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合集下载

精准扶贫政策及措施

精准扶贫政策及措施

精准扶贫政策及措施1. 简介精准扶贫政策是指对贫困人口实施精确的识别和帮扶,旨在打破贫困群众的发展瓶颈,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

该政策是中国政府在减贫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在贫困地区实施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 精准扶贫政策及措施2.1 精确识别贫困人口精确识别贫困人口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

中国政府通过完善和优化现有的工作机制,通过多个指标综合评估贫困人口的贫困水平,确保扶贫政策的目标对象准确无误。

2.2 实施产业扶贫政策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可以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政府为此提供财政支持,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

2.3 推行教育扶贫政策教育是人们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为了解决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教育扶贫政策。

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质量,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援助,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2.4 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精准扶贫政策还包括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保障和帮助。

政府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力度,提高低保标准,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2.5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重要的扶贫政策措施,通过将贫困地区的贫困户搬迁到条件更好的地方,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

政府投入资金建设新的住房、基础设施,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3. 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显著减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教育和医疗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贫困家庭的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4.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尽管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第一,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第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第三,教育和医疗资源仍然相对匮乏。

精准扶贫年度总结

精准扶贫年度总结

一、前言自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年度,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核心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现将本年度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精准识别,确保扶贫对象准确无误本年度,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扶贫办的要求,全面开展贫困户、贫困村的识别工作。

通过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程序,确保了扶贫对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目前,全县共识别贫困户XXX户、贫困人口XXX人,贫困村XXX个。

2.产业扶贫,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本年度,我们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二是引进企业参与,带动贫困群众就业;三是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就业能力。

截至目前,全县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95%以上,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

3.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本年度,我们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失学、因学返贫。

一是实施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免除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住宿费等费用;二是加强贫困地区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开展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等活动,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全县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贫困家庭子女升学率逐年提高。

4.健康扶贫,让贫困群众病有所医本年度,我们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程,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是实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二是开展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三是加强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

目前,全县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5.社会保障扶贫,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本年度,我们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024年精准扶贫年度总结报告

2024年精准扶贫年度总结报告

2024年精准扶贫年度总结报告一、总体情况2024年,全国各级政府坚定执行精准扶贫战略,在中央的统一指导和支持下,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过全面、科学的精准识别和帮扶措施的实施,我国贫困人口实现了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二、贫困人口减少情况2024年,我国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根据精准识别的数据统计,全国范围内贫困人口总数减少了X%,其中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X%。

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贫困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三、扶贫政策实施情况2024年,各级政府按照中央部署,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政府鼓励引导农民发展适合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产业,推动就业增收,同时加大教育、卫生、住房等领域的投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

四、创新扶贫模式2024年,各地区积极探索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通过建立精准识别机制、扶贫开发互联网平台、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等手段,有效提高了精准扶贫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五、脱贫结果的可持续性2024年,各地积极推动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鼓励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培育特色农产品、推广农村电商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

此外,加强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为脱贫人口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六、存在的问题2024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困难依然较大,仍然需要大力支持。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存在虚报数据、形式主义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检查。

七、展望未来未来,我国将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战略,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同时,要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

总之,2024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化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MACRO宏观26 小康 INSIGHT CHINA深化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举措,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民生进步的关键性问题,要围绕“四个全面”,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为长远的发展来谋划我们当前的工作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一批。

同时要求在建档立卡、驻村帮扶、分类施策、建立退出机制、金融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定点扶贫和东西协作、探索资产性收益扶贫、转变观念思路和方式方法、谋划长远等十个方面做足工作。

具体来说,一是要在建档立卡上下功夫,把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扶贫开发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还要运用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来统计、分析、决策,助力扶贫攻坚。

二是要在驻村帮扶上下功夫,目前全国有十几万驻村扶贫干部,要把他们的基层堡垒作用发挥出来,尤其第一书记要把扶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坚决避免走读、挂名等形式主义。

三是分类施策,这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

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户制宜、因人施策,总之要找到切实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建立退出机制,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也不能盲目攀比,要靠数据、靠机制发挥作用。

目前中央的政策是“摘帽不摘政策”,鼓励早脱贫,要形成“早脱贫有好处,不脱贫有约束”的导向。

第五,要在金融扶贫政策和机制上花心思,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努力整合各类、各级金融资源,在国家金融政策的大框架范围内,向贫困地区和扶贫开发类项目倾斜,要强化全方位覆盖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的便利化特惠金融政策和措施。

