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几种外来入侵物种

合集下载

我国有哪些外来入侵物种

我国有哪些外来入侵物种

热点专题我国有哪 些顾 噜随着国家、地区间交往日益频繁,外来物种正在全世界范围蔓延。

近年来,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成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些外来入侵物种成为新的优势种群,危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表决通过,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多次提到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的重要性,已经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提升为国家的一个重大的发展战略。

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自然界众多的物种在不同的生境中生活和繁衍,长期适应与进化,形成稳定的生物群落,赋予生态系统特有的面貌。

然而,一些物种借助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进入新的区域,在新的生境下定居并大量繁殖、蔓延、建立种群,对本地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这种生物被称为外来物种,这种现象就是外来物些外来入侵物种种入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外来物种入侵引发了生态灾害和生物安全问题。

外来物种入侵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人为引入,人们出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活环境改善、观赏等目的有意引入某些物种,失去控制后导致泛滥成灾。

二是无意引入,包括随交通工具带入、随农产品国际贸易带入、随动植物引种带入、国际游客及行李带入、国际航运的压舱水携带等。

三是自然传入,包括通过自身繁殖扩散,以及风力、水流、动物等途径自然扩散。

与十多年前不同的是,随着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外来物种正在由网购等途径进入我国,造成的生态安全风险明显增加。

我们身边有哪些外来入侵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20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杂草。

各地作为花卉引种,目前在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江西等地已对生态系统形成危害。

水葫芦:又名凤眼蓝,原产于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

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

外来有害生物及其防治

外来有害生物及其防治

4、空心莲子草(水花生)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深秋和初冬进行两次深翻,使 地下根茎充分暴露在空气中,从而被霜冻 和严寒杀死;结合耕作栽培措施实施薄膜 覆盖高温灭草,农事操作中耕除草;严格 控制农田氮肥施用量,特别是水田中氮肥 用量,防止空心莲子草疯长 。
化学防治:选用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乳 油、甲磺· 氯氟吡等药剂 。 物理防治:采取人工、机械铲除和打捞; 铲除和打捞空心莲子草时应尽可能深挖或 连根打捞;铲除和打捞出的空心莲子草可 集中烧毁或经充分腐熟沤制成绿肥使用。 另外,在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 可先打捞清除部分空心莲子草,压低空心 莲子草种群密度,再喷施药剂。


假高粱生长情况
四、农业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 (一)福寿螺 防治 物理防治 采用人工捕捞的方法,将捕捞的 福寿螺进行集中处理消灭;及时消除农田 边的各种杂草,将分布在农田边福寿螺产 下的粉红色卵块进行集中消灭。结合冬修 水利,整治河道等机会,铲除福寿螺的越 冬场所,可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 螺口,降低来年的繁殖系数。
三、江西主要外来有害生物分布及 危害
1、福寿螺 主要集中在赣州和吉安地区,这两个地区 每个县市都有分布,除吉安地区的峡江、 新干两县少量分布外,其它县市均有广泛 分布。萍乡地区的各县、抚州地区的广昌 县、南丰、崇仁、金溪、资溪、东乡县, 宜春地区的宜丰、上高县,南昌地区的新 建、进贤县均有分布,基本上是有水的地 方就有福寿螺分布。
现场铲除水葫芦

研究显示,入侵我省的外来入侵物种大多 来自欧洲和美洲,尤其是后者。这可能是 由于美洲和亚洲具有相同的纬度范围和环 境条件,其生物群具有相似的进化驱动力。 传入地缺乏天敌等自然控制机制也是外来 物种入侵的主要原因。如水花生、红火蚁 等在原产地均有天敌存在,传入中国后由 于缺乏天敌得以迅速蔓延扩散。

湖南农业外来入侵物种(1) 豚草的识别与防治

湖南农业外来入侵物种(1) 豚草的识别与防治

52 2021年第1期豚草的识别与防治1.识别 豚草为1年生草本菊科植物,高20~150厘米。

茎直立,上部有圆锥状分枝,有棱;下部叶对生,具短叶柄,二次羽状分裂,裂片狭小,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全缘。

豚草正面为深绿色,被细短伏毛或近无毛;背面为灰绿色,被密短糙毛。

雄头状花序呈半球形或卵形,径4~5毫米,具短梗,下垂,在枝端密集成总状花序。

总苞宽半球形或碟形。

花冠淡黄色,长2毫米,有短管部,上部钟状,有宽裂片。

瘦果倒卵形,无毛,藏于坚硬的总苞中。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传播 豚草起源地为北美洲,大约于20世纪30年代经苏联侵入中国东北,随人类的活动裹挟输入。

