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散打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高校散打运动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

高校散打运动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
神。 很 大程度上 符合大 学生们的身体和 心理的要求 , 因此受 到 了广大学生 的喜爱 。 本文 就针对 高校散打 运动 的教 学现状 进行探讨 井提 出相 应 的对策 。 关键 词 : 高校 武术散 打 现 状 对 策
中图分类号 : G 8 5 2 . 4
文献标 识 码 : A

个专 业建 设 发 展 的 好 坏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受 到 专业 教 师 的专 业
年龄层次、 专业素 质、 学 历水 平 等 方 面 的左 右 , 要 想在 散 模式 已经 有 了 比较 明显 的特 色 , 也充分说明了 , 作 为 一 项 中 国 传 统 技 术 水 平 、 让 更 多 人能 够 认 同 体育竞技项 目, 其 得 到 了高 校 的 充 分 重视 , 在 发 展 大 学 生 身 体素 质 打 专 业 实 施 的过 程 中去 培 养 学 生 浓 厚 的 兴 趣 ,
生对 散打运动的误 解。
打的课程 , 不仅能强健学生的体魄 , 而 且 还 能 弘扬 名 族 文化 , 让中 国武术得 到更好的发展并 走向世界 。
从 兴趣 的倾 向上 进行 调 查 后 发现 : 在 被调 查 的 学 生 中有 6 0 . 2 %
1 高校散打 运动的教学现状分析
1. 1 我 国 高校 的 武 术散 打课 发 展 状况
以湖北地区为例 , 结果 实地 调 查 , 该地3 O 所 相 关院 校 中就 有 2 4
师 团体 , 我 们 就 这 一 问题 对 当 前 我 国 高 校 散 打 专 业 的 师 资 力 量 建
民族 传统体 育
2 01 3年 ( 第 3卷 )第 1 6期
高校散 打运动教学现状及 对策探讨
赵 杰 ( 黄 冈师范学 院体育学 院 湖北 黄冈

