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杀菌剂

合集下载

新型高效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

新型高效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

43
第4月 上半月刊新型高效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
氟唑菌酰羟胺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吡唑羧酰胺类杀菌剂,作用机理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第7族杀菌剂,商品制剂为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农药登记证号PD20190267。

防治对象
该产品在我国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推荐商品制剂用量均为每次50~65毫升/亩。

产品特点
该产品不仅对小麦赤霉病具有优异防效,而且可以显著降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对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显著,后期茎秆干净,籽荚保绿时间长,增产效果明显。

使用技术要求
1.氟唑菌酰羟胺为中-高等抗性风险药剂,使用时必须遵从抗性管理措施,严格按照标签推荐的施药时期、施药剂量和次数施药;严格控制同类药剂的施药次数,在整个生长季同类药剂施药次数不超过2次。

为取得较好防治效果,应于发病前或初见零星病斑时开始用药。

2.使用前需充分摇匀,按推荐剂量,兑水叶面均匀喷雾。

需根据植株大小适当调整用水量,用水量一般为30升/亩。

3.防治油菜菌核病,建议在油菜开花初期、茎秆发病初期喷雾,重点喷施茎秆部。

一季作物最多使用1次,安全间隔期为21天。

4.防治小麦赤霉病,建议在小麦扬花初期喷雾,可视病情间隔7天左右再施药1次,重点喷施穗部。

一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为14天。

5.大风天或预计施药后1小时内降雨,或极端温湿度条件下不要使用。

6.建议与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等轮换使用。

文/ 山东省宁阳县农业农村局 刘刚。

油田化学药剂pdf

油田化学药剂pdf

引言概述油田化学药剂在油田开发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油田勘探和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油井储层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对化学药剂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对油田化学药剂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以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

正文内容一、油田化学药剂的类别1.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表面活性剂2.缓蚀剂有机缓蚀剂焦磷酸盐缓蚀剂无机缓蚀剂3.结垢阻垢剂有机结垢阻垢剂硅酸盐类结垢阻垢剂磷酸盐类结垢阻垢剂4.抑制剂乳化剂水井杀菌剂5.残渣处理剂焦油漆油处理剂酚类残渣处理剂油剂煤焦油类残渣处理剂二、油田化学药剂的应用领域1.油井酸化酸化剂的选择及应用酸化剂的配方设计酸化工艺的优化2.油井水泥浆水泥浆的配方设计水泥浆的性能改良剂水泥浆的加固工艺3.储层改造改造液的配方及应用储层改造技术的优化4.油井液体钻井液的选择及应用技术钻井液的性能改良剂钻井液的环境友好型5.油田废水处理废水处理剂的选择及应用废水处理剂的配方设计废水处理技术的优化三、油田化学药剂的作用机制1.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能量漏斗效应2.缓蚀剂的作用机制阻断金属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接触形成复合物保护膜3.结垢阻垢剂的作用机制抑制晶体形核及生长改变结晶形态和尺寸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改变油水分散相联系杀灭和防止微生物生长5.残渣处理剂的作用机制促进残渣分解清除残渣沉积四、油田化学药剂的未来发展方向1.绿色环保型化学药剂的研发2.高性能化学药剂的开发与运用3.智能化、自动化的药剂配方设计和控制技术4.多功能化学药剂的研究与推广5.药剂应用技术的改良和创新五、总结油田化学药剂在油田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不同类型化学药剂的详细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机制。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油田化学药剂发展的重点将放在绿色环保、高性能、智能化和多功能化等方面,以更好地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

