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力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

一、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1、新中国电力工业背景(1949-1978)新中国电力工业是在传承解放前的“中共中央燃料工业处”的基础上起步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这个燃料工业处的基础上,组建了燃料工业部,管理全国的煤炭、石油和电力工业,但燃料工业部组建的初期,直接领导的仅有部分地区的电力工业,大部分电力工业由于建国初期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均由各地军事管理委员会领导和管理。

到1952年,全国的电力单位才被基本集中到燃料工业部管理,形成了垂直垄断、政企合一的电力工业管理体系。

图1为1952年时的全国电力工业的管理组织系统。

图1 1952年全国电力工业管理组织系统图1952年12月10日,根据中央财经委员会决定,燃料工业部决定,对电业管理总局进行改组,管辖范围由原来的华北、华东,扩大为全国,并先后成立华北、华东、中南电业管理局,管理地区电业基建和生产。

1953年月1日,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正式实行。

“一五”计划确定电力工业计划是,装机205万千瓦,期末(1957年)年发电量159亿千瓦时。

同时明确了“一五”电力建设方针:以建设火电(包括热电联产)为主,同时利用已有的资源条件,进行水力电站的建设,并大力地进行水力资源的勘测工作,为今后积极地开展水电建设准备条件。

1953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改水力发电工程局为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局下设8个部门,并组建水电试验所和东北、西南、华东水电工程局,以及中南勘测处及华北、西北水电工程筹备处。

1957年6月,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八大设计院正式成立。

1953年4月27日,我国第一台7.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吉林丰满电厂安装竣工。

丰满电厂位于第二松花江上,1937年开始兴建,二战后我国接管时容量13.25万千瓦。

作为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从1953年开始安装新机组,至1959年共安装6台,总容量达55.375万千瓦,为当时我国最大水电厂,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水电建设人才。

后扩建为百万千瓦电厂。

南网成立始末

南网成立始末

南网成立始末2014年11月21日,张思平退休,卸任深圳市委常委。

回顾其从政生涯,当地媒体喻其为“改革闯将”。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亦在微信中写道:深圳市委常委张思平今天退休了。

我和他相识是因为电力体制改革,他当时任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负责改革工作。

改革前广东省电力资产是属于广东省的地方资产,并不属于央企。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要将全国电网拆分成两个,以西电东送工程形成的云南、贵州经广西向用电大省广东送电形成了南方电网雏形。

但云、贵、广西电网资产属国家电力公司,三个省加起来也不及广东一个省的资产总量,所以在拟议中的南方电网,广东省电力资产占了近7成。

如果按原有资产股份,广东省应该是控股的,南方电网应该是广东省控股的地方企业。

但这对于央企的云、贵、广西电力部门是不能接受的,改革推进不下去。

作为广东省副秘书长的张思平是支持电改的,但立场当然会站在广东的角度考虑。

后来的结果是将云、贵、广西、广东、海南电力资产组成南方电网,收归成为了一个网,南方电网主要干部由中组部任命,广东省是“人财两空”。

最初张思平准备到南方电网任职,结果也落空了。

应该说在这场改革中广东省顾全大局,没有广东省的支持,电力体制改革是搞不下去的。

这期间我和张思平打了很多交道,成了朋友,我知道他心中的苦衷。

今天谈到电力体制改革,事非经过不知难。

许多不知道电改之难的人在夸夸其谈。

广东电改究竟历经哪些曲折?12月初,本报记者赴深圳采访张思平,还原当年电改始末。

在新电改方案进入最后冲刺的阶段,新一轮电改即将启动之际,我们编发此文,意在激励更多的人探索改革之路,勇当改革先锋。

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广东电改起步了中国能源报:站在今天,您如何评价广东电改的意义?张思平:2000年到2002年的广东电改为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发挥了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

