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接收器
超短波电台的天线设计和布局

超短波电台的天线设计和布局超短波(VHF)电台天线设计和布局是确保无线电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超短波电台天线设计和布局时,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频率选择、天线类型选择、天线高度、天线方向等。
本文将介绍超短波电台天线设计和布局的相关要点和步骤。
首先,选择适当的频率范围对于超短波电台天线设计和布局来说至关重要。
超短波频率范围通常为30 MHz至300 MHz。
在选择频率时,需要考虑频段内的电台竞争、电波传播特性以及业务需求等因素。
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
超短波电台天线常见的类型包括单极化垂直天线、水平偶极子天线、定向天线等。
不同的天线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例如,单极化垂直天线适用于广播和移动通信系统,水平偶极子天线适用于互联网数据传输,而定向天线适用于远距离通信。
天线高度也是超短波电台天线设计和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天线高度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电波传播特性、地形、建筑物等因素。
较高的天线高度通常可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距离,但在具体应用中也需要权衡成本和实际需求。
天线的方向性也是需要关注的因素之一。
根据业务需求和覆盖范围需求,选择合适的天线方向性,例如全向天线(Omni)或定向天线(Directional)。
全向天线能够在水平方向等角度范围内均匀地辐射或接收信号,适用于广播和移动通信系统。
而定向天线则能将信号集中在特定方向,适用于远距离通信和数据传输。
在进行布局时,应该考虑附近环境的限制,避免与建筑物、高压线、其他天线等物体相互干扰。
尽可能选择较为开阔的场地,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减少大楼和地形对信号的影响。
此外,合理的天线间距和天线高度差也是布局的关键环节。
对于多个天线并存的情况,需要避免天线之间的互相干扰。
根据天线之间的主辐射角度和方向性,确定合适的天线间距和高度差,以防止相互之间的干扰。
在实际布局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信号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的连接线缆。
合理选择低损耗的传输线缆和合适的连接方式,以减少信号损耗和保证良好的连接质量。
优化短波通信方法

优化短波通信方法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短波通信在全球范围内仍被广泛应用。
短波通信可提供高效、长距离通讯的手段,这些优点已经使得短波通信成为现在国际间通信的重要工具。
然而,短波通信的传输受制于多种因素,如天气变化、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和阻抗等问题,导致短波信号损失和噪声波干扰等问题,从而影响通信效果。
因此,优化短波通信方法是现代短波通信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一.短波通信优化的现状目前,短波通信优化的方法包括三个层次:系统级优化、设备优化和通信优化。
系统级优化着重于整个短波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参数设定,包括天线、射频电路和调制解调等方面。
设备优化则集中于各个设备模块的内部设计和性能参数的调整。
通信优化则着眼于语音、数据通信以及多用户共享媒体等方面的优化。
二.优化短波通信方法(一)天线天线是短波通信的核心部件,电磁波与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量交换的大部分是通过天线完成的。
可以将天线作为信息传输的对称器或解调器。
尽管天线的结构和材料存在一定的受限性,但新的制作技术和材料的出现正在推动天线技术的飞速发展。
优化措施包括选择可适用的天线类型、改进电磁辐射联合发射系统,优化天线中反射率以及增加物理接地等。
(二)射频电路射频电路是短波通信的另一个核心部件,它发挥着负责发送和接收电磁波的作用。
射频电路在功能和技术两方面都需要不断优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通信需求。
优化措施包括设计更高动态范围射频前端和基带后端、优化接收机中离散频率、采用正确的宽频带技术、增加射频扫描和调谐操作等。
(三)调制解调调制解调是短波通信的数据传递方法,它可以用于语音、数据文件和数字影像等的传输。
优化措施包括使用新的数据传输技术、对接收器和传输介质进行调整、提高调制精度、设计新的调制准备和解调器等。
(四)预报地球空间和天气变化由于传输媒介的差异以及地球空间天气等因素的干扰,短波通信的通信效果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更专业的工具来预测这些变化的发展。
短波谐振天线制作方法

短波谐振天线制作方法
短波谐振天线是一种常用的无线电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短波信号。
本文将介绍短波谐振天线的制作方法。
制作短波谐振天线需要准备一些材料和工具。
材料包括导线、绝缘套管、连接器等,工具包括剥线钳、扳手、电钻等。
在开始之前,需要根据所需的频率计算出天线的长度。
根据计算出的天线长度,使用剥线钳将导线的一端剥去一段绝缘层,然后将导线通过绝缘套管。
绝缘套管的长度应略长于剥去的绝缘层的长度,以保护导线不受损。
然后,根据天线的设计要求,将导线连接到适当的连接器上。
连接器通常有插头和插座两种类型,选择合适的连接器取决于天线的用途和设备的接口。
接下来,将天线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上。
天线的位置应选择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避免受到障碍物的阻挡。
可以使用支架或者固定装置将天线固定在墙壁、屋顶或者塔上。
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调整天线以使其达到最佳的谐振效果。
可以通过调整导线的长度或者改变天线的位置来实现。
调整天线时,可以使用无线电接收器或者信号强度计来判断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进行测试和调试。
使用无线电设备发送信号或者接收其他信号,观
察天线的效果。
如果信号的强度和质量达到预期,表示天线制作成功。
如果有问题,则需要重新调整天线或者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总结起来,制作短波谐振天线需要计算天线长度、准备材料和工具、剥去导线绝缘层、连接导线和连接器、安装天线并调整位置、进行测试和调试等步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作出适用于短波通信的谐振天线,实现稳定的信号接收和发送。
收音机芯片

应用
便携式收音机 立体声收音机 小型 / 微型系统 收录机 时钟收音机
订购信息 : See page 19.