油田化学剂质量控制要点

油田化学剂质量控制要点

一、钻井液用泥浆材料
(一) 钻井液主要作用
旋转钻井初期,钻井液的主要作用是把岩屑从井底携带到地面。目前,钻井液 被公认为至少有以下十种作用: 1.清洁孔底、携带岩屑。保持井底清洁,避免钻头重复切削,减少磨损,提高 效率。 2.冷却和润滑钻头及钻柱。降低钻头温度,减少钻具磨损,提高钻具的使用寿 命。 3.平衡井壁岩石侧压力,在井壁形成滤饼,封闭和稳定井壁。防止对油气层的 污染和井壁坍塌。
物等。 钻井液用聚丙烯酰胺钾盐:SY/T 5946—2002; 两性离子聚合物强包被剂:SY/T 5696—2017; 钻井液用磺甲基酚醛树脂:SY/T 5094—2008; 钻井液用降滤失剂 磺化褐煤:SY/T 5092—2017。
一、钻井液用泥浆材料
(三) 质量控制
2.合格证: 产品合格证是指生产者为表明出厂的产品经质量检验合格,附于产品或者产品
一、钻井液用泥浆材料
(二) 水基钻井液主要组成
水基钻井液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以粘土(膨润土)、加重剂及各种化学处 理剂为分散相的溶胶悬浮体混合体系。其主要组成是水、粘土、加重剂(重金石粉、 铁矿粉等)和各种化学处理剂等。 化学剂: 1.无机盐类:现场常见的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等。主要用于调节泥浆 pH值;沉淀膨润土中的钙、镁离子,改善水化性能,促进膨润土分散造浆等。
油田化学剂质量控制要点
师亚栋
质量监督必要性
油田化学剂在延长油田的应用
油田化学剂的应用遍及石油勘探、钻采、注水和集输等工艺工程。随着油田开 发进入中、后期,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尽可能高效地进行石油钻探和提高 原油采收率,对油田化学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7年延长油田钻井用泥浆材料: 17000余吨;压裂助剂、水处理化学剂、集 输用化学剂:24000-25000吨。化学剂方面2017年监督检查出的问题共314项,清理 “三无”和失效泥浆材料2233吨,清退不合格压裂助剂原料771.2吨。 以上数据上来看,油田化学剂在延长油田用量较大,存在问题诸多。

油田助剂介绍

油田助剂介绍

油田助剂的开发与前景研究刘福学(大庆炼化公司聚合物一厂库房管理二部黑龙江大庆 163411)摘 要:油田助剂是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于石油工业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油气的开采及运输等各领域。

油田助剂种类繁多,就钻井液用化学剂、采油用化学剂及油气集输与水处理化学剂等三类常见油田助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油田助剂;钻井液用化学剂;采油用化学剂;开发前景中图分类号:TQ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1010009-01从根本上说,油田助剂行业的发展受到下游油田开采行业的影响较 4.1 单体。

针对当前油田助剂的需要,进行专用原料的研制是新型油大。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家对石油能源的需求处于供田助剂研发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单体方面,当前已进行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不应求的阶段。

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一方面加大油田开发力度,而随着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是针对油田助剂的研发需要而开发的,其已油品开发种类的增加,油田助剂的需求也在上升;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提成功应用于抗温、抗盐聚合物的生产过程中。

但是,昂贵的单体价格限制升油田出油率和出油油品质量,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油田助剂。

总了共聚物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因而未来的研究重心应放在改进工艺,降之,我国的油田助剂受到油田开采的影响正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

文章结低生产价格,从而为低成本产品的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合国内油田助剂的实际,对三类常见油田助剂的研发现状及开发前景进行 4.2 钻井液处理剂。

今后,应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来开展工作:①了深入探讨。

对保护油气层专用处理剂进行研究,在最大限度上对油气层进行保护;②开发可降解产品,为环保钻井液打下坚实基础;③开发价格较低的适合于1 钻井用化学剂油基钻井液的乳化剂及润湿剂;④为了满足深井(超深井)钻探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钻井用化学剂的相关研究占到了油田助剂研究总量的研制能抗温240℃以上的钻井液处理剂;⑤研制超高密度的钻井液处理50%左右。

油田污水中的细菌处理技术

油田污水中的细菌处理技术

浅谈油田污水中的细菌处理技术摘要:油田注水系统中细菌的生长与繁殖对注水系统以及注水水质有着严重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细菌的种类及危害,接着介绍了细菌的处理技术,最后对油田污水中的细菌的处理技术做了展望。

一、前言油田污水主要是指原油脱水、钻井污水及采油站内其它类型的含油污水相互混合一类综合性废水。

油田污水中的污染物种类较多,水质较为复杂,尤其是存在多种厌氧与好氧细菌且含量高,如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fb)、腐生菌(tgb)、硫细菌、酵母菌等。

