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铵MSDS
碳酸氢铵文字表达式

碳酸氢铵文字表达式摘要:一、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二、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三、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四、碳酸氢铵的应用领域五、碳酸氢铵的生产方法六、碳酸氢铵的安全注意事项正文:碳酸氢铵(Ammonium bicarbonate),也称为碳铵,是一种白色晶体固体,化学式为NH4HCO3。
它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医药等领域。
1.碳酸氢铵的化学式碳酸氢铵由氨基(NH3)和碳酸氢根(HCO3-)组成,化学式为NH4HCO3。
在这个分子中,氨基和碳酸氢根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
2.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晶体固体,具有轻微的氨气味。
它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在20 摄氏度时,100 克水中可溶解约116 克碳酸氢铵。
此外,碳酸氢铵的熔点为185 摄氏度,沸点为96.6 摄氏度。
3.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碳酸氢铵在加热、酸化或与碱性物质接触时,容易分解。
加热至185 摄氏度以上时,碳酸氢铵会分解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在酸性条件下,碳酸氢铵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水和二氧化碳。
在碱性条件下,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钠等强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4.碳酸氢铵的应用领域碳酸氢铵在农业上用作氮肥,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
此外,碳酸氢铵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如作为发酵剂、稳定剂等。
在医药领域,碳酸氢铵被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等疾病。
5.碳酸氢铵的生产方法碳酸氢铵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合成法和矿石法。
合成法是通过氨气、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铵。
矿石法是通过天然矿物如菱铁矿、白云石等矿石,经过煅烧、水解等工艺过程制得碳酸氢铵。
6.碳酸氢铵的安全注意事项碳酸氢铵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避免与酸、碱、氧化剂等物质接触,防止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碳酸氢铵 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碳酸氢铵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碳酸氢铵是一种含氮的化学肥料,又称酸式碳酸铵或重碳酸铵,简称碳铵,俗名气肥。
白色粉状或块状结晶,略带氨臭味,相对密度1.58,熔点107.5℃(急热)。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碱性较弱,不溶于乙醇和丙酮。
易吸湿结块。
化学性质不稳定,常温下缓慢分解成二氧化碳、氨和水,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湿度的加大而加快。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了解决本国迫切需要的氮肥,成功地开发了联碳法生产碳酸氢铵的新工艺,把碳酸氢铵的生产与合成氨生产结合起来,从而降低了能耗、简化了流程,减少了投资,使碳酸氢铵生产迅速发展,直至80年代,碳铵仍是中国氮肥的主要品种。
商品碳酸氢铵含氮量为17%。
碳酸氢铵主要用作肥料,施入土壤后碳铵中的铵离子(NH4+)可被土壤胶体吸附或晶格固定或转化为硝态氮,经植物吸收后,无任何副成分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pH值影响小,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对土壤、作物不残留有害物质,是速效性氮肥,可长期使用。
为防止氨挥发使肥效损失和灼伤作物茎叶,可采用深施、盖土。
可作基肥,追肥用,不宜作种肥用。
作追肥时应防止碳铵落到植株叶面上,以免受氨气危害。
碳酸氢铵作为肥料的缺点就在于其化学不稳定性,在添加结晶改性剂后,碳酸氢铵的结晶增大,含水量降低,减轻了易于分解和结块的现象。
碳酸氢铵是氮肥工业产品之一,为中国小氮肥厂的主要品种,在焦化厂是焦炉煤气净化产品之一。
焦化厂以浓氨水为原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结晶,经离心过滤后得到碳酸氢铵产品。
碳酸氢铵较易分解,宜用内衬塑料薄膜、外套塑料袋或3层牛皮纸袋包装,均需分别封口,贮存于阴凉、低温、干燥通风的库房中,严防吸湿、雨淋及日晒。
水中溶解度(g/100ml)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11.9g/0℃;16.1g/10℃;21.7g/20℃;28.4g/30℃;36.6g/40℃59.2g/60℃;109g/80℃;170g/90℃;354g/100℃鉴别试验取试样加(1+1)盐酸液即泡沸,产生二氧化碳,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巧用气肥(碳酸氢铵)防治和治疗蔬菜病虫害

