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复杂模型体重力异常的计算

合集下载

基于Matlab平台实现二维复杂地质模型多边形网格建模及重力异常正演计算

基于Matlab平台实现二维复杂地质模型多边形网格建模及重力异常正演计算

基于Matlab平台实现二维复杂地质模型多边形网格建模及重力异常正演计算王秡;张忠杰;张晰;韩颜颜;王敏玲;梁晓峰;滕吉文【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对已知地质模型进行重力异常正演计算是利用重力场数据对地下介质的密度异常信息进行解释的重要手段。

针对三维复杂地质体的建模困难且不便,而且多数三维线性地质体可以近似看作二维地质体以实现快速方便处理的情况,对二维地质体进行多边形网格建模,并利用Matlab平台编写了适用于复杂二维地质模型的重力异常计算的软件系统。

该软件系统对模型设定简单、运算速度快。

选择华北地区的剖面使用目前业内广为使用的IGMAS正演软件和文中的软件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计算的重力异常结果相当。

【总页数】6页(P254-259)【作者】王秡;张忠杰;张晰;韩颜颜;王敏玲;梁晓峰;滕吉文【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1【相关文献】1.复杂形体重力异常高阶导数的正演计算 [J], 杨辉;王宜昌2.基于MPICH环境下的复杂重力异常体并行正演模拟 [J], 陈石;张健3.二维有限元大地电磁正演模拟在Matlab上的实现 [J], 张昆;魏文博;叶高峰4.重力异常二维正演中的无网格方法 [J], 李俊杰;严家斌5.三维Tesseroid网格模型重力异常正演方法及并行算法 [J], 王博;郭良辉;崔亚彤;王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文-复杂地质体重力异常计算及分析研究

徐文-复杂地质体重力异常计算及分析研究

防灾科技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复杂地质体重力异常计算及分析研究学生姓名徐文学号115043331系别地震科学系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专业地球物理学班级1150114开题时间2015 年 3 月14 日答辩时间2015年6 月8 日指导教师武晔职称教授复杂地质体重力异常计算及分析研究作者:徐文指导教师:武晔摘要:本文详细推导了规则地质体重力异常的计算公式,并且对规则地质体和复杂地质体模型进行了正演数值计算,进而得到重力异常曲线,并采用延拓方法对复杂地质体重力异常数据处理及分析研究。

关键词:MATLAB、重力异常分析解释引言 (1)1 重力异常正演计算的基本原理 (2)1.1规则地质体的正演计算 (3)1.1.1 密度均匀的球体 (3)1.1.2 均匀密度的水平圆柱体 (3)1.1.3 均匀密度的倾斜台阶 (4)1.2 复杂地质体的正演计算 (5)1.2.1 无限长水平圆柱体的重力异常叠加 (5)1.2.2 圆柱体与倾斜台阶叠加 (5)2 重力异常的数值模拟 (6)2.1规则地质体的数值模拟 (6)2.1.1 球体重力异常模拟分析 (6)2.1.2 均匀密度的水平圆柱体异常 (9)2.2.3 均匀密度的倾斜台阶 (12)2.2 复杂地质体的数值模拟 (14)2.2.1 无限长水平圆柱体的重力异常叠加 (14)2.2.2 圆柱体与倾斜台阶异常的叠加 (24)3 重力异常的延拓 (32)4 结论 (34)感谢词 (34)附录 (34)重力勘探的历史 (34)我国在重力勘探方面的发展 (36)重力勘探的应用 (37)参考文献 (37)引言重力异常的正演就是根据观测重力异常求取观测异常的场源体,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不同形状、大小、产状、和场源密度等的场源体或地质体所引起的重力异常的特征、大小、分布等。

重力异常的正演就是求解这个问题。

在目前流行的反演问题方法中,模型体的正演计算就是反演过程的重要组成。

重力勘探—重力异常的数据处理

重力勘探—重力异常的数据处理

第四章重力异常的数据处理布格重力异常反映了地壳内部物质密度的不均匀性,即从地表到地下几十公里的地壳深部,只要物质密度横向发生变化,在地下不同的空间和范田内形成剩余质量,就可以引起地表的重力异常。

定性解释侧重于判断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并粗略估计产生异常的地质体的形状、产状及埋深等。