因种子量大,传播途径多样,传播距离远,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

一株发育良好的豚草产籽量可以达到7万~10万粒,种子可随风飘扬100多千米,果实顶端的尖角会刺入轮胎或其他物品上,随交通工具沿交通线扩散传播;豚草种子还可随流水传播,也可借鸟类传播、牲畜携带。

3.危害 豚草作为入侵物种,在中国由于缺乏种间的控制因素而迅速蔓延,不仅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而且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原有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同时,豚草还会直接传播病虫害,危害作物与人类健康。

4.防治 ①释放天敌。

如释放豚草条纹叶甲、豚草卷蛾、豚草夜蛾、豚草实蝇和豚草蓟马等天敌昆虫,一般释放后的第2年即可建立起自然种群。

②推广作物替代种植。

在豚草大面积发生区域种植紫穗槐、小冠花、草地早熟禾等。

③人工拔除。

一般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豚草未开花时拔除最好,且要重复多次。

④化学防治。

对荒山地及果桑茶林园,每667平方米用10%草甘膦水剂1000毫升或与之相复配的除草剂;对农田,每667平方米选择20%氟磺胺草醚水剂50毫升,或48%苯达松水剂150毫升+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

豚草3—7月有断续出苗的特点,4月份为出苗高峰期,用上述药剂防治豚草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宜,有条件地区可在7月进行第2次施药,并辅以人工拔除,以彻底根除豚草。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1.07•【文号】环发[2010]4号•【施行日期】2010.01.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环发[201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中科院有关研究所(院):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该名单的发布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相关部门和地方及科研单位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意义深远。

为更好地履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进一步加强生物物种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努力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制订了《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现予发布。

附件: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二○一○年一月七日附件: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图略)一、外来入侵植物名单1.马缨丹学名:Lantana camara L.英文名:Common lantana别名:五色梅、如意草分类地位:马鞭草科Verbenaceae形态特征:直立或蔓性灌木,高1-2米,枝长可达4米。

茎枝均呈四棱形,有短柔毛,通常有短的倒钩状刺。

叶对生,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或楔形,边缘有钝齿,表面有粗糙的皱纹和短柔毛,背面有小刚毛,揉烂后有强烈的臭味。

花密集成头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梗粗壮。

花萼管状,膜质,花冠黄色或橙黄色,开花后变为深红色。

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

地理分布:原产热带美洲,现已成为全球泛热带有害植物。

入侵历史:明末由西班牙人引入台湾,由于花比较美丽而被广泛栽培引种,后逃逸。

现在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海南、香港、广西、云南、四川南部等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

12种重要的有害生物入侵PPT课件

12种重要的有害生物入侵PPT课件
Yamamoto et K. lto
• 12.猕猴桃溃疡病 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
Takikawa et al.
• 13.椰心叶甲 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 14. 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 le Conte • 15.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H.B.K • 16.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eus(Olivier) • 17.青杨脊虎天牛 Xylotrechus rusticus L. • 18.草坪草褐斑病菌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 19.蔗扁蛾 Opogna sacchari(Bojer)
3
一.有害生物入侵概念、原因及危害
• 外来生物 :任何非本地的生物。 • 外来入侵种 :是指对生态系统、 栖境 、物
种 、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 • 有害生物入侵 :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
然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 侵地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 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283种,其中陆生植物170 多种,陆生无脊椎动物33种,水生植物18种,水 生无脊椎动物25种,鱼类10种,哺乳类动物5种, 两栖爬行类3种,微生物19种。
6
例子
刺梨是1839年被引入澳大利亚的, 为的是提供树篱。它பைடு நூலகம்快就在昆士兰和新 南威尔士疯长开了,形成了超过六英尺高 的障碍。到1925年,有6000万英 亩的土地受到影响,这些地区有一半的土 地除刺梨外其他什么植物都不能生长。最 后,靠着引进南美的毛虫——它们以刺梨 为食,刺梨才在一定的区域内得到了控制。

