生长环境,从而抑制牧草的生长和产量的增加。
二、氮素施用对牧草质量的影响除了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氮素施用还直接影响牧草的质量。
适量的氮素施用可以提高牧草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
氮素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元素,合理施用氮素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积累,提高牧草的蛋白质含量和饲料价值。
因此,在畜牧业中,合理施用氮素可以提高牧草的饲用价值,满足牲畜对高蛋白质饲料的需求。
然而,过量的氮素施用也会对牧草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过量的氮素施用会导致牧草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同时降低牧草中的矿物质含量和营养物质的平衡。
甘蓝需肥规律

甘蓝需肥规律甘蓝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甘蓝的种植过程中,肥料的施用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甘蓝需肥的规律。
甘蓝的需肥量与生长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甘蓝的生长初期,由于植株较小,对养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少。
此时,施肥量应适量,以避免肥料过多造成根系烧伤或者茎叶过于茂盛而影响果实的生长。
随着生长的进行,甘蓝的植株逐渐生长壮大,对养分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此时,应适量增加施肥量,以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
在甘蓝的结果期,植株的养分需求达到最高峰,此时应增加施肥量,以保证甘蓝的产量和品质。
甘蓝的需肥量还与土壤的肥力有关。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供养能力的大小。
如果土壤肥力较高,则甘蓝的需肥量相对较少;如果土壤肥力较低,则甘蓝的需肥量相对较高。
因此,在甘蓝的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确定施肥量,以满足甘蓝的生长需求。
甘蓝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甘蓝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
氮素是甘蓝生长所必需的主要养分之一,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绿叶的形成。
磷素是甘蓝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之一,可以促进植株的根系发育和果实的形成。
钾素是甘蓝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之一,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和耐寒性。
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配置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比例,以满足甘蓝的生长需求。
甘蓝的需肥量还与种植密度有关。
种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甘蓝植株的数量。
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之间竞争养分,影响甘蓝的生长发育,需肥量相对较高;种植密度过小会导致养分浪费和土壤利用率低下,需肥量相对较少。
因此,在甘蓝的种植过程中,应根据甘蓝的品种和生长特点,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甘蓝的需肥规律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
在甘蓝的种植过程中,应根据甘蓝的生长期、土壤肥力、营养元素需求、种植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施肥量,以保证甘蓝的生长和发育。
不同施氮量对甘蓝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肥用 尿 素 ( 6 ) N 4 % ,磷 肥 用 过 磷 酸 钙 ( PO
1% ) 2 ,钾 肥用 氯化钾 ( 0 ) K O6 % 。1 2 试验 设计 .
h m ,成为 当地 农业 经 济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生 产 中
氮对结球甘蓝的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施 N 1 2 g67m 效果较好,氮肥效应方程为 多 5~ 0k/6 =
8 . 7.4 3 9+ 8 7 x一2 3 x ;且施 氮量 与硝 酸盐含 量呈 正相关 。 .4
关键词 :结球甘 蓝 ;氮肥 ;产量 ;硝酸 盐 长乐市 地处 福建省 省会 城 市福 州 市 近郊 ,近 年
表 2 施 用 生 物 肥 的 经 济 效 益 分 析
作者简介 :高小华 , ,15 男 9 5年生 ,高级农艺师。
3 . % ,一级 果率 占 2 . % ,分 别 比增 1 . 03 97 19和 3 5 .
个百分 点 。品质 显著改 善 ,可溶性 固形物 比增 0 2 .8
个 百分点 ,糖度 较高 ,酸 甜适 中 ,汁 多 易化 渣 。施
前 茬为双 季 常规 早 稻 ,耕 层 0~2 m 有 机 质 含 量 0c
1. k 、 73 / g 全氮 10 / g g .9gk 、碱解氮 13 gk 、速 0 / g m 效 磷 4 gk 、速 效 钾 8 gk ,p 值 59 7m /g 2m /g H . 。氮