定量解释则是通过理论计算.对地质体的规模、形状、产状及埋深等作出具体解答。

重力异常的推断解释的步骤:①阐明引起异常的地质因素具体地说,就是确定异常是浅部因素还是深部因素引起,是矿体还是构造或其它密度不均匀体(岩性变化、侵入体等)的反映。

——定性解释②划分和处理实测异常重力异常图往往是地表到地球深处所有密度不均匀体产生的异常的叠加图象。

为了获取探测对象产生的异常,需要将它们进行划分。

不同的研究目的提取的异常信息不同,例如,矿产调查要提取队是矿体或没部构造产生的局部异常;而深部重力研究的目标正好相反,需要划分出的是反映地壳深部及上地幔的区域异常。

③确定地质体或地质构造的赋存形态一是根据已知地质体或地质构造的形状、产状及埋深等.研究它们引起的异常的特征,包括异常的形状、幅度、梯度及变化规律等。

二是根据异常的形态及变化规律等,确定地质体或地质构造的形状、产状、埋深及规模等。

前者足由源求场,称为止(演)问题;后者是由场求源,称为反(演)问题。

正问题是反问题的基础,而求解反问题则是定量解择的最终目的。

§4.1 重力异常的主要地质原因一.地壳深部因素莫霍洛维奇面:地壳与上地馒之间存在着一个界西地壳厚度各地不同,大陆平原地区大约20~30km,高山区为40~60km,西藏高原达60km以上,海洋区为10~20km,最薄处仅数公里。

这一界面上下物质密度差达0.3g/cm3以上,界面以上的硅镁层密度为 2.8~3.0g/cm3,硅侣层为2.5~2.7g/cm3,界面以下物质密度为3.3~3.4g/cm3。

该界面的起伏引起地表重力变化的特点是导常分布植围广,幅度变化大。

关于布格重力异常计算及资料处理与反演和解释的报告

关于布格重力异常计算及资料处理与反演和解释的报告

关于布格重力异常计算及资料处理与反演和解释的报告姓名:***班级:061084-27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11.4.14目录前言 (2)目的 (2)任务要求 (2)工作过程 (2)成果 (2)工作内容及步骤 (3)§1-布格重力异常计算 (3)§2-布格重力异常处理 (3)1.绘制平面等值线图 (3)2.异常处理(分离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 (6)§3-布格重力异常反演——特征点法反演 (11)§4-布格重力异常的解释 (13)评述与结论 (13)评述 (13)结论 (14)关于布格重力异常计算及资料处理与反演和解释的报告 前言目的:熟悉并掌握布格重力异常计算及资料处理与反演和解释 任务要求:根据在一个地区重力测量的结果,计算出布格重力异常,并根据异常进行资料处理和解释,并完成一份工作报告。

工作过程:(1)利用实测的相对重力值、相对高程值和X,Y 坐标值,计算各种校正(地形校正除外),纬度校正用 计算,自由空间(或高度)校正用计算,中间层校正用 计算,已知地表物质密度为2.50g/cm 3,起算点纬度为45°;(2)获得各点处的布格重力异常值后,绘出平面等值线图,等值线距为0.5mGal ;(3)根据异常(平面或剖面)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压制干扰、消除区域场等)进行处理,并对处理效果进行描述; (4)将处理后的异常进行反演;(5)写出全部过程和所采用的处理与反演方法之应用理由。

成果:根据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计算及资料处理与反演初步结果判断,该异常应由地区下一球体引起,球体埋深98.8m ,剩余质量t 6103.07⨯,球体中心在地面的投影点坐标为(248.8,248.8)m 。

):,()2sin(814.0mkX mGal X g ∆⋅-=ϕδϕ):,(3086.0m h mGal h g f ∆⋅=δ):/:,(0419.03m h cm g mGal h g ρρδσ∆⋅-=工作内容及步骤§1-布格重力异常计算用excel先算出各项校正(除地形校正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纬度校正中为测点到总基点间纬向距离,由于测点都位于总基点以北,故取正值;为总基点纬度即45°; 单位要划为km。

重力异常的计算

重力异常的计算

重力异常是指地表重力场的偏离,它是由地球内部的物质结构和外部的物质结构所引起的。

重力异常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物质结构,从而探测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以及地球表面的地质构造。

重力异常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需要测量地表重力场,并将其转换为数字数据。

这可以通过使用重力仪或其他测量工具来实现。

2.然后,需要使用数学方法来计算出理想的重力场,即假定地球内部和外部物质分布是均匀的时候的重力场。

3.接下来,需要将实测的重力场与理想的重力场进行对比,从而得出重力异常。

4.最后,需要使用数学方法对重力异常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关地球内部物质分布和外部物质分布的信息。