入侵植物

入侵植物

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
• (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主要表现在:①直接导致当地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②间接导致依赖于当地生物物种生存的其他生物 物种的数量减少;③改变了当地生态系统;④当 地环境对火灾、病虫害的控制和抵抗能力降低; ⑤当地土壤保持和土壤营养改善能力降低;⑥当 地水分保持和水质提高能力降低;⑦当地生物多 样性保护能力降低。
• 原产于北美,生长迅速,竞争性强,能在一地很快形 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和消亡。豚 草开花时会产生大量的呈黄色雾状的花粉。人一旦吸入, 会出现咳嗽、流涕、全身发痒、头痛、胸闷、呼吸困难 等症状,严重的还会诱发肺气肿和哮喘。
• 互 花 米 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
•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 本,生于潮间带。植株 耐盐耐淹,抗风浪。种 子可随风浪传播。根系 分布在60厘米深的滩 涂中,单株一年内可繁 殖几十甚至上百株。
• 原产美国东南部海岸, 现已在美国西部和欧洲 海岸归化。
• 假 高 粱 (Sorghum halepense) , 俗 名 : 石 茅、阿拉伯高粱
• (4)生物防治
• 生物防治是指从外来入侵生物的原产 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将有害生物的 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 下。生物防治具有控效持久、防治成本 相对低廉的优点,但产生明显控制效果 的时间较长(一般需要几年甚至更长)。
• (5)综合治理
• 将生物、化学、人工、生态环境管理等 单项技术融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弥 补各自不足,达到综合控制入侵生物的 目的,这就是综合治理技术。综合治理 并不是各种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 的有机结合,彼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 化学农药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于 大面积推广应用等特点。但在防除外来生物时, 化学农药往往也杀灭了许多种本地生物, 1975~1985年,加拿大为消灭杉树上的云杉 色卷蛾而喷洒名为Mataci的杀虫剂。进入20 世纪90年代后期,渔业和环境专家们推断, Restigouche河中的大西洋鲑鱼数量减少,是 因为杀虫剂中含中有一种名为Nonylphenol的 惰性溶剂。因此对一些特殊环境,如水库、湖 泊,化学农药应该限制使用。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案例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案例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案例外来入侵物种是指非本地生态系统的物种,由人类活动引入到新的地理区域,并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危害的物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外来入侵物种的问题日益严重,对中国的生态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的传播和危害,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下面就介绍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紫外线灯杀虫防治草蛉虫草蛉虫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源自南美洲,因种群繁殖力强、食物适应性广、嗜好经济作物等特点,在中国南方地区成为重要的害虫。

为了有效控制草蛉虫的传播和大面积的发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利用紫外线灯技术研发出了一种高效灭蛉虫装置,并在草蛉虫的危害重点地区进行实施。

该装置通过紫外线灯的辐射吸引草蛉虫从飞行中被吸引到装置中,进而通过电网进行捕捉和死亡。

紫外线灯具有高能量、波长合适的优点,能够吸引和杀死飞行昆虫,从而有效控制草蛉虫的种群数量。

该装置不仅具有高杀蛉虫效果,而且对环境友好,可以替代传统化学农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案例二:电子标识追踪外来水生生物外来水生生物对中国的水域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精确追踪外来水生生物的活动范围和传播路径,中国的科研人员发展了一种电子标识追踪技术。

通过给外来水生生物植入微型电子芯片,并利用接收装置读取芯片中的信息,科研人员可以追踪记录水生生物的行踪,从而更好地了解其分布范围和传播路径。

这种电子标识追踪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监测手段,不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同时可以提供准确的活动信息。

通过对外来水生生物的追踪,中国科研人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其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危害。

总结起来,中国针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通过开展相关科研工作,运用创新技术和手段,中国可以更好地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传播和危害,保护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

然而,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
甲防治等
21
讲解:XX 2021/3/10
中国主要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
菊科 一枝黄花属 多年生恶性杂草 原产于北美,作为观赏种引入 破坏生态系统、侵入农地、影
响荒地植被自然恢复 植物替代、生物防治、人工铲
除、化学防治、农业管理等
22
讲解:XX 2021/3/10
中国主要入侵种——互花米草
桔小实蝇 松突圆蚧 红脂大小蠹 椰心叶甲 红火蚁 克氏原螯虾
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 水果、蔬菜等250多种
台湾、香港、澳门、广东、福建、 广西、江西
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松属树种 油松、华山松、白皮松
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香港
台湾、广东、广西、福建、香港、 澳门
除西藏、青海、内蒙古外的20多个 省、市、自治区
成危害 防除:植物替代、生物防除、人
工铲除、化学防治、混合防治等
20
讲解:XX 2021/3/10
中国主要入侵种——空心莲子草
苋科 莲子草属 多年生宿根性草本 全球性恶性水陆双生杂草 原产于南美洲,作为饲料植物由长
江流域传入 堵塞航道、封闭池塘、危害农林畜
牧业、旅游业、危及生物多样性 人工防除、化学防除、莲草直胸跳
xx18物种名称分布寄主植物危害福寿螺海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危害稻田农田传播人类疾病紫茎泽兰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危害农业林业畜牧业使生态系统单一化普通豚草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福建等破坏农业生产影响生态平衡人类健康水葫芦浙江福建台湾云南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贵州江苏安徽河南等堵塞河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单一成片降低生物多样性空心莲子草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贵州海南云南陕西河南台湾等堵塞河道影响排涝泄洪降低作物产量传播家畜疾病除海南台湾外的全部沿海省份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水产养殖2021310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