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解放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文学经典的现代诠释:《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自我与孤独》

文学经典的现代诠释:《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自我与孤独1. 引言文学经典作品具有跨越时空的影响力,能够在不同时代和背景下被重新诠释。
本文将聚焦于世界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并探讨其中关于自我和孤独主题的现代解读。
2. 简介《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17世纪英国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船只失事而被困荒岛,他在孤岛上生活多年,并通过努力和创造力建立起了新的生活方式。
3. 自我主题解读3.1 面对自身《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面临着极端孤独和完全依靠自己生存的境遇。
他必须直面自身,发掘内在潜力,并努力去实践与个人理想相符合的行动。
这种个体对抗困境的努力反映了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3.2 自我意识的觉醒在与孤岛上一只名为弗莱迪·佩尔泽梅尔(Friday)的原住民相遇后,鲁滨逊开始重新思考和质疑自己的行为和信仰体系。
他对于自身所处位置以及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和共同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自我认知和意识觉醒的需求。
4. 孤独主题解读4.1 身处荒岛上的孤独《鲁滨逊漂流记》中描绘了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多年时光的孤立状态。
这种彻底地与外界隔绝、没有社交活动以及无法与他人分享经历的孤独感受,突出展示了个体面对极限环境时所经历的心理状态。
4.2 内心深处的孤独尽管身体上与其他人隔离,但鲁滨逊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富有挣扎和折磨性质的孤独感。
这种来自内在世界的孤独是对人类根本性质和存在意义的思考,触及到个体与他人之间连接的需求和渴望。
5. 现代诠释与实际应用5.1 自我认同与个人成长在现代社会中,个体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境。
《鲁滨逊漂流记》中所描绘的自我实现以及对自身真正需求的探索,为当代人提供了在自我认同和个人成长方面的借鉴。
通过探寻内心需求、追求更高目标可以帮助个体摆脱生活中的孤独感,并达到更加完整和满足的状态。
5.2 当代社交互动和关系建立尽管久隔荒岛上一无所知,但鲁滨逊通过与弗莱迪佩尔泽梅尔(Friday)等原住民建立联系,展示了在孤独环境下探寻社交互动并建立关系的重要性。
论《紫色》中西丽自我意识的觉醒英语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学院XXX学院专业XXXX班级XXXX级英语XX班学生XXX指导教师XX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编号:论文(设计)题目:论《紫色》中西丽自我意识的觉醒学院: XX学院专业: XXXX 班级: XXX级英语XX班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 指导教师: XX 职称:XXX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论述《紫色》中西丽自我意识的觉醒。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分析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双重,西丽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双重压迫,第二章阐述女主角追求自我价值的历程,第三章探讨西丽自我价值的实现。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本论文的基础条件是不同的文学家及女性主义学者对《紫色》的研究结果。
研究路线是分别阐述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双重和女主角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4、主要参考文献Walker, A. 1983. The Color Purple. London: Woman’s Press.Woolf, V. 1985. A Room of One’s Own. London: Granada PressBloom, Harold. 1989.Alice Walker.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艾丽丝·沃克著, 杨敬仁译.1988.《紫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刘源.2006.《紫色》与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 世纪桥5、计划进度指导教师: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注:一式三份,学院(系)、指导教师、学生各一份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议书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论《紫色》中西丽自我意识的觉醒作者姓名: XXX指导教师: XX所在学院: XXX学院专业(系): XXXX班级(届): XXXX届完成日期 XXXX 年 5 月 8 日Awakening of the self-valueAn Analysis of Celie in the color purpleBYXXXProf. XXX, TutorA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English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Partial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 in EnglishAt XXXX UniversityMay 8th, XXXXAbstractAlice Walker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black women writer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color purple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82, is considered as her representative work. The novel has aroused great reverberation since its publication and also makes Alice Walker win the Pulitzer Prize and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Greatly influenced by feminism, Alice Walker regards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and women’s liberation as her life career, which was greatly reflected in the novel The Color Purple. The novel deeply analyses