福建省普通高校散打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福建省普通高校散打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福建省普通高校散打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作者:周永盛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9期周永盛(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摘要:散打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新兴的运动项目,具有独特的健身和运动价值,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福建省的15所高校的散打运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福建省;普通高校;散打运动;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1)09-0112-03武术散打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散打的运动特点与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结构比较符合,在普通高校中开展有广泛的基础.同时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有的高校已经把散打列为了体育教学的新兴项目,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部分高校散打运动的开展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制约散打在普通高校发展的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随机对福建省的15所普通高校进行调查,并且对部分散打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1.2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本文针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专门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教师问卷共发放26份,回收26份,有效问卷26份,有效率100%,学生问卷发放500份,学生回收460份,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90%.2 结果与分析2.1 福建省普通高校散打课程开设情况在调查的15所高校中,开设散打相关课程的高校有10所院校,占调查院校的66.7%;同时在高校中散打开设的形式多种多样,由表1可知,在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5所高校设置了散打俱乐部,8所高校有散打协会,有散打代表队的高校仅有3所.由此可以看出,散打在福建高校中的存在的形式多样化,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在调查的开设散打课程的10所高校中,课程开设的时间由表2可知,在一年级开设散打课的高校有6所,占60%;二年级开设散打课的高校有3所,占到30%;在三年级开设散打课的高校有1所,占10%;同时各个高校的散打课程的教学时间基本上是一个学期,36个课时,实践课时32个,理论课时4学时.2.2 福建省普通高校散打学生参与状况调查2.2.1 学生参与散打的动机情况动机是促使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驱动力,是需要的内心表现形式,对人的活动起着基本的发动和维持作用.体育动机就是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由表3可知,大学生参与散打课程学习的动机各不相同,首要的动机是强身健体和自卫,380人次,占84.4%;其次是喜欢这项运动,295人次,占65.6%;再就是消遣娱乐和培养品质等.由以上分析可知,尽管散打运动有各种不同的功能形式,但福建省高校学生参与的首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和自卫,另外也有广大的学生是由于喜欢散打运动,有的也是看中了散打运动的消遣娱乐的功能.因此,散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2.2.2 学生对普及散打必要性的认识在接受调查的450份有效问卷中,有68%的大学生,约306人,认为有必要在高校中开展散打运动;13%的学生约58人,认为没有必要开展散打运动;19%约86名学生认为开展与否无所谓.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认为散打运动应该在高校开展的.2.2.3 参与散打的愿望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调查学生如果有机会是否愿意学习散打这一问题,通过调查如图2所显示,有80%的学生愿意学习散打,有6%的学生不愿意学习散打,有14%的学生回答是看情况而定.通过调查可知,大多数的学生是愿意学习散打运动的.2.2.4 学生对散打的基本了解散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大学生的心目中,散打应该呈现出怎样的形象呢?通过调查的表4可知,在学生看来,散打首先是个体育项目,具有了防身功能,其次是练习散打的人很厉害,令人羡慕、散打技击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散打就是打架等.这样的调查结果与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阶段是相符合的,同时也显示了对散打运动认识的表面化,没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认识.2.3 福建省普通高校散打师资状况调查师资状况是影响散打运动开展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调查的福建省15所高校中从事散打教学和相关工作的教师共26人,平均每个院校不足2人,说明福建省高校散打教师的师资是比较紧缺的.同时,本文从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和专业等方面进行了调查.2.3.1 性别与年龄结构表5显示,在调查的26名教师中,男教师有21人,占88.5%;女教师有5人,占11.5%.男教师的比例要明显的高于女教师,这与散打运动的特点与开展有关系,同时也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传统习惯有关系,但女教师比例偏低对全面开展散打运动极为不利.由表6可知,20-34岁的教师有7人,占26.9%,35-44岁的教师有13名,占50%,45岁以上的教师有6人,占23.1%,可见,福建省散打的教师是以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2.3.2 学历与职称结构由表7可知,调查的26名散打教师中,有20名教师是本科学历,占到了调查总数的76.9%,有5名教师是硕士学位,专科学历的教师1人,博士学位的教师没有,教师的学历是以本科为主.教师的职称结构从表8可知,助教6人,占23.1%;讲师12人,占46.2%;副教授6人,占23.1%;教授2人,占7.7%.由此可见,中级职称是散打教师的主要的职称,同时高级职称偏少也不利于散打运动的开展和普及.2.3.3 专业散打是专业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有表9可知,在调查的26名教师中仅有占38.5%的10名教师是武术散打专业毕业的,有34.6%的9名教师是武术套路毕业的,有7名教师是其他专业毕业的.由此可见,散打教师中,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较低,对于散打教学的规范性和观赏性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4 福建省普通高校散打场地器材情况每一项体育运动的开展均需要良好的场地设施条件,尽管散打运动对场地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较差的场地设施等物质条件会制约散打运动的开展.在对开展散打运动的15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仅有2所学校有专门的散打训练场地设施,其他的13所高校都是和其它项目共用场地.训练设施条件齐全的学校有6所,有基本训练设施的有9所,有多达11所的高校只提供了训练场地,根本没有训练设施.由此可见,高校散打教学和训练的场地设施较差,为了普及和开展散打运动应该提供较好的场地设施条件.3 结论与对策3.1 结论第一,福建省高校散打运动的开展情况一般,在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开展了散打运动,占66.7%.另外,在开展散打运动的高校中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以俱乐部形式,有的以训练队的形式等.第二,大学生参与散打课程学习的动机各不相同,首要的动机是强身健体和自卫.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认为散打运动应该在高校开展的.另外,有80%的学生愿意学习散打,说明散打运动的开展还是有良好的学生基础的.大学生对散打运动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了是个体育项目,具有健身防身功能的表面认识上.第三,在散打教学的师资状况方面,首先是高校散打教学的师资极为不足,同时男女教师的比例极不平衡,男教师比例要明显的高于女教师;教师的学历仍然是以本科学历为主;中级职称是散打教师的主要的职称,同时高级职称偏少也不利于散打运动的开展和普及;散打教师中,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较低,对于散打教学的规范性和观赏性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第四,福建省高校散打教学的场地设施条件较差,专门为散打教学配备专门教学训练场地的高校较少.3.2 对策第一,散打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有利于武术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因此,应当在高校中应当加大散打这一运动项目开展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师生认识到散打运动的优良品质.第二,散打运动不仅仅具有了强身健体功能,它能满足人们文化的需求,从散打运动的多重属性的功能出发,来教育学生,对散打运动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了强身健体的生理功能上,更应当注重其对大学生身心影响.第三,面对高校散打教师师资的严重匮乏现象,应当引进散打的专业教师,补充散打教师队伍;另外,还应当注意调节男女教师的比例,促进散打教学的全面发展.加强散打教师的专业培训,促进散打教学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第四,改善散打教学的场地设施条件,做好了物质条件的准备.参考文献:〔1〕邓明.高校开展大学生武术散打比赛的可行性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6):1055-1057.〔2〕阳亚雄,等.对散打运动在重庆高校开展情况的分析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5):84-85.〔3〕阮胜.对散打运动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6):78-80.。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从武 术 1身 的 发展 来 讲 , 通 高 校武 术 选 项课 的开 设 , 9 普 能够
研究者 , 但冷静分析来看 , 无论是研 究高度还是思维认识也仅限 于体育课范畴 。 我们将武术选项课仅仅作为体育课 中一个项 目;
我们 没 有 考虑 将 大 学生 人 群 作 为继 承 、 扬 武 术 的重 点 人 群 ; 发 我 们 也 没有 考 虑缘 何 在 大学 校 同 跆 拳 道也 比武 术更 受 欢 迎 。这 些 都需 要 我 们 去 反思 : 思 我 们 当下 开 展武 术 选 项 课 的 动机 ; 思 反 反 当下 武 术 选项 课 的 课 程设 置 、 学 手段 等 ; 思我 们 所 开 展 的 武 教 反 术选 项 课 对武 术 传 承 的历 史使 命 。 些 思 考 , 成 为我 们 对 普 通 这 就 高校 武 术 选项 课 教 学展 开研 究 的若 干支 点 。 1 普 通 高校 武 术 选 项课 开 展 的历 史意 义 和社 会 价 值
社会价值在武 术研究领域被推到很高的高度 ,研究者也形成了

