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失灵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失灵问题

产业经济学侯向辉 07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中个体之间的交易越来越频繁,由此涉及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的凸显,而由此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注意。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角度下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和模型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模型分析

1.引言

真实世界里,信息永远都是不对称的。就拿玉石市场来说,经常都要隐瞒很多信息。玉石原件不切开来出售,就是这个道理。在现实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此普遍,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最终导致了市场的失灵问题。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用价格信号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围绕价格进行资源博弈的过程,对任何一种资源的优先占有都可以在博弈中获得相关的利益,信息也是这样。

现在看来,信息不对称现象简直无处不在,就像周身遍布的各种名牌商品。按照这一理论,名牌本身也在折射这一现象,人们对品牌的崇拜和追逐,从某种程度上恰恰说明了较一般商品而言,名牌商品提供了更完全的信息,降低了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这一理论同样也适应于广告,在同质的情况下,花巨资广而告之的商品因为比不做广告或少做广告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所以它们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

2.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模型分析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资料不同。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见于二手车的买卖,卖主对该卖出的车辆比买方了解。后者例子比如医疗保险,买方通常拥有更多信息。

代理人问题

经济社会中有大量一方委托另一方完成特定工作的情况,委托和代理人的关系的关键特征是委托方的利益和代理人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代理人并不总是为了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事,但委托方却无法直接监督或控制代理人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木马计”:委托人把自己的利益“植入”到代理人的利益之中,或者“搭载”到代理人利益之上,这样,当代理人为自己的利益而采取行动时,他同时也就是在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了。

如股东——经理关系,经理作为全体股东的代理,但是可能不会始终维护股东的利益,在决策时尽可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还有就是雇主——雇员关系。雇主雇佣雇员为自己生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雇主的利润多少取决于雇员的努力程度。但雇主却无法时刻监督雇员的工作情况。

道德风险问题

道德风险问题是研究保险合同是提出来的问题,经济学家经常用道德风险概括人们“偷懒”,“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

在保险市场,购买保险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最容易出事的人,保险赔偿主要就是付给了这些人。如果保险公司能够事先从投保人中区分出易出事故者,它就可以提高这些人的保险价格,但投保人往往会对保险公司隐瞒这些事实,并且这些人常常也是购买保险最积极的人。

这就引起了一个重要的结果:提高保险价格当然会减少人们对保险这种商品的需求,但是在减少的保险需求中,主要的却是那些相对“好”的投保人对保险的需求,而在留下的投保人中,主要是那些相对“坏”的人。这样投保人的结构就发生了变化:“坏”的投保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好”的投保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逆向选择

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该现象由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年首次提出。

我们知道,如果降低某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这是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需求曲线向下方倾斜。但是,当消费者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完全时,他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就可能不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而是相反,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时,就出现了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同样,在生产者的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提高商品的价格也不一定能够刺激该商品的供给。因此,当商品的需求变化或者供给变化出现异常时,我们就遇到了逆向选择问题。对市场机制而言,逆向选择的存在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意味着市场的失灵。

我们以二手车市场为例,在旧车市场由于买卖双方对车况掌握的不同而滋生矛盾,并最终导致旧车市场的日渐衰落。在旧车市场中,卖主一定比买主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所有的旧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养良好的车,另一类是车况较差的“次货”,然后再假设买主愿意购买好车的出价是20000美元,差车的出价是10000美元,而实际上卖主的收购价却可能分别只有17000美元和8000美元,从而产生了较大的信息差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让买主不经过旧车市场而直接从车主手中购买,那将产生一个更公平的交易,车主会得到比卖给旧车市场更多的钱,与此同时买主出的钱也会比从旧车市场买的要少。但接下来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当买主发现自己总是在交易中处于不利位置时,他会刻意压价,以至低于卖主的收购价,例如好车的出价只有15000元,差车价只出7000元,这便使得交易无法进行,面对这种情况,旧车交易市场的卖主通常会采取以次充好的手段满足低价位买主,从而使得旧车市场整体的质量越来越差,甚至整个市场到处充斥着次品车,最后难以为继。

3.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模型分析

在信息不对称下,任何交易的双方都无法完全得知对方的信息,而这直接关系到自己的

交易得益。现就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信息不对称给交易双方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的失灵问题。

现假设存在甲乙两人,甲准备投资一价值4万元的金矿,但甲此时缺一万元,而乙正好有一万元可以投资。现甲想说服乙将这一万元借给自己,并承诺在开采后与乙对半分利润。假设金矿的价值是经过权威鉴定的,没必要怀疑,并且乙在受到欺骗时可以利用法律保障自己的利益。那么现在,乙关心的就是甲是否会与自己平分利润。这就是个简单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我们用图1中的扩展形来表示这个博弈。图1中,()里左边的数字代表乙的得益,右边的数字代表甲的得益。乙在此处只有“借”与“不借”两种行为选择,甲有“分”与“不分”两种行为。由于信息不完全,乙并不知道甲的承诺有多可信,因此,乙的选择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借 不借 (1,0)

不分 (2,2)

打 不打

(1 ( 图1 有法律保障的开金矿博弈

现在,我们用递推归纳法进行分析,此方法是建立在后续阶段各个博弈方理性选择基础上的。按照递推归纳法的步骤,先分析第三阶段乙是否会选择打官司。由于打官司比不打损失更大,因此乙必然会选择不打官司。此时,双方得益为(0,4)。现在进行到第二阶段,继续运用递推归纳法,则可知甲在第二阶段的选择必然是“不分”,因为此时甲的利益最大。最后到第一阶段,此时很明显,既然甲不会与乙平分,那乙必然会选择“不借”。因此,在完全信息时,甲和乙必然会选择合作,双方得益为(2,2),达到纳什均衡;在不完全信息时,甲和乙不会合作,双方得益为(0,0),这也是纳什均衡,但不是帕累托最优。由此可见,信息不对称给市场上的交易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破坏了市场固有的机制,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4.结论与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信息不对称给市场经济带来了本质上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