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霜冻灾害调查规范

合集下载

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广西宁明县甘蔗影响的调查

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广西宁明县甘蔗影响的调查

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广西宁明县甘蔗影响的调查摘要:分析2008年1月下旬至2月初持续低温霜冻天气对广西宁明县甘蔗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灾后受害的甘蔗的蔗糖分和蔗汁纯度略有下降,受害程度的加深,蔗糖分和蔗汁纯度随着降低。

冰冻灾害过后受害后,轻度和中度受害的甘蔗种及宿根甘蔗的出苗情况较正常,重度受害的甘蔗种及宿根甘蔗也能出苗,但出苗率较低。

冰冻灾害天气对宁明县的甘蔗产业的影响不大。

这一结论为有关部门评价这次灾害和制定防灾抗灾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宁明县,甘蔗,影响甘蔗是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怕低温、易受霜冻,更怕雪。

很多研究表明,甘蔗受霜冻害后,受害轻的仅有幼嫩的生长点死亡,蔗株不能继续生长,只能萌发侧芽,从而使蔗糖分含量降低,品质下降,中度受害的尾部叶片枯死及幼嫩蔗茎组织坏死,最终会失水干耗变轻及变质。

轻度受害及中度受害的甘蔗如果不能及时砍收,会因受害芽、节感染病菌而向健康蔗茎扩展引起全茎变坏。

重度受害的则蔗茎很快变红、有异味,蔗糖分遭到严重破坏,不能作为制糖的原料。

2007-2008年榨季,广西遭受了50年来最为严重的持续低温阴雨冰冻灾害天气,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部门的初步统计,2007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大约在92.53万公顷左右,截至2008年2月15日,甘蔗受灾面积已达66.67万公顷,意味着广西全区有接近75%的甘蔗受灾。

据以往经验,广西受霜冻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桂东北,桂南区域影响相对较小,然而,2月初霜冻天气过后,桂南区域多个县区开始反映部分甘蔗从根部以上3至4节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有酸腐味、变质的情况,部分以种植台糖22号为主的蔗区甚至出现甘蔗全部受灾的情况。

为了摸清这次低温阴雨冰冻天气对我县蔗糖生产上的为害及其影响程度,笔者与我县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一道,深入各个蔗区,对低温冻害的甘蔗进行取样调查。

1、天气情况据宁明县气象部门提供数据显示:2008年1月下旬自2月初,本县日平均气温已连续14天低于8℃,最低气温4℃。

霜冻调研报告

霜冻调研报告

霜冻调研报告霜冻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并探索应对霜冻的有效策略,以提供农业生产的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1. 现场观察:前往农田实地观察霜冻影响,并记录观察结果。

2. 采访农民:与农民进行面对面采访,了解他们在霜冻问题上的观点和经验。

3.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了解霜冻的成因和应对策略。

三、调研结果1. 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根据现场观察和农民的反馈,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损失作物:霜冻会导致农作物受冻,使其叶片变黑、变软,甚至冻死,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b) 影响作物品质:霜冻会破坏农作物的细胞结构,降低果实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c) 影响农民收益:农作物受霜冻影响后,农民需要承担损失,并面临经济困境。

2. 霜冻应对策略根据调研结果和文献研究,提出以下几种应对霜冻的有效策略:a) 覆盖保温:在寒冷的天气里,使用农膜或其他保温材料对农田进行覆盖,以减少农作物受冻的风险。

b) 喷灌防冻:利用喷灌系统对农田进行喷洒,形成保护性水膜,起到保温作用。

c) 种植抗霜冻品种:选择抗霜冻能力较强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减少冻害的发生。

d) 改善土壤条件: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保水保温能力,降低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

e) 加强管理措施:合理排水、增加遮阴等措施,减少霜冻的发生。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霜冻对农作物造成了重要的损害,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收入和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霜冻的影响,保障农民的权益。

2. 建议:a) 加强科研力量,深入研究霜冻成因和应对策略,提供农田管理的科学依据。

b) 提供农民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强其应对霜冻的能力和意识。

c) 加大投入,提供农业保险等保障机制,减少农民在霜冻事件中的损失。

五、参考文献1. 农业农村部. 农作物霜冻灾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2. 王国华, 宋言发, 张纪林. 河北霜冻危害对苹果园果实品质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9).六、附录调研问卷。

