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说明书
轴承座黄油嘴尺寸规格

轴承座黄油嘴尺寸规格
轴承座(bearing housing)黄油嘴尺寸规格通常由制造商根据具体的轴承座型号和设计提供。
黄油嘴(grease fitting)也称为润滑嘴,是一种用于将润滑脂(黄油)注入轴承座的装置,以确保轴承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轴承座黄油嘴的尺寸和规格:
1.嘴口直径:黄油嘴的嘴口通常有不同的直径,常见的尺寸有
1/4"、1/8" 等。
这表示嘴口的直径,选择取决于润滑脂的流动性和工作环境。
2.螺纹类型:黄油嘴的螺纹类型通常有直螺纹和锥螺纹两种。
常
见的螺纹规格包括BSPT(英制圆锥管螺纹)、NPT(美制锥管螺纹)等。
3.安装角度:黄油嘴有不同的安装角度,例如45 度、90 度等。
这是为了方便在不同位置进行润滑。
4.防尘帽:一些黄油嘴设计配有防尘帽,以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
润滑系统。
5.材料:黄油嘴通常由金属(如钢)或塑料制成,具体的材料取
决于应用环境和要求。
请注意,具体的轴承座黄油嘴的规格应参考相关的轴承座产品说明书、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或相关标准。
在使用时,务必遵循制造商的建议和维护手册,以确保正确的润滑和轴承的正常运转。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机械设计大作业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设计题目:轴系部件设计院系:能源学院班级:0802105设计者:就是不告诉你学号:10802105XX指导教师:曲建俊设计时间:2010/11/21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大作业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题目:行车驱动装置的传动方案如下图所示。
室内工作、工作平稳、机器成批生产,其他数据见下表。
方案电动机工作功率Pd/kW电动机满载转速nm/(r/min)工作机得转速n w/(r/min)第一级传动比i1轴承座中心高H/mm最短工作年限5.4. 1 2.2 940 60 3.2 20010年1班一选择轴的材料因为传递功率不大,轴所承受的扭矩不大,故选择45号钢,调质处理。
二初算轴径d min对于转轴,按扭转强度初算直径d min≥C√P n m3式中 P——轴传递的功率;C——由许用扭转剪应力确定的系数;n——轴的转速,r/min。
由参考文献[1] 表10.2查得C=106~118,考虑轴端弯矩比转矩小,故取C=106。
输出轴所传递的功率:P3=P d·ηV带·η轴承·η齿轮=2.2×0.96×0.99×0.96=2.00724 kW输出轴的转速:nm=n wi1·i2=940355 112×9920=59.912 r/min代入数据,得d≥C√Pn m3=106√2.0072459.9123=34.172 mm考虑键的影响,将轴径扩大5%, d min≥34.172×(1+ 5%)=35.88 mm。
三结构设计1.轴承部件机体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为了方便轴承部件的装拆,减速器的机体采用剖分式结构。
取机体的铸造壁厚δ=8mm,机体上的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d2=12 mm,C1=18 mm,C2=16 mm,为保证装拆螺栓所需要的扳手空间,轴承座内壁至坐孔外端面距离L=δ+C1+C2+(5~8)mm=47~50 mm取L=48 mm。
轴承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操纵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任务1.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加工M4螺纹专用夹具设计1.生产纲领:中批量生产3.设计要求:(1)零件毛坯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进程卡片1张(3)机械加工要紧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定位方案图1张(5)夹具装配图1张(6)夹具零件图1张(7)设计说明书1份二、设计说明书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等要紧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以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是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术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训练。
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巩固、扩大和强化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提高自己设计计算、制图、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学会正确利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并在设计中培育自己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大伙儿都明白滑动轴承由轴承座、轴瓦(轴套)和润滑装置组成,轴承座的作用要紧起支撑作用,能够直接做在机械箱壁或机体上。
2,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图:零件三维图如以下图所示:图1要紧技术要求:零件调质HB230~250、锐边倒钝,未注倒角×45°、表面做防锈处置(发蓝)。
加工表面及其要求:内孔的加工,表面粗糙度1)从零件图上可知要紧的加工难点在与Ø外圆与Ø22+为和它们之间同轴度(Ø)的要求。
2) 零件总长的要求保证尺寸18±,同时两头面的粗糙度为。
3) 大端外圆及ר33为自由公差,除保证尺寸在公差范围之内同时保证表面粗糙度即可。
4)保证4ר通孔的尺寸要求,其定位尺寸为自由公差只要知足要求即可,同时保证表面粗糙度。
收获机械产品常用带座外球面轴承技术要求

收获机械产品常用带座外球面轴承技术要求摘要:带座外球面轴承在收获机械产品中应用非常多,并得到研发、生产制造和用户使用的普遍认可。
