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架构分析解析

合集下载

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发展——有线无线卫星融合覆盖网

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发展——有线无线卫星融合覆盖网

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发展——有线无线卫星融合覆盖网
邹峰
【期刊名称】《电视技术》
【年(卷),期】2014(38)2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产业环境不断变化,传统广播电视网正在向双向、宽带、融合、智慧化升级,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
景下,面向未来广电网络的发展,提出了集有线、无线、卫星网络于一体的新一代广
播电视网概念,并对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架构、传输通道和工作的重点及难点进行
了介绍.
【总页数】6页(P1-5,24)
【作者】邹峰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5
【相关文献】
1.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发展及下一阶段计划 [J], 李继龙;张翀;张帆;施玉海;冯海亮;邹峰
2.广电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产业化发展研究 [J], 邹峰;王丰
3.有线无线卫星融合覆盖网络的业务需求分析 [J], 冯海亮;施玉海;张翀
4.关于有线无线卫星融合覆盖网的思考 [J], 邹峰
5.陕西省有线、无线电视覆盖网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 [J], 赵建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电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商业模式分析

广电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商业模式分析

广电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商业模式分析【摘要】当前,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广电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将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三网融合战略推进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总结融合网业务发展策略的基础上列举了几种可行的商业模式,并结合融合网自身特点进行了分析,为融合网建设及后续运营开拓了思路。

【关键词】广播电视融合有线无线卫星融合商业模式一、概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宽带网络不仅已经发展成为信息化的基础性资源,而且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等活动的基石,对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提供多样化服务等具有重大意义。

拟建设的广电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将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三网融合战略推进的重要手段,其衍生出的各种新业态、新服务、新模式将带动整个广播电视产业的全面升级和优化,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融合网商业模式发展策略有线无线卫星广播电视融合网的建设目标是实现我国广电有线无线卫星的一体化发展,将广电网络打造成融合电视、宽带、通信的三网融合网络。

当前我国拥有庞大的有线电视用户群体,但是面对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有线用户逐渐向无线领域流失,传统广播电视业务向无线宽带业务领域延伸势在必行。

广播电视行业开展无线宽带数据业务仍将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成熟的数据业务盈利模式,因此,需要立足于以下方面来应对这些机遇与挑战。

(一)以现有广播电视网络为基础,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扩大用户群我国的宽带目标客户群已经由早期的技术敏感型用户(对价格不敏感)转移为价格敏感型用户(对技术不敏感)。

广播电视融合网络以公益化服务为基础,公共化、公益化服务质量的提升将进一步刺激用户的消费需求,扩大融合网络用户群体规模。

此外,以公益化服务为主,开展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通过灵活的资费策略来降低增值服务门槛是融合网络业务拓展又一手段。

当然,降低服务门槛并不等同于降价,关键是如何进一步细分客户群,并根据客户群的业务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业务发展策略,通过创新营销手段来拓展用户。

最新-广播电视网络融合思路分析 精品

最新-广播电视网络融合思路分析 精品

广播电视网络融合思路分析1广播电视网络融合总体构想分析本文提到的广播电视的网络融合,就是要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同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和融合业务创新发展成为三位一体的统筹推进项目。

要想做到以上推进目标,就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设。

1加速我国有线电视的网络整合工作。

我国在全面实行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过程中,要以中国广电为参考核心,让广电部门成为这项发展进程的主导者,并同各省的网络公司一起持股操控,按照子母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全国范围的网络融合,这样多家公司共同调控管理,我国的网络平台才会规模化具体化专业化。

2加速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的工作平台。

在实际开展网络平台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将该项互联互通的合作关系实施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物理连接、跨域传输、跨屏传播的基础网络设施当中,要将该平台成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总指挥。

3全面开展网络融合业务。

工作人员要利用创新的操作理念,在保证有线网络这一基础环节的情况下,持续开发无线网络业务,并在此过程中适当引进卫星业务提高发展进程,这样在巩固网络信息基础内容的同时还大力发展了宽带广电以及广电附属业务,运用创新发展的战略手段开展出网络新视听、宽带广电、广电+等跨越网络、跨越领域甚至跨越网络终端的全新形式的网络融合业务,利用此种操作实现我国网络同步管理的系统目标。

在对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三位一体多角度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要全面加强网际网间的联通水平以及网络业务的承载能力,在实际运营的各个环节,大力加快网络信息加工、传送、端口服务以及网络监管再创新的脚步,注重开创网络增量业务并适时深化此项网络信息产业链条,将网络增量做宽做长,让我国网络的存量技术保质保量的完成。

