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及防排烟系统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防排烟系统》课件

检查系统各部件的安装情况,对 不稳定的部件进行调整或更换,
以减少噪音和震动。
防排烟系统案例分
05
析
案例一:某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
总结词:科学合理
详细描述:该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了建筑的结构特点 和消防安全要求。设计过程中,对建筑内的火灾烟气流动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 采用了有效的排烟措施,确保火灾发生时,烟气能够及时排除,保障人员安全疏 散。
系统组成与分类
系统组成
防排烟系统主要由排烟口、排烟管道 、防火阀、排烟风机和补风设施等组 成。
分类
根据防排烟系统的用途和设置方式, 可分为自然排烟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 两大类。
工作原理与流程
工作原理
防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排烟口将烟雾排出,经过 排烟管道和排烟风机将烟雾排出室外,同时通过补风设施向 室内补充新鲜空气。
设备安装与调试
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排烟系统的设 备,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 行和排烟效果。
施工质量与验收
质量标准
明确防排烟系统施工的质量标准,确保 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验收程序
制定详细的验收程序,确保防排烟系 统的施工质量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估
。
质量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道工序进行质量 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维修与更换
对损坏或失效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系统 的正常运行。
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01
部件损坏
定期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发现 损坏及时更换。
03
控制系统故障
检查控制系统的电路和元件是否 正常,对故障元件进行更换或维
修。
02
堵塞与泄漏
定期对管道和过滤器进行清理和 检查,确保无堵塞和泄漏现象。
以减少噪音和震动。
防排烟系统案例分
05
析
案例一:某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
总结词:科学合理
详细描述:该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了建筑的结构特点 和消防安全要求。设计过程中,对建筑内的火灾烟气流动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 采用了有效的排烟措施,确保火灾发生时,烟气能够及时排除,保障人员安全疏 散。
系统组成与分类
系统组成
防排烟系统主要由排烟口、排烟管道 、防火阀、排烟风机和补风设施等组 成。
分类
根据防排烟系统的用途和设置方式, 可分为自然排烟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 两大类。
工作原理与流程
工作原理
防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排烟口将烟雾排出,经过 排烟管道和排烟风机将烟雾排出室外,同时通过补风设施向 室内补充新鲜空气。
设备安装与调试
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排烟系统的设 备,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 行和排烟效果。
施工质量与验收
质量标准
明确防排烟系统施工的质量标准,确保 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验收程序
制定详细的验收程序,确保防排烟系 统的施工质量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估
。
质量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道工序进行质量 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维修与更换
对损坏或失效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系统 的正常运行。
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01
部件损坏
定期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发现 损坏及时更换。
03
控制系统故障
检查控制系统的电路和元件是否 正常,对故障元件进行更换或维
修。
02
堵塞与泄漏
定期对管道和过滤器进行清理和 检查,确保无堵塞和泄漏现象。
防烟排烟系统课件

检测控制性能
通过测试系统的控制性 能,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综合评估
根据系统的性能检测结 果,综合评估防烟排烟 系统的性能,并提出改
进建议。
05
防烟排烟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
高效能电机与控制技术
多元化功能集成
采用高效能电机和先进的控制技术, 提高防烟排烟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 性。
自然排烟的优点
无需动力设备,运行维护 成本低,节能环保。
自然排烟的缺点
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排 烟效果不稳定,排烟效率 较低。
机械防烟排烟系统
机械防烟系统
通过械加压送风方式,向防烟 区域提供一定量的新鲜空气,使 该区域保持一定的压力,防止烟
气进入。
机械防烟的优点
排烟效果好,可控制性强,适用于 不同规模的场所。
排烟方式的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全面排烟、局部排烟或事故排烟。不同的排烟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和情况,需综合考虑安 全、经济和实用性。
