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

本来,这是孟浩然一辈子都难得的好机会,但孟浩 然却偏偏献上这么一首诗道: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 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 虚。
(《岁暮归南山》) 唐玄宗看了,很不高兴,说道:“君为大才,我非 明主。不是我不用你,是你从来都没有找过我。”
基础自主学案
末两句:热爱山中景物→“悔读书”→归隐
山林、淡泊名利
七、文本对译
宿建德江
移舟泊
烟 渚, 日 暮
客
移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天色晚了,新增了思念家
愁 新。移舟:移船近岸。泊:小船停靠。烟渚:指傍晚 乡的哀愁。烟雾笼罩的小洲。暮:傍晚。客愁:这里指旅客
和游子的 野
旷
天
低
思乡愁绪。远远望去,故乡何在?只见原野空旷,天幕低垂,
泽:水,水流。晦瞑:昏暗。暂:暂 且,姑且。闲居:过悠闲自在的生活。
满 园 植 葵 藿,
在我的园子里种满了葵、藿,
绕
屋 树 桑榆。
围绕着我的房子栽种桑树和榆树。
植:种植。葵藿:两种植物,葵菜 和藿菜。树:动词,种植、栽种。
禽 雀 知 我 闲,翔 集 依 我 庐。 翔:飞翔。 鸟雀们知道我悠闲无事,都飞来聚集在我的房屋旁边。集:聚集,
学》)
报得三春晖
⑧谁言寸春草风心得,意_马__蹄__疾_______。(孟郊《游子吟》)
⑨__________________,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孟浩然 (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一生大 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 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 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 聘他为幕僚。有《_____孟__浩__然__集_》, 存诗二百余首。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1单元 5 山水田园诗四首

5 山水田园诗四首
预习 夯实基础
1.字音识记
(1)移舟泊.烟渚.( (2)林表明霁.色( (3)相与尚膏.腴.( (4)所乐在畋.渔( (5)满园植葵藿.( (6)兀.然倾一壶(
[知识梳理]
)( ) ) )( ) ) ) )
[答案] (1)bó zhǔ (2)jì (3)ɡāo yú (4)tián (5)huò (6)wù
[文脉梳理]
[文本深读] 1.这首诗是怎样扣住一个“望”字写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美景,与城中暮 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都是望中所见的。
[答案] (1)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终南阴岭秀 积雪 浮云端 (3)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4)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 生 (5)山泽时晦暝
[作者名片]
隐居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 (689-740),襄州襄阳人,唐代诗人。 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与王维并称 “王孟”。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现 有《孟浩然集》。
乐于隐逸的祖咏
祖咏(699-约 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少有 文名,擅长诗歌创作。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 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 归隐汝水一带。曾南游江南,北上蓟(jì)门。与 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诗多状景咏 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之色彩。以《终 南望余雪》和《望蓟门》两首诗为最著名。《全唐诗》编诗一卷。
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5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

2016高中语文第一单元《5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2016高中语文第一单元《5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山水田园诗四首【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兴衰与开展。
2、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3、准确把握这四首诗的的思想内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4、背诵这四首小诗。
【教学重点】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会赏析它。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方法指导:仔细品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结合诗人的生平遭遇来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课前预习: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
到了盛唐时代,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了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的诗人群,人们称之为“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通过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表现宁静淡泊的情怀,山居生活的悠然自得等。
这类诗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1、主要分类【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厌恶官场,向往隐逸】【淡泊宁静,志趣高远】【生活闲适,悠然自得】【感情复杂,不一而足】2、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隐逸,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内容:这类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艺术特色: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诗人: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二〕抓意象,品意境,悟情感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抓意象〕,组成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气氛,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或雄浑壮丽,〔品意境〕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等〔悟情感〕。
粤教版选修一 《山水田园诗四首》 课件 (共44张)

炼字
• “浮”: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 那么只能是终南山顶高耸入云,突出 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缭绕飘动, 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 光,望去才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
• “霁”、“明”:霁,指雨雪初停 后的阳光。明,此处用为动词,染 亮。诗说“林表”之上有阳光,而 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 腰,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 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 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既染亮了 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 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暮” 字。
•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日与 南山老,兀然倾一壶”四句明志之 语: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 无束,地方官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 闲生活。我每日与酒相伴,怀着傲 世而看透尘世之心,打算在终南山 中终老此生。
• 这首诗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的心 态,诗风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 此诗写自己归隐田园之乐。(主旨)
• “长风驱松柏”,“驱”字下得“险”。 然而山高则风长,长风过处,千柏万松, 枝枝叶叶,都向一边倾斜,这只有那个 “驱” 字才能表现得形神毕肖。“声”
既无形又无色,当然不能看见它在“拂”。 “声拂万壑清”,“拂”字下得“险”。 然而那“声”来自“长风驱松柏”,长风 过处,千柏万松,枝枝叶叶都在飘拂,也 都在发声。说“声拂万壑清”,就把万顷 松涛的视觉形象和万壑清风的听觉形象统 一起来了。
• ⑵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 ⑶ 语言特点——清新香古色, 也把我们带到了“古诗诵读”天地。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我们 一起读一读。(齐读)。
•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谁留宿建德江?
• 孟浩然留宿建德江。
• 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遭受弃置南下经过 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
名师精编--山水田园诗四首 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

