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 人文意识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合集下载

园林绿化规划的景观设计与人文融合

园林绿化规划的景观设计与人文融合

园林绿化规划的景观设计与人文融合园林绿化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进行景观设计和绿化建设的过程,旨在打造美丽宜居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景观设计与人文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园林绿化规划中景观设计与人文融合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一、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景观设计是园林绿化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创造性地组织和设计景观元素,打造景观空间的美感和功能。

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美观,更要考虑人文环境的融合。

1.1 空间布局好的景观设计应该合理布局空间,使得人们在其中能够感受到宜人的氛围。

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和污染的干扰,创造舒适的环境。

1.2 植物选择在景观设计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植物的种类、形态和分布对于整体景观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其适应性、观赏性和生态功能,以及它们与城市文化和人文历史的相互关系。

1.3 色彩搭配色彩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在选择色彩时,应考虑到当地人文特点和城市风貌,使之与环境相协调。

二、人文融合的价值与实践人文融合是指将景观设计与当地的人文因素相结合,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认同感。

人文融合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 传承历史通过景观设计,可以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和遗址,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同时注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提升城市形象。

2.2 弘扬文化景观设计应该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传递城市的独特精神和价值观。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景观中融入传统的艺术雕塑和民俗风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2.3 促进互动好的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例如,设置休闲区、儿童游乐设施和公共艺术品,创造一个人们愿意聚集的场所,提升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度。

三、景观设计与人文融合的实践案例以下是几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与人文融合实践案例,它们通过景观设计创造了独特的城市氛围和文化价值。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在建筑设计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它不仅仅可以赋予建筑更高的审美价值,还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何在建筑设计中相互融合。

自然景观是指地球上独特而美丽的自然现象,如山脉、河流、湖泊和森林等。

它们代表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而人文景观则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和文化遗产,如古老的建筑、雕塑和花园等。

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融合时,建筑可以成为一个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

一个好的例子是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里约石油公司总部大楼。

这座建筑位于一片茂密的热带雨林中,建筑师将大楼的设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结合。

大楼外墙的设计采用了独特的落地窗,使得室内与室外形成了无缝的过渡。

从大楼内部的办公室可以欣赏到周围热带雨林的美景,这给员工带来了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另一个例子是日本京都的金阁寺。

金阁寺是日本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一座建筑与环境完美融合的典范。

寺庙坐落在一个美丽的湖泊旁边,被壮丽的山脉环绕。

建筑师利用位置的优势,将金阁寺设计成一座倒映在湖面上的建筑。

这种设计不仅使金阁寺更加出众,还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形成了和谐的一体。

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建筑设计不仅仅是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有助于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

在城市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和疲惫。

而将自然景观引入建筑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和谐、宁静的环境。

在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设计师创造了一个由人工湖、花园和树木组成的自然景观。

这样的设计不仅美丽,还可以净化空气并提供阴凉的避暑之地。

这样的环境创造了一个舒适和放松的氛围,有助于减轻人们的压力和疲劳。

此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还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建筑设计中使用自然材料和绿色建筑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德国弗伦斯堡的区域法院大楼就是一个例子。

该建筑使用了可再生材料和高效的能源系统,不仅使建筑变得更加环保,而且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共存。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与人文自然的和谐美好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与人文自然的和谐美好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与人文自然的和谐美好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旨在打造美好自然环境的艺术与学问,其设计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这个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结合起来,以创造令人舒适的、美丽的、和谐的环境。

人文自然的和谐美好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

首先,人文自然的和谐美好需要在场地的选址上考虑。

地形、气候、水位、材料等都是影响场地选择的因素。

园林景观设计师应当以自然为基础,充分考虑所选场地的自然环境,同时关注社区或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环境。

设计师可以从场地周边社区的环境中获取设计灵感,以保证设计与所在环境相契合。

其次,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功能和人群需求,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园林景观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功能空间,如可供休闲娱乐的座位区、适合各年龄层的游乐区、适合健身的运动设施等等。

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到通行流线的设计,使人们能够轻松地进入、退出场地。

同时,设计师还应该关注周边环境,以满足社区或城市的需求。

与此同时,要实现人文自然的和谐美好,还需要运用自然材料,同时考虑环保、可持续性,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材料可以保证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可为用户提供舒适的感觉,让人们更好地体验自然环境。

