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烟叶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思考

合集下载

2005年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

2005年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

2005年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是充分利用光、温、气、水、肥、土等自然优势与地膜覆盖效应,减少假植程序,解决春季低温和干旱无雨,影响大田移栽工作的有效方法,也是促进烟株早发快长,早成熟,早采收,避开高温高湿,减少病虫害,提高烤烟产量、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更适合于漂浮育苗的配套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一、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优点生产实践证明,烤烟膜下小苗移栽不仅具备地膜覆盖提高地温、防旱保水、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等优点,而且还具有以下优点:1、免除假植程序,省工省物,节约开支。

省去假植2个工,假植苗床管理2个工,节省覆盖地膜。

2、错开农时。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于3月中旬移栽。

此时正值农闲季节,可实行精耕细作,提高栽培质量。

3、还苗期短,回青快,易管理。

由于小苗移栽,烟苗正值生根开始,根系短,起苗时不伤根,加上栽植后马上覆盖地膜,烟苗叶面和烟株根部水分不易蒸发散失,烟苗株位空间环境好,保温保水,栽后第二天烟苗即恢复原状,不会因太阳暴晒气温高,造成还苗慢或死亡。

4、促进烟株早生快发,移栽早,生长早。

5、增强抗病能力。

前期防地老虎,因苗被地膜覆盖地老虎无法靠近。

中期防蚜虫,因地膜反射光使蚜虫难以生存。

另外由于早生长,早发育,植株健壮,抗性强,使得其它病害也难于传染,所以病害少。

6、增产增收。

因小苗膜下移栽,烟株在大田生长时间增加三分之一,烟叶干物质积累和各种养分积累多,烟叶单产高、质量优。

据对比试验证明,较常规移栽增产13.2%,中等烟比例提高21.8%,亩产质提高34.39%.二、膜下小苗移栽操作技术1、施肥量与方法:根据烟叶需肥规律与施肥原则,采用开单沟条施、移栽穴施及追施方法为宜,分层分次施入。

肥料配方用量:对土层浅的旱地,可适当增加氮肥使用量,土层深、肥力足的田烟,可适当减少有机肥的使用量。

对土壤PH值小于5.5的田块每亩一定要施用50—100斤石灰调节酸碱度。

膜下烟栽培技术

膜下烟栽培技术

膜下烟栽培技术膜下烟栽培技术,那可是烟草种植里的一门有趣又实用的学问。

膜下烟,听名字就知道和膜有关系。

这膜啊,就像给烟苗盖了一层特殊的小被子。

在地里,先把地整得好好的,就像给烟苗准备一个舒适的床铺。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烟苗种下去,这时候膜就登场了。

这膜一盖,就好像给烟苗创造了一个属于它们自己的小世界。

这个小世界可不得了,它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冬天的时候,人穿上厚棉袄就不冷了,烟苗在膜下面也是暖暖和和的,哪怕外面的天气有点凉,它们也能茁壮成长。

膜下烟栽培还能保湿呢。

烟苗就像个娇弱的小娃娃,需要合适的水分才能长得水灵灵的。

这膜就像一个小卫士,把土壤里的水分紧紧锁住,不让它轻易跑掉。

这样一来,烟苗就总有足够的水分可以吸收,不会因为干旱而变得蔫头耷脑的。

而且啊,这膜还能起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杂草就像调皮捣蛋的小坏蛋,总想着跟烟苗抢养分。

有了膜这个屏障,杂草就没那么容易冒出来了,烟苗就能独享那些营养,长得又壮又健康。

我有个朋友种烟,以前没用膜下烟栽培技术的时候,总是担心烟苗受冻、缺水,还得经常忙着除草。

后来采用了膜下烟栽培技术,那可轻松多了。

烟苗长得又快又好,他也少操了好多心。

膜下烟栽培技术真是个好东西,它就像一个贴心的助手,帮助烟农把烟苗照顾得妥妥当当的。

烟农们要是掌握了这个技术,就像是找到了种好烟的法宝,能让烟草种植更轻松,产量和质量都能有保障。

我觉得这膜下烟栽培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它能给烟农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能让烟草产业发展得更好。