低温冰冻对甘蔗生长危害及补救措施

低温冰冻对甘蔗生长危害及补救措施

低温冰冻对甘蔗生长危害及补救措施文章摘要:低温冰冻天气对甘蔗生长的危害1、危害症状及分级甘蔗的冻害一般出现在夜间0℃左右的温度,但蔗株各部分的冰点温度不完全相同,生长点在-0.5~1℃,全茎冰点在0.7~1.6℃,叶部为0.6~0.8℃,萌动芽为0℃,休眠�...低温冰冻天气对甘蔗生长的危害1、危害症状及分级甘蔗的冻害一般出现在夜间0℃左右的温度,但蔗株各部分的冰点温度不完全相同,生长点在-0.5~1℃,全茎冰点在0.7~1.6℃,叶部为0.6~0.8℃,萌动芽为0℃,休眠芽为-2℃左右。

一般温度越低、持续的时间越长,受害越严重。

甘蔗冻害可分为四级:2.冻害的预防措施:(1)成熟甘蔗防冻。

当遇霜冻不是很严重的天气时,可在前一天晚上给蔗田灌跑马水,增加土壤湿度调节田间小气候,甘蔗受低温冰冻危害程度及症状“增温”和“不怕湿冻怕燥冻”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在蔗叶上同时撒上一些草木灰,则防冻效果会更好。

当强冷空气缓和降温过程。

群众的经验“以水连续侵袭,遇长时间出现零度以下冰冻天气时,要当机立断,将甘蔗集中堆于田间,堆上盖些稻草或蔗叶,压上泥土进行贮存防冻,遇晴暖干燥天气时,可以隔日在蔗根上淋水保鲜。

直到销售时再重新削根砍梢,这样可保甘蔗质量。

(2)蔗种防冻。

对于已砍留在地边未来得急种下的蔗种采用塑料薄膜、稻草覆盖等措施防寒。

(3)新植的冬植蔗防冻。

冬植蔗要求砍种茎后下种前必须进行消毒,下种后要及时盖上地膜,保湿增温,促进甘蔗早出苗,早齐苗。

(4)保护宿根蔗。

霜冻结束前不开畦松蔸,遇重霜冻时用蔗叶或杂物覆盖。

3.冻害补救措施对已遭受冻害的甘蔗要及时抢榨;冻害轻或未受冻害的蔗区多留种苗;宿根甘蔗,重霜过后一周,宜挖开蔗蔸检查受冻情况,及时处理。

受害程度受害温度受害症状一级<2℃叶片仍呈青绿,无明显受害,但生长点已经坏死、变黑。

二级<0℃大多数叶片1/2-1/3的面积及叶尖已枯死,生长点及以下几个蔗芽坏死变黑,鞘部蔗芽受伤,留种受到影响。

霜冻甘蔗的处理情况

霜冻甘蔗的处理情况

霜冻甘蔗的处理情况
佚名
【期刊名称】《甘蔗糖业》
【年(卷),期】1975(000)002
【摘要】我厂所属蔗区,于1974年1月1日开始连续八、九天受到较严重的霜冻自然灾害,晚上及早展气温降低至-3℃左右。