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fb)、腐生菌(tgb)数量多,危害大。

这些细菌在地下或设备中缺氧环境下大量繁殖,srb 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引起钻采设备、注水管线及其它金属材料严重腐蚀,而腐蚀产物(如硫化亚铁和氢氧化亚铁)易与水中成垢离子反应生成污垢,造成管道堵塞和储层伤害。

tgb 与fb 能分泌大量粘性物质,附着在管道内壁上易形成铁质结瘤,堵塞管道,引起注水压力增大,注水量减小,原油产量与质量下降,严重时会造成重大事故。

所以油田污水必须经过杀菌处理,有效地控制细菌生长与繁殖,以避免细菌对管道及相关设备的危害,对油田生产具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油田污水细菌种类及危害在自然界中,细菌的种类多、分布广,因此,细菌属于微生物的一大类群。

在油田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污水的环境和温度均有益于细菌的繁殖和生长。

但是,大量菌类的繁殖和生长有会导致注水设备、注水管线的阻塞和腐蚀,同时,代谢产物、菌体以及腐蚀产物还有可能使地层的渗透率降低,阻塞地层,增加注水的压力,对于油田的开发极其不利。

腐生菌(tgb)、铁细菌(fb)以及硫酸盐还原菌(srb)是油田污水中危害最大的三种细菌,这三种细菌之间又存在内在的联系,一方面,腐生菌和铁细菌属于好氧细菌,消耗了水中溶解的氧气,给油田污水中的厌氧菌-硫酸盐还原菌提供了无氧的条件,从而使硫酸盐还原菌能快速的繁殖;另一方面,铁细菌释放出来的能量又能够将二氧化碳和水同化成为有机物,该有机物可以供给其它种类的细菌生长繁殖用,因此,腐生菌、铁细菌以及硫酸盐还原菌能够在油田污水中繁殖和生长发育。

大庆油田用絮凝剂及杀菌剂评价

大庆油田用絮凝剂及杀菌剂评价

量 、 度等严重 超标 , 浊 并且含有大量细菌。如果 直接外排 会对 环境造成 污染 ; 而作为注 水水 源时会 对注水管线造成腐蚀 , 并且会 恶化水质 , 堵塞地层 。本 实验对 大庆油 田三厂和 四厂将 要推广使 用
的絮凝剂和杀菌剂进行实验评价 。结果表明 , 絮凝剂 H Y一 0 Y 4 5的絮凝显 , 但对 C D的去除效果较差 。杀 菌剂 6 8的杀 菌效果优 于杀菌剂 H O 0 HY一
碳源 , 利用 细胞膜 内产 生 的氢还 原 硫酸 盐 为 H s :, 在有亚 铁离 子 的环 境 中生 成 FS 对 金 属 造 成 腐 e,
对絮凝剂 H Y一 0 Y 45和絮凝剂 H一 0 86进行 理化 检测 , 检测 项 目包 括 外 观 、H 值 、 含量 、 p 固 絮 凝剂与介质配伍性等。外观检测是在非直射 自 然 光 下 目视测定 样 品的外 观 , 于有机 絮凝剂 , 对 如有
21 00年 1 月 1
关 淑霞等. 大庆油 田用絮凝剂及杀菌剂评价
l 3
大 庆 油 田用 絮 凝 剂及 杀菌 剂 评价
关淑霞 邰永 娜 于海南 宋春红 ’
(. 1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 院 , 大庆 13 1 ; . 6 38 2 大庆油 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 , 大庆 130 ) 6 30 摘 要 在 油田采 出水 回注和外排系统 中, 由于采 出水 的油含量、 化学 需氧量、 浮物 固体 含 悬
纯; 试亚 铁灵 指示剂 。
紫9/ b可见分光光度计 ,2 72型可见分光光度
计 等。
1 1 2 絮凝剂 理化性质 检测 ¨ ..
酸盐还原菌(R )腐生菌( G )铁细菌( B 。 SB 、 TB 、 F ) S B为严 格厌 氧 菌 , R 能够 以金 属 表 面 的有 机 物 为

