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案例投资的税收筹划案例

合集下载

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税收筹划案例分析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税收筹划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

合理的税收筹划不仅可以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确保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税收筹划的实践应用。

案例一:企业所得税筹划某制造企业 A 公司,年度营业收入为 5000 万元,营业成本为 3000 万元,期间费用为 1000 万元,税前利润为 1000 万元。

该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

在进行税收筹划前,A 公司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1000×25% =250 万元。

为了降低税负,A 公司采取了以下筹划措施:1、加大研发投入:A 公司投入 500 万元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并成功申请到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根据相关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 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经过调整,A 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变为 500 万元(1000 500),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500×15% = 75 万元,相比之前节省了 175 万元。

2、合理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A 公司对新购置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提前扣除折旧费用,减少了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通过以上税收筹划措施,A 公司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负,增加了企业的净利润,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案例二:个人所得税筹划_____是一位高级管理人员,年薪为 150 万元。

在未进行税收筹划前,按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_____需要缴纳较高的个人所得税。

为了降低税负,_____采取了以下筹划措施:1、合理分配工资与年终奖:经过计算,将一部分年薪作为年终奖发放,利用年终奖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整体税负。

2、利用税收优惠政策:_____积极参加公益捐赠活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_____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税负,增加了实际收入。

税收筹划真实案例分析

税收筹划真实案例分析

税收筹划真实案例分析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税收筹划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企业可以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降低税负,增加企业利润。

以下是几个真实的税收筹划案例分析,以供参考。

案例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某科技公司在研发新产品时,面临较高的研发成本。

为了减轻税负,公司决定利用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通过将研发费用合理归集,并按照政策规定进行加计扣除,公司成功降低了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了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案例二:优化资产配置一家制造企业拥有多处房产和设备。

为了降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负担,企业对资产进行了重新评估和配置。

通过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并将所得资金投资于税收优惠地区或项目,企业实现了税负的优化。

案例三:跨国税收筹划一家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为了合理规避国际税收,公司通过合法的转移定价策略,将利润转移到税率较低的国家。

同时,公司还利用各国的税收协定,避免了双重征税,从而有效降低了整体税负。

案例四:利用税收抵免政策一家环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根据国家对环保企业的税收抵免政策,企业成功申请了税收抵免,减少了应纳税额。

案例五:合理安排收入确认时间一家服务型企业在年底前有大量未确认的收入。

为了推迟税款的缴纳,企业合理安排了收入确认的时间,将部分收入推迟到下一年度确认。

这样,企业可以在当年度享受较低的税率,而在下一年度按照新的税率缴纳税款。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税法规定,进行合理规划。

同时,税收筹划也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税收筹划经典案例

税收筹划经典案例

税收筹划经典案例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经营效益。

在实践中,有许多经典的税收筹划案例,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经典的税收筹划案例,探讨税收筹划的原则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案例一,跨境投资税收筹划。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子公司,但由于税收政策的不同,导致其在中国和其他国家都需要缴纳大量的税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公司进行了跨境投资税收筹划。

首先,该公司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税收政策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比较,找出了双重征税和避免双重征税的相关规定。

然后,该公司通过合理的资金结构安排和利润转移定价,有效地降低了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税负,实现了跨境投资的税收优化。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跨境投资税收筹划需要充分了解各国的税收政策,合理利用双重征税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的规定,通过资金结构安排和利润转移定价等方式,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经营效益。

案例二,企业重组税收筹划。

某企业在进行重组时,面临着巨大的税收压力。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成本,该企业进行了企业重组税收筹划。

首先,该企业对重组前后的税收成本进行了详细的测算和比较,找出了最优的重组方案。

然后,该企业通过合理的资产置换和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了重组过程中的税收优化,大大降低了税收成本。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企业重组税收筹划需要充分测算和比较不同重组方案的税收成本,通过合理的资产置换和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重组过程中的税收优化,降低企业的税负。

案例三,个人所得税筹划。

某高收入个人在面临巨额个人所得税时,进行了个人所得税筹划。

首先,该个人对个人所得税的法律规定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找出了个人所得税优惠和减免的相关规定。

然后,该个人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和财产转让等方式,有效地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个人所得税筹划需要充分了解个人所得税的法律规定,合理利用个人所得税优惠和减免的相关规定,通过收入分配和财产转让等方式,降低个人的税负。

