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苷酶及柠檬苦素酶

合集下载

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和分析

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和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2022, 43(4): 666 674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收稿日期 2021-09-26;修回日期 2022-01-03基金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专项(No. CARS-26);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No. KFA17111A ,No. KFA17359A )。

作者简介 刘若南(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果树遗传育种。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李 延(LI Yan ),E-mail :****************;王 平(WANG Ping ),E-mail :****************。

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和分析刘若南1,刘林婷1,周秋蓉1,张 蓓1,高志键1,葛 聪1,庄木来2,李 延3*,王 平1*1.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2. 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农业局,福建平和 363700;3.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摘 要:草莓、桃、苹果等果实在生长后期和贮藏过程中逐渐软化,而柑橘类特别是柚在成熟后期和贮藏过程中出现粒化,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

本研究分析和鉴定了柚基因组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CgPG )家族成员以及PG 酶活的变化,旨在揭示柚果实成熟过程中CgPG 表达与汁胞粒化形成的关系。

本研究对柚基因组库中CgPG 基因家族成员的数量、基因定位、基因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CgPG 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表达鉴定,同时测定了汁胞粒化程度以及PG 活性。

结果表明:从柚全基因组鉴定出26个CgPG 基因,进化树分析聚类为6个亚类(Group A ~Group F ),除E 类外,所有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和基序基本上都是保守的,Group E 中的CgPG26的GDDC 结构域突变为GDDA ,SPNTDGI 突变为APNTDGI ;CgPG 基因主要分布于1、2、4、5、7、9号染色体上,在2和5号染色体上都有5~6条基因的串联复制;Group A 和Group B 与果实成熟有关,Group A 中的CgPG5和Group B 中的CgPG1、CgPG24参与了果实成熟和汁胞软化,CgPG13、CgPG12、CgPG26参与柚粒化过程中的果胶降解和细胞壁稳态调节;通过表达分析,Group A 中的CgPG5和Group B 中的CgPG1、CgPG24可能参与了柚不易粒化果成熟过程中汁胞的软化和最后腐败,基因的显著表达表明汁胞走向衰败;Group D 中的CgPG13和Group E 中的CgPG12、CgPG26 3个基因可能参与了柚易粒化果成熟过程中的果胶暂时降解,基因的高表达使汁胞软化,此时正是食用的最佳时期,随后在汁胞粒化过程中基因表达显著下降。

食品酶学试卷[1]

食品酶学试卷[1]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A )卷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食品酶学考试时间120分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06 年级专升本班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酶比活力:在特定条件下,每1mg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是酶制剂纯度的指标。

2、immobilized enzyme:固定化酶: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

3、chemical modification:酶的化学修饰:酶蛋白肽链上的某些基团,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

4、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以特定的基因片段为模板,利用人工合成的一对寡聚核苷酸为引物,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通过DNA模板的变性,达到基因扩增的目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9分)1、钙离子的存在会显著抑制α-淀粉酶活性。

(×)2、木瓜蛋白酶对酯和酰胺类底物表现很高的活力。

(√)3、过氧化物酶是食品中一类最耐热的酶,采用电离辐射并结合加热处理才能完全破坏其活性。

(√)4、以酶浓度〔E〕与反应速度V表示的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区别为V 正常可逆不可逆〔E〕(√)5、聚半乳糖醛酸酶能优先对甲酯含量低的水溶性果胶酸起水解作用。

(√)6、在检测过氧化物酶活性时,所用氢供体愈创木酚如呈褐色,说明酶未失活。

(√ )7、以吸附法固定化酶,酶与载体之间的结合力是氢键、配位键、范德华力。

(√ )8、酶纯化中所采用凝胶过滤法是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而定的。

(× )9、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答:细菌的细胞壁由胞壁质组成,胞壁质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及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交替组成的多聚物,胞壁酸残基上可以连接多肽,称为肽聚糖(Peptidoycan)。

茶饮料中的添加剂

茶饮料中的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作业——茶饮料中的添加剂学院:食品学院班级:食科1005姓名:张永飞学号:0103100514茶饮料中的添加剂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制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

