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数据标准体系表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现状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功能及应用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现状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功能及应用李卉;耿海;高立【摘要】在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管理、CCSS系统开发情况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实际应用,阐述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现状调查系统的设计及其主要功能,通过现状调查数据处理,实际应用该系统数据采集、查询、统计汇总等功能.对于保证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现状调查,加强伞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保护,推进其清理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1(035)001【总页数】7页(P57-63)【关键词】实物地质资料;系统;现状调查;应用;评价【作者】李卉;耿海;高立【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8+.41.1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概况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地质科研、生产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
实物地质资料与成果资料、原始资料一样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巨大的科技和资金投入所取得的宝贵成果。
实物资料具有原始性、基础性、真实性,是最直接的地质信息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来自地矿、油气、煤炭、冶金、有色金属、核工业、建材、化工等行业的科研和生产工作产生了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大调查”以前,全国有各类实物资料存放点1万多处(分散),存放取自6 300多个矿区的30多万个钻孔的岩矿心25 000km左右,副样1 400多万件、光薄片300多万件。
“大调查”工作开展以来,产生了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初步估计,仅岩矿心就超过6 000km(夏浩东等,2007)。
因此,其总体数量是十分庞大的。
1.2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概况数十年来,全国范围内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比较薄弱,除石油系统岩矿心保存较好外,其他行业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因管理资金匮乏、管理机制不明、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导致管理不善以至被损毁。
地质资料工作有关标准、规范目录.doc

地质矿产调查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GB/T16819—97 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GB/T17228—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98 区域重力调查规范DZ/T0082—93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94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0142—94 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DZ/T0143—94 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94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94侵入岩地质数据文件格式DZ/T0146—94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94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51—95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53—95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0154—9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95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95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DZ/T0158—95 1∶500000、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9—95 1∶2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95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1∶20万) DZ/T0167—95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97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DZ/T0171—97 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技术标准DZ/T0172—97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97 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80—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97 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规范DZ/T0185—97地学数字地理底图数据交换格式DZ/T0188—97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文件格式DZ/T018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0000)DZ/T0190—97 1∶2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91—97 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规范编写规定DZ/T0195—97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196.1~9—97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DZ/T0197—97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程DZ/T0203—99地质遥感术语DZ/T0206—99矿产勘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 《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 《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 