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与情商培养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学生的情商培养方法及实效性分析

学生的情商培养方法及实效性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情商这个概念。
情商指个体在处理人际交往、情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而在学校教育中,除了传授知识之外,培养学生的情商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学生的情商培养方法及实效性分析。
一、心理测试辅导意识到自身情商的强弱是情商培养的第一步。
因此,在学生阶段阶段进行心理测试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心理测试,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制定不同的辅导计划,培养他们的情商。
二、阅读和写作训练阅读和写作是培养学生情商的重要方法之一。
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他人心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
而写作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在表达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同学之间分享文章也是一种帮助彼此理解的好方法。
三、团队协作训练团队协作能力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校主要通过小组作业来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组作业可以让所有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协调完成共同目标。
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他人想法,从而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情商。
四、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情商培养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到其他人的情感和想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其他人情感和感受,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同时,角色扮演的过程也可以使学生收获到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五、心理咨询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咨询课程是一种有效的情商培养方式。
在面对困难和压力的时候,学生可以借助心理咨询师来获取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建议。
同时,心理咨询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情感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人生中各种情感问题,从而在情感上得以成长和进步。
六、亲自实践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情商。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学生可以参与学校生活中的不同活动,如音乐比赛、体育比赛、支教等活动。
以情商培养助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以情商培养助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者:高梦婷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34期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但是,情商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大学生情商发展面临不少问题,如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心理调适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
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培养大学生情商理念,努力构筑大学生情商培养新载体,着力构建大学生情商培养长效机制,从而帮助其实现和谐幸福美满人生。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商培养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1 情商培养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可行性分析把情商培养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促进大学生顺利成才、实现大学生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进步日新月异,人力资源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情商培养。
情商反映的是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在职场竞争中“书呆子”往往难以融入社会,而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能更快的融入职场。
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要想占据优势,就必须注重多元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加强情商培养,充分展现自我优势,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信任。
现代求职过程中无法避免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这一点在面试中显得尤为重要。
情商低的人,语无伦次,办事鲁莽,思维迟钝,很难获得招聘方的欣赏,必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情商高的人,言语恰当,办事稳妥,思维敏捷,逻辑性强,容易获得招聘方的青睐,必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
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注重情商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树立良好的求职心态,以利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
1.2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文化、业务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内容,而情商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于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思考近年来,大学生情商教育备受关注。
情商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智慧。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情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情商教育需要从认知层面入手。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很多情商问题都源自于他们对自身与他人的认知有所不足。
他们需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也需要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大学生情商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大学生情商教育需要注重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如焦虑、压力、抑郁等。
情商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绪,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业和生活的挑战。
大学生情商教育需要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大学生在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和学习问题时,往往需要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情商。
情商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善于分析问题、如何善于沟通协调、如何善于解决矛盾。
这样的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也能够提升他们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大学生情商教育需要注重道德素养的培养。
道德素养是情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道德选择和行为表现。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从学校和社会中获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明确自己的道德底线,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情商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情商高强的人才。
大学生情商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情商问题及情商教育探究

大学生的情商问题及情商教育探究刘茂福薛涛(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51) 摘要:面对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应该成为智商和情商并重,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本文分析了情商教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大学生在情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培养高校大学生高水平情商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EQ of College Students andEQ Education ResearchLiu Maofu1 Xue Tao2(Huna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Polytechnic; Changsha 410151) Abstract: The face of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 toda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both IQ and EQ, a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eo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EQ educ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EQ,and explore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 to train college students high-level EQ.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Q Education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普遍流行。
在“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传统观念中,教师和家长一门心思都花在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上。
在“情商”概念没有提出之前,人们都很迷信高智商,认为有高智商就会有高成就。
提高大学生情商 培养高素质人才

提高大学生情商培养高素质人才摘要:情商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重要影响,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我国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并不成功。
我们必须从大学生的心理出发,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高智商与高情商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情商;成功;教育;培养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
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
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情商是智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的而言,我们需要培养的就是能适应社会需要、善于把握各种机会、敢于承担责任、同时兼具较高智商和情商的各种人才,而不是智商高而情商低的怪才。
情商教育对于健全学生心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我们对于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和提高并不成功。
在当今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情商低下的一些表现:1.对学习没有把握,对未来没有设想,生活没有激情,干什么都浑浑噩噩,人云亦云,学习和生活没有条理。
很多学生一踏进大学的校门,就象逃脱了樊笼的小鸟,只想离学习这个问题远远的,抛弃了中学时期有条理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低年级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玩乐、怎么弥补三年甚至六年所付出的艰辛,到了高年级该收心了,发现自己又到了该面临毕业就业的问题了,心思又放到了实习找工作上,导致大学几年学习没有规划缺乏条理。
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及分析浅议