现在市场上的品种主要为:冰红茶、绿茶、冰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凉茶。

茶饮料中使用的添加剂可分为抗氧化剂、滋味改良剂、色素及护色剂、乳化剂等,他们对改善和提高茶饮料品质具有不同功能和作用。

市面上不同品种的茶饮料及其配料如下表:名称配料使用的添加剂统一冰红茶水、果葡糖浆、白砂糖、速溶红茶、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D-异抗坏血酸钠、甜菊糖苷康师傅冰红茶水、白砂糖、红茶粉、精制盐、食品添加剂柠檬酸、柠檬酸钠、维生素C、焦糖色、食用香精龙井怡茶水、白砂糖、龙井茶叶、蜂蜜0.3g/L、龙井茶浓缩液、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食用香精铁观音茶水、白砂糖、铁观音茶叶、铁观音茶浓缩液、食品添加剂 D-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食用香精王老吉(加多宝、和其正)水、白砂糖、仙草、鸡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未找到)统一冰绿茶水、白砂糖、果葡糖浆、绿茶浓缩液、食品添加剂、食盐食用香精、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钠、D-抗坏血酸钠、六偏磷酸钠、甘草酸胺、焦磷酸二氢二钠、三聚磷酸钠统一绿茶水、白砂糖、绿茶茶叶、乌龙茶茶叶、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D-抗坏血酸钠、食用香精、维生素C、碳酸氢钠、焦磷酸二氢二钠、三聚磷酸钠康师傅绿茶水、白砂糖、绿茶茶叶、蜂蜜、绿茶浓缩液、食品添加剂 D-抗坏血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康师傅茉莉蜜茶水、白砂糖、茉莉花茶叶(绿茶茶坯)、蜂蜜、绿茶浓缩液、茉莉花茶萃取液、食品添加剂 D-抗坏血酸钠、偏磷酸钠、柠檬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食用香精茶饮料中添加剂的种类:抗氧化剂茶饮料中的茶多酚等成分极易氧化而生成其它成分, 从而影响了茶饮料的香气和滋味, 因此需加入抗氧化剂以延缓或减少这些成分的氧化。

zeo zym 成分

zeo zym 成分

Zeo Zym 成分1. 引言Zeo Zym 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酶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和生物技术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 Zeo Zym 的成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Zeo Zym 成分Zeo Zym 是由多种天然来源的酶组成的复合制剂。

它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成分:2.1 蛋白酶蛋白酶是 Zeo Zym 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它能够降解蛋白质,将复杂的蛋白质分子分解为较小的肽链和氨基酸。

蛋白酶在食品加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改善食品口感、增加营养价值,并提高食品的消化吸收率。

2.2 淀粉酶淀粉酶是 Zeo Zym 中的另一个关键成分。

它能够将淀粉分解为较小的糖分子,如葡萄糖和麦芽糖。

淀粉酶在食品加工和酿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2.3 脂肪酶脂肪酶是 Zeo Zym 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

它能够分解脂肪,将复杂的脂肪分子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脂肪酶在食品加工和制药工业中被广泛应用,能够改善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

2.4 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 Zeo Zym 中的一种特殊成分。

它能够降解纤维素,将纤维素分解为较小的糖分子,如葡萄糖。

纤维素酶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用于生物质转化和生物燃料生产。

2.5 其他成分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Zeo Zym 还包含其他辅助成分,如辅酶、金属离子和缓冲剂等。

这些成分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效率,从而增强 Zeo Zym 的功能。

3. Zeo Zym 的应用Zeo Zym 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1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Zeo Zym 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面包、酒精饮料、乳制品和肉制品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它能够改善产品的质地、口感和营养价值,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2 制药工业中的应用Zeo Zym 在制药工业中被用于药物的生产和制剂的改进。

它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蓝莓果浆酶解条件的筛选

蓝莓果浆酶解条件的筛选

蓝莓果浆酶解条件的筛选菅蓁,侯景文,陈志超(滨州医学院葡萄酒学院,山东烟台 264003)Screening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conditions of blueberry pulpJIAN Zhen, HOU Jingwen, CHEN Zhichao(School of Enology,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03, China )摘 要:以蓝莓为试材,出汁率为指标,采用复合果胶酶应用于蓝莓汁生产的酶解工艺,从而筛选出最佳的酶解条件。

