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
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

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胆囊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囊癌等)的首选治疗手段[1],其中胆囊结石其发病率高(美国约10%,我国0.9%~10.1%)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1]。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开展,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 [2,3]患者愈来愈多,引起普外科学界的重视。
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病率约10% ,30%,多于胆囊切除术后数周或数月内发生[4],女性多于男性,症状可由精神刺激、酒精、进油腻性食物等因素所诱发。
PCS又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上的PCS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包括胆系和胆系以外器质性病变以及无器质性原因的PCS;狭义上, PCS仅指目前检查手段不能发现胆系内外有器质性病变而临床症状又持续存在的非器质性PCS[2]。
对于器质性PCS,由于影像学检查的进步和内镜技术的发展,治疗并不困难[5,6]。
而功能性的PCS临床很难查明原因,有人认为与胆道功能失调[7]、肠粘连、胆囊床瘢痕形成或精神因素有关[8];其中腹泻的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发展成顽固性腹泻,迁延不愈,转为慢性,治疗较为棘手[9]。
国内有报道观察了胆囊切除术后的138例患者发现105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约占所观察病例数的76%[10]。
国外最新一篇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S难治性腹泻的发生率是17%[11]。
Fort等研究发现胆囊切除后,由于结肠段的排空加速从而缩短了消化道的转运时间,这一现象于术后早期即可出现,并可持续至少4年。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综合征可能是上述肠道运动显著变化的结果,而与胆汁酸的吸收不良可能关系不大[12]。
胆囊切除后胆囊功能突然中断,导致胆汁持续不断地流入十二指肠,胆囊与胃幽门的迷走-迷走放射弧破坏所致的幽门功能失调,空腹时胆汁在十二指内瘀积,返流进入胃破坏胃粘膜屏障碍。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1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3 . 6例 , 2 男 4例 , 1 女 2例 ; 年
El e l d ry Nu sn rig
Ke r s L p r s o i y wo d a a o c p c
Ch lc s e t my o e y t co
中图 分 类 号 : 4 3 6 R 7.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6 7 ( 0 0 1—2 10 1 0 —9 5 2 1 )41 7-2
早期 炎性 肠梗 阻 6例 , 能性 肠道 障碍 2 功 8例 。 1 3 方 法 术后 加 强对各 种 并存 慢性 疾病 的治疗 , .
旦 发现 胃肠 功能 紊 乱 征 象 , 理 工 作 中应 针 对 其 心 护
理 特征 , 予恰 当 的心理 护理 干 预 , 成 患者 积极 配 给 促 合 医护人 员 实施 早 期 功 能 锻 炼 等 康 复 治疗 , 进 患 促 者 早 日康 复 。 2 2 指 导 患者术 后 少进 食产 气 食物 , 证足 够 的蛋 . 保
KJ 0 9 5 ) 2 O O 8
白质 , 食油 腻食 物 。术 后第 1天进 流食 , 2天 给 少 第
予半 流食 , 量 多餐 , 日进 餐 5 少 每 ~6次 , 多选 用高 蛋
作者简介 : 菊玲 ( 9 5 ) 女 , 士 , 师 , 管 护 师 , 徐 17 一 , 硕 讲 主 从
从肝论治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附验案2则

用其 生肌 敛疮 , 实取 其局 部治 疗作 用 。
此病 的重点 是 积滞 久 留 , 来 的后 果 是脾 阳虚 4 参 考 文献 带
1 李 中 损, 因此这 里 的温 阳 , 不仅 仅是 为 了阳虚 。 而是 为 了 [1 田 海 河 , 庆 荣. 医 药 治 疗 溃 疡 性 结 肠 炎思 路 方 法 的 分 析 . 国 中 医 药信 息 杂 志 ,9 5 2 9 :3 中 19 ,( )2 更好 的通下 , 这就 是温脾 汤 的组方 特点 。
i
蒸
从肝论治胆囊切 除术后 胃肠道功能紊乱
附 验 案 2则
李 军
( 无锡 市新 区硕放街 道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卫 生服 务 中心 , 苏无锡 2 4 4 ) 江 1 12
关键 词
胆 囊切 除 术后 综合 征 胃肠 道 功 能 紊乱 从 肝 论 治
中 图分 类 号 R 7 . 5 44
干 姜辛热 , 人脾 、 胃经 , 助脾 胃阳气 , 祛脾 胃寒 邪 ,神 色鲜 红 、 多 白少 , 门灼 热 、 痛 明显 , 黄 腻 , 《 赤 肛 腹 苔 镜