甘蔗受到较严重的霜冻后,蔗叶全部枯黄,蔗尾的蔗芽大部份已冻坏、冻死,严重的根部尾部甚至有酒味。

甘蔗含糖份从1月1日的13.68%,降低至11%左右,严重的降至7%;混合汁的简纯度由1月1日的82.68%降低至76~77%。

这对产糖率、糖份收回影响很大,产糖率降低至
9.19%(上榨季11.78%)。

但是这次受霜害
【总页数】2页(P27-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浅谈霜冻对甘蔗的影响及农务的处理措施 [J], 庞波
2.霜冻灾害后甘蔗处理及管护技术 [J], 何隆瑾
3.霜冻害对甘蔗生产的危害及灾后技术处理措施 [J], 汪永
4.廉江市冬植甘蔗萌芽期旱害情况调查与生产技术处理措施 [J], 关中秀
5.廉江市冬植甘蔗萌芽期旱害情况与技术处理 [J], 关中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甘蔗产量灾损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广西甘蔗产量灾损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广西甘蔗产量灾损风险时空变化分析黄维;李莉;吴炫柯;李华实;邹颖俊;何芊姗;匡昭敏【期刊名称】《甘蔗糖业》【年(卷),期】2024(53)1【摘要】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广西甘蔗产量灾损风险,以期为甘蔗种植防灾减灾和区域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利用1961~2021年广西甘蔗统计产量,采用趋势产量分离方法、产量灾损风险指数构建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时期P1(1961~1980年)、P2(1981~2000年)和P3(2001~2021年)3个时段内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不同减产率风险概率以及产量灾损风险指数的空间分布,并讨论不同时期气象灾害与产量灾损风险指数的关系。

结果表明:①各时期平均减产率大小为P1>P2>P3,空间上P1时期桂东偏高,P2时期桂北偏高,P3时期全区大部为低减产率;②各时期减产率变异系数大小为P2>P3=P1,P2时期以河池为主的桂北地区偏高,P1和P3时期全区大部为中或低变异系数;③各时期不同减产率风险概率大小为P1>P2>P3,P1和P2时期空间上主要呈东西差异,P3时期全区空间差异较小;④各时期产量灾损风险指数(R)大小为P1>P2>P3,P1时期R大部偏高,P2时期R以河池为主的桂北地区偏高,P3时期大部地区处于低或较低产量灾损风险,并明显低于P1和P2时期。

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气候与生产技术背景下,甘蔗产量灾损风险降低,广西甘蔗生产朝较好方向发展,但仍需注意防范桂西和桂中干旱、桂北低温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对甘蔗生产的影响。

【总页数】12页(P34-45)【作者】黄维;李莉;吴炫柯;李华实;邹颖俊;何芊姗;匡昭敏【作者单位】柳州市气象局/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崇左市气象局;广西中气风云灾防科技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6.1【相关文献】1.广西热带气旋特征变化与灾损变化态势2.广西甘蔗主产区产量灾损风险评估3.盘锦水稻产量灾损风险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4.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度及灾损风险评估5.基于空间计量分析安徽省冬小麦灾损风险的时空分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柳江县甘蔗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分析

柳江县甘蔗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分析

作者简介 : 曾昭座 (94 ) , 15 一男 广西柳 江县人 , 农艺师 , 甘蔗专业毕业 , 主要从事甘蔗 高产栽培的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1 8
维普资讯
曾昭座等 : 柳江县甘蔗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分析
品种
1 1 1月 1 2月 1 2月 1 3 1 3月 2 月 0日 6日 0日 6日 月 0日 0日
煮 熟状 , 随着 时 间的推 移 , 冻 害 组 织 逐 步 向上扩 受 展, 叶片 也逐 渐 干枯 , 2月下 旬 , 台糖 2 到 新 2号 的 蔗茎 组织 已有一 半 到 23的都变 质成 水 煮 熟状 , / 且
关键词 : 甘蔗 ; 温冻害 ; 低 调查 中图分类号 :5 615 s6. 0 文献标识码 : B
O 引言
2 0 年元月 中旬一 月上旬 ,我区各地都遭受 08 2
了历 史 上 罕见 的大 范 围持 续性 低 温 雨 雪 冰冻 的极
严 重 变质 , 明显 的酒精 味 。而受冻 害 的甘蔗 品 种 有 中 , 当家种新 台糖 2 号 受 害最 为严 重 , 砍 收 的 以 2 未 甘 蔗 , 茎 组 织大 部 分 变 质 , 芽被 冻 死 和严 重 冻 蔗 蔗
到冻害 , 中 , 其 受害特别严重的是新 台糖 2 2号 , 尽
的所有乡镇 中, 土博镇 由于地处高寒 山区 , 且同时 受严重低温及霜、 雪的为害 , 10 多公顷的甘蔗 有 00
无法 留种 , 生长点和侧芽几乎全部死亡 , 蔗茎组织
收稿 日期 :0 8 0 - 2 2 0 - 5 2
受到霜冻为 害的土博镇 调查 ,高坡地上种植 的甘 蔗, 叶片大部 分已经枯萎 , 生长点和侧芽大部分 已 死亡, 剖开蔗茎 , 其组织 已经变质 , 成为水煮熟状 , 而种植在地势相对平缓 的位置 , 其甘蔗叶片仍然一