油藏开发中化学驱油剂的设计与应用

油藏开发中化学驱油剂的设计与应用

油藏开发中化学驱油剂的设计与应用石油是世界各国能源的重要来源,油藏开发传统上主要采取物理方法,如自然压力和增强采油技术,但这些方法效果在不断减弱,如今已大量运用化学驱油技术来提高油井产量。

化学驱油剂是一种能够改变油藏岩石、水和油之间相互作用、提高储层渗透性和油若干可动性的物质,在人工注入钻井中作为一种注入液进行使用。

化学驱油剂一般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油田杀菌剂等,在化学驱油中,表面活性剂是其核心组件。

表面活性剂分为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广泛应用于化油池和油藏开发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驱油剂的设计和应用也在不断改变和提高。

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是通过生物技术制造天然界的表面活性剂,比如通过微生物发酵到达有机化合物、油类和生物柴油生产环境清洁剂和工业洗剂的领域。

现代化学驱油剂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采油效率,而且能够防止环境污染,物理方法则不能达到此效果。

比如传统的采油方法可能残留很多油,在加热过程中会导致大量的能量浪费,而化学驱油则能够提高油井产量并减少油井残留的油的数量。

当然,化学驱油的使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驱油剂的造价问题,制造成本过高会限制其广泛应用,使其只能局限于一些高油价的地区。

二是由于驱油剂和油以及岩石的反应机制复杂,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条件下,驱油剂难以发挥特定的效果。

三是在化学驱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这些问题,在使用化学驱油剂的同时,必须加强研究和控制其成本,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化学驱油技术是地下油藏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化学驱油技术的设计和应用,以满足全球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油田化学基本知识全解

(二)油田化学基本知识全解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3、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空气中不稳定,低温环境下容易缩聚。
禁配物:与强酸、胺类、强氧化剂、碱性物质、二氧化氮和过
甲酸不能配伍。 避免接触的条件:高热。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氯甲醛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4、毒、呕吐等症状。 刺激性:对呼吸道有急性刺激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温。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4、毒理学资料
急性中毒:人体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 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刺激性:过度接触蒸气会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浓度过高会影
响中枢神经系统并产生睡意,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失去知觉。长期接 触浓度超过OELs 的蒸气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溅入眼睛将会引 致不适并可能造成伤害。长期接触皮肤会有脱脂反应导致皮肤刺激, 有时还会引起皮炎。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七)、采油增注剂
1、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未列入危险性化学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长期接触会对皮肤产生皲裂。
环境危害: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遇明火可发生燃烧。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2、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浅黄色
相对密度(水=1):≥0.900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二)、清蜡剂
1、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
并强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很快引起痉挛;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对造血系统 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应特别 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有燃烧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石油江苏"问题油"陷罗生门 被指氯超标6400

2012年06月08日 08: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江苏省太仓市数千辆汽车加油后出现异常,许多车辆出现加油熄火、排气管生锈、
流出不明液体等情况。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8日讯(记者 李方)日前,江苏省太仓市数千辆汽车加
油后出现异常,许多车辆出现加油熄火、排气管生锈、流出不明液体等情况。第
三方检测机构上海SGS通标国际检测中心报告显示,太仓事故所涉油品中有两项
指标明显偏高,其中氯含量高达6400PPM,超过美国标准6000多倍。不过,对此,
该事故受理方中国石油苏州分公司坚决否认成品油质量出了问题,但却着手展开
“一刀切”的赔偿,每辆车赔偿3500元。

“油质太差”导致异常 每辆车只赔3500元
据媒体报道,4月24日至28日期间,众多在江苏省太仓市中石油昆太路金华
加油站和柳园路富豪加油站加93号汽油的车主发现,车辆出现加油熄火、排气管
生锈、流出不明液体等异常情况。

一家汽修公司人员检测后认为导致异常的原因是“油质太差”,油里面可能
有酸性物质,对发动机产生一定影响。中石油一位工作人员称,根据粗略估算,
涉事车在三四千辆,而中石油江苏公司对此采取的态度是:只赔钱,不认错。

目前,在中石油苏州分公司设立的登记点,上千名车主正在排队进行赔偿登
记,但现场颇显混乱,一些车主依然寻路无门,不知道维修费该有谁来支付。

坚称汽油不存在任何问题的中石油苏州分公司开始着手对车主们进行赔偿,
赔偿标准为每辆车3500元。但是,面对一些车主动辄上万元的维修费用,“一刀
切”的3500元赔偿显得微不足道。