重力异常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意义的过程,它可以为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物质分布和外部物质分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它对于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和外部物质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重力异常的计算

重力异常的计算

重力异常的计算
重力在我们生活中极其重要,它有着它独特的作用。

但是最近,有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发生了,而且科学家已经开始认真地研究它了重力异常。

重力异常是一种令人困惑的物理现象,它涉及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甚至超出了现代物理学的认识范畴。

它比我们理解的重力更加复杂,更加不可思议,能够改变宇宙的样子。

重力异常的现象是由宇宙中的引力场引起的,它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它可以影响物体的运动,甚至可以改变宇宙的形状。

如果我们发现重力异常,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以及宇宙中的精确规律,这也是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追求的。

为了更好地研究重力异常,科学家们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建立起一个宏观的模型,来理解宇宙中的重力现象。

计算机可以模拟大量数据,找出和实际宇宙中的状况相似的模型。

另外,科学家还可以利用宇宙观测,从太阳系和星系的数据中,抽取出重力异常的信息,这些数据可以模拟出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力现象,例如未来宇宙中可能发生的碰撞等。

此外,科学家还可以利用量子物理学的理论,研究重力在宇宙中的作用,以及它与其他种类的作用。

例如,它可以用来解释宇宙中大小两种不同的质量物质的结构,并用来解释它们如何形成和运动等。

通过对重力异常的研究,科学家们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现象,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宇宙背后的物理原
理。

它将会加深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个宇宙,也许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

重力异常正反演问题


设:
(D.1)
所以:
按式(D.1)的形式累加起来,最后只需要求一次反正切函 数,这样处理后,计算速度提高一倍以上。
1.2.2 直立“线元”法
某工区物探、勘探工作布置示意图
正演问题的定义: 根据巳知的、具有剩余质量的地质体的形状、产状和剩余密度 分布,通过理沦计算,研究它们所引起的异常及其各阶导数异 常的数值大小、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反演问题的定义: (1)由观测上重力异常的分布,在给定物体边界位置函数的条 件下,求解物体的密度分布函数;(物性反演) (2)由观测面上重力异常分布,在给定物体密度函数的条件下, 求解物体的边界位置的数值;(几何反演) (3)由观测面上重力异常分布。在给定特殊约束(如设物体密 度均匀、形态规则)条件下,求解物体密度参数和几何参数。 给定的函数和特殊约束称为反演问题的定解条件。
什么是正问题与反问题?
反问题:m=G-1d
观测数据d
地质模型 m
正问题:d=Gm
(一)规则形体的正、反演问题
为了简化,假设地质形体孤立存在,密度均匀,地 面水平,所取剖面为中心剖面
规则形体:球体、水平圆柱体、垂直台阶、脉状体……
1、球体
规 则 形 体 的 正 、 反 演 问 题
近似于等轴状地质体,如盐丘、矿巢、溶洞等
lim g 0; g max
g max h02 m G 2 ; x1/ 2 0.766h0 ; m h0 G
2、水平圆柱体 2、水平圆柱体(线质量)
规 则 形 体 的 正 、 反 演 问 题
小柱体元在P(x,0,0)点产生的重力异常为
g G
h0 dy
(x y h )
用一组垂直于y轴的平面
和一组垂直于X轴的平面分 别切割地质体,则任意两 个平面的交线包合在地质 体之内的部分形成一个线 元。 用解析式计算每一个线 元在计算点产生的重力异 常作用值。 对所有钱元的作用值依 次进行X方向和Y方向的数 值积分,便得到整个地质 体在计算点所产生的重力 异常值。

重力异常计算方法


atmosphere. It is given by
δg = 0.87e-0.116[(h/1000)1.047] A
mgal for h ≥ 0
(2)
δg = 0.87 A
mgal for h < 0
where h is the elevation with respect to sea level (SL).
φ = geodetic latitude
e2 = square of the first eccentricity (WGS 84 Ellipsoid)
1
5. Free-Air Anomaly (Δg ) i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bserved gravity on the f
∂γ = -2 γ (1 + f + m - 2f(sin2φ)).
∂h
a
There is also a second order term which can be appreciable at high elevations. An
approximation of the second order term is
6. Bouguer Anomaly (Δg ) is computed through a mass normalization process in which masses B
above the geoid are removed and mass deficiencies below the geoid are restored to a standard density of 2.670 grams/cm3. These mass layers are approximated by flat plates of finite thickness, infinite extent, and uniform density. These plates are referred to as Bouguer plates. The gravitational attraction of such a plate can be rigorously computed by the formula:

不规则复杂模型体重力异常的计算课件

不规则复杂模型体的特点
不规则复杂模型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不规则,难以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描述。
不规则复杂模型体重力异常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不规则复杂模型体重力异常的计算方法:基于重力测量数 据,通过计算得到不规则复杂模型体重力异常的值。
2. 根据不规则复杂模型体的特点,建立模型体网格或点 集;
不规则复杂模型体重力异常的计算步骤
3. 根据重力异常的计算公式,计算每个网格或点集的重 力异常值;
1. 收集并处理重力测量数据;
4. 根据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平滑处理或修正。
03
基于弹性力学的重力异常 计算方法
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01
02
03
弹性力学简介
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法
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弹性范围内的应力 、应变和位移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03
04
2. 根据剖分后的网格数据,建立重力异常 的有限元方程。
3. 采用合适的求解方法对有限元方程进行 求解,得到重力异常的近似解。
05
06
4. 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如数据可视化 、误差分析等。
05
重力异常计算方法的比较 和分析
基于弹性力学和有限元法的重力异常计算结果的比较和分 析
弹性力学方法
包括应力和应变的分析、弹性材料的本构 关系、弹性方程等。
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等 。
基于弹性力学的重力异常计算模型
重力异常的概念
01
重力异常是指物体受到的重力与预期的重力之差。
基于弹性力学的重力异常计算模型
02
利用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描述物体受力、变形和
重力异常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复杂形体重磁异常正演

直立长方体模型如图2-1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x轴指向北方向,y轴指向东方向,z轴铅垂向下。

在xy平面下存在一规模为2a*2b*(h2−h1)直立长方体,其在各坐标轴上的投影起始坐标为:ξ1、ξ2-- x 坐标的起点和终点η1、η2-- x 坐标的起点和终点ζ1、ζ2-- x 坐标的起点和终点,即h1、h2如下图所示:图2- 1 直立长方体直立长方体的重力异常正演公式直立长方体引起的重力异常表达式为:Δg r =G σ{ξ•ln[η+r]+η•ln[ξ+r]-ζ•arctan[ξηζr ]}∣x 1x 2∣y 1y 2∣z 1z2 在上式中,采用CGSM 制,重力异常Δg r 单位为Gal ,长度单位为cm ,剩余密度σ单位为g cm 3⁄,引力常量G 为6.672×10−8cm 3(g.s 2)⁄。

直立长方体的磁力异常正演公式直立长方体引起的重力异常表达式为:ΔT(x,y,z )=μ04πM{k 1·ln[r+(ξ-x)]+ k 2·ln[r+(η-y)]+ k 3·ln[r+(ζ-z)]+ k 4·arctan(ξ−x )(η−y )(ξ−x )2+r (ζ−z )+(ζ−z )2+ k 5·arctan (ξ−x )(η−y )(η−y )2+r (ζ−z )+(ζ−z )2+ k 6·arctan (ξ−x )(η−y )r (ζ−z )}∣x 1x 2∣y 1y 2∣z 1z2 其中,L 0、M 0、N 0及α、β、γ分别为地磁场及总磁化强度的方向余弦;则有:k 1=M 0·γ+N 0·β,k 2=L 0·γ+N 0·α,k 3=L 0·β+M 0·α,k 4=L 0·α,k 5=M 0·β,k 6=−N 0·γ。