设计师应该精心选择植物和材料,以创造高品质的园林景观。

最后,园林景观设计应该有一定的艺术性。

设计师可以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如雕塑、园艺设施、花坛等等,使景观具有个性化和艺术性。

同时,在设计中也要充分发挥自然的美感,以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与人类共存的环境。

总之,人文自然的和谐美好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目标。

设计者应该以自然为基础,在场地选择上注重社区或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环境;在设计中注重园林景观的功能和人群需求,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和兴趣;关注自然材料的使用以及环保、可持续性设计;同时创造具有艺术意味和自然美感的景观设计,以创造一个美好的自然与人类共存的环境。

浅论景观设计与人文精神

浅论景观设计与人文精神

浅论景观设计与人文精神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人文精神元素也基本得到体现,很多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很好的融入到景观设计理念之中。

但是,有些景观设计师背离了人文精神这个方向,忽视了环境景观质量对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的影响,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

本文通过对当前景观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文化体现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两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景观设计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demand is higher and higher, the humanities spirit elements also basic be reflected, a lot of people-oriented design thought very good into the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 in. But, some landscape architect deviates from the humanistic spirit in this direction, and ignore the environment landscape quality on people’s psychological, physical and spiritual life,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effect without further design is not satisfied.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cultural expression and to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two aspec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humanistic spirit,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landscape design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景观设计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与人文自然的和谐美好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与人文自然的和谐美好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与人文自然的和谐美好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仅着眼于美化环境,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园林景观设计的美好之处在于它能够融合人文和自然的元素,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和意境。

本文将从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和意义、人文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实现和谐美好的手段等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

一、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园林景观设计还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和污染,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环境。

二、人文自然的和谐共生人文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必不可少的。

人文因素包括人们的文化、习俗、审美情趣等,而自然因素则包括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

如何将人文与自然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和谐美好的景观,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大挑战和魅力所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人文因素往往决定着景观的风格和主题,而自然因素则为景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

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在保持自然本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运用各种设计手段来创造出富有情感和内涵的景观作品。

通过对地形的塑造、植物的布局、景观的构思等环境设计手段,将人文与自然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富有生命力和美感的园林景观。

三、实现和谐美好的手段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与人文自然的和谐美好,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手段来实现:1. 科学规划:园林景观设计首先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植被配置、水体布局等因素,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确保景观具有可持续性和生态性。

2. 体现文化内涵:在设计过程中,应立足于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通过景观形式、景点设置、装饰艺术等手段,将文化内涵融入景观中,体现出人文情感和特色。

3. 塑造美学意境: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对景观的美学体验,通过对景观形式、色彩搭配、材料选择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创造出美丽、和谐的景观氛围,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得到愉悦和享受。

景观建筑中的自然与人文融合

景观建筑中的自然与人文融合

景观建筑中的自然与人文融合在现代城市生活的背景下,景观建筑已经成为都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景观建筑不仅要考虑美学的因素,还要注重与自然和人文的融合。

本文将探讨景观建筑中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首先,景观建筑的自然与人文融合体现在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上。

自然的元素,如植物、水景和地形等,可以为建筑创造一个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的氛围。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和景观布置,景观建筑能够在城市中呈现出一片绿色的环境,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同时,融入人文元素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可以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来设计建筑的形状和材料。

这样一种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设计,可以提升居民对周边环境的熟悉感和归属感。

其次,景观建筑的自然与人文融合体现在与居民互动的方式上。

一些建筑在设计时考虑了人们的需求,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锻炼、聚会或者举办各种活动。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自然与人文融合的互动方式,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也提升了居民之间的社交活动,促进了社区建设的发展。

此外,景观建筑的自然与人文融合还表现在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上。

在景观建筑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环保材料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采用当地的特色建筑材料也能够增加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

在施工技术方面,一些景观建筑在建造时采用了生态建筑技术,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等方式,减少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保护了自然环境。

总之,景观建筑中的自然与人文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适的设计元素、与居民的互动方式以及环保的材料和施工技术,景观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入自然和人文环境中,提升城市的美观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融合

城市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融合

城市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融合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推进,给我们带来了繁荣和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环境破坏、社会矛盾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融合成为了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融合的意义、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意义城市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融合的意义在于为城市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城市作为人类群体居住和生产的地方,人们对于城市的期望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丰富,更在于享受到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满足。