我国电改最早在广东突破,没有广东的破题,不会有后来全国的电力体制改革。

因为广东电改打破了当时国家对电力体制改革意见分歧非常严重的局面。

广东电力发展历程

广东电力发展历程

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广东电力工业大致 经历了3个时期。
1950年~1952年为恢复生产、电力建设起步时期。
新建发电厂统一采用50Hz的机组,新架设 输电线路电压统一为13.2kV,高压配电线路电 压6.3kV,低压配电线路统一为220/380V,少数 为110V。 1952年2月17日,五仙门电厂3台共1.7 万 kW发电机组与西村发电厂并网运行,联成广州 电网,广东省电力系统开始形成。
同时,广东电网自动化、现代化水 平不断提高,省、市电网调度全部实 现遥测、遥信,部分实现遥调、遥控。 2001年底,广电集团公司有220kv 无人值班变电所18座、少人变电所20 座;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402座、少 人值班所62座,广州蓄能水电厂已实 现无人值班,广东电网进入现代化发 展的轨道。
跨入新世纪的广东电力和广电 集团公司
2001年6月,广东省决定在全国率先实行 电力体制厂网分开改革,组建广东省广电集团 有限公司和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01年底,广东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 3341.36万KW。(含西电280万KW、蓄能发电 240万KW、核电180万KW)。拥有110kv及以 上变电所911座,,其中500KV变电所1 0座, 输电线路27260km 。
1953~1965年为“水火并举”、农村电网大发 展,电力工业初步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广东电力工业纳入了计划经济 的轨道,基本做到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电力增 长速度高于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1958年,广东省电业局成立。 1961年,改名为广东省水利电力厅。 1964年10月,成立广东省电业管理局。 至此,广东省内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至汕 头、西至茂名、北至韶关的主要发、供电单位都 由省电力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电力工业逐步实行 集中管理,促进了全省电力发展和统一规划、统 一调度。

正确认识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一)广东电力市场的历史及现状

正确认识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一)广东电力市场的历史及现状

正确认识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一)广东电力市场的历史及现状正确认识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一)广东电力市场的历史及现状陈皓勇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李珠克广东明阳瑞华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引言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2015年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发改经体[2015]2752号),同时下发6大配套文件。

2015年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同意重庆市、广东省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的复函》(发改办经体[2015]3117号),重庆、广东成为首批售电侧改革试点。

2016年广东省电力市场改革全面展开,市场电量440亿千瓦时,其中3~9月完成集中竞争电量159.8亿千瓦时,占比36%。

一石激起千层浪,广东电力市场改革在全国电力行业带来强烈反响,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

2017年,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将进行较大的调整。

由于市场交易规则是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即将变局的关头,对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系列文章将秉持客观、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则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全面地介绍相关的微观经济学、博弈论、拍卖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实验经济学及人工智能仿真的理论与方法,以资市场设计者、监管者和市场主体参考。

(一)广东电力市场改革的历史及其演进广东电力市场化改革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的台山直接交易试点工作,由台山电厂与当地6家企业直接交易,年直接交易电量约2亿千瓦时。

2013年,按照国家部委和广东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创新了交易模式,扩大了交易规模。

2013年9月,广东省经信委发布《直接交易扩大试点工作方案》,直接交易扩大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启动首次双边协商,9-12月交易量22.43亿千瓦时,合约电量完成率为97.7%。

广东电网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广东电网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维普资讯
第 2期
李伟伟等 :基于受约束区优先处理的城市配网规划变电站选址方法
表 2 算例 结 果 比 较
1 9
方 法相 比较 ,该方 法 可 以有 效解 决受 约束 区所带 来 的种种 问题 ,具 有较 高 的实用性 。
参考文献 :
[ ]黄小铼 .中压配 电网规划研究I 1 - D] 广东:河海大学 ,2 0 . 05 [ 3周淙 .基于 GI - 2 S的配电 网规划智能 决策 支持 系统 及其算 法研 究[ .重庆:重庆大学 ,2 0 . D] 04 [ 3高炜欣 .罗先觉 .朱颖 贪心算 法结合 Ho f l - 3 pi d神经 网络优 e 化配 电变电站规划[] J .电网技 术 ,2 0 ,2 ( ) 3—7 . 0 4 8 7 :7 6 E 3王 成山.魏海洋 .肖峻 .变电站选址定容两阶段优化规划方法 4
划决策综合评 ̄ [3 l 'J .电力系统及其 自动化学报 ,20 - 05,1 ( ) 54 :
8 —8 3 8
作 者 简 介 :李 伟 伟 ( 9 2一 ) 男 。 江 西 樟 树 人 。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18 。
究 方 向 为 电 网规 划 、电 力 市 场及 其 相 关软 件 的 开 发 。
[ ]黄小铼 ,陈星莺 .基于 负荷转 移的 中压 配 电所综 合规划 [ ] 7 J.
电力 自动 化 设 备 ,2 0 .2 ( ) 2—6 . 0 5 5 4 :6 5
- [ 3余贻鑫,段 刚 .城市 电网规划 的认 知性质与 方法 [] 8 J .电力 系
统 自动 化 ,2 ( , 12 ) 7 1 0) 1 (5 :2 —3 .