本文主要分析收获机械产品常用带座外球面轴承技术要求关键词:收获机械;带座轴承;技术要求;质量水平;控制方法引言收获机械产品作业质量问题的汇总分析发现,影响收获机械产品可靠性质量的三大关键点,一是收割机的功能件易出现损坏,二是动力传递的传动件如轴类、链轮、链条类、皮带轮皮带类易损坏,三是收获机械大量应用的与传动、运动件密切相关的轴承类零件易损坏。
以上三种零部件的损坏比例可占到收割机整机产品质量的50%以上,因此控制住以上三种易损零部件的产品质量即可大幅度提升收获机械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1、带座外球面轴承技术要求及控制建议1.1一般性通用技术要求技术条件应符合GB/T27555—2011的规定。
铸造外球面球轴承座球面直径的极限偏差按GB/T275—1993中J7的规定,面轮廓度公差为1/4尺寸公差,采用标准球面环检验时,研磨接触面不小于70%。
铸造外球面球轴承座球面的表面粗糙度Ra≤3.2μm,非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Ra≤50μm。
轴承座外形尺寸应遵循最大实体原则。
铸造轴承座球面中心、球面安装面间距的尺寸极限偏差及螺孔轴线位置度公差等技术条件应符合GB/T27560—2011的规定。
带座外球面球轴承装配尺寸的极限偏差和安装孔对其球面中心的位置度公差等按GB/T103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规定执行。
铸造轴承座外表面涂面漆并符合产品油漆涂层技术条件规定,冲压轴承座表面镀锌钝化符合GB/T9799—2011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规定。
铸造轴承座材料采用HT200灰铸铁制造,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符合GB/T9439—2010的规定;铸件不得有影响强度和外观的铸造缺陷和加工缺陷。
国家其他相关标准要求:GB/T275—1993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GB/T9439—2010灰铸铁件、GB/T3882—1995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外形尺寸、GB/T7809—1995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座外形尺寸、GB/T7810—1995滚动轴承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外形尺寸、GB/T8597—2003滚动轴承防锈包装、GB/T9799—2011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GB/T25766—2010滚动轴承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径向游隙、GB/T27555—2011滚动轴承带座外球面球轴承技术条件、GB/T27560—2011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铸造座技术条件、JB3016—2004滚动轴承包装箱技术条件、JB/T5304—2007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径向游隙、JB/T6363—2007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冲压座技术条件、JB/T8919—2010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技术条件、SH/T0587—1994二硫化钼极压锂基润滑脂、Q/LWZB106—2008农业装备产品设计、制造、装配、验收通用技术条件、Q/LWZB114—2009农业装备产品零部件标识、Q/LWZP114—2008农业装备产品油漆涂层技术条件、轴承的内包装按GB/T8597—2003滚动轴承防锈包装要求执行以及轴承的外包装及储运按JB3016—2004滚动轴承包装箱技术条件要求执行。
轴系设计 说明书

机械设计大作业计算说明书轴系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设计者:(部分内容有错,仅供参考)设计题目:已知数据:转速1/480/m in m n n i r == P=3.65kw T=72610.24 N ·mm轴上小齿轮: 齿数Z1=17,模数5m =,齿宽b=17mm ,分度圆直径d=85mm ,压力角 20=α 圆周力1510/2t a T F Nd ==径向力×tan 550r t F F N α== 法向力F n =F t ÷cos20=1607N 轴上大带轮:压轴力:F Q =1481.68N=1490N一、选择轴的材料因传递功率不大,且对质量及结构尺寸无特殊要求,故选用常用材料45号钢,调质处理。
二、初算轴径d min对于转轴,按扭转强度初算轴径,由机械设计教材得C=106~118,考虑轴端弯矩比转矩小,故取C=106,则d =C PN3=20.84mm考虑键槽的影响,取d min =d ×1.05=21.88mm ,取轴径为d=40mm 。
三、结构设计1.确定轴承部件机体的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为方便轴承部件的装拆,铸造机体采用剖分式结构,取机体的铸造壁厚δ=8mm ,机体上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d 2=12mm ,装拆螺栓所需要的扳手空间C 1=18mm ,C 2=16mm ,故轴承座内壁到座孔外壁面距离L=δ+C 1+C 2+5~8mm=47~50mm ,取L=50mm 。
2.确定轴的轴向固定方式因为一级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跨距不大,且工作温度变化不大,故轴的轴向固定采用两端固定方式。
3.选择滚动轴承类型,并确定其润滑与密封方式因为没有轴向力作用,故选用深沟球支承。
因为齿轮的线速度v =πdn 60×1000=π×85×10060×1000m/s =0.45m/s ,齿轮为开式,故滚动轴承采用脂润滑。
因为该减速器采用脂润滑,密封处轴颈的线速度较低,故滚动轴承采用毡圈密封。
