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冻的类型及危害
农业气象——霜冻害

冻害农业气象霜079农业气象——霜冻害发生区域主要影响对象出现时间长江中下游冬小麦、油菜、棉花、玉米、大豆春季、夏季、秋季西南玉米、大豆、冬小麦、油菜、薯类夏季、秋季华南春玉米、烤烟、蔬菜春季华北、西北东部春玉米、烤烟、蔬菜春季东北春玉米、春小麦、大豆春季、夏季、秋季霜冻害指标霜冻害是指在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0℃ 或0℃以下,致使作物受到冻伤,从而导致减产,品质下降或绝收的农业气象灾害。
出现霜冻害时,往往伴有霜,也可不伴有霜,不伴有霜的霜冻被称为:“黑霜”。
根据发生的季节,霜冻害可分为霜冻(秋霜冻)和晚霜冻(春霜冻)两种。
不同植物忍耐低温的能力不同,所以霜冻害的指标也不同。
大豆幼苗期零下4℃时开始受害,棉花幼苗在零下2℃时出观死,甘薯叶子受害温度则是0℃。
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其抗霜冻能力也不一样。
如冬小麦拔节后1-5天,叶面温度零下7℃-零下8℃时才会发生较重的霜冻害;拔节后6-10天,其受冻指标为零下5℃-零下6℃;拔节后15-20天,则为零下2-零下3℃;到了开花期,叶面最低温度低于霜冻害的概念霜冻害0℃就会造成不育。
霜冻的出现往往给耐寒性较弱的作物、果树、鱼苗、水产等带来影响,如冬薯、马铃薯、喜温蔬菜、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和热带、南亚热带鱼类,以及其他多年生果树和热带作物被冻伤冻死。
080霜冻害的影响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作物内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水分就开始结冰,体积膨胀,细胞就会受到压缩,细胞内部的水分被迫向外渗透,细胞失掉过多的水分,它内部原来的胶状物就逐渐凝固起来。
特别是在严寒霜冻以后,气温又突然回升,作物渗出来的水分很快变成水汽散失掉,细胞失去的水分没法复原,作物便会死去。
霜冻害的主要类型平流霜冻:由北方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霜冻,常见于长江以北的早春和晚秋以及华南和西南的冬季,北方群众称之为“风霜”。
辐射霜冻: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强烈辐射散热而出现低温,群众称之为“晴霜”或“静霜”。
霜冻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霜冻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冬末春初的天气是变幻莫测的,此时的气温还不稳定,有时暖意融融,有时却寒冷彻骨,霜害威胁便隐藏其中。
即便是一些植物已经适应了该地区的气候,也很难保证它们能够应付突如其来的温度骤降。
那么霜冻对植物有哪些影响呢?冻害有哪些特点呢?
霜冻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霜冻是指在植物生长季节,土壤表面、植物表面,贴地气层的温度突然下降到足以使植物受伤害或者死亡时的低温天气。
霜冻通常发生在0℃或0℃以下,使植物体内结冰而引起冻害,是由低温造成的生物学现象。
霜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首先取决于天气条件,其次是地方的自然条件。
当有冷空气入侵时,天空中无云或少云,空气湿度小,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条件,最有利于地面和贴地气层的辐射冷却,容易出现较严重的霜冻。
凡洼地、盆地、山谷等地形,由于冷空气易于聚积,霜
冻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从山的各部位来说,山脚霜冻最重,山坡中段最轻,山顶只有轻的平流霜冻。
从山的坡向和坡度来说,北坡重,南坡轻;东坡及东南坡重,西坡及西南坡轻;陡坡又较缓坡轻。
霜冻有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平流辐射霜冻。
平流霜冻危害区域广,持续时间较长。
辐
射霜冻的发生是局部性的,一般出现在谷底、洼地、干松的土壤和枯枝落叶层上面。
平流辐射霜冻最为常见,一般发生在春秋季。
春季正值植物发芽时期,秋季则是作物已趋成熟,这时出现的霜冻危害性最为严重。
霜冻对植物的危害,因植物的不同而不同。