《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 《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DZ/T0207—2002 《玻璃硅原料、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 《盐湖、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T0141—94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DZ/T0032—92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海洋地质部分海洋调查规范总则GB12763.1—91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GB/T13909—92 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GB17501—98 大洋多金属结核矿产勘查规程GB/T17229—98工程地质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 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比例尺1∶10万~1∶50万) DZ/T0059—93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比例尺1∶10万~1∶20万) DZ/T0060—93 冻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比例尺1∶10万~1∶20万) DZ/T0061—93红层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比例尺1∶10万~1∶20万) DZ/T0062—93 黄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比例尺1∶10万~1∶20万) DZ/T0063—93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1∶20万) DZ/T0096—94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DZ/T0097—94工程地质测绘规程YS5206—200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渠化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1—98工程地质测绘规程YBJ5—88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TBJ12—85铁路工程地质岩溶勘测规则TBJ28—91铁路工程地质滑坡勘测规则TBJ34—91铁路工程地质软土勘测规则TBJ138—93水文地质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1993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 12719—1991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50000)GB/T 14158—1993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 14538—1993GB/T 14158—93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50000)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Z 40—85 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 44—86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DZ 55—87石油标准目录石油地质勘探标准石油天然气探井质量基本要求SY5251—91岩石含油级别的划分ST5364—89* 石油天然气地质岩心与岩屑管理规则SY5365—89*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规范SY/T5477—92碳酸盐岩成岩阶段划分规范SY/T5478—92野外石油天然气地质调查规范SY5517—92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井位测量规范SY5518—92盆地评价技术规范SY/T5519—1996圈闭评价技术规范SY/T5520—1996油藏评价技术规范SY/T5521—1996 油气探井完井地质图件编制规范SY/T5599—1997天然气藏地质评价方法SY/T5601—93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SY5615—93*油气探井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编写规范SY/T5675—1997 稠油井试油试采资料录取规范SY/T5709—95 单井碎屑岩储层评价SY/T5717—95 探井试渍试采成果报告编写规定SY/T5718—95 岩石热裂解地球化学录井规范ST/T5778—1995 石油天然气钻井地质综合录井规程SY/T5788.1—93 油气探井气测录井规范SY/T5788.2—1997 砂岩油藏密闭取心资料技术要求SY/5366—89* 油田可采储量标定方法SY/.5367—89* 裂缝性油气藏储量计算细则SY/T5386—91碳酸盐岩储层的划分方法SY/T5388—91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SY5440—92砾岩储集层描述方法SY/T5579—93 碎屑岩油藏评价井录取资料技术要求SY/T5602—93 变质岩潜山油藏描述SY/T5781—93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储量计算细则SY/T5782—93 油气田开发井号命名规则SY/T5829—93火山岩储集层描述方法SY/T5830—93油(气)田(藏)储量技术经济评价规定SY/T5838—93 天然气田井史编制规程SY/T6096—94气田可采储量标定方法SY/T6098—94断块油气茂储量计算细则SY/T6099—94 石油天然气储量报告图表格式SY/T6109—94 碎屑岩油气藏地质特性描述方法SY/T6164—1995 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描述方法SY/T6165—1995 油藏天然能量评价方法SY/T6167—1995 气藏分类SY/T6168—1995油藏分类SY/T6169—1995 油气储集层岩石孔隙类型划分SY/T6173—1995 油气田开发工程常用术语SY/T6174—1995 气藏开发井取资料技术要求SY/T6176—1995 稠油注蒸汽开发可采储量标定方法SY/T6193—1996 油田开发水平分级SY/T6219—1996 油藏溶解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Y/T6220—1996 石油测井标准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SY/T5132—1997 单井测井资料常规数字处理符号与代号SY5254—91数字测井资料质量SY/T5354—91SJD_802 单井测井资料数字处理流程SY/T5360—1995 岩石电阻率参数实验室测量及计算方法SY/T5385—91测井曲线数字化扫描系统操作规程SY/T5389—91EI 井壁取心质量要求及验收SY/T5605—93 石油测井图件格式SY5633—93* 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测试资料解释规范SY/T5691—95 产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方法SY/T5940—94 测井解释报告编写规范探井解释报告编写SY/T5945.1—94测井解释报告编写规范生产测井解释报告编写SY/T5945.2—94 石油测井专业术语SY/T6139—1996 天然气层测井解释规程SY/T6161—1995射孔井壁取心图件格式SY/T6162—1995 石油测井电缆深度记号标定规范SY/T6251—1996 