滑动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滑动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目录一、设计任务 (3)二、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4)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及零件图的绘制 (4)2、基准选择 (5)3、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6)4、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 (8)三、夹具设计 (8)1、问题提出 (9)2、夹具设计分析 (9)3、定位分析 (10)4、夹紧力的计算 (11)5、切削量的计算 (12)6、镗Φ60孔夹具装配图 (13)四、设计体会 (14)五、参考文献 (15)一、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滑动轴承座的机械加工过程及各加工工序过程中所用到的夹具设计,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学会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相关课程的知识,经受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训练,熟悉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具备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以及设计夹具的能力。
零件整体的加工工艺规程由小组集体讨论得出,各组员分别选取其中一道工序进行该工序的夹具设计,运用AutoCAD、CAXA CAPP、CAXA电子图版、pro/E等设计软件做出轴承座的零件图、实体模型和夹具的装配图及实体模型。
设计要求:1. 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2. 镗 60孔专用夹具设计3. 生产纲领:大批量生产上交材料:1.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2.零件图一张(附件:轴承座零件图二维.dwg)3.零件实体图一张(附件:zhouchengzuo.prt.7)4.毛坯图一张(附件:轴承座毛坯图二维.dwg)5.机械加工工序卡一张(附件:轴承座机械加工工序卡.cxp)6.夹具装配图(二维机械图)一张 (附件:轴承座镗床夹具装配图.dwg)7.夹具装配图(三维实体图)一张(附件:镗床夹具装配图proe三维实体)二、零件加工工艺设计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绘制轴承座的零件图如下:(详见附图)绘制零件实体图如下:1)工艺性分析该轴承座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一般的底座类零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录 一、 前言…………………………………………………………………………….2
二、 零件工功能和结构分析 ………………………………………2
三、 工艺分析 ………………………………………………………………....2
1. 确定生产类型 …………………………………………………………....2 2. 确定毛坯类型 …………………………………………………………..3 3. 确定毛坯余量 …………………………………………………………. 3
四、 工艺路线的确定 ……………………………………………………4
1. 选择定位基准 ………………………………………………………………………...4 2. 制定工艺路线 ……………………………………………………………………….4 3.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5
五、 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5
1.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 2.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7
六、 夹具设计 ………………………………………………………………….14
七、 小结…………………………………………………………………. ………….16 2
一、前言: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程学等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我们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这次课程设计主要锻炼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培养我们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二 功能与工艺分析
轴承座主要用于各种承载机构中,通过轴承座安装轴承来实现支
撑。零件上方的φ30轴承孔与轴承相连,而上面和侧面则是用于与其它零件的装配。生产时毛坯可以为铸件。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以下是轴承座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 轴承座上面和轴承孔中心线的同轴度误差为0.01mm,平面度误差为0.008mm。 2. 轴承孔内孔φ30,两轴承孔中心线平行度误差为0.03mm。 3. 定位销孔φ8 4. 左右两端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3mm,且垂直度误差为0.03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轴承座的两侧面,然后以此作为精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轴承座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三、工艺分析
1.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轴承座零件的生产纲领为10000件/年,查《机械制造工艺 3
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321页表15-2,可确定该轴承座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 ;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2.确定毛坯类型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IT11级。 3.确定毛坯的加工余量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选用加工余量为MA-G级,并查表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择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
