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贾平民CH 4 常用传感器

合集下载

传感器技术答案(贾_伯_年)第三版

传感器技术答案(贾_伯_年)第三版

-1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说明含义。

1、线性度——表征传感器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离)程度的指标。

2、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3、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2 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差别。

1、 理论直线法:以传感器的理论特性线作为拟合直线,与实际测试值无关。

2、 端点直线法:以传感器校准曲线两端点间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3、 “最佳直线”法:以“最佳直线”作为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正反行程校准曲线对它的正负偏差相等并且最小。

这种方法的拟合精度最高。

4、 最小二乘法: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取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校准数据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2-1金属应变计与半导体工作机理的异同?比较应变计各种灵敏系数概念的不同意义。

(1)相同点:它们都是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从而导致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所;不同点: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材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而半导体材料则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而机械形变为辅。

(2)对于金属材料,灵敏系数Ko=Km=(1+2μ)+C(1-2μ)。

前部分为受力后金属几何尺寸变化,一般μ≈0.3,因此(1+2μ)=1.6;后部分为电阻率随应变而变的部分。

金属丝材的应变电阻效应以结构尺寸变化为主。

对于半导体材料,灵敏系数Ko=Ks=(1+2μ)+πE。

前部分同样为尺寸变化,后部分为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所致,而πE 》(1+2μ),因此Ko=Ks=πE。

半导体材料的应变电阻效应主要基于压阻效应。

2-3 简述电阻应变计产生热输出(温度误差)的原因及其补偿办法。

电阻应变计的温度效应及其热输出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为热阻效应所造成;后部分为敏感栅与试件热膨胀失配所引起。

在工作温度变化较大时,会产生温度误差。

补偿办法:1、温度自补偿法 (1)单丝自补偿应变计(2) 双丝自补偿应变计2、桥路补偿法 (1)双丝半桥式(2)补偿块法2-4 试述应变电桥产生非线性的原因及消减非线性误差的措施。

传感器技术课后题答案 贾伯年 第3版

传感器技术课后题答案 贾伯年 第3版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说明含义。

回差(滞后)—反应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过程中输出-输入曲线的不重合程度。

重复性——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一致程度。

各条特性曲线越靠近,重复性越好。

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线性度——表征传感器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离)程度的指标。

阀值——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被测输入量值,即零位附近的分辨力。

稳定性——即传感器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漂移——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与被测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静态误差(精度)——传感器在满量程内任一点输出值相对理论值的可能偏离(逼近)程度。

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差别。

理论直线法:以传感器的理论特性线作为拟合直线,与实际测试值无关。

端点直线法:以传感器校准曲线两端点间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最佳直线”法:以“最佳直线”作为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正反行程校准曲线对它的正负偏差相等并且最小。

这种方法的拟合精度最高。

最小二乘法: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取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校准数据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为什么要分静和动?(1)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输入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动态特性:反映传感器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2)由于传感器可能用来检测静态量(即输入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量)、准静态量或动态量(即输入量是随时间变化的变量),于是对应于输入信号的性质,所以传感器的特性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Z-1 分析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和措施。

(1)结构、材料与参数的合理选择(2)差动技术(3)平均技术(4)稳定性处理(5)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6)零示法、微差法与闭环技术(7)补偿、校正与“有源化”(8)集成化、智能化与信息融合2-1 金属应变计与半导体工作机理的异同?比较应变计各种灵敏系数概念的不同意义。

