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招投标平台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
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对策分析

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对策分析电网调度是指调度中心根据电力供需情况,对电力系统内的发电设备和输电设备进行合理管理和控制,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方式优化对策分析是指针对电网调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优化方式,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1. 调度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电网调度中心制定了计划性的电力调度方案,但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实际情况往往与计划存在一定偏差,导致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2. 调度运行中存在的风险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输电设备故障、供电不足、负荷突变等风险,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风险,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3. 调度运行效率有待提高传统的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存在着信息传递滞后、计划执行效率低等问题,导致了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不高,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电力市场需求。
二、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对策分析1. 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了提高电网调度运行的效率和适应性,需要加强电网信息化建设,推广智能电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装置设备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和互联互通,减少信息传递滞后,提高调度运行效率。
2. 强化调度预测和响应能力面对电力系统调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需要提高调度中心的预测能力和灵活响应能力,通过建立完善的调度预测模型和灵活的应急调度机制,及时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3. 优化调度计划制定通过引入先进的调度计划制定技术和算法,结合实时数据和需求预测,优化电网调度计划的制定,使得调度计划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提高计划的执行性和准确性。
4. 加强设备安全维护管理在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也要重视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通过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设备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聚类和相关性分析的电力物资招标采购策略分析研判

基于聚类和相关性分析的电力物资招标采购策略分析研判发布时间:2021-06-11T08:50:54.7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于嘉[导读] 概要:采用聚类和相关性分析应用于电力物资招标采购工作中,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招投标业务数据,构建基于序化粒度的供应商模型、建立基于样本分析的招标预测、深度挖掘应用业务数据,促使各业务部门之间形成合力,招标采购全流程数据清晰在线,精简办事环节流程,推动招投标业务的便捷、快速、精准的服务。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物资分公司山西概要:采用聚类和相关性分析应用于电力物资招标采购工作中,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招投标业务数据,构建基于序化粒度的供应商模型、建立基于样本分析的招标预测、深度挖掘应用业务数据,促使各业务部门之间形成合力,招标采购全流程数据清晰在线,精简办事环节流程,推动招投标业务的便捷、快速、精准的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电力物资采购;BP神经网络;供应商画像一、背景介绍(一)业务和管理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现代供应链概念,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网公司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物资管理专业加速提档升级,打造“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智慧决策、行业引领”的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以“五E一中心” 供应链平台为载体,依托“大云物移智边链”现代科技手段,构建智能采购、数字物流、全景质控三大业务链,优化调整现有物资管理业务及工作流程,灵活适应物资管理和项目建设高质量、实效性、差异化需要,逐步实现供应链电子化、网络化、可视化、便捷化和智能化,构建形成内外高效协同、智慧运营的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
自2017年国家发改委要求大力发展电子化招投标以来,公司在促进招标采购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依托国网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信息化技术,推动招标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与无纸化进程。
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措施分析

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措施分析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措施是指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实现对电网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管理是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对电网进行管理和监控。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电网的数据分析、预测、优化和决策,从而实现电网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
二、降低负荷峰值电网负荷峰值是指一段时间内电网的负荷达到最高点的时间点。
负荷峰值的出现会增加电网的压力,导致电网的运行不稳定。
为了降低负荷峰值,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对负荷预测的研究,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2. 采取节能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3. 实行高峰时段限制用电政策,对高能耗行业限电,减少负荷峰值的发生。
