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合集下载

失语症案例及治疗方案

失语症案例及治疗方案

失语症案例及治疗方案失语症,也称为失语或语言障碍,是一种影响人类语言能力的疾病。

下面将列举十个失语症案例及治疗方案,以展示不同类型的失语症及其可能的治疗方法。

1. 弗洛塔斯失语症 (Broca区失语症):弗洛塔斯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流畅性受损,他们经常只能用简单的词汇和短语来表达意思。

治疗方案包括语言治疗和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2. 温克尔失语症 (Wernicke区失语症):温克尔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理解和流畅性受损,他们能够流利地说出词语,但缺乏意义和连贯性。

治疗方案包括语音矫正和语言理解训练。

3. 全球性失语症:全球性失语症是一种综合性的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理解、表达和书写能力都受到损害。

治疗方案包括语言治疗、认知训练和康复辅助设备的使用。

4. 失语症由中风引起:失语症由中风引起的情况比较常见。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语言康复训练,以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5. 失语症由创伤性脑损伤引起:失语症也可以由创伤性脑损伤引起,如车祸或跌倒。

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6. 失语症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失语症也可以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之一。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训练和支持性疗法,以延缓病情恶化。

7. 失语症由帕金森病引起:失语症也可以是帕金森病的症状之一。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语言治疗和物理治疗,以帮助患者改善语言能力。

8. 失语症由声带麻痹引起:失语症也可以由声带麻痹引起,导致患者无法发出声音。

治疗方案包括声带手术修复和语言康复训练。

9. 失语症由颅脑损伤引起:失语症也可以由颅脑损伤引起,如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

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10. 失语症由精神疾病引起:失语症也可以由精神疾病引起,如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以上是十个不同类型的失语症案例及其可能的治疗方案。

失语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病情和个体差异,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并提高生活质量。

失语症康复训练

失语症康复训练

失语症康复训练什么是失语症?失语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受损导致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的疾病。

失语症患者常常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或者理解别人所说的话语。

失语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脑卒中、头部外伤、肿瘤等。

失语症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失语症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失语症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语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让患者重新学会表达和理解语言。

康复训练不仅仅是教会患者如何说话,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恢复与他人的交流能力,重建社交网络。

失语症康复训练的方法1.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失语症康复训练的核心方法之一。

语言治疗师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和练习,帮助他们逐步恢复语言能力。

语言治疗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发音练习: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准确性和流利度。

•语言理解训练:通过听力训练和语言理解练习,提高患者对他人话语的理解能力。

•语言表达训练:通过练习口语表达和书写,帮助患者重新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

2. 认知训练失语症患者常常伴随有认知障碍,因此认知训练也是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知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语言恢复训练。

认知训练可以包括以下方面:•注意力训练:通过各种注意力训练游戏和练习,提高患者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记忆训练:通过记忆游戏和技巧,帮助患者提高记忆力,增加词汇量。

•思维训练:通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练习,提高患者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3. 辅助工具和技术在失语症康复训练中,辅助工具和技术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和表达。

一些常见的辅助工具和技术包括:•语音助听器:帮助患者更清晰地听到他人的话语。

•增强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供视觉和听觉刺激,帮助患者理解和表达语言。

•电子辅助工具:如电子词典、语音识别软件等,可以帮助患者更方便地进行语言学习和交流。

失语症康复训练

失语症康复训练

失语症康复训练失语症是一种因脑部受损导致患者丧失语言能力的疾病。

对于患有失语症的患者来说,语言交流的能力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互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康复训练对于失语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帮助失语症患者恢复或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语言治疗、物理治疗和社交支持等。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失语症康复训练方法,并介绍其原理和效果。

一、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失语症康复训练方法之一。

它的目标是通过各种语言技巧和策略来改善失语症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治疗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音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发音练习,帮助患者准确地发出各种语音和音节。

2. 语法训练:通过教授基本的句法规则和语法结构,帮助患者恢复对句子的构建能力。

3. 词汇训练:通过词汇教学和记忆训练,帮助患者扩大词汇量和提高单词的正确使用能力。

语言治疗通常需要专业的语言治疗师进行指导。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进度。

二、物理治疗除了语言治疗,物理治疗也可以作为失语症康复的一部分。

物理治疗主要通过运动训练来改善患者的发音和口腔运动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1. 嘴部肌肉训练:通过练习口腔和舌头的运动,促进发音器官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吞咽训练:失语症患者常常伴有吞咽困难的问题。