the double oppression of black women, which were racism and sexism and revealed the barriers of black women awakening and liberation. It encourages black women to wake up and fight for selfhood. It expanded the struggle for women’s equal rights to the group of black people. The novel exposes the black men and the white people’s oppression and discrimination to black women and shows the black women’s unity to get rid of the oppression and rebuil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black men and women.This thesis will illustrate the awakening of the self-value of Celie and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Chapter one focuses on the double oppression that the black women suffer, which are the sexual discrimination and oppression from the black men and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oppression from the white people.Chapter two emphasizes the process of Celie’s pursuit of self-value,from compliance to fight and at last reaching a reconciliation and the help Celie got from her sisters.Chapter three realization of self-value including the economic independence and the rebuilding of spiritual home.Key words: The Color Purple self-value oppression awakening resistance摘要艾丽斯·沃克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
自我意识与意识心

自我意识与意识心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意识,它就是你所认为的自己,每天在行住坐卧的、最表层那的、时时刻刻你所认识的自己。
而我们常讲意识心是什么?意识心就是我们的内心,也就是当你静心下来,要自我面对、关照、觉察与探索的那个内心;它是从本我所由来,所以也具足了爱、智慧、慈悲、创造力与神通。
意识心里面会塞了许多自我意识累积的东西,假设书桌是自我意识,你为了要保持书桌的干凈,而把桌上的东西塞到抽屉里去,抽屉就好比我们的意识心。
如果你没有静观、内观、很诚实的回来面对自己,你怎么有办法面对你的意识心,而永远在用自我来直觉反应。
自我不断地被习性所牵引,很多的不信任、恐惧与怀疑。
当整个的意识心被塞满了这些东西,塞满负能量,抽屉都塞满了,东西只好放在桌上了,于是最后自我意识也开始得到精神官能症、焦虑症与躁郁症,你开始失眠、不快乐或烦躁不安,所以它是个双向系统。
自我意识每天会换新的一个,所以本来没事的。
但自我意识会猛塞东西到意识心里去,它要开始自我觉醒、自我面对,每个抽屉都要打开看清楚,一个个好好的面对。
大多数人可能都不想面对内心,因为自我最在乎面子。
其实也可以不用去面对,但最后会变得像行尸走肉、生活的机器,每天上班下班浑浑噩噩过一辈子。
学习身心灵,无可避免地一定要回来面对内心,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可能有很多的恨没有被化解、很多的理想没有去追求、很多的遗憾、自卑与孤单没有被处理。
若你没有回来面对你的内心,会一直停留在受伤里,但往内更深一层的看时,你又发现内心隐藏着过去没看到的。
自我意识经常把意识心蒙蔽、绑架,使我们只看到那个恨、自卑与对自己的不肯定。
回到内在清明自在心的时候,它天生会知道自己是被恩宠、被祝褔的,所有它需要的都会来到它的身边。
而你也会再次感受、发现到,原来爸爸妈妈从来没有不爱你,只是用他们以为的方式罢了,原来那个爱永远都在,原来那个受伤只不过是来自一个误解。
给自己一个信念:我要好好地面对我的内心。
然后你会发觉自我意识与内心世界所认定的你,可能是两个人;自己以为的自己跟内心的自己差很远,搞不好你一辈子以为你是的那个人,根本就不是你。
简析文艺复兴时期妇女的觉醒

简析文艺复兴时期妇女的觉醒作者:刘慧颖来源:《卷宗》2018年第03期摘要: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使西方艺术重焕生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本文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妇女的家庭社会地位以及妇女接受教育情况,虽然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没有变,但是女性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
关键词:文艺复兴;女性地位;觉醒从14世纪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变成了一场遍及欧洲大陆和英国的文化运动,它要求恢复希腊和拉丁文化,使西方艺术和建筑重新焕发生机,确立了近代早期的政治和经济实践。
文艺复兴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社会开始对人更加关注,虽然文艺复兴时期父权制的社会体制没有变,但是在中世纪一直处于被控制和被压迫的女性,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自我意识觉醒,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地位,发掘自身价值。
1 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在文艺复兴时期,社会上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
女孩因为贞洁和嫁妆问题而不受欢迎。
文艺复兴时期,嫁妆所需数额庞大,而且嫁妆还是女孩出嫁的必要条件。
从出生那一刻起,嫁妆的阴影就笼罩这妇女:她代表着潜在的损失而不是收益。
文艺复兴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体制赋予贞洁很高的价值,贞洁确保了未来丈夫家家族的纯洁、继承人的合法性及其家族的名声,因此,守护贞洁是文艺复兴时期女儿们的头等大事。
女儿从出生起就给家庭带来了双重负担:保持他们的贞洁和为她们提供嫁妆,但是女儿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父亲仍有价值。
她们保证了家族的血脉延续,父亲通过女儿可以横向地与朋友以及纵向地与后代子孙联系在一起。
女孩被迫服从家族战略安排,为此付出了丧失婚姻自主权和社会地位的巨大代价,她们实际上被要求发誓放弃两种“权利”:对嫁妆以外的父系财产的继承和自由选择伴侣的权利。
父母为女儿选择丈夫,并且在女儿基本上不参与的情况下协商财产的处置。
婚姻还与传宗接代密切相关。
当时医疗条件比较低下,婴儿的死亡率极高,这就使得当时妇女主要的任务是绵延子嗣。
为了保障家族的继承,需要有几位健康的男性继承人,以防万一。
女性意识的觉醒

女性意识的觉醒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的地位也逐渐得到提升。
从过去的只能在家里做家务、生孩子,到现在的越来越多女性在外工作,女性对自我认知的觉醒也逐渐增强。
