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检查课件

合集下载

血管超声课件ppt课件

血管超声课件ppt课件
远端肢体放松后出现逆向血流的持续时间,单 位为秒(s)。
完整版课件
8
• 正常动脉 • 血管壁分三层结构: • 内膜——中等回声 • 中膜——低回声或无回声 • 外膜——强回声 • 内膜—中膜厚度<1mm,分叉处<1.2mm • 内壁光滑,有搏动性,彩色充盈,频谱包络光整。
• 动脉频谱特点:四肢动脉频谱呈三相波型;余动 脉频谱呈三峰二凹型,不同部位动脉流速和阻力 指数不同。
但动脉硬化是最常见原因。可发生在全身动脉的任何部位,在周 围动脉中,以四肢动脉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腹主动脉和颈动脉。
• 2、假性动脉瘤:壁由动脉内膜或周围纤维组织构成,瘤体内
为血凝块及机化物,但瘤腔仍与原动脉腔相通,创伤性动脉瘤多 数此类。
• 3、夹层动脉瘤:是动脉壁内膜和中膜断裂或撕裂后,在血流
冲击下,动脉中膜分离,形成两个腔,一个是动脉原有的腔叫真 腔,另一个是动脉壁分离后形成的假腔。真腔与假腔间的开口为 原发口,部分患者有继发破裂口。收缩期血液自真腔流入假腔, 舒张期血液自假腔流入真腔。
• 诊断要点:突然发病的肢体疼痛、苍白、发 凉、肢体感觉异常及相应的动脉搏动减弱或 消失。有心脏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史。彩超检 查显示动脉病变段血流束突然中断,栓塞近 端动脉无侧枝循环形成。
完整版课件
47
房颤引起的左腘动脉急性栓塞
完整版课件
48
腹主动脉下段急性栓塞
完整版课件
49
动脉瘤
• 1、真性动脉瘤:动脉壁局部异常扩张或膨大,其病因多种,
• 1 、细小动脉硬化 指细小动脉弥漫性增生病变,其发生与高血压
和糖尿病有关。
• 2、动脉中层硬化 又称门克贝格氏动脉硬化。病变主要累及中、
小型动脉

《血管外科》PPT课件(2024)

《血管外科》PPT课件(2024)

抗凝药物的副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的副 作用
扩血管药物的副作 用
降脂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 ,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 能并调整药物剂量。
2024/1/28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 出血等,需注意观察患 者症状并及时处理。
可能导致头痛、心悸等 ,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药物剂量或种类。
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肌痛等,需定期监测相 关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机械性治疗
通过机械装置对血管病变进行挤压、扩张或切割,如血管 成形术、斑块切除术等,适用于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37
08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024/1/28
38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2024/1/28
血管疾病复杂性和多样性
血管外科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需要不 断提高诊疗水平。
2024/1/28
静脉疾病
包括静脉曲张、静脉血栓 形成、静脉炎等。
淋巴管疾病
包括淋巴水肿、淋巴管炎 等。
5
诊疗方法及技术手段
诊断方法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和心电图等 辅助检查。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其中,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 治疗手段,包括血管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疼痛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等症状。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 CT等影像学检查。
8
药物治疗如降脂、降压 、降糖等,以及手术治 疗如动脉内膜切除术、 动脉搭桥术等。
动脉瘤
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如动脉瘤切除术、动脉瘤腔内修 复术等,以及介入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术等 。

脑血管CTA课件

脑血管CTA课件
5
(一)颈内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平面起于 颈总动脉,在视交叉外侧分出大脑 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 分段:
C1=颈段; C2=岩段; C3=破裂孔段; C4=海绵窦段; C5=床突段; C6=眼段; C7=交通段。
6
解剖变异
• C1颈段: 主要为起源异常;正常于3-5颈椎平面起至颈总动脉,此段无分支; 起源异常者包括: 高位、低位、起源于颈外动脉或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 CTA对诊断动静脉畸形和静脉畸形有重要价值,但是对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 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有限。
27
脑实质动静脉畸形
• 脑实质动静脉畸形是最常见的有症状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是一个异常血管的复 杂网状结构,由供血动脉、异常动静脉血管团和引流静脉三部分组成。90%发 生于幕上,多位于脑实质内,较少发生于颅后窝。无性别差异,发病高峰在 20-60岁。
38
CTA表现
• 1、CT平扫可显示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等继发征象。 • 2、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近段狭窄或闭塞,病变动脉管腔粗细不均,
管壁不光整。 • 3、脑底部不规则烟雾状毛细血管网,可来源于豆纹动脉、交通动脉的深支、
丘脑动脉及软脑膜血管。 • 4、侧支循环及代偿血管的形成。多来源于后循环及软脑膜动脉。 • 5.可并发动脉瘤。
• 6.少见部位动脉瘤 如小脑后下动脉瘤、脑动脉远端动脉瘤易漏诊;如果遇到 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但难以确定动脉瘤有无时,应该提醒患者进一步 检查,如DSA。
26
三、脑血管畸形
• 脑实质血管畸形是胚胎期脑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分类: • 动静脉畸形 • 海绵状血管瘤 • 毛细血管扩张症 • 静脉畸形
11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血管急诊和床旁超声检查PPT演示课件