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模块 娱乐系统 玩具,灯具及任何需要 AM/FM 无线 电的应用 迷你影响 iPod/iPhone 底座系统
引脚分配 Si4840/44-A10 (SSOP)
Copyright © 2011 by Silicon Laboratories
Si4840/44-A10
Si4840/44-A10
2
Rev. 1.0
Si4840/44-A10
目录表 Section Page
1. 电器规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典型应用电路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3. 材料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4. 功能描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4.1 概述.................................................................13 4.2 FM 接收器 ...........................................................14 4.3 AM 接收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4.4 SW 接收器...........................................................14 4.5频率调谐 .............................................................14 4.6 波段选择 .............................................................14 4.7 低音和高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4.8音量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4.9 立体声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4.10 立体声数模转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4.11 软静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4.12 参考时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4.13 记忆状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4.14命令编程............................................................15 5. 命令及属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6. 引脚描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6.1 Si4840/44-A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7. 订购指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8. 封装外形 : Si4840/44-A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9. PCB 封装格式 : Si4840/44-A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10. 封装标识 (顶部标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10.1 Si4840/44-A10 顶部标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11. 附加的参考资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版本更新变更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联系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架构涵盖于以下一个 或多个专利,以及国内外正申请和发布的 其他专利中 : 7,127,217; 7,272,373; 7,272,375; 7,321,324; 7,355,476; 7,426,376; 7,471,940; 7,339,503; 7,339,504.
超短波电台的发射功率和传输距离

超短波电台的发射功率和传输距离超短波电台作为一种广播通信工具,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消息传递、娱乐节目播放等方面。
在设计和运营超短波电台时,了解发射功率和传输距离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短波电台的发射功率和传输距离的关系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因素。
发射功率是衡量超短波电台发送信号强度的度量单位。
较高的发射功率可以提高信号强度,从而扩大传输距离。
然而,发射功率越高,所需的电力和设备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在设计电台时,需要综合考虑电力消耗和预算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发射功率。
传输距离是指信号从发射端到达接收端的距离范围。
传输距离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地形、天气条件等。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会受到多种干扰和衰减。
较低的发射功率可能导致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衰减,从而缩小传输距离。
然而,适当的天线增益和优化的发射功率可以弥补信号衰减,从而扩大传输距离。
除了发射功率和天线高度,地形和天气条件也对传输距离产生直接影响。
丘陵、山脉等地形条件会引起信号的反射和折射,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
此外,雨、雪、雾等天气条件也会削弱信号的强度,从而影响传输距离。
因此,在选择超短波电台的发射功率和天线高度时,需要考虑地形和天气条件,以获得最佳的传输效果。
为了确保信号能够有效传输到目标范围内的接收器,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工程计算和测试。