第1章案例投资的税收筹划案例

第1章案例投资的税收筹划案例
权是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 力的行为,其转让价格不仅仅是由资产价值 决定的,与企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 的行为完全不同。” l 因此,转让企业产权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 征收范围,不应缴纳营业税。达兴公司不需 缴纳营业税。 l (2)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免征;
第1章案例投资的税收筹划案例
• (3)土地增值税: • 按财税[1995]48号通知第一条的规定, • 对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 • 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
l 方案二: l 由于此烂尾楼地理位置较好, l 经协商将“烂尾楼”按8000万
元直接出售给当地某房地产开 发企业。
第1章案例投资的税收筹划案例
l 方案三:
l共同投资一个大型零售商场。
l 母公司为其偿还债务,
l 并约定以商场利润分红向母公司 偿还借款。
扣除项目指取得土
0 增值额30%
地使用权所支付 的金额;开发土
地的成本、费用;
新建房及配套设
施的成本、费用
5%
增值额 40%-扣除 或旧房及建筑物
项目金额5%
的评估价格;与
转让房地产有关
的税金; 财政部
规定的其他扣除
项目。
15%
增值额50%-扣除项 目金额15%
35%
增值额60%-扣除项 目金额35%
第1章案例投资的税收筹划案例
l (5) l 净利润 l =4550-4550-227.5—22.75 l =-250.25(万元) l 所以也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1章案例投资的税收筹划案例
l 在方案一条件下, l 房地产开发公司处理“烂尾楼” l -合计需缴各项税金250.25万元, l 实际亏损250.25万元。

税收筹划-第一章

税收筹划-第一章
2012-12-29 30 / 57
二、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三)税收筹划与偷税、欠税、 抗税、骗税、避税的区别 3.税收筹 划与抗税
抗税:以暴力或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 款的行为

抗税罪:只能由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负 有纳税、扣缴义务的自然人构成,单位不 能构成抗税罪。

二、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三)税收筹划与偷税、欠税、 抗税、骗税、避税的区别 4.税收筹 划与骗税
二、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国内外观点
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在《税 务代理实务》中也指出:纳税筹划是指纳 税人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当 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方案时,为实现 最小合理纳税而进行设计和运筹。
二、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税收筹划概念 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 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 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 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 缴税和递延缴纳目标的一系列谋 划活动。
用性支出一次性在所得税前扣除,加大当期费用 扣除的金额,则属于偷税行为。
2012-12-29
28 / 57
二、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三)税收筹划与偷税、欠税、 抗税、骗税、避税的区别

2.税收筹 划与欠税
欠税: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而发生的拖欠 税款的行为。 逃避追缴欠税罪: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 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税款的行为。应同 时具备的四个条件: 有欠税的事实存在 转移或隐匿财产 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 无法追缴的欠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
最初起源
一、税收筹划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外税收筹划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1959年欧洲税务联合会的

【MBA教学案例】“栖溪公馆”税收筹划案例(上)

【MBA教学案例】“栖溪公馆”税收筹划案例(上)

【MBA教学案例】“栖溪公馆”税收筹划案例(上)案例摘要:本案例以“栖溪公馆”项目的税收筹划为核心,揭示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税收筹划操作原理案例摘要:与方法,为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指南。

一、案例背景“栖溪公馆”项目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主要由高层和小高层住宅组成,在风格上将江南水乡和法式皇家园林结合在一起,是典型的居住用商品房开发项目。

它的投资商是浙江贝利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利集团”),而它是该集团2010年的重点开发项目。

“栖溪公馆”项目总用地面积681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0.71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0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68万平方米。

容积率2.5%,绿地率30.3%,建筑密度26.0%。

整个小区由11栋18层,2栋18层带11层、1栋15层、7栋11层的住宅组成,其中沿广济路和绿荫街商住楼的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位于小区中心的A14、A18楼一层设有物业用房。

项目全部建成后共有住宅1216套,预计居住总人口4 256人。

一期由10幢11~18层(小)高层建筑组成,主力户型80~140平方米,并于2010年6月开始预售。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

二、相关涉税问题分析在商品房的开发过程中,会涉及众多环节,如项目主体的确立、项目用地的取得、项目的施工建设、项目的销售以及项目的竣工清盘等。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在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会涉及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契税等十余个税种,由此,对于商品房开发中的税收筹划,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在项目开发前期,如何确立项目的开发主体,不仅能从税收筹划的角度为投资主体减轻税收负担,又能从全局角度出发为商品房开发的全过程服务?(2)开发商应当采取何种方式取得项目用地以减轻企业受让土地所需缴纳的高额的契税?(3)开发资金有着不同的筹措方式,相应地,税务处理方式也不同。