CH 11 流量的测量 测试技术 第二版 贾民平 张洪亭

CH 11 流量的测量 测试技术 第二版 贾民平 张洪亭

(
(
齿轮流量计工作原理图
齿轮流量计输出波形
齿轮流量计体积小、重量轻。测量时振动噪声小,可测量粘度高达 10 000 Pas 的流体。齿轮流量计测量精度高,一般可达 ±0.5%, 经非线性补偿后甚至可达±0.1%~±0.05%。
Hale Waihona Puke 11.2 压差式流量计(Differential Pressure Flowmeter)
式中: K α =
β=
d D
— 靶式流量计的流量系数; — 靶的结构参数。
流体阻力式流量计 (6/6)
流量系数Kα与β、D及流体流动的雷诺数Re有关,其数值由实验确 定。下图为D=53 mm的圆靶,结构系数分别为β=0.7和0.8的Kα- β-Re实验曲线。
由图可知,当Re较大时Kα趋于某一常数,而当Re较小时, Kα随着 Re减小而显著减小。与差压式流量计相比,其流量系数趋于常数 的临界雷诺数较小,因此适于测量粘度较大的流体。靶式流量计 的测量精度约为2%~3%。
压差式流量计 (2/4)
水平管道内装有节流孔板时,沿流动方向的压力分布情况如下图。
差压流量计原理与压力分布情况
压差式流量计 (3/4)
体积流量方程为
qV = αε A0
2
ρ
( p1 p2 )
式中:α — 流量系数; ε — 流体压缩系数。对不可压缩流体,ε=1;对可压缩流 体,ε<1 ; A0 — 节流孔的最小截面积。 流量系数与节流装置开孔截面比、流体流动的雷诺数Re值、取压 点位置、管壁粗糙度等有关,对于不同形式的节流装置,由于其 压力和流速分布不同,流量系数α也不同。 实验表明,对于一定形式的节流装置,当雷诺数值Re大于某一界 限值ReK时,流量系数α趋于某一定值。因此,当Re>ReK时,只要 测量压力差便可确定流量的大小。

贾民平主编 测试技术_第二版 第一章1-4

贾民平主编 测试技术_第二版           第一章1-4
复指数函数
( t t 0 ) e j 2 f t j 2 f t ( f f ) 0 e
0
各频率成分移相
( f ) 平移到f0
1.3 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3. 谐波函数的频谱
由于正、余弦函数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故不能 直接利用定义式进行傅氏变换,需要引入 函数。


x (t ) (t )dt x (0),


x (t ) (t t 0 )dt x (t0 )
(3) 卷积性
x( t )* ( t ) x( ) ( t )d x( t )

x( t )* ( t t0 ) x( ) ( t t0 )d x( t t0 )

函数是一个理想函数,是物理不可实现信号。
1.3 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2) 函数特性(采样性质) ①乘积性
x ( t ) ( t ) x (0) ( t ),
②积分性
x ( t ) ( t t 0 ) x ( t 0 ) ( t t 0 )
k
k 0, 1, 2,
1 Ts
e
k ej2 kf s t
k

ck e j2 kf s t
fs 1 Ts
-j2 kf s t
j2 kf s t
1 ck Ts ����������������������������������������������������������������������������������������������������������������������������������������������������������������������������������������������������������������������������������������������������������������������������������������������������������������������������������������������������������������������������������������������������������������������������������������������������������������������������������������������������������������������������������������������������������������������������������������������������������������������������������������������������������������������������������������������������������������������������������������������������������������������������������������������������������������������������������������������������������������������������������������������������������������������������������������������������������������������������������������������������������������������������������������������������������������������������������������������������������������������������������������������������������������������������������������������������������������������������������������������������������������������������������������������������������������������������������������������������������������������������������������������������������������������������������������������������������������������������������������������������������������������������������������������������������������������������������������

传感器技术课后题答案-贾伯年-第3版

传感器技术课后题答案-贾伯年-第3版

传感器技术课后题答案-贾伯年-第3版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说明含义。

回差(滞后)—反应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过程中输出-输入曲线的不重合程度。

重复性——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一致程度。

各条特性曲线越靠近,重复性越好。

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线性度——表征传感器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离)程度的指标。

阀值——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被测输入量值,即零位附近的分辨力。

稳定性——即传感器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漂移——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与被测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静态误差(精度)——传感器在满量程内任一点输出值相对理论值的可能偏离(逼近)程度。

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差别。

理论直线法:以传感器的理论特性线作为拟合直线,与实际测试值无关。

端点直线法:以传感器校准曲线两端点间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最佳直线”法:以“最佳直线”作为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正反行程校准曲线对它的正负偏差相等并且最小。

这种方法的拟合精度最高。

最小二乘法: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取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校准数据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为什么要分静和动?(1)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输入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动态特性:反映传感器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2)由于传感器可能用来检测静态量(即输入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量)、准静态量或动态量(即输入量是随时间变化的变量),于是对应于输入信号的性质,所以传感器的特性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Z-1 分析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和措施。

(1)结构、材料与参数的合理选择(2)差动技术(3)平均技术(4)稳定性处理(5)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6)零示法、微差法与闭环技术(7)补偿、校正与“有源化”(8)集成化、智能化与信息融合2-1 金属应变计与半导体工作机理的异同?比较应变计各种灵敏系数概念的不同意义。

