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校本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盱眙县铁佛中心小学校本教材主编:林昌海

副主编:黄进

编委:邵翔王恒杰鲍远军王利孙健

创建太极特色

弘扬传统文化

二〇一〇年九月编印

目录

1、前言 (1)

2、一段(八式)太极拳简介 (2)

3、动作分解 (3)

4、太极功夫扇简介…………………………………

5、动作分解………………………………………...

6、太极变奏图解……………………………………

前言

铁佛中心小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体艺教育,把“千人太极”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抓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广大师生不懈努力、勤奋训练,在第十届盱眙国际龙虾节——学子英姿大型团体操表演中,荣获一等奖。“太极变奏”紧扣变换主题,充分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内涵,倡导变革精神,展示少年儿童蓬勃生机和运动的活力。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弘扬传统任重道远。学校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优势,继续深化太极特色,把柔美刚劲的

太极扇纳入创建其中,不断推进创建工作,多层面展开活动,扩大太极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学校还将编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太极操,让全体师生在浓郁的特色创建氛围中,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逐步打造出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第一章太极拳概述

起源

太极拳,武术拳种之一,以古太极图所含哲理为基本拳理,故名。清人王宗岳著有《太极拳论》一书,此为“太极拳”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太极拳的起源,历来有种种说法。后经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研究证实,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创编人为陈王廷。陈王廷为陈氏第九世孙,文武兼备,是一位很有创见的武术家。

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来源有三:1、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2、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如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被称为“内功拳”之一;3、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如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流传

太极拳经过三百多年的流传衍变,发展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陈、扬、吴武、孙、赵堡等多种流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的大

力提倡,太极拳运动发展很快。1956年,国家组织武术专家创编《简化太极拳》,对普及太极拳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6年,国家体委正式将太极拳、剑、推手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

如今,太极拳已经走出国门,受到外国人士的欢迎。欧、美、东南亚及日本等国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许

多国家了太极拳协会,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在新世纪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二章基本技术

手型

手型是指手掌的形态。太极拳有三种主要的手型:拳、掌、勾。

拳动作要领:四指自然卷屈,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拳面齐平,不可僵硬。

拳方位名称如下:

掌 动作要领:五指自然伸直、分开,掌心含空,虎口撑圆。

掌的方位名称如下:

勾 动作要领:屈腕,五指自然内合,指尖捏拢。 勾的各部位名称如下:

太极拳手法原理

手法是指手臂的运使方法。太极拳技法的主体是手法,按手的部位和形状分掌、拳、肘、臂法,这里统称手法。除了遵循上肢身型及相关运动技术要求外,具体运动的规律有:

第一,秒稍根互领,螺旋出入。手臂分为三节,即

手为稍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凡是手法从近身端向外出时,手领肘,肘领肩,同时又肩催肘,肘催手,符合稍领中随根催三节运动原理。凡从远身端向内收时正好相反,肩(通过松沉)领肘,肘(通过沉坠)领手。

第二,屈蓄有余,劲贯落点。在手法运行中,上肢各个关节都要保持一定的弯曲度,肌肉要有一定的松软度,放松肩肘腕关节,让关节腔内似有骨缝撑开感,整个手臂的肌肉不可强直收缩,用手摸有僵硬感,也不可软缩无力,手触软塌,做到似松非松,似刚非刚,手臂圆满用意想整个手臂贯劲,随意想的变化最终将劲力集中到最后的落点上。

步型

指下肢脚腿的基本形状。关中有“百练不如一站”之说,这里“站”包含了各种步型的练习,步不稳则拳乱,步型的稳固是实现各种技法的保证。就像房子之基石,步型的关键是稳定。

弓步前脚向前,全脚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部约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着地。

侧弓步一腿屈膝下蹲、另一腿向体侧伸出成高仆

步状,此步型多在扣脚转身时用,如弓步前按接十字手。

要点:支撑重心脚,膝盖不可过脚尖,两脚近似平

行。

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

虚步后脚斜向前45度,屈膝下蹲,全脚着地;另一腿微屈,脚前掌或脚跟虚点地面。

独立步一腿自然直立,支撑站稳;另一腿在体前或体侧屈膝提起,高于腰部,小腿自然下垂。

开立步两脚开立,屈膝半蹲。身体正直。开步宽不过肩。

太极拳步法原理

步法指脚步移动方法。太极拳对步法要求“迈步如猫行,行步如临渊,所谓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

其病必腰腿求之”。“腿”主要指步法的变化,动作的灵活与迟重全在步法,就步法的原则有:

第一,提脚变步同样遵循三节运动规律,只是脚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脚对应的穴是涌泉,膝为阳陵穴,胯为环跳。

第二,重心潜换,虚实渐变。步法的运动实际上是重心的移换,太极拳步法都要求安排好重心才变步。如上步首先将重量落在支撑腿上这实腿,另一腿迈出后沉气松身,裆走下弧,重心在不知不觉中,身体无大的起伏,逐渐移向另一虚腿。在迈脚过程中,虚脚像如履薄冰,随时可以收回迈出,虚实分明。

步法总要求:轻灵稳健,步点准确,轻起轻落,点起点落。

一段(八式)太极拳简介

一段(八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段位制初段位技术规定教程的一段太极拳,共有10个动作(含起势、收势),全部采用杨式大架太极拳,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易学易记,动作柔和平稳,练起来轻松自如,均匀缓慢,若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1 起式

2 倒卷肱

3 左、右搂膝拗步

4 左、右野马分鬃

5 云手

6 左、右金鸡独立

7 右、左蹬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