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的词集_姜夔简介_古诗大全
【子曰福利】姜夔词全集六卷(84首)

【子曰福利】姜夔词全集六卷(84首)【子曰编辑按】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今年秋天,为纪念姜夔诞辰861周年,子曰诗社编辑依中华书局本《姜白石词笺注》校订,用简体字排版录入,方便广大读者阅读。
此六卷原为中华书局依据夏承焘先生《姜白石词编年笺注》本所收录。
卷一(扬州、湘中、沔鄂时期 11首)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一萼红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
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
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
着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
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成调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
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
朱户粘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霓裳中序第一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词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
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
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
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
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
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
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
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
著名词人姜夔的诗词作品介绍

著名词人姜夔的诗词作品介绍著名词人姜夔的诗词作品介绍姜夔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姜夔的诗词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姜夔的诗词作品词人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没有一句不是在讲梅花的,但同时也在假借梅花来喻人。
开头先写往日豪情,用梅花、月光将往昔与今日勾连在一起,再次拾起当年与玉人一同于月下赏梅、摘梅的回忆。
接着又瞬间从如今切换到之前,深切地追忆赏梅场景,最后一句又以当下结尾,为梅的凋谢而伤感,隐喻了对故人何日再重逢的忧思。
词人创作这首诗时为1191年冬天,当时姜夔冒雪前往石湖探访范大成,并留在石湖呆了整整一个多月,写了暗香与疏影两首词以咏梅,令人心驰神往、眼前一亮,一方面表达了忧国情怀,同时也隐喻了自己境遇的不幸。
通读这首暗香,仿佛进入了洋溢着笛声的梅花中,词人清冷幽深的境象正出现在眼前。
纵观全词,能感受到姜夔恬静怡然的心情,时而深思,时而神伤,时而又柔情似水,不禁引人遐想,韵味无穷。
首句中一个“算”字,传递了一种凝思旧事的状态,从根本而言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回忆之情。
词人在回忆中穿插场景的描写,一个“唤”字使静止的画面瞬间鲜活灵动了起来,甚有情趣,内心的热烈情思自然不言而喻。
此后的描述,将往日的甜蜜与今日的相勾连,各脉意蕴似断似连,是极具笔力的篇目。
而下句渐喻初老的伤感,不仅表达了对旧日恋人的思念,也流露了对青春年华逝去的悲凉。
整首词不断地在往昔与今日之间切换回转,结构灵逸独特,意境幽深雅致。
姜夔浣溪沙的内容《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是姜夔的一首情词,上阕通过描写女性的容貌从而写出了她的心声,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古代女性执着的情感特点,认定了一个人便情深意重。
而下阕中则从风中杨柳讲到了鸳鸯,一字一句无不体现出古代文人温文尔雅的特征。
姜夔诗词代表作

姜夔诗词代表作1. 钓雪亭/姜夔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1154-1221,卒67。
词风:清空、骚雅。
词中老杜。
萧德藻侄女婿,江西鄱阳人屡试不第。
《白石道人歌曲》史上注明作者、唯一带曲谱宋代歌集,'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2. 除夜自石湖归苕tiáo溪/姜夔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3. 过垂虹/姜夔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垂虹:吴江县名桥。
小红:范成大把小红赐予姜夔。
松陵:吴江别称。
4. 嘲林可山称和靖七世孙/姜夔和靖当年不娶妻,因何七世有孙儿。
若非鹤种并龙种,定是瓜皮搭李皮。
5. 平甫见招不欲往/姜夔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平甫:名将张俊孙张鉴。
6. 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水曲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阁通搁,放置,搁置。
别:另外。
7. 姑苏怀古/姜夔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柁(duò)牙同“舵”:船柁。
柁,8. 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姜夔翰墨场中老斫轮,真能一笔扫千军。
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
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
先生只可三千首,回施江东日暮云。
斫轮:经验丰富的高手。
处处:古人迷信,以为描写太好会摄取魂魄,故怕.回施:回视。
江东日暮云:指李白(杜甫诗)言杨万里之诗可与李白诗相匹配。
9. 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仍在,,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竹西:指竹西亭。
初程:初段行程。
春风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借指扬州。
渐:渐渐地,到。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词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词宋词三百首姜夔的词(篇1)词牌名:翠楼吟|朝代:宋朝|作者:姜夔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但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消英气。
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词(篇2)词牌名:浣溪沙|朝代:宋朝|作者:姜夔钗燕笼云晚不忺。
拟将裙带系郎船。
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些儿闲事莫萦牵。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词(篇3)词牌名:八归|朝代:宋朝|作者:姜夔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词(篇4)词牌名:长亭怨慢|朝代:宋朝|作者:姜夔余颇喜自制曲。
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词(篇5)词牌名:一萼红|朝代:宋朝|作者:姜夔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
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
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
着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
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成调。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
姜夔词研究