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及分析浅议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及分析浅议【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人才高情商的状况越来越受重视。
因此,学生情商教育显得愈加重要。
现今人们传统的家庭观念,道德观念,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关键字】大学生,情感教育(一)情商教育概念分析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尔大学教授约翰?梅耶最先提出了情商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一概念,并且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相对应。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所著的《情绪智商》中把个体的情商概括为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五方面内容。
然而对于情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并不陌生。
早在《论语》中就讲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要想与他人取得合作,首先必须与他人取得合作。
《孟子》也讲到:“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这里讲的“能”就是智力因素,是会不会的问题,而“为”则是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我们说的情商因素,是愿不愿意的问题。
情商主要和人们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调适以及人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关。
情商培养注重一些非智力特质的培养,如爱心,自信,宽容等。
但由于情商的涉及面非常广,在教育操作性上不如智商教育。
然而情商教育在激发学生潜力,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培养顽强的意志,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智商教育所无法达到的。
(二)当前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根据对一些企业进行的调查,当被问到“大学生最欠缺什么”时,大多数企业认为的答案都可以归结为情商。
无独有偶,根据一项在南宁梧州进行的针对600多位应届大学生的情商调查结果显示,得分超过120的高情商同学仅占25.34%,中等情商水平的学生占46.6%。
低情商水平的同学占28.34%。
情商平均得分为98.38分。
刚刚达到中等情商水平。
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情商整体水平不高,亟待提高。
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