女性意识觉醒是一种重要的进步,她们开始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反省,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推动力。
第一,完全拥有自己的财物:女性意识觉醒之前,传统社会中女性的财产是管理在男性手中的,女性的经济地位很低,不能完全掌握和支配自己的财物。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女性也越来越具有独立经济能力,能够自己挣钱,拥有自己的房产、汽车等财物,不再依赖男性,拥有了自主权。
例如,很多独立女性在资助家庭后,剩余的收入都可以被她们用于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去旅游、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
第二,追求平等的人际关系女性意识觉醒之后,她们会更加理智地对待人际关系,崇尚平等、尊重和互相尊重。
女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平等地与人相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支配和限制,特别是不能因为自己是女性,就应该承受男性的专制和压迫。
例如,女性在婚姻生活中,一旦发现自己的丈夫压迫自己,限制自己的自由,很多女性会选择离婚并追求更为平等的关系。
第三,追求自我发展和实现梦想女性意识觉醒之后,她们将追求自我发展和实现梦想放在了生活的首要位置。
女性不再只是为了家庭而活,她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职业成就,学习、工作和创业等,同时更注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充实。
女性认为自己有和男性一样的能力和快乐的生活权利,她们追求更广阔的空间、更开阔的视野,向往拥有更多的自由。
例如,现在越来越多女性坚持走事业路线而不仅仅是家庭路线,女性开始站在更为平等的起点上,积极地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提高自我意识和素质女性意识觉醒之后,她们也会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和素质,不断自我完善。
女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才能不断对未来的人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拓展。
女性开始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如自我营销,社交技巧,沟通技巧,信用评级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
《黄金时代》中的女性解放与个人成长

黄金时代中的女性解放与个人成长
引言
《黄金时代》是中国现代作家王小波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故事中的女主角陈清扬的经历,展示了女性解放和个人成长的主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1. 陈清扬的五四思潮与自我意识觉醒
在小说中,陈清扬是一个勇于追求独立自由、拒绝传统束缚的女性角色。
她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并逐渐展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不甘平庸的精神。
这种自我意识觉醒是她个人成长的关键之一。
2. 脱离封建束缚的婚姻观念
在封建社会中,婚姻被视为女性唯一追求幸福和安全感的手段。
然而,陈清扬不愿被传统婚姻束缚住,她选择离开失败的婚姻,并寻求新型关系颠覆旧有观念。
这种追求真实幸福和解放自我的反叛精神,推动了她个人成长的转变。
3. 艺术创作与身份认同的探索
陈清扬是一位作家,她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并不断探索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
这种对艺术和身份的追求使她跳出传统女性角色的限制,激发了她个人成长的潜力。
4. 在现代城市中寻求自由与独立
《黄金时代》背景设定在中国大城市,这为陈清扬提供了一个实现个人解放与
成长的环境。
在城市的包容氛围中,陈清扬逐渐摆脱传统家庭观念和道德桎梏,追求自由生活、追求个人独立,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结论
《黄金时代》通过展示陈清扬在思想觉醒、婚姻观念、艺术创作和城市生活等
方面的经历,呈现了女性解放与个人成长的主题。
这部小说不仅揭示了封建与
传统观念对女性的限制,更激励人们勇敢追求自由、追求真实幸福的决心和勇气。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先生的生平
▪ 郭沫若:(1892——1978) ▪ 1918年开始写诗。1919年《学灯》上发表诗
作。1921年与郁达夫等人建立了创造社。 ▪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八一”南
昌起义。1928年流亡日本10年。 ▪ 1937年归国参加抗战,领导抗日文化宣传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主席,并历任 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主持科学和文化工作,对 我国现代文学和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
▪ 问题3: 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 象征意义?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谈谈你 的看法。
▪ 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 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 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
问题:这首诗是侧重写景 还是侧重抒情?谈谈你的看法。
1、这首诗侧重于写,充分展现了大自然室伟 壮丽的图景。诗人热爱大自然,在诗人的 眼中,“无限的大自然到处都是生命的光 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 到处都是笑”(《光海》)。这首诗描绘的北 冰洋的白云、太平洋的洪涛,充分表现出 大自然的雄奇、壮间、瑰丽、博大,气势 磅礴。
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巨人的形象。
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 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 的号角。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 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 力,巨人就是要掌握它、驾驭它,用他 那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彻 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你觉得作者的情感浓烈吗?怎样做到的? 提示:修辞方面、句式方面、标点
▪ 分析意象
▪ 问题1:全诗7节,都涉及哪些意象?这些 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 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我、力 ▪ 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
五四时期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探析