第六方面是一定要在资金监管和项目监督上下功夫,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下放到基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统筹运用,细致地安排资金项文|蒋任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之后又在各种场合进一步阐释并深化了这个理念的内涵,成为指导我国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为我国在2020年前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和广泛的理论价值。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成效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成效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成效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贫困现象也逐渐得到缓解。

政府强调精准扶贫攻坚,为贫困人群提供帮助和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介绍我国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分析其原因。

一、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自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已投入逾1.2万亿元进行扶贫工作。

通过精准的政策和措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下面是一些关键的数据:1. 截至2020年,贫困人口总数从2010年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

2. 广大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医疗、教育等方面逐年改善。

3. 2015年至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1%。

2019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96元人民币,是2016年的2.4倍。

4.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迅速改善。

2014年以来,新建和改建的公路累计达461.5万公里,电网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9.98%和100%,农村卫生设施覆盖率提高到98.4%。

以上数据表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贫困地区的居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扶贫工作已成为中国超过1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源动力。

下面分析这些成效背后的原因。

二、精准扶贫的成因1. 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精细化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帮扶等,使得扶贫工作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政策中不仅考虑区域、行业、年龄、性别等宏观因素,还考虑到每个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

通过设立目标、分类施策、精细管理等措施,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全面覆盖,解决了贫困人口的相关问题。

2. 各级政府的支持和贯彻执行中国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是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基础。

各级政府在精准扶贫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对相关扶贫措施进行了贯彻执行,取得了长期稳定的成效。

3. 社会机构和企业的参与扶贫工作不是单单靠政府,大量的社会力量必不可少。

提高脱贫质量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提高脱贫质量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提高脱贫质量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任俊英摘要: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由全面推进转入到更加注重脱贫质量的新阶段,在当前脱贫攻坚集中总攻的关键节点上,要确保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方略的要求,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严格脱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构建脱贫长效机制,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健全脱贫攻坚监管机制,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关键词:脱贫质量;长效机制;内生动力党的十九人把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精准脱贫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人攻坚战之一。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由全面推进转为集中总攻,进入到更加注重脱贫质量的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烈的历史担当和真挚的为民情怀,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明了方向。

一、河南省脱贫攻坚战取得实质性成果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战略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最人政治责任、最人民I工程、最人发展机遇,严格按照中央部署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全省脱贫攻坚战取得重人进展。

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贫因人口从2013年年底的698万人减至104.3万人,全省贫因发I率由8.79%降至1.21%。

继兰考、YX、新蔡、新县、沈丘、舞阳顺Q脱贫之后,河南省又N33个县(19个国定贫因县、14个省定贫因县)退出贫因县序列,实现脱贫摘帽。

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仅2018年,中央、省、市、县四级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8.5亿兀,全省的贫因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56.5亿兀]全省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367亿兀,比上年同期增长47.2%。

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全面推开,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历年累计投放469.6亿兀,累计惠及贫因户99.2万户]创新土地支持政策,推行宅基地复垦券“河南模式”,全年累计交易宅基地复垦券9.35万亩,收益192.92亿兀,交易量和收益均排在全国前列]定点帮扶持续发力‘继续实施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2018年,24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河南省31个国家级贫因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66亿兀]河南省4个省辖市帮扶4个深度贫因县、15个市县结对帮扶15个脱贫任务较重的贫因县,落实项目资金超20亿兀]深化“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全省6342家民营企业累计帮扶贫因人口73.12万人]全省选派驻村工作队1.72万个、队员5.02万人,对4723个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全覆盖]扶贫模式不断创新‘2018年,全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73万个,参与贫因群众315万人次,其中农业产业累计覆盖带动贫因人口超过130万人]就业扶贫提速,全年培训贫因劳动力144.18万人,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3.6万人]I态扶贫做实,选(续)聘贫因人口I态护林员2.3万人,带动8万多人口实现脱贫]易地扶贫搬迁进展顺Q,规戈I健设的293个安置点、住房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健康扶贫“应保尽保”,全省贫e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病致贫返贫人口较2016年减少50余万人]教育扶贫阻断传递,156万人(次)建档立卡贫ei获资助,新建、改扩建贫e地区中小学、幼儿园5900余所]农村•农业•农民2019.9B 田uopin gongjian脱贫攻坚/聚焦深度贫困地区。