石油开发标准探井试油采资料质量评定方法SY/T5968—94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SY/T5977—94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SY/T5978—94石油天然气藏(田)命名规范SY/T5979—94探井试油试采资料录取规范SY/T6013—94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规范SY/T6021—94 探井化验项目取样及成果要求SY/T6028—94 探井化验报告格式SY/T6035—94 探井地质录井综合解释成果质量验收规范SY/T6037—94 石油与天然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规范SY/T6062—94 油气探井地质资料录取项目SY/T6158—1995 油气探井完井地质录井规范SY/T6195—1996 探井试油测试资料解释及质量评定SY/T6292—1997 勘探试油工作规范SY/T6293—1997 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SY/T6294—1997 油气井地层测试资料录取规范SY/T6337—1997 石油信息化标准石油钻井工程数据库文件格式SY/T5705—1995 油气储量成果数据文件格式SY/T5706—1995 石油地质岩石名称及颜色代码SY/T5751—1995 井号代码编制方法SY/T5760—1995油(气)层层位代码SY5806—93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编码SY/T5867—93油气储量信息代码SY/T6024—94 油田开发数据库文件格式SY/T6184—1996石油勘探数据库文件格式6239—1996 石油物探标准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T5171—93 陆上地震勘探资料采集质量检查与验收细则SY/T5314—1995 陆上二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SY/T5330—1995 石油地震勘探解释图件SY/T5331—94 地震数据处理成果带存档记录格式SY/T5453—1996 陆上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SY/T5455—1997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SY/T5481—1996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质量检验细则SY/T5482—92陆上地震采集辅助数据格式SY/T5769—1995 石油大地电磁测深法野外资料验收规定SY/T5800—93 石油重力勘探野外资料验收规定SY/T5801—93 石油物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细则SY/T5828—93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归档保管规定SY/T5928—94 地震反射地质层位标定SY/T5938—94 石油重力、磁力、电法勘探图件SY/T6055—94质子磁力仪使用与维护SY/T6249—1996 陆上三维地震勘探辅助数据格式SY/T6290—1997档案工作标准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9705—1988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1989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全宗单GB/T13967—1992档案交接文据格式GB/T13968—1992 缩微摄影技术用35mm卷片拍摄技术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GB/T15021—1994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T15418—1994CADGB/T17678.1—1999 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第一部分: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 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DA/T2—1992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DA/T3—1992 缩微摄影技术在16mm卷片上拍摄档案的规定DA/T4—1992缩微摄影技术在A6平片上拍摄档案的规定DA/T5—1992档案装具DA/T6—1992直列式档案密集架DA/T7—1992文件用纸耐久性测试法DA/T11—1994全宗卷规范DA/T12—1994档号编制规则DA/T13—1994全宗指南编制规范DA/T14—1994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15—1995 档案字迹材料耐久性测试法DA/T16—1995 档案著录规则DA/T18—1999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19—1999档案缩微品保管规范DA/T21—1999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 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DA/T23—2000 无酸档案卷皮卷盒用纸及纸板DA/T24—2000 档案修裱技术规范DA/T25—2000 挥发性档案防霉剂防霉效果测定法DA/T26—2000 档案防虫剂防虫效果测定法DA/T27—200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 地质矿产勘查档案分类表DZ/T0076—93 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待批石油天然气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待批区域地质调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待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待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待批地质测绘档案立卷归档规则待批^TOP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趋势、问题及对策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趋势、问题及对策连健;颜世强;王黔驹【摘要】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数据资源趋向标准化;地质资料收、管、用业务趋向全流程信息化,库房管理趋于智能化;地质资料信息数据趋向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趋向网络化发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日益趋向大众化、知识化;地质资料信息技术趋向数据应用工具开发和可视化分析。
目前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地质资料信息化标准体系不完善,现有信息系统繁多、缺乏有效整合,地质资料网络服务能力较弱,数字地质资料馆刚刚起步,各馆藏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还未实现,公共服务信息产品开发严重滞后等问题。
对策建议:(1)推进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2)创新网络服务模式,推动地质资料信息公开共享;(3)加快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建设。
