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全景立体成像实验
360度全景摄像技术原理介绍样本

360度全景摄像技术原理简介普通只有在必要状况下,咱们才费尽周折地试图在狭小空间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就当人们开始将要习惯忍受这样架设行为时(固有需求矛盾所制),悄然产生一种新生力量---- 360度全景摄像。
以往咱们在狭小空间试图构建监控系统,无外乎会采用几种方案:短焦距镜头摄像机、调节安装位置、或多摄像机联动对射等。
但以上几种方式都存在着不同应用缺陷;选取短焦距镜头摄像机时,水平可视范畴不大于80度(广角也超但是90度),因而监控范畴较小;调节安装位置,往往受到客观环境制约而影响稳定安装(例如一面是玻璃、一面是门、顶上有电线或无法承重装饰吊顶等等);选取多摄像机联动对射,不但增长了设备投入成本,也使得施工变得更加繁琐。
一360度全景摄像技术简介顾名思义,360度全景摄像就是一次性收录先后左右所有图像信息,没有后期合成,更没有多镜头拼接。
其原理根据仿生学(鱼眼构造如图1)采用物理光学球面镜透射加反射原理一次性将水平360度,垂直180度信息成像(如图2),再采用硬件自带软件进行转换,以人眼习惯方式呈现出画面。
图1 鱼眼构造图2 鱼眼镜头硬件示意图鱼眼镜头是一种超广角特殊镜头,其视觉效果类似于鱼眼观测水面上景物。
鱼眼睛类似人眼构造,但是相对于扁圆形人眼水晶体,鱼眼水晶体是圆球形,虽然只能看到比较近物体,但却拥有更大视角。
图3中,人眼看水中实物,由于实物反射光线在水中发生折射,使人误觉得物体处在虚像位置(例如水中筷子弯曲现象)。
依照折射原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不大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不不大于入射角。
也可以概括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普通会发生变化。
鱼眼镜头就是运用折射原理,本着拥有更大球面弧度(类似鱼眼球形水晶体),成像平面离透镜更近(鱼眼水晶体到视网膜距离很近)设计思想,进行开发制造。
普通来说,焦距越短,视角越大,而视角越大,因光学原理产生变形也就越强烈。
360度全景展示方案

360度全景展示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60度全景展示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这项技术可以将多个图像或视频实时拼接成一个完整的360度图像或视频,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观感。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如何设计和实施一个完整的360度全景展示方案。
1.选择合适的设备在设计360度全景展示方案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设备可供选择,包括全景相机、全景摄像机、全景扫描仪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预算限制,可以选择适合的设备。
2.拍摄和采集全景图像或视频选择合适的设备后,接下来是拍摄或采集全景图像或视频。
全景相机或摄像机通常会提供特殊的镜头或传感器,以拍摄全方位的图像或视频。
在拍摄时,需要注意场景的光照条件和拍摄角度,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3.图像或视频拼接与处理拍摄或采集到全景图像或视频后,需要进行图像或视频拼接与处理才能将其转换为可以展示的全景效果。
这可以借助于一些专业的图像或视频处理软件来完成。
在拼接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图像或视频之间的缝隙,以确保全景效果的平滑过渡。
4.创建全景展示平台完成图像或视频拼接与处理后,接下来是创建全景展示平台。
全景展示平台可以是一个网站、一个应用程序或一个交互式展示设备。
不同的平台需要使用不同的技术和工具来实现。
例如,网站可以使用HTML5和CSS3来实现全景图像或视频的展示,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虚拟现实(VR)技术来实现全景效果,交互式展示设备可以使用触摸屏和传感器来实现交互式操作。
5.增强用户体验在设计全景展示方案时,需要重视用户体验。
可以通过增加交互功能、添加音频效果、提供导航功能等方式来增强用户体验。
例如,可以允许用户在全景图像或视频中自由移动和缩放,或者添加背景音乐和环境声音来增加沉浸感。
6.测试和优化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全景展示方案进行测试和优化。
可以邀请一些用户参与测试,收集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并据此进行改进和优化。
在测试时,需要关注用户的交互体验、网站或应用程序的加载速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全息立体成像