以传输距离为基准,可以利用射线传播模型进行系统规划和预测。
此外,还可以利用场强测试仪器对信号强度进行精确测量,并通过实地测试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发射功率和传输距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在电台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场景,综合考虑发射功率和传输距离,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过高或过低的发射功率都可能导致传输效果不理想。
总结而言,超短波电台的发射功率和传输距离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较高的发射功率可以提高信号强度,从而扩大传输距离。
然而,发射功率越高,电力消耗和设备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短波限波长

短波限波长1. 什么是短波?短波是指无线电频段中的一种波长范围,主要指从3 MHz到30 MHz之间的无线电波段。
短波可以在大气层内以天波传播方式传播,具有较远的传播距离和良好的穿透能力。
2. 短波的应用短波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通信、广播、导航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2.1 短波通信短波通信是指利用短波频段进行远距离的无线通信。
由于短波具有较远的传播距离和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海上航行中被广泛应用。
短波通信在遇到天灾人祸等紧急情况时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2.2 短波广播短波广播是指利用短波频段进行广播传输。
短波广播具有超越地理和政治边界的优势,能够实现全球的覆盖。
它在发展中国家和偏远地区,以及一些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
2.3 短波导航短波导航是利用短波频段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导航定位。
通过接收来自不同发射台的短波信号,并测量其到达时间和方向,可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短波导航在航空、航海和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2.4 短波科学研究短波科学研究是指利用短波频段进行地球大气、电离层和宇宙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短波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因此可以用于研究大气层的结构和电离层的变化,以及地球和宇宙的物理特性。
3. 短波限波长的意义短波限波长是指在短波频段中对波长进行限制。
限制短波波长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对其他通信系统、无线电设备和科学研究的干扰。
3.1 避免对其他通信系统的干扰短波频段是一个共享频谱的资源,许多不同的通信系统和设备需要使用这一频段进行无线通信。
限制短波波长可以避免短波通信和其他通信系统之间的互相干扰,保证通信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3.2 避免对无线电设备的干扰短波频段中的信号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能力,可以对其他无线电设备产生干扰。
限制短波波长可以降低短波信号的能量和干扰程度,保证其他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3.3 保护科学研究的需要短波频段中的信号可以用于地球大气和电离层等科学研究领域。
短波电台施工方案

短波电台施工方案前言短波电台是一种广播电台系统,它可以通过短波频段传输信号,具有远距离传播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短波电台的施工方案,包括选址、设备配置、天线布置和调试等方面。
选址选址是短波电台施工的第一步,合理的选址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台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地形地貌:选择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避免山地、河谷等地形地貌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2.杂散电磁辐射源:避免附近有大型电力设施、通信基站等杂散电磁辐射源,以减少干扰。
3.交通便利性: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设备的运输和日常维护。
4.避免人口密集地区:避免选址在人口密集的地区,避免对周围居民产生过大干扰。
设备配置短波电台的设备配置主要包括发射设备、接收设备和辅助设备。
发射设备发射设备是短波电台的核心部分,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常见的发射设备包括:1.调制器:负责将音频信号进行调制,将其变成适合无线电传输的形式。
2.功率放大器:负责将调制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增加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
3.天线开关:用于切换不同天线,以达到不同传输需求。
接收设备用于接收其他电台或者无线电信号。
常见的接收设备包括:1.接收天线:提供接收信号的天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天线。
2.接收器:负责接收和解调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将其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出。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是为了保证短波电台的正常运行和维护而配置的设备。
包括:1.控制台:用于对短波电台的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
2.辅助电源:用于为短波电台设备供电的备用电源,以保证电台的连续运行。
3.调试设备:用于对短波电台进行调试和维护的设备,包括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