词作内容(一)
抒发羁旅愁思和身世之感的作品
“清客”或“游士”的酸楚和凄凉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 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 “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倦游 欢意少,俯仰悲今古。江淹又吟《恨赋》,记 当时,送君南浦。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 此情苦。 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 正窥户。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文章信美 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教说与,春来要、 寻花伴侣。”
《荆州记》:“吴陆凯与范晔善,自江南 寄梅花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 春。’”
艺术特征 (一)
清空
[宋]张炎《词源》:“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 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 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 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此清空质实之 说。……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扬州 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 《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 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离魂故事:六朝志怪小说《庞阿》——唐传奇陈玄祐 《离魂记》——元朝郑光祖《倩女离魂》——清朝蒲松 龄《聊斋志异·阿宝》
王国维:“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 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人间词话》)
词作内容(八)
《鹧鸪天》:“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 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 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 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特别善于用“冷”字进行通感:“淮南皓月冷千山”、
“香冷入瑶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 声”、“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十亩梅花作雪 花,冷香下携手多时”(《莺声绕红梅》)、“冷红叶 叶下塘秋”(《忆王孙》)、“冷云远浦,倩谁唤玉妃 起舞”(《清波引》)、“月上汀洲冷”(《湘月》)、 “重见冷枫红舞”(《法曲献仙音》)等等——姜夔词 独特的语言特色,幽冷清雅的艺术个性。
姜夔词全集

姜夔词全集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姜夔晚居杭州西湖,卒葬西马塍。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
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
他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姜夔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
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艺术特色可用张炎所下断语“清空”二字来概括。
这种清空既不同于传统婉约派的绵丽软媚,不同于豪放派末流的粗犷叫嚣,也不同于苏轼以旷达为主要特色的那种清空。
要而言之,姜夔更善于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且更多地以“骚”的手法入词,对客观对象不作更多的质实描写,而对灵气飘忽的心境则极善捕捉与表达。
在以骚笔入词时,又善于吸收江西诗风注重锤炼、讲究瘦硬峭拔的特点,因而在清空之中带有一种刚劲峻洁之气。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人绕湘皋月坠时。
斜横花树小,浸愁漪[1]。
一春幽事有谁知。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
遥怜花可可[2],梦依依。
九疑[3]云杳断魂啼。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南宋词人姜夔的十首诗词,其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

南宋词人姜夔的十首诗词,其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他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的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
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
他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
他就是南宋词人姜夔[kuí]。
公元1154年,姜夔出生于饶州鄱阳的一个破落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姜噩,是绍兴十八年进士。
姜夔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此后姜夔依靠姐姐,在汉川县山阳村度完少年时光,直到成年。
姜夔曾四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
仕途不顺的姜夔四处流寓,北游淮楚,南历潇湘,后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是个浪迹江湖、寄食诸侯的游士。
他一生清贫自守,终生布衣。
姜夔的词作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
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艺术特色可用张炎所下断语“清空”二字来概括。
张炎《词源》中谈到了两种类型的清空,一种以苏轼为代表,另一种以姜夔为代表。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以诗为词,指出宋词向上的一路。
姜夔更善于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且更多地以“骚”的手法入词,对客观对象不作更多的质实描写,而对灵气飘忽的心境则极善捕捉与表达。
在以骚笔入词时,又善于吸收江西诗风注重锤炼、讲究瘦硬峭拔的特点,因而在清空之中带有一种刚劲峻洁之气。
姜夔词具有“清空”和“骚雅”的特色。
姜夔的清空出自苏轼,骚雅脱胎于辛弃疾。
苏辛都是无意为词的,他们的清空、骚雅都是通过诗歌化的途径实现的。
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和苏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
姜夔对于音乐史的主要贡献就是留给后人一部有“旁谱”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词乐曲调。
其代表曲有《扬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等,成为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
《白石道人歌曲》是历史上注明作者的珍谱,也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集,被视作“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他是继苏轼之后又一位难得的艺术全才。
白石诗词集