通风管道与风口的设计
通风管道的材料与规格
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镀锌钢板、玻璃钢等)和规格,以满足 通风量和压力损失的要求。同时要考虑管道的安装位置和布 局,确保气流顺畅。
风口的设计与布置
简化操作流程,实现一键式操作,降低人工干预和操作难度,提高 工作效率。
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
通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 并处理故障问题。
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要求
环保材料选择
优先选择环保、低毒、低排放的 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能效优化设计
优化系统设计,提高能效比,降 低能耗和排放量。
回收再利用
对系统中的可回收利用部件进行 回收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和环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系统22页PPT

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系统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系统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新版防排烟系统设计与施工培训课件

房间和走道的排烟系统与防烟楼梯间、消防电 梯前室以及台用前室的排烟系统应分开设置。 并且每个排烟系统,排烟口数量不宜超过30个。
3.机械加压防烟系统的组成
机械正压送风系统由:
加压送风机、风道、
送风口以及风机
控制柜等组成。
该系统的风源必须
吸自室外,且不应
受到烟气的污染。
一般情况该系统与
排烟系统共同存在,图示。
楼 梯
间
排烟风机 排烟口
前室走道
加压送风风量,通过送风机和管道送入防烟区,宜每 隔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
加压送风机,应设有备用电源。
送风管道上不应装防火阀。
第二节 防排烟系统的设置原则与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中规定:建筑物高度大于24m设有防烟楼梯及消防电 梯的建筑物均应有防、排烟设施。
喷洒化学消烟剂或水雾消除烟气中的有毒成分及烟 尘粒子。
三. 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概念
1.防火分区的目的是:防止火灾的扩大,设置防火墙、 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设备。
防火分区按方向可分为:垂直防火分区及水平防火分 区.
2.防烟分区是烟气控制的基础手段,防烟分区内不能 防止火灾的扩大,只能有效地控制火灾产生的烟气流动, 是为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有组织排烟而采取 的技术措施,主要依靠采用挡烟垂壁(帘),挡烟梁 (墙)等形式来实现。
防排烟系统 设计与施工
2018修订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第一节防烟排烟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烟雾是阻碍人们逃生和进行灭火行 动、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火灾烟气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
1.毒害性:
烟气包含高浓度的一氧化碳(CO)及其他各类பைடு நூலகம்毒气体
3.机械加压防烟系统的组成
机械正压送风系统由:
加压送风机、风道、
送风口以及风机
控制柜等组成。
该系统的风源必须
吸自室外,且不应
受到烟气的污染。
一般情况该系统与
排烟系统共同存在,图示。
楼 梯
间
排烟风机 排烟口
前室走道
加压送风风量,通过送风机和管道送入防烟区,宜每 隔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
加压送风机,应设有备用电源。
送风管道上不应装防火阀。
第二节 防排烟系统的设置原则与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中规定:建筑物高度大于24m设有防烟楼梯及消防电 梯的建筑物均应有防、排烟设施。
喷洒化学消烟剂或水雾消除烟气中的有毒成分及烟 尘粒子。
三. 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概念
1.防火分区的目的是:防止火灾的扩大,设置防火墙、 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设备。
防火分区按方向可分为:垂直防火分区及水平防火分 区.
2.防烟分区是烟气控制的基础手段,防烟分区内不能 防止火灾的扩大,只能有效地控制火灾产生的烟气流动, 是为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有组织排烟而采取 的技术措施,主要依靠采用挡烟垂壁(帘),挡烟梁 (墙)等形式来实现。
防排烟系统 设计与施工
2018修订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第一节防烟排烟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烟雾是阻碍人们逃生和进行灭火行 动、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火灾烟气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
1.毒害性:
烟气包含高浓度的一氧化碳(CO)及其他各类பைடு நூலகம்毒气体
《防烟排烟系资料》PPT课件

h
12
第二节 高层民用建筑自然排烟
(二)自然排烟设计 ❖ 根据自然排烟条件,除在进行自然排烟设计
时,需要将排烟窗口布置在有利于排烟的位 置,对有效可开启的外窗面积进行校核计算 外,自然排烟设计时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h
13
第二节 高层民用建筑自然排烟
(二)自然排烟设计
❖ 1. 对于高层住宅及二类 高层建筑,应尽可能利 用不同朝向开启外窗来 排除前室的烟气。
h
20
第三节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