收稿 日期 :2 0 0 2 0 7— 7— 5
用 生物 肥处理 的果实 外观 明显 好 于 清水 对 照 ,表皮 光滑 ,油胞细 腻均 匀 ,无 凹凸感 ,光泽 度高 ,整个 果实转 色均匀 ,成 熟一致 ,转色 较 对 照早 ,可 提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增 加 NH 。 。 一 N 比例 可 以减 少氮 淋失 , 降低 氮 素 对 水体 的污 染 程度 。张 富仓 等口 叫发 现 调 节 适 宜 的氮 素 形 态 比
例, 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品质提高以及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 。李会合 ] 认为降低营养液 中 N O 。一 N 比例 , 增
加 NH 一 N 比例可 提 高莴 笋 ( L a c t u c a s a t i v a v a r .a n g u s t a t a ) 全氮 含量 , 对 全磷 和全钾 的影 响不 一 致 。但是 目前
响 。梁 飞等Ⅲ研 究 表 明 , 追施 氮肥 能够 促进盐 地碱 蓬 ( S u a e d a s a l s a ) 对盐 渍土 的生 物修 复 , 降低 土 壤 中 的 N a 。 。 浓 度及 其危 害 。刘青林 等 认 为适宜 施氮 量 ( 2 2 1 k g N/ h m ) 显 著增 加春 小 麦 ( T r i t i c u m a e s t i v u m) 籽 粒 产量 , 从 而 有 利于水 分 利用效 率 的提高 。刘 朝巍 等 发 现通 过适 宜 的施 氮方 式 , 也 即底 肥 +拔 节 +穗 肥 ( 磷 钾肥 作 基 肥 , 尿 素折 合纯 氮 1 8 0 k g / h m。 拔节 期追 施 和纯氮 5 0 k g / h m。 大 口期 追 施 ) 的施 肥方 式 可 以改 善 宽 窄行 交 替 种植 模 式 玉米( Z e a ma y s ) 的光合效 率 、 减少 漏光 损失 、 延缓 叶片 衰老 , 最终 达到 玉米 稳产甚 至 高产 的效果 。 经 典 的植物 矿质 营养学 说认 为 , 土壤微 生 物 降 解氨 基 态 氮 为植 物 可直 接 利 用 的 NO。 。 。 N 和 NH 一 N, 植 物 吸收利 用后 重新 形成 氨基态 氮 , 而氮 素形 态不 同 , 对 植物 生理 代 谢过 程 影 响则 不 同 , 从 而对 植 物 生长 产 生 不 同 的 效 应 。R e d d y等 。 认 为 大多 数作物 NO。 一 N 与 NH 。 。 一 N 配合施 用 较 单独 施 用 效果 好 , 其 最 佳 配 比 随作 物生 育 期不 同而 不 同 。杨 月英 等 和邱孝 煊 等 研究 表 明 , 氮 肥用 量 与蔬 菜 体 内硝 酸 盐 含量 呈 显 著正 相关 。艾 绍英 等 利 用 N示 踪技 术研 究 了 NO。 一 N 与 NH ’ 。 一 N对 蔬菜体 内的硝 酸盐积 累 的影 响 , 发现 增加 NH 一 N 的 比例 有 利 于降低 蔬 菜 中的硝 酸盐积 累量 ; NO 一 N 被 吸收后 根 际 p H值升高 , 易 导致 铁 和其他 微 量 元 素供 应 不 足 , 适
NO 一 N: NH 一 N 处 于 3: 7 ~ 5: 5范 围 内时 促 进 增 产 的效 果 较 好 , 比率 为 5: 5时 最 佳 。 单 施 NO。 一 N 易 增 加 甘蓝叶球硝酸盐含量 , 减少 V c 含量 ; N( ) 。 N: NH 一 N 处 于 3: 7 ~ 7: 3范 围 内 可 降 低 硝 酸 盐 含 量 , 获得 较 高 的 可溶性糖含量 , 其 中 以 N( ) 。一 N: NH 一 N 为 5:5时 效 果 最 好 ; 铵态氮 肥 ( 包括 酰胺 态氮肥 ) 有 利 于甘蓝 叶片 中 Vc 含 量 的 提 高 。总 之 , 与 单 一 氮肥 形 态 相 比 , 当 NO 一 N :NH N 处 于 3: 7 ~ 7: 3范 围 内 时 甘 蓝 易 获 得 高 产 和 较 好 的 品质 , 其 中 N( ) 。 一N : NH 一 N 为 5: 5 是 最 佳 比例 。 关键词 : 甘蓝 ; NO3 N; NH N; 养分吸收 ; 产量 ; 品 质
6 8 76
草 业 学 报
A CTA PR AT A( : UI TU RA E SI NI CA
第2 2 卷
第 6 期
2 O 1 3年 1 2月
Vo L 2 2, No . 6
氮 素 形 态及 配 比对 甘蓝 养分 吸收 、 产 量 以及 品质 的影 响
响 变 化 不 一 致 。NO N: NH 一 N处 于 3: 7 ~ 7: 3范 围 内有 利 于 提 高 甘 蓝 外 叶 、 叶球 和根 系 的氮 、 磷和钾含量 , 同 时 提 高 甘 蓝 叶 片 的 光 合 作 用 。N( ) 。 N 与 NH N 配 施 处 理 的增 产 率 显 著 大 于 单 一 氮 肥 形 态 的 处 理 , 其中
中 图分 类 号 : ¥ 6 3 5 . 0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5 7 5 9 ( 2 0 1 3 ) 0 6 0 0 6 8 — 0 9
D0l : 1 0 . 1 1 6 8 6 / c y x b 2 0 1 3 0 6 0 9
氮素 是植 物体 内许 多重要 有 机化合 物 的组成 成分 , 对 植物 生命 活 动 以及 作 物产 量 和 品质 均有 极 其重 要 的影
牛振 明, 张Βιβλιοθήκη 国斌 , 刘赵 帆 , 贾豪 语 , 郁 继 华
( 甘肃 农 业 大 学 农 学 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摘要 : 采 用 田 间试 验 , 研 究 了 氮 素 形 态 及 配 比对 春 茬 甘 蓝 生 长 、 光合作用 、 养分 吸收利用 、 品质 和 产 量 的影 响 。 结 果 表明 , NH N 和 NO。 一N :NH N 为 3:7 处 理明显促进 甘蓝茎粗 的增加 ; 叶 片 发 生 数 则 以 NH N 处 理 F 相 对 较 多 。铵 态 氮 有 利 于 促 进 甘 蓝 不 同器 官 中氮 含 量 的 提 高 , 硝态氮 有利于 钾含量 的提高 , 但 磷 含 量 受 氮 源 的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