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探讨

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探讨

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摘要:烤烟移栽技术一直是全国各大烟区烟农和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创新的领域,随着社会经济和烟区生产的发展,许多烟区在生产中遇到了技术瓶颈,新型移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日显必要。

本文综述了烤烟移栽技术的发展与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的优势,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该技术的完善及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优势移栽方式是烟草生产的关键环节,关系着烟叶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1]。

烤烟育苗及移栽技术发展至今,采用大棚漂浮育苗技术培育高茎壮苗,实现高垄深栽已被广泛认可;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也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其保温、保水、节肥效应对生产优质烤烟发挥了积极作用,已被广大烟农所接受,推广面积逐年增加[2]。

随着社会经济和烟区生产的发展,许多烟区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了技术瓶颈,如最佳移栽期烟苗矮小不壮、形成高脚苗、栽后还苗期长等,制约了烟叶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以往的移栽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为此,新型移栽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就显得尤为必要。

近年来,烤烟移栽上出现了一项新技术——井窖式小苗移栽,据报道该技术的生产应用效果较好,但目前有关改技术的研究还较少,因此,对该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将有利于该技术的完善,将对其推广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1 烟苗移栽初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 温度造成烤烟早花的主要原因是苗期和大田前期的低温胁迫[3,4]。

低温、冷害对烤烟的危害,突出表现为造成烤烟营养生育期缩短,呈现早花、少叶现象[5]。

一般认为,烤烟还苗期与伸根期生长温度在18℃~28℃之间,旺长期生长温度在20℃~28℃之间,成熟期生长温度在20℃~25℃之间,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6]。

春季低温寡照一直是制约各大烟区生产水平提升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

温度过低,烟株不仅生长受影响,而且会发生冷害现象。

Oquist等[7]研究发现,低温对作物的伤害在有光条件下比黑暗条件下更严重。

烤烟小苗膜下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烤烟小苗膜下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烤烟小苗膜下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一、膜下栽培优势烤烟小苗膜下移栽适用于土层较厚的地块。

前期小苗生长在膜下,不受外界低温影响,还能够避开蚜虫第一次迁飞高峰,有效降低蚜传病毒的危害,具有避蚜防病、大田病毒病发病轻的优势。

膜下栽培烟移栽时,烟埯较深,培土高度相对较高,烟株根系发达,双层根系明显,吸收能力很强,能够较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

膜下栽培烟株长势好,开秸开片,叶数分化较多,叶片大,有效叶数可达22-25片,较普通烟田能够大大提高植烟效益。

二、膜下栽培技术(一)育苗。

盘育苗在“三叶一芯”到“四叶一芯”期间,选择均匀一致烟苗进行假植,移栽前5天断肥控水,剪叶炼苗。

在真叶6片左右,茎高1-1.5CM,达到壮苗标准进行移栽,剪叶和移栽前一天喷施病毒抑制剂。

(二)起垄与施肥。

1、起垄。

四月中旬起垄,垄距110-120cm左右,垄高25cm以上,垄顶呈尖型,垄直土细,垄面无尖锐物。

烤烟膜下栽培技术对烟垄的质量要求较严,必须清除垄面坷垃和杂物,防止覆膜后风刮摩擦,造成地膜严重破损,不仅降低了膜下保护烟苗的应有作用,而且会出现伤苗、死苗现象,不利于提高烟苗成活率,保证大田前期整齐度。

2、施肥。

复合肥和有机肥(饼肥)作基肥起垄时条施,磷酸二铵或硝酸钾封埯时施入。

(三)移栽1、移栽时间。

对于膜下栽培烟移栽期的确定,应充分考虑移栽时、栽后至10天左右捅孔时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气温和光照条件)。

