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发展史与技术简介

合集下载

电线电缆发展史的历程

电线电缆发展史的历程

电线电缆发展史的历程历史对于后人不仅仅是一种追忆,更重要的是在了解中得到启迪:只有不断创新,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历史已经证明,电线电缆产品的发展是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的,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会推动社会某一领域的突变。

一、发现“电”可沿金属线传输(1800年前)公元前500年,希腊泰勒斯发现摩擦生电。

1729年,英国人格雷发现“电”可以沿金属线传输,人类有了“导体”的概念。

1740年,法国的德札古利埃规定了导体与绝缘的定义。

1744年,德国人温克勒用电线把放电火花传输到远距离,宣告了电线的诞生。

1752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并用电线接地,这是电线的首次实用化。

1799年,意大利人伏特发明电池,获得了持续电流。

二、“电报机”的发明推动了电报电缆的研发、应用(1875年前)十九世纪初,丹麦的奥斯特、英国的法拉第、德国的欧姆、美国的亨利等大批欧美物理学家不断发现和创立了现代电学、电磁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为今后的电力、信息传输打开了闸门。

1833年,高斯和韦伯制成了第一部电磁指针电报机,用于1公里长的线路上,用了6年。

1835年,美国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促进了通信电缆的发展。

1839年,库克、惠斯登在伦敦建成了第一条21公里长的电报线路。

1841年纽约港敷设了橡皮绝缘的海底电报电缆。

1851年,英国敷设了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

此后,欧美各国竞相发展;二三十年间,电报电缆几乎遍连各国的主要大城市。

至1920年,英国建成了连接英联邦各国、环绕世界的电报电缆网,引发了美、日等国敷设海底电报电缆的高潮。

1871年,英国大东公司在中国上海与日本长崎之间敷设了橡皮绝缘海底电报电缆。

三、线缆产品在三大领域遍地开花(1980年前)(一)电磁线1、1875年,美国人亨利取得了第一个绝缘漆和纤维专利。

美国GE公司在1902年制成醋酸纤维漆包线;1909年制成油性漆包线;1925年制成聚乙烯醇缩甲醛线;1938年发明了缩醛漆包线;1954年发明了聚酯漆包线。

电线电缆发展历程

电线电缆发展历程

电线电缆发展历程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 2010-8-12 15:28:07 我要投稿历史对于后人不仅仅是一种追忆,更重要的是在了解中得到启迪:只有不断创新,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历史已经证明,电线电缆产品的发展是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的,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会推动社会某一领域的突变。

一、发现“电”可沿金属线传输(1800年前)公元前500年,希腊泰勒斯发现摩擦生电。

1729年,英国人格雷发现“电”可以沿金属线传输,人类有了“导体”的概念。

1740年,法国的德札古利埃规定了导体与绝缘的定义。

1744年,德国人温克勒用电线把放电火花传输到远距离,宣告了电线的诞生。

1752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并用电线接地,这是电线的首次实用化。

1799年,意大利人伏特发明电池,获得了持续电流。

二、“电报机”的发明推动了电报电缆的研发、应用(1875年前)十九世纪初,丹麦的奥斯特、英国的法拉第、德国的欧姆、美国的亨利等大批欧美物理学家不断发现和创立了现代电学、电磁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为今后的电力、信息传输打开了闸门。

1833年,高斯和韦伯制成了第一部电磁指针电报机,用于1公里长的线路上,用了6年。

1835年,美国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促进了通信电缆的发展。

1839年,库克、惠斯登在伦敦建成了第一条21公里长的电报线路。

1841年纽约港敷设了橡皮绝缘的海底电报电缆。

1851年,英国敷设了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

此后,欧美各国竞相发展;二三十年间,电报电缆几乎遍连各国的主要大城市。

至1920年,英国建成了连接英联邦各国、环绕世界的电报电缆网,引发了美、日等国敷设海底电报电缆的高潮。

1871年,英国大东公司在中国上海与日本长崎之间敷设了橡皮绝缘海底电报电缆。

三、线缆产品在三大领域遍地开花(1980年前)(一)电磁线1、1875年,美国人亨利取得了第一个绝缘漆和纤维专利。

美国GE公司在1902年制成醋酸纤维漆包线;1909年制成油性漆包线;1925年制成聚乙烯醇缩甲醛线;1938年发明了缩醛漆包线;1954年发明了聚酯漆包线。

电线电缆发展史

电线电缆发展史

电线电缆发展史一、1951-19571、建国初期,为满足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的迫切需要,为数不多的电线厂陆续生产了橡皮绝缘电线,橡套电缆,架空导线,油性漆包线,纱、丝包线等,1951年,6、6KV油性纸绝缘铅包电力电缆;1954年生产10KV级;1956年生产35KV级。

