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 第八章 读零件图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张雪梅)教学课件 第八章 零件图

《机械制图》(张雪梅)教学课件 第八章  零件图
图8-23(a)所示进行标注(图中Fe表示基本材料为钢,Ep表示加工工艺为电镀)。 如图8-23(b)所示,三个连续的加工工序的表面结构、尺寸和表面处理的标注如下。
第一道工序:单向上限值,Rz为1.6 μm,表面纹理没有要求,去除材料的工艺。
第二道工序:镀铬,无其他表面结构要求。
第三道工序:一个单向上限值,仅对长为50 mm的圆柱表面有效,Rz为6.3 μm,表面纹
➢ 4.表面结构要求在图纸中的注法
4.1 表面结构表示法
(1)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注一次,并尽可能注在相应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图上。 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的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2)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 上,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如图8-15所示。必要时,表面结构也可用带箭头或黑 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如图8-16所示。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时,不仅要考虑设计要求,还应使标注出的尺寸便于测量和校验。 如图8-11(a)所示,尺寸A不便于测量,应按图8-11(b)标注尺寸。
3.3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图8-9 封闭尺寸链
图8-10 开口尺寸链
3.3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a)不正确
(b)正确
图8-11 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
图8-1 左端盖及其零件工作图
零件图的 内容
(1)一组图形。用一组恰当的图形(如局部视图、剖视图、断
1
面图及其他规定画法等)将零件各组成部分的内外形状和位置关 系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如图8-1所示,用一个基本视
图表达泵盖的外形,用A―A全剖视图表达泵盖的内部形状。
2
(2)全部尺寸。在零件图上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 件在制造和检验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以确定其结构大小。

中职机械制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教案:读零件图

中职机械制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教案:读零件图
上图是结合缸体(箱体类零件、材料HT200)零件图来熟悉整个阅读零件图的过程。
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
(课堂小结)
1.阅读零件图的目的;
2.阅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3.阅读各类零件图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布置)
1.完成同步练习。
2.预习新课。




教后札记
1.看标题栏
从标题栏入手,得到一些有关零件的概括信息。
2.明确视图关系
所谓视图关系,即是视图表达方法和各视图之间的投影联系。
3.分析视图,想象零件结构形状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仍采用前述组合体的看图方法,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线面分析。由组成零件的基本形体入手,由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想象出物体的结构形状。
讲授、PPT
教学设备
多媒体一体机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8.6阅读零件图的一般步骤
8.6.1阅读零件图的目的
一张零件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不同工作岗位的人看图的目的也不同,通常读零件图的主要目的为:
(1)对零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如名称、材料等等。
(2)根据给出的视图,想象出零件的形状,进而明确零件在设备部件中的作用以及零件各部分的功能。




(3)通过阅读零件图上的尺寸,对零件各部分的大小有一个概念,进而分析出各方向的尺寸基准
(4)明确制造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以便确定正确的加工方法。
8.6.2阅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阅读零件图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程序,对于较简单的零件图,也许泛泛地阅读就能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及明确其精度的要求;而对于较复杂的零件,则需通过深入的分析,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反复的推敲,最后才能搞清楚其结构和精度要求。一般讲应按下列步骤去阅读一张零件图。

(完整版)《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第八章答案

(完整版)《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第八章答案

八、零件图8.1 根据轴测图画零件图并作3D 造型∙∙∙∙∙∙∙∙∙∙∙∙∙∙∙∙∙∙∙∙∙∙∙∙∙第77~77页习题8.2 读零件图∙∙∙∙∙∙∙∙∙∙∙∙∙∙∙∙∙∙∙∙∙∙∙∙∙∙∙∙∙∙∙∙∙∙∙∙∙∙∙∙∙∙∙∙∙∙∙∙∙∙∙∙∙∙∙∙∙∙∙∙∙∙∙∙第78~79页习题8.3 零件的尺寸标注∙∙∙∙∙∙∙∙∙∙∙∙∙∙∙∙∙∙∙∙∙∙∙∙∙∙∙∙∙∙∙∙∙∙∙∙∙∙∙∙∙∙∙∙∙∙∙∙∙∙∙∙第80~80页习题2345题号:题号:678910题号:18.4 零件局部构形设计和3D 造型∙∙∙∙∙∙∙∙∙∙∙∙∙∙∙∙∙∙∙∙∙∙∙∙∙∙∙∙∙∙∙∙∙∙第80~80页习题题号:1. 根据支座的轴测图绘制其零件图(名称:支座,材料:HT150,图号:0801)。

