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PPT
高速铁路车站作业PPT课件

.
10
2、客运设备
((1)客运站房。客运站房应根据客运量设有便 于购买车票、办理行李包裹、候车、问询、引导、 广播、时钟、携带品寄存,以及为旅客服务的文化、 卫生及生活上的必要设备。根据规定还应设置实名 制验证和制证设备、安全检查设备、客运信息查询 设备、视频监控设备、行李包裹到达查询设备、垃 圾存放设备、消防设备等,根据需要设置电梯、自 动扶梯、无障碍通道和相应的助残设施、污物处理、 自动售检票和取票设备等。
.
30
4、动车组调车作业
(1)动车组进行调车作业时,原则上采用自走行方 式,凭地面信号机的显示运行。 (2)动车组禁止连挂其他机车车辆 (救援机车、附 挂回送过渡车以及动车组无动力调车时的调车机车、 公铁两用牵引车除外)调车。 (3)动车组调车作业时,司机应在运行方向的前端 操作,前方进路的确认由司机负责。在不得已情况下 必须在后端操作时,应指派随车机械师或其他胜任人 员站在动车组运行方向的前端指挥,发现危及行车或 人身安全时,应立即使用紧急停车按钮(紧急制动装 置)或通知司机停车。
.
28
3、计划的编制及下达
(1)调车领导人应正确及时地编制、布置调车作业 计划。 (2)进行有车辆摘挂的调车作业时,应使用有示意 图的调车作业通知单(示意图可另附)。 (3)变更调车作业计划时,调车领导人应通知调车 指挥人(无调车指挥人时为司机)停止作业,重新编 制调车作业计划并下达,待司机和有关人员清楚无误 后,方可继续作业。
二高速铁路车站列车技术作业二高速铁路车站列车技术作业2技术作业时间标准技术作业时间标准列车间隔时间1旅客乘降时间2动车组在站折返时间3吸污上水时间4列车运行图中相邻的同向或对向列车间必须保持的最小间列车运行图中相邻的同向或对向列车间必须保持的最小间隔时间包括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和列车车站间隔时间
高速铁路系统76页PPT

17.01.2020
24
现代通信研究所
(2) 数字交叉连接(DXC)的运用
数字交叉连接是指数字交换设备(或数 字交叉连接设备)的两个端口用固定或 半固定的方式连接起来,以达到两个端 口直通的目的。在数字交换设备内,数 字交叉连接通过网管或维护终端做数据 建立或拆除。数字交叉连接在区段连接 数字调度系统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提供 通道的能力方面。
5.其他控制6.站场扩音5.公安、工
信息通道 对讲
务对讲
6.道口无线
报警
17.01.2020
5
现代通信研究所
调度通信按铁路运输指挥系统分干线、局线、 区段三级调度通信体系 : 干线调度通信是铁道部为统一指挥各铁路局, 协调地完成全国铁路运输计划,在铁道部与铁 路局之间设立的各种调度通信。 局线调度通信是铁路局为统一指挥所属调度区 段及主要站段,协调地完成全局运输计划,在 铁路局与编组站、区段站、主要大站之间设立 的各种调度通信。 区段调度通信是各调度区段为指挥运输生产, 在调度员与所辖区段的铁路各中间站按专业、 部门设置的调度通信系统,统称区段调度。
17.01.2020
14
现代通信研究所
本节内容: 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交换系统 区段数字调度通信
17.01.2020
15
现代通信研究所
1. 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传输系统原理图
17.01.2020
16
现代通信研究所
上图表示模拟话音信号在发送端经 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以后得到了脉冲编 码调制(PCM)信号,此过程称为模拟 话音信号数字化,该数字信号经过传输 线路送到对端。在接收端将收到的PCM 码组还原成模拟话音信号。
17.01.2020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概述PPT实用课件(共36页)

高速铁路改变中国
1、高铁改变着中国铁路
京沪高铁是中国高速铁路的标杆,2011年6月30日开通,第一年共发送旅客 5260万人次,日均14.41万人次,最高超过20万人次。京沪高铁开通运营第一年, 表现超出预期,现金流转正,成为最早盈利的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数据 同样强劲,沪宁高铁日均开行动车组106对,日均发送旅客17.8万人次,最高日 29万人次。沪杭城际铁路开通以来,日均开行动车组78对,日均发送旅客7.8万 人次,最高日9.6万人次。2012年的数据显示,已有四条高铁线路基本达到收支 平衡,分别是:京津城际、沪宁高铁、京沪高铁和沪杭城际。
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
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 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2011 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北 京到上海最快只需4时48分, 实现千里京沪一日还。
沪杭高速铁路项目
最高时速:500公里 全长:199公里 技术:磁悬浮 预期耗资:32.2亿美元 预计完成时间:2014年
高速铁路客运的特点
旅行时间短 安全性和舒适度高 准时性好 能源消耗低 占用土地少 综合造价低 运输能力高 环境保护效果好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
中国铁路与公路运输事故对比:
能耗及环保指标对比:
