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集集大地震断层非均匀滑动分布的反演
基于升降轨Sentinel-1 SAR影像研究精河Ms6.6地震震源机制

基于升降轨Sentinel-1 SAR影像研究精河Ms6.6地震震源机制刘传金;邱江涛;王金烁【摘要】采用Sentinel-1 A/B卫星升降轨SAR数据获取了2017-08-09新疆精河Ms6.6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以InSAR形变场为约束,利用均匀滑动模型和分布式滑动模型反演了发震断层的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升降轨InSAR形变场均显示为隆升,形变影响范围约30 km×40 km;发震断层走向约为83.8°,倾角约为40.6°,滑动角约为89.1°,震源深度约为20.7 km,矩震级为Mw6.35,同震位错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极少量左旋走滑分量.精河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库松木楔克山前断裂,该次地震是新疆北天山地区逆冲断裂带深部发生错动的结果.【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年(卷),期】2018(038)011【总页数】6页(P1111-1116)【关键词】精河地震;InSAR;Sentinel-1;滑动分布反演;震源机制【作者】刘传金;邱江涛;王金烁【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市西影路316号,710054;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市西影路316号,710054;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市西影路316号,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37;P315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08-09 07:27(北京时间)在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44.27°N,82.89°E)发生MS6.6地震,震源深度约11 km,震中距精河县城37 km。
该地震位于北天山地震带,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度约1 500 m,区域构造如图1所示。
图1 精河地震区域构造Fig.1 Local faults of the 2017 Jinghe earthquake有历史记录以来,震中附近100 km范围内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18次(如图1所示,黑色线为区域内断层分布;红色五角星为主震位置,红色圆圈为2017-08-09~08-13的精定位余震位置;绿色圆圈为4级以上历史地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由CENC提供)。
基于GPS资料研究红河断裂带现今闭锁程度与地震危险性

基于GPS资料研究红河断裂带现今闭锁程度与地震危险性李宁;康帅;朱良玉【摘要】基于2009~2015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计算红河断裂带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特征,并结合小震精定位结果分析该断裂带的强震危险性.结果表明,GPS水平观测值与模型值的拟合结果较好,小震分布与闭锁程度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红河断裂的中段北部(南涧-墨江)基本完全闭锁,断层的滑动亏损速率也相对较大,该段落具有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性;红河断裂带其余段落闭锁程度较弱,尤其是断裂带的南段,在2~5 km深度处基本由闭锁状态转化为蠕滑状态,断层的滑动亏损速率也相应很小,该段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年(卷),期】2019(039)007【总页数】6页(P700-705)【关键词】红河断裂带;DEFNODE负位错反演;断层闭锁;滑动亏损速率;小震活动【作者】李宁;康帅;朱良玉【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市西影路316号,710054;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市西影路316号,710054;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市西影路316号,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P313;P315震源机制信息来自GCMT提供的1976~2017年的地震信息;蓝色虚线所圈范围为推测的高震级(M≥7.0)地震危险区分布图[12]图1 研究区地质构造和震中空间分布Fig.1 Tectonic setting and seismic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research region 红河断裂带是印支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边界断裂带,同时也是川滇块体的西南边界,总体呈NW走向,西北端始于中国云南洱源,往南东向进入越南直至南海,全长约1 000 km,在中国的云南省境内长约600 km[1-2]。
作为一条大型走滑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在研究中国大陆尤其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大陆动力学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
远震体波有限破裂过程反演敏感性测试及其在汶川地震上的应用

在 将 来 的研 究 中 ,可 以结 合 GP , n AR测 地 学 以及 强 震 等 数 据 , 对 强 震 的破 裂 过 程 做 更 细 S IS 来
致的研究。
关 键 词 : 川 地 震 ;有 限 破 裂 反 演 ;波 形 反 演 汶 中 图分 类 号 : 3 5 P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3 7 ( 0 0 0 —0 3 1 1 0 — 2 4 2 1 ) 30 1 — 7
引 言
对 中强地震 震 源 的运动 学研究 ,主要 采用 有 限破裂 过程 反演 方法 。这种方 法是 将地 震 断层 划分成 许多小 块 ( 断层 ) 把 各子 断层 滑动产 生 的地 面 运动 按 时间延 迟 叠加 ,得到 整 子 , 个震 源作用 引起 的地 面运 动 。通过 各种 地震 观测 数据 反演 每个 子 断层 的滑 动参数 , 重 建 来 震源破 裂过程 。O s n等 l 和 Hatel lo 1 ] rzl等 最早 将其 用于研 究 1 7 9 9年美 国加 利福 尼 亚 I m— p r l l y地 震 。作 为研 究 复杂 中强 地震 震 源过 程 的有效 手 段 , 方法 在 过去 近三 十 年 ei l a Va e 该
第 3 Oo. . 3
由地壳介质非均匀性判断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大震危险区