全息立体成像360°幻影成像系统将三维画面悬浮在实景的半空中成像,营造了亦幻亦真的氛围,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辩。
柜体时尚美观,有科技感。
顶端四面透明,真正的空间成像色彩鲜艳,对比度,清晰度高;有空间感,透视感。
形成空中幻象中间可结合实物,实现影像与实物的结合。
也可配加触摸屏实现与观众的互动。
可以根据要求做成四面窗口,每面最大2-4米。
可做成全息幻影舞台,产品立体360度的演示;真人和虚幻人同台表演;科技馆的梦幻舞台等。
适合表现细节或内部结构较丰富的个体物品,如名表、名车、珠宝、工业产品、也可表现人物、卡通等,给观众感觉是完全浮现在空气中,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灵活设置。
幻影成像幻影成像系统是基于"实景造型"和"幻影"的光学成像结合,将所拍摄的影像(人、物)投射到布景箱中的主体模型景观中,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
绘声绘色,虚幻莫测,非常直观,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由立体模型场景、造型灯光系统、光学成像系统、影视播放系统、计算机多媒体系统、音响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可以实现大的场景、复杂的生产流水线、大型产品等的逼真展示。
全息屏幕全息屏幕又叫全息背投幕、透明背投幕、贴膜背投幕、全息透明背投屏幕,是采用了全息技术的新一代创新型背投屏幕,能提供空中动态显示,是一种新型,震撼的透明交互触摸传播媒体解决方案。
依附于商家的玻璃橱窗、玻璃门,把商家的企业宣传、商品信息展示映射到玻璃介质上,吸引路过的潜在顾客进行互动。
幻影成像幻影成像系统将三维画面悬浮在实景的半空中成像,营造了亦幻亦真的氛围,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辩。
柜体时尚美观,有科技感。
顶端四面透明,真正的空间成像色彩鲜艳,对比度,清晰度高;有空间感,感。
形成空中幻象中间可结合实物,实现影像与实物的结合。
也可配加触摸屏实现与观众的互动。
可以根据要求做成四面窗口,每面最大2-4米。
可做成全息幻影舞台,产品立体360度的演示;真人和虚幻人同台表演;科技馆的梦幻舞台等。
360度全景影像 原理

360度全景影像原理360度全景影像是一种能够提供全方位视角的影像技术,可以呈现出观察者所在位置周围的全景景象。
它的原理是通过将多个相机或者图像传感器组合在一起,同时捕捉同一时间和不同视角的图像,并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并展开的全景图。
360度全景影像的主要原理包括图像采集、图像融合和图像展示。
首先是图像采集。
为了能够捕捉到全方位的景象,通常需要使用多个相机或者图像传感器。
这些相机或传感器需要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上,以确保能够捕捉到全景图像的各个方向。
每个相机或传感器都会同时拍摄同一时间的图像,这些图像会用来后续的图像融合。
接下来是图像融合。
在将多个图像拼接成一个连续并展开的全景图之前,需要对这些图像进行融合处理。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图像拼接算法。
这个算法会将不同视角的图像根据它们的相同特征点进行匹配,并将它们无缝地拼接在一起。
在融合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图像校正、去除重影和补全图像等处理,以提高全景图的质量和逼真度。
最后是图像展示。
在图像融合完成后,就可以将全景图像展示给观察者。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是使用全景投影技术。
全景投影技术利用了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通过将全景图像投影到一个球体上,使观察者能够从所有方向上观看到全景图。
此外,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网页或移动应用程序等方式来呈现全景影像。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全景影像的质量和体验。
例如,在图像融合过程中可以使用HDR(高动态范围)技术来扩展图像的动态范围,使得全景图更加真实和明亮。
此外,还可以利用深度信息和运动跟踪技术来增强全景影像的交互性,使观察者能够更加自由地浏览全景景象。
总结起来,360度全景影像技术通过多个相机或传感器的协同工作,将不同视角的图像融合在一起,以提供观察者全方位的视角。
通过图像采集、图像融合和图像展示等步骤,能够实现全景图像的拼接、校正和展示。
《360度全景虚拟漫游制作》项目化教学实施实践-最新文档

《360度全景虚拟漫游制作》项目化教学实施实践1.课程的相关背景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重难点,从而得到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提升[1]。