电力 供 应水 平 实 现 了新 跨 越 。 调 最 高 负荷 3 . 7

关于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年度交易情况的通告

关于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年度交易情况的通告

关于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年度交易情况的通告尊敬的读者们:我荣幸地向您发布这篇关于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年度交易情况的通告。

本篇文章将为您提供全面、深入和广泛探讨的内容,帮助您充分理解今年广东电力市场的交易状况。

1. 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年度交易概述(广度)在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经历了一年的运行与发展。

广东电力市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力市场之一,其交易情况备受关注。

今年的交易概述将分以下几点进行详细说明。

1.1 交易量增长(主题文字-交易量)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交易量实现了较为显著的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的年度交易量比去年增长了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广东电力市场优化调整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的力度,为市场参与方提供了更加可靠、高效的交易平台。

1.2 能源结构调整(主题文字-能源结构)在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对能源结构进行了积极调整。

随着清洁能源的逐渐普及,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力量。

而对于传统能源,如煤炭和天然气发电,在广东电力市场的能源结构中占比有所下降。

2. 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交易深度解析(深度)年度交易的深度解析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市场的运行情况,让我们来对此进行讨论。

2.1 交易价格趋势(主题文字-交易价格)在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的交易价格呈现了一定的波动。

这主要是由于能源供需关系、天气因素以及电力市场监管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交易价格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上涨或下跌的趋势。

2.2 跨区域交易的发展(主题文字-跨区域交易)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的跨区域交易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

跨区域交易的增加主要得益于电网互联互通的优化,以及市场监管政策的支持。

这为广东电力市场增加了更多的交易机会,并优化了能源配置效率。

3. 对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交易情况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主题文字-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对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交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我对其发展趋势和前景表示乐观。

中国电力发展史范文

中国电力发展史范文

中国电力发展史范文中国电力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

当时,动力设备是由传统的人力、畜力和水力提供的,电力作为新兴能源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直到19世纪末,随着电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电力工业才开始逐渐崛起。

中国的电力发展真正起步于20世纪初。

1902年,天津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供电公司,天津电厂,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的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几年里,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相继成立了自己的电力公司。

这些公司都是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引进,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初期的支持。

1920年代初,中国电力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大规模的水电站建设开始在中国展开。

随着三峡和黄河等大型水电站的建成,中国的电力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

此外,这一时期还开始了电网的建设,将各地的电力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了电力的互通和共享。

开放以后,中国电力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加。

为满足这一需求,中国电力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升级和电网改造。

特别是在1990年代,中国电力工业经历了一次全面的,电力生产和供应逐渐实现了市场化。

21世纪初,中国电力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为此,中国电力工业着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领域。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电力工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电网规模居世界之首,电力供应能力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此外,中国的电力工业还在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总而言之,中国电力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辛劳的历程。

从最初的小规模供电公司到今天的全球电力巨头,中国电力工业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不断发展壮大。

未来,中国电力工业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电力 发展 故事

广东电力 发展 故事

广东,中国的经济大省,也是电力需求最旺盛的地区之一。

回顾广东电力的发展历程,仿佛打开了一个饱含汗水与智慧的历史画卷。

从XXXX年代初开始,广东的电力工业踏上了现代化的征程。

那时的广东,面临着电力供应紧缺的严峻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一座座火电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广东的经济腾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进入XXXX年,广东开始意识到单一的火力发电模式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于是决定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

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在广东悄然兴起。

特别是在核电领域,广东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技术实力,逐渐成为了中国的核电重镇。

与此同时,广东也没有忽视传统火电厂的升级改造。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火电厂的排放逐渐减少,效率大幅提升,为广东的蓝天白云贡献了一份力量。

进入新时代,广东电力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广东电力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努力实现电力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这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为广东的能源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回顾广东电力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行业的崛起,更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奋斗与坚持。