霜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按霜 冻 出现 的季 节 , 分 为春 霜 冻 ( 霜 冻 ) 秋 霜 冻 可 晚 和 ( 霜 冻 ) 春 霜冻 是 指 春季 出现 的霜 冻 , 称 晚霜 冻 ; 霜 早 。 又 秋
现象㈣ 。 在农业气象学中, 指土壤表面或者植物株冠附近的
气 温 短 时降 至 O℃以下 并 使 作 物受 害 的降 温 现 象 。 通 过 现 对 霜 冻与 霜 的对 比分 析 , 示霜 冻 的成 因及 特征 , 阐述 了 揭 并 霜 冻 的分 类及 其 对农 业 生 产 等 的危 害 和预 防 , 了 解和 预 为 防 霜冻提 供 一 些科学 依据 。
珠。 它不一 定 与农 作物 受 害及 受害 程度 相 联 系 , 只是 一 种天 气现 象 ; 冻 是 一种 农 业气 象 灾害 , 霜 指地 面 温度 降 到 0℃或
以下导致 植物受损 的灾害 , 必须与农作 物受害情况连 带分析 。
一
作物 遭 受 霜 冻危 害 的原 因 . 要 是 冻 结使 细 胞 脱 水 引 主 起危 害 ; 谢 过程 被破 坏 , 生质 结 构受 损伤 以及 细胞 内冰 代 原 块 的 机 械损 伤 回 作 物 内部 的水 分 被 冻结 成 冰 晶 , 冻 过 _。 霜 后 , 温很 快 回升 , 分蒸 发 量大 , 气 水 致使 植物枯 萎而死 亡 。 我 国植 物霜 冻 害主 要发 生在 春 、 两 季 , 秋 春霜 冻 对春 季返 青 生 长 的越 冬 作 物 、 早稻 、 花 、 米 等 春播 作 物 以及 茄 果 类 作 棉 玉
3 霜冻 的危 害 31 危害农 作 物 .
霜和 霜 冻 在 气 象定 义 上 是有 区 别 的 , 是 大 气 中水 汽 霜 凝 结 的一 种物 理 现 象 , 其气 象 定 义 是水 汽 在 地面 和 近 地 面 物体 上凝 华 而成 的 白色 松 脆 的冰 晶 ; 由露 冻 结 而成 的冰 或
霜降天气更冷开始出现霜冻

霜降天气更冷开始出现霜冻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或24日。
在这个时候,太阳赤经达210度,意味着进入了秋季的后半段。
霜降的到来,标志着秋季的渐渐离去,冬季的临近。
随着霜降的到来,天气逐渐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霜降时节,天气变得寒冷,日照时间缩短,气温逐渐下降。
尤其是在北方地区,霜降往往会出现降雪和霜冻的情况。
霜冻是指在霜降期间,地面温度下降至冰点以下,导致水分凝结成冰的现象。
霜冻不仅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高寒地区的霜冻给农作物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农作物在霜降时节已经进入收获期或者即将进入休眠期,此时的作物已经比较脆弱。
霜冻的出现可能会使作物受到冻害,导致大面积的凋落和果实冻坏。
特别是果树、蔬菜等寒冷敏感的作物,更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产量和品质。
除了对农作物的影响,霜冻还会对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霜冻后的道路容易变得湿滑,给行车带来危险。
人们出行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此外,霜冻还有可能引发管道冻裂的问题,给供水和供暖带来困扰。
居民在霜降时节需加强对水管、暖气设备等的维护和保养,以防止出现供暖和供水的问题。
为了应对霜冻天气,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植物和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对于农作物来说,可以通过加强排灌、覆盖保温等方法来减少霜冻的危害。
对于日常生活,人们可以适时添置冬衣、备好暖气设备,注意交通安全等。
总的来说,霜降标志着寒冷天气的正式到来,霜冻也开始出现。
霜冻给农作物生长和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一定影响。
面对霜冻天气,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保护植物和保证生活的正常进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严寒的冬季中过上温暖舒适的生活。
霜冻天气中的农作物保护知识

霜冻天气中的农作物保护知识霜冻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严重的霜冻可能导致农作物凋谢,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霜冻天气中保护农作物的知识和方法。