2、1951年,100对空气纸绝缘铅包电话电缆;1953年达1200对。

3、1952年,B级玻璃丝包线。

4、1953年,石油勘探测井电缆。

5、1954年,架空铜绞线。

6、1956年,纸浆绝缘铅包电话电缆。

7、1957年,60路纸绳绝缘高频对称长途通信电缆。

二、1958-1985(一)裸电线1、铜包钢线、热处理和非热处理型铅-镁-硅高强度铝合金导线。

2、330KV扩径钢芯铝绞线。

3、南京大跨越过江用铝包钢绞线。

4、500KV电站用1400m㎡软母线。

5、500KV镇江大跨越过江用钢芯铝包钢绞线。

6、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

7、自阻尼导线。

(二)电力电缆1、35KV以下不滴流油纸绝缘电力电缆。

2、高压充油电缆及附件。

3、1966年,66KV级充油电缆用于大连第二电厂。

4、1968年,110KV大长度充油电缆用于南京长江大桥下过江。

5、1973年,330KV充油电缆及附件用于刘家峡电站。

6、1976年,完成10~25KV蒸气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用于上海供电局。

7、100KV直流充油电缆用于舟山海峡。

8、500KV充油电缆及附件在辽锦线上试运行。

(三)通信电缆1、1961年,制成四管中同轴电缆。

2、1966年,制成300路小同轴电缆。

3、1972年,完成非充填式防潮层聚乙烯护套市内电话电缆和泡沫聚乙烯铁通用高低频综合对称电缆。

4、1978年,完成短波长松套层绞式光缆用于上海电话局,之后迅速发展各种结构的光缆。

5、1983年,完成10800路干线用中同轴电缆和3600路小同轴电缆。

(四)电磁线1、1959年,聚酯漆包线、缩醛漆包线。

2、1964年,无磁性漆包线。

电线电缆的发展历史

电线电缆的发展历史

电线电缆的发展历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线电缆是现代电力传输和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电线电缆的发展历史。

1. 早期的电线: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就开始利用铜制成的导线来进行电传输。

而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也开始使用青铜制成的电线来传送电力。

2. 电线的发展: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铅包覆的铅管来制作电线,用以传输电信号。

这种电线虽然成本较高,但在当时已经是相对先进的技术了。

3. 电缆的出现:到了19世纪中期,人们开始使用橡胶绝缘的电缆来传输电力。

这种电缆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绝缘效果,还能够减少电力传输时的损耗,大大提高了电力传输的效率。

5. 南华通信电缆:20世纪中期,中国南华通信电缆研发成功了中间距离通信电缆,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

这种电缆不仅价格便宜,还能够传输更长距离的通信信号,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通信业的发展。

6. 现代光缆:到了20世纪末,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光缆来传输电信号。

光缆不仅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而且还具有抗干扰性能强等特点,成为了当今电信网络的主要传输媒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线电缆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

从最初的铜导线到现代的光缆,电线电缆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科技的进步史。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电线电缆将继续不断进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电线电缆作为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基础设施,发挥着连接各种电器设备的重要作用。

它们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线电缆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最早的电线电缆是由铅包覆的铜线构成,用于传输电信号和电力。

这种简单的设计虽然效果显著,但也存在易损坏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线电缆的制造材料也得到了不断的升级,从铅包覆的铜线逐渐演变为各种合金材料、聚合物材料等。

1900年代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全面推进,电线电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浅谈电线电缆发展历程与应用