通过对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果胶酶用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后,采用L9(3,3)正交实验进行条件优化,确定蓝莓果浆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2 h 、酶用量0.3%,该条件下蓝莓出汁率可达62.05%。

关键词:蓝莓;复合果胶酶;出汁率;正交试验中图分类号:TS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414/ki.zwpp.2018.06.012收稿日期:2018-08-29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440178)作者简介:菅蓁(1983—)女,讲师,硕士,从事葡萄酒感官分析及葡萄酒产业经济与文化研究。

E-mail: 48246161@Abstract : The optimal condition for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blueberry juice was studied by testing the juice yieldafter using compound pectinas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nzymatic hydrolysis temperature, enzymatic hydrolysis time and the amount of pectinase, tech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through orthogonal test 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The optimum enzymatic hydrolysis condition of blueberry was used 0.3% pectinase dosage at 55 ℃ for 2 h , the juice yield reached 62.05%.Key words : blueberries; compound pectinase; juice yield; orthogonal test蓝莓(Blueberry )是一种可食用性的外观为蓝色或略带黑色的浆果,又可称为越桔、笃斯,是杜鹃花科越桔属的植物。

美甜杀菌剂的成分

美甜杀菌剂的成分

美甜杀菌剂的成分美甜杀菌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杀菌剂,其主要成分包括甜味剂、酸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等。

以下是美甜杀菌剂的详细成分介绍。

一、甜味剂美甜杀菌剂中的甜味剂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糖精钠、阿斯巴甜和赖氨酸等。

这些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可以起到增加食品口感的作用,使食品更加可口。

1. 糖精钠糖精钠是一种强效的人造甜味剂,其甜度比蔗糖高300倍以上。

它可以不被人体吸收代谢,因此不会增加热量摄入量,适合于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

2. 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一种低热量的人造甜味剂,其甜度比蔗糖高200倍以上。

它可以通过代谢转化为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对人体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3. 赖氨酸赖氨酸是一种天然的氨基酸,其甜度比蔗糖略低。

它可以通过代谢转化为丙氨酸和乳酸等有机酸,对人体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二、酸味剂美甜杀菌剂中的酸味剂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柠檬酸和苹果酸等。

这些酸味剂可以起到增加食品口感的作用,使食品更加爽口。

1. 柠檬酸柠檬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酸,其味道清新、柔和。

它可以在食品中起到增加口感、改善风味、调节pH值等作用。

2. 苹果酸苹果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酸,其味道比柠檬酸稍微强烈一些。

它可以在食品中起到增加口感、改善风味、调节pH值等作用。

三、防腐剂美甜杀菌剂中的防腐剂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山梨醇和丙二醇等。

这些防腐剂可以有效地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1. 山梨醇山梨醇是一种天然的多元醇,其味道甜美、清爽。

它可以在食品中起到防腐、增稠、保湿等作用。

2. 丙二醇丙二醇是一种合成的多元醇,其味道略带甜味。

它可以在食品中起到防腐、保湿等作用。

四、抗氧化剂美甜杀菌剂中的抗氧化剂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

这些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地延缓食品的氧化反应,保持食品的色泽和营养成分。

1. 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维生素,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它可以在食品中起到保持色泽、营养成分等作用。

甘露聚糖酶是什么

甘露聚糖酶是什么

甘露聚糖酶,固态型产品外观为米白至淡黄色颗粒或粉状,酶活含量为500000U/g;液态型产品外观为淡黄至黄色液体,酶活含量为500000U/mL,为一种多功能的促生长剂,不仅可促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的分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瘦肉率,同时,还能促进生长。

一、主要成分
β-甘露聚糖酶(endo-1,4-β-mannanase)≥180000U/g,同时含有淀粉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等。

二、性能特点
1、采用基因工程菌经深层液体发酵而成,活性高于国外产品。

2、适作用pH值范围广(4-7.5),能在动物消化道内较好的发挥作用。

3、耐温性能好,采用先进的后处理工艺能耐受90℃的制粒温度,不用额外的后喷设备,混合均匀。

4、效果出众,实践证明,在含豆粕10%以上日粮中使用β-甘露聚糖酶后,能提高100-150 kcal/kg代谢能(相当于每吨料减少10-15kg油脂,每吨饲料
可节省成本10-15元)。