示 意 图 加工面代号 基本尺寸 加工余量等级 加工余量 说明 A 42mm G 4 双侧加工 B 9mm G 4.5x2 孔降一级 C 6mm G 3x2 孔降一级 D 2X1mm G 2x1 单侧加工 E 15mm G 4 双侧加工 F 30mm G 4.5x2 孔降一级 4
4.绘制铸件零件图(见附图) 四、工艺路线的确定 1. 选择定位基准: (1) 粗基准的选择:以零件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以轴承孔外圆表面为辅助粗基准。 (2)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以轴承孔,定位销孔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 2. 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 010 粗铣上面与两侧面 100 粗镗,半精镗轴承孔
02粗铣,半精铣, 精铣下11精磨轴承孔
G 8mm G 4x2 孔降一级 H 38mm G 4 双侧加工 I 4mm G 2 孔降一级 5 0 端面 0 030 粗铣前后两端面 120 去毛刺
040 铣工艺槽 130 清洗 050 半精铣, 精铣上面 140 检验 060 半精铣, 精铣后端面 070 钻下端面3个孔并沉孔 080 钻,铰定位销孔 090 钻φ4油道孔 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1).机床的选择:
工序010、050、均为铣平面,可采用X5032立式铣床。 工序020、030、040、060均为铣平面,可采用X6130A卧式铣床 工序070、080、090采用钻床。 工序090采用镗床 工序100采用磨床。 (2).选择夹具:该轴承座的生产纲领为大批生产,所以采用专用夹具。 (3).选择刀具:在铣床上加工的各工序,采用高速钢铣刀。 (4).选择量具:定位销孔,轴承孔,下端面3个孔采用极限量规。 (5).其他:采用千分尺。 五、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6
1.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前面根据资料已初步确定工件各面的总加工余量,现在确定各表面的各个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如下:
加工表面 工序名称 工序间余量 工序间 最小极限尺寸
工序间
公差数 公差值 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轴承孔 精磨轴承孔
0.3(双
边) IT7 0.021 30 φ300021.0 0.8
半精镗轴承孔 3(双边) IT9 0.52 29.7 φ7.2952.00 1.6
粗镗轴承孔
5.7(双
边) IT11 1.3 26.7 φ7.263.10 3.2
铸件 1.6 21 φ2116.0 12.5
上面 精铣 0.3 IT9 0.050 15 15050.00 1.6 半精铣 1.5 IT10 0.07 14.7 7.14007.00 3.2 粗铣 2.2 IT12 0.18 13.2 2.1318.00 6.3 铸件 1.6 11 1116.0 12.5
下端面 精铣 0.3 IT9 0.08 29.92 30000.008.0 1.6 半精铣 1.5 IT10 0.10 30.22 22.30000.01.0 3.2 粗铣 2.28 IT12 0.25 31.72 72.31025.0 6.3 7
铸件 1.6 34 3416.0 12.5 左右两端面
精铣 0.5 38 1.6 半精铣 3.0 38.5 3.2
粗铣 4.5 41.5 6.3 铸件 46 12.5
两侧面 粗铣 6 42 6.3 铸件 1.6 47.4 4816.0 12.5
Φ8尺寸 铰 0.2 IT7 0.015 Φ8 Φ8015.00 1.6 钻 7.8 IT12 0.15 Φ7.8 Φ8.715.00 3.2 铸件 12.5 2.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一) 工序010 以下端面为粗基准,粗铣上面和两侧面。
1.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200,σb =0.16GPa HB=190~241,铸造。 加工要求:粗铣上面和两侧面。 机床:X5032立式铣床。 刀具:高速钢莫氏锥柄立铣刀。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后简称《工艺手册》)取刀具直径do=25mm,l=45, 齿数z=4。 2. 切削用量 1)铣削深度 因为切削量较小,侧面ap=1.8mm,上面ap=2.2mm, 故可以选择总切深ap=3 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长度。查表 8
af=0.12-0.07mm/z,取af=0.1 mm/z 2)计算切削速度 据X5032铣床参数,选择nc=800r/min, ,则切削速度V
c=3.14*25*800/1000=62.8m/min, V fc=800*0.4=320 mm/min,实际进给量为f =af *z=0.1*4)=0.4mm/r 5)校验机床功率 查《工艺手册》Pm=1.16kw,而机床所能提供功率为P>Pm。故校验合格。 最终确定 ap=3mm,nc=800r/min,Vfc=320mm/min,V c=62.8m/min,f
z=0.4mm/r 6)计算基本工时 tm=L/ Vf=70/320=0.21min。 按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工序50半精铣,精铣上面的切削用量: f=0.4mm/r v=62.8m/min nc=800r/min Vfc=320mm/min tm=L/ Vf=60/320=0.187min f=0.32mm/r v=62.8m/min nc=800r/min Vfc=256mm/min tm=L/ Vf=60/256=0.24min 工序20粗铣,半精铣, 精铣下端面和铣上面计算方法相似 查表得:ap=2.25mm,nc=450r/min,Vfc=720mm/min,V c=89m/min,f
z=1.6mm/r , tm=0.15min f=1.2mm/r v=89m/min nc=450r/min Vfc=540mm/min tm=L/ Vf=100/540=0.12min f=0.8mm/r v=89m/min nc=450r/min Vfc=360mm/min 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