霜冻天气对崇左蔗区甘蔗蔗糖分及简纯度的影响研究

霜冻天气对崇左蔗区甘蔗蔗糖分及简纯度的影响研究

处理
正常 A级 B级 C级
0 87.75 88.84 87.21 85.80
表 2 不同受害程度不同采样时间对甘蔗简纯度的影响
采样测定时间/d
5
10
15
20
25
30
88.06 87.96
87.21 87.77
90.83 81.13 86.64
90.47 86.7
13.46
13.58
13.09
C级
13.31
13.12
12.55
12.51
12.33
12.16
11.34
平均
14.66 13.96 13.56 12.47
单位:%
差异
-0.70 -1.10 -2.19
收稿日期:2020-07-27 作者简介:黄乃赐(1981—),男,广西南宁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农 业。E-mail: hu8j8h@。
表 1 不同受害程度不同采样时间对甘蔗蔗糖分的影响
处理 0
采样测定时间/d
5
10
15
20
25
30
正常
14.00
14.35
14.62
14.77
14.86
15.02
15.03
A级
13.92
14.04
13.93
13.95
13.92
13.90
14.03
B级
13.77
13.70
13.70
13.64
87.48 85.80
87.75 86.81
87.69 85.60
86.4 85.28
85.90 84.59
86.53 82.53

柳江县甘蔗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分析

柳江县甘蔗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分析
显 的酒 精 味 而受 冻 害的 甘蔗 品 种 中 .以当家种 新 台糖 2 2号受
年 度
2 o o7 2】 ( 08
表 1 低 温 冻 害 对 榨 季 甘 蔗 糖 分 ( 的 影 响 %)
1 1 月 0日 1 1 月 6日 2 1 月 0日 2 1 月 6日 3 1 月 0日 3 0日 4 1 月2 月 0日 4 1 月 6日
但 茎 内组织 没有 明显 变 质 的有 4 0 h 7 0 m 。在 受 冻 害 的所 有 乡 镇 中 , 土博 镇 由于 地处 高 寒 山 区 , 同时受 严重 且
低 温及 霜 、 的为害 , 10 雪 有 0 0多公 顷 的甘 蔗无 法 留种 , 生长 点 和侧 芽几 乎全 部死 掉 , 蔗茎 组 织严 重变 质 , 明 有
甘 蔗 有 2 0h , 片 大部 分 干 枯 , 长 点 和 侧 芽 严 重 冻 伤 , 茎 内组 织 大 部 分 变质 , 有 轻 微 酒味 的 有 8 0h ; 10 m2叶 生 蔗 且 6 0 m 生 长点 和 侧 芽 受 冻伤 . 茎 内组 织 没有 明显 变质 的有 4 0 h 。 同 一 气候 条件 下 , 同的 甘 蔗 品 种 耐 寒 性 有 很 大 的差 但 70 m2在 不 别 . 台糖 2 新 2号 耐 寒 性 表 现 比较 差 , 而桂 糖 2 1号 、 糖 9 /9 桂 82 6等 品 种 的 耐 寒 性 表 现 较g r Cr p fCh n u a o so i a 4 1
第 2期
文 章 编 号 :07 2 2 (0 9 0 — 0 10 1 0 — 6 4 2 0 )2 0 4 — 2
柳江县甘蔗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分析
曾 座韦 坚韦 辉朱 群 昭 , , 日 ,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65.020.01
B 30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253—2015
甘蔗霜冻灾害调查规范
Standard of sugarcane frost disaster investigation
(报批稿)
2015-12-30发布2016-1-30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
、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梁强、黄伟华、李翔、李长宁、谢金兰、张荣华、李毅杰、刘晓燕、董文斌、陈荣发、杨荣仲、王维赞、谭宏伟、李杨瑞。

甘蔗霜冻灾害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蔗霜冻灾害调查的术语和定义、原则、内容、工具、方法、分析与评估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糖料蔗和果蔗种植区域霜冻灾害的调查。