文史教育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6期(总第162期)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No.6,2019(Sum ,162)摘要:五四时期,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方思潮及女权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影响下,先进知识分子对封建礼教束缚中国女性的罪行给予了无情的抨击,大胆提出女性经济独立、政治参与、社交公开、人格独立、婚姻自由等主张,这是亘古未有的思想启蒙,且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女性地位,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五四运动;女性意识;权利觉醒中图分类号:D4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9)06-098-04五四时期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探析王东杰(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42)收稿日期:2019-10-25作者简介:王东杰(1982—),男,河南方城人,硕士,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讲师。
由于受“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曾长期处于受剥削、受压迫、被奴役的境地。
五四时期,我国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广大女性开始争取独立自主。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
”一、五四时期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背景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男女平等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禁锢女性走出家庭、融入社会的根本原因。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国人强大的民主精神和爱国热忱,最终推动形成了实业救国的热潮,一些华侨也纷纷回国投资,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封建专制垄断的藩篱,瓦解了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史》 创造力解放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当整个民族失去自己的精神骨架,那么再庞大的身躯,在别人眼里也只是更鲜美的一块肥肉。”① 文艺复兴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它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更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类个性的解放。 “一个人诞生以后,应该是具有完整意识的,弥漫分布于全部意识结构中。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以后,开始定格于某一个意识区。完全逻辑,本来是先天存在的;片段逻辑模式,则是后天生活过程形成的。当人的片段意识被自我锁定以后,人就成为某种特殊意识类型的人。”②而这种完整的自我意识随着环境,和别样意识的冲击,渐渐地丧失。可以说,现代社会中,人类的个性得到了相对充分的解放。这个宽容的时代接受性格各异的人,并尊重和赞成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散发独特的光芒。可是,当代大部分年轻人正无意识地缔造一个自我意识丧失的环境,他们没有自己的观点,可是却可以用华丽的辞藻去证明别人观点的正确。这是一种思想的死亡。与此同时,文艺复兴时期,那种伟大的集体的个性解放正渐渐被人遗忘。 一. 文艺复兴时期自我意识的复苏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反对神权统治和禁欲主义。中世纪教会将人视为渺小的上帝的产物,神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一切属于人类的尊严、智慧和价值都出自上帝的恩赐,都被加上了牢牢的精神枷锁。从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些思想上的束缚。当时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以传播神学伦理为主旨、鼓吹禁欲信条的宗教箴言、圣徒传记与布道书等,还有颂扬封建贵族忠君尚武精神、浸透着封建依附观念的武功歌与骑士传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主流意识对人的尊严与情感的压抑。而到了文艺复兴时代,人类开始追求个性的解放,反对封建,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是与神权教会完全对立的思想,它成功地打碎了宗教的精神枷锁,让人类重新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价值。正是这种思维的解放,文艺复兴时期也涌现出许多各个领域的“巨人”。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获得新生,并空前繁荣,产生了像但丁、拉伯雷等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像拉斐尔、达•芬奇等杰出的艺术家,像哥白尼、伽利略等伟大的科学家,像佛兰西斯•培根等卓越的哲学家。正如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 可是时至今日,文艺复兴带给人类思想上的大复苏又渐渐地沉睡了。当代人对于自我意
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9505690100bsow.html《中国人已经丧失自我意识》
②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94498.shtml《第五维 自我意识的觉醒》 《文艺复兴史》 识的迷失也可见一般。 二. 当代人自我意识的沦丧 18世纪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曾经说过:“当人们沉思的时候,一个真实的自己便不言自明。这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它使人类优于地球上其他任何一种生物。”不幸的是,许多只知一味埋头苦干的人并没有足够的自我意识。他们期盼成就成功的事业,但是自我意识的缺乏妨碍了他们自身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他们对于自身的特点、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为缺乏基本的自知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忽略自己的缺点、无视自己的选择,或者自己所缺少的品质,最终与成功擦肩而过。 人群中有特殊的一族,这就是大学生,我们处于从非自立到自立的过渡时期。我们不满足于自我意识的遗忘,但也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意识,我们经常在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之间徘徊,往往无法正确客观的对自己做出评价。