血管急诊和床旁超声检查PPT演示课件
检查要迅速,一般超过5分钟 实事求是,能检查清楚部位写出来,查不清处
建议其他检查
2
诊断的方法
询问病史,抓住患者最主的症状和体征 有重点地进行超声检查,寻找证据,证
实最初的诊断或提出新的诊断,同时进行 鉴别诊断
3
床旁超声
接到临床传呼时一定立即回电话,告知临床 医生大概到达的时间;如不能立即到达,应 解释清原因,请临床医生理解
52
53
54
55
56
小腿静脉血栓、肌间静脉血栓、肌 间血肿
小腿静脉血栓:三对小腿静脉内血栓, 融栓
肌间静脉血栓:小腿肌肉间静脉血栓, 融栓
肌间血肿:肌肉间血肿,消炎
57
58
59
移植肾
观察测量大小、形特、回声 有无肾盂分离 肾周有无积液 CD、PD血流是否通畅、丰富,血
流指数正常,PI﹤1.8;RI﹤0.8
动脉
9
10
11
12
股浅动脉、腘动脉解剖
股浅动脉进入内收肌管,成为腘动脉 (PO)
腘动脉自膝后方穿过,多数分叉为胫前 动脉(AT)和胫腓干(TP)
13
14
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解剖
胫前动脉(AT)自起始部向前侧穿过骨 间膜,然后沿小腿前外侧沿伸至足
胫腓干长度不定,多数分叉为腓动脉 (Pe)和胫后动脉(PT)
急性血栓,14d内,亚急性(2d-6m)(大于 6m)定义不确定
急性血栓,内径明显增宽,低回声,亚急性 或慢性血栓内径正常或变细,回声较强,可 压缩性消失
CD血栓段血流信号消失或充盈缺损,挤压远 端肢体时栓塞近心端血流加速减弱或消失
PD栓塞远心端呈连续性波形,对Valsava运动 反应减弱或消失
床旁检查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要 态度和蔼,避免态度生冷。检查结束后,要 将患者身上的耦合剂擦干净,或嘱家属帮助 擦干净,并为患者盖好被子

心脑血管PPT课件

心脑血管PPT课件

药物治疗与方案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 栓形成。
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 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降压药物
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能够降低 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抗心衰药物
如利尿剂、ACE抑制剂等,能够改善心功能 ,缓解心衰症状。
非药物治疗与手术
生活方式的改变
03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与流程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症状、既往史、家族史等, 判断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化验、心电图等检查,以帮 助诊断心脑血管疾病。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 率、心脏听诊等,以发现心脑血管疾 病的迹象。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波、CT、MRI等,能够提供心 脑血管形态和功能的信息。
总结词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脏供血血管突然堵塞,导致心肌缺血、损伤或坏死的疾病。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需 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治疗主要包括再灌注治疗、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
案例二:高血压急症的处置与控制
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健康 的饮食、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心脑 血管疾病的发生。
疾病史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 疾病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年龄和性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女性进入更年期后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逐渐上升 。
02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心 血管健康。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ppt课件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ppt课件

胫前动静脉解剖及检查手法
穿小腿骨间膜至小腿前面,沿骨 间膜前面下降,在足背延续为足 背动脉。
起始段膝关节前外下方查找 下段在小腿下段前方偏外侧查找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足背动静脉解剖及检查手法
在足背靠内侧部位查找 显示不清的可由胫前动脉向下追 踪查找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Gain适当 harmonic(THI) 浅表部位血管可加(提高分辨率),深部取消 彩色多普勒调节: Freqency ↓ 彩色Gain↑ 调高至出现伪像再调低至伪像刚刚消失 二维图像Gain ↓ 否则影响血流显示 Scale(PRF) 根据所检查血管的血流速度适当 ↓ Filter适当调节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下肢静脉疾病
大隐静脉曲张及深静脉瓣返流
原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静脉内压力持 久增高、继发于血栓再通、静脉瓣缺如 瓦氏动作可见返流 大隐静脉及属支迂曲扩张可伴血栓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瓦氏动作(valsava ):深吸气后,憋住气,尽 力鼓起肚子---增加胸腹内压----静脉返流
患者脚尖支在床上或检查侧脚搭 在对侧的脚踝上 腘静脉位于腘动脉的后方 胫后动静脉上段是腘动静脉的直 接延续,可向下追查中段情况 胫后动静脉下段在内踝下方查找, 可向上追查中段情况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10825
急性血栓超声表现
深静脉管腔增宽,内有实质性回声,部分或全部占据 血管腔;急性期血栓为低回声,慢性期为较强回声。 探头加压时,管腔无消失。 病变处无彩色血流信号。 急性血栓三种类型: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通用课件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通用课件