吞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吞咽动作。

3. 呼吸训练:良好的呼吸控制对于语言的产生非常重要。

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提高语言的流利度和连贯性。

物理治疗需要专业的物理治疗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设计相应的训练方案,并监督患者的运动过程,及时进行调整和反馈。

三、社交支持在康复训练中,社交支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失语症患者往往面临着自信心下降和社交交往困难的问题。

因此,提供合适的社交支持和环境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失语症康复训练

失语症康复训练

失语症康复训练失语症是一种影响语言能力的疾病,患者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交往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然而,现代医学的进步为失语症患者提供了康复的希望。

失语症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治疗来恢复患者语言能力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失语症康复训练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技巧,希望对患者和家属有所帮助。

一、语言理解训练语言理解是指患者对他人语言的理解能力。

失语症患者往往在理解他人的语言时会出现困难,这使得他们无法正确回应对话。

为了提高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1.简单语言输入通过给患者提供简单明了的语言输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句子、明了的语调和肢体语言来帮助患者理解。

2.语言分类训练将语言进行分类,让患者学会将不同的语言内容归纳整理。

例如,可以让患者将动物、水果、蔬菜等进行分类,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3.指令理解训练通过给患者发出一系列指令,让他们进行相应的操作,可以提高他们对语言指令的理解能力。

初始阶段可以使用简单的指令,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加指令的复杂性。

二、语言表达训练语言表达是指患者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失语症患者常常会出现说话困难、词汇缺失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交流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表达训练方法。

1.发音训练通过模仿语音、音调和语调等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发音问题。

例如,可以让患者跟着音频或视频进行发音训练,逐渐提高他们的发音准确性。

2.词汇训练通过词汇训练,帮助患者扩大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词汇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图片、卡片、游戏等方式进行词汇训练,让患者学会正确使用不同的词汇。

3.句子构建训练通过给患者提供一些词语,让他们根据指定的语法规则构建句子,帮助他们提高句子构建能力。

初始阶段可以使用简单的句子构建,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加句子的复杂性。

三、语言维持训练语言维持是指患者在康复训练结束后,通过不断练习和使用语言来保持和巩固所学的语言能力。

失语症康复训练

失语症康复训练

失语症康复训练失语症是一种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神经性语言障碍,患者在使用语言交流时会出现困难或完全丧失语言能力。

失语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但是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失语症康复训练是一种系统的语言恢复训练,旨在通过各种训练手段和方法,促进患者的大脑功能重组和恢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失语症康复训练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语言理解训练是失语症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听力训练、阅读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听取有声读物、参与口语交流等方式,逐渐恢复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说话训练也是失语症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

通过发声练习、发音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语音、参与发音练习等方式,提高患者的发声能力和发音准确性。

口语交流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帮助患者逐渐恢复与他人的正常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语言治疗小组、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提高患者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

书写和阅读训练也是失语症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书写和阅读练习,帮助患者逐渐恢复书写和阅读能力。

可以通过写日记、读报纸等方式,提高患者的书写和阅读能力。

认知训练也是失语症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认知训练,帮助患者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解谜游戏、记忆训练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失语症康复训练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过程,但是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努力,患者可以恢复一定的语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在康复训练中,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与治疗师密切配合,坚持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希望通过康复训练,更多的失语症患者能够重拾语言能力,重新融入社会。

汉语失语症的分类

汉语失语症的分类

汉语失语症的分类汉语失语症是一种语言障碍,指的是患者在使用和理解汉语时遇到困难。

根据症状和病因的不同,汉语失语症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一、发音失语症发音失语症是指患者在发音过程中出现困难或无法正确发音。

这种失语症常见于中风患者或脑部损伤患者。

患者可能会发出含混不清或无法理解的声音,以致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治疗方法包括语音治疗和康复训练,通过练习发音和调整口腔肌肉的运动,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发音能力。