2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霜frost
指当气温下降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物体表面最低温度降到0 ℃或0 ℃以下,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在地表或物体上形成白色冰晶的现象。

2.2
霜冻灾害frost disaster
指因气温下降到0 ℃或0 ℃以下使水汽在地上部植株表面凝华成霜,使正在生长发育的作物受到冻伤,从而导致减产、品质下降或绝收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2.3
冰ice
指温度下降至0 ℃或0 ℃以下液态水凝结成的晶状固体。

2.4
冰冻灾害frozen disaster
指因气温下降至0 ℃或0 ℃以下,使植物周围环境和植物体内液态水凝结成冰而使植物组织受到损伤以致减产、品质下降或绝收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2.5
锤度brix
指甘蔗汁中所含的可溶性物质的质量占蔗汁总质量的百分比。

2.6
面上调查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ion
指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方案的内容要求向被调查者或相关部门获取该调查区域的口头、书面和/或图片等信息材料。

3 调查原则
3.1及时性
霜冻发生后7 d内应及时进行调查。

3.2科学性
调查必须遵循生物学、气象学的规律实施调查。

3.3真实性
调查资料实事求是,能够反映客观实际。

3.4完整性
全部调查资料应完整地满足调查目的的要求,建档备查。

3.5人员要求
参与调查人数应在2 人以上,同时具备较丰富的甘蔗生产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6调查点选择要求
应尽量避开人类活动频繁、建筑物密集及存在大型水体的甘蔗种植区域。

3.7抽样调查要求
选取不同地形蔗地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每个品种选取3~5 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不少于5株甘蔗进行调查,样本应无病、虫、药害及机械损伤。

4 调查内容
包括:气象因素、环境因素、品种因素、栽培管理、植株性状。

具体内容见附表A.1。

5 调查工具
调查所用工具见附表A.2。

6 调查方法
采用面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6.1面上调查
6.1.1气象因素
从灾害发生地临近气象台、站获取气象信息资料。

6.1.2环境因素
从当地农业管理部门获取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

6.1.3品种因素
从当地甘蔗生产管理部门、企业或农户获取本蔗区的甘蔗品种结构信息。

6.1.4栽培管理
从当地甘蔗生产管理部门、企业或农户获取种植面积、宿根年限及栽培管理方式等信息。

6.1.5植株性状
从相关单位和部门获取调查区主要栽培甘蔗品种的形态特征资料信息。

6.2实地调查
6.2.1气象因素
观测气象类型并用温度计测量即时气温,用湿度计测量即时湿度。

6.2.2环境因素
用定位仪测量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并观测记录地形地貌特征、水体类型、坡度坡向、土壤质地、耕作层厚度,水分状况及周边作物种类分布等。

6.2.3品种因素
鉴别所调查甘蔗的品种名称,观测其生长阶段、叶姿、叶宽和茎型等。

6.2.4栽培管理
从种植者获取甘蔗种植、施肥、灌溉等田间管理信息资料,观测甘蔗植株群体状况。

6.2.5植株性状
植株性状调查如下:
①田间蔗汁锤度
采用手持锤度计,对随机抽取调查的每株甘蔗上、中、下3 段进行取样测定,上部取样点为生长点以下50 cm处节间,下部取样点为土表以上第2 个节间,中部取样点为整株中部节间,3 段蔗茎蔗汁锤度的平均值为该单株蔗茎的蔗汁锤度。

②绿叶百分率
记录统计随机抽取调查的每株甘蔗叶片的绿叶百分率。

③生长点好坏
生长点变褐色或腐烂,则表明生长点坏死;否则,生长点完好。

④蔗茎长度及受损长度
纵向剖开整条蔗茎,测量从生长点到蔗茎基部的长度,以及生长点到蔗茎基部呈水煮状的长度。

⑤蔗茎总节间数及受损节间数
纵向剖开整条蔗茎,观测记录从生长点到蔗茎基部的总节间数和呈水煮状节间数。

⑥蔗茎总芽数及受损芽数
观测记录从生长点到蔗茎基部的总芽数和受害坏死芽数(活芽:芽眼无发黑变色,用手指摁压感觉较硬;死芽:芽眼发黑变色,用手指摁压感觉较软且易碎)。