30 25 20 15 10
5 0
铁路
小汽车 卡车 航运 能源消耗 污染指标
空运
高速铁路客运的特点
高速铁路客运的特点
高速铁路改变中国
2、高铁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四纵”快速客运专线
北京—上海(京沪高速铁路) 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 (京港高速铁路) 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 杭州—宁波—福州—深圳。
“四横”快速客运专线
徐州—郑州—兰州 杭州—南昌—长沙—昆明 青岛—石家庄—太原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概论教案》课件

《高速铁路概论教案》PPT课件第一章:高速铁路概述1.1 高速铁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高速铁路的优势和影响1.3 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特点1.4 高速铁路在全球的分布和发展趋势第二章:高速铁路的构成与技术标准2.1 高速铁路的构成要素2.2 高速铁路的技术标准2.3 高速铁路的信号与通信系统2.4 高速铁路的轨道与车辆技术第三章:高速铁路的运营与管理3.1 高速铁路的运营模式3.2 高速铁路的调度管理3.3 高速铁路的安全管理3.4 高速铁路的服务质量管理第四章:高速铁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4.1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2 高速铁路对城市化的影响4.3 高速铁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4.4 高速铁路对环境保护的影响第五章:国内外高速铁路案例分析5.1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案例5.2 欧洲高速铁路发展案例5.3 亚洲其他国家高速铁路发展案例5.4 美洲高速铁路发展案例第六章:高速铁路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6.1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发展6.2 高速铁路技术创新的挑战与机遇6.3 未来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趋势6.4 高速铁路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七章:高速铁路建设与投资融资7.1 高速铁路建设的规划与实施7.2 高速铁路建设的技术与管理挑战7.3 高速铁路建设的投资估算与融资模式7.4 高速铁路建设的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第八章:高速铁路的安全与法规8.1 高速铁路安全管理体系与制度8.2 高速铁路安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8.3 高速铁路法规与政策环境8.4 高速铁路事故应急预案与救援机制第九章:高速铁路与区域一体化9.1 高速铁路对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作用9.2 高速铁路与区域交通网络的融合9.3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9.4 高速铁路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第十章:高速铁路的国际合作与竞争10.1 国际高速铁路合作的主要形式与机制10.2 高速铁路国际市场竞争格局10.3 跨国高速铁路项目案例分析10.4 中国高速铁路“走出去”战略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高速铁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解析:理解高速铁路的概念以及其发展历程对于理解高速铁路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高速铁路PPT课件(全)

• 1、绪论 • 2、高速铁路线路 • 3、高速铁路站场 • 4、高速动车组 • 5、高速铁路的牵引和供电技术 • 6、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7、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技术
2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
高速铁路:1996年国际铁路联盟(UIC)的定义是:最高 速度至少达到250km/h的专用线或最高速度达200km/h 的既有线。 国际上根据铁路线路允许运行的最高时速作以下划分:
欧洲之星, Eurostar
德国ICE(Inter City Express)
ICE1高速列车
ICE2高速列车 ICE3高速列车
ICE-V高速列车
日本高速新干线铁路网
0系列高速列车
100系列高速列车
200系列高速列车
300系列高速列车
400 系 列 高 速 列 车
500 系 列 高 速 列 车
赔全部票款。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 1994年我国第一条时速200km/h的准高速铁路----广州至深圳 铁路建成并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进入高速化时代。