测试技术第三阶段

测试技术第三阶段

测试技术贾民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阶段选择题1.采用直流电源的电桥称为直流电桥,直流电桥其桥臂只能为__________。

A、电阻B、电容C、电感所属知识点:电桥的基础知识所属阶段:第三所属章节:5.1标准答案:A2.当四个桥臂为电容或电感时,则必须采用________电桥。

A、交流B、直流C、都行所属知识点:电桥的基础知识所属阶段:第三所属章节:5.1标准答案:A3.不同的电桥接法,其输出电压也不一样,全桥接法的灵敏度为半桥单臂接法的______倍。

A、2B、4C、1所属知识点:电桥的基础知识所属阶段:第三所属章节:5.1标准答案:B4.不同的电桥接法,其输出电压也不一样,半桥双臂接法的灵敏度为半桥单臂接法的____倍。

A、2B、4C、1所属知识点:电桥的基础知识所属阶段:第三所属章节:5.1标准答案: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电阻式传感器分辨率好,可用于静态或动态测量B、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分辨率好,受到磁场干扰时不需屏蔽C、霍尔式位移传感器结构简单,动态特性好所属知识点:常用位移传感器所属阶段:第三所属章节:7.1标准答案:B6.由于工业现场的条件原因,目前常有__________位移传感器来测量轴位移。

A、电涡流B、差动变压器C、霍尔式所属知识点:位移测量应用举例所属阶段:第三所属章节:7.2标准答案:B7.__________是指轴向推力轴承和导向盘之间在轴向的距离变化。

A、相对轴位移B、相对轴膨胀C、回转轴位移所属知识点:位移测量应用举例所属阶段:第三所属章节:7.2标准答案:A8.__________是指旋转机器的旋转部件和静止部件因为受热或冷却导致膨胀或收缩量。

A、相对轴位移B、相对轴膨胀C、回转轴位移所属知识点:位移测量应用举例所属阶段:第三所属章节:7.2标准答案:B9.测量不超过__________mm的相对轴膨胀,一般采用涡流传感器在轴肩处直接测量。

《测试技术》贾平民课后习题答案--

《测试技术》贾平民课后习题答案--

解:(1)瞬变信号-指数衰减振荡信号,其频谱具有连续性和衰减性。

(2)准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无理数,其频谱仍具有离散性。

(3)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无理数,其频谱具有离散性、谐波性和收敛性。

解:x(t)=sin2t fπ的有效值(均方根值):2/1)4sin41(21)4sin41(21)4cos1(212sin1)(1000022=-=-=-===⎰⎰⎰TffTTtffTTdttfTdttfTdttxTxTTTTrmsππππππ解:周期三角波的时域数学描述如下:(1)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式中由于x(t)是偶函数,t n 0sin ω是奇函数,则t n t x 0sin )(ω也是奇函数,而奇函数在上下限对称区间上的积分等于0。

故=n b 0。

因此,其三角函数展开式如下:T 0/2-T 0/2 1x (t ) t. . . . . .⎪⎪⎪⎩⎪⎪⎪⎨⎧+≤≤-≤≤-+=)(202022)(00000nT t x T t t T AA t T t T A A t x 21)21(2)(12/0002/2/00000=-==⎰⎰-T T T dt t T T dt t x T a ⎰⎰-==-2/00002/2/00000cos )21(4cos )(2T T T n dt t n t T T dtt n t x T a ωω⎪⎩⎪⎨⎧====ΛΛ,6,4,20,5,3,142sin 422222n n n n n πππ⎰-=2/2/0000sin )(2T T n dtt n t x T b ω∑∞=+=1022cos 1421)(n t n nt x ωπ∑∞=++=1022)2sin(1421n t n nπωπ(n =1, 3, 5, …)其频谱如下图所示:(2)复指数展开式复指数与三角函数展开式之间的关系如下:故有ωA (ω)ω0 3ω0 5ω0 0 ωω0 3ω0 5ω0 ϕ (ω)24π294π2254π21 2π C 0 =a 0C N =(a n -jb n )/2 C -N =(a n +jb n )/2 R e C N =a n /2 I m C N =-b n /2)(212122000n n n e n m n n n n n a barctg C R C I arctg A b a C a A C -===+===φ R e C N =a n /2 ⎪⎩⎪⎨⎧====ΛΛ,6,4,20,5,3,122sin 222222n n n n n πππI m C N =-b n /2 =0单边幅频谱 单边相频谱)( 21=212121n 22000=-===+====nn n e n m n n n n n a barctg C R C I arctg a A b a C a A C φ0 ωω0 3ω0 22π21292π2252π 5ω0 -ω0 -3ω0 292π 2252π -5ω0 22πnC0 ωI m C nω0 3ω0 5ω0 -ω0 -3ω0 -5ω0 0 ωR e C nω03ω0 22π21292π2252π5ω0 -ω0 -3ω0 292π 2252π -5ω0 22π虚频谱双边相频谱实频谱双边幅频谱解:该三角形窗函数是一非周期函数,其时域数学描述如下:用傅里叶变换求频谱。