浅谈电线电缆发展历程与应用

2、电线电缆是量大面广、用途遍及所有领域的电工产品
电线电缆已广泛应用于一切社会活动、经济体系运转中所使用的设施、装备器村和电力或信息传输系统中;电线电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事实上,一切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研究、军事装备、建筑设施、现代农业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电线电缆产品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线电缆的使用和敷设密集程度会越来越高,人们对电缆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从而推动电缆产业依靠高新技术,开拓创新,加强产品的开发,调整产品结构,严把质量大关,逐步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追上发展步伐,迎合市场需求。
【中国电力电缆交易网】
在当今的社会中,电线电缆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对人类的生活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和城市,对于电力的需求极大,这样就离不开电线电缆的传输,可以说是用电设备的重要纽带。就好像曾经一位未来学专家曾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线(电线电缆)的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和说明电线电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电线电缆的发展与应用。
电线电缆发展:
自1836年世界上制造出第一根低电压的电力用电线(铜线外用橡皮带包绕)以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电线电缆已经发展成为用途广泛、品种繁多、门类齐全的一大产品类别。电线电缆是用来传输电力、传输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一大类电工产品。
电线和电缆并无严格的区分。一般将无绝缘的裸电线,或虽有绝缘但结构比较简单、直径比较细小、芯数少,性能要求不高的产品称为电线。电缆,一般是线芯绝缘后,多根绝缘线芯成缆带有屏蔽或无屏蔽护套的产品,电缆的性能要求项目较多、较高,如射频电缆虽然往往是单根,不是多芯,但是它性能要求高,确称为电缆。
3、电线电缆产品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性

电线电缆产品知识培训

电线电缆产品知识培训

四、电缆的制造
• 1、电线电缆的制造工艺有别于其他结构复杂的 电气产品的制造工艺。其加工方法可以简单的归 纳为:拉——包——绞。拉:拉制工艺是将粗的 导体拉成细的;包:包是绕包、挤包、涂包、编 包、纵包等多种工艺的总称,往往是用于绝缘的 加工和护套的制作;绞:绞是导线扭绞和绝缘线 芯绞合成缆,目的是保证足够的柔软性。
• ①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电线电缆中应用最早、最 广泛的绝缘材料。它可用作低压的电力电缆的绝缘材料, 也可用作电缆的护套。聚氯乙烯塑料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 基础的多成分混合材料,根据各种电力电缆的使用要求, 在其中配以各种类型的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特种用 途添加剂、着色剂等配合剂。
• ②聚乙烯(PE):聚乙烯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电气 性能优异,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在电线 电缆工业中被大量用于中、低压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 层。9%;

Tu-1 1号无氧铜 含量99.7%;

Tu-2 2号无氧铜 含量99.5%。
• 关于无氧铜的有关数据:
• 含氧量:0.003%;锌:0.003%
• 普通电解铜:
• 含氧量:0.029%(一号);
• 含氧量:0.06%(二号);
• 含锌量:0.005%。
• 铜的性能: • 比重:8.89g/cm; • 熔点:1084.5℃; • 电阻率:0.017241; • 抗拉强度:软:216-235 N/mm2,硬:363-
• 电力电缆导体芯数有单芯、二芯、三芯、四芯 和五芯共5种。
• 单芯电缆通常用于传送单相交流电、直流电, 也可在特殊场合使用(如高压电机引出线等), 一般中低压大截面的电力电缆和高压充油电缆 多为单芯。二芯电缆多用于传送单相交流电、 直流电。三芯电缆主要用于三相交流电网中, 在35KV及以下各种中、小截面的电缆线路中 得到广泛的应用。四芯和五芯电缆主要用于低 压配电线路。只有电压等级为1KV的电缆才有 二芯、四芯和五芯。

电缆发展经历

电缆发展经历

电缆发展经历了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聚氯乙烯(PVC)电缆、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聚乙烯(PE)电缆、乙丙橡胶(EPR)电缆等。