白石诗词集
《白石诗词集》是收录了中国古代文学家姜夔(号白石道人)的诗词作品的集子。
姜夔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他的诗词作品以其清新脱俗、空灵深邃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白石诗词集》中,可以欣赏到姜夔的众多经典诗词作品,如《扬州慢·淮左名都》、《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姜夔卓越的文学才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姜夔的诗词作品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和深情款款的抒发,表达出对人生、爱情、友情等世间百态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夔的词集_姜夔简介_古诗大全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
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
他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姜夔的词集:《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姜夔。
其古诗全文如下: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颦,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踏莎行·燕燕轻盈》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翻译】燕子轻盈,黄莺娇软。
又见到了你,声容依旧,风姿依然,梦中分明是你姗姗向我走来,一步一轻盈,一声一娇软。
你怨嗔——薄情郎怎知不眠时长夜漫漫?春风初吹入阁楼,心,早已被相思浸染。
你说记得,分别时一针一线,为我缝制冬衣春衫。
分别后一字一行,挑灯夜读捎回的信笺。
一缕相思离魂,暗自追逐情郎,天涯芳草都行遍。
啊,那淮南归路,一轮皓月渐冷,正洒照着千重青山,忽忽你的魂梦归去,夜色沉黑里,孤零零,无人陪伴。
《念奴娇·闹红一舸》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翻译】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齐天乐·蟋蟀》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
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与。
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翻译】庾信早年曾吟诵《愁赋》之类的名篇,如今,悄悄的私语声又传来耳畔。
夜露浸湿黄铜闪闪的门环,苍苔盖满石块雕砌的井栏--到处都可以听到你的歌唱,仿佛在倾诉人间的悲愁哀怨。
闺中少妇思念丈夫长夜无眠,起身寻找机梭为他织就御寒的农衫,伴着她的只有屏风上曲折的山峦,夜凉如水,又怎样度过这深秋的夜晚?听,细南又在散打西厅的窗棂,伴着捣衣的砧杵,你的声音似断实连。
在客居的宾馆迎来深秋的长夜,在出巡的高官凭吊故国的月圆。
还有其他无数类似的伤心惨事,象《豳风·七月》,都可即席成篇。
可笑的是竹篱外传来灯笼笑语--少年男女在捉拿蟋蟀,兴趣盎然。
呵,假如把这所有的音响尽皆谱入琴曲,那一声声,不知能演奏出多少人间的哀怨!《免费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姜夔。
其古诗全文如下:湖上风恬水淡时,卧看云景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姜夔。
其古诗全文如下: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翻译】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
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
我们离别得太久/a/27396htm,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
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桌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翻译】荷花飘落,稀疏的梧桐开始坠下绿叶。
庭院里,一场秋雨刚停歇。
我说不出原因,一个人突然独自伤悲。
又看见竹篱边的萤火虫在幽暗中飞来飞去,苔阶旁的蟋蟀叫声更令人断肠。
我送别客人,重寻西去的水路,不知水上是否有人为你演奏一曲?最可惜的是把一片江山大好风景,却付给悲鸣的鸟儿。
常常遗憾我们相识相知时间太短,而今在这落花时节,为何又要无奈地依依相别?清冷的洲渚烟水茫茫,船儿就要出发,友人的行舟已远,如一片轻叶。
他的妻子一定在家中盼望着他,日日站在翠竹旁,任凭罗袜上染上清尘。
等到丈夫归来后,夫妻二人幸福地团圆。
双双下了珠帘,对着明月对饮到天明!《琵琶仙·双桨来时》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翻译】江面上荡着双桨划来一只小船,我忽然发现,船上的人好像是我昔日恋人。
她正在用团扇轻轻地去迎接那些飞来飞去的杨花,她的眼神,真是楚楚动人。
春光渐渐去远,沙洲自然变绿,又添几声悦耳的鸟鸣。
遥想当年,在繁华如锦的扬州路,我如杜牧年少时放荡寻欢。
往事早已成烟,思念也无用处。
又一次到了寒食时节,宫廷中恐怕又在分烟。
无奈在我此时满情惆怅,办见季节已经更换。
只能把满腔幽怨付给偷英,任它飞到空荡荡的石阶前。
千丝万缕的细柳,里面乌鸦在此掩身,轻软的柳絮好像在为来去的客人飞舞回旋。
忆起当年出关,与伊人分别的情景,令人难忘!《次石湖书扇韵》作者为宋代文学家姜夔。
其全文如下: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翻译】桥的西头有一条弯曲的河流通向村落,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那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漂流出的浮萍。
主人家住石湖,外人很少来到这里。
原来荷花深处别有洞天,主人在那里开立了自己的门户。
《庆宫春·双桨莼波》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翻译】双桨划破长满莼菜的水波,整个蓑衣淋着松林的密雨,暮霭生愁渐渐充满空阔的天地。
呼唤鸥鸟我愿与它结盟隐逸,它翩翩飞舞似欲降下,却又背人转身掠过树梢远去。
那次归返吴兴,荡开云雾寒雪,乘着孤舟连夜起程。
伤心往事今又重见,依稀隐约的是秀眉一样连绵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压着双眸脉脉含情。
小舟驶入采香小溪,那里正是早春寒冷,老夫我婆娑起舞,独自放歌谁来回应?在垂虹桥头向西遥望,孤舟御风引领我飘然远行,这真是平生难以遏止的豪情逸兴!待我酒醒顺波舟行已渐远,我正凝神思念,她耳戴明珠闪闪,足裹裹袜纤纤,如今美人何在?唯有倚眺的栏杆,伴人徘徊片刻间。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翻译】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
远处的几座孤峰呈现出一派萧瑟愁苦的样子,似乎在酝酿黄昏时的一场大风雨。
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天随子一起隐居。
可如今像他这样的人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残柳参差不齐地在寒风中飞舞。
《钓雪亭》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姜夔。
其古诗全文如下: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翻译】风雪交加的寒夜,独倚阑干,四顾无人。
就连一个钓鱼的人都没有,让人倍感惆怅。
偶尔有官船从桥边经过,却也是寂静无声。
就连平日争鸣翔集的白鹭,此时也静静地飞,平静地落下。
《姑苏怀古》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姜夔。
其古诗全文如下: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扬州慢·淮左名都》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姜夔。
其古诗全文如下: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翻译】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
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
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
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
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
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而我如今看到却长满荠麦叶草一片青青。
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