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摘要】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
在翻译领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翻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化。
文化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包含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的挑战之一,需要翻译者具备文化中介的能力。
在翻译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翻译者需要理解并尊重源语言的文化背景。
而在文化转换中,也存在着一些悖论,需要仔细思考和解决。
文化与翻译的互动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翻译需要对文化因素有深刻的认识和应用。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加深理解。
【关键词】文化,翻译,关系,影响,文化差异,挑战,文化中介,文化意识,重要性,文化转换,悖论,跨文化交流,辨识,应用,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 引言1.1 文化与翻译的定义文化与翻译是紧密相关的概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我们来看文化与翻译的定义。
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习俗规则等。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行为,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文化与翻译的联系在于,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翻译时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文化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翻译的选择、表达和理解。
翻译则通过传播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与翻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得到更详细的探讨。
1.2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财富,它包括了价值观念、习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翻译者的选择、传达和理解。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隐含含义,翻译者需要在理解源语言的基础上,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以保持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在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对原文所涉及的文化现象、事件等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可能会出现误解或歧义。
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引言: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商务英语的翻译成为国际商务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并分析应对这些影响的策略。
1.语言和词汇差异: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语言和词汇,这对商务英语的翻译提出了挑战。
语言和词汇的差异可能导致单词和短语的意义不完全一致,甚至有时会造成误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确保所翻译的商务英语文档准确传达原意。
2.社会礼节和商务惯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商务交流中使用不同的社会礼节和商务惯例。
例如,在一些国家,商务信函需要以礼貌短语开头,而在其他国家,这种开头可能被认为过于繁琐。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翻译时的困惑和错误。
翻译人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礼节和商务惯例,以确保商务英语翻译符合目标文化的规范。
3.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巨大。
不同文化对于商务交流中的道德、诚信、合作等价值观有着不同的看法。
翻译人员需要深入了解目标文化的价值观,以在翻译商务英语文档时正确传递发出方的意图和信息。
4.符号和象征:不同文化中的符号和象征也会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颜色在一个文化中可能象征着幸福和庆祝,而在另一个文化中则象征着哀悼和不幸。
将这些符号和象征正确地转化到商务英语翻译中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对策:为了应对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翻译人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文化调研: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之前,进行充分的文化调研和了解,包括语言、社会礼节、商务惯例、文化价值观等方面。
这有助于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源文本的意图,并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2.贴近目标文化:在翻译商务英语文档时,翻译人员应当尽可能地贴近目标文化的习惯和价值观。
这包括使用目标文化的语言和词汇、符合目标文化的社会礼节和商务惯例等。
文化因素对翻译影响论文

浅谈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摘要】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因素,也还涉及到文化背景的因素。
翻译的顺利完成,不仅要跨过语言的障碍,还得逾越文化的鸿沟。
近年来,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思维方式、习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一直是翻译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只有深刻把握不同文化背景知识、不同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才能进行成功的翻译交际。
本文对文化因素对译者及翻译过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因素语言翻译影响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像镜子一样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知及社会心理等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文化的一切内容。
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
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各自的语言进行交际时,都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各自文化的特质。
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翻译的内容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码,而且是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
因此,当原文中蕴涵有原语读者耳熟能详而译语读者不知其义的文化因素时,译者必须依赖特定的文化因素,在翻译时适当增加相关信息,以使译文准确表达原语信息,实现翻译的语言和文化传递。
否则会出现信息断点造成原语信息的不应有的损失。
二、文化诸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2.1.某些词语、句子或篇章的表层意义相当具体或抽象,实则它们具有浓重的文化内涵,反映各自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内容。
译者既要尽量再现原语的文化信息,又得保证译语的可读性,就得在翻译中进行必要的调整。
“oh!tell us about her,auntie,”cried imogen;“i can just remember her.she’s the skeleton in the family cupboard,isn’t she?……”(j.galsworthy:in chancery)“哦,给我们讲一讲她的事儿吧,好姑姑”伊莫嚷嚷道“我几乎记不得她了,她是咱们家衣橱里的骷髅,丑得见不得人,是吗?…”译者先按原文的语气和风格直译其字面意义,然后附加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词语“丑得见不得人”,这样译出了译文读者不甚了解的隐含意义,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神韵。
文化翻译观下的字幕汉英翻译

文化翻译观下的字幕汉英翻译1. 内容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字幕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特别是在影视作品、网络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中,字幕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传递的桥梁。
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字幕汉英翻译尤为关键。
文化翻译观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文本的语义翻译,更要注重文化因素的传递和解读。
在字幕翻译中,这意味着不仅要准确传达对话内容,还要考虑到文化背景、语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确保目标观众能够准确理解和感知源语言的意图和文化内涵。
文化翻译观对于字幕汉英翻译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语言特点与转换策略:分析汉语和英语的字幕特点,包括语言风格、表达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转换策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文化因素的处理:探讨在字幕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如成语、俗语、传统价值观等,确保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避免误解和歧义。
语境与语境分析:分析字幕翻译的语境特点,包括画面、声音、情感等因素,以及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确保翻译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目标观众的理解与接受:考虑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教育水平等,确保翻译的易于理解和接受,促进跨文化交流。
文化翻译观下的字幕汉英翻译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过程。
它不仅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还要求其对两种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