2. 根据警报器壳体的轴测图绘制其零件图(名称:警报器壳体,材料:HT200,图号:0802)。

3. 根砂轮头架的轴测图绘制其零件图(名称:砂轮头架,材料:HT200,图号:0803)。

4. 根据变速箱盖的轴测图绘制其零件图(名称:变速箱盖,材料:HT150,图号:0804)。

5. 看懂零件的形状,并回答读图问题。

6. 看懂零件的形状,并回答读图问题。

7.标注盖的尺寸(数值由图上直接量取,俯视图中的两个小孔为通孔)。

8.标注支座的尺寸(数值由图上直接量取)。

八、零件图8.4 零件局部构形设计和3D造型9. 根据已给视图画出⑴俯视图(外形);⑵A-A剖视(肋板厚度可取壁厚的0.7-1倍;⑶B向局部视图;⑷补全左视图;⑸作3D造型(自定尺寸,注意各部分比例,保持结构形状准确)。

注意:零件左半部外形可参照①处内腔确定;右端安装板②形状结构自行确定,其上应有4个Ø9供螺栓穿过之光孔;前后两凸起(B向视图)参考③处;其余未确定形体自定。

八、零件图8.4 零件局部构形设计和3D造型*10. 根据已给视图研究确定泵体的形状,并补充视图,完整、清楚、正确地表达泵体(左、右两边带圆弧头的板为安装板,上下两块板为连接板。

《机械制图》(刘凤玲)教学课件 第8章 零件图

《机械制图》(刘凤玲)教学课件 第8章 零件图
《机械制图》
第8章 零件图
目录
CONTENTS
1 零件图概述 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3 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6 读零件图
ART 01
零件图概述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零件图的内容
➢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当设计或测绘机器时,先要绘制装配图,再拆画零件图,零件完 工后再按装配图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因此,零件与部件、零件图 与装配图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当识读或绘制零件图时,要考虑零件在 部件中的位置、作用,以及与其他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从而理解各个零 件的结构形状和加工方法;当识读或绘制装配图时,也必须了解部件中 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以及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选择其他视图
主视图确定之后,要分析该零件还有哪些结构形状未表达完整,如何 将主视图未表达清楚的部位用其他视图进行表达,并使每个视图都有表达 的重点。在选择视图时,应优先选用基本视图及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图。 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的数量,力求 制图简便。
选择其他视图
➢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2.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零件在加工、测量时的基准面或线。例如,图中凸台的顶 面是工艺基准,以此为基准测量螺孔的深度尺寸8比较方便。
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最好能重合,这样既可满足设计要求又能便于加工 制造。
➢ 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1.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重要尺寸是指有配合功能要求的尺寸、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影响零件使 用性能的尺寸,这些尺寸都应在零件图上直接注出,如图所示。图(a)中的轴 孔中心高h1是重要尺寸,若按图(b)标注,则尺寸h2 和 h3将产生较大的积累误 差,使孔的中心高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另外,为安装方便,图(a)中底板上两 孔的中心距l1也应直接注出,若按图(b)标注尺寸l3 间接确定l1 ,则不能满足 装配要求。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2、极限与配合
•1)• . 互换从性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 : 配就能装到机器或部件上,并能保证使用要求。
•2). 尺寸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1) 基本尺寸: 设计给定的尺寸,如图中Φ30。 •(2) 实际尺寸:测量所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极限值。
研磨、镜面磨、超 重要的装饰面。
精磨等。 经表面清理过的铸、 锻 件 表 面 、 轧 制 件 不需要加工的表面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2). 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
•⑴ 表面粗糙度符号 •基本符号:
PPT文档演模板
•d′--符号线宽 •H1 ≈1.4h •H2=2 H1 •h —字高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不容易测 量
•不容易测 量
• 容易测量 • 容易测量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例:如图所示标注脚踏座的尺寸。
•长度方向基准
PPT文档演模板
•高度方向基准 •宽度方向基准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任务二 掌握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技术要 求
•几何精 度 •理化性能
•尺寸公差、形状公差 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 度•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 当零件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对 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统一标注在图 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所注代号和文 字大小是图样上其它表面所注代号和文字的1.4倍。
•3.2
•C2
•C1
•25
•其余
•0.4
•1.6 •3.2