二、词汇失语症词汇失语症是指患者在使用词汇时出现困难。

患者可能会忘记常用词汇的意义或无法正确使用词汇。

这种失语症常见于大脑退化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

治疗方法包括语言训练和记忆训练,通过帮助患者恢复记忆和提高词汇量,以提升患者的日常交流能力。

三、语法失语症语法失语症是指患者在语法结构上出现困难。

患者可能会无法正确使用句子结构、语序和语法规则,导致表达不清或无法理解他人的表达。

这种失语症常见于脑部损伤或大脑发育异常的患者。

治疗方法包括语法训练和语言模仿,通过学习正确的语法用法和模仿他人的表达,帮助患者提高语法能力。

四、语义失语症语义失语症是指患者在理解和使用词汇的意义时出现困难。

患者可能会无法理解他人的话语,或者使用词汇时出现语义错误。

这种失语症常见于大脑损伤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

治疗方法包括语义训练和交流技巧训练,通过学习词汇的意义和提高交流技巧,帮助患者恢复语义理解和使用能力。

五、失语症的混合形式失语症的混合形式指的是同时出现以上多种类型失语症状的患者。

这种失语症常见于严重的脑部损伤或疾病的患者。

治疗方法需要综合多种训练方法,针对不同的失语症状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

总结来说,汉语失语症可以根据症状和病因的不同进行分类。

发音失语症、词汇失语症、语法失语症和语义失语症是常见的分类,而失语症的混合形式则是同时出现多种失语症状的情况。

针对不同类型的失语症,合理的治疗方法和训练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失语是指由于脑部损伤、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语言功能障碍。

失语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流畅性失语和流畅性失语。

非流畅性失语是指由于大脑左侧(主要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的损伤而导致的失语,其特征是语言表达受阻、不连贯、含糊不清。

非流畅性失语的常见类型包括:1.原发性构音失语:患者在说话时出现发音困难,表现为吐词不清、变音、漏音等。

2.失字症:患者在说话时出现漏词、重复词语或无法找到正确的词汇。

3.失句症:患者在说话时出现语句不连贯、语法错误、结构混乱等问题。

流畅性失语是指由于大脑左侧(主要负责语言理解的区域)的损伤而导致的失语,其特征是语言流利、流畅度不受影响,但语法理解和用词能力丧失。

流畅性失语的常见类型包括:1.失名症:患者在说话时无法正确地命名物体、事物或人名。

2.失值症:患者无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词汇的概念、含义和象征。

3.失句症:患者在说话时出现语法错误、结构混乱等问题。

康复训练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失语康复训练方法:1.语音治疗:通过模仿、重复和练习特定的音节、单词和短语,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困难。

2.色块疗法:将不同颜色的方块与特定词汇或概念相关联,通过触摸和将颜色块移动来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理解单词的意义。

3.镜子疗法:利用镜子观察口腔和舌头的运动,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困难。

4.书写疗法:通过书写单词、句子和文章来练习和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5.图像辅助疗法:使用图像、图片和手势等非语言工具来帮助患者理解和表达意思。

6.视听模型疗法:通过观看和听听力模型,模仿和复述语言表达,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

7.纸笔交流:鼓励患者使用纸笔进行交流,以减少口语交流中的困难,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实际的康复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进行个性化制定。

康复训练的关键是持续性和个性化,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和改善语言能力。

言语康复治疗内容和方法

言语康复治疗内容和方法

言语康复治疗内容和方法
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症,就是口语表达或对文字阅读、书写的困难,构音障碍就是不能精确的控制音量、音调,言语失用症是指没有发音器官的肌肉麻痹,但言语不能随意控制说话的能力。

针对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第一、构音肌的训练,主要包括对双唇、舌、软腭运动的训练,可以辅助冰块刺激、针灸和理疗,促进面肌的收缩,使偏斜的口角复位。

第二、复述性训练,让患者随着训练者进行言语的复述,一般从单音词、多音词到短句、长句的顺序进行训练。

第三、命名训练,将一些图片放在患者面前,让患者逐一命名。

如果患者不能说出名字,可给予听觉和视觉的刺激,进行提示。

第四、书写的训练,主要根据患者的书写水平,从抄写训练开始,再进行描写训练,随着训练水平的改善,会逐步地减少提示。

第五、组句训练,是将一些名词卡片放在患者面前,让患者组成词语或句子。

第六、阅读训练,将一些卡片放在患者面前,从单词、短句到长句的顺序训练阅读水平。

第七、听觉刺激的增强,配合手势,让患者以熟悉的内容为主。

第八、通过写日记和讲故事等方法,来训练患者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失语的分类,有以下四种:(1)运动性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病人不能说话,心里明白,对别人的话能理解。