才能确保字幕翻译的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字幕汉英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字幕汉英翻译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中英两种语言在结构、语法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翻译者在处理原文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文化差异也是影响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些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尤为明显。
文化因素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目 实 总 S mr Cn s ) 践 结( m e & 。lo u y ci un
30 运用通过 以上案 例分析可 以看 出,在旅游 文本英译 中要 “以译 文读者 为中心 ,交流 为 目的 ”的原则 ,充分
发挥译者在 翻译活动 中的主体作用 。译者应灵活采 用多 种翻译策略 ,在 中文 的模 糊语言和 英语的逻辑语言 之间 寻找一条可 以沟通的路径。
参考 文 献
【】 H r n , R. C nrs v e tl y M] He eb r : l s 1 at n R. K. o t t eT xoo [ . i legJ i ma ai g d uu
【 I 分 类 号 】 1. 【 辟圈 H35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adpesn. 但落笔 即意识到这样 不妥 。m k ”完全是 n l at a “ ae 个多余 的动词 ,既不有 力又意思不 明,造 成 了整个句 子冗长拖沓 ,而 事实上整个句 子的意思 是通 过其它 的词 语来 完成 的,最后定稿为 :
Gr o e l gHed l eg 1 8 . o sV r i eb r , 9 0 a
与其说翻译 是两种语言 的交流 ,不 如说是两种文化 的交流 ,这种文化 的交流必须 以翻译 为媒介才 能正 常进 行 。由于翻 译受到文化 因素的影响和制 约,因此译者必 须要 有很 强的文化 意识 ,能够洞 察两种 文化 间的差异 , 从而达 到最佳 的翻译 效果 。本文列举 了在英汉翻译 实践 中经 常出现 的文化 因素对 翻译影 响的例子 ,希望 能从理 论和实践这两方面,为读者提供可借鉴 的经验 。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1. 引言1.1 译者文化身份的定义译者文化身份指的是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
每个翻译者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不仅受到个人经历、教育背景、语言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所处的社会、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将自己的文化身份融入到译文中,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翻译结果。
译者文化身份的定义涵盖了翻译者所属的国家、民族、语言等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译者在面对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时所持有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
译者文化身份的深刻理解对于进行准确、得体的翻译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将自身文化身份的特点融入到翻译中,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文化身份,以便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标。
1.2 翻译中的文化身份意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身份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身份是指一个人所属的文化群体,包括民族、地域、宗教、历史、习俗等方面的身份。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沟通的活动,而译者的文化身份意识会直接影响其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译文的选择。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根据自己所属的文化背景来解读原文内容,从而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译者的文化身份意识还会影响其选择性地吸收和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从而在翻译中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并尽可能客观地对待原文内容,保持中立和客观,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同时,译者也应该不断扩展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翻译的能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2. 正文2.1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选择的影响译者的文化身份对翻译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身份包括译者的种族、民族、国籍、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因素。
这些身份会影响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价值观和偏好,从而直接影响翻译的选择。
首先,译者的文化身份会影响其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的理解角度和诠释方式。
在翻译选择时,译者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认知和情感体验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这可能导致译文与原文有所出入。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的影响

CATALOGUE
目录
The definition and importance of cultural factors The Influenc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Dealing with Cultural Factor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CATALOGUE
目录
An Example Analysis of Dealing with Cultural Factor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Future prospects for addressing cultural factor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arget language cultural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arget language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the translated text makes sense and is culturally appropriate This involves familiarity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s norms, expect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styles
Flexibly using translation methods of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
Developing an awarenes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s and target cultures helps translators to identify potential cultural conflicts or misunderstandings It involves being aware of different worldviews, communication styles, and cultural norms between source and target cultures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217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乔蔚薇【摘要】文化的多样性使各民族语言差异十分复杂。
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
我们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也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
从价值标准、宗教信仰、历史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地域文化几个方面的探讨可见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 文化差异 语言一、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1.什么是翻译。
自从人们的翻译活动开始以来,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给翻译下过定义。
关于翻译,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一种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翻译家们对翻译不断产生新的认识,不同的翻译家以及不同时期的翻译家对翻译概念的解释也有所不同,这些解释各有千秋,有的比较全面,有的则比较片面。
如何给翻译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受到人们对翻译实践过程的认识的约束。
目前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的定义有许多种。
但比较公认的解释是: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载体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而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文化的部分和载体。
2.什么是文化。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
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3.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翻译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使语言也具有了某些共性的成分,这使翻译活动成为可能“但由于各民族文化又存在着差别,在语言方面表现为词语理解与运用,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的差异,这些就是各民族在语言文化上的个性,它给不同民族间的交流设置了障碍,正如汉语和英语,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的不同,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就存在很大差异,而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摘要: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需要翻译工作者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语言都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故文化因素对不同语言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语与英语都是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语言,只有将翻译与文化自然融合,才能达到民族间的真正交流。