一、认识霜冻的危害霜冻是指气温降至0℃以下,冰点以下的低温现象。
当农作物接触到霜冻时,会对其产生一系列的伤害,包括冻害、干害和冻害后的继发病害等。
这些危害会导致农作物的凋零、减产甚至绝收。
二、提前预防霜冻的措施1. 防早谷、早粳的措施早谷、早粳等作物一般在秋后播种,在霜冻天气来临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选择合适的品种,例如耐寒性强的品种或早熟品种,以增加抗冻能力。
此外,及时收获、储存种子,并在天气预警下做好防护措施,如覆盖保护。
2. 掌握植物的耐寒性不同类型的农作物有不同的耐寒性。
在种植前,要了解植物的耐寒极限,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例如,在霜冻天气来临之前,可以通过施用农药等方式提高植物的耐寒性。
3. 君子兰玻璃保护对于霜冻怕冷的农作物,如西红柿等,可以采用君子兰玻璃保护的方法。
此方法是用玻璃或塑料薄膜覆盖作物,形成一个小型的保温室,在霜冻天气来临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冷空气的侵入。
三、保护措施1. 预测天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监测天气预报,及时了解气温变化,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采取喷洒农药或施用覆盖保护物等方法,以增加植物的抗冻能力。
2. 喷洒抗冻剂喷洒抗冻剂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霜冻保护方式。
抗冻剂能在低温环境下形成保护膜,减缓植物的冷害。
但是,在使用抗冻剂时应注意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3. 施用覆盖保护物在霜冻天气来临前,可以选择使用农膜、稻草、秸秆等覆盖作物,形成保护层。
这种覆盖保护物可以阻挡冷空气的直接接触,减轻冷害的发生。
四、农作物霜冻后的处理当农作物受到霜冻侵害后,农民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减轻损失。
首先,应及时排水,防止冰渍伤害;其次,可以适量追肥、追暖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帮助植物恢复生长。
霜冻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

霜冻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
霜冻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里,地面和植物表面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低温。
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在冬春季,多为寒潮南下,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引起。
那么霜冻对农业有哪些影响呢?冻害有哪些特点呢?
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是什么
霜冻能使作物受害,主要是由于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细胞间隙的水形成了冰晶,并且冰晶不断地吸收细胞的自由水使冰晶逐渐增大,这就使细胞内水分减少而导致细胞质脱水,使细胞质胶体物质发生凝固和细胞枯萎。
在冰晶形成和增大的过程中,对细胞也产生机械压力而导致机械损伤。
如果霜冻较轻,农作物还没有死亡,霜冻过后温度逐渐上升,细胞慢慢解冻,还可以恢复生命活动。
玉米、大豆、棉花等秋收作物在成熟前对霜冻非常敏感。
以玉米为例,如果在灌浆期遭受早霜冻,不仅影响品质,还会造成减产。
当气温降至0℃时,玉米发生轻度霜冻,叶片最先受害。
玉米灌浆的养料主要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受冻后的叶片变得枯黄,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减少。
由于养料减少,玉米灌浆缓慢,粒重降低。
如果
气温降至零下3℃,就会发生严重霜冻,除了大量叶片受害外,穗颈也会受冻死亡。
这样不仅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而且还切断了茎秆向籽粒传输养料的通道,灌浆被迫停止,常常造成大幅减产。
霜冻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怎样防御?

