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楼宇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_杭政函〔2005〕105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杭政函〔2005〕10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市大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市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制定《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所称的“大旅游产业”,是指以传统旅游业为龙头的,包括会展、休闲、商贸、文化及其他社会资源中能与旅游互动部分的产业集群。
一、我市大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发展现状与态势。
“十五”期间,我市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经济环境,以旅游国际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旅游西进”战略,观光旅游迅速发展,会展商务业、休闲度假业及相关产业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了国内游和入境游“两轮驱动”,观光、会展、休闲“三位一体”发展的产业格局。
———观光游览业不断走强。
2001年以来,我市建成并开放了雷峰塔、杨公堤、大明山、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垂云通天河等一批新景区;西湖、千岛湖、宋城、双溪竹海漂流、七里扬帆等景区的旅游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旅游国际化战略全面启动,成功推出包括学校、医院、商场、社区在内的50余个较有特色的社会资源点,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2004年,全市入境过夜旅游人数123.41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30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0.73亿元。
2004年,全市星级饭店突破200家,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旅行社295家,其中国际社31家,旅游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4年的6.3%。
———会展商务业初见成效。
以西湖博览会为龙头的商务会展业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08]211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08]211号](https://img.taocdn.com/s3/m/484ae72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b.png)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08〕21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与住房开发建设,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创造良好的住房消费环境(一)调整购房入户政策。
购房入户政策实施范围由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钱江新城区域扩大到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区等区域。
购房者为非杭州市区户籍人员(不含境外人员),在上城区内购买单套住房(含存量房)总价达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或在下城、西湖、江干、拱墅区内购买单套住房(含存量房)总价达80万元以上(含80万元)的,经市房管、公安等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可申请办理 1户(夫妻以及未成年子女)杭州市区户籍。
具体操作办法参照《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房管局关于外地人在杭购房入户试点办法的通知》(杭政办〔2006〕6号)规定执行。
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钱江新城的购房入户政策仍按原政策执行。
(二)放宽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
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50万元提高到60万元;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长期限由男60岁、女55岁调整为男65岁、女60岁。
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职工购买商品房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职工首套贷款购买的商品房,人均建筑面积未达到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标准的,可按相应额度申请第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杭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杭政〔2017〕66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杭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杭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杭政〔2017〕6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未来产业是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谋求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方向,是优化完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的要求,为加强对未来产业的统筹规划和指导,进一步加快推动杭州未来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充分认识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未来产业孕育发展新机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如火如荼,正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新态势。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领域,量子科学、基因编辑、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力度前所未有,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动力正在加速更替、迭代、积聚,未来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二)未来产业成为竞争新焦点。
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对未来产业领域的布局,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全球互联网和制造业巨头企业紧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虚拟现实、区块链、增材制造、商用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加快实施技术、产业、战略“三位一体”和“软硬”融合发展。
为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我国已经加快部署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和标准研制工作,国内众多省市高度重视,竞相规划布局,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
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研究——以钱江新城为例

( 三) 生态 化 C B D 生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生态化也有两层含意, —层是本
意的生态化 , 即更加注重环境、资源的约束, 在超越国家园林城市标 准的基础上 , 注入节能 、节约、经济循环的元素, 构筑人与 自然更加 和谐的人居环境。第二层是延伸含意 , 主要指产业生态化、城市生态 化 。也就是说在新城内的发展生态产业, 形成内部生态系统。同时新 城内部的生态系统与杭州市其他组团共同构成的中型生态系统 , 既符 合杭卅l 市在长三角范围的分工, 也满足长三角大型城市生态系统的要
一
、
杭 州市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和研究的必要性
