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简介
冶金物理化学学科

冶金物理化学学科一、学科简介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博士XX士授权点,具有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是国内一流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多年来完成多项国家省、部、企业课题,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成果奖10余项。
现承担着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
发表论文上千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
已毕业博士100多名,硕士200余名,培养出该学科毕业的国内唯一一名院士和众多的专家、学者。
冶金物理化学学科领域宽广,适应性强。
主要研究与冶金和材料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二、培养目标毕业生应是符合国家需要的高层次拔尖人才;毕业生应该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宽广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做为学术带头人领导课题组开展科学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胜任教学工作,主持和领导技术和生产工作;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团队精神;身心健康,品德优良,作风正派。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3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4年,但无论全日制还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保留学籍时间不超过6年。
学分要求:至少10学分。
四、研究方向1.冶金与材料制备的热力学、动力学和电化学2.纳米材料物理化学3.功能和智能材料物理化学4.电池材料和电池化学5.计算物理化学6.冶金熔体、溶液的结构与模拟7.非平衡态冶金热力学8.XX综合利用与环境物理化学五、课程设置六、学位论文工作1.选题论文选题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符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
2.调研根据选题的研究方向,研究生要阅读100篇以上中外文相关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40篇。
写出综述报告。
应全面反映该方向的研究水XX存在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根据选题情况,也可以进行一些现场调研。
3.开题报告研究生要公开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经研究所组织的委员会通过。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理化学英文名称:PhysicalChemistry课程编号:x2030672学时数:80其中实践学时数:0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5.0适用专业:能源化工一、课程简介物理化学课程是能源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热力学、化学平衡热力学、界面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电化学系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其基础理论包括热力学、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研究系统的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的方向与限度、速率和机理;为后续能源化工专业课的学习以及科学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掌握物理化学中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掌握有关物质变化过程的平衡与速率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掌握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化学平衡系统,相平衡系统,界面层以及电化学系统等方面的应用。
理解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在能源化工中的实际应用,获得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能源化工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绪论1、教学内容:物理化学发展历史,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基本要求了解物理化学发展历史,掌握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重点: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
4、难点: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化学热力学基础1、教学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掌握其原理和热力学方法及在物理化学过程中的应用,两个途径函数(W、Q)、五个状态函数(U、H、S、A、G)的性质、物理意义及增量值的计算,热力学基本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及状态方程式的导出及应用,偏摩尔量、化学势的定义及化学势作为判据在相变化、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2、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术语。
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上册

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上册简介《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上册》是傅献彩教授编写的一本物理化学教材,主要介绍了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方法。
该教材分为上册和下册,上册主要讲述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热力学部分的内容。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
通过物理化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深入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并掌握物质变化的机理和规律。
内容概要《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上册》共分为八个单元,涵盖了热力学、相平衡、溶液化学以及电化学等内容。
下面是每个单元的简要介绍。
第一单元: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本单元介绍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能量、热力学系统、状态函数、热力学第一定律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能够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后续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单元: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性质本单元介绍了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性质,包括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的做功和热力学基本过程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能够了解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性质,为后续单元的学习提供基础。
第三单元:条件和过程的热力学函数本单元介绍了条件和过程的热力学函数,包括焓、熵、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能够掌握条件和过程的热力学函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热力学体系的性质和规律。
第四单元:多元系和混合物的热力学基础本单元介绍了多元系和混合物的热力学基础,包括化学势、理想混合物和非理想混合物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能够了解多元系和混合物的热力学基础,进一步理解复杂物质体系的性质和规律。