(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 ❖ 3.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 m
的中庭。中庭在烟气控制、防止火灾蔓延、 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等方面仍有一定问题, 应设置排烟设施。 ❖ 4. 总面积超过200 m2或一个房间超过50 m2, 而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 排烟风机
2)烟风机设置要求:
❖ (1)应设置在排烟系统最高排烟口的上部, 并宜设在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h的隔墙隔开的 机房内,机房的门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6 h的防火门。
❖ (2)为了方便维修,排烟风机外壳至墙壁或 设备的距离不宜小于60 cm。
h
36
第三节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
(六)排烟风机、排烟风道的设计要求
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
h
14
第二节 高层民用建筑自然排烟
(二)自然排烟设计
2. 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可开启面积的计 算可参照下列方式进行:
❖ 1)上悬窗开窗角度不小于70°时,其有效排烟面积按其窗面积 计算。开窗角度小于70°时,其有效排烟面积按窗扇面积减去 窗扇正投影面积的值与2倍侧投影面积之和计算;
《防烟排烟系统》课件

调试与验收标准
系统调试
在安装完成后,对防烟排 烟系统进行调试,检查系 统的运行是否正常。
验收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 防烟排烟系统进行验收, 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符合要求。
文档整理
整理相关的安装、调试和 验收文档,以便后期维护 和管理。
04
防烟排烟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与保养
每日检查
记录与报告
功能
防烟排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排除烟雾和有毒气体,降低火 灾现场的能见度,为人员疏散创造条件,同时为消防救援提供更好的环境。
系统组成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
防烟排烟系统通常由排烟口、风道、排烟阀、排烟风机、防火阀等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
在正常情况下,防烟排烟系统处于关闭状态。当火灾发生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触发,相应的排烟口、排烟阀自动打开,同时排烟风机开始工作,将烟雾排出室 外。防火阀用于在一定温度下自动关闭风道,以防止火势蔓延。
是否缺油,紧固件是否松动。
故障三
排烟效果不佳。排除方法:检查 排烟口是否堵塞,清理排烟管道
内的杂物。
定期检查与维修
检查周期
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维修内容
对磨损或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或修复,对系统进 行调试和校准。
维修记录
对每次维修情况进行记录,以便于日后查阅和管 理。
05
防烟排烟系统的改进与发展趋 势
防烟排烟系统的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防烟排烟系统广泛应用于商场、 车站、机场、酒店等人员密集的 公共场所,以及石油化工、电力 等工业生产场所。
应用效果
防烟排烟系统的应用能够在火灾 发生时有效降低烟雾浓度和有毒 气体含量,提高人员疏散的安全 性,减少火灾损失。
《防烟排烟系资料》课件

03
防烟排烟系统部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排烟口
01
02
03
排烟口是防烟排烟系统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 顶部或通风 井道内。
排烟口的主要功能是排出建筑物 内的烟雾和有害气体,确保人员 安全疏散。
排烟口一般采用自动或手动开启 方式,当建筑物内烟雾浓度达到 一定值时,排烟口会自动开启或 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防烟排烟系统资料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防烟排烟系统概述 • 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 防烟排烟系统部件 • 防烟排烟系统维护与管理 • 防烟排烟系统案例分析
目录
CONTENTS
01
防烟排烟系统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案例三:某地铁站防烟排烟系统运行管理
总结词
运营维护、管理规范
详细描述
某地铁站的防烟排烟系统在日常运行中得到 了有效的维护和管理。管理人员定期对系统 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在遇 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启动排烟程序,有
效地排除烟雾,保障乘客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全。
02
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设计原则与标准
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满 足规范。
设计标准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等。
设计流程与要点
流程
明确设计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初步设计→进行详细设 计→施工图设计。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培训-消防工程师

风阀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
可能是由于执行机构故障、连杆松动或阀片损坏等原因,需要检查 并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管道漏风或堵塞
可能是由于管道连接处松动、破损或积尘等原因,需要检查并紧固 或更换破损的连接处,清理积尘。