特殊MRA图像解读
血管狭窄
在MRA图像上,血管狭窄表现为 管腔变窄,血流信号增强或不均 匀。狭窄程度可采用半定量方法 进行评估,如目测法、比率法等

血管扩张
在MRA图像上,血管扩张表现为 管腔扩大,血流信号增强。扩张 程度可通过测量血管直径或面积
进行评估。
血管壁病变
在MRA图像上,血管壁病变表现 为血管壁增厚、钙化或不规则, 血流信号减弱或增强。这些病变 可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
THANKS
03 MRA图像解读
CHAPTER
正常MRA图像解读
正常动脉
正常血管壁
在MRA图像上,正常的动脉表现为光 滑、连续的管状结构,边缘清楚,无 明显的狭窄或扩张。血流信号均匀, 无明显的充盈缺损或湍流。
正常的血管壁在MRA图像上表现为均 匀的低信号,无明显的增厚或钙化。
正常静脉
在MRA图像上,正常的静脉表现为管 状结构,通常比动脉略宽,血流信号 相对较弱,无明显的湍流或血栓形成 。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通用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MRA技术简介 • MRA检查流程 • MRA图像解读 • MRA的临床应用 • MRA的未来发展
01 MRA技术简介
CHAPTER
MRA的定义与原理
总结词
MR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评估血管结 构和血流状态。
肾动脉MRA
肾动脉MRA可以无创地评估肾动脉狭窄、闭塞等病变,为肾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重要根据。
肾动脉MRA可以清楚显示肾动脉的解剖结构,评估肾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预测 和判断肾功能不全的风险。
肾动脉MRA可用于评估肾动脉搭桥手术或肾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血管通畅情况,以 及肾动脉瘤栓塞术后的疗效。

脑血管病的DSA检查PPT课件

脑血管病的DSA检查PPT课件

DSA的检查方法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DSA表现
DSA表现与病理(1)
DSA表现与病理(2)
DSA表现与病理(3)
DSA表现与病理(4)
DSA表现与病理(5)
DSA表现与病理(6)
DSA表现与病理(7)
颈部粥样硬化狭窄伴随状况
DSA脑血管病检查意义
脑血管病的DSA检查
脑血管造影的适应症
脑血管造影的禁忌症




造影剂过敏 造影器材过敏 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 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全身感染未控制或穿刺部位局部感 染 未能控制的高血压 并发脑疝或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
脑血管造影的术前准备



了解病情及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 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和术中药物的准备 造影剂的准备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 各种手术器材的准备