测试技术(第二版)课后复习题答案_贾民平

测试技术(第二版)课后复习题答案_贾民平

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习题解答授课教师:陈杰来第一章习题(P29)1-1府轉质个职躺切齢肆帥静!耶个职臨号!饷腮i 普各狀啊酿?解:(1) 瞬变信号-指数衰减振荡信号,其频谱具有连续性和衰减性。

(2) 准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无理数,其频谱仍具有离散性。

(3) 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有理数,其频谱具有离散性、 谐波性和收敛性。

1-2求信号x (t )=sm 2^1的有效值(均方根值)畑二J 討:工“)曲.解:x (t )=sin2 f °t 的有效值(均方根值):J 丄:。

(1 cos 4 f o t) dt 2T o o[丄(T o -^si n4 f o T o ):2T o4 f oxrms1'■■,'TTox 2 (t)dtT oTosin 2 2 f o t dtu1------ sin 4 f o t 4 f 0T 0)1-3聽I呵抽三斛擁开拥腓师开丸耦茫触他1加般认胖離礼解:周期三角波的时域数学描述如下:T o2 x(t)0 tT 0 2T o x(t nT o )(1)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b n 1 T o/2T oT o / 2 T o /2 T o T o /2 4 T o /2 T o4 2 n 2 52 T o /2(1 T o /2a。

an 2n 2x(t)dt 2 T o /2T 00(1—t)dt T o x(t)cos n o t dt 2t)cos n o t dt T on 1,3,5, T o则x(t)sin n x(t)sin n o t dt n 2,4,6,,式中由于x(t)是偶函数,sinn o t 是奇函数,o t 也是奇函数,而奇函数在上下限对称区间上的积分等于o 。

故b n 0。

因此,其三角函数展开式如下:x(t)12 cos n n 1 nt41匕 2sin(n o t n 1 n2)(n=1,3, 5,…)其频谱如下图所示:A())1■2()」4 22・ 41 2 3 49 24 25 213 0 5 00 3 0 5 0单边幅频谱单边相频谱(2)复指数展开式复指数与三角函数展开式之间的关系如下:1 21 V a ! b :4 I m C nR e C nC 0 IA onarctg3oI m C nR e C n1 2 A 1arctg (电)a n故有I nC N =-b n /21 A1A n = an 2 2 arctg ( “) a nR e C N =31/22. 2 n 2 sin 2222 2n 0n 1,3,5, n 2,4,6,a o C n-5 0-3 0 - 0 0------------------------ ko 3 o 5 o实频谱j i R e C n1 2 222 9 225 22 25 2-5 0-3 o - o 0虚频谱o 3 o 5 o双边幅频谱t|Cn2 25 22 9 2 225 2-5 o -3 o - o o双边相频谱1-4求三角形窗函数{图J22)的频谱[井作频谱Kkt用傅里叶变换求频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概述(3/5)
3.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1)灵敏度高,输入和输出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2)噪声小,并且具有抗外部噪声的性能; (3)滞后、漂移误差小; (4)动态特性良好; (5)在接入测量系统中,对被测量不产生影响; (6)功耗小,复现性好,有互换性; (7)防水及耐腐蚀等性能好,能长期使用; (8)结构简单,容易维修和校正; (9)低成本、通用性强。
E为电阻丝材料的弹性模量;为压阻系数,与材质有关。
dR 1 2 E R
受力后电阻丝几何尺寸变化所 引起,对于同一材料(1+2v) 为常数。
受力后电阻率的改变引 起,对金属材料,E很 小。
dR 1 2 R 在电阻丝拉伸比例范围内,电阻相对变化与其所受的轴向
L=(40~80)×10-11 m2/N,
E=1.67×1011 Pa, 则S0 = LE=50~100。
半导体电阻材料的灵敏度比金属丝要高5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0倍。
电阻式传感器(14/22)
(2)压阻式传感器类型与特点 压阻式传感器有两种类型 1)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制成粘贴式的应变片,其使用 方法与电阻应变片类似。 2)在半导体材料的基片上用集成电路工艺制成扩散电阻, 作为测量传感元件,测量压力和加速度等物理量。 压阻式传感器的优点 1)灵敏度非常高。
导体材质和截面积一定,其阻值随导线长度而线性变化。 变阻器式传感器除可以测量线位移和角位移,还可以测量任 何可以转换为位移的物理参数,如压力、加速度等。 R 1)直线位移型
改变触点C的位臵时,AC 间电阻值为
x
C
x
R KL x
KL:单位长度内的电阻值,/m。
A C B
电阻式传感器(16/22)
dR 传感器灵敏度: S KL dx 当导线均匀分布时,输出(电阻)与输入(位移)成线性关系。
2)角位移型