安全注意事项与应急处理措施
在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应遵循 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在发现故障时,应及时采取应 急措施,如关闭系统、疏散人 员等,以防止事故扩大。
设计原则
确保防排烟系统能够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烟雾,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
设计流程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结构等因素,进行排烟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排烟 方式和设备,并进行详细设计。
防排烟系统的设备选型与配置
设备类型
包括排烟风机、送风机、阀门、消声器等设备,根据实际需 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规格。
详细描述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主要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风道、风机、防火阀等部分。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负责吸入新鲜空 气和排出有害气体和烟雾;风道则是空气的通道;风机则是驱动空气流动的动力源;防火阀则是在火灾时关闭, 防止烟雾扩散的关键部件。通过控制这些组成部分,可以实现不同的通风和防排烟需求。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建筑物内的空气流通,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同时将室内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排出室外。这对于人员安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 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排除有害烟雾,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总结词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通常由进风口、排风口、风道、风机、防火阀等部分组成,通过控制气流方向和风量大小实现 通风和防排烟功能。
应用案例三
总结词
地下车库的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车库的结构、车辆排放和通风条件等因 素,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烟雾,保障人员安全。
可能是由于执行机构故障、连杆松动或阀片损坏等原因,需要检查 并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管道漏风或堵塞
可能是由于管道连接处松动、破损或积尘等原因,需要检查并紧固 或更换破损的连接处,清理积尘。
安全注意事项与应急处理措施
在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应遵循 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在发现故障时,应及时采取应 急措施,如关闭系统、疏散人 员等,以防止事故扩大。
设计原则
确保防排烟系统能够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烟雾,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
设计流程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结构等因素,进行排烟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排烟 方式和设备,并进行详细设计。
防排烟系统的设备选型与配置
设备类型
包括排烟风机、送风机、阀门、消声器等设备,根据实际需 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规格。
详细描述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主要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风道、风机、防火阀等部分。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负责吸入新鲜空 气和排出有害气体和烟雾;风道则是空气的通道;风机则是驱动空气流动的动力源;防火阀则是在火灾时关闭, 防止烟雾扩散的关键部件。通过控制这些组成部分,可以实现不同的通风和防排烟需求。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建筑物内的空气流通,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同时将室内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排出室外。这对于人员安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 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排除有害烟雾,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总结词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通常由进风口、排风口、风道、风机、防火阀等部分组成,通过控制气流方向和风量大小实现 通风和防排烟功能。
应用案例三
总结词
地下车库的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车库的结构、车辆排放和通风条件等因 素,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烟雾,保障人员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7 全面通风
• (3)局部通风 • 1)局部送风 • 2)局部排风
图8 局部送风系统示意图 图9 局部排风系统示意图
• 1.4 局部通风系统的组成与设计要求 • (1)局部送风系统
图10 局部机械吹风系统
• (2)局部排风系统 • 1)密闭式
图11 密闭式排风罩
• 2)柜式(通风柜)
图12 柜式排风罩
通风及防排烟 系统