⑦蔗蔸受损程度
挖出蔗蔸并纵向切开蔗茎基部观察,1/3以上呈水煮状,则蔗蔸坏死。

7 调查分析与灾害等级划分
7.1数据汇总与综合分析
7.1.1对附表B调查数据进行汇总
7.1.2对附表A.1调查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分析甘蔗受灾特点、受灾程度及对甘蔗生产造成的影响。

7.1.3灾害等级划分
分别对调查点和调查片区的受灾情况进行等级划分,两者均分5个等级,分别为:无霜冻灾害、一级霜冻灾害、二级霜冻灾害、三级霜冻灾害、四级霜冻灾害。

7.1.3.1调查点灾害级别划分如下:
①无灾害:甘蔗植株叶片青绿,生长点完好,无冻死侧芽,蔗茎无水煮状。

②一级灾害:甘蔗植株叶片仍青绿,叶片无明显受害;生长点死亡、变黑,侧芽不受影响;植株梢部出现轻微水煮状,占蔗茎纵切面0~10 %。

③二级灾害:甘蔗植株90 %以上叶片受害,叶面积30 %~50 %枯死;生长点死亡,梢部部分侧芽死亡;植株梢部出现水煮状,占蔗茎纵切面10 %~30 %。

④三级灾害:甘蔗植株90 %以上叶片枯死,只有叶鞘和近叶鞘的三叉口叶片有条斑状绿色;生长点死亡,80 %以上侧芽死亡;植株出现水煮状,占蔗茎纵切面30 %~80 %。

⑤四级灾害:整株甘蔗叶片枯死;生长点、侧芽全部死亡;蔗茎变软,整个蔗茎纵切面呈黄色透明水煮状,部分植株梢部折断并流粘液;地下茎纵切面呈水煮状。

7.1.3.2 调查片区灾害级别划分如下:
①无灾害:调查片区叶片青绿;生长点无坏死、变黑,无冻死侧芽,可留种;甘蔗产量及蔗糖分不受影响。

②一级灾害:调查片区甘蔗叶片仍青绿,叶片无明显受害;生长点死亡、变黑,侧芽不受影响,可留种。

灾害发生后易长侧芽,蔗糖分下降幅度较小。

③二级灾害:调查片区90 %以上甘蔗叶片受害,叶面积30 %~50 %枯死;生长点死亡,梢部部分侧芽死亡,不宜留种。

灾害发生后蔗糖分下降幅度较大。

④三级灾害:调查片区90 %以上甘蔗叶片枯死;生长点死亡,80 %以上侧芽死亡,不能留种。

灾害发生后蔗糖分受到严重影响。

⑤四级灾害:调查片区甘蔗叶片全部枯死;生长点、侧芽全部死亡;部分植株梢部折断并流粘液,不能留种;灾害发生后蔗糖分迅速下降,同时田间散发蔗糖发酵气味。

8 调查报告
式样参见本标准附录C。

A
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A.1调查内容
表A.1给出了调查内容。

A.2 调查工具
表A.2给出了调查工具
表A.2调查工具
B
B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调查表格样式
B.1气象因素
表B.1气象因素调查表
注:在选择项后括号内打√。

调查人员签名:
B.2环境因素
表B.2环境因素调查表
注:在选择项后括号内打√。

调查人员签名:
B.3品种因素
表B.3 品种因素调查表
日期:年月日时地点:市县乡/镇村/屯(日期:年月日地点:市县乡/镇村/屯)(调查人员签名:K日期:年时地点:市县乡/镇
注:在选择项后括号内打√。

调查人员签名:
B.4植株性状
表B.4植株性状调查
日期:年月日时地点:市县乡/镇村/屯
注:0叶为刚露完叶环的叶片,-1叶、-2叶、-3叶依次往心叶排序,+1叶、+2叶、+3叶依次往蔗茎基部排序。

在选择项后括号内打√。

调查人员签名:
B.5栽培管理
表B.5栽培管理
日期:年月日时地点:市县乡/镇村/屯
注:在选择项后括号内打√。

C
O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霜冻灾害调查报告样式
见表C.1。

表C.1 甘蔗霜冻灾害调查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