最终使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不但具有高速信息传递功能且兼具传达文化信息,成为多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

2主要内容21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的建设。

1构建功能完备的平台体系。

要想加速我国的网络平台发展,就要构建出一套适应发展的互联互通网络系统,通过这项系统的建立实现信息技术的整齐划一,利用中央服务平台的构建巩固网络核心的功能性整改,全面对接我国网络信息构架,通过各省不断推入本地网络平台进而同整体的有线电视网络平台达到系统对接。

三网融合介绍

三网融合介绍

三网融合基本概念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三网融合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三网融合”后,可以更好的实现网络监控,防止和打击网络犯罪。

可以更好的引导网络舆论,控制网络接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净化网络环境。

将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

三网融合实现方式三网合一光纤交换机是一种三网合一光线路终端(OLT),它是一款集成了CATV光信号分配功能的高性能管理型二层三网合一光纤以太网交换机。

它提供一个理想的低成本FTTH或FTTB三网合一(数据、语音和CATV)接入解决方案。

三网合一光纤交换机提供下联光端口和CATV光信号输出端口,与放置在用户家里的家庭光网络单元(ONU)相联,三网合一光纤交换机为新兴的基于以太网的三网合一FTTx而设计。

他功能丰富、全面,应用灵活,特别适合应用于中小电信运营商FTTx网络。

系统采用双电源冗余设计,提高应用可靠性。

三网合一光纤交换机提供多种网络管理方式,采用标准RS-232接口、Web 浏览器、命令行界面(CLI)和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网络管理平台。

广电FTTH融合网络设计与实现探究

广电FTTH融合网络设计与实现探究

广电FTTH融合网络设计与实现探究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广电FTTH设计与网络融合,对促进该行业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广电网络的发现方向光纤到户。

双向网络的改进是促进三网融合的关键,接入技术EPON与CMTS等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

但是,如如果要想确保国家信息网络架构的层次性、和安全性,需要不断提高基础架构的质量,应用FTTH模式才是最好的方法。

基于此,本文就广电FTTH融合网络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他人参考。

关键词:广电网络;FTTH;设计中图分类号:TN984 文献标识码:A1、引言FTTH(Fibre To The Home)三网融合的关键是光纤入户,一般情况下其结构为星形拓扑和树形拓扑,分别由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分光器、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单元组合而成,FTTH网络中最主要的局端设备是OLT,与一个或者多个ONU相连接,为上行WAN提供接口,在接入服务器时,将BRAS宽带与交换机连接,为下ONU提供光接口,其主要具有实时监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作用,同时,网络宽带需要集中配电,控制光分配网络。

2、FTTH的相关概述2.1、FTTH概述目前,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FTTH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成本与技术的影响,制约着FTTH工程在乡村环境中发展。

现阶段,大规模建设FTTH工程只有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完成,FTTH技术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还未大面积的推广,但是,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建设FTTH工程不断节约成本,同时,政府对FTTH工程实行多次扶持政策,为促进我国FTTH技术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FTTH技术属于光纤入户,将光网络单元与企业和家庭进行连接起来,家庭或者企业没有源器件也可以独享宽带。

2.2、FTTH网络施工工具(1)光纤切割刀石英玻璃光纤如同头发一样细,需要使用光纤切割刀进行切割,切割完成的石英玻璃光纤两端,经过放大百倍,观察切割口仍然是平整的,这样切割的石英玻璃光纤才可以进行放电熔接和用于器件封装、冷接,通过使用剥纤钳将石英玻璃光纤的表层覆层进行剥离,预留约30~40 mm,包住光纤的无尘纸需要蘸有酒精,将石英玻璃光纤擦拭干净,并将其放到载纤槽中,对石英玻璃光纤进行切割。

广电有线无线一体化融合网探讨

广电有线无线一体化融合网探讨

广电有线无线一体化融合网探讨作者:骆颢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9期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业务,同时加快实现城市、农村的无线广播电视以及双向交互网的无缝对接,我们必须要不断的推动广电有线无线一体化融合,对其进行业务的整体规划、分析,技术架构的整体分析,最大限度的在实际应用中利用"700 M"频段,以此才能真正的将广播电视网的有线无线进行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最终形成智能的、融合的全媒体的服务网络,达到对以往广播电视的改革,本文应用实例对广电有线无线一体化融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广电;有线无线;融合网讨论引言:在进行广电有线无线一体化融合网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其应用的基础是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在这一技术基础上应用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络技术(UHF频段),将以往没有被广播电视所占用的区域和频段充分的加以利用。