最初附件以油纸或油浸纱布为主要绝缘材料,外绝缘采用瓷或在金属壳体内充矿物油,并采用几何结构进行应力控制。

40年代后,PVC带材取代了油纸和油浸纱布作为增绕绝缘材料,还氧树脂取代了金属外壳,沥青也被应用作为新型的外绝缘填充物质,不过应力控制仍采用几何结构。

这一阶段的附件型式有尼龙户内、干包式、还氧树脂型、鼎足式铸铁(WD 型)、鼎足式瓷外套、生铁盒(NS)终端和铅套式、铸铁式中间接头。

这个阶段的电缆附件体积大,重量沉,对安装人员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检修和维护较困难。

60、70年代至今,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等材料被运用在电力行业,给附件产品的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

期间相继开发出了热缩、预制和冷缩电缆附件,大大简化了施工工艺,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对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

并在应力控制和绝缘方面都相对可靠和理想些。

热缩电力电缆附件目前生产的厂家众多。

主要厂家有美国瑞凯,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长沪、吉林辐照所、深圳长圆、湖南长沙、四川绵阳、保定合力达等公司,热收缩是以热塑性聚合物为主的热缩材料先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产生交联,使聚合物的线性分子链变成交联网状结构。

而后将其结晶熔点以上扩张或变形至所需的合适形状及几何尺寸。

在保持其变形情况下冷却,材料处于半结晶状态使变形冻结而保持稳定的结构和尺寸。

在使用时只需将其加热到结晶熔点以上,交联网络分子间的内应力将使其恢复到扩张变形前的原始形状和尺寸。

缺点:1、不能在严禁动火的场所安装。

2、人为因素使其无法均匀加热而影响工艺质量。

3、某些厂生产的热缩管件的纵向收缩率和偏心率不符合要求。

4、热缩附件在常温下缺乏弹性,其密封基本上是依靠热溶胶实现,故当电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呼吸效应时,热缩附件不能同电缆一起变化,所以其密封性堪为担忧。

国内电缆发展历史

国内电缆发展历史

国内电缆发展历史
1 1897年,上海市区首次采用低压路灯电力电缆,开创了我国应用地下电力电缆输电的先河。

2 1951年,国产6kV油纸绝缘电力电缆问世。

(昆明电线厂)
3 1953年开始生产10kV油纸绝缘电力电缆。

4 1956年生产出35kV油纸绝缘电力电缆。

5 1969年我国第一条220kV充油电缆投入运行。

6 1970年330kV充油电缆投入运行。

7 1982年500kV充油电缆试运行。

8 1970年我国正式投产10 - 35kV交联电缆。

9 1985年广州、南京等城市引进110kV XLPE 电力电缆。

10 1985年以后,发电厂、变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先后引进220kV、330kV、500kV XLPE 电力电缆。