三、优化电源结构优化电源结构是指通过调整电源的组成,降低污染排放,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2. 加强对火电、燃气等能源的研究,降低污染排放;3. 建立多级电源体系,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研究,优化输电线路的走向和容量;2. 采用智能配电技术,对配电线路进行优化,降低损耗;3. 实行分布式电力系统,增加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五、完善电网调度管理系统电网调度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对电网进行调度和管理。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实现全网联调联控,提高调度管理的精度和效率;2. 加强对电网安全运行的监控和预警,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3. 推广区域调度模式,提高对局部电网的细化调度能力。
综上所述,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措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加强智能化管理、降低负荷峰值、优化电源结构、优化电网结构和完善电网调度管理系统等措施,可以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
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措施分析

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能源规划、调度策略、智能化调度和配电网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能源规划是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的基础。
在能源规划中,应坚持绿色低碳的理念,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电网供电的可持续性。
电网的规划还要考虑到负荷的变化和间歇性能源的波动,合理安排电网结构和机组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和对外界的环境影响。
调度策略对于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至关重要。
传统的调度策略主要是基于经验和规则的,容易造成运行效率低下和能源浪费等问题。
应加大对调度策略的研究和创新,引入先进的调度算法和模型,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快速和准确的预测,提高调度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调度策略还要考虑到供需平衡和电网的稳定性,及时调整电力输出和负荷需求,防止电网的过载或断电等情况发生。
智能化调度是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调度在电网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通过建立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电网运行状态,提高调度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和失误。
智能化调度还可以与用户侧的智能用电设备相结合,实现电力需求和供给的精准匹配,降低负荷峰值和能源浪费。
配电网优化也是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配电网存在供电半径长、线损率高和负荷不平衡等问题,导致电能的损耗和浪费。
应加强对配电网的改造和升级,采用先进的配电技术和设备,提高供电质量和功率因数,减少线损和能源消耗。
还可以利用配电网的智能化调度手段,实现电力的分布式调度和用户侧的参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电网的稳定性。
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是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能源规划、调度策略、智能化调度和配电网优化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实现电网运行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对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对策的分析

对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对策的分析【摘要】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对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的背景和目的,然后分析了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接着提出了四种优化对策: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多能电源协调优化、基于数据分析的运行方式优化以及弹性负荷调整。
在对比各种优化对策的优缺点,并展望了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促进电网运行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对策、智能调度系统、多能电源、数据分析、弹性负荷调整、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电网调度是指根据电能需求和供给情况合理调度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系统成本,提高供电质量,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同时也有助于应对电力系统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通过对电网调度运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将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对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对策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对策,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分析当前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寻找优化对策并进行比较和总结,为电网调度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意义和重要性,揭示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探讨智能调度系统、多能电源协调优化、基于数据分析的运行方式优化以及弹性负荷调整等优化对策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为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改进和升级提供实用性建议。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优化设计与实现

文章编号:1007-757X(2020)12-0158-0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优化设计与实现王雪晶,张洁敏,张航(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福建福州350001)摘要:不断增多的电力用户对用电信息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满足远程监控用户用电信息需求,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完成了基于ZigBee网络模型的用电信息自动采集系统的构建#其采集系统在嵌入式ARM 中完成集成开发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电信息的动态量化检测识别及采集方法,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良好的信息采集自动控制性能#关键词: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路径;ZigBee网络模型中图分类号:TM764文献标志码:AOptimizati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wer User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for Power UsersWANG