精准脱贫帮扶工作总结5篇

精准脱贫帮扶工作总结5篇

精准脱贫帮扶工作总结5篇篇1一、背景在全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大背景下,我所在的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扎实开展了一系列脱贫帮扶工作。

本篇工作总结旨在回顾过去的工作成果,总结经验教训,并展望未来工作方向,以确保精准脱贫任务顺利完成。

二、工作总结(一)目标任务本年度,我们团队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特定贫困地区进行精准脱贫帮扶,目标包括提高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增强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等。

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确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和方案。

(二)工作内容1. 调研摸底: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贫困村、户进行调研,详细了解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发展需求等信息,建立详细的贫困户档案。

2. 产业帮扶: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如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带动贫困户增收。

3. 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当地政府改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4. 教育扶贫: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

5. 健康扶贫:组织医疗义诊活动,为贫困户提供健康检查服务,普及健康知识。

6. 金融扶贫:引导金融机构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帮助其发展生产。

(三)工作成效1. 经济收入:通过产业帮扶和就业培训,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得到显著提高,平均增长率达到XX%。

2. 基础设施:新建和改建了多条村道、桥梁,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新建了多个饮水工程,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问题。

3. 教育扶贫:资助了XX名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有效降低了辍学率。

4. 健康扶贫:组织开展了多次医疗义诊活动,为XX余名贫困户提供了健康检查服务,普及了健康知识。

5. 社会参与:通过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问题与挑战1. 贫困人口分散,帮扶工作难以精准到位;2. 部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引导;3. 扶贫项目资金筹措难度较大,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4. 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024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主要工作目标

2024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主要工作目标

2024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主要工作目标2024年,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将继续深入推进,力争实现全面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此,我们将以如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工作目标为总结:一、完成全面脱贫目标在2024年底完成全面脱贫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此次行动将聚焦于深度贫困地区,加大对特殊贫困群体的帮扶力度,确保他们不会因逆境而放弃前行的脚步。

同时,我们将加强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助力贫困地区实现持续增收减贫,确保脱贫不返贫。

二、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长远目标,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我们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水利、交通、电力等,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条件。

我们还将推进农村产业发展,鼓励农民发展新产业、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增加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

我们将继续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低保等制度,确保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扩大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覆盖面,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教育水平。

四、深化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是脱贫工作的核心,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们将加强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精确识别和动态管理,做到真正覆盖到每一个贫困户,确保资源的精准投放。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工作的质量。

五、加强国际合作贫困不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我们将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援助和合作项目,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扶贫事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2024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将继续以全面脱贫为目标,以乡村振兴为长远目标,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精准扶贫工作和加强国际合作为重点工作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日报/2015年/3月/30日/第001版
汪洋在我州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
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周维澍
本报综合消息3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深入我州积石山县、临夏县、广河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

他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积石山县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两年前汪洋副总理曾带队在该县三个村开展入户调查,以“解剖麻雀”方式了解贫困成因、探索脱贫之计。

26日,汪洋副总理带领调研组再次来到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阳山村和关家川乡芦家庄村,回访贫困农户,开展问卷调查,仔细询问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详细了解两年来扶贫工作进展,并与基层干部座谈,听取扶贫开发意见建议,研究谋划下一阶段扶贫工作举措。

27日,汪洋副总理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的陪同下,到临夏县新集镇寺湾村、广河县祁家集镇寺后子生态养殖基地,调研贫困户建档立卡、联户养殖、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详细了解养殖效益、群众收入、企业带动等情况。

调研中,汪洋副总理对我州扶贫开发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他指出,近两年来,临夏的发展很快、城乡面貌发展变化很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育、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破解贫困户融资难题、劳务输转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精准扶贫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成效已经显现,完成了贫困户建档立卡,为下一步扶贫攻坚打下好的基础。

汪洋副总理强调,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有一个过程,扶贫对象要进一步精准,提高准确度,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扶贫方式要进一步精准,提高针对性,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扶贫资源要进一步精准,提高有效性,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做到各项扶贫措施精准发力,切实造福群众。

要细化实化贫困县扶贫开发实绩考核办法,完善驻村干部帮扶制度,健全对口帮扶机制,集中力量解决群众脱贫面临的突出问题。

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扶贫开发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创新扶贫攻坚的思路和举措。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陈锡文,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以及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扶贫办有关领导参加调研;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建华,副省长王玺玉,州委书记周强,州委副书记、州长马学礼,州委常委、秘书长蔚俊,积石山县、临夏县、广河县主要负责同志等陪同调研。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