%This paper ifrst introduces the information-based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data. These include: data sourc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tandard; the information are used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receiving, managing and using geological data;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tending to be more intelligent; geological information data is gradually 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service;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is moving forward to network development, and it is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increasingly with better-educated; in addition, databas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ools and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are applied to geological dat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we face in promoting geological data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hese problems lay emphasis on the following: geological data information standard system ispoor;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system has no effective integration; the capacity of geological data network service to cope with development is weak; digital geological archive has just started;interconnection among various geological collection agencies has not yet implemented;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is seriously delayed. In light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data center, innovate network service mode so as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of geological data public sharing, and work fast to improve geological data information service clustering.【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28-32)【关键词】地质资料;信息化;趋势;问题;对策建议【作者】连健;颜世强;王黔驹【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全国地质资料馆,北京 100037;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北京 101149;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全国地质资料馆,北京 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1;F062.1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1]。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1.18•【文号】国土资规〔2017〕1号•【施行日期】2017.01.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等油气企业:地质资料是人类探索地球的认识积累和客观记载,对于合理利用保护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有关规定,按“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地质资料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现就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汇交(一)汇交人义务。
地质资料汇交人应按照国务院令第349号的规定,履行汇交义务。
国家出资开展的地质工作项目,项目主管部门或所属专项的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应督促项目承担单位依法汇交地质资料。
汇交人对汇交的存档文件、源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
成果地质资料按国务院令第349号规定的汇交范围汇交。
其中,非油气类矿产应汇交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勘探及关闭矿井地质资料,包括各类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各类矿山生产勘探报告、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应汇交资源评价、地质勘查以及开发阶段的地质资料,包括各类物探、化探成果报告,参数井、区域探井、发现井、评价井、开发井的完井地质成果报告和试油(气)成果报告,各类综合地质报告,各类储量报告(包括探明、复算、核算储量报告)。
原始地质资料按本通知的细目(见附件1)与成果地质资料一并汇交。
(二)汇交渠道。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地质工作形成的地质资料中,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油气类,及放射性矿产类和海洋类成果地质资料,由汇交人向受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全国地质资料馆(以下简称全国馆)汇交。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岩心数字化与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岩心数字化与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0.05.21•【文号】自然资办函〔2020〕907号•【施行日期】2020.05.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岩心数字化与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9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依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岩心汇交管理,提高岩心数字化与信息共享工作水平,创新保管与服务机制,构建全国统筹、有效汇集、高度共享的岩心大数据共享服务格局,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动岩心数字化资料汇交地质资料汇交人在汇交岩心实物时,应同时汇交已有的岩心测试分析数据和扫描数字化数据(电子版)。