农本 草经》 其 “ 谓 主温 中… …肠湃下 痢 ” 助 附子温 阳 下充 血水 肿 、 出等 湿 热证 候 较重 者 , 配 合 《 剂 , 渗 则 和 散寒 , 臣药 。脾 阳虚 弱 , 气亦 惫 , 用人参 甘 温 , 局方 》 香 连 丸 , 为 脾 故 之 黄连 苦寒 清 湿热 郁 结 , 大 黄清 除 助
兼顾 脾 胃 粪 便 常规 无 或 少 炎 症 细 胞 ,在 术 后 2月 内最 为常 1 以肝立论 , 中 医认 为胆 汁为 “ 之 余 气 ” 其 化 生 和排 泄有 肝 , 见 , 为脂肪 吸收不 良 。 常 刺激 肠蠕 动增快 所致 。后者 实 肝 的一 以上 腹 饱胀 或 ( ) 痛 、 心 呕吐 、 和 疼 恶 嗳气 泛 酸等 为 赖 于 肝疏 泄 功能 的调 控 , 际 属 于“ 主疏 泄 ” 胆囊 切 除后 势 必 引起 胆 汁储存 、 泄失 常 , 排 主 要 表 现 .属 现 代 医 学 “ 囊 切 除 术 后 综 合 征 ” 个 方 面 . 胆 这 ( ote oeyte m y do ,C ) 畴 , 生 率 责 于肝 即为肝 失疏 泄 。 是 理解 本 病从 肝 论 治 的关 p s— hles t y sn rmeP S 范 eo 发 泻后 痛 约 为 2 % 0 术后 年限亦 多不 一致 , 5 5 %, 短者 数月 , 长 键 。本 病 的 临床症 状 中必有 泻 时腹 痛 肠 鸣 , 者达 2 0年 以上 . 此类 患 者除 胆 管 、 d i 约 肌狭 窄 止 或胁 痛 或 胃脘胀 痛 ( 痛 ) 嗳气 等 属 于肝 或肝 病 O d括 灼 、 和其 他 系统 器质性 病 变 ,以及胆 道 运 动功 能 障碍 , 及 胃的病 理 表现 即是 明证 。一方 面 , 失疏泄 , 肝 肝气
胆囊手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胆囊手术后饮食注意事项胆囊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术后的饮食调理对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胆囊手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首先,在手术后的最初几天,由于麻醉药和手术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胃肠功能可能会暂时受损。
因此,术后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汤、粥、面条等。
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
其次,术后的饮食要控制脂肪摄入。
胆囊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用于消化油脂。
由于手术后胆囊被切除,胆汁的储存和分泌功能受到影响,消化脂肪的能力也会减弱。
因此,在术后的饮食中要尽量避免高油脂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炒菜等,以免引起脂肪消化不良和腹泻等不适症状。
同时,可以选择低脂肪的食材和做法,如煮、蒸、烤等,以保证营养的摄入。
另外,术后的饮食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营养物质,对伤口愈合和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可以适当增加鱼、瘦肉、禽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摄入量,帮助身体修复和恢复功能。
此外,术后的饮食要注意消化道健康。
胆囊手术后,消化道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容易引发胃肠道反应。
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类等),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预防便秘等症状的发生。
最后,术后的饮食要注意合理搭配,保证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入。
应适量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合理搭配主食、蔬菜、肉类、豆类等各类食物,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适量摄入;每天喝足够的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综上所述,胆囊手术后的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合理搭配。
同时,术后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饮食调理,避免食用不良的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促进康复和健康。
胆囊切除的后遗症有哪些

胆囊切除的后遗症有哪些胆囊切除是怎么回事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胆囊切除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胆囊切除的后遗症有哪些吗?小编整理了关于胆囊切除的后遗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胆囊切除的后遗症1,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囊除具备储存、浓缩和收缩等功能外,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