明确: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 倒映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 暗, 又因月色而清淡。 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 性描绘, 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 将内心深处的愁 绪鲜明地展现出来了。
栏 目 链 接
(2) 古 人 讲 究 炼 字 , 请 思 考 《 终 南 望 余 雪 》 “霁”“明”“暮”三字的妙处 。
栏 目 链 接
林表 明霁色 :林表:林外,林梢;霁色:雨后的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为耻 众人耻 贫贱:以 ________ . 充满,充实 南山塞 天地: ________ .
栏 目 链 接
(1)简要分析 《宿建德江》 中“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栏 目 链 接
祖咏 (699— 约 746) ,洛阳 ( 今属河南 ) 人。开元十二年
(724) 登进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曾南游江南,北
上蓟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全唐诗》
栏 目 链 接
编诗一卷。
储光羲 ( 约 706—约 762) ,润州延陵 ( 今江苏丹阳 ) 人,郡 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 陷贼,受伪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 死。《全唐诗》编诗四卷。
栏 目 链 接
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终南望余雪》 这首诗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当 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洛阳来 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 以其独特的风姿横亘关中,广绵千余里,又恰逢终南山刚
栏 目 链 接
刚降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
高二语文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1 王维诗四首》ppt课件

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
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
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后人称其为“诗
栏 目
佛”。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链
接
2.内容感知
《积雨辋川庄作》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辋川山庄。在这首诗中,首联写田家劳作生
栏
树),展现了风起云涌的射猎场面;同时写出了猎鹰的迅捷敏锐,骏 目
链
马潇洒地扬蹄,充分体现了将军高超的猎技和射猎动作的迅疾。
接
而诗的后半部分写猎归,收笔意远,以写景作结,非营地景色,而是 回看行猎处,已是“千里暮云平”,这样就做到了首尾彼此呼应,形 成对比:当初是风起云涌,是出猎的紧张;此时是风定云平,是猎归 后的从容。
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写狩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颈联“忽
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二句表示将军归猎之迅速,有瞬息千里之感。
尾联“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射
栏 目
猎时风劲云涌,气氛激烈;猎后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1.注音
shǔ
zhuàn
《送沈子福归江东》
这首诗写送别友人之场景,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前二句 栏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写送行之地的景色。后二句
目 链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 接
《观猎》
这首诗是王维前期渴望建功立业所写的边塞诗代表作。诗的首句
“风劲角弓鸣”未写人,先写声。次句“将军猎渭城”才写射猎的主人。
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淡泊宁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能够分析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3)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山水田园诗篇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诗词表达自己对自然山水的感受和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同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3. 鉴赏和分析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山水田园诗的鉴赏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水田园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山水田园之美,激发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课堂讲解:讲解山水田园诗的鉴赏和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山水田园诗。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鉴赏和分析一首山水田园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山水田园诗的价值和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一首山水田园诗。
2. 写一篇关于山水田园诗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背诵、写作和预习等。
3. 理解与鉴赏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 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
七、教学策略:1.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图表等视觉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山水田园诗的内容和意境。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课件(64张)

课 东面临海,境内的雁荡山是天下胜景,其中的三折瀑布尤其 课
堂
后
互 动
著名。
知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累
此曲从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运用比喻、夸张的手 法,多角度、多层面地描述了白鹤寺瀑布的胜景。赞颂了自
然界的神奇。
课
课
堂
后
互
知
动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
课
堂 互
乔吉(约 1275-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
后 知
动 探
吉甫,字梦符,山西太原人。
能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有
积
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 月
益
累
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其论散
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
泻下时,随着山势的变化,蜿蜒曲折,摇曳生姿的状态。“晴
课 雪飞滩”则写瀑布撞击嶙峋的山石,溅起朵朵飞沫,飞洒在 课
堂
后
互
知
动 滩头。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卷
日
2.作者在描写瀑布时主要从哪些角度去写的?试分析一 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