通过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的融合,可以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城市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融合能够体现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通过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的融合,可以将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中,使城市具有更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同时,这种融合也有助于弘扬城市的文化传统,增强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现状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融合的现状是既有亮点又存在问题。

一方面,一些城市通过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的融合,成功地将城市环境和人文特色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线。

例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外滩等著名景点,都是城市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融合的成功范例。

这些地方兼具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点,也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特色和魅力。

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在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融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城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城市环境和人文特色的保护与传承。

大量的重复和单一的建筑风格,使得城市缺乏独特性和个性化。

此外,一些城市在景观设计中过分强调表面的华丽和炫耀,而忽略了与城市整体风貌的协调。

这些问题导致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也影响了人们的居住体验和城市形象。

三、发展方向为了实现城市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的融合,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我们需要注重保护和继承城市独特的人文环境。

建筑景观设计的自然与人文融合

建筑景观设计的自然与人文融合

建筑景观设计的自然与人文融合建筑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不断提升,建筑景观设计不再仅仅关注建筑物本身的外观,而是更加注重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融合。

本文将探讨建筑景观设计如何实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以创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可持续性的城市景观。

一、了解自然和人文环境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之前,了解和研究自然和人文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而人文环境则包括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等。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将建筑景观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相融合。

二、体现自然元素自然元素是建筑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通过引入植被、水体、山石等自然元素,创造出富有生机和舒适感的景观。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可以合理布局庭院和花坛,种植树木和花草,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另外,水体如喷泉、人工湖等也可以起到调节气温、提升空气湿度的作用。

三、借鉴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独特的精神符号,也是建筑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将传统文化融入景观设计,可以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和历史底蕴。

例如,中国的建筑景观设计常常借鉴古代园林的理念和风格,通过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方式,重新演绎古代建筑的优雅和精致。

四、注重可持续性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建筑景观设计也需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

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光伏板、绿色屋顶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环境友好性。

此外,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减少景观维护的化学物质使用,也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五、注重人文体验建筑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和活动体验。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感受。

例如,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设置休息处、散步道、健身设施等,让人们可以放松身心,增进社交交流。

六、实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在实际的建筑景观设计中,实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自然和人文环境,了解当地的气候和文化特点,并结合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进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设计欣赏论文
人文意识
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浅谈河南理工大学的人文景观
院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2003级1班
姓名:葛红涛
学号: 03010028
日期: 2005-11-25
人文意识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浅谈河南理工大学的人文景观
摘要:从现在理工大学新老校区的建设上分析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校园环境建设的做法,以及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有关问题。

历史悠久的高校校园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一批高品质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这些校园景观不仅给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对校园外的人群来说,校园景观充满了神秘色彩,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关键词:人文意识、景观设计、环境建设、校园人文景观
一、我校的历史建筑与场所
大学,因为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在其校园中往往会留下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场所,一所大学历史越是悠久,其传统越是凝结于物化的校园之中。

我校老校区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充满历史感的场所——工程馆,代表着理工大学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为学校带来良好的声誉,是历史悠久的高校校园特有的人文景观。

我们的老校区建设很多只是着重教学、科研、办公、生活、体育等各个职能建筑的设计,对于校园环境,仅规划好校园道路和路两侧种植些简单的树木。

对于校园小环境的建设从来没有提升到像重视建筑设计一样高的层次。

这就形成了一个现状,我们这个始建于一九零九年的老校区,环境都是围绕校园主要建筑简单的路网,简单的树木绿化,点缀其间的是一些纪念性的雕塑,很少看到绿地和成片的景观区域。

老校区的环境重新整合改造,会使老校阅焕发新的生命力。

我们的老校区环境现在正在逐步进行改造,以适应新时代的大学教学、生活需求,这种改造往往需要不懈努力和精心雕琢,充分利用各种空间进行文化环境建设。

例如可以将陈旧的、淘汰的建筑拆除,建设校园景观;还可以见缝插针的进行小区域景观建设:在保留年久的树木的情况下,增加小范围绿地,减少裸露黄土地,在一些建筑上增加藤类植物或浮雕,从平面上和空间上增加绿色景观和文化景观
二、我校的新发展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进入21世纪,高校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不但增加,校园规模不但扩大。

一是高校之间合并,校园与校园之间的围墙拆除;二是校园的整体搬迁,重新兴建校园。

合并的校园经过整合之后,缺少校园中心区,一些标志性的、具有一定特色风格的科技楼、图书馆、实验楼、学生活动中心、艺术楼等校园主体建筑拔地而起,重新构建了新校园的中心区,并围合成有一定文化内涵和独具特色、引人遐想、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中心广场。