定 的共 识 。 术 是 民族 文 化 的瑰 宝 , 的很 多 内 容 对今 天 的 社 武 它
会发展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 。所以, 开展武术教育 , 承武术文 传 化, 成为政 府相关部 门 、 教育工作者 、 武术从业 者十分关心的话
题 。 中小 学武 术教 育 、 学 武术 专 业 教 育成 为 研 究 的 热点 ; 于 大 对 普通 高 校 非体 育 专 业学 生 的 武 术 教育 研 究 ,虽 不 乏 研 究 理 论 和
因此 , 武术选项课的开设 , 就应该是把武术所具有 的优秀品 格 展 示 在 大学 生 面 前 , 武 术能 够 走 进 大学 生 的 生 活 , 为 一种 让 成 辅助他们成长 、 锻炼和铸造他们人格的渠道 。 1 高校 是 武 术 继承 、 展 的 最 佳 平 台 . 2 发

浅析高校散打运动普及的现实困境

浅析高校散打运动普及的现实困境

浅析高校散打运动普及的现实困境散打运动是一项优秀的武术运动,它融合了多种武术技巧和技术,以及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训练。

在高校散打运动的普及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困境,阻碍了这项运动的发展。

本文将从散打运动的特点、高校散打运动的现状和困境以及解决办法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散打运动的特点散打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武术运动,它包含了拳击、踢击、摔打等多种技巧,要求运动员具备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散打运动强调实战性和实用性,注重技击技术和实战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耐力和意志品质。