和其他的媒体技术相比较,广播电视网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是传输优势以及覆盖率,能够有效的达到对城市和农村的双向交互网无缝对接,最终形成了广电有线无线一体化融合网,可以让人们无论在哪都可以享受电视、网络以及新媒体技术的服务。

1融合网试点的实验分析和讨论1.1项目的规划在总局科技司、省广电局的指导下,广科院与我司按照“传承广播使命、深耕行业市场、支撑媒体融合、创优服务水平”的规划方针开展融合网试点建设。

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有线无线融合网将通过有线电视网、CMMB无线广播网、广播电视无线双向网和卫星广播网的四网智能协同覆盖,实现室内室外全覆盖,形成广电特色的融合广电数据网。

广东广电第一阶段试点以有线电视网与广播电视无线双向网的智能协同覆盖为主。

1.1.1应用阶段2015年-2016年:深入研究有线无线组网模式和覆盖模型,融合网统-认证和管理系统建设,完成总局验收。

其自身的建设规模为在江门、清远、湛江、茂名、阳东各建设至少10个站点和2个行业应用。

1.1.2技术提升2017年-2018年:对水乡、丘陵地带U频段无线信号覆盖策略进行研究,有线无线融合网关研究及设备开发,初步完成网络智能协同关键技术研究。

浅谈广电有线和无线LTE网络融合解决方案

浅谈广电有线和无线LTE网络融合解决方案

浅谈广电有线和无线LTE网络融合解决方案作者:黄鸿赞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21期【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用户对网络及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广电有线网已不能满足人们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广电提出将广电有线和无线LTE 网络进行融合。

通过室内室外网络融合场景,完成广电有线无线融合方案。

【关键词】 LTE 网络融合有线网络引言全国广电网络有线方式的双向网络服务已在全国全面推广,大多采用FTTH 方式或HFC 方式部署;无线方面广电已进行700MHz 频段无线测试,本文对如何利用已有的有线网络结合700MHz 频段无线网络快速开展业务,并形成具有广电自有特色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进行探讨。

结合广电网络现行的业务特点,广电在保有单向数字电视的同时大力推进双向网络入户的策略,部分地区采用了FTTH 光纤入户的改造方式,但有部分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出现光纤网络部署难、入户难等问题;另外,广电在发展一些户外业务时也由于光纤网络建设困难而出现无法推进的现象。

为解决以上问题,广电提出了有线无线融合网的概念:即利用现有的有线网络结合700M 频段无线网络为双向网络改造提供多一种方案。

一、LTE 市场与技术分析根据GSA 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所提供数据,截至到2017 年全球有174 个国家进行LTE 网络建设。

LTE基站已经超过200 万个,用户已经超过3.5 亿。

就中国而言,当前有77 万个,用户超过1 亿人。

随着大数据的到来,终端用户对网络带宽和使用场景提出更多要求。

比如实现无缝覆盖,满足用户的多元通信需求。

目前有多种技术实现网络无缝覆盖:基于LTE、wifi 等技术将有线、无线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

形成多接入、高带宽网络。

尤其在广电行业中,由于客户端需求传统的有线电视逐步转向互联网电视、移动多媒体等。

用户的需求转移给传统广电网络带来生存压力。

因此广电网络提出从有线到无线的计划[1]。

如表1 为国内三大运营商LTE 频段情况。

有线无线卫星广播电视融合网网络及业务规划——华数NGB-W探索实践

有线无线卫星广播电视融合网网络及业务规划——华数NGB-W探索实践

有线无线卫星广播电视融合网网络及业务规划——华数
NGB-W探索实践
严奎
【期刊名称】《广播电视信息》
【年(卷),期】2017(0)10
【摘要】华数依据NGB的发展要求,以传统广播电视大带宽、高速率、广覆盖特点为依托,辅以U频段无线双向技术,以建设有线、无线、卫星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网络为目标,面向广电网络一体化业务需求,重点研究有线无线融合接入技术,创新性地提出NGB-W双向交互信道技术,以广播大塔与交互小塔的协同覆盖、广播与双向交互业务协同传输的方式构建NGB-W一体化无线网络,合理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无线广播网、无线宽带数据网的优势互补,为实现广播电视网向广播电视数据网的发展演进提供技术支撑.
【总页数】8页(P47-54)
【作者】严奎
【作者单位】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捷成世纪新媒体发布平台全力助跑华数三网融合新业务 [J],
2.一种基于单向有线电视网络实现融合型视频业务的有效途径——面向三网融合的视频增值业务的设计与实现 [J], 余庆;林华;张明;马晨光
3.广电有线无线融合网业务运营管理分析 [J], 张翀;施玉海
4.加快网络建设和"两数"业务发展--韶关市有线电视综合宽带网简介 [J], 胡韶贤;吴曜琦
5.歌华CATV网络有线电视网增值业务的发展 [J], 白立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架构分析 摘要:本文提出了广播电视有线、
无线、卫星传输网络协同融合的系统架构,分析了融合网络的特点,介绍了不同网
络间的协同覆盖方式,为广电融合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可行路径。