❖ 2003年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秦皇岛至沈阳客运专线建成 并投入运营,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速铁路的技术标准、施 工方法、运营管理及维护等积累了经验。
1.1兴建高速铁路是客运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 1825-1950,铁路运输处于垄断地位 • 50年代后受到了公路航空的挑战 • 根据“旅行时间”最短的法则,在主要优势为短途运输
的公路和主要优势为长途运输的航空之间,仍然为铁路 留有广宽的发展空间。
三种不同速度的高速列车的优势距离比较
• 210 km/h时, 300~500km • 250 km/h时, 250~600km • 300km/h时, 200~800km
高速铁路轨道精调-PPT

24
Ⅲ. 静态、动态精调方法
3、轨道精调前应做的工作
4)CPⅢ测量网的复合。 5)线路设计平纵断面资料核对。重点复核轨面高程、 中线、坡度、竖曲线、平面曲线、超高等关键参数。 6)调整扣件的准备。 7)扣件系统安装情况的检查。包括:安装的正确性、 扭矩是否达到标准。
25
Ⅲ. 静态、动态精调方法
(5)宜选择阴天、无风、日落2小时、日出前、气候条 件稳定的时段进行;
(6)测距应根据气候条件修正。
27
Ⅲ. 静态、动态精调方法
4、轨道精调方法
(7)一次测量长度不宜大于60m;两站重叠不少于10根轨 枕;横向、高程偏差不应大于2mm,否则应采用线性或函 数方式进行顺接,变化率应小于1mm/10m。 (8)一天测量长度不宜超过600m。
18
Ⅱ. 标 准
项目
轨距(mm)
轨距变化率
水平(mm)
三角坑(水平变化率)
5m/30m
高低(mm)
150m/300m
10m弦线
5m/30m
轨向(mm)
150m/300m
10m弦线
正矢(mm)
20m弦线
6、沪杭线作业标准
验收标准 ±1
1/1500 1
2mm/3m 2 10 2 2 10 2
作业标准 -1~0 1/3000 1
21
Ⅲ. 静态、动态精调方法
1、轨道静态精调的时机
1)轨道精调应在长钢轨铺设、应力放散、锁定形成 无缝线路,焊接接头打磨后开始。 2)道岔精调应在直、侧股与正线、到发线焊联、接 头打磨后进行。
22
Ⅲ. 静态、动态精调方法
2、轨道动态精调的时机
轨道动态精调是在联调联试期间,根据轨道动态检测、 人工添乘情况对轨道个别晃车处所进行几何尺寸调整,以 进一步提高动车的安全性、平稳性和舒适性。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史及概况 PPT课件

高铁概况
中国高速铁路
• 遂渝线
•
遂渝线是进行无碴轨道等高速铁路技术的试验线。
• 遂渝高速铁路为国家一级干线,全长128公里,起于四 川省遂宁市,途经潼南、合川到重庆,设计时速高达200 公里/小时。
•
遂渝线有我国首条成区段无砟轨道试验段。2004年9
月,该试验段在铁道部的主持下修建,经过近28个月建
• 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实施, 既有线建成时速200公里及 以上提速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003公里,为加快推进我国铁路 快速客运网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铁概况
中国高速铁路
二、预备阶段 广深准高速铁路
• 广深准高速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的萌芽。
• 1994年10月20日,全长147公里的广(州)深(圳)准高速 铁路,圆满结束了为时1个月的第一阶段行车试验,列 车最高时速达到 174公里,超过设计时速14公里。投入 运营后,其旅客列车速度最大达到160km/h。
,开通伊始的列车速度即可达到160公里/小时以上,设计
速度为200公里/小时,基础设施预留提速至250公里/小时
(甚至更高)的条件,其中有66.8公里的试验段,设计时
速要达到300公里。
•
中国自行研制的动车组“先锋”及“中华之星”曾于
2002年在该线进行高速测试,其最高时速分别达292及
321.5公里。
。 • 全面提高客货列车运行速度。几大干线的部分地段线路基础
达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提速网络总里程16500多公里, 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7700多公里。全路旅客列 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65.7公里,直达特快列车时速 119.2公里。 • 精心打造客货运输新产品。客运方面,新增开了19对直达 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160公里,途中一站不停 ,点到点运输;直达特快列车采用追踪连发方式,安排在客 流量较大的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始发、终到。货运方面 ,新增开三对特快行政专列,两队对快速行政专列,增加固 定车底的冷藏快运专列和集装箱快运专列。 • 千方百计扩充运输能力。安排旅客列车1172对,客车总标 记定员达到242万座,货物列车15340对,主要干线列车密 度进一步增大,重载运输加快发展。 • 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还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大范围 调整了运输生产力布局。