( 一) 杭州市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1 . 建 国初期。杭州的城市规划 , 从上世纪5 0 年代开始制定, 至8 0 年代前 , 在城市的定位、发展战略上把握不定, 几经曲折、几经反复, 没有—部城市总体规划 , 在城市的发展中留下了不少遗撼。 2 . 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遵循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 我国的城市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 道 。杭州在此期间制定的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第一轮城市 总体规划( 1 9 8 卜2 0 0 O 年) 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该规划对指导杭州市城市 建设 , 完善城市功能, 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第一步完整的规划, 但是第二年就发现规划不 能适应城市的发展, 一直补充修改到第二轮城市规划的制定。 3 . 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自1 9 9 6 年4 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 将萧山、余杭等六个乡镇共2 5 3 平方千米划入杭州市区后, 加快了城 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这次行政区的重大变化 , 使杭州市区面积从 6 8 3  ̄ f 千米扩展到3 0 6 8 平方千米。为此 , 杭州市开始了本轮城市总 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 v 2 0 0 1 年到2 0 0 7 年, 杭州市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 编制修订工作 , 直 ̄2 o o 7 年, 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总体城市规划。 ( 二) 杭州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1 9 4 9 年以前的2 1 0 0 多年期 间, 杭州城市的扩展是一个缓慢的过 程。1 9 4 9 年建国后 , 空间扩展极为迅速。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 展到折扇形 , 再发展到 目前 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 团 式布局模式, 已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然而, 在城市 狭小空间与经济陕速发展 的矛盾面前 已出现建设『 生 破坏, 例如 : 旧城 “ 全面改造” , 杭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逐渐消失 ; 湖滨地 区的过度开 发, 正在破坏西湖 “ 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整体协调……这些建设 破 坏是之前的城市规划改造中造成的问题 , 这需要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转 变模式, 积极探讨一种新的规划方式, 规避 陛影响。
整理杭州市建筑层高控制及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

杭州市建筑层高控制及容积率指标A4打印/ 可编辑阳春市建筑设计规则(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参照《阳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 本规则以国家和广东省、阳江市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阳春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设计条件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1.0.4 在阳春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不含私人自建房屋),适用本规则。
第2章名词解释2.1建筑分类名词2.1.1 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1.2 居住建筑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的,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1.3 住宅建筑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1.4 宿舍建筑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2.1.5 公共建筑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的,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1.6 公共配套设施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各类非独立选址的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等。
2.1.7 办公建筑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
2.1.8 公寓式办公建筑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的办公建筑。
2.1.9 商业建筑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
2.1.10 教育建筑供人们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建筑。
2.1.11 城市综合体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馆(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多项进行组合,总规定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建筑体。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3.31•【字号】静府发〔2017〕15号•【施行日期】2017.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静府发〔2017〕15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已经区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2017年3月31日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市政交通是城市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
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市政交通保障能力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十三五”期间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也是“撤二建一”后的起始五年。
静安区要努力成为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工作必须围绕“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对标国际先进城区,着力提升管理能力和建设水平,为“国际静安、圆梦福地”作出贡献。
根据区委、区政府总体要求,为明确目标任务、持续提升管理能力、稳妥推进项目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一)发展回顾与基础“十二五”期间,原闸北、静安两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都取得长足发展。
原闸北区牢牢把握“南高中繁北产业”战略格局,有效实现了“大建设、大发展、大变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目标;原静安区始终坚持管建并举,城区建设日臻完善,“国际商务港”初现雏形。
旧区改造坚持先行先试、克难奋进。
“十二五”伊始,征收条例出台,旧改政策由居民拆迁变为房屋征收,广大居民群众成为实施旧改的决定者和推动者。
原两区都在探索学习中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交办的旧改任务,兑现了对居民的承诺。
“红色、健康、最美”——访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党工委书记惠海涛

“红色、健康、最美”——访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党工委书记惠海涛作者:金盛翔来源:《杭州》 2017年第6期本刊记者金盛翔地处杭城中心腹地的小营街道,既是浙江省党、团组织的发源地,更是全国唯一一个毛主席视察过的街道。
小营有着何种魅力?在这里,你既能体验到小河边、巷弄里的老杭州市井人家风情,也能享受现代都市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设施。
本刊特此采访了小营街道党工委书记惠海涛,在他眼中,“红色”“健康”“最美”是街道的三大核心品牌,未来将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美丽上城的战略目标持续深化,为构建和谐平安小营助力添彩。