托盘育苗移栽期为5月2日左右。

若移栽过早,膜下烟抠出时不能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达不到预防蚜传病毒病的目的;若移栽时间过晚,气温偏高影响膜下烟的正常生长,降低成活率,造成烟苗损失。

2、移栽方法(1)挖窝。

移栽前3-5天按50cm-55cm 的距离挖窝,挖出的土放在垄顶,窝长约20cm,深10cm-15cm,长椭圆形。

(2)除草剂的使用。

使用普通透明地膜覆盖的,挖好窝后,于移栽前3-5天喷施除草剂,喷药时尽量避开烟窝。

除草剂一定要选择安全性高的除草剂,防止因除草剂不完全造成烟苗膜下受损。

全力抓好烟叶移栽工作总结

全力抓好烟叶移栽工作总结

全力抓好烟叶移栽工作总结烟叶移栽工作是烟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烟叶的生长和质量。

为了确保烟叶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全力抓好烟叶移栽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对烟叶移栽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烟叶移栽工作的重要性。

烟叶移栽是指将育苗好的烟苗移植到田间,这一过程对烟叶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做好了移栽工作,才能保证烟叶的良好生长,从而获得优质的烟叶产品。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烟叶移栽工作,全力以赴,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

其次,我们要加强烟叶移栽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在移栽过程中,需要统一安排好人力和物力,合理安排时间,确保移栽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移栽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工人们的移栽技能和水平。

只有做好了组织和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烟叶移栽工作的高效进行。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烟叶移栽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确保烟叶移栽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要加强对烟叶移栽过程中的风险和隐患的防范,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最后,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进烟叶移栽工作的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探索新的移栽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移栽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烟叶移栽工作的发展。

总之,全力抓好烟叶移栽工作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才能确保烟叶生产的顺利进行。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烟叶移栽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和管理,加强监督和检查,不断总结经验,推进创新,确保烟叶移栽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烟叶生产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潍坊烟草膜下小苗移栽技术

潍坊烟草膜下小苗移栽技术

潍坊烟草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摘要分析了潍坊烟草栽培移栽技术的优点,并从移栽前准备、移栽、移栽后大田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潍坊烟草膜下小苗栽培移栽技术,为提高潍坊烟草经济效益和烟叶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山东潍坊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不断进步,潍坊烟草小苗在膜下栽培移栽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烟草小苗膜下栽培技术主要适用于土壤比较丰厚的地质[1-2]。

烤烟小苗在膜下栽培培养与常规栽培比较,明显提高了烟叶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利用人工方面降低了很大的经济成本,管理标准化正规化促使膜下栽培烟草小苗技术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烟农和大田管理有着一定的意义。

1 烟草膜下小苗栽培移栽技术的优点利用膜下烟草栽培技术可以避免烟草病毒病、蚜病等,还可以促使根系发达、抗倒伏。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充分利用光照、气温、温度、水温、施肥等自然优势与地膜的效应,能够解决春季温度低与干旱无雨的自然现象,这些是影响大田烟草移栽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不仅提高地表温度、抗旱保墒、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光照条件、增强烟苗的抗病能力,也可以使栽植的烟苗早发、快长,抑制杂草的重生、早成熟,早收割;避开高温、高湿等自然天气因素,减少小苗的病虫危害,同时也提高烤烟的产量、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膜下栽培烟草小苗生长发育良好,与常规烤烟相比叶片数明显分化较多,并且有效叶数增多,烟株的生长长势好,株高平均高于常规烟草小苗栽培。

膜下栽培烟具有根系发达、吸收营养能力较强、肥料利用率提高等优点,并且烤后烟叶质量高、产值高、上面部分烟叶身份变薄、颜色更深、油分增加,具有中部叶的特征,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上部烟叶比重减少到20%以内。

另外,其生长周期缩短,育苗过程简化,操作简便,节省经济费用,还能够错开移栽与烘烤时间,方便农场和大户的管理;移栽期提前,使移栽期处于劳动力使用淡季,相对劳动力价格比常规移栽使用劳动力节省150元/hm2左右;节省的150元/hm2可以用于打孔、掏苗、二次封埯,并且膜下烟的初烤时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比常规烤烟早。