《机械制图习题集》习题答案——第8章

《机械制图习题集》习题答案——第8章

0
Φ 40 h7 ( -0.0 25 )
Φ4 0H准制( 基孔制 ) 配合种类(间隙配合) 孔的公差等级代号(8 ) 轴的公差等级代号(7)
公差是( 0.022)。
6、零件的外表面是( 铸造 )面,表面粗糙度代号为“ ”,
含义为( 未去除表面材料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
4、读填料盒零件图,补画左视图。
)
0.015 0.015
+0. ( Φ25k6 015 ) +0. 002
Φ52JS7(+-
8-5 极限与配合
1、根据图中的配合代号,在零件图上分别标出轴和孔的尺寸及 公差带代号,查出偏差数值并填空。
3、说明形位公差的含义 0.03 A ( 齿轮左端面垂直于φ20f7的轴线,其公差为0.03
)。
4、28
0 -0.023
的上偏差(
0
),下偏差( -0.023 ),上极限尺寸
( 28 ),下极限尺寸( 27.977 ),公差( 0.023 )。
2、读支架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补画D—D剖视图。
宽度方向 尺寸基准
2、找出图中表面表面粗糙度的注写错误,并正确标注。
8-3 标注与识读几何公差
1、解释所注几何公差的含义。
Φ100圆柱面的圆度公差为0.004mm
Φ100圆柱面相对于Φ45轴线的圆跳 动度公差为0.015mm
右端面相对于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 为0.01mm
2、标注轴的几何公差
(1)Φ25h7圆柱度公差为0.02; (2)Φ25h7轴线对Φ10H6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 (3)Φ32h7圆柱面对Φ10H6与Φ20f6的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度公差为0.04; (4)Φ32h7两端面对Φ10H6与Φ20f6的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度公差为0.04。

机械制图第八章零件图教材

机械制图第八章零件图教材

第三节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一、铸造中的工艺结构
1.拔模斜度 为了将模型从砂型中顺利取出,常在铸件内外壁上沿拔模方向 设计出大约为1∶20(或不大于3°)的斜度,即拔模斜度。 由于拔模斜度一般很 小,零件图中可不画 出、也不必标注;必 要时可画出斜度并标 注;或者在技术要求 中用文字说明。
拔模斜度
4.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箱体类零件的尺寸标注常以设计要求的轴线、重要的安装底 面、结合面(或加工面)、主要结构的对称面等作为尺寸基准。
图例
三节
第三节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一、铸造中的工艺结构
用铸造方法得到的零件称为铸件。
工艺结构: 1.拔模斜度 2.铸造圆角 3.铸造壁厚
铸造过程:首先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大小按1:1制作模型,并将 模型放入砂箱、填入型砂、夯实;然后翻开上砂箱拔出模型后 即形成型腔,最后将熔化的金属液体通过浇口注入型腔,直至 冒口中出现金属液体为止;待冷金属液体却凝固后,去除型砂, 即得到铸件。
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二)尺寸的合理标注 1.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为了满足标注尺寸的合理性,应选择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 准作为它的尺寸基准。最好是把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统一起来。 当两者不能统一时,应以保证设计要求为主。 一般情况下,以设计基准为主要基准,以工艺基准为辅助基准。 但在两基准之间必须标注一个联系尺寸。 2.按加工方法标注尺寸 为了能在加工零件时方便看图,在标注尺寸时应把不同加工 方法和工序所需要的尺寸分开标注。
1.确定零件的摆放位置 在一般情况下,确定零件摆放位置的原则是: 回转体(如:轴套类、盘盖类)零件,应选择加工位置摆放; 非回转体(如:叉架类、箱体类)零件,由于其加工方法和加 工位置多变,故应选择工作位置摆放; 对于一些倾斜安装的零件,为便于画图和看图,应将其摆正放 置。