部、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参照《I、Ⅱ类实物地质资料细目》(附件1)筛选I、Ⅱ类岩心,并在入库前完成相应的岩心数字化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油气、海洋和深地等重点领域,组织所属相关单位在汇交实物资料前率先完成岩心的图像、矿物成分、元素浓度及物性参数等数字化,推动岩心数据的更好共享利用。
二、加快馆藏岩心数字化工作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下简称部实物中心)应根据《岩心多参数数字化要求》(附件2),对现有馆藏I类岩心开展数字化工作,获取岩心图像、矿物成分和元素含量等基础信息,做好全国岩心数字化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
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根据附件2相关要求,组织对本辖区内所有Ⅱ类岩心开展数字化工作,获取图像信息。
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对本辖区内Ⅱ类岩心中的重点钻孔、重要层位或关键岩心段逐步开展数字化工作。
鼓励市县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参照开展馆藏岩心数字化和信息服务工作。
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要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岩心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
须对岩心开展取样分析的,应由馆藏机构负责取样,并与服务对象和测试单位签订三方协议,明确由测试单位负责将所有剩余样品及完整的测试分析数据返回馆藏机构。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数据质量检查表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数据质量检查表数字地质填图野外PRB过程地质记录检查登记表检查人年月日并茂,②乙级点:指PRB过程所必须观察记录的要素内容齐全、正确,文图基本吻合。
14项中2/3达到要求,其中注有“*”项目基本全而较详细、完整。
③丙级点:指PRB过程所必须观察记录的要素内容缺项较多,描述简单,文图有多处不符。
表中1-14项一半未达到详尽要求,注有“*”者过于简单。
④丁级点:指PRB过程所必须观察的记录要素内容缺项很多,“*”项的内容基本达不到要求的。
2、构造描述包括沉积构造如层面、层理等,变质、变形构造、断裂构造等详细观察与记录。
3、受查各小项目按“5、4、3、2分”(优、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填入相应栏内,无此项内容小栏打“×”, 此项不参加平均计算;某小栏观察漏项记入“0分”此项并参加平均计算。
4、样品鉴定结果、批注等项,可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酌情予以评分。
数字实测剖面(主要指地层剖面) 记录与质量评价表受检单位:技术负责:剖面测制者:测制时间:年月日评价:甲级:剖面线选择合理,露头>50%;掩盖地段有揭露或辅助剖面控制,地层接触关系清楚,测制方法正确,分层合理,基本层序清楚,描述详尽,各要素齐全,作图正确,各项资料完备。
乙级:剖面线选择较合理,露头尚好,测制较正确,分层尚合理,且进行了基本层序划分编录。
描述内容较详细,各要素基本齐全,顶底尚完整,作图较正确,各项资料较完备。
丙级:剖面线选择基本合理,但露头达不到30%;分层基本合理,描述较详细;剖面缺少顶底资料。
作图基本正确,各项资料基本完备。
丁级:①剖面线选择不妥,欠合理;②测制精度亦达不到该比例尺要求;观察内容不正确、有严重错误;露头不好又没有进行合理揭露。
③各项资料不尽完备。
数字实测剖面(主要指岩体剖面) 记录内容及质量检查记录表受检单位:技术负责:剖面测制者:测制时间:年月日评价:甲级:剖面线选择合理,露头>50%;单元划分合理,测制正确,描述详尽,各要素齐全,作图正确,各项资料完备。
地质勘查项目验收标准表

地质勘查项目验收标准表地质勘查项目验收标准表附表1地质勘查项目野外验收申请表申请验收项目部填项目名称项目编码任务书编号完成单位1.2.项目负责人和1.2.3.技术负责人起止时间联系人电话计划野外工作终止时间传真邮编通讯地址写单位意见: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公章)组织验收单位填联验验收地点验收时间年月日1.(组长)2.3.4.收组5.6.7.系人电话传真邮编通讯地址验收编号单位意见:呼地勘()野验字[201]号写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公章)注:呼地勘()野验字[201]××号,()中填写各组织验收单位名称的第一个字,如:总工程师办公室-总;××为顺序号。
附表2地质勘查项目野外验收评分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1.原始地质编录资料质量(25分)验收内容及要求评分(1)槽、井、坑、钻探工程布置和施工质量/地质点、路线、剖面选择和控制程度达到地质目的。
10分(2)野外记录/现场编录资料齐全完整、准确,并与实际吻合;各种图件(素描图、剖面图、柱状图、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等)内容齐全、表达准确合理,并与记录相符、与实际吻合。
5分(3)样品采集齐全,有代表性,采样方法和规格、样品重量符合相关要求;采样编录完整、准确无误;样品保管完好,注记清晰、无误无漏。
5分(4)对现场编录资料、样品分析测试成果及时进行整理,并及时提交有关原始资料;检、抽查及问题处理及时,记录完整、客观。
5分2.物化探测(1)工作布置合理,经实验后提出的方法合理有效,达到地质目的。
3分量原始资料(2)样品/数据采集方法技术、数量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样品加工/数据处理质量(10分)方法技术和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4分(3)原始记录/编录资料齐全完整、客观真实;质量检查及问题处理及时有效,质量检查记录完整真实。
3分3.目标任务(1)完成历年任务书下达的工作任务、历年设计审查意见书确定的工作量。
3分完成情况(10(2)完成项目任务书下达的总体目标任务。
测绘标准体系(2020年统计)

国家测绘地 理信息局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
国家测绘地 理信息局
海岸线调查统计技术规范
浙江省质量 技术监督局
城镇建成区调查技术规范
浙江省市场 监督管理局
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入库规范
浙江省市场 监督管理局
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浙江省质量 技术监督局
三维数字地图技术规范
浙江省质量 技术监督局
CH/T 1015.3-2007
CH/T 1015.4-2007 CH 1016-2008 CH/T 1017-2008 CH/T 1018-2009 CH/T 1019-2010 CH/T 1020-2010 CH/T 1021-2010 CH/T 1022-2010
CH/T 1023-2011
CH/T 1024-2011
CH/T 4006-1998 CH/T 4011-1999 CH/T 4014-1999 CH/T 4015-2001 CH/T 5004-2014 CH/T 7001-1999 CH 8017-1999 CH/T 8020-2009 CH/T 8021-2010 CH/T 8024-2011 CH/Z 9002-2007 CH/T 9007-2010 CH/T 9008.1-2010 CH/T 9008.2-2010 CH/T 9009.2-2010 CH/T 9009.3-2010 CH/T 9009.4-2010 CH/Z 9011-2011 CH/T 9012-2011 CH/T 9013-2012 CH/T 9014-2012 CH/T 9015-2012 CH/T 9016-2012 CH/T 9017-2012 DB33/T 2106-2018 DB33/T 2151-2018 DB33/T 2156-2018 DB33/T 552-2014 DB33/T 93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