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研究与应用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烤烟小苗育苗过程中,传统的栽培方式为露地育苗,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受到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苗床的维护和管理也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

为了提高烤烟小苗的质量和生产效益,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近年来,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开始应用并逐渐流行。

膜下移栽技术是指在苗床上铺上膜,育出的烤烟小苗在达到移栽标准后,采用机械化操作方式将小苗一起从膜下取出,然后通过移栽机械植入到田间地块中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

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便、机械化程度高等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烤烟种植业中,采用膜下移栽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烤烟小苗的质量、增加产量,降低种植成本等。

二、研究内容1. 烤烟小苗的膜下育苗技术研究。

2. 小苗的移栽机械改良研究。

3. 田间移栽技术研究。

三、研究方案1. 建立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实验室,探究不同膜材料和添加剂的影响因素,寻找适合烤烟生长的膜材料和添加剂类型。

2. 调查市面上的移栽机械,了解其特点和操作方式,进行改良,提高其适用性及自动化程度。

3. 在田间进行试验种植,观察烤烟移栽后的生长情况,测量产量,探究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四、预期结果通过探究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的育苗、移栽及田间应用,寻找适合烤烟生长的膜材料和添加剂,改良移栽机械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适用性,为烤烟种植业提供一种高效、低产、便捷的栽培技术,促进我国烤烟种植业的发展。

五、研究难点1. 熟悉烤烟小苗生长习性,对不同材料及添加剂的选择进行系统测试和实验,找到最佳方案。

2. 改良移栽机械并调整其操作方法,提高其适用范围和自动化程度。

3. 在田间进行操作,控制环境变化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六、参考文献1. 张宝兴. 烤烟膜下育苗[J]. 甘肃农业科技,2015(5):57.2. 陈勇. 烤烟膜下移栽技术提高种苗质量的研究[J]. 广西农业, 2016(9):69-70.3. 杨鸿. 烤烟移栽机械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2):129-130.4. 肖宗平, 张希炜. 烤烟膜下移栽技术在普通烤烟生产中的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5):227-228.5. 刘锐. 烤烟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前景[J]. 黑龙江农业科技, 2018(4):24-25.。

烟叶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研究

烟叶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研究

烟叶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研究杨茹芬(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昌宁分公司,云南 保山 678100)摘 要:我国烟草种植面积、产量居世界第一,烟税增长速度也位于世界第一,烟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

烟草的移栽技术关系烟叶的产量和品质,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在我国多个烟草种植区受到推广。

文章阐述了烟叶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优点及技术要求,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烟叶;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烟草种植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20)12-0059-02——————————————作者简介: 杨茹芬(1978—),女,云南保山人,本科,研究方向:烤烟生产及业务工作。

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由延安地区发明,其研发目的在于改善烟叶生长土壤温度、营造适宜的湿度环境,促进烟苗的生长,实现烟苗的早栽。

小苗膜下移栽技术为延安地区培养了优越的烟苗,相对普通种植而言,株高、叶宽、叶长、根数等方面改善显著。

1 烟草概述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栽培技术受到烟草部门的重视。

烟草栽培分为六大类型,而烤烟是植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而在相关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烤烟的种植。

云南、四川、山东、湖北、河南等省份有较大面积的烤烟种植面积。

烟草不仅仅只用于卷烟制品,在医药、食品、农药等领域中都能看到烟草的身影。

改善种植技术,提高烟草质量和产量是多个行业的要求。

烟草成品存在直接联系。

小苗膜下移栽技术对植株距离有一定要求,种植烟苗穴孔之间距离必须符合株距要求。

烟苗放入穴孔后只施肥不培土,然后覆膜。

与普通种植技术比较,小苗膜下移栽技术保证温度适宜,避免水分、肥料的流逝。

该技术先栽种后覆膜,烟苗在穴孔中的生长时间更长。

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移栽烟苗高度在7cm ~10cm,其生长周期通常在40d ~45d,相对常规移栽而言苗床管理期更短。