R K
传感器概述(2/5)
按构成原理分类
物性型 依靠敏感元件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实现信 如水银温度计、压电式传感器等。 号变换。 结构型 依靠传感器结构参量的变化实现信号转换。 如电容 式、电感式传感器等。
按能量变换关系分类 能量转换型(无源型、 发电型或主动传感器) 直接由被测对象输入能量使其工作。 如热电偶温度计、弹性 压力计、压电式传感器。能量转换型传感器存在负载效应。 能量控制型( 有源型、能量调节型或被动传感器) 由外部辅助能量使其工作,并由被测量控制外部供给能量的 变化。如电桥式电阻应变计等。 注意: 传感器的换能元件可能不止一个(如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甚至是一个小型装臵(如力反馈式加速度计)。
传感器概述(5/5)
4.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1)采用新原理、开发新型传感器; (2)大力开发物性型传感器; (3)传感器的集成化; (4)传感器的多功能化; (5)传感器的智能化(smart sensor); (6)研究生物感官,开发仿生传感器。
4.2 传感器选用原则
(Principle of Transducer Selection) 1.灵敏度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可以感知的变化量越小。传感器往往 要求有较大的信噪比。 传感器的量程范围与灵敏度密切相关。过高的灵敏度会影响 其适用的范围。 在测量过程中,传感器在被测量方向上的灵敏度愈高愈好, 而横向灵敏度愈小愈好;对于二维或三维矢量的测量,传感 器的交叉灵敏度愈小愈好。 2.线性范围 任何传感器都有一定的线性范围,在线性范围内输出与输入 线性范围越宽,传感器的工作量程越大。 成比例关系。
2)分辨率高,例如测量压力时可测出10~20 Pa的微压。
3)测量元件的有效面积可做得很小,故频率响应高。 4)可测量低频加速度和直线加速度。 缺点是温度误差大,故需温度补偿或恒温条件下使用。
电阻式传感器(15/22)
3. 变阻器式传感器 (1)变阻器式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 变阻器式传感器实际是精密线绕电位器,通过改变电位器 触头位臵将位移转换为电阻变化。
电阻式传感器(11/22)
动态响应特性 应变片栅长/mm
0.2 0.5 1 2 3 5 10 25 15 20
最高工作频率/kHz 1250 500 250 125 83.3 50
16.6 12.5
温度影响:温度变化导致应变片电阻变化与由应变引起的电 阻变化往往具有同等数量级,须用适当电路进行温度补偿。 (4)电阻应变片的特点 性能稳定、精度高,综合误差在 1.0% ~ 0.1%,高精度力 传感器已能达到0.03%~ 0.01%。
返回
4.1 传感器概述
(Introduction)
1.传感器概念 传感器 是指直接作用于被测量,并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
成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
传感器处于测试装置的输入端,其性能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测 试装置的工作质量。 2.传感器分类 按被测量分类 位移、力、温度、压力、流量、速度传感器等。 按工作机理分类 机械式、电气式、光学式、化学型等。
4.3 电阻式传感器
(Resistance Transducer) 电阻式传感器 将被测量转换成电阻变化量,再通过中间 变换电路将电阻变化变换为电压或电流进行测量。 电阻式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1)变阻器(电位器)式
(2)应变片式(弹性电阻式)
(3)热敏电阻 (4)磁敏电阻式 (5)气敏电阻式 (6)光敏电阻式等
应变成正比。
电阻式传感器(5/22)
电阻应变片的应变系数或灵敏度S0定义为
dR / R S0 1 2 constant dl / l
通常,S0 =1.7~3.6。
2)应变片的基本结构及测量原理 典型结构:将一根高电阻率金属丝(康铜、镍铬、卡玛 合金等,直径 0.025 mm左右)绕成栅形,粘贴在绝缘的 基片和覆盖层之间,由引出导线接于电路中。 测量原理: 将应变片粘贴于弹性体表面或者直接将应变片粘贴在被测 件上,被测物变形通过基底和粘结剂传递给敏感栅 — 阻 值变化 — 转换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
dl :电阻丝轴向相对变形,或称纵向应变。 l dr :电阻丝径向相对变形,或称横向应变。 r dr dl 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间的关系为 r l
式中为泊松比。负号表示两者变化相反。
d