实景虚拟技术是迅速发展的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它基于实景照片的真实图像,通过软件处理来展示虚拟化的真实三维场景,采用多媒体人机交互界面和交互信息导航方式,结合地图、控制按钮、热点引导、超链接、皮肤界面、音乐、语音等元素形成全景虚拟漫游系统,已广泛应用在地理位置展示、旅游展示、电子商务、教育环境展示等领域[2]。
全景虚拟漫游制作技术有很多。
课程《360度全景虚拟漫游制作》采用的技术是:8mm鱼眼镜头在一个拍摄点拍摄4张180度视野照片,拼接图片用“造景师”软件,制作全景虚拟漫游系统用“漫游大师”软件[3]。
2.课程的基本情况《360度全景虚拟漫游制作》是三年制高职“网络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教学目标为“通过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文档和数据管理、实景拍摄、照片拼接及360度全景虚拟漫游系统制作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开课时间为本专业的二年级上学期,先修课程为《音视频媒体采编》、《界面美工设计》。
3.项目化教学实施3.1教学准备确立教学项目。
在设计《360度全景虚拟漫游制作》时,变更了3次项目内容,先为“天宁寺全景虚拟漫游制作”,后为“武进规划展览馆全景虚拟漫游制作”,最后确定为“引领项目”(工程学院图书馆全景虚拟漫游制作)+“主导项目”(工程学院全景虚拟漫游制作)+“创新项目”(学生自命题)3个技能要求逐步提高的项目组合体。
确立的教学项目,对学生而言,项目实施的场合、场景熟悉,技能操作点训练全面,技能训练难度上升、递进,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
移动车载视频的立体全景图生成方法_王胜春

图2 立体全景图生成的流程图 Fig.2 Flowchart of stereo panorama generation
1215005-2
王 胜 春 等 : 移 动 车 载 视 频 的 立 体 全 景 图 生 成 方 法
运动模式不完全相 同,生 成 全 景 立 体 像 对 的 几 何 模 型也有很大的区别。当前解有研究工作介绍从前向 运动的视频中生成 立 体 全 景 图 像,而 这 种 运 动 方 式 是巡检列车执行铁路环境监测任务时的主要图像采 集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从列车车载前向运动视频 中生成铁路立体全景图的方法,实现铁路场景的 3D 可视化表示。如图 2 所 示,构 建 了 立 体 全 景 采 样 模 型来获取不同宽度 的 窄 带 图 像,分 析 了 立 体 全 景 图 成像的原理来推导 全 景 图 深 度 计 算 公 式,提 出 了 全 景图拼接方法来生成立体全景图像对。
第 34 卷 第 12 期 2014 年 12 月
光 学 学 报 ACTA OPTICA SINICA
Vol.34,No.12 Decembeer,2014
移动车载视频的立体全景图生成方法
王胜春1 罗四维1 黄雅平1 王 亮1 戴 鹏2
( ) 1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 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 100081
2 相关工作
全 景 图 可 概 括 为 两 类,即 单 一 视 点 的 全 景 图 与 多视点的全景图。 单 一 视 点 的 全 景 图,其 成 像 设 备 的光学中心是固定 不 变 的,可 以 通 过 环 绕 相 机 的 光 学中心旋转拍摄得到。这类单一视点的全景图通常 称之 为360°全 景 图 ,常 见 的 有 柱 形 全 景 图 或 球 形 全
立体场所拍摄方案

立体场所拍摄方案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对于立体场所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一些特殊的场所,比如展览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如果能够给观众提供立体化的体验,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参观、观影体验。
在这里,我们将提供一些可行的立体场所拍摄方案,帮助您实现更好的观影、参观体验。
方案一:使用360度摄像机拍摄使用360度摄像机进行拍摄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立体场所拍摄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拍摄的视频可以提供更为真实的体验,观众可以像亲临现场一样欣赏。
而且360度摄像机可以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拍摄到较多的场景细节,视角极佳。