为此该技术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

改种植技术穴孔深度在20cm 左右,种植深度更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烟叶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思考(图)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杨洪武 更新日期:2013年6月19日

【字号:大 中 小 | 颜色:浅 深 红| 打印】
烟草在线专稿 “小苗膜下移栽这样好的技术为啥不早点推广,要是早点教我们,我
们也就不必挑红了肩膀、累弯了腰去挑水保苗了”。这是云南省宾川县平川镇罗九村烟农杨
兴亮对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评价,表达了长期备受干旱困扰的宾川烟农对“节水”实用技术
的渴望。

今年,宾川第一年推广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推广面积达到了28059亩。通过宾川烟草分
公司对该项技术的大力推广,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受到了烟农的普遍欢迎和认可。为深入研究
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优点,及各技术环节存在的差距和改进措施,为今后该项技术的全面推
广提供支撑。今年生产过程中,宾川分公司组织对膜下小苗移栽技术进行了调查分析和部分
对比试验。笔者作为宾川分公司的一名科技员,对小苗膜下移栽技术有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小苗膜下移栽技术推广应用中的七大优点
育苗成本降低。因小苗膜下移栽苗的苗龄为35天左右,且不需剪叶,所以比起常规漂
浮苗,在育苗棚占地费用、育苗物资、育苗管理用工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大幅度降低。从宾川
2013年两种烟苗的育苗成本测算可以看出,小苗膜下移栽的烟苗供苗价格平均为37.96元/
亩,比常规烟苗的供苗价格72.25元/亩,每亩降低了34.29元,降幅为47.46%。

感染病毒病的机率大大降低。常规烟苗要从小棚内取出进行4~5次剪叶,这可能会因
烟苗取出棚外受蚜虫为害而感染病毒的机率大大增加,同时因剪叶使病毒传播蔓延的机率也
会大大降低。而相对于常规烟苗的小苗膜下移栽烟苗,不必取出棚外、不必剪叶,从客观和
理论上讲,能有效避免受蚜虫为害或因剪叶传播病毒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因烟苗带毒而导致
大田期发生病毒病的机率。

节水效果明显。据宾川分公司对膜上和膜下移栽同田对比试验的调查数据显示:以移栽
至掏苗(大约13天)为统计时间,膜下移栽技术节水效果十分明显。膜下移栽烟苗,13天
之内只浇洇塘水3公斤/塘,膜上烟苗13天之内浇水6公斤(定根水3公斤/塘,移栽后保
苗水3次,每次每塘浇1公斤),13天之内,膜下烟苗比膜上烟苗每塘节约水3公斤,节
约幅度为50%。

移栽期集中。由于膜下小苗移栽节水效果明显,作为干旱烟区烤烟移栽必须依据水源排
队安排移栽,移栽期势必延长,而采取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统一水系的烟区可以同时同步移栽。
同时,只要移栽时浇足洇塘水、定根水,移栽后12天内烟农一般不必浇水保苗,烟农每天
都可以集中精力推进移栽进度,这保证了移栽的进度,为最佳节令完成移栽提供了有力保证。

1 膜上烟缺硼症状
缺硼症发生差异极显著(图片1)。调查数据显示,膜上烟苗缺硼症发生率为4%,膜
下烟苗缺硼症发生率为0。初步分析,排除土壤因素外,可能存在剪叶烟苗与非剪叶烟苗烟
株内硼元素的差异、膜下烟苗和非膜下烟苗所处的温度、湿度、土壤水分不同所导致烟苗对
硼元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普通花叶病发病差异显著。经对部分既采用膜上移栽和膜下移栽两种方式的烟区烟苗
大田长势普查,膜上烟同期普通花叶病发病率为2.1%,膜下烟同期普通花叶病发病率为0。
图片2 同期膜上烟长势