面对未来,广东电力将继续秉持创新、绿色、智能的发展理念,为广东的经济繁荣和中国的能源安全贡献更多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电网已形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 500KV主干内环网为中心,向东西南三冀 辐射,通过“两交一直”500KV线路与广 西、贵州和云南电网互联,通过4回400KV 核电专线与香港中华电力系统互联,通过2 回110KV线路向澳门地区供电,还通过 110KV向湘南、赣南供电,大大提高了供 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1966~1978年,全省共建成发电装机容量 206.8万kW(水电132万kW,火电74.8万kW)。 至1978年末,全省建成35kV及以上公用变 电所277座、容量392.9万kVA,输电线路总长 9556km(220kV线路1263km,110kV线路 3072km)。全省累计发电装机258.45万kW, 其中水电155.98万kW、火电102.47万kW,水 火比例失调是导致广东电力再度紧张的重要原 因之一。 1978年,广东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各省 (市)的第9位,人均装机容量50W。
1953~1965年为“水火并举”、农村电网大发 展,电力工业初步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广东电力工业纳入了计划经济 的轨道,基本做到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电力增 长速度高于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1958年,广东省电业局成立。 1961年,改名为广东省水利电力厅。 1964年10月,成立广东省电业管理局。 至此,广东省内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至汕 头、西至茂名、北至韶关的主要发、供电单位都 由省电力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电力工业逐步实行 集中管理,促进了全省电力发展和统一规划、统 一调度。
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广东电力工业大致 经历了3个时期。
1950年~1952年为恢复生产、电力建设起步时期。
新建发电厂统一采用50Hz的机组,新架设 输电线路电压统一为13.2kV,高压配电线路电 压6.3kV,低压配电线路统一为220/380V,少数 为110V。 1952年2月17日,五仙门电厂3台共1.7 万 kW发电机组与西村发电厂并网运行,联成广州 电网,广东省电力系统开始形成。
1938年10月,日本军队侵占广东, 广东电力工业遭受严重摧残。广东电力 经过多年艰难折的发展电,全省仍未形 成统一电网。 到1949年,全省发电设备容量仅5.8 万KW,年发电量1.399亿KHW,分别居 全国各省市的第10位和第11位,人均装 机容量和人均发电量分别为1.84W和 4.43KWH,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稍多 一点。
跨入新世纪的广东电力和广电 集团公司
2001年6月,广东省决定在全国率先实行 电力体制厂网分开改革,组建广东省广电集团 有限公司和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01年底,广东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 3341.36万KW。(含西电280万KW、蓄能发电 240万KW、核电180万KW)。拥有110kv及以 上变电所911座,,其中500KV变电所1 0座, 输电线路27260km 。
广东电力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1979年广东开始向香港中华电力公司购电。 1985年广东和广西220KV联网,广东向广西 购电。 80年代初,香港商人投资建设沙角B厂,从 此拉开了外商投资中国电力的序幕。 1987年建成全省第一条沙角B厂—江门 500KV输变电工程。 1995年广东电力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均居全 国第一。分别建成大亚湾核电站、广州抽水蓄 能电站、沙角C厂等。
至2000年底,广东共有35kv及以上 电压等级线路37537km,公用变电所1237 座、变压器2140台、变压容、 覆盖全省的500kv网架。广东电网建成了 结构合理、供电安全、经济、可靠的强 大现代化电网。 2001年,广西天生桥至广州500KV 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广东电网系统形成 了我国第一个交直流并列运行系统。
1966~1978年为克服困难、电力建设稳步发展 时期。
这期间广东电力工业顶住了“文革”中的巨 大压力,排除干扰,在动乱中艰难发展。建成潭 岭、南水、长湖、枫树坝等4座中型水电站,新建 黄埔电厂和扩建韶关、茂名电厂等一批高温、高 压火电机组,同时建成一批110、220kV输变电工 程。 珠江电网与韶关电网联成珠韶电网,珠韶电 网与茂湛电网联成广东电网,梅县电网联入广东 电网,广东电力工业得到了新的发展。
同时,广东电网自动化、现代化水 平不断提高,省、市电网调度全部实 现遥测、遥信,部分实现遥调、遥控。 2001年底,广电集团公司有220kv 无人值班变电所18座、少人变电所20 座;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402座、少 人值班所62座,广州蓄能水电厂已实 现无人值班,广东电网进入现代化发 展的轨道。
广东电力发展历程
历史沿革 广东电力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跨入新世纪的广东电力和广电集团公司
历史沿革
广东有电始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当时两广总 督张之洞外购进发电机,在广州总督府衙门安装发电, 供电灯照明。 1890年,旅美华商人开办广州电灯公司,安装美 国产100马力(73.6kW)柴油发电机2台,供商店和公 共场所照明,是中国民族资本最早经营的电灯公司, 比中国第一家英办的上海电气公司晚8年,与世界最早 使用弧光灯的法国巴黎火车站电厂相差15 年。 到清朝末的1911年,全省有广州、汕头两家电灯 公司,发电装机容量共1300k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