关键字:融合网 网络架构 有线无线卫星融合
一、前言
建立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的目标是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有线、无
线、卫星传输网络的优势,推进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
覆盖,实现全程全网、无缝连接,使用户可随时随地接收综合信息服务,享受全程
全时段的视听节目。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研究和建设是当前广电行业的发展重
点。

新媒介环境的不断演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由竞争向融合发展转进的趋势将不
断增强。广播向网络新媒体发展,借助网络的双向和互动特性,实现单向广播和双
向传播互动的广播新形态;广播向移动新媒体发展,借助无线互联技术,实现随时
随地的收听收看节目和互动。借助有线无线融合的网络可实现数字广播网络化、双
向化及同时对移动性的支持。

目前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基本走势就是全业务运营,即同时运营移动、固定、
数据网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视频或广播电视原来独立于信息通信行业,但是随
着技术的发展,广电与通信在视频方面已

经开始进入一个融合的阶段,对于广电有线运营商而言,面临来自电信和互联
网企业提供的多种互联网视听服务的竞争。广电有线运营商应充分利用网络融合发
展的机会,使自身发展为能提供全业务的信息服务运营商。

当前,我国有线、无线、卫星覆盖还是采取按地域划分的策略,这种覆盖策略
导致有线、无线、卫星三者各自为政,不能有效的实现智能融合覆盖。同时有线、
无线、卫星传输内容和运营性质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影响广电内有线、无线和卫
星覆盖网的协同融合发展。本文分析了有线、无线、卫星协同融合的系统架构,解
决融合网络的技术路径问题。

二、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系统结构
在有线无线卫星融合发展的驱使下,广电基础网络应进行全面规划。未来的广
电基础网络将包括有线电视网络、无线广播网、卫星广播网和无线广播电视交互
网,四张网络通过重叠覆盖,实现室内室外全覆盖,形成广电特色的有线无线卫星
融合的全新数字媒体网络。四张网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布,以达到用尽量少投资
实现尽量好的覆盖效果。UHF 频段的无线双向技术、WiFi 、超级WiFi 、
Hotspot2.0等一起形成融合网络中的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

无线广播网和无线广播电视交互网相结合,双网协同覆盖。 融合网络的无线
系统由广播大塔系统、交互小塔系统和网络节点系统组成。由于传输机制的不同,
无线广播采用广播大塔实现DTMB/CMMB等广播信号的大范围覆盖,无线广播电
视交互网采用交互小塔实现蜂窝

的中大范围覆盖,无线交互网络信号可以通过网络节点进行无线WiFi 信号转
发实现WiFi 信号覆盖。同时,农村地区可以采用超级wifi 技术进行无线交互大覆
盖,助力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广播大塔、交互小塔之间的协同工作,将广播
信号大范围覆盖、交互信号中大区域覆盖与超级WiFi 、WLAN 信号中小区域覆盖
相结合,形成多级分层的协同覆盖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形成全网的互联互通,建设
成有线无线一体化融合为融合的支撑平台。

有线无线融合的网络架构如图所示。

图1 融合网络架构图
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系统由业务平台、前端系统、承载网、网络接入系统和用
户终端系统组成,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融合网业务平台是支持多种融合新业务的综合业务平台,业务分为基础广播电
视业务、增强型广播电视业务及互联网通信业务等。


合网前端系统建立内容、网络、用户及终端资源之间的智能关联,提供多种类
型的全媒体业务应用服务,并对网络中内容安全和内容运营进行监测和管理。承载
网是基于IP 技术,支持广播电视和交互数据的高速高质量网络。网络接入系统衔
接前端系统和终端系统,完成单向广播业务和双向交互业务高效率传输的广播和交
互网络。终端系统由包括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内的多种
形式终端组成,具备无线交互网络信号接收功能的终端可直接接入交互网络。网络
节点可接收单向广播信号,也可通过双向网络接收交互信号,网络终端可通过
WiFi 接入网络节点,支持多种融合业务的运营。