散打运动在高校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推广。

二、高校散打运动的现状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散打运动课程或者设立散打俱乐部。

学生们也对这项运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参与的人数逐渐增加。

随着参与者的增加和竞争的激烈,高校散打运动也暴露出了一些现实的困境。

1.培训师资力量不足高校散打运动的普及受制于培训师资力量的不足。

很多高校散打运动课程或俱乐部的教练师资力量并不齐备,缺乏专业性和教学经验。

这就影响了散打运动的培训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2.设施装备条件有限高校在散打运动场地、器材设施、比赛场地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相对有限,这也制约了散打运动的普及。

缺乏专业化的训练场所和设备,难以满足学生们对散打运动的需求,也难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成绩。

3.比赛机会有限高校散打运动在比赛机会方面也存在着困难。

由于比赛机会有限、赛事以及宣传力度不足,使得学生们参与散打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逐渐减弱,也难以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实力和技术。

4.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存在着对武术运动的传统文化观念,对散打运动产生偏见和误解。

一些人认为散打运动过于激烈、暴力,不符合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神。

这也阻碍了散打运动在高校中的推广和普及。

四、解决办法针对高校散打运动普及的现实困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福建省普通高校散打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福建省普通高校散打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院 散打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新兴的运动项目袁具有独特的健身和运动价值袁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 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尧问卷调查法尧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福建省的 15 所高校的散打运动现状 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袁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院 福建省曰普通高校曰散打运动曰现状曰对策 中图分类号院G80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673- 260X渊 2011冤 09- 0112- 03
打运动袁有的也是看中了散打运动的消遣娱乐的功 能.因此袁散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多元 化的需求.
表 3 福建省高校学生参与散打动机调查表渊 N=450冤
选择频数
百分比 排序
强身健体和自卫
380
84.4
1
喜欢这项运65
58.9
3
培养品质
210
46.7
4
其它
84
18.7
2.2.4 学生对散打的基本了解 散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袁在现代
表 4 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对 散打的认识调查渊 N=450冤
选择人数 百分比 排序
是个体育项目袁具有健身防身功能 312
69.3 1
练习散打的人很厉害袁令人羡慕
251
55.8 2
散打技击特点袁深受学生 喜爱
140
31.1 3
散打就是打架
究袁找出制约散打在普通高校发展的因素袁并且提
. A出ll相应Ri的g发ht展s对R策e.served.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对福建省的 15 所普通高校进行调 查袁并且对部分散打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尧 问卷调查法尧专 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本文针对研究 的目的和意义袁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专门设计 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袁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 度.教师问卷共发放 26 份袁回收 26 份袁有效问卷 26 份袁有效率 100%袁学生问卷发放 500 份,学生回收 460 份,有效问卷 450 份,有效率 90%.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建省普通高校散打课程开设情况

高校开展散打教学有效实施研究

高校开展散打教学有效实施研究

高校开展散打教学有效实施研究[摘要]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弘扬民族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散打是武术的核心内容个,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领域的重视。

随着教育的革深化,散打作为高效率的体育资源被部分高校引入到选修课中,并逐渐得到推广普及。

本文通过展散打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开展散打教学有效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散打教学有效实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在高校中逐渐以选修课和选项课的形式开始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的武术散打,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散打课程的普及发展,不仅能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能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理念,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与精神文化的双重提升,能促使学生养成个性坚韧、修养良好的高品质人才。

但由于散打课程的引入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教学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根据当前我国高校散打教学的开展与实施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对进一步推动高校散打课程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高校开展散打教育有效实施的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武术散打,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质以及继承民族文化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散打本身就是一项具有抗打击性、防护性以及竞技性的民族体育文化,是锻炼个体礼仪修养、精神品质的武德修行,所以通过全面系统的武术散打课程教学,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格素养;其次,由于散打的防护特性,在实战中会充分考验对抗双方的灵敏性等心理素质,学生需要长期进行专项体能、技能强化训练,促使学生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冷静、机智的进行自我防护与攻击;再次,散打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竞技运动,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学运动量非常大,而长期的高标准课程训练能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意志能力与自控能力。