调节土壤酸碱度
碳酸氢铵可以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其中氨气呈碱性,有助于中和土壤酸性。
对于土壤酸化严重的地块,适量施用碳酸氢铵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环 境。
可结合其他有机肥料或碱性调节剂使用,效果更佳。
制作农药混合使用
碳酸氢铵可以与某些农药混合 使用,提高药效。
与杀虫剂混合使用,可增强杀 虫效果;与杀菌剂混合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农药可能与碳酸氢铵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效降低 或者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在使用前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者咨询专业人 士的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可增强杀菌效果。
但需要注意,与碳酸氢铵混合 使用的农药需遵循科学配比和 安全间隔期等原则,避免产生
药害或降低药效。
06
相关问题和解答
碳酸氢铵是否有毒?
碳酸氢铵是一种无毒的气肥,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它能够被植物快速吸收,并且不会对环境和人 体造成危害。
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对于蔬菜的生长和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巧用气肥(碳酸氢铵)防治和 治疗蔬菜病虫害
2023-11-07
目 录
• 碳酸氢铵的性质和作用 • 碳酸氢铵在防治蔬菜病虫害中的作用 • 碳酸氢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碳酸氢铵防治蔬菜病虫害的实践效果 • 碳酸氢铵在蔬菜种植中的其他应用 • 相关问题和解答
01
碳酸氢铵的性质和作用
碳酸氢铵的性质
抑制病害
此外,碳酸氢铵还可以通 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来减 轻一些土传病害的危害。
促进植物生长
使用碳酸氢铵可以促进蔬 菜的生长,提高其抗病能 力,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
改善土壤质量的效果
提高土壤pH值
甲酸铵等材料性质

性质甲酸铵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HCOONH4。
英文名称:ammonium formate分子量:63密度:1.266熔点(℃):116性状:无色晶体或粒状粉末,易潮解。
颜色:固体是白色的,可溶于水,溶液呈无色。
溶解情况:溶于水、醇、氨水。
风险术语:R36/37/38:;安全术语:S26:;S37/39:熔点:115-120℃溶解性:solubl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7/39Wear suitable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用途用于制药物和供分析试剂用。
HCOONH4(P2O5催化)=2H2O+HCNHCN+KOH=KCN(氰化钾)+H20危险实验,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制备或来源由甲酸通入氨气作用而制得。
在180℃有五氧化二磷催化时分解。
产生氰化氢气体和水。
五氧化二磷是脱水剂,催化剂。
商品参考信息分析纯,净含量500g。
净含量不少于99%水溶液PH:6.3-6.8价格¥28元杂质最高含量灼烧残渣(以硫酸盐算):0.02%氯化物:0.002%硫酸盐:0.005%Fe:0.0005%Pb:0.0002%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乙酸铵;醋酸铵英文名称:ammonium acetate结构或分子式:CH3COONH4CAS NO.: 631-61-8EINECS号211-162-9相对分子量:77.083物化性质密度:1.17熔点(℃):112沸点(℃)分解,不详PH:由于醋酸根和铵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差不大,所以溶液PH在7左右,显中性性状:有乙酸气味的白色三角晶体。
碳酸氢铵

注意事项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 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接触后,可刺激皮肤、眼睛、黏膜;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暂时性失明、肺水肿和青紫,并可强烈伤害呼吸道黏 膜,导致死亡。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1、摩尔折射率:9.87 2、摩尔体积(cm3/mol):37.1 3、等张比容(90.2K):110.4 4、表面张力(dyne/cm):77.9 5、极化率:3.87
发展简史
碳酸氢铵化学式1920年前后,发现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氨和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取碳酸氢铵,有人试图把它作为 氮肥使用,但未获成功。长期以来仅少量生产,主要用做食品工业中的发泡剂。1958年,中国迫切需要发展化肥 工业,由化工专家侯德榜开发成功了生产碳酸氢铵的新工艺。其特点是把碳酸氢铵的生产与合成氨原料气净化 (脱除二氧化碳)过程结合起来,称为联碳法生产碳酸氢铵工艺,从而简化了流程,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投资。 通过对碳酸氢铵物性的改进和施肥技术的不断完善,它在中国获得了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产量约占中国氮 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碳酸氢铵