在展厅或博物馆中,可以使用360度摄像机记录更多的细节,使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展品。
在电影院中,使用360度摄像机拍摄电影可以提供更为震撼的观影效果。
方案二:使用VR技术进行拍摄VR技术可以让观众体验到更加真实的场景感受,可以让观众像真的身临现场一样感受到立体效果。
使用VR技术进行拍摄的视频可以提供更为出色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观众的体验感受。
在展览馆或博物馆中,可以使用VR技术记录更多的细节,可以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展品的信息和历史背景。
在电影院中,使用VR技术拍摄电影可以提供更为震撼的观影效果,可以将观众带入角色身临其境。
方案三:使用3D技术进行拍摄3D技术可以让观众享受更为逼真的立体效果,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更为真实的场景感受。
使用3D技术进行拍摄的视频可以提供更为出色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观众的体验感受。
在展览馆或博物馆中,可以使用3D技术记录更多的细节,可以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展品的信息和历史背景。
在电影院中,使用3D技术拍摄电影可以提供更为震撼的观影效果,可以将观众带入角色身临其境。
Conclusion以上是立体场所拍摄方案的介绍。
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所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案,提供更好的观影、参观体验。
当然,以上方案是一些可行的选择,也可以结合其他技术进行更为丰富的立体化体验。
360度全景展示方案

360度全景展示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60度全景展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展示方式。
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加真实地体验到一个场景,还可以用于多种领域,例如旅游、房产、汽车等。
本文将介绍一个360度全景展示方案,包括拍摄、后期处理和展示。
首先,拍摄是360度全景展示的关键步骤之一、通常可以使用全景相机或者特殊设备进行拍摄。
全景相机具有特殊的镜头,可以捕捉到更大范围的画面。
在拍摄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和位置,以确保整个场景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此外,拍摄时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三脚架、云台以及无人机等,来提高拍摄质量。
第二,后期处理是展示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拍摄后,需要使用特殊软件来处理照片,以生成一个完整的全景图像。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专门用于全景图像处理的软件,如PTGui、Autopano等。
在处理过程中,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如拼接、校正、修复等,以提高画面的质量和真实感。
最后,展示是360度全景展示方案的最终环节。
现在有很多在线平台和软件可以用来展示全景画面,如Google街景、Facebook 360等。
通过这些平台和软件,可以将全景图像转换为一个可以交互和浏览的文件,人们可以通过鼠标或触摸屏来控制视角,实现全方位的观察。
此外,还可以将全景画面集成到网站、移动应用等载体中,以便更好地展示。
总结来说,360度全景展示方案包括拍摄、后期处理和展示三个步骤。
在拍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角度,保证画面的完整性;后期处理阶段可以使用专门的软件进行操作,提高画面的质量和真实感;最后,通过在线平台和软件进行展示,实现全方位的交互和浏览。
360度全景展示不仅可以提供更真实的体验,还可以用于多种领域,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视觉信息应用技术》 指导老师: 章海军 张冬仙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实验二 360度全景立体成像实验 实验类型: 设计型 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立体视觉的原理,实现一种360度全景立体成像的技术方法,为立体视觉在
大地测量、军事侦察及星际探测等诸多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新的途径。要求实验者学习掌握两组序列数码