以上就是有关甘露聚糖酶的一些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进一步的了解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柚苷酶及柠檬苦素酶一、柑橘中的苦味物质柑橘类果实的苦味物质主要有以柚皮苷、新橙皮苷、枸杞苷等为代表的黄烷酮糖苷类化合物和以柠檬苦素、诺米林等为代表的三萜系化合物的衍生物—柠檬苦素类似物。

1、柚皮苷的结构和分布柚皮苷(Naringin)是一种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它又称柚苷、柑橘苷、异橙皮苷、柚皮素-7-O-新橙皮糖苷,学名为柚皮素-7-β-D-葡萄糖(2→1)-α-L-鼠李糖,分子式C27H32O14,分子量580.55,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图 1- 1柚皮苷的结构式主要存在于芸香科植物柚(Pummelo,Citrus,grandis)、葡萄柚(Grapefruit,Citrus paradisi)、酸橙(Sour orange,Citrus aurantium)及其变种的果皮和果实中,以及枳实、枳壳、骨碎补、化橘红等中草药中。

普通柚果汁中柚皮苷含量为40-138 ppm,葡萄柚汁中柚皮苷含量为136-362 ppm,枳实、枳壳及化橘红中柚皮苷含量分别为1.87-22.72%和0.3-29.2%,因产地、品种、原料成熟度不同而异。

骨碎补中柚皮苷含量为0.3-1.5%。

此外,枸桔果实及叶、梧桐科植物球穗千斤拔叶、唇形科植物牛至以及蕨类植物如Ceterach officinarum 和铁线蕨属的一些种类组织中也含有柚皮苷,但这些植物中柚皮苷的含量较低。

柚皮苷在蒸馏水中苦味阀值为20 mg/L,在果汁中约为30 mg/L。

其溶解度随含糖量的增加而升高,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在没有成熟的柑橘果实中柚皮苷含量最多。

2 柠檬苦素类似物2.1柠檬苦素类似物的结构和分布柠檬苦素类似物又称类柠檬苦素(Limonoids),是一类具有呋喃环的三萜类化合物。

类柠檬苦素具有高度氧化的三萜醇类诱导体结构,与C-17位的呋喃结合,形成C-3位或者C-6位的内脂环,具有C-14、C-15位向的环氧化物特征,主要以游离苷元和配糖体两种形式存在,见图2。

图2 柠檬苦素类似物及配糖体的结构类柠檬苦素游离苷元不仅水溶性差,而且味苦,是大多数柑橘类水果苦味物质之一,也是使果汁及其他加工制成品产生“后苦味”的物质。

现已从柑橘类中分离得到38种类柠檬苦素苷元,较常见的主要有柠檬苦素(Limonin)、诺米林(Nomilin)、宜昌根辛(Ichangensin)、脱乙酰诺米林(Dealcetrylnomilin)、诺米林酸(Nomilin acid)、脱乙酰诺米林酸(Dealcetrylnomilin acid)等,其中柠檬苦素和诺米林具有强烈苦味。

类柠檬苦素配糖体(Limonoids glucoside)是由类柠檬苦素苷元分子D环开环后在C-17的位置上以糖苷键的形式结合一个五碳糖而构成的,是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生化过程而合成的,大多溶于水溶液,在pH2-8范围内比较稳定,无苦味,且仍保留与其相应的苷元相似的生理活性。