Xuejing,ZHANG Jiemin,ZHANG Hang(Information R Communication Branch,Fujian Electric Power Company Limited,Fuzhou350001,China) Abstract: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ower users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regul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in-ormation Inordertoe f ectively meetthedemandofremotemonitoringusers,thispapermainlyoptimizesthepoweruserin-ormationco l ectionsystemandcompletestheZigBeenetworkmodel Theconstructionofautomaticacquisitionsystemforelec-ricityinformation,andtheacquisitionsystemarecompleted TheintegrateddevelopmentprocessdependsonembeddedARM, andonthisbasis,we propose a dynamic quantitative detection,identification and co l ection method of electricity information The experimental test results verify the system has good information co l ection and automatic control performanceKey words:user electricity information;acquisition system;implementation path;ZigBee network model0引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智能电网的辅助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促使电力的销售及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采集系统在采集用户用电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处理实现信息交流共享与实时监控和管理功能,将当地电网与用户联系起来&因此对于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综合了供电侧、售电侧和购电侧)进行设计和完善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电力勘测设计招标的优点(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电力勘测设计作为电力工程建设的基础,对于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勘测设计招标作为一种有效的采购方式,具有诸多优点。
以下是电力勘测设计招标的几个主要优点:一、提高电力勘测设计质量电力勘测设计招标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吸引了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丰富经验和优秀业绩的设计单位参与竞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设计单位为了争取中标,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确保设计质量。
同时,招标过程中,招标方对投标单位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业绩,从而提高电力勘测设计的整体质量。
二、降低电力勘测设计成本电力勘测设计招标过程中,设计单位通过竞争报价,促使设计成本降低。
一方面,设计单位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会尽量降低报价,从而降低电力勘测设计成本;另一方面,招标方在招标过程中,会对设计单位的报价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计方案,进一步降低电力勘测设计成本。
三、缩短电力勘测设计周期电力勘测设计招标过程中,设计单位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会提前做好设计准备工作,提高设计效率。
同时,招标方在招标过程中,会要求设计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从而缩短电力勘测设计周期。
这有助于加快电力工程建设进度,提高项目效益。
四、促进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健康发展电力勘测设计招标有利于推动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的竞争和发展。
一方面,招标方通过招标过程,可以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设计单位在竞争中不断进步,有利于推动电力勘测设计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促进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保障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电力勘测设计招标有助于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方面,通过招标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可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降低工程建设风险;另一方面,招标过程中,招标方对设计单位的资质、业绩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完成电力勘测设计任务的能力,从而保障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电力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电力工程优化设计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电力工程优化设计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等方面,提出一些优化设计方案,以期能够为电力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二、电力系统规划优化设计方案1. 合理规划电力系统的布局和容量合理的电力系统规划是电力工程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成本。
因此,在电力系统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的用电需求,合理分布变电站和配电设备,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应该采用先进的电力系统规划软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仿真,以便找出最佳的规划方案。
2. 采用先进的输电技术输电线路的损耗和电压稳定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电力质量和经济性。
因此,在规划电力系统时,应该采用先进的输电技术,如柔性输电、超高压输电、直流输电等,以降低输电损耗,提高输电效率。
3. 优化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管理合理的电力系统调度和运行管理是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
可以采用自动化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三、电力工程建设优化设计方案1. 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材料在建设电力工程时,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材料,如高效变压器、低功耗逆变器、节能照明设备等,以降低系统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2. 注重工程质量和安全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应该注重工程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减少系统的故障和事故发生。
