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青岛未来的发展趋势

青岛未来的发展趋势

青岛未来的发展趋势青岛是中国的著名沿海城市,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青岛将继续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

青岛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未来,青岛将进一步优化旅游资源,增加旅游项目和景点,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同时,青岛还会举办更多的国际性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青岛将加强创新科技产业发展。

青岛市已被国家确定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为青岛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发展机遇。

未来,青岛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更多的科技企业入驻。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青岛将成为中国领先的创新科技中心之一。

第三,青岛将加强海洋经济的发展。

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经济城市之一。

未来,青岛将进一步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重点发展海洋旅游、海洋航运、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升海洋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青岛将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未来,青岛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质和居住环境。

特别是在交通、水利、环保等方面,青岛将加大改造和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青岛还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

综上所述,青岛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旅游业、创新科技产业、海洋经济以及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青岛将继续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美好的生活和体验。

青岛城市开发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对策

青岛城市开发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对策

青 岛城 市 开 发 区文 化 旅 游 资源 的现 状 与对 策
周其厚
( 山东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 山东 青岛 2 6 1 ) 650
摘 要: 本文对青岛市旅游开发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做了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青岛的自然资源环境作了具体 的分析, 并地提出了建议 , 对于青岛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规划都有重要启示。
开发 ,与其它经济产业的投资项 目 不同,需要统 等 ,仍是激起人们旅游 的重要 原动力 。可 以断 筹兼顾、全面发展 ,既有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又 言,文化是旅游 的核心和灵魂 , l 纪是文化 2世 旅游的世纪。 存在着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的问题。这些 , 往往 青岛开发区于 18 年 l 月建立 ,地处胶州 94 O 被人们所忽视。本文 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 下称青岛开发 区) ,试 图对其文化旅游资源及 湾西岸,南濒黄海 ,与青岛市区隔湾相望 。区内
觉到它的存在 ,如古战场的战争厮杀场面 、传说 验。康有为曾留下 “ 碧波浩荡通天边” “ 、 怒涛 中的神话 、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等 。一个城市或 高拍入云飞” 的诗篇 ; 沈从文也 曾感慨 : “ 海既 地 区的旅游资源 .大体上可 以分成三类 i一是以 那么宽泛 ,无涯无 际,我对人生远景凝眸的机会
外东边 山势崔嵬 , 无沙石之险,大小船只可以离 了人类的活动 ,才被赋予 引人人胜 的文化 内涵。 岸百码行驶无 虞。 口门环抱 ,外 口以陈家岛为 对旅游者而言 ,在感叹大 自然造化神奇 的同时 ,
南 , 岛为北 ,偏东取准为八里 ;又以陈家岛为 也非常注重历史人物曾经居住、生活、到过的地 青 南 ,坦岛为北 ,取准约六里 ,为此 口至狭处。内 方。先人 的诗词笔墨、跋涉行踪 ,往往就是山中 口以青岛为西 ,坦岛为东 ,取准约七里。澳内水 的 “ ,水中的 “ 。显然 ,历史古迹文化 , 仙” 龙” 面广大如湖 ,虽水之深浅不一 ,可以按船之吃水 是旅游资源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引言:青岛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洋城市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青岛市进行大调研,深入了解其发展现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经济发展情况1. 青岛市GDP的增长趋势及主要驱动力2. 优势行业与发展前景分析3. 外资引进与合作成果4. 企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展望5. 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策略及实施情况二、城市规划与建设1. 城市整体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与改善3. 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4. 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情况5. 城市景观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三、人口与社会问题1. 青岛市人口结构分析及趋势预测2. 教育资源分配与优化3. 就业形势与人才培养4. 社会保障体系与改革5. 社会服务水平提升与社会治理创新四、文化与旅游1.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推广3. 文化旅游融合的模式与实践4. 特色旅游资源挖掘与开发5.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质量提升五、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1. 青岛市在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及影响力2.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果3. 外交使命与对外宣传4. 民间交流与友好城市关系建设5. 区域发展战略与未来合作方向总结:本文基于对青岛市的大规模调研,全面分析了其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口与社会问题、文化与旅游、区域合作等多个方面的现状与展望。