本文在阐述文化和翻译概念的基础上,试从中西文化的相似和差异性,包括不同的文化内涵、生活方式、认知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两种语言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因素;影响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is one activity of language, what needs translator to have variou s cultural accomplishments. Langu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culture. To some degree each language represen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so cultural factors conduct important impacts on the translation of various languages.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two languages bearing the weight of strong culture, the re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nationalities can be achieved only if the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ar e combined naturally. This article tries to point out the problem, what cultural factors should be no ticed during the translation, will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similarity and diffe r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including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 life-style, mode of c ognition and thinking, outlook on values in foundation of explaining idea of culture and translatio n. KEYWORDS: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ultural Factors; Effects一英汉翻译前述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著名美国翻译理论家E.A.Nida指出:“语言在文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
”Nida认为笔译与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错误的文化假设而造成的。
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对其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英汉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
语言和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这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限于篇幅,就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论述。
二文化和翻译在论述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造成哪几方面的影响之前,先对文化以及翻译的概念进行一个简单表述。
(一)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从狭义上讲,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涵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
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人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自觉不自觉地反映了一定的文化。
(二)翻译的概念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翻译则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它包括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和同一种语言内的翻译。
翻译理论家张培基说:“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美国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 则把翻译定义为:“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虽然他们的措辞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是这些定义有一个共同点,即翻译是翻译意义的过程。
中西文化有其共同点,比如对人要有礼貌,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说话可用命令式;而反之则不能用生硬的方式,应用更委婉、礼貌的语言形式。
同时,中西文化因其产生的条件的不同,又必然存在差异。
如按中国传统文化,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但在西方文化中则不同,不仅小辈可直呼长辈姓名,而且可以取和长辈相同的名字。
在实际翻译中往往碰到的困难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涉及的文化因素问题。
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者,除精通相应的语言形式外,还要扎实地学习该语言对应的文化知识。
三影响英汉翻译的因素(一)文化内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
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
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
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
1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多有“玉帝”、“菩萨”、“佛祖”等宗教词汇,与此有关的习语也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
把《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译成了“ God bless my soul ”,把上帝拿来代替佛教的无量寿佛,这很可能让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
这样的译文大大地削减了中国文化内涵。
把“天诛地灭”译成了“stand condemned by God ”这一成语运用“天”、“地”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它只能适用于深受天道观影响的中国,故不能用反映基督教信仰的“ God ”取代。
信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来自尘土。
因此,英语中的creation 往往指“上帝”,而dust或clay则常指“上帝创造的人“。
2历史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某些含历史感情色彩的词语的翻译也是一个难点。
仅仅懂得单字和句子原意是不够的。
只有对语义对等后面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真正达到音、形、意三方面都“天衣无缝”的翻译境界。
如“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Boston Tea Party?”,如果你知道1773年底波士顿居民为反对英国垄断茶叶贸易而集会抗议,并袭击了停泊在港内的三艘英国货船,将船上的数百箱茶叶倾倒入大海中的事件,就会把“Boston Tea Party”译为“波士顿倾茶事件”,而不是什么“波士顿茶叶党、茶话会”之类了。
汉语中的“鸿门宴”应译为 Hong men feast with a trap for the invited ,若不了解中国楚汉相争时的历史背,就可能会直译为 Hong men Feast,此译法就会令西方人士莫名其妙,不能确切理解。
我们只有在熟悉这些习语中具有的浓厚民族、地方色彩的文化知识后,才能找到让读者准确理解的表达方式。
(二)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社会语言学家们认为:语言与语境、与文化、与社会是不能分割的。
不同的名族,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物质环境与生活经历不同,以及社会宗教文化的哲学渊源不同,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名族个性,使语言富有浓厚的名族色彩。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习俗道德等都是为了利用和适应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的。
环境的因素对于人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
由于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征,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生活中,英语民族的生活多和海洋打交道,因而英语中有大量有关航海的词语;而在以大陆为主的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形式,因而对中国人来讲,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就较为困难。
例如:“able seaman”(一级水平),“be left high and dry”(陷于困境),“give sb. or sth. a wide berth”(远远地躲开)等。
可见这些谚语多和航海有关,代表岛屿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以陆地为主,“树”、“蝼蚁之穴”、“路”、“前车之覆”等都体现着陆地文化。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
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三)民族情感心理、认知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语言文字,无疑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表现出人类的共性。
但是,几乎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且思维方式差异,正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