霜冻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怎样防御?(1)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霜冻通常是指植物生长季节里,由于土壤表面、植株表面以及近地面气层的温度,在短时间内下降至O℃以下,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死亡的一种低温灾害。
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是因为低温使植物体内水分结冰,从而使作物的某些器官受到损伤,严重的能使作物死亡。
霜冻后气温回升较慢时,对作物危害较轻;如果天气晴朗,气温回升剧烈,会造成尚未冻死的植物枯萎,甚至引起死亡,对农作物危害很大。
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与霜冻强度以及霜冻的持续时间有关,同时也与作物的种类、品种和生长发育阶段都有关系。
不同农作物以及一种作物的不同品种,耐寒能力都不一样,如春小麦、豆类、油料作物等耐寒能力最差。
对同一种农作物来说,耐寒能力与其生长发育阶段有关。
通常,作物在开花阶段耐寒能力最差。
在生产中我们应区别不同的作物和品种以及生长发育阶段,了解其耐寒能力的强弱,采取适当防霜冻措施,以减轻或克服霜冻带来的危害。
我国北方地区,秋收作物灌浆期遭受霜冻,易造成严重减产并使作物品质下降。
黄河以南冬小麦拔节后遇霜冻,主茎和大分蘖会被冻死,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
春小麦抽穗开花遇霜冻会降低结实率影响产量,棉苗出土时遇霜冻会大量死苗,未吐絮棉桃遇霜冻会使棉绒变黄,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
在华南地区,霜冻会使冬·2.养麦、冬甘薯及部分热带作物冻伤,甚至冻死。
北方春霜冻易使梨、苹果、桃等果树受冻影响开花,造成果树减产。
(2)预防霜冻的方法①农业技术方法第一,是选择和培育抗霜冻、早熟、高产的作物品种。
不同作物抗霜冻的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作物但品种不同也有差异,只要选育品种得当就可以大大减少霜冻的危害。
第二,是根据天气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移栽期,避开当地易发生霜冻的时间,减少霜冻的危害。
如北方农民播种棉花时有“霜前播种,霜后出苗”的经验,使棉花幼苗错过霜冻的危害;也可以进行保护地或营养钵育苗,等霜冻过后再把棉苗移栽到大田,是预防霜冻行之有效的方法。
霜降时节农业防冻知识_节日习俗

霜降时节农业防冻知识霜降这一时期刚由暖入寒,农作物须注意防冻防寒。
下面由小编和你一起了解一下霜降时节农业防冻知识。
霜降时节对农作物的影响:初霜越早,对不耐寒的作物后期生长和成熟的影响越大,气温较低时,造成霜冻,危害尚未成熟的秋收作物和未收获的露地蔬菜,如尚未吐絮的棉桃受冻后会使棉绒发黄,产量和质量下降,烟草叶片受冻品质下降,生姜受冻会变质、无法储存,等等。
霜降后秋霜冻发生频率逐渐提高,强度也逐渐加大。
据了解,霜冻可分为3种类型:由强烈冷平流天气引起剧烈降温而发生的霜冻称平流型霜冻,常常伴有强风,也叫“风霜”;由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植物表面强烈辐射降温而发生的霜冻称辐射型霜冻,也叫“静霜”;冷平流和辐射冷却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霜冻,称平流辐射型霜冻,通常先有冷空气入侵,温度明显下降,天气转晴,夜间无风,辐射散热强,这种霜冻出现次数多,影响范围大,降温幅度较强,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也较重。
霜冻程度还与地形、地势和土壤状况密切相关,迎风坡比背风坡重、山谷地和低洼地比山坡重、干旱农田比潮湿农田重。
霜降时节农业防霜冻措施:一、农业防霜法培育抗寒品种,要根据当地的霜冻发生规律及无霜期长短,合理安排种植作物品种,防止贪青晚熟。
加强田间管理。
如棉花通过整枝化控等措施,能促进生长发育,促早熟,早摘多收霜前花。
二、物理防霜法1.灌溉法,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霜方法。
通过向田间灌水,能使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增大,并增加空气湿度和温度,减少辐射散热。
实践证明,灌水的田块作物叶面温度在夜间比不灌水的提高1-2摄氏度。
防霜的效果以灌溉的当天或次日为好。
最好的时机在冷空气刚过风静下来而霜冻尚未发生时进行灌溉。
2.烟熏法,一般在霜冻即将发生时点燃发烟物,使烟堆放热,烟雾成幕,有降低热辐射减慢降温和增加植株间温度的作用,可选用易发烟的柴草。
此法可使株间温度提高0.5-2摄氏度。