同样,在上式中,采用CGSM 制,导磁系数μ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多边形截面公式的应用
图7 21 多边形逼近法示意图
处理方法和参数
2、网格定义(地下反射线范围)
3、CDPBIN定义面元中点并优化OPF数据库,不管第一步用 哪一种方法,都必须运行一次geometry spreadsheets 定义每一道的CDP位置。 4、将OPF数据库属性加载到地震道道头中,应用Inline Geom Header Load来完成。 5、几何库检查
处理方法和参数
1、外部模型自动剩余静校正分两种: 互相关求和外部模型 自动剩余静校正,Gauss-seidel外部模型自动剩余静校正。 两种方法都要求先用外部模型相关(External model correlation)来将外部模型和迭前数据道相关求出相 关拾取时间。关键参数:时窗、时移量。 具体分以下几步: 1)建立模型: 模型可以为任何迭加结果,最好应用数据加强技术提高迭加 模 型质量。 2)相关计算 地震道与外部迭加模型相关,将相关拾取值写入TRC database,同时用OUTPUT输出相关道。
处理方法和参数
(四)、反褶积
Promax反褶积效果和Omega差不多,主要用地表 一致性和预测反褶积。
两种反褶积比较,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后的资料同相 轴的连续性稍好于预测反褶积,但深层背景不如预测 反褶积好。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主要是子波调整,对子波相位的 压缩作用相对比较小。所以在地表一致性反褶积之后 再作一个预测反褶积。
Spike去噪前
Spike去噪后
Spike去噪前
Spike去噪后
spike+dc去尖脉冲+去直流分量
原始Leabharlann 去直流分量去尖脉冲
去尖脉冲+去直流分
Spik+dc去噪前
Spik+dc去噪后
处理方法和参数
2、面波噪音衰减 通过形成低频组合衰减由低频现象形成的噪声。 给定地表速度和噪声的截频,该算法将数据从时空 域转换到频率-空间域,在这里,频率低于截频的噪声 被衰减,高的保持不变,然后再转回时间空间域。 迭前或迭后都可应用。 该模块前须加整道均衡,或先加AGC,作完该处理后 再去除AGC的作用。此外,处理前须先删除空道。 主要参数:面波速度 、噪音频带范围。
Dmo前迭加
Dmo后迭加
dmo前迭加
Dmo后迭加
dmo前迭加
Dmo后迭加
dmo前迭加
Dmo后迭加
dmo前迭加
Dmo后迭加
处理方法和参数
(八)、偏移 1、偏移速度场的准备 1)Volume Viewer/Editor
3D Velocity Viower/Editor 以上两个模块用于速度剖面显示,可查看整个速度场,确定和 编辑速度控制点,并分析各控制点之间的内插情况;对速度场进行平 滑。
3、迭后插值后的数据,不能直接作后续处理,必须重
新提取几何库,并建立插值后的新的数据库后才能进行后续
处理。
PROMAX特点及与OMEGA的差异
(二)、处理方法上
1、前述几种迭前去噪方法,与Omega中的ZAP、区域 滤波、区域衰减、有比较相似的效果。其不同之处:
Omega中ZAP对噪声只进行能量衰减,而不去除。 Promax中去野值模块可将野值挖掉或置换掉。消除较彻 底。但ZAP使高能噪音得到压制,使得资料整体的能量比 较均一化。总之,两个系统各有优缺点
处理方法和参数
3)静校正量计算 静校正量计算有两种方法: a.Gauss-sediel法 应用外部模型相关写入TRC database中的相关 拾取值,进行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量计算。 b.互相关求和法 应用外部模型相关记于磁盘或磁带上的相关道 数据进 行互相关计算静校正量。 该模块可多次使用进行迭代计算。 2、2D/3D最大能量自动剩余静校正 该方法通过使CMP迭加能量最大化来计算炮检点的 剩余静校正量,对低信噪比资料较有效。在速度误差较小 的情况下,它对资料品质变化较大的测线也能作好。 关键点:相关层位的拾取、最大允许时移量。
处理方法和参数
3、Amplitude and phase balancing mode 该参数为振幅和 相位归一化方式,有三个选件:
a . Use exponent of fold for normalization 用该选件运算速度最快,但仅依赖于平均复盖次数对地震道 进行归一化。 b . Scale amplitudes dynamically c . Balance amplitude and phase dynamically
关键点:要确定线性干扰所在的频率、速度范围
Sur
fk
No
fk
stk
Fk
stk
处理方法和参数
(三)增益和补偿(振幅处理)