由地壳介质非均匀性判断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大震危险区李清河1)刘红桂1)黄耘1)范小平1)熊振1)刘希强2)张元生3)金淑梅1)1)江苏省地震局,南京 2100142)山东省地震局,济南 2500143)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 730000(1)研究区三维速度结构的非均匀性。
用6 268个地震,123 022个Sg-Pg,Sm-Pm,Sn-Pn到时差资料,使用多震相地震走时成像法获得了郯庐断裂带鲁苏段及附近地壳(30°~37°N,113°~122° E)三维速度结构,发现在20~25 km层部分地区存在低速异常区,主要是郯庐断裂带临沭到定远及以东的地区,1668年郯城地震区位于其内, 1668年郯城地震发生在莫霍面埋深变化的区域,而郯庐带宿迁到泗洪及以东地区是莫霍面变化较大的地方。
(2)用衰减频散特征获得P波Q P值非均匀性。
使用7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的8 774条数字波形记录的衰减频散特征计算单位虚波Q值,发现郯庐带东侧Q P值比西侧高,带内相对于东西两侧偏低,最低分布区域位于1668年郯城地震震中附近以及32.5°N 以南地区,反映介质的非均匀程度较大和非弹性变形较强,是大地震造成的介质破碎的结果。
在郯庐带郯城到宿迁及嘉山及以东狭长地区间的介质Q P较高,显示出断层可能处于闭锁阶段。
(3)用小震S波包络线随机反演速度非均匀性的谱结构。
S波初至到RMS包络线延迟衰减到最大振幅一半为峰值延迟时间。
建立S波包络线展宽时间与层介质非均匀参数间的关系。
对不同深度的地震,求取各震相的峰值延迟时间,用遗传算法反演得到不均衡随机介质各层速度非均匀的谱结构参数分布。
用32°~37°N,116°~120°E间35个台站记录的374个地震的波形反演,获得0~40 km 7个层位,2~32 Hz 4 All Rights Reserved.个频段的κ和γ值的分布图像。
成像和反演简介

Imaging and inversion — Introduction成像和反演——简介地震成像和反演技术是用于将记录下来的地震波场转换为具有物理意义的易于分辨的地球内部的图像。
相应方法经常应用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浅层调查,通过表征矿物储层和油气勘探,气体封存,热液研究,由此对地壳、地幔、地核进行局部和全球的地震探测。
相关方法正加强利用全波场和复杂的采集策略,和不同的工业分支一样,在学术界快速发展。
受启发于在2008年4月成功举行的欧洲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关于地震反演成像的研究进展,我们打算为地球物理组织这样一个特殊部分并且邀请论文描述相关理论,应用,及先进的成像/反演方案的好处。
我们的宗旨就是回顾这些技术的理论及其在不同范围,不同地质背景内的应用。
我们希望不仅能够促进那些为不同目标工作的不同团体传递知识和相互交流,而且能够鼓励那些改进了成像/反演和地层表征的新的具有独立规模的成像/反演技术的发展。
在2008年12月31日提交截止后,我们收到了60多篇论文,其中48篇论文被收录在这个附录中。
其他的一些论文仍在修改中,将很有希望在以后一期的GEOPHYSICS上刊登。
作者的比例大约是学术机构和工业一比一。
论文主题十分广泛,涵盖了不同的方法技术和反演问题的不同方面,从钻孔研究到区域地壳调查,还有大量的论文对非盈利性的应用进行了描述。
这些都反映出了这个研究领域的广泛兴趣,也表明了这特别的一期的最初目的已经成功的达到了。
我们已经把这些论文归为四个主要类别,分别为(1)深度成像,(2)旅行时间层析成像,(3)全波形反演,(4)创新方法。
在每个类别中,我们也尝试根据论文的具体主题进行了分类,然而从某种角度讲,这些类别和整理是比较随意的,因为一些论文也很适合被分到其他类别中去。
通过观察深度成像论文,有着用叠前/深度方法逐渐替代叠后/时间算法的一般趋势。
几乎没有论文对NMO/DMO工作流程相关的发展进行汇报,这可能是由于大多数成像/反演任务不得不处理地下界面逐渐增加的复杂构造。
薄储层叠后地震反演方法比较:确定与随机