用化学药剂发烟防霜,比用柴草省工而经济,效果也好,但应选择对人和作物无害的药物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霜冻的类型及危害
2008年10月21日 15:05:48 来源:中国天气网
【字号大中小】【留言】【打印】【关闭】【Email推荐:提交
】
◆霜冻的类型
○平流型
由于强冷空气入侵引起剧烈降温而发生的霜冻,这种霜冻发生时,时常伴有烈风,所以也有“风霜”之称。
○辐射型
一般多是受冷高压的控制,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早晨,地面强烈辐射而发生的霜冻。
朝北的坡地比朝南的坡地容易发生霜冻,洼地比平地容易发生霜冻。
○平流辐射型
冷空气影响与辐射同时作用下发生的霜冻。
通常是先有冷空气侵入,气温明显下降,到夜间天空转晴,地面有效辐射加强,地面温度进一步下降而发生的霜冻。
霜冻的危害程度:
1.霜冻强度愈大,即气温越低,作物受害也愈大。
2.霜冻持续时间愈久,即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作物受害也愈重。
3.当霜冻之后,如果温度迅速上升并且与阳光同时作用于受冻的作物时,植物受害更重。
因为高温和阳光会加强植物细胞
间隙中的水分蒸发,使植物因枯萎而死亡。
霜冻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地形、土壤、植被、农业技术措施及作物本身等条件密切相关。
如就地形影响而言,洼地、谷地、小盆地和林中空地,霜冻多于邻近开阔地。
霜冻对农业有一定的影响资料图片
霜冻是农业气象灾害之一。
它是春秋过渡季节,白天气温高于0℃,夜晚气温短时间降至0℃以下的低温冷害现象。
在农业气象学中,指土壤表面或者植物株冠附近的温度短时间降至0℃以下,并使作物受害的降温现象。
出现霜冻时不一定伴有霜,不伴有霜的霜冻叫做“黑霜”,有些地区又称做“暗霜”或“杀霜”。
最后,我们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初霜冻的出现,意味着冷空气的到来和大幅度的降温,因此,这对我们日常的生活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大家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防风保暖,及时添加衣服。
对于家中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更要随时关
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因为,大幅度的降温必然会对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带来很大的冲击。
甚至,还容易引起一些突如其来的急性疾病的产生。
同时,我们传统节气“霜降”就要到来了,霜降的到来更加意味着天气的转凉,再针对这一次大范围的降温,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了。
【相关资料】
那么霜和霜冻是一种东西吗?
当然不是啦。
人们常把霜和霜冻混为一谈,其实霜和霜冻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
通常,当地面或近地面空气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就在地面和地面物体表面直接凝华成白色的像冰屑一样的晶体,这种结晶物就叫做霜。
霜本身对农作物并无直接影响,但结霜时的低温却会引起农作物冻害。
对于霜冻的理解,关键是在于“冻”,而不在于“霜”。
因为有霜出现时,如果环境温度不太低,或者作物抗寒能力较强,作物也可能不致受到冻害。
相反,没有霜出现农作物并不一定不受危害。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热带、亚热带喜温作物在度并不很低的情况下下就会受到冻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空气中水汽太少,温度虽然已经降到0℃以下,但却没有生成霜。
总之,霜冻并不是因为有霜出现才对农作物产生冻害,而是出现霜冻时温度低于农作物所能耐受的最低温限度,从而使农作物受害。
◆霜的类型
○白霜
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在温度低于℃的地面上或近地面物体上的白色的冰晶。
○黑霜
有的时候地面温度虽然降到0℃以下,但由于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地面没有结霜,但仍旧给农作物带来冻害,这种现象称为黑霜。
○冻露
在近地面的物体上,先凝结成露水,在气温降到0℃以下后,又形成冰珠,也是霜的一种形式。
更多内容请关注生活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