(2)感觉性失语(又称接受性失语):病人能表达,但出现逻辑错误,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话。

(3)命名性失语(又称健忘性失语):对某件物品能说出用途,就是说不出名称。

(4)混合性失语:既有运动性失语又有感觉性失语,病人既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又不会说。

失语证的病变都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目尚无特效药物专门作用于语言中枢。

因此,语言的康复训练就十分重要。

方法如下1.1 运动性失语对完全失语症病人的康复训练要像教小孩说话一样从学发音开始,由简单到复杂,如让病人用喉部发“啊”音,然后再说常用单字,如“吃”、“喝”、“好”到“吃饭”、“喝水”、“好人”等单词,也可出示卡片,让病人读出上面的字,会说的词了,再练习简单的语句,他人说上半句,病人接下半句,慢慢过渡到说整句话,然后再训练复杂的句子,最后可让病人读简单的文章。

训练时说话与视觉刺激结合,如说“吃”时与饭菜结合起来,或以看图识字法,说与看图结合起来。

不完全性失语病人能说出一些单字、词组、句子或说话不流利,病人常有词汇贫乏、讲话缓慢、重复语言等对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句子,练习灵活性、锻炼语言的运用技巧。

1.2 感觉性失语这类病人的训练要比运动性失语困难些,可运用视觉逻辑法、手势法进行训练,如给病人端上脸盆,放好毛巾,并对病人说“洗脸”,病人虽不理解“洗脸”二字之意,但从逻辑上他会理解你是让他洗脸。

如此反复多日进行,久而久之,就会使语言与视觉结合,语言功能得以恢复,手势法即家属用手势与语言结合的方法来训练病人,如让病人“吃饭”,训练者拿筷子以吃饭的动作多次示范,病人很快就会理解,从而主动拿筷子吃饭。

1.3 命名性失语即看到实物而叫不出名字。

可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给他看,并说出名称和用途,到较少见的物品,同时还要注意反复强化已掌握的词汇。

1.4 混合性失语此类病人语言康复训练困难,必须采取说、视、听三结合的方法反复多次进行,如让病人穿毛衣,则必须既说“穿毛衣”让病人听,又要指着准备好的毛衣,并作出手势示意让病人看。

2 如何了解失语病人的感受及需要可从病人手势及表情中理解其需要,并利用实物图片法、手势法、文字书写法等,结合病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与病人沟通,具体方法如下。

2.1 手势法手捂前额表示头痛,手在腹部移动表示肚子不舒服,手掌上下翻动表示要翻身,抬高臀部表示大小便。

2.2 实物图片法利用常用物品或自制图片,手指水杯表示口渴,手指头表示头痛。

2.3 文字书写法适合无书写障碍的失语病人。

在教病人说话过程中,对病人要热情、细心、耐心,不能因其领会慢而冷落,要不断鼓励病人,帮助病人克服困难,最大限度的恢复说话功能。

对于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的病人,应从学发音开始。

如让患者发“啊”,或用嘴吹哨来诱导发音。

然后让病人学说常用的最熟悉的单字,如吃、喝、好等,再教病人讲双音词、短语、短句,最后说长句。

训练时说话与视觉刺激结合起来,看图识字或与实物相结合来练习,这样效果较好。

不完全运动性失语的病人讲话费力,或讲不清楚,这种病人常常词汇贫乏,只能讲单词或单句。

这种病人训练比较容易,主要是耐心地教病人学会更多的词汇和锻炼语言肌肉的运用技巧。

通过多读(报纸或书)来练习舌的灵活性。

对于感觉性失语的病人,可以用视觉逻辑法或手势法来训练。

视觉逻辑法是让语言与视觉结合,促使语言功能恢复。

比如给病人端上饭,放好勺子,并告诉病人“吃饭”,反复刺激,让病人理解。

手势法就是训练者用手势与语言结合起来,比如“洗脸”,同时用毛巾示意抹脸,病人会很快理解而主动接毛巾洗脸。

混合性失语的病人训练较困难,训练时需将说、视、听结合起来。

如让病人洗脸,既要说“洗脸”,又要指着毛巾和脸盆,并要做手势抹脸给病人看,如此反复进行。

失语症状严重的病人语言训练需反复刻苦地练习,病人要有信心,训练者要有耐心。

鼓励病人主动练习,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使语言障碍恢复的很好,甚至完全康复。

语言训练每个脑瘫患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个体差异的存在,因此,每个孩子的训练计划都是不相同的,这些训练方法只是给予脑瘫患者语言训练师的一点建议,其他要靠训练师与家长的灵活运用。