高速铁路概论PPT课件

高速铁路的建设往往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和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城市的形国际高速铁路发展趋势
欧洲
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在高速铁路方面持续投入,提升 既有线路速度并建设新线路,扩大高速铁路网覆盖范围。
日本
日本新干线作为全球最早的高速铁路,将继续提升运营速度,并计 划建设连接北海道等偏远地区的高速铁路。
应急处置
高速铁路应急处置包括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应急救援 等内容,旨在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
04 高速铁路的经济与社会影 响
高速铁路的经济效益
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沿线地区的产业集聚、人口 流动和城市发展,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活力。
提升运输效率
高速铁路的运营速度远高于传统铁路,缩短了城市间的旅 行时间,提高了物流和客运的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高速铁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中国成为高 速铁路建设的主力军,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
高速铁路的分类与技术标准
分类
根据运营方式和路网地位,高速铁路可以分为客运专线型高速铁路和客货混线型 高速铁路。
技术标准
各国高速铁路的技术标准有所不同,但基本要素包括线路规格、车辆标准和信号 系统等。中国高速铁路采用无砟轨道和CRH系列动车组,最高设计时速为350公 里。
高速铁路概论 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高速铁路概述 • 高速铁路技术基础 • 高速铁路运营管理 • 高速铁路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 高速铁路的未来发展
01 高速铁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既有线路(含直线和曲线半径小于2000米的弯道)使营 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 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截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15年底,高速铁路1.9万公里,提 前实现原规划目标。
• 2016版《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
29
2004年版高铁发展规划 _____2020年的目标:
❖ 建成客运专线1.2万公里,形成“四纵四横” 客运专线骨架;
❖ 建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 快速客运系统铁路2000公里;
1.2 高速铁路发展的主要模式
高速铁路按其不同的建造和运营方式可分 为三种类型:
1)既有线改造提速型(法国) 2)新建客、货共线型(德国) 3)新建客运专用型(日本)
1.3高速铁路的技术优势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公路、航空相比,其主要技术优势
表现在:
–1)速度快、旅行时间短。 –2)行车密度高、运量大。 –3)高速列车乘座舒适性好。 –4)土地占用面积小。 –5)能耗低。 –6)环境污染小。 –7) 外部运输成本低。 –8) 列车运行准点。 –9) 安全可靠。 –10)不受气候影响,全天候运行。 –11)社会经济效益好。
赔全部票款。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 1994年我国第一条时速200km/h的准高速铁路----广州至深圳 铁路建成并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进入高速化时代。
❖ 2003年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秦皇岛至沈阳客运专线建成 并投入运营,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速铁路的技术标准、施 工方法、运营管理及维护等积累了经验。
高速铁路通论
• 1、绪论 • 2、高速铁路线路 • 3、高速铁路站场 • 4、高速动车组 • 5、高速铁路的牵引和供电技术 • 6、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7、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技术
2
高速铁路:1996年国际铁路联盟(UIC)的定义是:最高 速度至少达到250km/h的专用线或最高速度达200km/h 的既有线。
❖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在京哈、京沪、京广、京 九、陇海、浙赣、兰新、广深、胶济等干线展开。200km/h线 路延展里程达到6003公里,分布在京哈、京沪、京广、广深等 干线,其中京哈、京广、京沪、胶济线部分区段达到250km/h。