据了解,中石油5月初强硬地宣布赔偿登记正式开始,却只字未提为何要向
车主们赔偿,对车主的议论也鲜有回应。

检测结果大相径庭 氯超标6000多倍?
4月29日,太仓市工商部门将汽油样品封存之后,送往太仓市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进行检测,结论显示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但SGS通标国际检测报告显示,总有机氯和硅两项化学元素的含量明显偏
高。在车主送检的油品当中,总有机氯含量为0.643%,相当于6400PPM。检测人
员认为,过高的氯含量极有可能就是太仓车辆损坏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的乙醇汽油中,对氯含量的要求标准是1PPM,而此次检测结果却显示,
车主送检的油品中,氯含量高达6400PPM,超过美国标准的6000多倍。

据SGS人员介绍,按照正常的炼油工艺成品汽油中理应不会出现氯离子,但
这种含有氯的化合物可以很好地溶于汽油,并且沸点也和汽油相似。如果有别有
用心的人利用这种方法对汽油进行搀兑,一般情况下很难发现。

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针对当前油品质量难以保证的现状,亟待采取有
效监控措施,完善成品油质量监测监管体系,严把油品入口关。同时,执行加油
站油品质量“一票否决”制,一旦发现油品弄虚作假,必须立即关停。


残余油田化学剂以油溶性、水溶性和不溶性三类物质存在于原油
中。进一步分析表明, 这些残余物主要存在于原油与常减压渣油中, 对原油电
脱盐脱水、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和延迟焦化等单元操作造成不良影响。

原油中的有机氯一般存在于80~130℃的馏分中,它们随着重整原
料一起进入重整装置,为了保持重整催化剂的酸眭功能,生产过程中应保持氯含
量小于或等于3µg/g,而80~130℃的馏分油中的有机氯含量远远大于这个数值,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含量。而原油中的有机氯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投加的化学剂引
入的,那么为了降低原油有机氯含量,必须检测和控制化学剂中有机氯含
量。
近年来,由于原油开采难度加大,为提高采油率注入了多种含有机
氯的采油助剂,如降粘剂、破乳剂、解堵剂、清防蜡剂等,使得原油中的有机氯
质量分数高达5 ~ 100 μg /g。原油中的有机氯是以氯代烷烃、氯代芳烃、
高分子氯化物等形态存在,在电脱盐脱水时,因其不溶于水不能被脱除,进入蒸
馏设备因被加热到300 ℃以上分解生成HCl,进入分馏塔顶部,造成塔顶
Cl - 含量升高。

原油中的有机氯化物有不同的来源。部分有机氯化物以某种复杂的
络合物形式天然存在于原油中,主要浓缩在沥青质和胶质中,但有机氯化物大部
分来源于采油过程中加入的含氯油田化学助剂。近年来,随着中国大批油田进入
开采中后期,为了提高采收率,许多油田采用了含有氯代烃的清蜡剂、降凝剂、
减黏剂、水处理剂等采油助剂,从而使原油中的有机氯化物大幅度增加。各种采
油助剂可按溶解特性分为3 类: 能溶于水的称为水基,能溶于油的称为油基,
既溶于水又溶于油的称为乳液。其中仅水基类含氯采油助剂通过原油的脱盐脱水
可以脱除,因此油基和乳液类的含氯采油助剂是原油中有机氯的主要来源。

中原油田原油中有机氯来源调查与分析
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督中心
摘要:经过对中原油田原油中有机氯来源的调查分析,确定了才有助剂中油基清
蜡剂、原油降粘剂是造成原油中有机氯含氯增高的主要原因,经过控制油基清蜡
剂、原油降粘剂使用质量,调整配方降低原料中有机氯成分,并对油基清蜡剂实
行优化淘汰制度,保证了原油中有机氯含氯低于1.0mg/L。

淄博佳士得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针对石油行业的现状及现行技术指标要
求,有针对性的开发了针对石油,石化企业的的药剂,超低氯和无有机氯的杀菌
剂。从药剂源头满足石油行业、企业是需求!与石油、石化企业长期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