2011年11月26日
一、通风系统
1、建筑通风概述 2、全面通风的计算 3、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二、防、排烟系统 1、名词解释 2、防、排烟系统常用阀门、风口 3、消防排烟风机 4、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 5、防烟、排烟系统组成 6、消防控制室对防烟排烟系统的控制 7、防、排烟系统联动控制方式 8、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
气流组织有关。
上送下排
上送下排
操作区
风机
间的气流组织示意图
下送上排
左送右排 有害物种
上下送两边排 生产工作设备台
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以下的气流组织方式: (1) 如果散发的有害气体温度比周围气体温度高,或受车间 发热设备影响产生上升气流时,无论有害气体浓度大小,均应 采用下送上排的气流组织方式。 (2) 如果没有热气流的影响,散发的有害气体密度比周围气 体密度小时,应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比周围空气密度大时, 应从上下两个部位排出,从中间部位将清洁空气直接送至工作 地点。 (3) 在复杂情况下,要预先进行模拟实验,以确定气流组织 方式。因为通风房间内有害气体浓度分布除了受对流气流影响 外,还受局部气流、通风气流的影响。
开口高低对室内空气流动的影响
• 柳孝图《建筑物理》 • 90页图5-10
水平遮阳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 柳孝图《建筑物理》 • 90页图5-12
不同窗户形式对室内气流的影响
室内气流的调节
绿化的导风作用
• 1.3 机械通风
图5 全面机械排风 (自然送风)
图6 全面机械送风(自然排风) 1—进风口; 2—空气处理设备; 3—风机; 4—风道; 5—送风口
n=L/V
对于一般居住及公共建筑,当散入室内的有害气体 量无法具体确定时,全面通风量可按房间的换气 次数估算
L = nV
(9-5)
• n是换气次数,见表8.3。
• 2.2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图20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示意图
2.2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全面通风的效果不仅与全面通风量有关,还与通风房间的
织的自然通风
• (2) 机械通风 • (3) 全面通风:全面送风和全面排风 • (4) 局部通风
1.2自然通风
图1 风压作用的自然通风
图2 热压作用的自然通风
图3 利用风压和热压的自然通风
图4 管道式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建筑门窗)
• 柳孝图《建筑物理》 • 89页图5-9
开口位置对 室内空气流 动的影响
2.3 空气质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1. 空气质量平衡 单位时间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应和同一时间内排出的空
气质量保持相等。即通风房间的空气质量(kg/s)要保持平 衡,这就是空气平衡。空气平衡的数学表达式为
Gjj+Gzj =Gjp+Gzp
在工程实际中为满足各类通风房间及邻室的卫生要求,常 利用无组织自然渗透通风措施,使洁净度要求较高的房间 维持正压,使机械送风量略大于机械排风量(5%~10%),使 污染严重的房间维持负压,使机械送风量小于机械排风量 (10%~20%),用自然渗透通风来补偿以上两种情况的不平 衡部分。
3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3.1 风机 1. 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的结构原理
5
4
7
1
2
3
8
3 6
图21 离图心8.2风1 机构离造心示风意机构图造示意图 1.叶轮1-叶轮2;.机2-机轴轴;3-3叶.轮叶;轮4-吸气口4.;吸5-出气口口; 6.机壳 7.轮6-机毂壳;7-8轮.毂扩;压8-扩环压环
9、通风空调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
一、通风系统 1、建筑通风概述
• 建筑通风的任务和意义
任务: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 排至室外,把新鲜空气补充进来。
• 意义: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 • 满足人体舒适需要 • 保证产品质量 • 促进生产发展 • 防止大气污染
• 1.1 建筑通风系统的分类 • (1)自然通风: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和无组
尘器类、电除器类
图14 重力沉降室
图15 惯性除尘器
图16 旋风除尘器
图17 冲激式除尘器 1—含尘气体进口;2—净化气体出口;3—挡水板;4—溢流箱
5—溢流口;6—泥浆斗;7—刮板运输机;8—s型通道
图18 喷淋塔
图19 静电集尘
2 全面通风的计算
• 2.1 确定方法简述
• 1. 为稀释有害物所需的通风量 • 减少室内有害物浓度的并使其达到要求值所需的通风量L的计算式:
图吸式 • 5)接受式 • (3)局部排风的净化和除尘 • 1)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 • ①燃烧法 • ②吸附法 • ③吸收法 • ④冷凝法 • 2)除尘 • ①粉尘的性质
• 粉尘的密度 • 粉尘的粘附性 • 粉尘的粒径分布 • ②除尘方法及设备 • 除尘方法有湿法防尘、除尘系统和通风排气系统。 • 除尘设备:机械除尘器类、过滤除尘器类、湿式除
2. 为消除余热所需的通风量
L Q
c tp ts
3. 为消除余湿所需的通风量
L W
dp ds
当室内散发有害蒸汽和气体时,全面通风量应按各种气体 分别稀释至容许浓度所需空气量的总合计算,当室内同时 放散余热,余湿时,全面通风量按其中所需最大的空气量 计算。
当散入室内有害物数量无法具体计算时,全面通风量可按 类似房间换气次数的经验数据进行计算。换气次数n是指 通风量L(m3/h)与房间体积V(m3)的比值,即
2. 热平衡 热平衡是指室内的总得热量和总失热量相等,以保持车 间内温度稳定不变,即
Qd = Qs
车间总得热量包括很多方面,如生产设备散热、产品 散热、照明设备散热、采暖设备散热、人体散热、自然 通风得热、太阳辐射得热及送风得热等。车间的总体热 量为各得热量之和。
车间的总失热量同样包括很多方面,有维护结构失热 、冷材料吸热、水分蒸发吸热、冷风渗入耗热及排风失 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