天线布置是短波电台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播效果和接收质量。
在天线布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天线高度:天线的高度可以影响信号的传输距离和传播范围,一般来说,天线越高,传输距离越远,传播范围越广。
短波DRM方案

短波DRM方案什么是DRMDRM(Digital Radio Mondiale)是一种数字无线电广播技术,广泛用于AM频段的短波广播。
它提供了高质量的音频传输和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同时还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广播覆盖范围。
DRM的优点1. 高音质DRM在传输音频时提供了高质量的音频编码,大大提升了音质的真实感和清晰度,使得听众可以享受到接近CD音质的体验。
这对于喜爱音乐的听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2. 多媒体内容除了传输音频外,DRM还可以传输图像、文本和数据等多媒体内容。
这使得广播公司可以通过DRM向听众提供更多有趣和丰富的内容,如新闻、天气预报、交通信息等。
这些内容的呈现方式可以通过无线电接收器的屏幕显示出来,从而增强了用户的体验。
3. 抗干扰能力强DRM采用了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短波广播中常见的干扰,如多径传播、多途效应和电离层扰动等。
这使得DRM信号相对其他模拟信号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接收到的信号质量。
4. 广播覆盖范围广由于短波信号的传播特性,DRM广播具有较大的覆盖范围。
一台DRM发射机通常可以覆盖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范围,这使得DRM广播在遥远的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仍然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
DRM的应用DRM广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国家的广播公司都已经采用DRM技术来传输电台节目和多媒体内容。
以下是几个使用DRM的示例:1. BBC世界服务BBC世界服务使用DRM技术向全球范围的听众提供其广播节目。
通过DRM,他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输高质量的音频,使得听众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收听到BBC的节目。
2. 阿拉伯国家的广播公司阿拉伯国家的一些广播公司也采用了DRM技术来提供广播节目和多媒体内容。
使用DRM,他们可以通过短波广播无线传输高质量的音频和其他内容,向广大听众提供丰富的信息。
3. 特殊用途广播DRM广播还广泛应用于一些特殊用途,如紧急广播、教育广播和社区广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短波接收机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以二次变频FM接收芯片MC3362为核心,以锁相环频率合成器MC145152产生第一本振的二次变频短波调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由于该设计中采用高中频变频技术,将第一中频提高到10.7MHZ,为该机的镜像抑制比及组合频率抑制性等指标达到题目的要求奠定了基础;利用MC145152实现的锁相环频率合成器易与单片机接口,实现全频段自动调谐,设定范围自动调谐,手动步进调谐等多种调谐方式,并扩展了频率范围;利用双栅场效应管BF982作高放管,同时自动调整中心频率,兼顾了窄带高增益与高放稳定性的矛盾;人机交互系统有 4*4小键盘和122*32点阵液晶显示器, 并利用实时钟芯片DS12887中的不掉电SRAM存台,同时可实时显示时间;利用DC-DC变换芯片实现电池供电,并有电池欠压报警,使该机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高于题目要求. ·2·
一. 方案选择与论证 1.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 根据题目的要求,提出几种系统方案: (1).方案一(如下图):
该方案采用PLL频率合成器产生本振的一次变频技术.输入回路把接收到的信号送入混频器,和PLL产生的第一本振混频,经中放调谐放大后送到鉴频器鉴频,然后把解调后的信号经音频功放推动扬声器. 本方案的主要特点在于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但本方案不易达到题目要求的某些指标,如镜像抑制比. ·3·
(2).方案二(如下图): 此方案不同于方案一之处在于采用二次变频技术,这样相对方案一来说可以明显提高镜像抑制比.由于采用二次变频,还可利用其变频级的增益,提高整机的灵敏度. 并利用D/A产生的直流电压自动调整输入回路中心频率 ,兼顾了高放增益与带宽的矛盾. (3).方案三(如下图) : 本方案由于采用DDS技术产生本振信号,可以获得很高的频率稳定度,采用这种方案可以大大改善系统性能,如台调谐频率可精确步进、系统选择性、频率稳定度、等指标都可以做得很高.但系统复杂,不易控制,实现起来技术难度较大. ·4·
2.方案的确定
综合考虑以上三种方案的优缺点、难度和可实现性,我们选择了方案二. 系统总原理图如下页:
二. 理论分析与计算 1.信号带宽的计算: 设载频信号为: 调制信号为: 则,该调频波可以描述为:
tUtucCcos)(tUtucos)( ·5·
KHzf8 式中kf为调频波的调频灵敏度.该调频波的最大相偏mf 式中△fm 为最大频偏,Fm为调制信号中最高频率分量.接收机的带宽BFm为:
故接收机的频率步进 我们选频率步进为4KHz. 2.中频的选取: 本题采用超外差式FM接收机,这种方式能使接收机的性能得到改善,但同时混频器又会给接收机带来干扰问题.理想情况下,混频器的输出只有输入信号Fc与本地振荡的频率Fl混出的中频分量Fc-Fl或Fl-Fc,而实际中还有其它的许多频率分量也会经混频器输出,这就有可能产生下面的干扰: (1).信号与本身的自身组合干扰.有公式: (p,q是非负整数) qppfflc1
)()(tuktfc313KHzKHzFfm
mmm
f
KHzFmBfFm812max ·6·
当Fc/Fl(或者说变频比)一定时,并能找到合适的p,q就会形成干扰,而阶数越小,干扰越严重(p+q>1).在接收频带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中频可以减小这种干扰的数目和阶数. (2).外来干扰与本振的组合干扰.这种干扰是由混频器的非线性而形成的假中频.