而语言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恢复患儿的交流能力,根据语言障碍的原因即评估训练如下:(一)构音器官的训练语言训练的前提就是只有当舌、唇、额以及软腭的运动范围、运动力量、运动速度、协调性和准确性的训练已完成,才能进行发音训练。

1.张合嘴巴的训练:训练师要准备壓舌板、棒棒糖或其他幼兒喜歡的食物。

而嘴巴的运动有做出张口和闭口的动作、会连续张合嘴巴。

这些活动的具体训练方法如下:(1)在患儿吃点心、进餐的时间进行指导,或在与患儿互动时随机和患儿一起练习。

而且这个方法可以在家里实行比较方便。

(2)为了使患儿嘴巴张合能灵活,可以按摩患儿臉部和口腔周围,使他脸部肌肉能放松。

(3)如果患儿不会主动张口,可以:a.用棒棒糖或其他患儿喜欢的食物,去吸引他张口。

b.側面或面對面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三指來控制幼兒的下頦(即指「下顎控制法」),協助把患儿的嘴巴張開。

c.把压舌板放入患儿嘴里,轻轻压下,协助他把嘴巴张开。

(4)如果患儿嘴巴闭合能力不佳,可以:a.把食物放在下嘴唇处,使患儿必須把上嘴唇靠合,才能吃到食物。

b.进行唇部控制的口腔运动,增加他双唇闭合的能力。

例如:在幼兒吃棒棒糖時,施外力把糖往外抽,幼兒為了吃糖必須用力把它含住,这时双唇必須用力闭合,这是一很好的双唇闭合运动。

c.側面或面对面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三指來控制幼兒的下頦(即指「下頦控制法」),協助幼兒把嘴巴閉上。

(5)面对着患儿示范连续闭合双唇的动作,並且發出如巴、巴、巴的声音,吸引幼兒的注意,鼓励幼兒模仿著做。

2.嘴部动作的训练:要准备各式各樣吸引孩子的玩具(如火車)牙刷、鏡子先观察患儿在一般生活中。

是否会做/a//u/的嘴型、会最撅嘴动作、会模仿无声吹起的动作、会模仿两颊鼓起的动作。

这些活动的训练方法如下:(1)平日在各種生活状况下,随机要患儿多练习运用嘴部。

例如,和人再見時,示范亲脸和飞吻的动作,鼓励患儿照著做;過生日吃蛋糕前,有人受傷或打针后擦上碘伏后,要患儿跟著一起吹干;玩吹泡泡的活動時,要幼兒多練習;称赞患儿的時候,亲患儿一下,並要他回親你;照相的時候,要幼兒做出「一」字嘴形等。

(2)老師和幼兒一起在鏡子面前,老師示範各種嘴形(如噘嘴、親嘴、「a」、「u」、吹氣、鼓起兩頰等嘴形),要幼兒跟著模仿。

如果幼兒不會,老師可以用手幫忙(如:挤压患儿的嘴唇,像小鳥一樣「噘嘴」;把幼兒的嘴向左右輕輕拉開,做出「a」的嘴形),或教幼兒方法(如教幼兒「鼓起兩頰」,先要幼兒先深呼吸或張開嘴巴吸一口氣,然後馬上閉起嘴巴,再用力地將嘴巴裡的空氣往前呼,這時兩頰就會因為充滿空氣而鼓起),之後再讓幼兒自己練習。

(3)安排個別或小組(有其他兩三位幼兒一起,可以增加模仿學習效果)活動或遊戲,進行各種嘴部動作的練習,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例如:a.玩開火車的遊戲,可以教幼兒替火車配上聲音(如:火車來了,嘟嘟嘟)。

b.和幼兒一起玩辦家家酒的遊戲,製造情節,讓幼兒有機會練習嘴部動作。

例如,讓幼兒帶娃娃一起刷牙,裂嘴喊「ㄧ」,鼓臉頰假裝漱口,再喂娃娃吃飯,幫他把飯吹冷,然后喂完亲亲他…等。

c.让患儿吹小风车、吹羽毛、吹泡泡等活動。

d.用兩根細木棍排成軌道,把乒乓球放在中間,要幼兒把將乒乓球從一頭吹到另一頭,老師或另一幼兒再把球吹給他,來回吹著玩。

也可以用一盆水,把乒乓球來回吹。

3.舌部动作的训练:而在做训练时要准备鏡子、巧克力醬.麵糊.海苔.果凍等食物、湯匙或壓舌板等物品来训练舌的左右移动、舌头的前后移动、舌头舔上唇、舌头舔下唇、舌头舔左右嘴角、舌头你在口内做上下移动、舌头往上伸到上牙后面、舌头绕嘴唇做圈圈。