通过本次调研,为青岛市的可持续发展及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青岛市在未来必将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并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李聆宇来源:《环球市场》2020年第01期摘要:现已证实在后续几年中海洋经济将持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能,故而加大该项经济形态的开发力度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力争使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一定带动作用。

文章分析我国海洋经济运行的现实状况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发海洋经济必要性,提出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结合国外先进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在“加强海陆互动”,“继续加大海洋科技创新,大力弘扬海洋文化”,“发展旅游经济和开发岛屿经济”等三个方面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海洋经济;对策世界化经济发展极快,每个国家均开始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

对于我国而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发展,国内的海洋经济、权益,讓其发展战略更科学、合理。

一、开发海洋经济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开发海洋经济的重要性目前,地区及各国的经济一体化发展越来越突出。

海洋的开发与利用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多数沿海的地区、国家,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经济发展情况,成为了发达区域。

对于我国来说,沿海经济的一项重要构成就是海洋经济。

充分开发、利用海洋是国内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故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二、充分借鉴国外先进海洋发展战略经验(一)先发展陆地现代化产业如日本,他们的发展是以陆地现代化产业带动海洋发展。

简单来说,在开发海洋前,先对陆地现代化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以港口城市为基础,以海洋产业、技术为依托,将散乱的经济发展集中一体,构建地区经济集群,把地方优势统一、集中,大力开发海洋资源。

(二)将交通运输业作为支柱型产业仍以日本为例,日本一定数量的机场、港口是建设在人工填海的岛屿上。

例如日本大型人工岛多达15个,仅次于美国而名列全球第二。

另外交通作为海陆产业集聚区联络及互为依托的纽带,应在产业集聚区形成前就得以创建。

以海岛产业集聚区,机场、铁路、公路等规模化设施为基础发展壮大。

第四章 容纳百川的青岛海洋文化

第四章 容纳百川的青岛海洋文化

6、海洋气象 青岛地处典型的东亚季 风气候区,由于受海洋 的影响,其天气和气候 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之 间的过度型特征:市区 沿海气温日较差为7.6度, 近海岛屿只有4.6度(潮 连岛),均小于10度, 属海洋性气候特征;市 郊莱西市日较差达11.3 度,具有大陆性气候特 点;近海年平均风速为 7.4米/秒(千里岩岛), 为山东最大。海雾、大 风、寒潮、台风等是青 岛的海洋灾害性天气。
7、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 位于中山路1号,建筑 由德国建筑师罗克格设计,始建于1910年,外型 细腻,窗台和檐口处以花岗岩石料点缀,厅内壁
炉保存完好,总体形式为典型的德国青岛派风格。
8、胶澳帝国法院旧址 位于市南德县路2号, 建筑主体保存完好,为典型德式公共建筑形 式,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三段式花岗岩墙基, 红牛舌瓦折坡屋顶,长条剁斧石间隔装饰窗 户,北墙体成圆弧状高出屋面,其形式为厚
8、海洋药物
• 青岛对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70年代,从事海 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机构主要有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海洋药物研究所、青岛海洋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中国海洋大学已开发 出多种新型海洋药物,如藻酸双酯钠(PSS)、 甘糖酯、海力特、降糖宁等,其中部分产品居国 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青岛海洋旅游文化
1、青岛栈桥
“飞阁回澜”“长虹远引” 两者描绘的都是前海栈桥, 青岛的象征。
“烟水苍茫景色迷,渔舟晚泊 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 人倚栏杆水拍堤。”
2、琴屿飘灯
• 小青岛原是独立的 小岛,距海岸721 米,海拔17.2米。 面积0.12平方公里 (1.2公顷)。原名 为青岛,又因其山 如琴,水如弦,风 吹波音铮铮如琴声, 又被称作“琴岛”。
• 海洋民俗文化从属于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 个分支;是只有在沿海和海岛范围内才具有的民 俗文化;与海洋有关的习俗风尚,是海洋民俗文 化研究的对象。