027SPG/SEG 深圳 2011 国际地球物理会议论文集薄储层叠后地震反演方法比较:确定与随机甘利灯①戴晓峰①张昕①*(①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 陆相薄互层油藏经过长期开发后,绝大多数剩余油分布在 2m以下薄储层中,因此薄砂体识别和预测对油田生产至关重要。
论文将两种确定性反演(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与基于模型反演)和一种随机 反演应用于SL盆地LMD油田的薄储层预测,通过不同井网确定性和随机反演结果对比,表明在密井网 条件下随机反演可以大幅提高薄储层反演精度,尤其是 2m以下储层预测精度,因此,认为随机地震反 演将是开发后期薄储层油藏地震描述的一项关键技术。
研究工区位于一个平缓背斜构造的翼部,发育 有少量断层,储层为河流三角洲沉积和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单砂体厚度分布在 1~8m之间,工区面 积 4km2 ,井数 291 余口。
LMD油田经历了 30 多年的开发和生产,目前处于高采出程度和高含水阶段, 综合含水率水 94.4%,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93%。
整个开发历程进行了 4 次井网调整,目前井网密度达 到 78 口/km2 ,尽管如此,2m以下储层由于横向变化快,现有井网仍然控制不住砂体边界,剩余油相 对富集,是下一步剩余油挖潜的主要场所。
关键词 薄储层 叠后地震反演 确定性反演 随机反演 开发1引言叠后地震反演是指反演地层波阻抗的过随机地震反演假设波阻抗在空间上是一个 随机变量,每一次反演结果只是该变量的一次 实现,这种方法综合地质统计学规律和反演理 论产生一组与测井数据和三维地震体匹配的各 不相同的波阻抗体(实现) ,实际上,这组波阻 抗体体现了与地震反演过程有关的不确定性或 非唯一性。
应该说,随机地震反演是确定性反 演的补充,确定性地震反演是所有可能的非唯 一随机实现的平均 [3、 4]程,由于反演消除了子波的影响,某一时间反 演结果只与对应深度点的岩层性质有关,而且 反演结果物理意义明确,便于解释。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闭锁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因此,郯庐断裂带中 南 段 是 现 今 地 学 研 究 的 热 点 断 裂 ,其 现 今 地 壳 变 形 特 征 、强 震 活 动 性 和 未 来 大 地 震 的危险性也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
地震的发 生 过 程 是 地 壳 运 动 引 起 区 域 应 力应 变 积 累 、集 中 、释 放 的 过 程 ,因 此 ,研 究 地 壳 应 变 积 累 集中区是地震危险性判定的有效途径之一。前人曾 基于现代大地测量资料从地表形变的角度对郯庐断 裂带现今运动变形及应变积累特征开展了大量的研 究工作。HuangLirenetal.(1981)根 据 两 期 三 角 测量资料,认为在沂 沭 断 裂 带 鲁 苏 交 界 处 深 部 存 在 左旋走滑运动,其平 均 速 率 大 约 在 每 年 若 干 厘 米 的 量级,这种 走 滑 运 动 的 深 度 可 能 在 地 表 10~20km 以下,这种运动会 引 起 地 表 闭 锁 部 分(深 10~20km 以上部分)的剪应变 积 累;LiuXiaoxiaetal.(2012) 利用1999~2009 年 GPS 资 料,分 析 了 郯 庐 断 裂 带 中南段的运动及变形特征,结果表 明潍 坊郯 城段 主 要为右旋走滑的变形特征,而郯城庐江 段则 为左 旋 滑动 的 变 形 特 征;Yang Guohuaetal.(2013)利 用 1999~2007年 GPS 资 料,获 取 了 郯 庐 断 裂 带 中 南 段东西向内部拉 张、两 侧 挤 压 的 主 要 变 形 特 征。 而
468
地 质 学 报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index.aspx
2020 年
图 1 郯 庐 断 裂 带 中 南 段 及 邻 区 构 造 略 图 Fig.1 StructuresketchofthemiddleandsouthernsegmentsoftheTanlufaultzoneanditsadjacentarea
两种优化算法在反演断层滑动速率中的对比研究

21 0 2年 6 月
全 球 定 位 系 统
G N SS W or d hia l of C la
Vo . 7, . I 3 NO 3 J n ,0 2 u e 2 1
两 种 优 化 算 法 在 反 演 断层 滑 动 速 率 中 的 对 比研 究
李 鹏
行 断层 的参 数反 演 , 基 于位 错 模 式 , 用 模 拟 的 并 采
地 面位 移场 , 进行 了断 层 三 维 滑动 速 率 的 反演 , 与
传 统 的优化 算法 蒙 特 卡 洛法 反 演 的 结果 进 行 了 比 较 , 出 了蚁 群算 法 的可靠 性和 稳定性 优 于蒙特 卡 得
“
搜索法 , 把模 型 空 间允 许 的范 围都 搜 索到 , 哪一 看 个模 型 , 哪一组 模 型的计 算值 和观测 数据 拟合最 或
好 。这种 方法也 叫穷举 法 ; 另一种 搜索 法是 在模 型 空 间允许 的范 围内 随机地搜 索 , 每一 个 随机 产生 对
程 中保 持不 变 。
式 中 :J l 表示 2 f・ l 一范数 ; E是 目标 函数 值 。
1 1 蒙特 卡 洛法 .
法 反演 断层 参 数 ; 用水 准 测 量 资料 结 合 遗 传 利
算 法 和最小 二乘 联 合 反 演 了共 和地 震 的 同震 位 错 参 数 ] 采 用模 拟退 火 法 结 合 GP ; S和 远 场地 震 波
假设 tb 表 示 蚂 蚁 k 已经 访 问 过 的 城 市 列 au 表 , 问规 则为 每 个城 市 只 访 问 一次 , 以要 从 可 访 所 访 问 集 合 中 删 除 已访 问 的 城 市 , alwe 一 记 l o d { — tb ) N a u 为蚂 蚁 k还 能 去 的 城 市 集 合 。信 息 素更 新规 则 为 : 蚁 在 两 个 城 市 之 间移 动 一 步 之 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