1、True Amplitude Recovery真振幅恢复 应用单个的时变增益函数补偿波前发散和非弹性衰减造 成的能量损失。 有三种选件: 1)球面发散校正 2)非弹性衰减校正 3)dB/sec校正 2、Trace Equalization道平衡 计算并应用由道到道的振幅平衡函数,用单个时 窗,空间可变,减少道与道之间的振幅差异。 3、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AGC,以 AGC时窗内样点振幅函数的形式应用于地震道样点。
FINAL MIGRATION
FINAL MIGRATION
FINAL MIGRATION
FINAL MIGRATION
三、PROMAX特点及与OMEGA的差异。
(一)、流程
1、首先,必须建立数据库,所有处理信息全由数据库 管理,数据库一旦遭破坏,所有的处理工作将无法进行。 2、处理过程中可以不作分选,保留反褶积后的炮集数 据,就可一直作到DMO,这样,可节省磁盘空间。
静校正前迭加
静校正后迭加
静校正前迭加
静校正后迭加
静校正前迭加
静校正后迭加
静校正前迭加
静校正后迭加
处理方法和参数
(七)、DMO PROMAX 3D DMO 采用的是 KIRCHHOFF 积分法, Dmo输入数据可以为共偏移距、共炮集、共接收点道集。 其中 DMO TO GATHERS 3D 模块只完成偏移距的部分迭 加,其结果CMP道集能用作速度分析。而 DMO STACK 3D 模块完全地迭加所有偏移距道为零偏迭加道。 在DMO处理中,除了动校速度,影响较大的参数还有 下面几个: 1、 Typical CDP spacing in ensembles 该参 数为道集上有代表性的 CDP 间距,不能小于剖面的 CDP 间距。 分别用 20、30、40 进行测试,30的效果较好。 2、偏移距组合。必须考虑偏移距组合在平面上的分布情 况。
原始单炮
预测反褶积
预测反褶积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反褶积前频谱分析
反褶积后频谱分析
反褶积前迭加
反褶积后迭加
反褶积前迭加
反褶积后迭加
处理方法和参数
(五)速度分析
1、Semblance Vel Anal Macro* 这是速度分析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它将 PROMAX多个处理程序结合在一起,可快速拾取单个 速度函数用于预处理。 2、速度谱(Velocity Analysis) 可显示谱、道集、迭加剖面段、多速度迭加 道集, 可交互拾取速度并动校显示迭加效果。 3、速度扫描(CVS Analysis) 显示常速扫描剖面,可进行交互层拾取。
Semblance Vel Anal Macro*
速度谱
速度扫描(CVS
Analysis)
处理方法和参数
(六)、静校正
对三维资料来说,外部模型互相关求和法比较 适合,效果较好。最大迭加能量法在2D处理中应 用较广效果也较好,但在3D处理中,存在这样的 问题:相关层位拾取时,如不同的线拾取不到同一 层位,相关层位CROSS LINE方向插值时就会造 成混乱。
未作声波衰减
已作声波衰减
处理方法和参数
4、FK FILTER 去线性干扰
该模块FK滤波是对频率--波数域的数据应用一个频率 --波数域的滤波器。扇形滤波器由频率和速度界线指定, 用户可以在要滤波的FK域指定多达100个的频率速度对。 FK前,最好用AGC增益,FK后再将增益因子去掉。因为振 幅变化太大可能会引起假象
处理方法和参数
Geom_QC
处理方法和参数
Sbh
d_Cdpfold 3
处理方法和参数
Sbh
d_detectfold
3
处理方法和参数
Sbh
d_sourcefold 3
处理方法和参数
(二)迭前去噪 1、尖脉冲及突发噪声的编辑 该模块用于检测并编辑单样点的尖脉冲和多样点的 突发噪声。其原理是:尖脉冲检测到后,通过相邻样点值 内插后的值取代该尖脉冲值;而一组突发噪声则用相邻道 的内插值来取代。也可以将检测到的噪声置零。 尖脉冲通常是仪器噪声,磁带读写错误等,突发噪 声一般为脚步,电缆噪声等。 该模块在CMP、共offset、共炮点域都可用,去野 值效果较好。 此外,在测试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它与去直流 分量模块联合使用,可去除数据中振幅值为非数字类型的 无效道。
不规则复杂模型体重力异常 的计算
张彦春
主要内容:
1.横截面形状不规则二度体异常的计算。 2.不规则形状三度体异常的计算。
一、怎样计算横截面形状不规则二度体的异常
1.量板计算(梯形量板) ∫∫ ↓(z=x=0)
极坐标系中
图1 面元的坐标及参数
由图1可知
图2 计算重力异常的梯形量板
因此, 将下半空间用一组平行于X 轴且间距为Δζ的水平线和一组从原点出 发夹角为Δθ的射线进行分割,按1∶M 比例就可做出如图2所示的梯形量板。 使用时, 若地质体剩余密度为σ′, 横截面图比例尺为1∶M′, 则量板格值应 为:
raw
sur
ra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