2024年海洋主题公园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海洋主题公园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海洋主题公园市场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基于对海洋主题公园市场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需求,提供了对该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参考建议。

1. 引言海洋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娱乐项目,在近年来迅速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海洋主题公园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海洋主题公园市场在过去几年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据统计,全国拥有海洋主题公园的城市已达到30个,其中大部分位于沿海地区。

预计未来几年,该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旅游市场的不断增长近年来,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加,旅游市场大有爆发的趋势。

海洋主题公园作为旅游娱乐的新兴项目,受到了广大游客的热爱和追捧。

3.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海洋主题公园融合了文化、艺术和创意等元素,通过独特的建筑设计、手工艺品和表演等方式,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

这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海洋主题公园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3.3 受众年龄的扩大过去,海洋主题公园主要吸引孩子和青少年群体,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也开始参观海洋主题公园。

这一趋势使得市场受众年龄段不断扩大,为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机会。

4. 消费者需求4.1 休闲娱乐需求消费者在参观海洋主题公园时,主要是为了休闲娱乐和放松心情。

游客希望在公园中可以享受到刺激的游乐设施、精彩的表演和美味的食物。

4.2 文化体验需求随着人们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海洋主题公园的文化元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希望通过参观公园了解海洋文化、感受历史沉淀和艺术表达。

4.3 家庭亲子需求家庭游成为近年来旅游市场的主流趋势之一。

消费者希望在海洋主题公园中,能够为家庭成员提供亲子游戏和亲子活动,增强家庭间的亲密关系。

5. 市场竞争分析海洋主题公园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存在以下竞争因素:5.1 设施和表演的创新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各海洋主题公园必须不断进行设施和表演的创新。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19•【字号】青政字〔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文化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鲁办发〔2021〕4号)部署要求,现就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数字文旅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生态,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对城市发展贡献度,助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二)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规模以上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超过20%,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0%;旅游业快速恢复,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引进或建成1—2个高端滨海度假旅游项目。

培育一批文化旅游骨干企业,推出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形成一批文化旅游知名品牌,跻身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行列,成为重要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世界知名的“电影之都”。

发挥国内首个世界“电影之都”吸纳效应,针对短板强链补链,围绕创作、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吸引优质影视企业集聚,打造国际一流的影视工业化生产基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作者:姜文佳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07期摘要:从21世纪初开始,海洋旅游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海洋旅游作为海洋产业链的关键构成部分,成为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点。

本文选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海洋旅游业发展现状,并针对该地区海洋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地区差异、海洋旅游产品单一、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即加强海洋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丰富海洋旅游产业结构;创建区域内资源互补和共享机制,从而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经济发展。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现如今,世界各地都在持续开发海洋旅游资源,这使得海洋旅游产业得到空前发展。

海洋旅游早已变成人们日常休闲旅游活动的最佳选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可想而知,发展海洋旅游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山东半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半岛,位于中国北部,沿太平洋西海岸,三面临海,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湾相望,东部与韩国隔海相望。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成为联系东亚战略利益共同體的重要桥梁,在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对外合作过程中具有难以取代的重要功能。