红巷深几许,人在画中游不难发现,在小营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点众多,除了有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还有龚自珍、郁达夫、钱学森等名人故居,求是书院、太平天国听王府、汪宅、梅石园等历史遗存,同时这儿还是戴望舒笔下“雨巷”的所在地。
用“最美”一词来形容小营分外贴切。
小营·江南红巷早己闻名于省内。
作为杭州市首个红色主题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它至今仍保存着一派粉墙黛瓦的传统“江南小巷”建筑风貌,一砖一瓦,皆是故事。
红巷承载了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积淀了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闪烁着小营人“敢为天下先,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光辉,是杭州的红色胜地,浙江的革命摇篮。
热情好客、文明诚信的“最美小营人”,支持环境整治,参与地铁文明劝导,组建文明巡逻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民总动员,人人争做“最美”,以最优美的环境、最和谐的氛围,展示小营形象。
而五柳巷的每一天则都是如此:清晨,如果你在西湖大道的安乐桥驻足,北面是双向四车道的宽阔马路、高架桥和商贸高楼;向南眺望,入眼的五柳巷却是石板铺路,尽为两层楼高、独门独户的小楼,家家户户推开门,便能看见河水缓缓流经小巷,河上有画舫满载着观光游客驶过……一切都显得刚刚好。
但对于游客而言,鲜有知晓的是,“人在画中游”的背后,是街道长达五年的提升改造。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13]89号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13]89号](https://img.taocdn.com/s3/m/3d5ed02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f.png)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13〕89号)鹿城、龙湾、瓯海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促进市区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城区“优二兴三”和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能力,为温商回归创造有利条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规划布局导向以建设总部集聚区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市区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的规划布局,加快总部楼宇的开发建设和功能改造,加强选商引资,吸引各类总部企业入驻发展,形成以杨府山滨江商务区、鹿城老城区、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海新城、龙湾中心区、瓯海新城、瓯江口新区、空港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重点,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集聚区。
二、认定条件(一)总部企业的认定。
申请总部企业认定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在市区注册并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对其下属企业行使管理和服务职能。
2.符合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政策。
3.在市以外的下属企业或关联企业不少于3家。
下属企业是指总部企业的控股子公司或分公司,关联企业是指与总部企业有共同的实际控制人的企业。
4.营业收入中来自市外下属企业或关联企业的比例不低于30%。
来自市外下属企业的营业收入包括:总部对下属企业或关联企业的各项交易收入、非独立法人分公司的营业收入。
同时,还应分别符合以下条件:(1)新引进市外总部企业。
新引进市外总部企业是指在申请认定之前的两年内引进并注册登记的企业。
制造业和综合业态:注册资本2000万元(含本数,下同)以上,上年度纳税额500万元及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楼宇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近日公布。杭州市楼宇经济将构筑“两主七
副多点”的空间格局。
两大主中心
“十三五”期间,杭州市楼宇经济构筑的“两主七副多点”中的“两主”为两个主中
心,即环西湖主中心板块和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主中心板块,是杭州市楼宇经济发展的核
心板块。
环西湖主中心板块
覆盖中河路以西、环城北路—天目山路以南、河坊街以北的环西湖地区,包括庆春—
凤起板块、武林板块、湖滨板块、吴山板块和黄龙板块。
发展定位为市级休闲游憩商业核心区(RBD),重点发展商贸流通、文化娱乐和休闲旅
游等产业,展示杭州历史文化气质和国际化形象。
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主中心板块
由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两个区域组成。
发展定位为杭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和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
钱江新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打造集行政、商务、金融贸易、信息会展、文化旅游和
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商务服务中心,成为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平台。
钱江世纪城重点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总部、跨国集团地区分部、金融保险机构、会议展
览、现代物流和咨询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机构,打造总部经济高度集聚、具有鲜明金融商贸特
征的中央商务区。
七大副中心
“七副”即七大城市副中心,作为楼宇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集聚区,分担主城区人口、
产业和服务功能,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分别为江南副中心、下沙副中心、临平副中心、大江东副中心、城西科创城市副中心、
城北副中心、富阳副中心。
江南副中心
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区块组成。打造以高新研发、商业商务和居住为主导
的现代化智慧城区和远景商务中心。
滨江区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建设科技新城,着力营造创业生态,建设智慧e
谷,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萧山城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研发总部、工业设计、信息软件、会展旅游
等高端业态。
下沙副中心
以杭州经济开发区和高教园区为骨干区域。
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基础,打造集教育、科研、商务和居住等功能于一体
的复合型楼宇经济示范区。
临平副中心
由临平新城、钱江科技城、九乔商贸城、塘栖新城、崇贤新城以及老城区等板块组成。
发展定位为融总部商务、商业金融、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和高端居住等于一体的生态
智慧型楼宇经济示范区。
大江东副中心
由江东新城、临江新城、空港新城和前进工业园区四大片组成。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都市工
业型楼宇经济示范区。
城西科创城市副中心
以未来科技城和青山湖科技城为核心。
重点发展信息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科创服务和文化创意等产业。辐射临安东部、
余杭西部等区域。
城北副中心
以勾庄一带为核心,由运河新城、北部新城核心区组成,主要依托北部软件园等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商业、商务和文化为主导功能,打造集生活居住、商务办公、商贸物流、旅游休闲、
文化创意、总部经济为一体。辐射良渚组团、瓶窑组团的城市北部楼宇经济示范区。
富阳副中心
以鹿山新城、银湖新城等为重点区块。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科技研发、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和总部经济等,打造杭州西部总
部楼宇经济示范区。
17个重点培育增长极
多点,即按照网络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培育一批产业定位清晰、能够疏散主城功能、
集聚高端要素的城市次中心,打造充满活力、集聚集约的特色楼宇(群),培育多层次、多
元化、联动发展的新型城市增长极。
“十三五”时期重点培育的17个增长极:城东新城、国际会展中心(奥体城)、望江
新城智慧产业园、西溪谷、大运河中央商务区、东部湾总部基地、未来科技城、滨江智慧新
天地、杭州新天地(下城区)、之江新城、黄龙板块、江东新城、临江新城、空港新城、湘
湖文化旅游创意园、鹿山新城、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