机械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

机械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
2. 尺寸标注方法 (1)零件的重要尺寸必须从基准直接注出。
图 8-4 尺寸基准
(2)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
(a)
(b)
图 8-5 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
(3)标注尺寸要便于测量,并尽量使用通用量具
(a)便于加工
(b)不便于加工
(c)便于测量
图 8-6 尺寸标注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d)不便于测量
3. 零件的形状分类 由于零件的用途不同,其结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了解、研 究零件,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轴套类零件、盘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下面对其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作简要分析。 1)轴套类零件: (1)结构分析 (2)视图分析 (3)尺寸分析
主要加工方法
应用举例
明显可见刀痕 可见刀痕
微见刀痕
粗车、粗铣、粗刨、 光洁程度最低的加工面,一般
钻、粗纹锉刀和粗砂轮 很少应用。
加工

粗车、刨、立铣、平
不接触表面、不重要的接触面、
铣、钻等
如螺钉孔、倒角、机座底面等。
可见加工痕迹
精车、精铣、精刨、 没有相对运动的零件接触面,
微见加工痕迹 铰、镗、粗磨等。
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尺寸是加工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标注零件图的尺寸,除 满足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外,还必须使标注的尺寸合理,符合设计、 加工、检验和装配的要求。以下主要介绍一些合理标注尺寸的基本知识。
1. 零件图的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确定零件上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是 测量或标注尺寸的起点。通常将零件上的一些面(主要加工面,两零件的 结合面,对称面)和线(轴、孔的轴线,对称中心线等)作为尺寸基准。
2.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是直接指导生产制 造和产品检验的图样。一张 完整的零件图通常应有以下 一些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12
2-M6 深12
φ26
R5
16
3.2
48
C
12
4
C-C R4
A-A
左视图采用了全剖视图,表达 内部孔洞及法兰盘与阀体连
24
M16
B
4-φ12
B 95 R12
12
φ52
R10 54
技术要求: 未注铸造圆角R3
12.5
接情况. B向、D向局部视图分 别表达了局部结构形状, C-C 剖视图表达了法兰盘形状.
+ 0.1 29 _
面其中主视图采用了局部剖,俯视图
未注铸造圆角R1
技术要求:
为外形图,左视图采用了全剖视.
40
从标题栏可知,该零件名称为
40+ - 0.2
2-φ8.8 R12
俯视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200
凸 台
圆筒
螺 孔 肋板
支撑板
底板
二. 根据投影关系 看懂零件图: ,进行形体分析,想象出零 件整体结构形状 1.补画左视图外形图; 2.解释代号: Φ12+0.11 0
B
A-A B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150
C
C-C
C
D
B
A-A B
画出左视图外形图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150
C-C
D
B
A-A B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150
C-C
D
B A-A B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150
M8
14
12.5
36 1×45o
Φ12+0.11 0
主视图
φ32
14 7
其余
1×45
o
1.6
左视图 一.概括了解
66+0.05 -0. 05
84
3.2
10
4
支架 ,属于叉架类零件,在机器 10
中主要起支撑的作用。采用
6
Φ20 2 24 64
6.3
9
M5
6.3
材料为 HT200,为铸件。 41 通过视图分析,该零件图采用了主、 俯、左三个基本视图,并辅以重合剖
(厂 名) (图号)
3-M6深10 孔深13
其余
A
C 40 40
A B B B-B C
5
12.5 12.5
32 52 62 A-A
25
12.5
25

制图 审核

比例 材料
(厂 名) (图号)
31 D 6.3 A A
8 56
56 C
10
其余
D
φ20 φ35
6.3
60
80
55 φ18
30
38 50 96 120



比例 1:1 材料 HT200
看零件图
M8
14
12.5
36 1×45o
12.5 φ15H8
28
1×45o
3.2
其余
1.画出A-A斜剖视;
Φ28
4
25
60o
B A
4
B B-B
8
A-A
2.解释下列代号φ15H8,M8
A
M8: 基本尺寸为φ15mm, 14 公差 φ15H8: 20 等级为 8, H的孔. 技术要求 : 基本偏差代号为 公称直径为 8mm的普通粗牙螺
1.铸造圆角R3; 纹孔 2.倒角1×450
制图 审核
8