究竟何种方式最能产生节税效益?(4)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房地产项目建设周期长,往往分期开发,这会涉及开发成本的分摊、建筑合同的签订以及借款费用的处理等问题。

税筹参考案例:企业名下土地分块投资筹划

税筹参考案例:企业名下土地分块投资筹划

02
01
03
B公司、C公司与他人合作建 设厂房合计纳税237万元。
未来转让土地使用权合计纳 税9943万元。
04
05
以上合计纳税13094万元; 比客户方案节税20022.6万
元。
04
纳税筹划方案二纳税金额 计算
在现有架构基础上增设双层公司
01
甲、乙、丙出资若干元设立B公司,B公司收购A公司股权 。即甲、乙、丙全资持有B公司,B公司全资持有A公司。
03
未来土地增值后,若想转让100亩土地,有三种转让方式:第一,转让F公司股 权,第二,转让C公司,第三,同时转让C公司和F公司。
未来转让土地使用权
上述三种转让方式仅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及其附加、土地 增值税和契税。
凡是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相关企业要尽量将利润控制在300万元之内。100万元以 内的部分仅需要缴纳5%的企业所得税,1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的部分仅需要缴纳10%
在现有架构基础上增设双 层公司合计纳税2020万元

甲设立E公司收购C公司股 权合计纳税262万元。
未来转让土地使用权合计 纳税9943万元。
公司分立合计纳税0。
建设厂房收取租金合计纳 税237万元。
以上合计纳税12462万元 ,比客户方案节税20654.6
未来转让土地使用权
01
02
第二,转让C公司股权,持有 C公司股权就相当于持有了土 地的使用权及收益;第三, 同时转让C公司和D公司股权 ,同时拥有C公司和D公司股 权就相当于完整持有了土地
及地上建筑物的使用权。
上述三种转让方式仅需要缴 纳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不 需要缴纳增值税及其附加、
土地增值税和契税。

税务筹划第九版案例

税务筹划第九版案例

税务筹划第九版案例案例1:小王的税务筹划。

小王是一名自由职业者,每年的收入为10万元,他的家庭状况为独身,没有子女。

他的个人所得税应该如何规划?解决方案: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小王每年的纳税额应为:(10万-6万)*20%-555=3,445元。

为了减轻小王的税收负担,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参加商业保险:小王可以购买适当的商业保险,减少自己的纳税额,并为自己和家庭提供保障。

2.投资理财:小王可以将部分收入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使得收入增加的同时,税收也减少了。

3.资金分散:小王可以将收入分散到不同的银行账户、投资产品中,以分散风险、避免资金被冻结或被查封。

4.捐赠公益事业:小王可以通过捐赠公益事业来减轻个人所得税的负担,同时还可以为社会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通过以上措施,小王可以有效地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增加个人收入和家庭福利。

案例2:某公司的税务筹划。

某公司在一年中所得收益为500万,税前利润为300万元,公司合法遵守国家税收法规。

公司所需要缴纳的税金应当如何规划?解决方案:1.抵扣合法的费用:公司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减少应纳税额。

例如,计提合理的折旧费用,以降低税前利润。

2.分散利润分红:公司可以在多年内分散利润分配,减轻全年应纳税额的负担。

3.提前年底结转:公司可以在年底前结转预算,减少企业税负。

4.优化供应链:公司可以有效减少供应链和生产链中的成本和税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5.考虑并购重组:公司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减少税负,增加收益。

6.合法避税:公司可以合法地避免税收负担,例如投资于未来产业、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投资。