中文名碳酸氢铵英文名Ammonium Bicarbonate别名酸式碳酸铵重碳酸铵碳铵碳酸氢铵(食品级)食用碳酸氢铵英文别名Ammonium hydrogen carbonateacid ammonium carbonateAmmonium acid carbonateCarbonic Acid, Monoammonium Saltammonium zinc carbonate (2:2:3)CAS 1066-33-7EINECS 213-911-5化学式NH4HCO3分子量79.05inchi InChI:1S/CH2O3.H3N/c2-1(3)4;/h(H2,2,3,4);1H3 沸点333.6°C at 760 mmHg闪点169.8°C水溶性220 g/L (20℃)蒸汽压 2.58E-05mmHg at 25°C物化性质性状白色单斜或斜方晶体。
相对密度1.573溶解性不溶于乙醇、二硫化碳及浓氨水中。
易溶于水,溶于甘油产品用途能促进作物生长和光合作用,催苗长叶,可作追肥,也可作底肥直接施用,用作食品发酵剂、膨胀剂危险品标志Xi - 刺激性物品风险术语R36/37/38 -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安全术语S22 - 切勿吸入粉尘。
危险品运输编号UN 9081上游原料1,4-苯二酚氨水苯磺酸苯磺酸冰醋酸醋酸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合成氨焦炭芥酸酰胺氯化钠氯化钠煤煤焦油煤气氢气润滑油烧碱炭黑碳铵添加剂天然气铜铜盐酸盐酸氧化钙氧化钙液氨一氧化碳渣油重油天然气电解铜对苯二酚下游产品氢氧化铝碳酸氢钾碳酸钾亚硫酸铵明矾工业氯化铵酸式磷酸锰磷酸二氢钾氟硼酸铵碱式碳酸锌碳酸钙(药用) 碳酸锶碳酸锰氟硅酸铵三氧化二铁碳酸氢铵- 性质无色菱形结晶或白色坚硬的块状物。
有微弱氨味。
熔点107.5℃。
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4%(10℃),17. 4% (20℃),21. 3% (30℃)。
碳酸氢铵

作物在秋冬低温季节施肥,施用碳酸氢铵要比施用尿素效果好。 一是肥效快。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或早春追肥,施用碳酸氢铵比尿素见效快;如果施用尿素,还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二是利用率高。碳酸氢铵在温度低于20℃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迅速吸附,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因此,不易随水流失。而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未转化为铵态氮之前,呈分子状态存在,很难被土壤胶体吸附,容易流失。 三是效果好。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碳铵是一种速效氮素肥,分子式为NH4HCO3,外观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易分解。 化 学 名: 碳铵;酸式碳酸铵;重碳酸铵,碳酸氢铵 式量:79.06 英 文 名: ammonium bicarbonate,ammonium hydrogencarbonate 分 子 式 :NH4HCO3 物化性质: 白色单斜、斜方晶体或不规则晶体,大多数结晶粒度为20--60目,吸湿,有氨味。密度1.573,容重0.75。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溶于醇和丙酮。水溶液呈碱性。熔点380.65K(107.5℃),加热则升华分解。不稳定,超过293K(20℃)即开始分解,至333K(60℃)分解加快。是合成氨厂的副产物。用为化肥,施用时要深施盖土以防日晒分解,保管时要放于阴凉处且勿弄破包装袋。俗称气肥。 用于有机合成以及气体的干燥剂。暴露于空气易分解。分解速度受环境温度、本身含水量和结晶粒度的影响。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化学性质稳定,基本不分解的条件是加热。分解物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是:NH4HCO3—加热→NH3↑+H2O↑+CO2↑碳酸氢铵吸湿性强。含水量较高的碳酸氢铵容易结块。农用碳酸氢铵的含碳量为17.1%。 国家标准 GB3559—92 指标名称 级 别 一级品 一级品 氨含量% ≤16.80 17.50 水分含量% ≤ 5.0 0.50
碳酸氢铵和锂离子

碳酸氢铵和锂离子
碳酸氢铵(Ammonium bicarbonate)和锂离子(Lithium ion,Li⁺)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化学物质。
1.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H4HCO3。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状固体,有轻微氨味,在农业上常用作肥料,因为它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
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它也可以用作食品工业中的发酵剂和烘烤添加剂。
2. 锂离子:
锂离子是锂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符号为Li⁺。
在化学反应中,锂离子经常参与形成各种化合物,尤其是在电池技术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中文名:
化学品英文名:
化学分子式:
分子量:
CAS No.
RTECS号:
UN编号:
危险货物编号:
IMDG规则页码:
碳酸氢铵
Ammonium bicarbonate
NH4HCO3
79.06
1066-33-7
无
无
无
无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理化特性
pH值:
熔点(℃):36-60(分解)
相对密度(水=1):1.59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意义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贮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临界温度(℃):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外观与性状:白色单斜或斜方晶体。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
主要用途:用于制氨盐、灭火剂、除脂剂、药物、发酵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氨、二氧化碳。
稳酸。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其它毒理作用:无资料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无资料
包装类别:Z01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法规资料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