11 1990年第一条国产110kV XLPE电力电缆线路在首钢投入运行。

12 1996年国产220kV XLPE电力电缆通过技术鉴定。

13 2000年中期国产220kV电力电缆通过长期老化试验,(预鉴定试验)和产品鉴定,逐步推广应用。

今天,国内电力电缆制造技术、运行维护技术已与国际水平接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外护套
橡胶绝缘电缆
橡胶绝缘电缆又称为橡皮绝缘电缆,绝缘层为橡 胶加上各种配合剂,经过充分混炼后挤包在导电 线芯上,然后加温硫化而成。
主要用于发电厂、变电站和工厂企业内部的连线。 它柔软,易弯曲,有较好的电气性能和化学稳定 性。但耐电晕、耐臭氧、耐油性较差,一般仅适 用于低压和可曲度要求高的场合。
开始生产 油纸绝缘电缆
生产了第一条 66kV充油电缆
研制生产滴干型 油浸纸绝缘电缆
首条国产110kV XLPE 绝缘电缆线路
电力事业迅速发展, 逐步追赶发达国家研发水平
1990
新世纪
二.电力电缆技术简介
电 力 电 缆 典 型 结 构
1.导体 2.导体屏蔽 3.绝缘 4.绝缘屏蔽 5.金属屏蔽
6.护套
电缆导体一般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它与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 导体表面不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而导体屏蔽在导体和绝缘之间 提供一个光滑的界面,防止电场线集中而产生高应力点。此外,在 绝缘表面和护套接触处可能存在间隙,电缆弯曲时,绝缘表面易造 成裂纹,从而引起局部放电。在绝缘层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绝 缘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绝缘层有良好接触,与金属护套等电位, 可以避免在绝缘层与护套之间发生局部放电。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广大电力用户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对 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缆供电以其较高的可靠性优势, 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输电、配电、用电等领域。
电力电缆的主要特点
电力电缆是 用于传输和 分配大功率 电能的电缆
电力电缆线路
优点: ① 占地少。
缺点: ① 成本高。
② 送电可靠性高。 ② 电缆线路不
③ 不受外界影响。 ④ 不暴露目标,
易分支。 ③ 电缆故障测寻
适于战备。
与检修困难。
⑤ 电磁污染小。
④ 接头制作工艺
复杂。
因此,在城市人口稠密的地方,大型工厂、发电厂、交通拥挤地区 等要求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一般多采用电缆供电;对于跨度大 的过江、过河线路为了避免架空线路对船舶通航或无线电的干扰, 也多采用电缆。
② 介质损耗低。介质损耗太大容易引起电缆发热,加速绝缘老化,甚 至发生热击穿。因此要求绝缘层材料的介质损耗低。
③ 耐树枝放电、耐电晕及耐局部放电性能好。具有一定的柔软性能和 机械强度。
④ 使用寿命长,材料来源广,价格便宜。
电缆屏蔽层
电缆屏蔽层可以分为导体屏蔽、绝缘屏蔽和金属屏蔽。所谓“屏 蔽”实质上是一种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
XLPE

制造业由最初的低
同 轴

压电缆制造转向HV
电 缆

电 缆 甚 至 是 EHV 电
缆的制造。其中,
以美国、欧洲和日

本发展水平较高。


我国电缆研发起步
生 时
导 电
较晚,技术水平相


对落后,但进入新


世纪以后发展十分
迅速。
我国电缆的发展
1897 1951 1953 1966
1973
首次采用 路灯电缆 研制铅护套 纸绝缘电缆
③ 电站保护系统需导体屏蔽。此外铜带还具有优异的防雷特性。 ④ 正常情况下流过电容电流。短路时作为短路故障电流的回路。
电缆护层
为使电缆适应各种使用环境的要求,在电缆绝缘上施加电缆护层, 主要由内护层和外护层两部分组成。
① 外护层,保护内护层免受外界影响(受潮、腐蚀等)和机械损伤。 外护层一般由内衬层、铠装层和外被层三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加强 层(充油电缆特有的结构,直接包绕在内护层外,以增强其机械强 度)。
电力电缆发展史与技术简介
报告人:李春阳,付雨微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介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目录

电力电缆的发展史

电力电缆技术简介

超高压电力电缆
一.电力电缆的发展史
自从17世纪发明了电,人类与电结下不解之缘,为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以及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等各行各业的电气化,需要将电能从发电 厂通过电线电缆输送到用户,因此作为电力输送的桥梁——电缆,应 运而生。
Ferranti发 明同轴电 缆敷设于
伦敦
德国研制 首条分相 屏蔽电缆
出现了 首条压 纸电缆
乙丙橡胶 绝缘电力 电缆商业
化应用
电缆发展时间简史
涌现出交
联聚乙烯 (XLPE) 绝缘电缆
首次使用 中压XLPE
电缆
在US & Ca广泛 使用聚合 物护套
北美使用 超光滑导 体屏蔽中
压电缆
世界上首
条商业化 直流XLPE
2012年海底电缆输电工程现状
海缆总长度 (km) 输送容量 (MW)
22430 • 澳洲、亚洲和北美电网受地理条件 限制,尚未形成各国之间海缆输电 工程互联。
• 海湾阿拉伯地区海湾合作委员会成
员国,由七个国家电网互联。工程
10173
项目有沙特阿拉伯至埃及海底电缆 输电工程。
5762 4640
• 欧洲电网覆盖国家的国土面积较小 但工业高度发达,电网结构密集。
电缆发展时间简史
首条电缆 用来引爆 俄罗斯矿 山的矿石
爱迪生发 明黄麻沥 青绝缘电