第五单元:相平衡和化学反应的平衡本单元介绍了相平衡和化学反应的平衡,包括相的稳定条件、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能够了解相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物质相变和化学反应的规律。
第六单元:溶液化学基础本单元介绍了溶液和溶液中物质的行为,包括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中物质的活度和溶液的溶解度等内容。
氰化物理化性质及其毒性表

氰化物理化性质及其毒性表
氰化物是一类常见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毒性。
下面是一份关于氰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毒性的表格。
氰化物 | 物理化学性质。
| 毒性 |
氢氰酸。
| 无色液体,有刺激气味,易挥发。
| 强酸性,毒性很高 |
氰化钠。
| 白色结晶固体,易溶于水。
| 低毒,但储存不当时可能有爆炸危险 |
氰化银。
| 白色结晶固体,不溶于水。
| 低毒,但敏感于光 |
氰化钾。
| 白色结晶固体,易溶于水。
| 低毒,易吸湿 |
氰化物。
| 无固定形态,易溶于水。
| 毒性各异,范围从低到高不等 |
以上是一些常见氰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毒性简介。
不同的氰化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毒性级别,请在使用时小心谨慎,并遵循安全操作指南。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涵盖所有氰化物的性质和毒性。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或具体的信息,请咨询相关专业机构或专家。
该文档的信息来源仅来自公开可信的资料,但并不能保证完全准确,请您在使用时自行确认相关内容的准确性。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电渣物理化学性能简介

电渣重熔——熔渣的物理化学性能简介熔渣的物理化学性能简介一、电渣熔铸对渣的要求在电渣熔铸过程中,液态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主要为:1、熔铸热源2、控制熔铸金属的化学成分3、净化作用4、绝缘隔热质作用5、创造了一个温度高于金属熔池的贮热地渣在电渣熔铸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必须从相图、界面张力、粘度、比电导、密度、比热、蒸汽压、透气性等项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综合考虑,才能选中合理的渣型。
二、相图电渣熔铸的渣系主要组成是CaF2?CaO、MgO和Al2O3,也有包含镁和钡的氟化物及钡、钛氧化物,当重熔低熔点的金属或合金时也有采用氟化渣系,电渣按成分分类可分为:(1)仅由氟化物组成的;(2)由氟化物及氧化物组成;(3)仅由氧化物组成的。
而在电渣铸熔中普遍应用氟化物-氧化物渣系,它有指化钙-氧化钙、氟化钙-氧化铝、氟化钙-氧化钙-氧化铝、氟化钙-氧化镁-氧化铝等渣系1、氟化物单元系渣⑴ 氟化钙:氟化钙或是萤石可在电渣炉、电弧炉或感应炉内用石墨坩埚精精炼,去除其中的氢、硫和部分硅,除氢过程可使氧化钙增加2%,甚至5% 纯氟化钙的熔点是1419℃,工业萤石的熔点约为1380℃。
在电渣炉中使用萤石的含量因其电阻值低而受到限制,如采用单一氟化渣时,氟化钙较为合适,因其电阻在氟化物中是最高的一种。
⑵氟化镁:具有比氟化钙高的蒸气压和稍低的熔点(1263℃),因之热稳定性较差又由于电性能不合适,帮不能单独使用,一般如使用氟化镁其含量不得超过20~30%,氟化镁一般含有结晶水10%,使用前需将其去除,去除结晶水将带来的氧化镁它比萤石水解生成的氧化钙脱硫能力差,因此当熔铸需要保硫材料时,可采用氟化镁-氟化钙渣系。
2、二元渣系⑴ 氟化钙-氟化镁:低共熔温度为945℃,低共熔成分为51%的氟化镁,49%的氟化钙,利用此渣系按其低共熔成分配渣重熔有色金属。
氟化镁的热稳定性差,一般不超过20~30%。
中国科学院大学《619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2021年官方版)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甲)》大纲本《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
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气体1、气体分子动理论2、摩尔气体常数3、理想气体状态图4、分子运动的速率分布5、分子平动能的分布6、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7、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8、实际气体9、气液间的转变—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过程10、压缩因子图—实际气体的有关计算(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概论2、热平衡和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概念3、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4、热力学第一定律5、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6、焓7、热容8、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9、Carnot循环10、Joule-Thomson效应-实际气体的∆U和∆H11、热化学12、赫斯定律13、几种热效应14、反应焓变和温度的关系— Kirchhoff定律15、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三)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2、热力学第二定律3、Carnot定理4、熵的概念5、Clausius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6、热力学基本方程与T-S图7、熵变的计算8、熵和能量退降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统计意义10、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11、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12、 G的计算示例13、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14、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四)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1、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2、偏摩尔量3、化学势4、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5、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6、理想液态混合物7、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8、稀溶液的依数性9、活度与活度因子10、分配定律—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五)相平衡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2、相律3、单组分体系的相平衡4、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5、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六)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等温方程式3、平衡常数的表示式4、复相化学平衡5、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6、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7、同时化学平衡8、反应的耦合9、近似计算(七)统计热力学基础1、概论2、玻兹曼统计3、配分函数4、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5、分子的全配分函数6、用配分函数计算θm r G ∆和反应的平衡常数(八)电解质溶液1、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与电解定律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4、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九)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1、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2、电动势的测定3、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4、可逆电池的热力学5、电动势产生的机理6、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7、电动势测定的应用(十)电解与极化作用1、分解电压2、极化作用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5、化学电源(十一)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和速率方程2、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3、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链反应6、碰撞理论7、过渡态理论8、单分子反应理论9、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10、光化学反应11、催化反应动力学(十二)表面物理化学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2、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3、溶液的表面吸附4、液-液界面的性质5、L-B膜及生物膜6、液-固界面现象7、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8、固体表面的吸附9、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十三)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1、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2、溶胶的制备和净化3、溶胶的动力性质4、溶胶的光学性质5、溶胶的电学性质6、双电层理论和ξ电位7、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8、乳状液9、凝胶10、大分子溶液11、Donnan平衡和聚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二、考试要求(一)气体了解气体分子运动公式的推导过程,建立微观的运动模型。
致远物理化学课程大纲-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2015.3-2016.1)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学时/学分:128/8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化学等面向对象:化学、化工、材料、生工、环境等专业的本科学生教学目标:物理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学科,是整个化学科学和化学工艺学的理论基础。
它运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变化包括相变化和pVT变化中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以及这些规律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
为后继专业课程,如化工原理、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等提供更直接的理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学习物理化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加强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并为与化学有关的技术科学的发展提供基础;二是学习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第1章物质的pVT关系和热性质引言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函数流体的状态图,气液相变和临界现象包括流体相和固相的状态图和相图范德华方程普遍化计算和对应状态原理维里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标准热容标准相变焓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燃烧焓标准熵热性质数据的来源重点与难点:物理化学的内容框架:三个层次,两大部分,三种方法。
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基本假定。
流体的pVT状态图,超临界流体。
波义耳温度。
包括气液固三相的pVT状态图和相图。
范德华方程及应用。
对应状态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
体积功的定义、焓,热力学标准状态。
第2章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基本方程引言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克劳修斯不等式和可逆性判据熵与熵增原理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热力学基本方程pVT变化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焦耳–汤姆逊效应相变化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热力学第三定律化学反应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单元系统的相平衡,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能量的有效利用重点与难点:热现象与力学现象的区别。
化学物理学与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与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学和物理化学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们共同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尽管在某些方面有所重叠,但它们侧重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这两个学科进行介绍,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 简介化学物理学和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学科。
它们都探索了这些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原理,旨在理解和解释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物质结构以及能量转化等问题。
化学物理学通常强调物质的能量转移、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等方面,而物理化学则更注重物质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
2. 化学物理学化学物理学是学科交叉的分支,它将化学和物理学的原理相结合,探索物质的化学行为。
研究对象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能量转化和量子力学等。
化学物理学致力于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并通过实验和理论模型来验证和预测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化学物理学家使用多种测量技术和仪器来研究物质,如光谱学、质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等。
他们还利用计算化学方法来模拟和预测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
化学物理学在开发新的材料、药物和化学反应机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一门将物理学和化学相结合的学科,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它关注物质的结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
物理化学家使用物理和数学原理来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
研究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催化剂设计和表面化学等。
物理化学家使用现代实验技术和仪器来研究和测量物质的性质,如X射线晶体学、电化学和热化学等。
他们还使用计算化学方法,如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来揭示物质的结构和行为。
4. 相互关系与区别化学物理学和物理化学在很多方面是相互关联的。
它们共同研究了物质的性质、能量转化和分子结构等问题。
然而,它们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有所不同。
化学物理学更注重物质的能量转移和量子力学原理,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来揭示物质的行为。
物理化学则更注重物质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利用物理学原理和计算方法来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