一般情况下,有多少种类柠檬苦素,就该有相应数量的配糖体,但目前从柑橘中只分离出了22种类柠檬苦素配糖体。

柠檬苦素类似物是三萜的一种高度氧化型衍生物,柑橘属中发现有60余种柠檬苦素的甙元及甙,是芳香科橘属植物如橘、柠檬的种子及果汁中的强苦味成分。

目前已从柑橘类中分离得到38种柠檬苦素类似物,其中酸性15种,中性23种,已经证实柠檬苦素、诺米林素等具有抗癌活性和抗肿瘤特性。

酸性类柠檬苦素仅占总配基的20%左右,可溶于水溶液,除个别外都不呈苦味。

而中性类柠檬苦素例如柠檬苦素、诺米林不大溶于水且大都呈苦味。

类柠檬苦素主要存在于果实中,而在茎、叶等组织中含量较少。

在幼果中,类柠檬苦素多以苷元等形式存在,随着果实不断发育,苷元逐步转化为配糖体,作为一种贮存形式存在于成熟果实中。

几乎所有的柑橘果实都是以种子含量最高,其次为果皮,在果汁中含量最低。

种子中的类柠檬苦素苷元含量通常要高于其配糖体,比例大概为2.2:1,而在果实中其比例为1:150。

柑橘中的柠檬苦素类似物以柠檬苦素和诺米林为主要,诺米林因含量很低,对苦味影响赶不上柠檬苦素,故目前研究仍以柠檬苦素为主。

柠檬苦素苦味阀值很低,水溶液中1.0 mg/L,橙汁中3.4 mg/L,60%的人能感觉到苦味。

2.2 柠檬苦素呈苦机理在果实成熟期间,柠檬苦素可在一些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相应的糖苷而不呈苦味,故柠檬苦素含量随着柑橘果实的成熟而有所降低。

在采收时,一般糖苷含量大于柠檬苦素,而感觉不到苦味。

其实,柑橘中柠檬苦素的前驱物-A 环内酯柠碱酸盐是没有苦味的,但压榨后变成具有强烈苦味的柠檬苦素。

这就形成了榨汁“延迟苦味”(Delayed bitterness)现象。

其机理为A 、D 的内酯环开闭决定苦味的产生,D 环闭环型(柠檬苦素)有苦味,而开环型A 环内酯没有苦味。

当压榨时,在酸性条件下,柠檬苦素前体物质柠檬苦素A-环内酯在柠檬苦素D-环内酯水解酶作用下,转化为柠檬苦素,而使果汁呈后苦味。

图 3 柠檬苦素呈苦机理二、酶法脱苦目前,柑橘汁脱苦问题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生物酶法脱苦上。

酶法脱苦具有专一性强、对柑橘果汁风味和营养成分无破坏、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脱苦方法。

酶法脱苦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微生物或酶来降解苦味成分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生成不含苦味的物质。

柚皮苷酶是针对降解柚皮苷的酶。

它是由α-L-鼠李糖苷酶(EC3.2.1.40)和β-D-葡萄糖苷酶(EC3.2.1.21)组成的一个酶系,是一种胞外酶,最适pH 3.5左右。

柚皮苷首先被a-L-鼠李糖苷酶水解成略有涩味但无苦味的樱桃苷(Prunin)和鼠李糖(Rhamnose ),樱桃苷(Prunin)的苦味是柚皮苷的1/3,苦味有所减轻。

然后在樱桃苷(Prunin)在β-D-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变成无苦味的柚皮素(Naringenin )和葡萄糖(Glucose )。

NaringinPrunin + RhamnosePrunin Naringenin + Glucoseα−L −rhamnosidase β−D −glucosidase汪钊等人用黑曲霉变异株ZG86进行柚苷酶固体发酵,发酵酶活力达到15000 u/g豆饼粉,利用此酶对柑橘果汁脱苦,可使柚皮苷含量大幅下降,苦味脱除率达90%。

同时发现pH为3.6~4.6时脱苦效果较好,而一般柑橘果汁的自然pH为3.6左右,因此脱苦时可以不调节pH。

何晋浙等脱除果醋中苦味,在发酵温度25- 28 ℃,酸度在0.5-0.8 g/mL,柚苷酶加量在15 u/mL时,柚苷酶有较佳的活性,酒精度为6.0%-8.0%时,有利于醋酸发酵,制得的果醋基本无苦味。

单杨等研究用复合酶制剂Naringinase和Sumizyme C对柑橘发酵酒的最佳脱苦条件是温度50 ℃,pH 4.0,Naringinase和Sumizyme C各加0.1%,溶解保温2 h,感官评价效果较好。

A.C.Olson等把酶固定于中空纤维上脱除柑橘汁中的柚皮苷;Ono把柚苷酶固定于纤维素酯上脱去柚皮苷。

刘虎成等以AS1.14为菌种,采用K-角叉胶进行包埋,在25℃,摇床转速150 r/min,添加1%乙醇于液体培养基中,在此条件下脱苦率达58.3%;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在流速2 mL/min处理柑橘汁后基本无苦味,pH从3.8下降到3.7,维生素C损失8%,可溶性固形物损失7%。