2,碱性反流性胃炎、食道炎:正常人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集中大量进入肠道。
3,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切除胆囊病例组胆管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切除胆囊组。
4,术后结肠癌发生率可能升高: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在患结肠癌的病例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
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一名词是一个模糊概念。
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已经排除了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管损伤等诊断。
现代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只指有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Oddi’s括约肌炎症和运动障碍。
这些便是胆囊摘除后的后遗症了,大家在看到这些介绍的时候,是否也替生病的人感到惋惜呢,这也提醒着人们,珍惜健康的身体,有合理的生活规律,注意在生活中去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因为,手术摘取的不仅仅是胆囊,更是生命的一部分。
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胆囊切除的坏处1、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可能升高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一种现象和疑惑,即患结肠癌的病例中胆囊切除患者占很大部分,欧洲学者临床调研后得出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切除者高45倍。
2、造成肝损害和结肠损害目前,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胆囊切除术后的次级胆汁酸升高,石胆酸肠肝循环产生的肝脏和结肠,结肠的慢性肝损伤所造成的损害,和结肠损伤可能是结肠癌的一个原因。
3、导致胆管损伤胆管损伤是胆道外科的非常疑难的并发症,是胆囊切除的最大缺陷。
而内镜保胆取息肉是在胆囊腔内施行手术,根本不可能伤及胆囊周围器官,可以避免此并发症。
4、引发碱性反流性胃炎正常人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集中大量进入肠道。
胆囊切除术对身体的影响及饮食

胆囊切除术对身体的影响及饮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再加上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胆道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旦患上了胆道疾病,大多数患者都希望能够进行保守治疗,但有些胆道疾病保守治疗疗效显著,而有些胆道疾病,比如胆结石,保守治疗效果不大,则需要行胆囊切除术。
这时患者就会有所担心,害怕胆囊切除之后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不愿进行手术。
那么本篇文章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胆囊切除之后对身体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一、胆囊想要了解胆囊切除术对身体的影响,首先我们要知道胆囊在身体内起到什么作用?胆囊具有以下六大功能:第一具有储存胆汁的功能,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也就是非消化期间,胆汁会储存在胆囊内,等到需要消化的时候,胆汁就会从胆囊内排出,所以胆囊也在临床中被戏称为“胆汁的仓库”。
与此同时,还具有缓解胆道压力的作用,人体的肝脏在每日会分泌出八百毫升至一千毫升的胆汁,其中绝大部分的胆汁都会经过胆囊浓缩以后储存在胆囊内,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说到的浓缩胆汁的功能。
第二具有浓缩胆汁的功能,人体内的胆汁大部分呈金黄色碱性肝胆汁,其中含有大量的水和电解质,经由胆囊吸收之后会流回血液中,在这过程里会将胆汁中有效的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并转变成棕黄色或是墨绿色弱碱性的肝胆汁。
第三具有排泄胆汁的功能,胆汁的排出受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影响,在人体进食三分钟至五分钟之后,胆囊内的收缩素含量会不断增加,以便于帮助脂肪的吸收和消化,在将胆汁排出的同时,也将胆道内滋生的细菌一起排出。
第四具有分泌功能,胆囊粘膜会在每小时分泌出大约二十毫升的粘液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粘蛋白,其具有润滑以及保护胆囊粘膜的作用,避免胆囊粘膜在胆汁通过时受到溶解,并能够帮助胆汁快速通过胆囊管。
第五是调节压力的功能,人体肝脏内每天会制造出大约800cc-1000cc的胆汁,并且会源源不断的流入胆囊以及肝脏外部的胆道内,在此时胆囊的作用就比较重要,它需要调节胆管内部的压力,助其保持平衡。
胆囊切除对身体有什么副作用?