图2 融合网络逻辑结构
三、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的特点
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主要具备如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从网络结构上,融合
网络中无线系统支持以组播、广播、单播等形式实现不同类型的多媒体广播业务;
从方案规划上看, 融合技术将通过有线无线传输网络的共用,以开放式的结构支持
不同类型的业务;从业务能力上看,有线无线卫星融合技术除支持广播业务之外,
也支持提供具有移动特性的广播电视交互能力,具备高速率数据传输的优势, 可以
支撑不同类型的新业务;从覆盖范围上看, 融合技术能够支持乡村有线网络不易建
设地区的广域覆盖,同时支持城市热点地区的移动性覆盖;从系统容量上看, 有线
无线融合的网络可为同一用户提供多个业务流的传输能力。
四、融合网络协同覆盖分析
通过网络的智能协同和用户终端的支持,可基于上述融合网络架构开展有线无
线卫星融合覆盖。融合网络的关键是通过无线广播电视双向网络实现信息的交互,
变单向的广播网为双向的交互网,实现网络覆盖、终端需求的信息透明,从而可智
能地选择获取信息服务的网络传输方式。

1、无线广播网与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融合
广播网络具有高效的带宽利用率,但不具备反向信道实现信息交互的能力;无
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具有回程信道,但下行数据传输带宽是有限的。通过单向广
播信道与双向交互信道的协同,构建的无

线广播网与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融合网络, 为用户提供无线广播 和双向
通信服务,实现各类新媒体业务的有机融合。 广播信道 CATV 广播大塔 网络节点
Internet 交互信道 交互小塔 图 3 地面广播和无线交互系统协同覆盖 移动媒体终端
地面广播网只需要承担单向广播和数据推送的任务, 用户终端至 广播大塔的回传
链路由无线交互网络承担。 此种方案充分发挥数字广 播和无线通信技术和器件设
备成熟优势, 但是需要在数字广播与无线 双向覆盖实现后台的协同融合, 从而将
单向地面广播网低成本升级为 交互广播网。 2、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与有线电
视网融合 (1)UHF 频段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与有线电视网 广电网络应按照
业务网络、 基础网络两层架构开展有线和无线的 融合。基础网络向 IP 化承载、能
方便提供融合性业务的有线无线融 合架构演进。同时,在网络基础设施之上构造
有融合业务能力的业务 网络,提供统一的业务和应用。 具体来说, 推进有线电视
网和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在核心网

架构和协议上的统一。 在未完成有线电视网双向网络改造的区域, UHF 频段
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技术构建的无线双向交互网络将形成 有线电视的交互网
络,支持交互业务的开展;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 网可开展组播业务,并着重支
持双向广播电视交互数据业务,与有线 电视网和无线多媒体广播网形成差异化的
业务模式。 图 4 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和有线电视网的协同覆盖 (2)WLAN
与有线电视网 双向的有线电视机顶盒可以形成家庭内部的智能终端, 支持双向 的
宽带覆盖,通过 WLAN 把电视屏、电脑屏、平板屏、手机屏,形成 多屏互动的家
庭网络,形成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服务融 合。

电视终端 CATV 内容 同步 家庭智能网关 Internet 智能终端 图5 WLAN 与有线
电视网的协同覆盖 3、卫星协同覆盖 卫星以低成本完成最大范围的覆盖, 满足各
种区域的广播电视节 目信号的接收。但鉴于卫星广播单向传输的技术限制,多样
性的节目 和双向数据交互需要通过双向有线电视网和无线双向网来协助完成。

卫星 有线电视运营商 卫星广播信道 光纤 网络节点 交互小塔 个体用户终端 卫
星广播的 交互信道 图 6 卫星融合覆盖 五、结语 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
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在网络 层面意味着广电用户可以实现全程全网、无缝覆
盖,用户无论何时何 地都保持与广电网络连接,随时随地接收广电网络信息;在
业务层面 意味着广电用户可同时享受高质量电视节目、 定制化的视频节目和综 合
信息业务。而实现上述目标,则要求通过广播电视有线和无线交互 网络实现单向
广播向双向交互的转换,从而支持有线、无线和卫星在 内的广电网络真正实现无
缝智能协同覆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