:电阻率相对变化,与电阻丝轴向所受正应力有关。
电阻式传感器(4/22)
d

E
加速度等物理参数的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9/22) 质块
m
x 位移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F
柱式测力传感器
齿轮轮齿弯矩
电阻式传感器(10/22)
注意事项 应变极限: 应变大 — 输出非线性大。误差为10%时对应的 应变作为应变片的应变极限。 机械滞后: 敏感栅、底基及胶粘层承受机械应变后,一般都 会存在残余变形,造成应变片的机械滞后。 零漂和蠕变: 零漂:恒定温度,无机械应变时,应变片阻值随时间变 化的特性。 蠕变:恒定温度、恒定应变时,应变片阻值随时间变化 的特性。
电阻式传感器(6/22)
如果把位移、力、力矩、加速度、压力等物理量转换为应 变,可以构成各种不同的传感器。 (2)电阻应变片的分类及材料 金属电阻应变片分为丝式、箔式和膜式。 1)丝式应变片
金属丝式应变片有回线式和短接式两种。
回线式
短接式
电阻式传感器(7/22)
丝式应变片制作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易粘贴。 回线式应变片因圆弧部分参与变形,横向效应较大。 短接式应变片敏感栅平行排列,两端用直径比栅线直径 大 5~10倍的镀银丝短接而成,其优点是克服了横向效应。 安全电流:10~50 mA,电阻:50~ 1 000 (典型120 )。 2)箔式应变片 箔式应变片由厚度为 3~10 m 的康铜箔或镍铬箔经光刻,腐 蚀工艺制成的栅状箔片。 大批量生产,可制成多种复杂形状。 散热好,允许电流大。
电阻式传感器(2/22)
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1)应变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1)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电阻应变效应 是指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 阻值随所受机械变形(应变)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则其阻值为 设金属丝长度为l,截面积为A,电阻率为,
l R A
金属丝变形时,、l、A将同时发生变化,从而导致R改变。 若、l、A的变化量为d、dl、dA,则
传感器选用原则(2/2)
3.响应特性 传感器响应特性必须在所测频率范围内尽量保持不失真。 实际传感器的响应总有一定的延迟,但延迟时间越短越好。 4.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经过长期使用后,其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性能。 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是时间和环境。 5.精确度 精确度表示传感器输出与被测量的对应程度。 传感器的精确度并非越高越好,选择时应从实际出发。 6.其他选用原则 如实际测试条件下的工作方式等因素。
传感器概述(4/5)
传感器的技术指标
基本参数指标 量程指标: 量程范围、过载能力等 灵敏度指标: 灵敏度、分辨力、满量程输 出、输入输出阻抗等 精度有关指标: 精度、误差、线性、滞后、 重复性、灵敏度误差、稳定 性等 动态性能指标: 固有频率、阻尼比、时间常 数、频率响应范围、频率特 性、临界频率、临界速度、 稳定时间、过冲量、稳态误 差等 环境参数指标 温度指标: 工作温度范围、温度 误差、温度漂移、温 度系数、热滞后等 抗冲振指标: 允许各向抗冲振的频 率、振幅及加速度、 冲振所引入的误差等 其他环境参数: 抗潮湿、耐介质腐蚀 能力、抗电磁干扰能 力等 可靠性指标 其他指标 工作寿命、平 使用有关指标: 均无故障时间、供电方式(直流、交 保险期、疲劳 流、频率及波形等) 性能、绝缘电 及功率、各项分布参 阻、耐压及抗 数值、电压范围与稳 飞弧等 定度等 结构方面指标: 外形尺寸、重量、壳 体材质、结构特点等 安装连接方面指标: 安装方式、馈线电缆 等
dR R (1 2 ) d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