最后,由于武术散打本身就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散打体育课程本质上就具有民族教育特性,在实践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

2.当前我国高校散打教学现状2.1教学体系不完备教学体系指的是用于课程教育的大纲、教材以及实际评价机制。

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现状探讨

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现状探讨

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现状探讨作者:李海涛概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介入和大力支持武术散打开展,制定相关文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及武术散打课,武术散打也应将竞技散打与大众散打区分开,按两条轨迹运行发展,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扩大练习人数规模,借鉴跆拳道段位体系的优点,尽快完善武术散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对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特色的传承,强化中国武术精神,强化武德的教育功能,提高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提升参与群体的文化素养,进而提升武术散打的层次。

在教学中,授课内容主要是以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为主,实战选择的频数不高,这可能是教师在教学中受场地、器材、大部分学生没有武术散打基础等因素限制的原因。

体育教学教材是为了实现武术散打教学目的任务服务的,教材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特定教育价值的教学材料或工具,课程内容、教材是相互联系的,是构成完整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师资状况调查过程中发现,在18所院校中,总共有32名从事武术散打教学的教师,平均每个院校的武术散打教师的数量不足2人,可见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师资的紧缺,教师大部分是本科学历,只有7名教师是硕士学历,高校武术散打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展,如果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缺乏,就不利于武术散打课的发展,因此,目前高校武术散打课教学的教师专业结构有待调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势必对武术散打教师的职称晋升提出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至关重要,应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同时不断引进年轻的武术散打专业教师,进而补充新鲜的“血液”,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进”的良好局面。

2、河南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竞赛情况在河南高校参加武术散打竞赛调查的18所院校中,只有2所院校每年参加的校际间的竞赛次数在1-2次,其余16所为0次,可见,武术散打竞赛在河南高校中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急待进一步加强,值得一提的是,散打运动进入高校近十年来,河南高校一直没有开展大学生散打竞赛,这对高校散打运动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贵州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散打教学研究

贵州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散打教学研究

学校体育贵州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散打教学研究张双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摘要:长期进行散打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质力,增强身体素质,提高防身技能,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通过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散打的教学现状为研究,得出散打课教学的现状及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散打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散打;教学通过对贵州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散打课学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高校散打选修课开展的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访谈等,分析公共体育课散打在高校的教学现状,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

一、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法查阅文献资料,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获取了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为本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问卷调查法对公共体育课散打班级学生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5份,有效份有140份;教师问卷12份全部回收,有效份12份。

(三)分析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和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一)贵州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散打课开展基本情况1.学生学习散打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的倾向,它是学习积极性最活跃的一种心理因素,在学习散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大部分学生喜欢散打课,选择上散打课的同学以男生为主。

大部分的学生在散打课堂上表现出很大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对散打运动学习充满兴趣。

2.学生学习散打课的动机学生选修散打主要目的:以防身自卫为主,其次是修学分、强身健体、磨砺意志品质、学习一门技能、人际交往等,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

3.开展散打课教学形式普通高校开设散打课的学校较少,只有个别高校开设散打课。

以公共体育课散打教学为主,以协会活动为辅。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公共选修课采用让学生自主选修的形式上课,教师分项进行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形式具有连续性、专业性和系统性。