每次处理柑橘汁120 mL,可连续使用11次,脱苦率仍达51.08%。

徐仲伟等人采用150 u和180 u的固定化柚苷酶水解柚皮苷,苦味脱除率分别为41.0%和49.7%,并且该固定化酶比自然酶具有更广泛的pH和温度适应范围,以及较高的热稳定性。

同时他们发现,柑橘果汁用固定化酶脱苦处理后,未产生任何异味。

2004年王鸿飞等实验研究发现,在pH值为4、温度为60 ℃、柚苷酶用量0.5 g/L、作用90 min对柑橘果汁进行脱苦,脱苦率为90.55%。

但由于柑橘类果实品种繁多,所含苦味成分及其含量不尽相同,苦味有轻有重,对于不同品种的柑橘类果汁用柚皮苷酶脱苦其效果是有差异的。

因此,用柚皮苷酶对不同柑橘类果汁的脱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柠檬苦素的脱除可利用柠檬苦素脱氢酶、柠檬苦素裂解酶、柠檬苦素脱氧酶、诺米啉脱氢酶和诺米啉脱氧酶等。

该类酶可使柠檬苦素D-环内酯开环产生无苦味的柠檬苦素衍生物,但它只是一种权宜之法,因为在果汁天然的酸性环境中(pH3.0-3.5),D环可以重新关闭。

但若使用柠檬苦素脱氢酶打开D环,则可以使柠檬苦素D-环内酯转化为无苦味的A-环内酯,这是一种有效的脱苦方法,但此法还未用于生产。

早在1981年,Vaks等从土壤中筛选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发现该菌能将柠碱转化为脱氧柠碱,继而转化为脱氧柠酸而达到脱苦的目的。

1983至1985年间,Hasegawa等先后将球形节杆菌、球形节杆菌Ⅱ、棒状杆菌固定于丙烯酰胺上,用于柑橘汁的脱苦,对柠檬苦素和诺米林的脱除效果好。

后来他又发现假单胞菌p.321-18能诱导产生两种酶,即柠碱盐脱氢酶和脱氧柠碱水解酶,最适pH8.0左右,能将果汁中柠碱水解为柠碱盐A-环内酯,从而降低了果汁中柠碱的含量。

现在己有采用聚丙酰胺凝胶固定球形节杆菌(A.globiformis)用于脐橙汁脱苦,能有效的将柠碱和诺米林转变为非苦味物质,而对果汁其他成分几乎不产生影响。

1988年,Hasegawa发现某些种类的柑橘中存在类柠檬苦素-UDP-葡萄糖转移酶,它将类柠檬苦素上连接一个葡萄糖而将柠檬苦素转化为不苦的类柠檬苦素葡萄糖苷。

1995年,Hasegawa找到了编码类柠檬苦素-UDP-葡萄糖转移酶的基因,他们准备利用基因工程将该基因引入柑橘细胞中,希望达到自然脱苦。

1997年,Hasegawa从脐橙白皮层得到粗蛋白,经过40%-80%硫酸铵盐析,DEAE 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柠碱葡萄糖苷转移酶,该酶可同时催化柠碱和诺米林两者的糖苷的生成。

罗水忠等人探讨了乳酸菌对常山胡柚果汁中柠檬苦素的降解性能,从多种菌株中筛选到一株链球菌属乳酸菌,在培养48 h后对胡柚果汁柠檬苦素降解率达66.7%。

汪钊等人进行了柑橘果醋加工中柠檬苦素的微生物酶降解研究,微生物酶在pH 7.0、作用温度为40 ℃的条件下,发酵后的果醋其柠檬苦素降低率达55.6%。

醋酸杆菌AS1.41是食品工业上常用菌种,安全无毒,常用于生产食醋。

罗自生等人将醋酸杆菌AS1.01,AS1.41,AS1.44,AS1.216四个菌株对柑橘汁柠碱的脱苦进行比较,研究发现AS1.41效果最好。

在温度25 ℃,150 rpm转速下,脱苦率可达58.3%。

其作用机制未见探讨。

三、产酶菌株筛选及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