随着山东半岛在我国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山东半岛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也将迈入新的阶段。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业在我国具有较高地位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水平都比较高,在这样的条件下,提高世界销售市场和世界资源的可持续性,基本建设蓝色经济区成为我国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与此同时,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以减轻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开放共享海洋资源,以便平稳、持续地获得海外资源。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业基本情况山东半岛地区海岸线绵长,滨海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加上四季分明,因此旅游景观十分丰富,是我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问卷设计思路
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被调查者对海洋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列举典型的海洋文化类型,以及青岛地区的特色海洋文化,了解被调查者对海洋文化的认识程度,对海洋文化产业的见解。
第二部分:青岛海洋文化旅游的现状。调查来青岛游客旅游活动的内容,对青岛海洋文化旅游的品味、发展速度、品牌优势和现状的评价。了解对青岛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功能的认识。发现青岛海洋文化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
(3)统计分析。搜集、整理、量化分析涉及本次调查目标的有关统计数据,并进行判断和预测,为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报告的撰写提供依据和参考。
(4)问卷调查。采用主观判断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青岛市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部门进行问卷调查。暑期正是青岛旅游旺季,且适逢青岛国际海洋节,利用这段时间在青岛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石老人海水浴场、八大关等景点进行实地调研,选择游客发放问卷,同时与他们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青岛城市的整体印象,对青岛海洋文化的认识,对青岛海洋文化旅游的评价。通过走访各景点,发现青岛海洋文化旅游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青岛市应当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内部资源优势和外部有利条件,整合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推陈出新打造海洋文化精品,提升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尤其要注重用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思维来推进海洋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艺术、体育和制造业等产业的融合,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创造文化发展新优势,打造“蓝色文化”品牌,推进“蓝色文化”与“蓝色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关键词:青岛;海洋文化旅游;SWOT分析
第1章绪论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资源性旅游转向文化旅游,即与文化相关的休闲、度假、会议、节庆、朝拜、民俗、体育等活动成为旅游业的主体。青岛是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青岛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资源丰富,独富特色。因海而生,凭海而行,海洋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人文内涵。青岛近年来抓住机遇,推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突破旅游产业规模,2009年迎接国内外游客347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20亿元;二是提升旅游产业层次,新建奥帆基地等景区,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等特色活动;三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市容,规范管理。青岛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多元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的新格局。青岛发展海洋经济所独具的特色在于,既有海洋文化的历史传统的发扬光大,又有中外海洋文化的交流融会,还有海洋科技教育、海洋产业、海洋运输和海洋商贸经济的集结一体,人们的海洋观念、海洋意识比较强烈。但是,与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蓬勃发展相比,海洋文化建设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仍然十分薄弱,在国内和省内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力不够强,海洋文化开发和研究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将制约和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和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步伐。
本调研团队通过对青岛市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发达城市存在的差距,进而深入挖掘青岛海洋文化内涵,提出青岛整合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海洋文化品牌的具体策略。这对于扩大青岛海洋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3调研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1)实证分析法:到青岛市海洋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中进行问卷调查和高层访谈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对从山东省统计年鉴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规范分析法:既借鉴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又吸取先行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并根据青岛市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使相关判断、对策分析提出做到有章可循。
(威海)
2010年调研山东团队报告
青岛市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学校院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管理学院
团队名称:蓝色海洋调研团队
指导教师:杨慧力
团队队长:王 瑛
团队成员:戚兴民邵先凯薛飞李昕蔚
摘要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青岛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给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青岛海洋旅游业缺乏统一规划、开发程度不够,没有形成特色品牌,竞争力和吸引力相对较弱。在“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面前,青岛应充分利用内部资源优势和外部有利条件,深入发掘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提升青岛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推动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青岛市应该借鉴国内外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培养专门人才,鼓励民众投身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促进青岛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腾飞。
1.2海洋文化旅游的内涵
对海洋文化的认识,是了解海洋文化旅游的基础。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包括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等多方面。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活动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层次,即观光游览;二是提高层次,即购物娱乐;三是文化层次,即与文化相关的休闲、度假、会议、节庆、宗教朝拜、科学考察、文化民俗、体育竞技运动等。海洋文化旅游主要是进行第三层次的旅游行为活动,是指以海洋文化景点为游览目标,以休闲、科研、历史、文化游览为游览目的的游览活动。海洋文化旅游的特点在于将海洋和文化的统一结合,使游客在游览之中不仅能够领略海洋的浩瀚魅力,还能领略到海洋内在的文化气息。
第三部分:被调查者对青岛海洋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调查游客对青岛海洋文化旅游的满意之处并加以发扬。列举青岛海洋文化旅游现存的不足,了解游客或市民希望青岛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此外,调查来游客通过自身体验,对青岛海洋文化旅游的意见和建议。
1.5被访者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