图片3 同期膜上烟长势
图片4 同期膜上烟群体长势

图片5 同期膜上烟群体长势
膜下和膜上烟苗长势差异显著(图片2 图片3)。通过对10株烟苗移栽后15天的调
查数据显示:从个体看,膜下烟有效叶5.4片,最大叶片相对较宽,呈椭圆形(长15.6cm×
宽8.4cm),膜上烟有效叶4.2片,最大叶长相对较窄,呈狭长形(长15.2 cm×宽6.1cm)。
从群体看(图片4 图片5),膜下烟群体长势较强、整齐一一致性较好、叶片舒展。膜上
烟群体长势较弱,整齐一致性稍差,叶片僵硬。

膜下移栽技术实施中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意见

图片6 增开1个通风孔
图片7 2个通风孔膜壁下1.5cm处最高温度45℃
图片8 增大通风孔降低膜下塘内温度
地膜开孔的把握对小苗安全及生长至关重要(图片6 、图片7、图片8)。今年宾川
采用的是黑膜移栽,在同一海拔高度、同一移栽期,采用同一大小通风孔(1个直径为1cm
的通风孔)的情况下,膜下塘内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影响膜下烟苗的安全及生长。据试验发
现,白天晴天,只开1 个直径为1cm左右的通风孔时,膜壁下1~2cm处的最高温度可达
50~52℃,膜壁下8~10cm处的最高温度为39~42℃。这样的温度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烟
苗停滞生长的时间也会过长,不利于烟苗的正常生长;当烟苗最大叶接近膜壁下1~2cm处
时会被高温烧伤叶片。为解决这一问题,宾川分公司以塘内膜下8~10cm处的最高温度不超
过42℃为依据,在每塘开1 个直径为1cm的通风孔的基础上,加开2~3个或开1个直径
为3~4cm的通风孔,来确保小苗正常生长。

图片9 扩孔炼苗
掏苗前增加一个“扩孔炼苗”环节(图片9)。当烟苗移栽后13天左右就进入掏苗封
膜口环节,这是实现小苗从膜下转入膜上常规大田管理的关键节点。为了让膜下烟苗适应膜
外自然环境,在“掏苗封膜口”环节前增加一个“扩孔炼苗”的环节对提高烟苗膜外适应性
十分重要。具体做法是:当烟苗最大叶离膜面3cm左右时,及时将原通风孔扩大到8~10cm
(此时膜内温度基本接近外界温度),此后进行水肥施用和“两黑病”预防、查塘补缺等工
作;让烟苗适应自然环境3~4天后,视苗情(烟苗最大叶片的50%以上超过膜面时)及时
进行掏苗封膜口。这样既避免了烟苗最大叶不被烧伤,又避免了由于烟苗较小,封膜时的土
壤掩埋烟苗生长点的可能。

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研究,可解决技术推广中的难题或对技术加以验证。
由于各烟区土壤、海拔、气候、水源、光照等方面存在差异,决定了膜下小苗移栽技术
在不同烟区推广、不同技术节点的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试验研究,可以
解决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难题或对技术措施加以验证,对于提高技术推广到位率和适应性,发
挥技术优势、克服劣势很关键。
10 膜下和膜上同田对比试验
开展膜下和膜上移栽同田对比试验(图片10)。通过试验对比,可进一步摸清膜下烟
和膜上烟在节水、减工、生育期、烟株长势、根系发育、农艺性状、烟叶质量、烟叶含梗率
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为技术推广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11 不同透光率地膜的试验
开展不同透光率地膜的试验(图片11)。筛选适宜地区膜下小苗移栽的地膜主要决定
因素之一是地膜的透光率,选择得当对实现膜内温度的科学控制,确保膜下小苗的安全和促
进烟苗早生快发效果特别明显。因此,通过对比试验,可筛选既有利于保温保湿,又有利于
确保小苗安全、小苗生长势的地膜,并根据试验情况,提报地膜需求计划,有利于小苗膜下
移栽技术更加趋于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