自我意识不是先天的,它是在后天的群体意识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个人从他来到这个世界时起,他就被他周围的群体意识所熏陶和同化。我们在群体意识中长大,一个人从群体意识中获得知识,并因此而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既与他人相同又与他人不同的社会存在物。这种独特性正是许多当代年轻人所忽视的。我们常常认为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我们善于为问题找答案,却不善于发现问题。我们被灌输了太多却思考了太少,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养成,道德的约束,社会潜规则的顺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一步步地催使我们失去“我”的意识。一个没有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薄弱的人是可怕的,一个有着没有自我意识我自我意识薄弱的灵魂的民族更是可怕的。 三. 个性的解放也就是思想的解放,创新意识的解放 自我意识的觉醒首先要正确对待个性的解放,这一命题也是文艺复兴的核心。个性解放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也不是异端邪说。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个性解放。由于“个性”缺失,导致了一部分人创造力薄弱,这对我们这个亟待追赶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的发展中国家,是非常不利的。正如尼采所言“个性弱的人没有超越自己的能力”。不提倡“个性解放”,必然会使思想僵化。而惊人的“个性”,必然带来惊人的创造力,不仅在社会科学界是如此,在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也是如此。 当前解放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从“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走向以人为本,实质就是促进人的个性解放。“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③个体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和尊重的时期,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高速繁荣发展的时期。
解放个性,针对个体而言,就是要尊重个体,尊重个人权利,尊重个人尊严,以人为本。要克服“重物轻人”的观念,尊重和回归“我”的主体地位。只有当个人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并着力发挥自己个性的特长,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思想的解放,才能
③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3138.htm 《文艺复兴史》 真正意义上获得思想的自由。 “创新对人类社会具有古老而永恒的意义,创新的成果是时代的表征。在现实和理论的大背景下,体制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与个性解放具在内在联系,创新和个性解放的互动促进了两者的发展。”④创新与个性的解放密切相关。 首先,任何创新还是来自于人类自己,来源于人类某个个人的大脑。虽然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头脑风暴等依靠团体力量形成的创新,但分解这些创新,它仍然来自于每个分散的个体,即使这些个体可以相互启发、可以火化碰撞,但那灵光一现的创新只能产生在某个个体的大脑中,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某个个体身上。其次,个体的创新只能来自于个体对于他个人想法的突破。同时他还要突破固有的、形成习惯的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前人没有过的东西。最后,个体要能够坚持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妥协或被旧思想限制住。新的思想往往要受到旧思想的压制和打击,要遭受讥讽、白眼、嘲笑、甚至是人身攻击!创新者如果没有独立的、坚强的个性,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而这种坚持的力量同样来自于对个性的“解放”。 创新贵在一个“新”字,它意味着突破传统、挑战权威、不拘常规,敢于和善于想他人所未想,行他人所未行。因此,创新天然地与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结缘,天然地与那种容忍甚至张扬个人创造性的文化氛围相关。而在解放个性和创新精神上由一人不得不提,就是伟大的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无与伦比的历史功绩,就是他勇敢地担当起了旧文化的解构者和新文化的建构者的伟大角色。他发动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说到底是释放了人的个性,开辟了一种千百年来中国人从未见到过的宽松、自主和务实的创造性空间。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有了后来的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说我们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与众不同的个人创造性)已经得到了彻底焕发。 事实上,我们要想从文化嬗变中真正获得新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思想观念的革命或创新往往是社会进步的先导和催化力量,正如没有马克思的标新立异便没有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现实,没有毛泽东的标新立异便没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没有邓小平的标新立异,便没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但尽管如此,在相当普遍的大众心态中,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拒斥那些与众不同的“乖僻者”,有意无意地不求卓越,接纳平庸,这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扼杀个性的释放,也就是扼杀创造力。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文艺复兴让人变得理性,解放人的个性,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愚昧的神学束缚中摆脱出来,这场广泛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约束,解放了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而今天的信息时代使人的理性和个性发扬更加张弛和充分,也要求我们有充分的自我意识,
④ 《社会科学期刊》2002年 第四期 《文艺复兴史》 并发挥我们的创造力。
参考书目: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9505690100bsow.html 《中国人已经丧失自我意识》 [2]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94498.shtml 《第五维 自我意识的觉醒》 [3]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3138.htm [4]《社会科学期刊》2002年 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