通过以上税务筹划方案,某公司可以有效地减轻税收负担,提高企业养活,增加收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企业所得税: 假设无其他调整项目
净利润= [8000-(3000+1000+550)-440-
708.75] ×(1-25%) =1725.94(万元) 注意:800不再加扣,550有所增加。
在方案二条件下, 公司处理“烂尾楼”合计需缴纳各项税金 =440+708.75+[8000-(3000+1000+550)
本案例,利息支也可分摊计算。 房地产开发费用 =(3000+1000)×5%+197.5 =397.5(万元) 可扣除的税金 =400+40=440(万元)
加计扣除项目:《实施细则》规定, 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可按地价款、
开发成本计算金额之和,加计20%的扣除。 加计扣除项目 =(3000+1000)×20%=800(万元) 可扣除项目 =3000+1000+397.5+440+800 =5637.5(万元)
(4)企业所得税税率25%。 假定无纳税调整项目, 企业转让不动产取得转让收益,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在本例中,由于按成本价转让, 故不会产生转让收益, 应纳税所得额(或会计利润)小于0。
(5) 净利润 =4550-4550-227.5—22.75 =-250.25(万元) 所以也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建设银行, 则房地产开发公司涉及什么税种呢?
(1)营业税税率5%, 营业税 =4550×5%=227.5(万元);
(2)城建税税率7%, 教育费附加税率3%, 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 =227.5×(7%+3%) =22.75(元);
(3)土地增值税: 公司土地开发成本为4550万元, 而转让价格也为4550万元, 没有产生土地增值税, 不存在缴纳土地增值税问题。
项目金额5%
的评估价格;与
转让房地产有关
的税金; 财政部
规定的其他扣除
项目。
15%
增值额50%-扣除项 目金额15%
35%
增值额60%-扣除项 目金额35%
超过20%的, 应就其全部增值额按规定计税。 由于增值率大于20%,故征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 =2362.5×30%=708.75(万元)
-440-708.75] ×25% =1724.06(万元) 房地产公司取得转让收益1725.94(万元)
方案三:
房地产开发公司将“烂尾楼”按市 场价格8000万元投资,
与另外一家子公司共同投资开办大 型综合性零售商场。
(1)营业税免征; 财税[2002]191号文件规定, 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 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 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不征收营业税。 (2)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免征;
税收筹划案例之 “烂尾楼”的处置
案例
某市达兴公司为一家房地产开发 公司,
系某集团企业的下属子公司, 于2006年在该市的繁华地段投资
兴建一座标准的普通住宅楼。
当土建工程和外装饰进行完毕, 进入内部设施安装的时候, 企业的资金供应出现了重大问题, 如果要将工程全部完工, 还需要再追加投资额1000万元。
土地增值额 =8000-5637.5=2362.5(万元) 增值率 =2362.5÷5637.5=41.911%, 按《实施细则》规定, 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 其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之和
20%的,予以免税。
档次 级 距
税率
速算扣 除系数
税额计算公式
说明
增值额未超过扣
1
除项目金额 30%
经中介方案一: 将“烂尾楼”转让给银行, 以抵偿所欠的债务, 经协商, 银行只愿意以成本价4550万元的
价格接受。
方案二:
由于此烂尾楼地理位置较好,
经协商将“烂尾楼”按8000万 元直接出售给当地某房地产开 发企业。
方案三:
将“烂尾楼”以8000万元的价 格作股份,与集团另外一家子公 司共同投资一个大型零售商场。
目前该在建的项目(住宅楼)因 为资金状况堪忧,已经停工,
母公司要求尽快处置该“烂尾 楼” 。同时有一笔5000万元的银 行贷款到期,
董事会准备将A项目变现,
企业财务资料显示, A项目的拿地成本为3000万元, 已经发生的房地产开发成本为1000
万元,
房地产开发费用550万元(其中可 分摊的利息支出197.5万元)。
50%的部分
增值额超过扣除
2
项目金额50%, 未超过100%
40%
的部分
增值额超过扣除
项目金额
3
100%,未超 50%
过200%的部

增值额超过扣除
4
项目金额
60%
200%的部分
扣除项目指取得土
0 增值额30%
地使用权所支付 的金额;开发土
地的成本、费用;
新建房及配套设
施的成本、费用
5%
增值额 40%-扣除 或旧房及建筑物
(3)土地增值税:
地价款=3000(万元)
房地产开发成本=1000(万元)
房地产开发费用:《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凡能够按转让房 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 允许据实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按商业银行 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
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按地价和开发成本 合计计算的金额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
相关政策
(3)土地增值税: 国税发[2006]187号)规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 -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
在方案一条件下, 房地产开发公司处理“烂尾楼” -合计需缴各项税金250.25万元, 实际亏损250.25万元。
方案二:
将“烂尾楼”按市场价8000万元直 接出售给当地某房地产开发企业。
房地产开发公司涉及各项税金如下: (1)营业税 =8000×5%=400(万元); (2)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 =400×(7%+3%)=40(元);
母公司为其偿还债务,
并约定以商场利润分红向母公司 偿还借款。
方案四: 以“烂尾楼”资产注册一家公司, 然后将这家公司以8000万元的价格
整体出售当地某房地产开发企业。
从税收筹划的角度来看, 以下四个方案税负分析如下:
方案一:
开发公司以成本价格4550万元转让 给建设银行,
以抵偿所欠的债务, 实际上就是将该“烂尾楼”以4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