( ) 大 学 情 商教 育是 中小 学 情商 教 一
育 的继 承和 延续
在 我 国 基 础 教 育 阶段 , 由于 应试 机 制
( 四) 良好 的情 商 有 利 于提 高 大 学生 的社会 竞争 力 当前 ,竞争 已成 为 时 代 潮流 ,大 学 生
的 存 在 ,很 多 家 庭 、学 校 历 来都 非常 注 重 孩 子 智 力 的开 发 ,多 少年 来 我 们 一直 认 为 孩 子 最重 要 的是 读 书 ,好 成 绩 、进 名 校 才
大 学情商 教 育更 显得 尤为 重要 。 ( ) 良 好 的情 商 能 促 进 学 生身 心 的 二
二 ,大 学 生 情 商 教 育 的 途 径
大 学 生 情 商 教育 是 一 个 系统 而 庞 杂 的
工 程 ,是一 种 全 方 位 、立 体 化 的 教育 ,他
我激 励 ,它 能使 人走 出生命 中的低 潮 ,重 新
的 热 忱 、 积 极 乐 观 的 生 活 态 度 、 满 怀 信 心
( )从 学生个 体 出发 ,提高个人 情商 一 提 高 个人 情 商 ,首 先 应 建 立 乐观 的生
活 态 度 。平 时 自 己要 注 意学 会 控 制 自 己的
情 操 、乐观 幽默的 品性 、克服 困难 的勇气和
持 之 以恒的韧 性 。
适 应激 烈的 社 会 竞争 。 因 而 、高 校加 强 大
展起 着 潜 在 影 响 的 情商 的培 育 ,单 一 的 智 商 开发 往 往 导 致 学 生高 分 低 能 ,调 适 能 力
差 , 知社 会的 能力 差 , 于群 体的能 力差 , 认 融 公 关 社 交 组 织 能 力 差 。 热 忱 的 态 度 、自信 、 而
关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的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在对待各种事物和处理各种关系时, 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 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的看法, 用这样的看法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 因而对人生产生了一系列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这样就形成了人生观。
人生观不同, 对人生许多根本问题的态度也不同。
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人生观;大学生;当代社会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调查对象:工学院,师院在校大学生。
1 世界观的概述世界观的释义一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也叫宇宙观。
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世界观的特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这种观点是生活实践的结果,在一般人那里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思想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才能成为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对世界观也有一定影响;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有鲜明的阶级性。
各种不同的世界观,归根到底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并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
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的联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要利用先前遗留下来的现成的思想材料,这样,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的继承关系。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2期
□杨金桥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存在
理论视野狭窄、说理方式抽象、教育技术缺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顺利开
展。在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试引入目前处于国际前沿的情商教育,将情
商培养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有机结合,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情商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6)02-0102-02
*项目来源: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实践研究》(项目来源:
L14BSZ04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金桥(1982-),男,辽宁本溪人,东北财经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10-06
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与情商培养相结合
的可行性研究
*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大学生人生核心思想和基本行为模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主要依托政治理论课来完成,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成果的标准之一。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1)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论研究主要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内涵的界定、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定位研究。教育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对人的本质、生死观等的教育,狭义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指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客体定位目前尚存争议;(2)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指当前国内的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网络环境等因素;(3)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研究主要围绕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目前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教育理论视野过于狭窄,学科交叉融合较少目前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论大多来自马克思主
义哲学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具
有相当的高度且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但这些理论过
于概括和抽象,在指导解决大学生人生观实际问题
方面有所欠缺。这些宏大、精深的人生观教育理论在
实际教育中有被架空的危险,无法从根本上引起大学
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育理论视野狭窄也可能会导
致大学生对人生观教育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人生观
教育的展开。
(二)教育多以说理为主,说理方式过于抽象
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基本是
以政治理论课为依托,教师在授课时往往花费大量时
间和精力对人生观教育理论进行描述和解读,即使是
案例教学,也往往跳不出说理教学的窠臼。这种教育
方式对大学生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非常有限。
(三)教育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少,缺乏新颖有效的
教学技术方法
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集中于理论探索方
面,如何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教育实践层面上的
研究较少。这导致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具体技术方法
综合素质
102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2期
始终没有突破,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总体实用性未能得到切实提高,影响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效果。以上三方面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效果,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的重点。要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视野狭窄、教育方式单一、教学技术低端等问题,首先须明确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核心,并且在跨学科视野下丰富这一核心的内涵,使之兼具概括性和易接受性,据此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验证。二、情商培养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无论是广义层面还是狭义层面的大学生人生观,均包含人生目的、态度和价值这三个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端正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最终目标。其中端正的人生目的处于核心地位,统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端正的人生目的离不开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对待他人这两个前提。如果没有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大学生就很难确定端正的人生目的;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大学生将难以从他人那里得到社会交往的正确反馈,不利于其端正的人生目的的形成。因此,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正确地对待他人应作为重点内容,这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也有所体现,“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章中即包含促进自我身心和谐和自我与他人和谐两方面。如何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将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他人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以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引入情商培养可解决这一问题。情商即EQ,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最初它是作为与智商(即IQ)相对应的概念提出的,确切地说是情绪智力,即情智。心理学家发现智商可以很好地衡量出一个人是否聪明,但在解释一个人的社会成就时却非常乏力。此后众多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证明,智商在一个人的成功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只占20%左右,而剩下的80%的贡献由非智力因素做出,包括一个人的人格状态、运气等。其中,个体的情绪控制能力对其成功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学者最初将情商定义为个体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之后这一概念逐渐扩大,涵盖了个体认识自我情绪、管理自我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五个方面的能力。研究发现,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拥有这五种能力的个体,情商较高,
易受人喜欢,更易取得成就、获得幸福。情商自此逐渐
被人们重视,世界各地的学校和相关机构中关于情商
培养的项目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尚缺乏专门的情商培养项目
和课程,个别高校的情商培养课程以选修课形式开设,
影响较小。单靠政治理论课作为情商培养和人生观教
育载体,教学效果将非常有限。
三、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与情商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一)加大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实操性,将填鸭式教
学转变为体验式教学
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具有相当强的前瞻性和抽象
性,加之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人格特征等趋于定型,在
这种情况下,如果以灌输式的方法向大学生进行知识
倾倒,大学生非常容易产生厌恶和逆反情绪,教学很难
展开。因此须在坚持人生观教育理论性和方向性的前
提下,以新的课程技术让理论知识具有可操作性,让大
学生体会到人生观教育的内容是“有用的”,能够帮助
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和困惑的,这可以极大提高大学生
学习兴趣,从而发挥人生观教育的应有作用。对于与
人生观有关的知识,被动地让学生理解原理达不到良
好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深入体会、领悟理论知识,把
理论转化为生活理念的一部分,教育的效果才算实
现。因此须将人生观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
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深入思考科学的人生
观以及怎样建立科学的人生观的预设目标以期达到大
学生人生观教育。
(二)加强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体会,构建科学
人生观的情绪基础
在2015年新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
材中,“幸福”首次以专题形式纳入教材内容,并编入人
生观的内容架构中。这充分说明幸福感对于大学生思
想尤其是科学人生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应把握这
一契机,加强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体会,要让他们深
刻意识到,人生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取金钱,而是获取幸
福。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是为大多数人谋福利,这是
科学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任何一种观念要
成为信仰离不开积极情绪的支撑,构建大学生的科学
人生观,必须重视这种观念的情绪基础,当大学生能够
从科学人生观及其实践中体会到乐趣和幸福时,这种
人生观才有可能成为一种信仰。(下转第72页)
综合素质
103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2期
教学平台
(上接第103页)
(三)充分挖掘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辅助项目,提
高辅导员工作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应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在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关教育内容具备充分理论性的基础上,还应充分挖掘实用性的辅助项目,大学生科学人生观的树立提供支撑和辅助。辅助项目不必拘泥于跟人生观直接相关的活动,能够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原则相适应的帮助大学生反思自我、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活动均可作为有效的辅助项目,纳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系统。例如,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应被纳入人生观教育系统,这需要转变心理咨询的固有职能,充分挖掘心理咨询与幸福学之间的关系,将原本针对大学生消极一面的心理咨询变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固定活动。另外,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体,须履行自身职能,做好辅导员工作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辅导员需掌握大学生人生观的相关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理论,提高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首都师范大
学,2011(5).
[2]胡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心理学方法[J].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3]李佳.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石
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4]施爱民.提高高校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心理
学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
[5]彭付芝.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北京
教育,2011(1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