德国开始 使用聚氯 乙烯电缆
意大利发 明了自容 式中空充
油电缆
首次使用
聚乙烯 (PE) 绝缘电缆
1812 1850 1880 1890 1903 1913 1917 1925 1942 1962
建立首条 海底电缆
③ 直流电缆多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虽然直流电缆线路中换流设备 价格较高,但输电距离超出一定范围后使用直流电缆成本更低。
④ 同样电压等级下,对于电缆绝缘而言,直流电场比交流电场更安全。 ⑤ 直流电缆与交流电缆绝缘结构设计原理有较大区别。
油纸绝缘电缆
是早期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电缆,
2
这类电缆以电缆油浸渍过的绝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总用电量逐年攀升, 我国电力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最新统计 快报,截至2013年底,我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达到12.5亿kW,其中, 水电2.8亿kW,火电8.65亿kW。预计至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约为7.5 万亿kWh,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5 亿kW。
工业 电缆
蓄电池
配电线 和电缆
柱上式 变压器
蓄电池
地下输电线
将电缆敷设在地下 用以传输电能。
66kV 电力 电缆
275kV
XLPE 绝缘 铝护套、
PVC 外护套 电缆
海底电缆
敷设在海底及河流水下,分海 底通讯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
66kV XLPE 绝缘 海底 电缆
500kV 充油 海底 电缆
抗腐蚀性 好

--重量较铜轻,不抗拉伸;
热膨胀系 16.6
23
--导电率较低;

--延伸系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铜。
电缆绝缘层
绝缘层的作用是隔绝导体,防止电流泄露。绝缘层的绝缘材料应具 备以下特性:
① 高击穿强度。电缆导电部分的相间距离及其对地距离很近,绝缘层 始终处于高电场中,所以要求电缆具有较高的击穿强度且绝缘性能 长期稳定。
实。 ③ 敷设过程中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度弯
曲。 ④ 电缆浸入沟道、隧道以及穿入子管
时,出入管口应封闭,一般用沥青 膏浇注。 ⑤ 敷设时,不宜交叉,应整齐排列, 并加以固定。
电缆附件安装现场
水力发 电厂
架空输电线
电网系统
铁路 电缆
能源发 电厂
海底 电缆
超高压变 电所
一次变电所
地下输 电线
配电所
蓄电池
1600 530 587
1718
1500 600
所以欧洲各国电网迫切需要实施电 能结构的优化配置,以实现电源结
构的互补和电量交换。目前欧洲是
海缆工程建设项目最多、规模最大
的区域。
海底电缆
• 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是1850年敷设的。中国的第一条海底电缆是 在1888年完成的,共有两条,一是福州川石岛与台湾沪尾(淡水) 之间,长约328km;另一条由台南安平通往澎湖,长约98km。
塑料绝缘电缆
塑料绝缘电缆是以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挤 包形成绝缘的电缆,常用的塑料种类包括: 聚乙烯、交联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 等。它是20世纪60年代后技术发展最快的 电缆。塑料电缆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周期 较短、敷设安装方便和耐化学腐蚀等优点。 但耐电晕和游离放电性能较差。
导体 塑料绝缘 内护套 钢带铠装
• 由于海底电缆工程被世界公认为复杂困难的大型工程,从环境探测 到海洋物理调查,以及电缆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都应用了复杂的 技术,因此海底电缆的制造厂家在世界上为数不多。主要有挪威、 丹麦、日本、加拿大、英、美、法等国,他们除制造外还提供敷设 安装技术。目前,我国应用的海底电缆还需要进口。
4
纸作为主绝缘,屏蔽层为半导电
纸。油纸绝缘电缆具有耐电强度
6
高、介电性能稳定、寿命长、热
稳定性好、材料来源丰富等优点。
7
但不适合高落差敷设、制造工艺
较为复杂、生产周期长、电缆附
4
件制造技术比较复杂。目前已经
2
1
鲜有生产和销售,正逐步被聚合
3
物绝缘电缆取代。
1 3
5
8 5
6 7 8
1.导体 2.绝缘 3.填料 4.浸渍纸 5.内护层 6.内衬层 7.铠装层 8.外护层
操作者
管道敷设
牵引线
工井
隧道敷设
张力计
孔洞
电缆
电力电缆用覆带
隧道
滚轮或覆带
孔洞 牵引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