3. 采用智能化的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可以采用智能化的施工技术,如建设信息模型(BIM)、工地无人机、智能施工机器人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电力系统运营优化设计方案1. 注重系统的运维管理在电力系统运营中,应该注重系统的运维管理,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电网招投标平台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
在改革开放大方针的指导下,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运作模式在不断探索和试运作下,已经初具雏形。
当前形式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响应国家要求,解决传统招标过程中工程建设设计标准不统一、电网设备型号复杂、投标人难以依据同一标准参与投标,进而影响公平竞争问题。
国家电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据“技术先进适用、性能价格合理、参数优化集中、安装尺寸统一”的原则,统一招投标的相关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
标签:国家电网;招投标;优化设计
1.平台系统需求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系统需求分析的目的是获取用户对系统的需求,从而为后续开展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工作指明方向。
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需要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对用户工作中的各个具体环节进行抽象,从而把握系统的业务逻辑和具体需求,准确地定义问题和确定系统实现所要做的工作。
招投标管理系统已不在是一个新生的管理软件,它的产生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用户需求就是让信息管理更加集中化、简单化。
国网招投标系统提高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统一的招标采购,规范招投标工作的整体流程,无论是在时间效率、空间效率、和沟通效率,还是经济效率上都会有明显的提升,而且有利于规避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使得各个地区各个供应商的竞争更透明,更公平,也更公开。
与传统的招投标相比,能够达到规避传统招投标过程中在评标和定标时出现不正当交易的问题,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合法性[1]。
加快招投标活动的整体进程,提高效率。
本系统的主体是各类用户,使得不同种类的用户之间通过功能模块及业务进行联系,在本系统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角色:系统管理员、招标方、投标方和评标专家。
本系统的功能就是对这几种角色的用户进行管理,并满足这些用户的不同需求,让他们能够摆脱繁杂的人工操作流程,只需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招标活动的开展,提高招标活动的工作效率。
2.平台系统风险管理的采购内控体系建设
一是梳理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关于招投标工作的法律条例、制度规范等文件,明确流程各个环节中的风险因素和管控措施,制定流程衔接标准,消除业务管理壁垒,优化部门职能界面,推进业务流程的融合,促进专业工作的纵向协同,形成全面而系统的采购内控体系。
研究制定适用于公司招标工作的指导手册及可操作性文件,形成“制度层—指导层—操作层”三级工作文件指导体系,为采购工作提供制度标准方面的约束条件[2]。
其次,是将项目需求单位、供应商等外部单位纳入招标代理机构的上下游协同管理,建立以招标代理机构为中心,供应方与需求方为两翼的“三位一体”采购组织体系,为外部单位在采购工作中的行为制定规范,建立互联互动、合作共赢的三方联动新体系。
不仅如此,在采购内控模式创新方面,细分采购类型,制定不同采购类型下的内控管理操作规范一览
表,编制基于岗位的采购管理人员工作手册。
在此基础上,引入“清单管理”,运用“五位一体”理念与业务流程全覆盖思路,制作“流程顺畅、任务清晰、职责明确”的任务清单卡。
最后,则是以信息化手段,基于内控体系表打造采购风险内控移动平台,形成“六表九手册六卡一平台”成果。
充分体现风险管控关口前移,超前防控的监督理念和信息化优势。
形成“五位一体+风险管理”的流程管理体系,为采购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平台系统数据库设计的优化内容
国家电网招投标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处理系统,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而数据需要存储在数据库中,所以数据库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系统最终的性能,所以在设计系统的数据库时就需要考虑如何提高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同时又可以保证数据库的稳定运行。
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库的需求分析,然后结合目前的数据库系统技术,在逻辑结构上对数据库进行总体设计。
同时还应实现对信息的统计和处理功能,如基本的信息查询和修改、操作功能等。
通过对国间电网网招投标系统的需求分析得出,系统数据库必须具备以下内容:首先,系统应涵盖用户管理,项目管理,产品管理、系统管理四部分的内容。
并对参与项目投标的设备需进行分类,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产品类别,每个类别下可以包括多个产品。
一个类别可以对应多个项目。
与此同时,参加投标的供应商都应生成自己的产品,可以生成多个产品或多类产品,但每个产品在招标时都要给出报价单,一个产品可以对应着一个或多个报价单。
并通过上述系统数据库的内容分析,并在考虑系统扩展性的基础上,设计出如下所示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3]。
其次,项目信息数据项包括:项目状态、项目名称、项目开标时间、项目截标时间、项目类型、项目负责单位、项目内容说明等。
而供应商信息则包含:数据项包括单位名称、办公地址、注册时间、注册地址、注册资金、法人姓名、法人职务、企业性质、分支机构分公司厂办事处、制造商在中国办事处或代理商代表的资料。
另一方面,在产品信息方面,数据项包括产品名称、需求单位、物资描述、所属供应商ID、所属类别ID、技术规范、产品说明。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报价单信息,其包含数据项包括设备总价、备件和特殊工具总价、技术服务总价、选项件总价、配套工程费、国内投标商投标总价、投标保证金、交货期、交货地点等信息[4]。
4.结束语
国家电网招投标平台系统的优化在现阶段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投标管理系统可实现招标采购工作的网络化、集中化开展,克服传统招投标的低效率,又能保证采购过程的透明公正性。
在设备质量与性价比上,由于面向的供应商更广泛,提高了设备的质量与性价比,减少了因设备故障引发的电力事故,也能促进电力设备制造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供应商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国柱,符海东.基于Struts_Spring_Hibernate 架构的设备物质招投标系
统设计与实现.武汉科技大学,2009.
[2]程勇兵,张羽,邓淇中.基于云计算的船舶电站管理系统最优化设计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8.
[3]《招标采购管理》编辑部.智慧點亮采购——记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电子招投标系统[J].招标采购管理,2017(5):20-21.
[4]邹慧安,孙伟毅,于胜.国家电网公司电子招投标系统建设[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7):15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