教学内容与体育专业学生散打专业课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区别,技术动作练习较多,身体素质和实战的训练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散打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散打这项体育运动逐渐走进大学的体
育课堂,但是在现实的散打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四川部分高校散打选项课教学的现状进行
了调查,总结出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
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同仁提供一些行之有
效的帮助,也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普通高校散打教学现状对策及建议一、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xx省xx市6所高校,散打课的200名学生和散
打教学教师12名。
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查阅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用
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相关的研究做铺垫。其中问卷共发放了212
份,其中学生问卷发放20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为90%,其中175
份有效,有效率为97%;发放的12份教师问卷全部回收,有效率为
100%。
二、高校散打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散打教师认为:学生选修散打这门体
育课程能够达到相应的运动量和清楚散打的基本功就可以了,将散
打与其它的体育运动并没有区别对待,对于散打的真正内涵和技术
并没有作深入的探究,只是对散打的套路进行直罐式的教授,并且
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教学目标定位不高
此次调查发现,80%的散打教师将“三基”作为教学的重点,并
没有对学生在品质、散打运动能力和锻炼习惯加以重视,而是单纯
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这些可以看出,许多的散打教师仍然没有摆脱
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3.教学过程中治学不严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散打课上许多的学生仅仅将它作为玩
耍课,而散打教师对教学的管理相对宽松,这就给了许多学生偷懒
的机会,这显然不能达到教和学的目标。
4.教学设施设备不足
经过调查,由于部分高校对大学体育课的重视度并不高,这就导
致许多的高校在体育教材和设备的供应上相应缺乏,进而影响到散
打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5.考试测评体系单一
自古以来我国对武术的评定是以定性为标准,而此次的调查中我
们发现各大高校对散打课程考试以定量为标准,将考试的标准分为
出勤分、技术测评分和上课的表现分。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在考试的标准的三部分中所占的分值不一,但是所占分值最大的还
是出勤考核分数,学生所学的东西只是应付考试并没有领悟到散打
的核心,因此在最终的考试中并没有达到真正考核的目的。因此,
目前高校对散打课程的考试方式必须改进。
三、散打教学改革建议
1.破旧立新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高校的体育课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良好发展,散打作
为一种体育项目走进高校的体育课堂就应该遵循这一根本目的或
者原则。在散打课程的教学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地尊
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一些符合学生生理及心理的教学方法以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强生健体的作
用。
2.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由于受到传统学模式的影响,高校散打选项课的教学目标大多是
以“三基”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武德的修养重
视度不够。任何的事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都会形成一定的文化基
础,散打作为武术的体育项目的一种也不例外。因此在高校的散打
教学中应该将其文化和技能一并传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散打课
程的兴趣,增强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
好的武德,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重新定
位高校散打教学的目标显得非常重要。
3.从严执教
散打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会有大量的运动,对于新一代的学生
往往会觉得很苦很累,作为教授散打课程的教师也深知这一点,进
而害怕因此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放松对学生们的要求。
其实这样的教学往往会让教学陷入一种恶性的循环之中,那么这堂
课程的开设也显得没有必要了。所以散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
从严执教,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学得很苦很
累。这就要求教师在严格执教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明确学生选择这堂
课程的真实意愿,从他们的真实意愿出发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方
法。选择散打课程的学生大多是想从老师那里学得一招半式作为防
身之用,另外就是为了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所以散打教学的过
程之中教师可以多用实战的形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这样既可以达到从严执教又能教好学生的目的。
4.更新教学设备
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散打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设备很重
要,这既关系到学生的安全有关系到教学的质量。一些高校由于对
散打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以致对散打课程教学所用的教学设备长期
不给予更新,这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因此,良好的
教学设备是散打课程教学的最基本的保障。
5.建立多元化人性化的考核体系
散打教学考试如果形式太单一就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改
变传统单一的考试测评体制。多元化人性化的考核体系应该做到考
核指标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
质同时加以测评。此外,散打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体育课程,因此
在考核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考试的过程,降低原来出勤分数占考试
总成绩的大部分分值的比重,这样就可以达到尊重学生个性的原
则,做到考试的公平和人性化。
四、总结
散打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武术搏击体育项目,在散打的教学过程
中教师不仅仅要结合实战教学,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个性,
既要教授散打技巧又要讲授武术文化,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得更
好。本次调查分析了部分高校的散打教学现状,找出了一些教学中
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希望能够有利于我国的高校散
打选项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郝守磊.西安市普通高校散打选项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d].
西安体育学院,2011,5.
[2]程卫宏.关于普通高校开设散打选项课意义的研究[r].科技
创新导报,2009,(11).
[3]吴国际.山东省普通高校散打选项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d].
武汉体育学院,2008,4.
[4]孙志宏.对石家庄市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
分析[r].河北体育学院报,2005,(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