比例 1:1 材料 HT200
8.6 零件图的看图方法与步骤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看标题栏
(二)进行表达方案的分析 (三)进行形体分析、线面分析和结构分析 (四)进行尺寸分析 (五)进行结构、工艺和技术要求的分析
一、看标题栏
了解零件的名称、 材料、绘图比例等 内容。 从右图可知:零 件名称为泵体。材料是 铸铁。绘 图比例1:1。
58

制图 审核

中国矿大
比例 材料
1:1 HT100
8.6 读零件图
一.概括了解 二. 根据投影关系,进行形体分析,想象出零件 整体结构形状. 三. 分析尺寸,明确技术要求
§8.6
一.概括了解 1.标题栏分析
读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
从标题栏了解零件的名称,推断其作用及其 形体特点。从材料栏了解零件的材料,若为铸件, 应有铸造工艺结构的特点。
C-C 剖视 图
比例 1:1 材料 HT150
48 72
48
B向局

制图 审核

31 D A 6.3
56
C 三.形体分析,想象零件整体形状 法兰盘 8 φ20 φ35
10
其余
空腔 A
56 6.3
D 60
四棱柱
80
55 φ18
30
38 50 96 120
R12
2-M6 深12
φ26
R5
16
圆 3.2 筒
二、进行表达方案分析
2. 视图分析
首先找出主视图及其它基本视图、局部视
图等,了解各视图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表达方法和内容。
§8.6
读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
二. 根据投影关系,进行形体分析,想象出零件整体 结构形状
利用形体分析法,逐个看懂个组成部分的形状
和相对位置。先看主要部分, 后看次要部分,先
外形,后内形。
§8.6
12.5 φ15H8
28
1×45o
3.2
其余
25
60o
B A
4
4
Φ28
B B-B
8
一.概括了解
从标题栏可知,该零件名称为
斜支架,属于叉架类零件,在机
A
器中主要起支撑的作用。采 用材料为HT200,为铸件, 具有铸造零件的工艺特点。
技术要求: 1.铸造圆角R3; 2.倒角1×450
制图 审核
14 20
B-B
25
12.5
25
5
底板

制图 审核

比例 材料
(厂 名) (图号)
长度 基准
3-M6深10 孔深13
指出该零件的尺寸基准 解释 3-M6深10,孔深13的意义 公称直径为6mm,均匀分布 的3 个普通粗牙螺孔,钻孔 深13mm,螺孔深为10mm.
A
C
A C
40 40
B
宽度 基准
12.5
32 52 12.5 62 A-A
48
C
12
4
C-C R4
A-A
M16
B
4-φ12
B 95 R12
12
24 48 72
φ52
R10 54
技术要求: 未注铸造圆角R3
12.5
底板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150
D A A
C
C-C
C
D
画出主视图外形图 A-A
B
B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150
C
C-C
C
D
1.铸件不得有沙眼、裂纹;
B-B
20
37
3.2
10
5
长度方 向基准
3.2
Rc1/4
宽度方 向基准
B
其余
12.5
φ10 1.5×45o
3.2 3.2
18
10
高度 方向 基准
5
B B
6-φ6 沉孔φ12深6
技术要求:
B
(1)标出长、宽、高三个方 1.铸件不得有沙眼、裂纹; 2.锐边倒角1×45 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12.5 具有铸造零件的工艺特点。
12
24 48 72
48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150
31 D 6.3 A
主视图
8 56
56
10
其余
C
6.3
D向局 部视图
φ20 φ35
A
D 60
左视图
80 C
55 φ18
16
30
38 50 96 120
R12
2-M6 深12
φ26
R5
3.2
48 C-C R4 φ52
O;
端 盖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200
3.未注铸造圆角R2.
管螺纹
B-B
B
二. 根据投影关系,进 行形体分析,想象出
零件整体结构形状
B B
螺纹
沉孔
B
端 盖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200
(2)画出右视外形图
B
B B
B
端 盖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200
Φ10
6.3
B
高度 基准
25
B-B
25
5
12.5

制图 审核

比例 材料
(厂 名) (图号)
3-M6深10 孔深13
其余
将表面粗糙度按光滑到粗糙 的顺序排列出来.
1.6
A
C
A C
40 40
12.5
25
B
12.5 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