胆囊切除对身体有什么副作用?说起养肝养胃,很多人都可以说的头头是道。
但遗憾的是,生活人很少有人注意自己的胆囊健康。
近年来,胆类疾病的发病概率越来越高,不但影响到了胆囊的健康,甚至还可能会诱发癌症,不得不切除胆囊。
胆囊切除,虽然可以一次性减轻痛苦,但对身体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副作用。
1、消化不良胆囊切除对身体造成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副作用就是消化不良。
胆汁是人体重要的消化液之一,由胆产生储存在胆囊内。
如果胆囊切除就会导致胆汁无法储存,会直接流入消化道。
人体是一种高度精密的仪器,会随着身体的不同变化,出现相应的应激反应。
例如,当人体摄入高脂肪食物时,胆囊排出大量胆汁加快脂肪的分解。
如果胆囊切除,胆汁无法储存,就无法快速提供充足的胆汁,会影响到脂肪的吸收,甚至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腹胀。
尤其是针对于部分胆功能较弱的患者,其本身分泌胆汁的能力较弱,如果机体内无法储存胆汁,就会出现脂肪泻的症状,也就是民间俗称的排油。
2、诱发胆结石在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中有一项让人又恨又爱的物质就是胆固醇。
人体摄入胆固醇不足,会导致身体素质极速下降;如果摄入胆固醇过多,会影响到血液、血管以及大部分内脏器官的健康。
胆固醇在人体的调节非常困难,甚至必须是浓缩过的胆汁,才能够将胆固醇溶解,而胆汁必须依靠胆囊才能够浓缩。
也就是说,如果切除胆囊,会使机体无法溶解胆固醇。
胆固醇在胆内累积,会逐渐凝聚、凝固到一起,形成胆结石。
3、诱发结肠癌调查研究显示,人体切除胆囊后,其患有结肠的概率提高45倍。
人体肝脏会分泌出一种胆酸,这种物质重吸收利用率较高,会在肠道内分解为原材料,重新返回肝脏。
胆酸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会提高结肠癌的发作概率。
在胆囊没有被切除的前提下,胆酸有在胆汁大量分泌时才会对肠道产生影响。
而在胆囊切除后,伴随胆汁分泌,胆酸会24小时不间断的对肠道产生影响,极大的提高结肠癌发作概率。
温馨提示由外因或细菌感染诱发的胆类疾病是很少的,大多数胆类疾病都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作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
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

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作者:毕建钢余小舫李晓军鲍世韵刘嘉林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8期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胆囊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囊癌等)的首选治疗手段[1],其中胆囊结石其发病率高(美国约10%,我国0.9%~10.1%)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1]。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开展,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 [2,3]患者愈来愈多,引起普外科学界的重视。
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病率约10% ~30%,多于胆囊切除术后数周或数月内发生[4],女性多于男性,症状可由精神刺激、酒精、进油腻性食物等因素所诱发。
PCS又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上的PCS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包括胆系和胆系以外器质性病变以及无器质性原因的PCS;狭义上, PCS仅指目前检查手段不能发现胆系内外有器质性病变而临床症状又持续存在的非器质性PCS[2]。
对于器质性PCS,由于影像学检查的进步和内镜技术的发展,治疗并不困难[5,6]。
而功能性的PCS临床很难查明原因,有人认为与胆道功能失调[7]、肠粘连、胆囊床瘢痕形成或精神因素有关[8];其中腹泻的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发展成顽固性腹泻,迁延不愈,转为慢性,治疗较为棘手[9]。
国内有报道观察了胆囊切除术后的138例患者发现105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约占所观察病例数的76%[10]。
国外最新一篇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S难治性腹泻的发生率是17%[11]。
Fort等研究发现胆囊切除后,由于结肠段的排空加速从而缩短了消化道的转运时间,这一现象于术后早期即可出现,并可持续至少4年。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综合征可能是上述肠道运动显著变化的结果,而与胆汁酸的吸收不良可能关系不大[12]。
胆囊切除后胆囊功能突然中断,导致胆汁持续不断地流入十二指肠,胆囊与胃幽门的迷走-迷走放射弧破坏所致的幽门功能失调,空腹时胆汁在十二指内瘀积,返流进入胃破坏胃粘膜屏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
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胆囊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囊癌等)的首选治疗手段[1],其中胆囊结石其发病率高(美国约10%,我国0.9%~10.1%)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1]。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开展,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 [2,3]患者愈来愈多,引起普外科学界的重视。
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病率约10% ~30%,多于胆囊切除术后数周或数月内发生[4],女性多于男性,症状可由精神刺激、酒精、进油腻性食物等因素所诱发。
PCS 又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上的PCS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包括胆系和胆系以外器质性病变以及无器质性原因的PCS;狭义上, PCS仅指目前检查手段不能发现胆系内外有器质性病变而临床症状又持续存在的非器质性PCS[2]。
对于器质性PCS,由于影像学检查的进步和内镜技术的发展,治疗并不困难[5,6]。
而功能性的PCS临床很难查明原因,有人认为与胆道功能失调[7]、肠粘连、胆囊床瘢痕形成或精神因素有关[8];其中腹泻的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发展成顽固性腹泻,迁延不愈,转为慢性,治疗较为棘手[9]。
国内有报道观察了胆囊切除术后的138例患者发现105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约占所观察病例数的76%[10]。
国外最新一篇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S难治性腹泻的发生率是17%[11]。