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搏强弱的明显变化。
12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时,吸气时因胸腔负压增加, 肺循环容量必然有所增加,但 由于心室舒张受限,充盈减少, 体静脉回流不能相应增加,从 右室排入肺循环血量减少,从 肺静脉流入左室的血量减少, 左室搏出量下降,脉搏减弱。 呼气时胸腔内负压下降,从肺 静脉流入左室的血量又更增加, 脉搏再次出现。
检查内容:频率、节律、紧张度、强弱及波形 注意:两侧对比、上肢与下肢对比
4
频率
正常成人:60-100次/分,平均72次/分,儿童较快,90 次/分,婴幼儿达130次/分,老年人较慢,50-60次/分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精神情绪 增快:发热,贫血,疼痛,甲亢,心衰、休克、心肌炎 减慢:颅高压,阻塞性黄疸,病窦,Ⅱ°以上房室传导
18
血压的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法:将特制导管经皮穿刺置于主动脉内, 通过换能器读取数据
间接测量法:即袖带加压法 血压计:成人标准气袖宽约12cm,手擘过于粗大
或测大腿血压气袖增宽至20cm,儿童气袖宽9cm。
19
间接测量方法及步骤
1.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 采取仰卧位或坐位, 右上肢裸露并伸直轻度外展35°~40°,肱动脉、 血压计O刻度与右心房同一水平;
16
听诊
枪击音: 又称射枪音,用听诊器在股动脉或肱动脉处听
到的一种短促如同枪击的声音,呈“嗒--,嗒 --”声。 杜氏(Duroziez)双重杂音:
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股动脉上,稍加压力时听到 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出现的吹风样杂音,不连续。
17
血压检查
动脉血压简称血压 (Blood Pressure,BP)
超过头部,可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
亢、严重贫血
9
波形(二)
3.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见图e) 产生机理:交替脉系左室收缩力强弱交替的结果。 意义:早期识别左室衰竭敏感、重要的体征。见
于: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等
13
波形(四)
5.迟脉:见图c。见于:主动脉瓣狭窄 6.重搏脉:见图d。见于:伤寒、长期发热 7.脉搏消失:见于严重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
14
各种脉搏波形
15
听诊
静脉杂音:儿童右锁骨上窝听到连续性的“翁鸣 声”,属生理性的,门脉高压时,在曲张的静脉上 可听到连续性的“营营”声。
动脉杂音: 甲亢、动静脉瘘—连续性杂音 多发性动脉炎—SM 肾动脉狭窄—上腹部吹风样SM 腹主动脉狭窄—腹部SM
第六节
血管检查
1
视诊
手背浅静脉充盈情况
右心或用玻片 轻压病人口唇粘膜,看到红白交替,有节律性 的微血管搏动现象。
2
视诊
肝 - 颈静脉回流征 1.检查方法:半卧位。用右手掌按压受检者
右上腹肝区30~60秒,观察颈外静脉充盈。 2.结果判断:有颈静脉明显扩张或颈静脉充
检查者以食指、中指、环指置于桡动脉上, 以近端手指按压桡动脉,逐渐施压阻断动脉搏 动,此时所施的压力,即为脉搏的紧张度
7
强弱
决定于心输出量、脉压和周围血管阻力大 小
洪脉或跳脉:见于高热、甲亢、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细脉或丝脉:见于心衰、主动脉瓣狭窄、 休克
8
波形(一)
1.正常脉搏:见图a 2.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有如潮水冲涌(见图b) 检查方法:握紧患者手、腕掌面,将其前擘高举
6.舒张压的确定:最终声响变低或消失时的汞柱 数值为舒张压。
7.记录:收缩压/舒张压 mmHg 如126/88mmHg。 8.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 9.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21
血压标准
理想血压
< 120/80mmHg
正常高值
120~139/80~ 89
1级高血压
140~159/90~ 99
10
波形(三)
4.奇脉:又称吸停脉。 特点: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呼气终止
时变强(见图f)。 产生机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呼气时左室排血
量减少所致。 临床意义:常见于大量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
是心脏压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11
正常人吸气时,胸腔 负压增加,肺循环血容量 增多,而体循环血液向右 心的灌注也相应增多,因 此,从肺静脉流入左室的 血量较呼气时虽然略有减 少,致使左室的搏出量也 稍减少,但这种改变甚微, 不致于引起吸气、呼气时
盈更为明显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临床意义:见于右心功能不全、渗出性及
缩窄性心包炎病人。
3
脉搏
检测方法:主要方法为触诊,其次脉搏计描记波 形、床边监护仪。
检测血管:浅表的动脉,常用桡动脉,其他颞动 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 足背动脉
触诊方法:检查者手指并拢,以示指、中指和环 指指腹平放于桡动脉近手腕处,仔细感觉脉搏搏 动情况。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90~ 94
2级高血压
160~179/100~109
3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80/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40~149 <90
22
血压测量方法
23
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 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为高血压,如仅收 缩压增高为收缩期高血压。主要见于高血压 病,占95%,其次见于继发性高血压如肾脏疾 病,肾上腺皮质和髓质肿瘤,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颅内压增高等。
阻滞,甲低,服某些药物(地高辛、利血平,心得安等)
5
节律
是心搏节律的反应 正常人:规整或稍有不整(吸气时增快,呼
气时减慢—窦律不齐) 病理:心律失常,如房颤、早搏、II°AVB 脉搏短绌:见于房颤、频发早搏 脱落脉:见于II°AVB
6
紧张度
与血压高低(主要是收缩压)有关 检查方法:
2.将袖带的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 缚于上臂,袖带 下缘距肘弯横纹上约2-3cm;
3.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上(不能压在袖带下 面);
4.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 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
20
5.收缩压的确定: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 下降,按Korotkoff分期法,听到第一声响的 汞柱数值为收缩压(第一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