我校新建的高校校园经过精心选址,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及富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设计,使校园的建筑与环境景观充分结合,创造出山水大学、园林大学、绿色大学等各具特色的校园风貌,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丰富了城市景观,积淀了一定的旅游资源。

校园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洋溢着人文气息,如理工大学的图书馆作为理工大学目前的象征物,寓意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时代呼唤人文素质的回归,许多人慕名而来,接受这种文化气息的熏陶。

历史悠久的高校的主体是青年学生,他们充满了朝气和强烈的知识渴求,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树林里朗朗的书声、图书馆里伏案疾书场景及食堂里的碗筷交响曲构成了校园一道生机勃发的风景线。

同时,大学校园内还经常举办一些文体活动,如音乐会、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庆祝活动等。

三、我们校园的人文意识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历史悠久的高校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代代相传,凝聚人心,激励士气。

大学精神以校风、学风和教风等形式表现出来,并通过校训、校歌等直接体现。

历史悠久的高校定位明确,其大学精神一以贯之,不断传承和创新。

我校的好学力行的校训,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理
工大人继续前进!
大学校园是一群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学习、生活的场所,这些年轻人将在这个空间里度过他们的身体和思想成长中最为剧烈的时期,可能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这个园区内的每一幢建筑、每一个雕塑、每一个花坛、每一棵树木都可能让他们驻足,让他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仍记忆犹新。

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活跃,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渴望人际交流,更需要广阔的自然空间,而这些空间很大一部分是在建筑空间以外,校园内的小树林,林荫路,池塘边,往往是学生停留的地方,或交谈,或散步,或静静的读书。

四、我们的新校区在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文化建设
现在建设中理工大新校区,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作为一个设计条件加以重视,并且突出了生态景观、人文景观设计。

理工大新校区规划职能分区更加科学合理,在各分区之间又有各种文化景观分布其间。

理工大新校区规划,很多都吸纳了生态设计、人文设计。

在校园环境充分进行文化景观设计,使新的校园有更为宽畅的室外自然空间,给师生以舒适、健康、自然、艺术的享受。

我校的人工湖,无论大小,其中的水体都能给予环境以生气,相对与体型巨人的建筑,它可以软化环境,增添亲切感。

无论动态和静态,水都能赋予空间灵气。

湖水表现为静,水体反射四周建筑,展现空间融合于自然的特点。

大面积草地、富有造型的灌木、成排的树木围合成一个又一个生态空间,绿色植物被人们成为“有生命的建筑材料”,绿色可以使长时间从事脑力和视力活动疲劳的人脑和眼睛得以恢复,并且达到改善校园小环境、小气候的作用。

随着冷季型植物的引入,现在北方大学校园也正在逐步形成四季长绿、三季有花的校园环境,为学习、教学、科研和生活在这里的师生员工营造了更具恬静、怡心、自然的环境。

我们学校现有的几个大草地就可以实现这项功能。

适当的校园广场建设,可以丰富校园内的院落感,现代小的教学组团型的教学模式人多有一个围合的空间,这个空间很适合建设一个中型的广场,供学生举办小型活动使用。

我校的中心广场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我们也要因地制宜进行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不能盲目的追求效果,将不适宜校园的作品搬入校园。

我们建人工湖就是利用地下水位高的优势,因地制宜,造就校园的一大亮点。

在一些校园环境建设中,尽量避免照搬景观,将一些已有的景观或放大、或缩小、或原状搬入校园,会使人产生抄袭之嫌,从而淡化它的美感。

我校的好多的地方人为放置了许多的大石头,上面还刻了好多的字,大家对它们的主观印象不是很好。

文化景观重在创新,新颖、自然和符合地域环境才具有活力。

理工大学校园的人文景观设计是当前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一个新课题,要在不断探索中进行建设,而校园人文意识与景观设计的结合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在这里学习的更加舒适、愉快,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五、参考文献:
[1]张国强.风景园林设计--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作品集粹[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钱健.建筑外环境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俞孔坚.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J]·中国园林,2000,2:32-35
[4]历史悠久的高校校园景观与校园旅游经济苏金明程良珍《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131A期理工版:
[5] 千茜.关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创作思考·景观十年[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