Fort等研究发现胆囊切除后,由于结肠段的排空加速从而缩短了消化道的转运时间,这一现象于术后早期即可出现,并可持续至少4年。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综合征可能是上述肠道运动显著变化的结果,而与胆汁酸的吸收不良可能关系不大[12]。
胆囊切除后胆囊功能突然中断,导致胆汁持续不断地流入十二指肠,胆囊与胃幽门的迷走-迷走放射弧破坏所致的幽门功能失调,空腹时胆汁在十二指内瘀积,返流进入胃破坏胃粘膜屏障碍。
Benjamin等[13]测定结果表明,正常人24 h胃液pH≤2者为71.3%,pH≥4者为6%,胆囊切除术后未出现消化道症状患者组24 h胃液pH≤2者为59.7%,pH≥4者为正常对照组的7倍,达40%。
王科峰[14]报道胆囊切除术并不影响空腹12 h胃液的pH值,但使胃排空时间平均延长1.46倍,空腹12 h胆汁反流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明显升高(P<0.01),胃黏膜病变率平均达48.4%。
胆囊切除术影响胃肠功能,引起胃排空时间延长、胆汁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最终致胃黏膜病变。
另有报道20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行动态24 h胃内pH和胆红素(Bilitec 2000)检测,并与10例胆石症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作比较。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并不增加[15]。
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胆囊切除术后,因为没有足够浓度的胆汁,以致脂肪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也是产生腹泻的原因之一。
加之大量胆盐进入结肠后,在厌氧菌的作用下羟基化而成双羟胆酸,后者可抑制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并促进肠蠕动,使腹泻加剧[16]。
研究发现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发生变化,双歧杆菌、乳杆菌明显减少,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明显增。
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的减少,使肠道的屏障功能减弱,肠道通透性增加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内毒素水平与肠通透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6, 肠通透性增加与内毒素血症互为因果, 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17,18]。
胆囊切除前的胆囊功能状态也与腹泻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胆囊排空率≥45%患者组与胆囊排空<45%患者组之
间的胆囊切除术后腹泻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19]。
CCK最早由Ivy在1928年研究胆囊收缩功能时发现的,人类CCK基因首先由Yoosuke于1985年克隆。
血液循环常见有4种不同长度的肽链形式:CCK-8、CCK-33、CCK-39、CCK-58,其中以CCK-8收缩胆囊的生理效应最大,胆石症患者血浆CCK-8水平显著地高于对照组[(42.91±2.88)vs(31.50±1.62)pmol/L],患者组术前血浆CCK-8水平显著地高于术后[(42.91±2.88)vs(34.21±2.56)pmol/L],分析认为胆石症患者胆囊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及胆囊纤维化改变,病变胆囊对CCK的缩胆囊作用不如正常胆囊敏感,机体为了代偿而分泌释放出更多的CCK而调节胆囊的运动[20]。
CCK对胃、小肠和结肠的运动有调节作用,可使胃近端松弛,幽门收缩,胃排空减慢[21]。
Kiely等[22]研究证实瘦素可刺激CCK分泌,他们发现持续4周每日给予瘦素缺乏的肥胖大鼠瘦素注射,其空回肠对CCK的敏感性增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乙状结肠推进性高幅突发波的波幅和持续时间显著高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和健康组,D-IBS组血浆胃动素(MTL)和胆囊收缩素(CCK)浓度显著高于C-IBS组和健康组,黏膜MTL含量显著高于C-IBS组和健康组。
IBS患者乙状结肠推进波的波幅和持续时间与血浆或黏膜CCK和MTL含量均呈正性相关[23]。
以上研究表明,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和胃肠道运动节律异常、肠道激素分泌异常、菌群失调、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相关,但目前缺乏一致的结论,且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前瞻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②研究对象的均衡性,要尽可能的减少个体差异;③研究的系统性,要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激素的变化、微生态环境的改变等进行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石应康,邱贵兴.外科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4-685.
[2] 林守诚,施维锦.胆道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46-149.
[3] 郭振武.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11.
[4] Steven S,Amy I,David CL,et al. Postcholecystectomy Biliary Symptoms. J Surg Edu,2007,64 (4): 228-234.
[5] Madura J,Madura JA.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and pancreas divisum . Surg Clin North Am,2007,87 (6):1417 - 1429.
[6] Lum YW,House MG,Hayanga AJ,et al. 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 in the laparoscop ic era . 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2006,16 (5) :482 - 485.
[7] Farup PG,Tjiora S.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Dynamic cholescystgraphy a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with Papillotomy in diagnosis,treatment,and follow-up study.Scand J Gastroenterol,1989,24:956-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