具体方法如下:(1)利用幼兒的用餐或點心時間,老師故意把食物(如果醬或飯粒)沾在幼兒的上唇、下唇或左右嘴角等部位,並以湯匙頂端或壓舌板觸碰目標位置,引導幼兒用舌頭把食物舔入。

老師可以加上口語描述或動作示範,以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

(2)以湯匙引導用舌頭做舔左右、上下、繞嘴唇等連續動作時,讓幼兒的舌頭隨著湯匙,完成連續動作。

(3)教幼兒把舌頭在口內做上下移動、往上伸到上牙後方的動作,先讓幼兒看著老師的示範,再模仿著做。

必要時,可以要幼兒看著鏡子做,或者老師手戴軟塑膠手套,用手指伸入幼兒嘴裡協助舌頭移動。

(4)剛開始練習時,可以同時給幼兒視覺線索(如讓幼兒和老師面對面、或幼兒與老師同時看著鏡子)與觸覺線索(如老師以湯匙頂端或手指頭,碰觸舌頭該舔或觸碰的位置),鼓勵幼兒模仿老師的舌頭動作去做動作。

等幼兒較熟練後,再逐漸減少協助。

例如,只以視覺線索引導幼兒,減少觸覺線索。

更可以進一步在沒有食物的情形下,僅以視覺線索引導幼兒模仿舌頭的動作。

(5)患儿企图做或做成功了,都要給予鼓励获奖励。

4.唇齿动作的训练:唇齿动作包括上齿咬下唇、下齿咬上唇。

在做训练前也要准备,壓舌板、湯匙、鏡子、海苔、果醬、巧克力醬、麥芽糖等食物作为引导。

具体的训练方法如下:(1)老師和幼兒一起在鏡子前面,讓幼兒可以同時觀察到老師和自己的口腔動作變化。

(2)教「上齒咬下唇」的方法:首先要幼兒張開嘴巴,老師先用壓舌板輕輕壓住幼兒的下唇,再將壓舌板小心往幼兒口內伸進幾公分,然後要幼兒用牙齒咬住壓舌板並閉起嘴巴;接著老師再將壓舌板慢慢往外抽,讓幼兒直接用上齒咬住下唇。

(3)教「下齒咬上唇」的方法:用壓舌板輕壓幼兒上唇,再將壓舌板小心伸進幼兒口內,要幼兒用牙齒咬住壓舌板並閉起嘴巴;接著老師再把壓舌板慢慢往外抽,讓幼兒直接用下齒咬住上唇。

(4)等幼兒學會在輔助物的協助下,可以模仿出「上齒咬住下唇」或「下齒咬上唇」的動作之後,再去除輔助物,讓幼兒看著鏡子或不看鏡子,反覆練習。

此時,老師一面再示範,一面用口頭說明動作。

(5)練習的同時,可以用海苔或麥芽糖等食物沾在幼兒的下唇,鼓勵幼兒以上齒刮取食物;或者是沾在幼兒的上唇,鼓勵他以下齒刮取食物,藉此提供幼兒練習的機會。

(6)幼兒企圖做或做成功了,都要給予鼓勵或獎勵。

(二)呼吸训练不恰当的呼吸方式,主要是因为腹肌、胸肌与颈肌力量分配不当;所以一个良好的姿势亦有助达到正常的呼吸速率。

在语言训练中这种呼吸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1.安静呼吸速度异常,节律异常的训练(1)让患儿仰卧,两上臂在胸前交叉,语言治疗师将手放到患儿双上臂的上面,根据患儿正常发育年龄给予适当的速度和力度压迫其胸部。

(2)对于年龄偏小的患儿,会拒绝用一定的姿势持续训练,语言治疗师可以采取与患儿一起玩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