如果干扰频率Fj 满足上式,就能形成干扰.式中, Fl由接收的信号频率决定,用 代入上式,可得 这一类干扰主要有中频干扰,镜像干扰及其它副波道干扰. 影响本设计的主要是镜像干扰. 设混频器中Fl>Fc,当外来干扰频率Fj= Fl+Fi时,Uj与Ul 共同作用在混频器的输入端,也会产生差频Fj-Fl=Fi,从而会在接收机输出端听到干扰电台的声音. 对于Fl
镜频的一般关系式为:
lljfqfqpf1iclffflcjfqpfqpf1
iciljfffff2iljfff2 ·7·
如果选用低中频,如常见的455KHz、465KHz,则在题目要求的频率范围中,会有很强的镜频干扰,如果要达到20dB的镜频抑制比,这会使高放的选择性的任务变得很重,甚至可能达不到题目的要求. 根据以上的分析,为保证得到大于20dB的镜像抑制比,综合考虑系统的复杂性和可实现性,把系统的第一中频定为实际中常用的10.7MHz. 同时,我们选择二次变频方式,第二中频选择了常用的455KHz. (2).PLL频率合成方式.如果将锁相环中的VCO作为接收机的本振,则本振的频率稳定度将与PLL参考频率的稳定度相同,由于PLL的参考频率一般用晶体振荡器产生,所以这时本振将达到晶体的频率稳定度,可大大提高整机性能,且易与在单片机控制下实现频率步进扫描.预置电台,存储电台等多种功能.基于PLL频率合成器的方案有诸多优点,故我们选用了这个方案. ·8·
三.方案的实现 1. 输入回路的选用 为获得较好的选择性,同时满足阻抗匹配,提高灵敏度,在输入端加上输入回路,该部分一般完成选频放大,阻抗匹配的功能. (1).无源选频网络.右图是一个简单的调谐回路,它实际上是一个带通滤波器.本题要求的接收范围是8-10MHz,带宽为2MHz,设中心频率为9MHz,则Q=f0/Bw=4.5,这样低的Q值会使整机的选择性变差. (2).三极管调谐放大器. 右图是一高频调谐放大器的典型电路,这种用双结型 ·9·
晶体管高频放大器是最基本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通常以谐振回路或耦合回路作负载,也称调谐放大器或谐振放大器.这种电路简单,选择性好,但这种电路易受负载影响,工作稳定性较差.
(3).双栅场效应管调谐放大器 下图是双栅场效应管调谐放大器,用这种双栅场效应管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具有较高的稳定增益,并有较低的噪声,它的第二栅极(G2)对高频是短路的,相当于两个场效应管作共源-共栅级连,使放大器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双栅管的跨导Gm是随着G2直流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可用来控制放大器的增益.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决定采用稳定性较好的双栅场效应 ·10·
管放大电路作输入回路,这样既有较高的稳定性又有较好的选择性.
2.收音部分 (1).以MC3362组成的调频接收电路 下图是以MC3362为核心的接收电路.MC3362是一片低功耗窄带、调频接收芯片,其片内包括振荡器,混频器.正交检波器,表头驱动电路,及载波检测电路.芯片特点如下: .完整的双变频系统; .输入带宽宽; .工作电压低,2.0—7.0V; .功耗电流小:电源电压为3V时,其典型值为3.6mA; .灵敏度高; 如图所示,经输入回路选频放大后的信号经0.01μF电容耦合至1脚第一本振输入端经0.1μF电容耦合至22脚同PLL ·11·
产生的本振信号混频,产生10.7MHz的差频. 后经10.7MHz窄带滤波器滤除谐波分量后送入17脚混频器的输入端,同3,4脚产生的第二本振混频,产生455KHz第二中频.此第二中频经455KHz陶瓷滤波器窄带滤波后,经第7脚送入限幅器限幅,后经调谐于455KHz的正交线圈正交解调,解调后的音频信号经去加重电路后由13脚输出. MC3362还提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10脚的输出电流的大小指示了接收电台的强弱.通过在10脚接一个200K的电位器,可以把这一电流信号的转换为电压信号后送至比较器,并从11脚输出低电平信号,低电平表示已接收到电台信号. MC3362的第一混频器增益为18dB,第二混频器增益为21dB.考虑到滤波器的衰减,实际的电压增益约为30dB左右. 由于采用10.7MHz的第一中频,故一中频输出滤波器采用10.7 MHz陶瓷滤波器,输入回路采用自适应中心频率窄带高放.故在8~10MHz频段内镜像抑制能力强,设计指标完全可以实现.
3.本振部分: ·12·
锁相频率合成技术是本机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满足高中频方案的要求,利用PLL提供18.7~20.7MHz的本振信号,同时根据题目要求,要使显示载波频率的误差≤±5KHz,就必须使PLL的分辨力≤10KHz,而分辩力越高显示就越精确.为此,本机选用了PLL的频率分辩力为4KHz. 根据公式: 其中 fr为频率分辩力, f0为PLL的输出频率,N为分频比.可知,本机要求PLL至少能提供5175的分频比.同时由于系统方案要求输出的最高频率为20.7MHz,一般锁相环内置分频器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为此要加上前置分频器以提高PLL的工作频率,但是这又引入一个问题是加前置分频器就会降低PLL的分辩力.因
Nff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