• 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 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200系列高速列车 300系列高速列车
400 系 列 高 速 列 车
500 系 列 高 速 列 车
E1系列高速列车 E2系列 高速列车
E3系列高速列车
1.2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动态(4)
结论
•日本、西欧高速铁路项目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 •东欧国家铁路的规划向西欧靠拢 •新一轮的高速铁路建设高潮即将到来。
1.2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动态(2)
自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以时速210 公里的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以来,发达国家及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竟相投资修建高速铁 路。法、德、意、英、苏、瑞典、奥地利、 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巴西、 南朝鲜和我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 先后修建了高速铁路或制订了修建高速铁路 计划。
法国 TGV
A m ste rd a m L i鑗 e
C o lo g n e
F ig u r e 2 -2 L ig n e s p a r c o u r u e s p a r d e s T .G .V . e n se r v ic e c o m m e r c ia l ( s i t u a t i o n e n ét é 1 9 9 5 )
国际上根据铁路线路允许运行的最高时速作以下 划分: 普通铁路(常速、中速):
100~160km/h
快速铁路(准高速或快速):
160~200km/h
高速铁路 : >200km/h(既有线改造)
一.绪论
• 1.1兴建高速铁路是客运市场发展的必 然趋势
• 1.2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情况及主要模 式
• 1.3高速铁路的技术优势 • 1.4 我国高铁发展历程
运行于巴 黎-里昂高 速铁路的
TGV
更舒适的TGV
Thalys and Eurostar
Thalys
欧洲之星, Eurostar
德国ICE(Inter City Express)
ICE1高速列车
ICE2高速列车 ICE3高速列车
ICE-V高速列车
日本高速新干线铁路网
0系列高速列车 100系列高速列车
❖ 通过建设客运专线和推进既有线提速,建成 铁路快速客运网,实现: 2000公里左右范围内夕发朝至 4000公里左右范围内一日到达
中长期客运专线规划
青太专线 徐兰专线 宁汉蓉专线
京哈专线 京沪专线
京广专线
杭甬深专线 杭长专线
三个区域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图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建成都市圈和城市带内快速 客运系统不小于2000公里。
能耗低
一人使用1KWh的能源,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所能旅行的最长 距离见图1.3一1。
环境污染小
交通工具排放到大气中有害物质有碳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 ,而其中的CO球变暖而倍受关注。三种交通工具排放有害物质 的统计资料见图1.3一2。
列车运行准点
• 日本新干线平均晚点不超过1min。 • 西班牙AVE高速列车承诺晚点5min退
•高速铁路与公路、航空、水运等客 运方式是一种既相互竞争,又相补充 的关系
•兴建高速铁路是客运市场发展的必 然趋势。
1.2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动态(1)
• 高速铁路技术是当代世界铁路的一项重大 技术成就,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国家铁路 牵引动力、线路结构、运行控制、运输组 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也体现 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水平。高速铁路 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突出。
1.1兴建高速铁路是客运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 1825-1950,铁路运输处于垄断地位 • 50年代后受到了公路航空的挑战 • 根据“旅行时间”最短的法则,在主要优势为短途运输
的公路和主要优势为长途运输的航空之间,仍然为铁路 留有广宽的发展空间。
三种不同速度的高速列车的优势距离比较
• 210 km/h时, 300~500km • 250 km/h时, 250~600km • 300km/h时, 200~8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