照片(具有双眼视差)的拍摄方法,学习和熟练运用序列照片的拼接方法及拼接软件,自行编制或学习掌
握360度全景立体图像的制作软件及制作方法等。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实验内容:利用双眼成像与立体视觉的知识,构建用一架双镜头数码相机拍摄两组序列照片(含双眼
视差)的实验装置;采用这一拍摄装置,一次性或分次拍摄两组序列照片;运用序列照片的拼接软件,将
这两组序列照片分别拼接成两张360度全景图像;再用补色立体图像的制作软件,将它们合成为360度全
景立体图像(也可用软件先制成多幅补色立体图像序列,再拼接成360度全景立体图像)。
实验原理:360度全景立体成像的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360度旋转一架双镜头数码相机的方法,拍
摄得到两组序列照片[图1(a)];用软件拼接方法,分别将这两组序列照片拼接成两张360度全景照片[图
1(b)];由于这两张全景照片互相存在横向视差,利用补色法立体图像制作软件,即可制作合成一张360度
全景立体图像。
装
订
线
专业: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地点: 光电实验中心
图1 实现360度全景立体成像的序列图像拍摄原理图
景物
双镜头
数码相机
平移
旋转
(a)
(b)
实验名称: 实验二 360度全景立体成像实验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三、主要仪器设备
一架双镜头数码相机、三脚架、快门线、计算机、USB数据传输线、读卡器、序列图像拼接软件、
补色法立体图像制作软件、红绿立体眼镜等。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360度全景序列照片的拍摄:
采用一架双镜头数码相机,以图1所示的拍摄方法,每旋转一定角度拍摄一对景物照片,得到一
组序列照片对;如果采用两架数码相机,则可同时旋转它们拍摄得到两组序列照片,不过这两架相机
的调焦程度必须完全相同。
2.360度全景图像的拼接:
将数码相机中的两组序列照片,通过USB传输线导入计算机;采用序列图像拼接软件,将它们
分别拼接成两张360度全景图像。具体的拼接操作步骤,请实验者自行学习和完成。
3.360度全景立体图像的制作及观察:
将拼接好的两张全景图像,分别为左图像和右图像;再用补色法立体图像制作软件,将它们合成
为一张Anaglyph Color(Red-Cyan)补色的360度全景立体图像。具体的合成制作步骤,请实验者自
行完成。用红绿眼镜观察制作完成的360度全景立体图像,即可获得逼真的全景立体感。
注:也可先用补色立体图像制作软件制成多幅补色立体图像序列,再序列图像拼接软件将它们拼
接成360度全景立体图像。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以下四张为用3Dphoto处理得到的红绿图片
P. 2
装
订
线
请将制作完成的360度全景立体图像,粘贴到以下空白位置:(用红绿眼镜观察时请用原图)
实验名称: 实验二 360度全景立体成像实验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a)实验结果表明,拍摄一组 4 幅序列照片,就可利用图像拼接软件拼接出一张360度全景
照片或图像;要实现有效的图像拼接,相邻的序列图像之间必须存在 重合 的像素。
b)补色法立体图像制作软件,实际上是将左图像中每一像素(R,G,B)的蓝色B和绿色G滤掉,
只留下 红(R) 色;同时,将右图像中每一像素(R,G,B)的红色R滤掉,只留下蓝
色B和绿色G,之后,将这两幅滤色后的图像叠加在一起,制作成一幅补色立体图像。
c)用红绿立体眼镜观察360度全景立体图像时,左眼实际上只能看到 红 色的左图像,而右
眼只能看到 蓝绿 色的右图像,由于左右图像之间存在 立体 视差,经双眼视觉和
大脑视皮层融像后,即可获得立体感。
思考题: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请实验者采用VC++6.0或其他软件平台,自行设计或编写序列图像拼接软件
和/或补色法立体图像制作软件。
P. 3
装
订
线
七、讨论、心得
我们一共照了十张照片,但是前面六张由于存在走动的人像影响拼接,而且当时天气较阴,难以观察到立
体效果,故没有拼接。
在拼接后面四张图片时,使用软件一次拼接后存在严重误差,可以用软件先两张两张的拼接,然后拼接在
一起。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手动调整。
我还用其他同学的照片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
由于还是存在视角的差异(当景物成像在照片边缘与中间时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如果画面中存在较
近的景物,拼接处重合效果较差。这一点在上图反应较明显(近处的路面和台子)。
另外,由于观察到的立体效果不佳,我认为我们拍照使用的数码相机的双镜头距离应该有其最适当的拍摄
点(考虑到数码相机很难做到光学变焦),这一点无法像单反相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